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劳动创造财富
校本课程(7篇)
校本课程(7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立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我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完美。
2、提高综合本事,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我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本事的方法,不断反思,构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我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
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阅读校本课程
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简介书,是孩子们生活中的最好的伴侣。
它会伴随着孩子的童年,给他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使他常读常新,不断地感知和发现新的真理;阅读课程注重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
这为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创造条件,降低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和由此引起的学业成绩不良。
培养孩子阅读必须在他观察力、理解力、逻辑能力、质疑和反思等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基础去教,让孩子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去玩、去参与、在兴趣的指导下自然的提高各种能力。
我们培养孩子阅读有以下三个目标:①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②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③培养孩子阅读的策略和方法。
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逻辑能力最后,让社会充满书香,让我们的校园充满书香,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爱阅读的孩子.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阅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实施依据1.多年来学生因阅读量过少、阅读面过窄、阅读倾向不正确等原因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下降,写作水平降低的现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为改变这种状况,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问题,应有一个可行而有效的机制来给予保障。
2.过重的学习负担,使挣扎于茫茫题海的学生失去了原本可以用来阅读的宝贵时间和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的机会,久而久之,冷落了课外名著的阅读,忽视了阅读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习作中套话连篇,空话泛滥,无任何生气。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能够“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获得高层次语言素材的熏陶。
2.让学生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三、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1)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指明开设阅读课的作用和意义及要达到的目标。
校本课程第六篇 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校本课程第六篇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人类,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必须爱劳动。
可是我们发现,有的同学们参加劳动时怕这怕那,怕脏怕臭,有的同学可以说是根本不爱劳动。
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
他们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在家里一切都由爸爸妈妈帮着做,连上学放学时书包也是爸爸妈妈帮着背。
可见,我们的同学参加的劳动太少了。
多数原因是家长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
可是,我们知道,不爱劳动的孩子,他们也很难爱学习;怕劳动,也会怕做作业,怕思考问题。
人的能力是要靠培养的,劳动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
如果我们现在忽视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就是忽视了学做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机会。
读一读故事(一)有个男孩子,名叫丁丁。
他非常喜欢画画,可就是不爱劳动。
早晨,妈妈又要做饭,又要扫地擦桌椅,可丁丁趴在桌上只管画画,连头都不抬。
妈妈招呼他:“丁丁,来帮妈妈一下。
”丁丁说:“不嘛,我正在画‘大家动手在劳动’的画呢!”很快,画完了。
他把图画拿给妈妈看。
妈妈举起画,说:“画得很好,不过这个擦桌子的小男孩儿是你吗?我可从来没见你干活儿呀!”这番话说得丁丁脸一下子红了起来。
原来他画的是一家人劳动的场面:奶奶在炉前烧饭,爸爸在搬煤气罐,妈妈在洗衣服,丁丁在擦桌子,连家里的小花猫也在捉老鼠。
妈妈见丁丁脸红了,便对他说:“丁丁,你看所有的人都得劳动,连小花猫都要捉老鼠。
不这样,大家怎么生活呀?你要记住:不劳动就没饭吃,没衣穿。
所以要从小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做一个有用的人。
”故事(二)1961 年11 月,彭德怀回到了故乡——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寨。
他看着童年时代就十分熟悉的家乡的山水草木,看着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感到格外亲切。
回想在战争年代,乡亲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承受了极大的牺牲,终于盼来了全国的解放和革命的胜利。
尊重他人的劳动教案校本课程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唐山市丰南实验学校王凌艳教学目标:认知:1•劳动是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时还得献出生命。
因此,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应受到称赞,任何人的劳动都应受到尊重。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
情感: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1 •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道理。
”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1、同学们,你们看她们在干什么?2、教师语言引入人们常说,劳动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然而劳动也是辛苦的,要付出心血和汗水,有时还得献出生命。
因此,任何人的劳动成果都应受到称赞,任何人的劳动都应受到尊重。
(板书)二、互动平台1、让我们看几组画面,看看他们做法对吗?看了这几个镜头,你一定会很气愤!你想说些什么?请和大家交流吧!让学生交流想法,使学生明确:尊重他人,就意味着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爱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一粒粮、一寸布、一度电、一张纸、一首歌、一本书、一项技术、一种理论总之,社会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尊重他人,必须学会尊重一切劳动者的成果2、给你支招谈一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做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的3、心灵导航阳阳行动1值日生为大家创造的干净环境,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在投入地讲课,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出旅游面对喜欢的建筑物,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做好的饭菜,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到有人扔垃圾时,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社会上,我们阳阳怎样宣传要尊重他人的劳动?要想别人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首先自己必须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浅谈基于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浅谈基于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劳动教育是以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基础性教育,结合乡土资源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把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出来,开拓大脑的思维能力提升,同时能名把学到的书本知识用于生活,创造生活的美,教育学生通过探索认识家乡的特产如:大姜、茶叶、牡蛎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裕,明天更辉煌。
一、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小学生缺乏劳动意识,没有养成劳动习惯,在家中也不主动的帮助家长干家务活动,没有主动意识。
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劳动教育,进行校本劳动实践课程。
我们首先应当调整学生的思想认知,让他们有潜在的意识,知道劳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班会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所在,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班级的蔬菜园应该怎样进行耕种,或者说如何劳作。
我们可以放手给学生们,由小组长带头进行分工合作。
把全班同学划分六个小组,蔬菜园地也同样划分六个区域,每个小组自选区域进行种植。
教师协助组织劳动小组进行日常维护,当学生们有了积极的劳动意识之后,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的,我们也会发现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出乎意料的。
每个小组学生分工明确,选择喜欢的作物进行栽种,然后定期除草、浇水、施肥、捉虫等实践活动,在收获的季节分享劳动成果,然后做成美食,大家一起品尝,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我们的双手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我们的双手可以把一粒种子变成甜美的果实,可以把长弯的小草小树扶正,让它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在劳动的过程中,同时能够培养自己的涵养德行,升华人格。
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观察等方式,了解作物的生长规律与习性,懂得如何栽种作物以及注意事项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校本课程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课程教学计划篇一一、教材分析:我们学校的特色是:打造绿色校园。
教师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我们分年级编写,教材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
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有:一,工具的认识与使用,二,认识部分菜种子,三,种子的萌发,四,整理菜园,五,部分蔬菜的种植,六,浇水施肥和管理。
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
凡要求学生会做的,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
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时掌控。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五年级课程教学计划篇二一。
指导思想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纲要”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
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以勤为本,以劳立身,筑梦青春——溧阳市第五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以勤为本,以劳立身,筑梦青春——溧阳市第五中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发布时间:2022-12-22T01:58:11.78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8月第15期作者:吕敏吴艳[导读]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吕敏吴艳溧阳市第五中学 213300摘要: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
《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
劳动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抓住关键环节,灵活运用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方法,强调学生全身心参与、手脑并用,亲历实际的劳动过程,以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并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关键词:劳动小达人、小裁缝、小木匠、小工人、小菜农一、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指导思想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将其第五条修改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为国家法律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让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更好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关系我们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一定要抓好。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
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不要养成贪吃懒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投机取巧、坐享其成等错误观念。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挖掘乡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劳动教育与乡土资源相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爱家乡,在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家乡人民的淳朴民风民俗,为家乡的未来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劳动教育融入乡土资源,可以让学生的思想上提高认知度,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努力成为一个知乡情、爱劳动、爱生活、爱家人的智慧型好少年,在劳动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劳动硕果与喜悦。
一、从家乡特产中挖掘素材在我们的家乡比较出名的特产有:大姜、茶叶、牡蛎,特别是牡蛎全国闻名。
劳动教育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乳山三宝相联系,融入它们的特色开发接地气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进牡蛎实践基地,了解牡蛎的繁殖过程以及它的食用与药用价值,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好好的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会收获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会越来越有兴趣去研究,去发现,去探索的,在劳动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致,这样不仅我们开发了校本课程,还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创造了很多的宝贵财富。
大姜,是我们周围许多乡镇农村长期种植的植物,我们的劳动人民在种植与收获的岁月里,积累了很多种植经验,同时也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大家的生活过的越来越美好。
利用这一乡土资源,让学生走到田野地头,亲自体验一回大姜的种植过程,记录大姜的生长过程,进一步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同时感受到收获后的喜悦。
走进茶园,让学生看一看,学一学采茶的技巧,揉捻、烘焙、紧压等诸多工艺步骤,懂得品茶也是一门艺术。
二、从地方特色中获取素材在我们的家乡地方性特色的代表作品之一就是“大喜饼”。
巧借“大喜饼”的“名气”,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学校的班级种植园,在播种的季节里,带领学生走进种植园,亲自动手种植麦子,在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的过程中,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时让学生们在收获之后进行麦子的晾晒,磨面等程序,懂得在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之后,然后再进行了烹饪操作过程,才能吃上美味可口的“大喜饼”,制作“大喜饼”的一道道工序也可以让学生在劳动课上进行尝试,或者让学生在家里和家长一起进行。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二、课程目标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
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
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三、主要内容1.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立自强意识。
2.生产劳动教育:要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体会平凡劳动中的伟大。
3.服务性劳动教育: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服务性岗位上见习实习,树立服务意识,实践服务技能;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感。
四、学段要求五、劳动教育途径(含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1.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与校本课程统筹,每周三下午第2节固定为劳动教育课,由学校统一提供教材。
以劳为基促进五育并举——小学劳动教育案例
追踪课标以劳为基促进五育并举———小学劳动教育案例文|王泽华一、案例背景(一)学校基本情况我校是一所近郊农村小学。
自2018年,我校便开展了以“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为课题的立项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融入了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家庭教育,并逐步完善了“田园式耕读教育”的理论框架、课程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涵养品格,提升了教师,改变了家长,发展了学生,改善了学校的教育生态,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学生基本出身农村家庭,父母大都以务农或打工为谋生手段。
正因如此,家长们只重视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期望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不会做简单的饭菜,不会洗小件的衣物,不会整理房间,更有甚者连系鞋带这样的小事都不会,田园劳动更是从不参与。
如何转变家长观念,与学校协同培养学生自主劳动意识?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师资条件,开展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劳动实践活动?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已有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校本课程入手,结合我校现有资源条件———“小园丁科普农场”和“校园田”,以“二十四节气和传统节日为依托的耕读文化”为切入点,深度打造以田园课程为主的耕读校园文化格局。
二、特色劳动教育总体目标“劳力劳心,亦知亦行”,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深刻阐明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基于学生现状及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紧紧围绕“追求教育本真,服务师生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回归本真,打造有温度、有人性、有美感的新样态凌源名校”的教育目标,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资源及周边乡土资源,依托二十四节气及传统节日,把校园的每一处做成一门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生活在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耕读课堂”里,并将德、智、体、美蕴含其中,深入落实“五育”并举,让学生每时每刻接受熏陶,以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开展特色劳动教育的可行性1.劳动是人类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根源。
培养劳动创造力的教案设计
本篇文章对于培养学生劳动创造力的教案设计,将从理论本身、实践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
一、理论基础1.1 劳动创造力的概念劳动创造力是指通过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技能和行动,实现对劳动对象的独创性创造、变革和发展。
劳动创造力是广义的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开放、自由的个性化创造。
1.2 劳动创造力的培养劳动创造力的培养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过程劳动创造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过程来实现。
教师可以利用创新的实践方法来为学生提供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和创新环境。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践方式:2.1 引领学生去创造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自身的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游戏、童话、艺术、文化、科学、技术、自然环境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为什么”“为什么不”“这样做感觉有什么不妥”等种种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自我判断和评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2 建立一个学习型的实验室实验室应该是一个开放性和活跃性的环境,学生可以在那里做自己所想的事情。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科学、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的知识和资源,帮助学生实践,创造。
例如,建立一个实践性的科学、经济、技术、文化课程,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设计出一个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激发潜能,建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团队合作方式。
三、教学方法3.1 推崇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培养型的“工具人”相比,现代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掘和发展。
因此,如何使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实现通过劳动实践来增长自己的成长空间,将成为现代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将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创造力。
3.2 建立小组合作式教育为了能够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建立小组合作式教育将是一个必要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生讨论交流
• 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能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人民才劳动。 每个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劳动,这也是法 律所赋予每个公民的最基本权利。
•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
• 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你认识下列图片是什么劳 动吗?
五、课堂小结
• 这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劳动创造财富
• 一、谈话导入 • 同学们,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有哪些 ?说
说这些物品是怎么来的?
教室物品:墙 玻璃 窗户 地板 学习用品:多媒体 书包 本子 铅笔 电 灯 电线 粉笔 黑板 自身用品:衣物
这些物品都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 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以 下是什么人进行什么劳动?
• 解放军 • 电信工人 • 学生 • 农民 • 建筑工人 • 教师 • 园林工人 • 石油工人
•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 • 同学们,解放军为什么试射导弹? • 电信工人为什么维护电路? • 学生为什么收玉米? • 农民为什么插秧? • 工人为什么搞建筑? • 教师为什么上课? • 园林工人为什么搞绿化? • 石油工人为什么钻井? • 他们的劳动会产生社么样结果?
•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劳动?怎样对待劳动 成果?
• 劳动创造财富,有了财富才能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会有幸福的生活。
• 积极参与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
• 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六、布置课外作业
• 了解周围的人,看看他们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