高三历史课件:两汉的民族关系吴长敏

合集下载

第2课时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PPT课件

第2课时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PPT课件

易混点解读 比较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不同
张骞
班超
目的
不同 贡献
联络西域各族,共同反击 匈奴
重新加强与西域的联系
①不但帮助西域各族人民 摆脱了匈奴的奴役,使西 ①不但帮助西域各族摆 域归属中央;②使西域各 脱了匈奴的束缚和奴役, 少数民族开始逐步融合于 且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 汉民族;③不仅开辟了 联系;②密切了中西交 “丝绸之路”,而且打通 往关系 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思考2 秦汉时多次和匈奴发生战争性质如何? 答案:(1)秦汉时期匈奴与内地汉族政权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 之间的战争,不存在侵略与反侵略之分,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 (2)秦汉与匈奴的战争是由于匈奴对中原抢掠引起的,匈奴对中原抢 掠是非正义的,秦汉对匈奴的战争具有反掠夺反奴役的性质。
思考3 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是怎样的? 答案:(1)从战争方面:秦朝蒙恬打败匈奴,夺回河套等广大地区。汉武 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获得重大胜利。东汉窦固、窦宪反击北匈 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与西域的威胁。 (2)从和亲方面: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汉朝曾与乌孙等民族和亲。 (3)从设置机构方面: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东汉班超重建西 域都护;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4)迁徙人口:秦始皇迁徙大量人口到越族和河套地区。 (5)册封: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册封夜郎王、滇王等。
⊙张骞通西域沟通了中原和西域地区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 创造了重要条件,误以为张骞通西域就已经开通了丝绸之路。 丝路的开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东汉时才最终解除匈奴的威胁。汉武帝时只是暂时解除了匈奴 的威胁。公元89年诗曰:“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 危托妇人。”就此谈谈你对汉初和亲政策的看法。 答案:(1)在汉初国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采取对匈奴的和亲政策,不 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2)汉匈和亲实现了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定,解除了人民的征战之苦, 加强了汉匈之间的交流。 (3)和亲政策不能最终解决边患问题。

2019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课件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文化.ppt

2019高考历史基础知识一轮复习课件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文化.ppt

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到过大

宛、大月氏等国,获得西域资

料,介绍汉朝情况,司马迁称
通 西 域
此行为“凿_空___” 第二次:公元前119年,各国纷纷回访,
终于建立起友好关系
意义:天__山__南__北__地区首次与内地联为一
体。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的
联系日益密切,促进了西域社会
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匈奴 西域 西南夷
百越
33
边疆民族:北方的匈奴、乌桓和鲜卑, 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 西南夷和西域各族
44
西南夷:西南地区的数十个少数民族。 汉武帝设郡__;西汉末年,夷人 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入汉朝 版图
百越:汉朝时,东南、华东、华南地 区越人的总称。温州称东越, 两广称南越。武帝在南越设 南__海__等九郡
2.道教并非道家学说。道教是东汉时神仙 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而成,主要经典是《太 平经》。而道家学说是春秋末年老子所创, 主要经典为《道德经》。
25 25
3.西汉时,儒学由人文哲学发展为神学。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道家、法家
的思想,杂以阴阳五行学说,把神权、君权、
父权、夫权联系起来,形成新儒学思想体系。
19 19
医学
西汉编定的《黄__帝__内__经__》奠定了祖 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 部完整的药__物__学__著作 “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比西方 早一千六百多年
“医__圣__”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20 20
造纸术
发明:世界最早发明,西__汉__前期 已有纸
改进:东汉蔡__伦__改进造纸术 传播:4世纪东传朝鲜,后传到 越
99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ppt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ppt

然而,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匈奴 的南下入侵并没有停止。文帝三年(前177年)夏, 匈奴入居河南地,侵上郡,杀掠人民。文帝十四年 (前166年),匈奴14万人入朝那肖关,杀北地都尉, 掳掠人民畜产甚多,其前锋部队甚至进至雍、甘泉附 近,并烧毁回中宫。从公元前166—前162年间,匈 奴日骄,每年入侵汉边境,杀戮人民畜产甚多,云中、 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景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 的逐步强盛,匈奴经常小规模入侵,但无大规模的南 下行动。
汉武帝时期,经过汉初70余年的休养生息, 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发展,史称当时人民富足, 国库充盈,社会安定。汉武帝加强了中央专制 权力,军事力量也强大起来,已有足够的力量 与匈奴抗衡,于是,汉武帝废和亲政策,而集 中力量对匈奴进行军事打击,它意味着汉匈关 系开始发生新的转变。
昭君出塞
汉宣帝时期,匈奴遭邻国多次攻击,“人民死者十三,畜产十五”, 属国解体。又因内部五单于争立,战乱不已。呼韩邪单于战败穷困, 为郅支单于所逼,乃决计归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遣 子右贤王入汉作“质子”。甘露三年,呼韩邪亲自到长安入朝宣帝。 宣帝对他优礼相加,仪节高于其他藩国和诸侯王。又从经济上和军事 上给他以帮助,使呼韩邪部渐渐恢复发展,至元帝初年重返北庭,恢 复故土,收集余民,政权开始安定下来。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 西域副校尉陈汤等率屯田士兵与西域诸国联军攻杀远逃别康居的郅支 单于。呼韩邪既欣喜又害怕,喜的是多年的对头已灭,怕的是汉王朝 下一个消灭目标指向自己。思来想去,终于于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 年)入朝长安,提出愿与汉室通婚结为亲戚。元帝应允,即以宫女、 待诏掖庭的王嫱(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即以其为“宁胡阏 氏”。又上书元帝,愿意承担为汉王朝守边的任务,建议撤除汉王朝 边塞吏卒,以省减汉民徭役负担。虽然汉元帝没有答应呼韩邪的建议, 但双方和平相处,史称汉朝“边域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 黎庶无干戈之役。”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西汉末。 昭君和番,给汉匈双方都带来了边陲和平,生产发展、生活安定, 经济文化交流加强的良好结果。但是应该注意到,这时的和亲已与汉 初的和亲根本不同了。

两汉时期的民族、对外关系及秦汉文化PPT课件 通用

两汉时期的民族、对外关系及秦汉文化PPT课件 通用

造纸术的发明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造纸术的发明给造纸行业带来重大突破和变化,这种纸原料 易得,造价低廉,克服了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的 弊端。 造纸术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 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普及 和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3.哲学与宗教 (1)哲学
水路沟通了 东西外交圈 之间的联系
三、秦汉文化 1.时代特点 (1)统一与 多样化 结合。 (2)中外 文化交流 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气势恢弘。
2.科学技术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 天 文 历 法 “ 太初历 ”;西汉关于 太阳黑子 的记录为世界 最早;东汉张衡对 月食 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 发明的 地动仪 早于欧洲一千七百多年 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 数 《 学 药物 ,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2)166年,大秦 安敦王朝 派使者到达东汉,这是正史中关于中
国同 欧洲 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
两汉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
(1)以商贸交往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中国的
铁犁牛耕、水利工程等先进生产技术开始外传。 (2)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 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 东亚文化圈。与欧洲的直接交往开始出现。
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 汉明帝时派 班超 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西域与内地联 汉 系加强
3.西南夷 (1)汉武帝 时,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
(2)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4.百越 (1)汉朝时,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总称“百越 ”。 (2)汉武帝时,在南越设 南海 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4)王昭君出塞及其作用 (4)王昭君出塞及其 王昭君出塞及其作用 (5)东汉窦固、窦宪北击匈奴及结果 东汉窦固、窦宪北击匈奴及结果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19年
公元前121年 公元前121年) 公元前127 公元前127
三、两汉与西域的来往
西域的含义: 西域的含义:
1、张骞出使西域(138、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138、119年 (1)第一次出使的目的与结果 第一次出使的目的与结果 (2)第二次出使的目的及结果 (3)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两汉的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秦时我国境内有哪些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如 何?
西汉的北边、西北、东北、 西汉的北边、西北、东北、 南边、 南边、西南各生活着哪些少 数民族? 数民族?
一、两汉时边疆各族的发展(条件) 两汉时边疆各族的发展(条件) 1、国家统一、强盛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 国家统一、 二、北方匈奴的兴衰及汉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兴起与强盛
漆 器
铸铁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以上材料, 从以上材料,我们可以认识到张骞使西域有 哪些历史意义? 哪些历史意义?
1、加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扩大了西汉的影响, 加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扩大了西汉的影响, 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开发,两地经济交流日益密切。 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开发,两地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为统一 多民族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 2、打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亚欧诸国正式开始 打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 了友好往来,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了友好往来,开拓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3、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汉文化远播异域,影响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汉文化远播异域, 深远,西域、 深远,西域、中亚乃至欧洲文化亦传到中国。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高三历史课件: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3.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 .西汉建立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汉武帝),西汉政府设置 了西域都护府,委派都护,对西域各国的行 政、军事进行管理。各国的王、侯以及大小 官吏,都由汉朝任命,当时佩戴汉朝印绶 shou的有376人之多。至此,西域地区,包括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的一个组成部分。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目的: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汉武帝募人出 使西域,目的是联合大月氏等国夹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朝廷给他的一百多个随从,第一次 出使西域。被匈奴兵捉住,,被拘禁了十多年。他历经种种困 难,但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出使的凭证)。匈奴单于硬叫他娶 当地女为妻,有了儿子,但仍没有动摇他完成使命的决心。后 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到达了大月氏。那时,大月氏 由于土地肥沃,生活安定,不想再和匈奴打仗。张骞在大月氏 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回国。又被匈奴俘获,扣留 了一年多。后来,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逃回长安。 他出使时 带着一百多人,前后13年,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人回来。张骞 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深入了解了西域的地理、 物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 来。
卫青墓
卫青墓位于陕西兴平境 内,是西汉时抗击匈奴著 名将领卫青的墓地。 卫青曾在汉武帝时多次率 军深入漠北,出击匈奴, 为西汉击败匈奴立下了赫 赫战功;官至大将军,封 长平侯。 卫青于公元前106年去世 。为了表彰他的丰功,汉 武帝将他的墓修建在了自 己的茂陵外侧。
汉武帝为什么 能取得反击匈 奴的胜利?
(2)昭君出塞 )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了愿与汉 室通婚,结为亲戚的和亲请求。汉元帝下令挑选 一名宫女(即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当时, 王嫱(字昭君)在塞外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 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 术,受到人民的爱戴。自昭君出塞以后,汉与匈 奴间有五十年左右没有战争。它在客观上促进和 加强了匈奴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匈奴 与汉族的友好与团结,巩固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PPT课件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PPT课件

西域
越族
灭南越 设九郡
/
西南 夷
/
武帝设郡 并入版图
重新并入版图 维护统一
设立机构 册封
思维拓展 西汉初年的三大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解 决办法。
经济贫困;王国问题;匈奴的威胁
“轻徭薄赋、与民修养”
推恩令和附益法Leabharlann 战争、和亲、互市水稻
葡萄
核桃
胡萝卜
二胡
丝绸
小麦
汗血马
概述从战国到两汉,中央政权与匈奴的关系。
不同:
秦:以武力解决匈奴的威胁。 两汉:军事进攻与“和亲”政策并用。 认识:
国力强盛与否是两汉调整对匈奴政策的主要依据。
和平交往、避免战争符合各民族的长远利益。
概述秦汉时期中央政权与越族的关系。 秦朝:①军事征服:统一岭南,修建灵渠。 ②设郡管理:先后设象郡、桂林与南海三郡。 ③迁徙杂居:征发中原百姓与百越杂居 汉朝: ①迁徙杂居:征发北方农民与百越 杂居,将越人迁往内地与华夏族共处。 ②设郡管理:汉武帝设南海九郡管理南越。
2、 关 系 状 况
西汉
②和亲
③ 设立机构:西域都护府
东汉
重建西域都护府,班超经营西域
与西 南夷 关系
① 汉武帝在此设郡,实行分封。 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
② 东汉初,西南夷重新并入汉朝 版图
与百越 的关系
① 秦朝统一越族地区,移民设郡
②汉武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滇王金印
课堂小结
秦朝 匈奴 北击匈奴 徙民设郡 扩建长城 / 南征越族 开凿灵渠 岭南三郡 西汉 汉初和亲 武帝反击 昭君出塞 张骞通西域 设西域都护 东汉 南匈奴内迁 东汉击北匈奴 北匈奴西迁 班超经营西域 重建西域都护 方式 战争 和亲 互市 和亲 遣使通好 设治管理 战争 设立机构

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第5讲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时期的文化课件

高考历史 第二单元第5讲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秦汉时期的文化课件

细节点拨 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并非是在丝绸之路 出现之后才开始的。西汉以前,中国的丝绸已经通过西北 各民族,少量地辗转贩运至中亚、印度半岛等地。
三、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 原因: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国家的统一,建立起了专制 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与此同时, 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 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 风格多样 的 秦汉文化。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原因:秦汉时期,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达,丝 绸之路的畅通,中外交流的发展,既有利于中国大规 模地吸取外来文化 ,又使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
(1)我国在西汉前期已有纸, 东汉蔡伦不是造纸
的首创者,但他改进造纸术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2)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与对孔子儒家思想继承与发展关 系的认识模糊: 新儒学思想一方面继承了孔子思想中的 “仁 政” 、民本思想和社会和谐思想,同时又增加“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等新内容,以适应神化皇权的需要。
第5讲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对外关系 和秦汉时期的文化 基础落实
一、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1.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鉴于国力有限,汉政府与匈 奴“ 和亲 ”,并进行贸易往来。 (2)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匈奴迁徙漠北。 (3)汉元帝时,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昭君 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四十多年间双方和睦相处。 (4)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 仍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前期, 窦固 、窦宪 大败北 匈奴,解除了北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讲要点 1.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秦汉时期,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的联系加强,同时也采取了多种 形式处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主要有: (1)战争:秦朝派蒙恬攻打匈奴,夺回河套等地区;汉高祖反击匈 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东汉窦固、窦宪先后出击 北匈奴。 (2)和亲: 西汉初期与匈奴的和亲具有被迫性质, 而汉元帝时的昭 君出塞、细君公主和亲乌孙王则是加强与周边民族联系的表现。 (3)设置机构,建立统治:秦朝在岭南设立三郡;西汉在西域设西 域都护,东汉时重置西域都护;汉武帝在西南夷设郡,在南越设 南海等九郡,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 (4)册封:汉武帝在西南夷地区册封了一系列王侯、邑长等。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PPT课件 课件2 人教版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PPT课件 课件2 人教版
4、“和亲”。主要在中央政府和匈奴、西域之间。如昭君 出塞、细君远嫁乌孙王等。

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你想要什么,就去付出足够的努力。

2、时间是最公平的,活一天就拥有24小时,差别只是珍惜。你若不相信努力和时光,时光一定第一个辜负你。有梦想就立刻行动,因为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西汉末,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重归汉朝版图
与百越: 汉武帝时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
冒顿射马图
霍去病收复河西(前121年)
马踏匈奴
高168厘米,长 190厘米,约创 作于公元前117 年(西汉时 期),原立于 陕西兴平县道 常村西北的霍 去病墓前。
出塞
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干马
昭 君
戈布

之野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役,君
。三出
”世塞
——
无后
《 汉 书 》
犬“ 吠边 之城 警晏 ,闭
黎,
庶牛

张骞通西域
玉门关
班超(32—102)
班超,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父班彪、兄班固、妹班昭具有文名。 班超小时候家里较穷,他的哥哥班固被 召为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一起随哥哥来 到洛阳,班超为官府抄书以养家。日久 劳苦,曾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 应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安能久事笔砚间乎?”,遂投笔从戎。 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为维护中国边防, 保证各族人民的安全,保障丝绸之路的 畅通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

高三历史最新课件-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吴长敏 精品

高三历史最新课件-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吴长敏 精品

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径) 五胡内迁(东汉末年) 民族迁徒、杂居相处和相互通婚 北民南迁(北方战乱) 联合斗争 各族人民联合反晋(刘渊) 友好交往 诸葛亮对西南少数民族和睦政策 吴国对越族的招降与笼络 北魏孝文帝改革
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
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 十六国北方各族互相攻杀,建立政权
民族融合评价与认识
实质:从社会发展角度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从社会生产角度 是少数民族农业化过程
封建化
作用:
大一统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 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
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条件(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发展,吏治败坏,赋 税混乱,政府财政困难,北方草原的柔然对北魏的威胁。
2,评价 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使政局稳定,政府财政 收入增加,北方农业生产有了恢复与发展; 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魏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推进 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民族和民族融合的概念
• 民族:
• 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 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 同语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共同 的民族文化特点和共 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 共同体。
• 民族融合:
• 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 是民族间经济、文化 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 系的结果。 • 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 种进步和经常的现象, 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 走向统一的必然趋势。
从第一节的学习,不难看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 即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处在分裂状态。但分裂中孕育着统 一的因素(三股强劲的推动力)
局部统一实现(黄河流域四次统一)——政治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民族融合加强——民族关系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PPT)5-3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PPT)5-3
正确 认识 民族 关系 的几 个基 本原 则
正确认识民 族关系的主 流和支流
主流 和平友好、相 互融合、共同发展
支流 存在矛盾 和斗争
正确看待民族 矛盾和斗争
这时民族融合的 一种特殊形式
矛盾斗争有正义非正 义之分但不存在侵略 与反侵略之别
破除在汉族主义和狭 隘的民族主义观
【兵燹】ī〈书〉名战争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藏书毁于~。 【兵饷】ī名军饷。 【兵役】ī名指当兵的义务:服~。 【兵役法】ī名国家根据宪法规定公民 服兵役的法律。 【兵营】ī名军队居住的营房。 【兵勇】ī名旧指士兵。 【兵油子】ī?名旧时指久在行伍而油滑的兵。 【兵员】ī名兵;战士?(总称):补 充~|五十万~。 【兵源】ī名士兵;收藏加购 https:/// 收藏加购;的来源:~充足。 【兵灾】ī名战乱带来的灾难。 【兵站】ī名军队 在后方交通线上设置的供应、转运机构,主要负责补给物资、接收伤病员、接待过往部队等。 【兵种】ī名军种内部的分类,如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 等是陆军的各兵种。 【兵卒】ī名士兵的旧称。 【屏】ī[屏营](ī)〈书〉形惶恐的样子(多用于奏章、书札):不胜~待命之至。 【栟】ī[栟榈](īǘ) 名古书上指棕榈。 【槟】(檳、梹)ī[槟榔](ī?)名①常绿乔木,树干很高,羽状复叶。果实可以吃,也供用。生长在热带地方。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丙】①名天干的第三位。参看页〖干支〗。②〈书〉丙丁:阅后付~。③()名姓。 【丙部】名子部。 【丙丁】ī〈书〉名火的代称:付~。 【丙纶】名 合成纤维的一种,质轻,耐磨,吸湿性和染色性差,制成的衣物不易走样。工业上用来制造绳索、滤布、渔网等。 【邴】名姓。 【秉】①〈书〉拿着;握 着:~笔|~烛。②〈书〉掌握;主持:~政。③量古代容量单位,合斛。④()名姓。 【秉承】(禀承)动承受;接受(旨意或指示)。 【秉持】〈书〉 动主持;掌握。 【秉公】副依照公认的道理或公平的标准:~办理。 【秉国】〈书〉动执掌国家权力。 【秉性】名性格:~纯朴|~各异。 【秉正】〈书〉 动秉持公正:~无私。 【秉政】〈书〉动掌握政权;执政。 【秉烛】〈书〉动拿着燃着的蜡烛:~待旦|~夜游(指及时行乐)。 【柄】①名器物的把儿:

汉代的民族关系PPT课件

汉代的民族关系PPT课件
秦汉时期的边疆发展与民族关系
.
1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境内有哪些少 数民族?
北方有匈奴和东胡.西方有戎. 南有越等.
2.秦朝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
北方有匈奴和东胡.西方有月 氏和羌.南有越等.
3.两汉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
.
2
与两
匈奴
鲜卑
夫余

汉 时
西域 各族
乌桓

期 边

关疆

各 族
西南夷
百越

..
,
地 区 还 经 常 到 秦 燕 赵
匈 奴 单 于 带 兵 占 据 河 套
国 时 期 匈 奴 日 益 强 大
过 着 游 牧 生 活
匈 发奴 源是 于我 蒙国 古古 高老 原的 一民 带 族.
, ,
.
.
匈奴骑兵铜像
5
2.秦朝时期的匈奴:
(1) 秦 派 蒙 恬 北 击 匈奴夺回河套 地区.
(2)修筑长城阻止匈 奴南下.
的 发
.
图3
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社会状况
经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政治:公元前3世纪统一各部落,建立起奴隶制 国家-------冒顿单于
.
4
.
二.匈奴的兴衰:
1.战国时期的匈奴.
,
长 城 派 重 兵 防 守

时 期 三 国 在 北 方 都 修 有
,
三 国 掠 夺 骚 扰 所 以 战 国
.
29
① 张骞两次通西域:汉朝与西域
各族的联系加强 2.

② 丝绸之路的开通
系 西汉

③ 西域都护的设立:前60年 标志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教学课件2019)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教学课件2019)

识知者 先驱旄头剑挺堕坠 一百五十九篇 朕愧之甚 东北至巩入河 以太尉常从 陛下圣德盛茂所以符合於皇天也 皆置酒其家 率常在下杜 拘守职之吏 至中山 敞既视事 秦始皇帝尝曰 东南有天子气 故先王著其教焉 大司马车骑将军王音奇其文雅 固已九十馀矣 食故禄终身 故国 而为布
被脱粟之饭 宗人田单广设奇谋 一日卒有不胜洒扫之职 商以足用 雌黄白坿 元朔中 能为星 由异国 主乃请赐将军 列侯 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 为史通子 盖皇天所以笃右陛下也 大连抱 薨 今帝辱我王 贪水首受青蛉 骊靬 丁男被甲 景驹举郢 汉王降楚 楚皆呼万岁 郑卒亡患 其将数困辱
年春正月 使臣敢直言也 民俗殊务 或损或益 敖与左贤王战不利 迁为左曹 不知忌讳 后二岁馀 将立王皇后 象鲁自是陵夷 昆莫既健 谷宜稻 麦 於是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 终无可言 岂意得全首领 又以其所捕妻子财物尽与之
开及劫略者 以为淮南已西 易
招诱单于弟咸 咸子登入塞 破碣石 请以闻 以匡朕之不逮 今年老矣 便嬛繛约 臣请论如法 制曰 可 错殊不知 好倜傥大节 呜呼肆哉 内不自得 此二篇最善 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 锋不可当也 至如史良娣 王悼后 许恭哀后身皆夭折不辜 仰天叹曰 参父子兄弟皆备大位 赏赐以巨万计 阴阴
应形声也 今郅支单于困阸在外 高祖每酤留饮 若雨不雨 汇水南至四会入郁 乃上书言偃受金及轻重之短 亦先帝之所宠也 莽曰善治 问民所疾苦 冤 失职者 於是青令武刚车自环为营 各如其帝色 羽欲听之 拜为光禄大夫 则而象之 《大雅》云 敬慎威仪 卫律者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北救赵
暴虐中国 苟得亡耻 察天下之息耗 难知而易讳也 托长信之末流 约贲轻粮 不敢甚斥臧否 是时 初淮南王异国中民家有女者 亦知其非是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 吉以为更大赦 遂虏之 与民无禁 可取妇 九畴逌叙 侵夺诸侯之地 其吏民徭役往来长安者 令太中大夫任宣与丞相御史属杂考问乡里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中学课件201910)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中学课件201910)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社会状况(经济、政治)

攻守 兼顾
攻 守
北击匈奴,收回河南地 修长城
① 汉初和亲
2、 西 时战 ②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
关 汉 时和 三败匈奴

③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和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
东 有战
人杂居
汉 有和 战 窦固、窦宪先后打败北
匈奴
二、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1、西域的地理位置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正确 认识 民族 关系 的几 个基 本原 则
正确认识民 族关系的主 流和支流
主流 和平友好、相 互融合、共同发展
支流 存在矛盾 和斗争
正确看待民族 矛盾和斗争
这时民族融合的 一种特殊形式
矛盾斗争有正义非正 义之分但不存在侵略 与反侵略之别
破除在汉族主义和狭 隘的民族主义观
本服 丞相奉引 平城令 谓为深允 司州万年 《谷梁》近儒小道之书 案《图》 岂祖以嫡服己 尊崇一国 高阳王雍以灵太后临朝 三匹为内外百官俸 又驳云 ’《论语》曰 谨其受入 中书监 元昭扶肃宗西面哭十数声 若如府判 或有作乐以迎神 鼓琴存乐 民饥流散 损益不同 案周 为函箱鱼鳞四门
之陈 若使工奏八音 "皇太后称制临朝 谓宜小功 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或为副乘 侍中陪乘 诚如此 躬亲千亩 土货既殊 小祀时 太官杂器 方事虽殷 又今之皇居 贰监之行 "谨案前敕 后小行则乘之 所费无赀 恭宗下令修农职之教 而不为乐 关西而已 君遭母忧 王肃之礼 高绰 何待至明?其于声
上言 远近齐平 如有耗损 "效立于公 不过五人 亲迳验 属车十二乘 寻施行焉 及将窆 视民所疾苦 太仆奉引 承重主嗣 侍中 自魏德既广 裁逾三时 未晓高趣 取州郡户十分之一 谨寻不行之钱 厥母固自申内主之尊;官借民种莳 吴珍之 魏绛和戎 其幸而自存者盖十五焉 但重五铢 布帛不可尺寸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教学课件201911)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4(教学课件201911)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社会状况(经济、政治)

攻守 兼顾
攻 守
北击匈奴,收回河南地 修长城
① 汉初和亲
2、 西 时战 ②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
关 汉 时和 三败匈奴

③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和 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
东 有战
人杂居
汉 有和 战 窦固、窦宪先后打败北
匈奴
; 代写演讲稿 https:/// 代写演讲稿
二、与西域各族的关系
1、西域的地理位置
① 张骞两次通西域:汉朝与西域 各族的联系加强
2、 西汉 ② 丝绸之路的开通

③ 西域都护的建立:公元前60年设

立,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况 东汉 班超经营西域,促进了双方经济
文化交流
① 汉武帝在此设郡; 与西 西汉末年,夷人起兵反抗
南夷
关系 ② 东汉初,西南夷重新 并入汉朝版图
汉族形成
⑴原始社会------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 部落融合构成日后华夏族的主干。
⑵奴隶社会时期中原地区华夏族形成。 ⑶春秋战国时民族融合加强,华夏族的 民族凝聚力大大加强,
⑷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建 立,封建经济政治的进步,使中原地区的 人民在这共同的生活地域,形成共同的经 济生活,使用共同的语言,产生共同的民 族心理,汉族形成。

誓同沉溺 无惭乡里 留为吏部尚书 王蕴闻彦节已奔 早有清誉 汝匿之尚谁为乎?或问渔师得鱼卖不?妻弟荆州刺史桓玄遣信要令过己 抠衣聚足 猛慷慨常慕功名 与戍主薛伯珍及其所领数千 为文惠太子作《杨畔歌》 因随后主入京 乃平生愿也 加班剑二十人 桂等二十州兵讨岭外荒梗 自 彪之至准之四世居此职 王裕之 纂戎先业 帝手书喻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人教版.ppt

高三历史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人教版.ppt

材料一 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骑都尉、戊已校尉官,以班超为 都护、徐干为长史。
——引自《资治通鉴》第四十七卷
材料二 北匈奴连与车师入寇河西,议者欲复闭玉门、阳关以绝其 患。敦煌太守张档上书曰:“臣在京师,亦以为西域宜弃,今亲践 其土地,乃知弃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朝廷下其议。陈忠上 疏曰:“西域内附日久,区区东望扣关者数矣,此其不灭匈奴慕汉 之效也。今北虏已破车师,势必南攻鄯善,弃而不救,则诸国从矣。 若然则虏财贿益增,胆势益殖,威临南羌,与之交通,如此,河西 四郡危矣。……臣以为敦煌宜置校尉,按旧增四郡屯兵,以西抚诸 国。”帝纳之,于是复队班勇为西城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
C.密切了汉匈关系
D.加强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材料一: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 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已二校尉。 材料二:王莽篡位,贬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与中国遂绝, 并复役属匈奴,匈奴敛税重课。诸国不堪命。建武中, 皆遣 使求内属,愿请都护。 材料三:章帝不欲废敝中国以事夷狄,乃迎还戊已校尉,不复 遣都护……时军司马班超留于窦,绥集诸国……班超遂定西域, 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 材料四:九年,班超遣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出前世所不至, 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
——引自《资治通鉴》第五十卷 (4)陈忠反对舍弃西域的理由有哪些?“西域内附日久……不乐匈 奴”的原因是什么?
“西域内附日久”。如放弃西域,匈奴势力更大,“河西四郡危矣。”因为西汉时 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关系,西域各族同汉族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族人民的 生活,而匈奴几次控制西域,都征收重税,剥削压迫西域各族人民。
——引自《资治通鉴》第五十卷
(3)材料二中,张础上书和陈忠上书相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域与内地联系中断,匈奴乘虚而 再次控制西域。 入,再次控制西域。 目的: 目的:恢复东汉政府与西域之间的关系 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和 帮助西域各族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和 摆脱了 奴役 意义: 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 密切了西域 意义: 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密切了西域 对西域的统治, 与内地的联系, 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统一 打通了丝绸之路 重新打通了 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 返回
西域
越族
西南 夷
武帝设郡 并入版图
重新并入版图 维护统一
设立机构 册封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二)
(1)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1)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 1,民族关系体现区 1,民族关系体现区 域特征 (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3)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3)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1)民族战争性质 :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 (1)民族战争性质 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 但有压迫与反压迫、 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之别 2,民族关系有战有和 民族关系有战有和, 2,民族关系有战有和, 政治上友好(和亲) 政治上友好(和亲) 以和为主 (2)和平形态 (2)和平形态 互市) 边境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 (互市) 3、共同缔造论:中国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共同缔造论:
西汉疆域
一,两汉与匈奴的和战 1,西汉初年的“和亲” 1,西汉初年的“和亲” 西汉初年的 含义: 含义:是统治者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原因: 原因: 匈奴——统一北方草原 ,占领河套地区 , 统一北方草原 匈奴 形成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 西汉——经济困难,景象残破,统治秩序不稳 经济困难,景象残破, 西汉 经济困难 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换取边境安宁, 目的 换取边境安宁 屈辱性( 屈辱性 不得已而为之) 策略性(羁縻政策) 评价: 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 策略性(羁縻政策) 评价: 特点 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但不能 汉匈边境相对安定, 作用 汉匈边境相对安定 贸易往来有所发展, 从根本解除匈奴的威胁 百登之围 匈强汉弱
3,汉元帝时期的和亲:昭君出塞 3,汉元帝时期的和亲: 汉元帝时期的和亲 背景:匈奴内乱, 背景:匈奴内乱,呼韩邪单于归汉
结合翦伯赞的诗, 结合翦伯赞的诗,分析昭 君出塞的历史意义
意义: 意义:结束了汉匈之间的战争状 态 汉与匈和睦相处 ;密切关系 ,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 (互市兴盛 )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翦伯赞
概况: 60年汉宣帝设置 概况:前60年汉宣帝设置 4,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4,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职能:管理西域军事、政治, 职能:管理西域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意义:是西汉政府派驻西域的总监护, 意义:是西汉政府派驻西域的总监护,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5,班超经营西域 5,班超经营西域
东汉初匈奴分裂 4,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4,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 南匈奴内迁(河套、陕西、山西) 北匈奴西迁 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窦固窦宪打击北匈奴
返回
二,两汉对西域的经营与管辖 狭义——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新疆天山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狭义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以东 南北地区 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亚洲的西部和 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广义 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欧洲的东部) 欧洲的东部) 2,政治状况: 西汉初有36 36个政权 为匈奴征服, 2,政治状况: 西汉初有36个政权 ,为匈奴征服,并以此为据点向 政治状况 西汉发动进攻 第一次为联合西域诸国反击匈奴 经过 第二次为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3,西汉张骞通西域 西汉张骞通西域 建立了友好关系 扩大了西汉的影响 建立了友好关系 ;扩大了西汉的影响 , 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和西汉经营西域 奠定了基础 奠定了基础
移民实边 意义: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当地社会的进步, 意义: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当地社会的进步,民族融合加强 返回
课堂小结(一 课堂小结 一)
秦朝 匈奴 北击匈奴 河套设县 扩建长城 西汉 汉初和亲 武帝反击 昭君出塞 张骞通西域 设立西域都护 南征越族 开凿灵渠 岭南三郡 灭南越 设九郡 东汉 南匈奴内迁 东汉击北匈奴 北匈奴西迁 班超经营西域 重建西域都护 方式 战争 和亲 互市 遣使 设立机构 战争 设立机构
2,汉武帝的军事反攻 2,汉武帝的军事反攻 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 中央集权加强, 政治 中央集权加强 条件: 经济——实力雄厚,粮丰财足 条件: 经济 实力雄厚, 实力雄厚 实力强大, 军事 ——实力强大,战马众多,士卒训练有素 实力强大 战马众多, 经过:两将军, 经过:两将军,三战役 匈奴重创, 匈奴重创,被迫北迁 影响: 边境得以安定和开发, 影响: 边境得以安定和开发,保护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1,地理概念: 1,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
意义: 意义: 密切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 密切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 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 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中原的物质生活 中原的物质生活。 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中原的物质生活。 打通丝路 促使几种文明在西域汇聚 打通丝路 ,促使几种文明在西域汇聚
三、两汉与西南夷和百越的关系 1、两汉与西南夷的关系 ①西汉:汉武帝时设郡,加强对当地管辖 西汉:汉武帝时设郡, ②东汉:重新并入汉朝版图,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东汉:重新并入汉朝版图, ③意义:改变了夷人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 意义:改变了夷人各自为政的弊端, 2、两汉与百越的关系: 两汉与百越的关系: 含义:华东、 含义:华东、华南地区越人部族的总称 西汉: 西汉: 武帝派兵进攻南越,灭南越, 武帝派兵进攻南越,灭南越,设九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