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比较

合集下载

老龄化背景下中韩两国老龄人口与养老设施的比较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中韩两国老龄人口与养老设施的比较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中韩两国老龄人口与养老设施的比较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地区的两个重要国家,也不例外。

老龄化的趋势使得两国的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这也带给两国社会和家庭的养老问题带来了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中韩两国老龄人口趋势和养老设施情况,分析两国在老龄化问题上的差异和共同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老龄人口趋势比较中韩两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由于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措施的不同,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65亿,老年人口比例为18.7%,而韩国老年人口比例为17.7%。

尽管两国老龄人口比例相差不大,但韩国的老龄人口增长速度更为迅猛,这主要得益于其较快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在老龄人口中,中国和韩国的高龄化现象也较为明显。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较庞大,这对养老服务和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2.6%,而韩国更是高达15%。

这意味着两国都需要更多的养老设施来满足老年人群的需求,尤其是针对高龄化老年人口的特殊养老需求。

二、养老设施现状比较中国和韩国的养老设施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差异,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支持、养老机构建设等方面。

1. 政府政策支持比较就政策支持方面而言,中国和韩国的政府都意识到了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积极推出相关政策来支持养老服务。

中国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养老院建设、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韩国政府也将老年人福祉作为国家政策的一部分,出台了《老年人福祉法》和《老年人福祉服务法》,明确了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和政府的支持举措。

2. 养老机构建设比较在养老机构建设方面,中国和韩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养老机构以养老院为主,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建设和运营。

关于中日园林对比的论述

关于中日园林对比的论述

关于中日园林对比的论述摘要: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同属于区别于欧洲和西亚的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很大,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但经过日本长期的历史过滤与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

与中国园林在许多方面又有着区别。

关键词:中国园林日本园林相同点不同点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因为同属东方体系,其间的差别自然要小一些,但由于中日两个国家的地理环境的截然不同以及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使中日虽然同种同文,却有着趣意相异的文化。

中国文化输入日本始于汉代,在唐代达到高潮,气候的宋、明两代也都间有输入,因而可以说日本是在不断吸取中国文化的先进成分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

首先,中日两国园林按类型所属,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

中国偏重于皇家和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最弱;而日本偏重于寺院和私家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如现存的西苑、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一般地处中原或北方,位高权重,显得庄重典雅、华贵大方。

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轴线明显,建筑呈现北方风格,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

私家园林的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建筑体量小,屋角起翘大。

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多为佛家的寺院园林和道家的道观园林。

在表达上,较少体现宗教意义,更多地与儒家结合,形成以儒、道、佛结合的特征。

江南的寺观园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诗情画意,只是通过宗教建筑、香火、香客以及宗教活动来突出其宗教性质。

而日本的宗教园林独立于皇家和私家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佛意浓厚。

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园林的形象和气氛,不同于中国的宗教园林。

第二,从布局形式看,中日两国园林都是自然山水园。

但中国园林偏重山性,而日本园林偏向水性。

中国园必有山,园可无岛,而日本园必有岛。

从园林的构图看,中日园林皆以向心式构图与西方园林规则式形成对比。

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别:中国园林轴线明显,视觉中心较强,而日本园林的轴线较弱,平面中心意识较强。

作业 ——中日园林造园手法对比及美学观念对比-并对现代的影响

作业  ——中日园林造园手法对比及美学观念对比-并对现代的影响

中国园林的有法无式的理论表现在园林是比较少的禁忌约束
日本园林则由于自然灾害、社会战争、宗教盛行而表现为园林中石忌、 山忌、水忌、木忌等。
中日传统园林对现代景观的影响
传统园林对现代景观的影响无处不在。人类的发展一直都是传 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优胜劣汰、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展的。 步入新的生态文明时代,中国现代造园吸取了传统造园思想即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效仿自然,将人工的东西融入自然,号 以天然形成。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中构成要素之一,同样也 遵循了这一思想。现代造园讲究然与自然和谐统一,这与古代 园林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吻合。 日本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日本禅宗景观的融合,日式枯山水 的传承,例如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的作品。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的平 面布局延续了中 国传统建筑的方 式,以中轴线组 织空间,将主体 建筑分为东,中, 西三路布局。和 东侧的忠王府格 局相互映衬。并 且以中轴线和园 林、庭院空间结 合。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 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环 境关系,虽然采用的 是现代的建筑材料, 但是从形式符号沿袭 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 基本元素,由此来统 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 间的组合关系。由于 中国的民居以低层建 筑居多,因此“不高、 不大、不突出”是贝 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 关总体规划时提出来 的大体方向。这样使 新馆从色彩、高度、 体量及风格上都能温 和地融入到保存完好 的传统风貌中。
园 林 活 动
茶道方面:中国是有茶无道,故园林中有茶饮而无茶庭。 日本是有茶有道,故园林中有茶道且有茶庭。
在花道上:中国人把它当成艺而日本人把它当成道,故 花道对日本园林的影响不仅是把园林插花和盆景作为园 林的点缀,而且园林中大量使用修剪树。把大树小型化, 是日本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不同。 在歌道上:中国人的歌咏与园林结合的形式是曲水流觞, 这种园林活动形式最后形成了园林的形态模式,先从中 国产生,而后传到日本,故在中日两国都有所表现。

中日两国养老方式的对比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方式的对比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方式的对比研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方式成为了一个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日两国作为亚洲的邻国,有着不同的养老方式。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对中日两国的养老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了解两国在养老方面的异同,并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中日两国的养老观念存在差异。

在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很多老人期望子女能够照顾自己。

因此,中国的养老方式以家庭为主导,多数老人选择与子女同住或者由子女提供经济支持。

而在日本,独居养老成为主流。

日本的老年人更加独立和自主,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区设施和专业机构来满足自己的养老需求。

中日两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差异。

在中国,尽管养老机构建设逐渐完善,但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

大部分老人仍然依赖家庭照料,而养老服务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

相比之下,日本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成熟。

日本政府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资助政策,鼓励私营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日本养老院数量众多,并且注重提供专业护理和康复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中日两国的养老文化存在差异。

中国的养老文化注重家庭的传统价值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重。

老人在家庭中享有尊贵的地位,子女会尽力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相反,日本的养老文化更加注重个人尊严和独立性。

老年人在日本社会中被视为自主决策的个体,鼓励他们保持社交活动和参与社区事务。

然而,中日两国的养老方式也存在一些共同点。

首先,两国都面临着养老金不足的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其次,两国都面临着养老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

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和招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日两国的养老方式存在一些差异和共同点。

中国注重家庭养老,而日本更加强调独居养老。

中日两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文化也存在差异。

但是,两国都面临着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人员短缺的问题。

通过对中日两国养老方式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为其他国家的养老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球性挑战时,各国应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养老方式,以保障老年人的福祉和尊严。

园林景观设计——关于中日园林设计的对比性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关于中日园林设计的对比性研究

关于中日园林设计的对比性研究[摘要]从中日的园林设计对比入手,详细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中国园林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日本则喜欢用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

中国园林生动形象,表现了乐天爱人的景象,而日本园林则是在荒凉孤寂的山林中体现着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寂寞思考。

二者之间有许多内在联系和血脉传承。

[关键词] 中日;园林设计;比较东方园林以含蓄、恬静、淡泊、守拙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

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

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因为同属东方体系。

对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却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

空间上循环往复,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

是一种模拟自然,追寻自然的封闭式园林。

我们从环境、类型、思想和手法等方面对中国、日本两种园林风格的异同分别进行探讨,以求全面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1、地理环境的不同中日于国土环境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大陆和海岛的差别。

两者各成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

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

其次,在山水平衡上,中国园林表现为山多水少,平地多水面少。

山水本质的意义中,中国园林水景取像是讲和溪瀑的流水和沼泽湖海的静水两方面,山景中,园池以外的是以中国本土的山峦为母体,园池以内的则是以海外三神山为蓝本,而以园林的西北为山东南为水的布局,本质上是对中国地形的模仿。

此外,园林中除了山水的创造,还有路创造,即所谓路以曲为美,以幽为上的原则。

日本陆地面积狭小,岛上山地多平原少。

与中国相似的陆地环境,加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使得日本园林也选择了以山水为骨干的形式。

日本园林的山取象于富士山和本州岛、四国、九州岛、北海道四大岛屿及其周围四千多个小岛。

总体上看,日本园林本质为池泉式,以池比拟海洋,以石比拟矶岛,泉为水源,池为水象,池泉为基础,石岛为点缀,舟桥为沟通。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
中日园林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景观元素和空间布局等方面。

一、设计理念:
中园注重意境的体现,追求“山水”为主题的自然景观,强调“造境思想”,追求自然与人为之融合,以山石、湖泊、亭台楼阁等为主要景观元素,通过布局、植物、石雕等方式营造一种沉静、庄重的氛围。

日园注重几何艺术和建筑的规整、对称和精确,注重时间和空间的精确计算与合理利用,注重建筑的表现力和细节的精心处理。

以鲜花、盆景、水池等为主要景观元素,追求精致、纤巧、雅逸的空间布局。

二、景观元素:
中园注重自然景观的展现,强调山水的自然形象。

常用的景观元素有山石、水池、草坪、园林门、廊道、亭台楼阁等。

在布局上以“山、水、路、景、物”为基本要素。

日园注重建筑的规划、修整和利用,强调建筑艺术的表现。

常用的景观元素有建筑、石块、盆景、花卉、水池等。

在布局上追求对称、均衡和序列感。

三、空间布局:
中园布局通常以曲径通幽为主,强调环境的自然与诗意。

布局上常采用弯曲、蜿蜒的小径、回廊、水流等,以追求宁静、幽
深的空间感。

日园布局通常以几何形状为主,强调对称布局和精确计算。

布局上常采用直线、交叉点、对称轴线等,以追求整齐、有序的空间感。

总的来说,中日园林在设计风格、理念和表现手法上有一些差异。

中园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追求自然和人的融合,注重自然意境的体现。

而日园以几何美和建筑艺术为主题,追求精致、纤巧的空间布局。

中日韩三国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比较

中日韩三国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比较

2.5来园距离和交通手段
在掌握了老年人家庭住址的基础上,在地图上测出住宅到公园的距离,对未提供地址的老年人通过询问调查了解其住宅到公园的距离。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韩国老年人的来园距离绝大多数在2km以上。因此把来园距离分为2km以内和2km以上两种状况来探讨老年人的居住分布特征。
1.研究目的
在住宅、交通设施、福利设施、公共设施等城市生活环境领域里,以人体工程学的方法对老年人和残疾者进行的研究很活跃,并取得了诸多成果。在公园规划领域里,有关儿童公园利用和一般人公园利用的研究已有很多。但从公开出版的论文和书籍中来看,对老年人公园利用的研究并不太多。
以上结果说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政策、民族的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着老年人公园利用中的性别差异。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在一个国家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提高,女性的社会参与日益加深。因此将来在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性别差异会越来越小。另外在公园规划和建设中应注意规划建设能够使男女混合利用的公园设施和公园空间。比如,在日本公园中设置了广播体操、地滚球等活动场地,在中国公园中布置了太极拳、男女合唱练习、广播体操等场地,在韩国公园中建设了男女交流和娱乐的场为夫妻两人或独身者、与子女在一起、其他类3项内容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表明,上述3种家庭构成的所占比率在中国为65%、31%、4%,在日本为55%、40%、5%,在韩国为37%、62%、1%。
从中日韩3个国家的家庭构成来看,一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构成是夫妻两人或独身,说明大多数老年人的家庭结构比较单一,为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有必要进行户外活动。
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趋于长寿化。截至2000年11月,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881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2000年10月,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50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17.2%。2000年12月,韩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335万,占韩国总人口的7.3%。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

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中日古典园林是东亚园林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在风格、技艺和意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从文化交流和东亚园林比较的角度来看,探究中日园林的异同之处是很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读中日古典园林对比有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风格差异、技艺不同以及意义不同。

首先,中日古典园林在风格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景观为切入点,以强调山水间自然的呼应为主要特点;而日本园林则更注重建筑和自然风景的结合,侧重于营造现实而和谐的空间。

中式园林通常使用渔翁洲、借景、压轴、对景等手法,营造出宜人的自然景观和恬静、宁静的气氛;而日本园林因其空间有限,更注重地面和植物的布局,营造出精致、自然的景观,强调至上的和谐感。

其次,中日古典园林在技艺上也存在很大不同。

中国园林注重建筑工艺和雕刻艺术,追求精致、华丽的效果;而日本园林则注重意境和细节的把握,以精致的灯笼、摆设、花架等元素体现出其美学追求。

在石头的运用和雕刻方面,中国园林追求更大更重的石头,注重石头表面的透彻纹理和雕刻品质;而日本园林则更注重石头的自然、精细,追求简约而自然的美学趣味。

最后,中日古典园林的意义存在差异。

中国园林注重意境和富有内涵的文化价值,整个空间更具有人文和宗教性质;而日本园林则注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在狭小的空间内推崇自然、尊重自然,从而在自然中寻求灵性的提升。

日本园林具有强烈的禅宗思想和精神内涵,传承着日本特有的文化诠释方式。

总结起来,中日古典园林在风格、技艺和意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究其原因,可能与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

虽然中日古典园林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通过对中日古典园林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两种园林中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比如,两种园林都以“隐逸”的意境为追求,都注重植物、山水和建筑的结合,强调空间和谐。

这些共通点,可以看做是东亚园林文化的某种本质特征和在不同文化中共存的某种相通之处。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两国在古代都有着独特的造园活动,这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人民的文化和审美观。

本文将就中韩古代造园活动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点以及影响。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的异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计理念的差异,二是布局和构造的异同,三是植物的使用和配置,四是景观表现手法的差异,五是对自然的态度和意境追求的不同。

接下来将就这些方面进行具体比较。

首先从设计理念的差异来看,中韩古代造园活动的设计理念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造园活动中,强调“山水之趣”,注重在园林中营造出山水之间的意境,追求“山川之美”,注重“山水之间的灵气”。

而在韩国古代造园活动中,则更着重于表现“人与自然融合”的理念,强调塑造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

可以说在设计理念上,中国古代造园活动更注重自然景观的营造,而韩国古代造园活动更注重人文情感的表达。

从布局和构造的异同来看,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在布局和构造上也有着明显的异同。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布局形式是“中轴线式”的,即主轴线上布置景点,左右对称。

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中国人对称谓美的追求。

而在韩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布局形式则更注重灵活多样,例如形成争艳之势、错落有致、有秩序、不乏变化,这种布局方式体现了韩国人对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多样性的追求。

可以说在布局和构造上,中国古代园林更强调规整对称,形成静谧的美感,而韩国古代园林更强调变化多样,体现生气勃勃的美感。

从植物的使用和配置来看,中韩古代造园活动也有着一些异同。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植物的使用和配置总体上更加注重营造出一种高大上的氛围,使用树木的种类和配置要求繁杂复杂,对树木的规模、形态和色彩有很高的要求。

而在韩国古代园林中,植物的使用和配置则更注重自然的本真,对植物的规模、形态和色彩要求则更加简单朴素。

可以说在植物的使用和配置上,中国古代园林更强调华丽奢华,而韩国古代园林更注重朴实自然。

从景观表现手法的差异来看,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在景观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两国在古代时期都有着丰富的建园活动,但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两国在建园活动上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

下面我们将对中韩古代造园活动进行比较。

一、建园目的和理念的比较中韩两国在古代时期的建园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和理念,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的造园活动追求“山水之美”,强调自然山水的表现和人文的处理,注重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古代造园活动注重的是景观的自然性和高度的艺术化处理,通过营造山水景观和建筑景观的方式,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而韩国古代的建园活动则更加注重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注重园林的实用功能。

韩国古代的建园活动更具有实用性,主要追求的是舒适、便利和有利于农耕生活的园林环境,体现了实用主义的观念。

二、造园形式和布局的比较中韩两国在古代的造园活动中,形式和布局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的造园活动以园林为主,常以山水为背景,以山岳、湖泊、溪流等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种植树木、堆石砌墙等手法营造出一个开放的、宽广的园林空间。

园内常见的建筑有亭、阁、楼、殿等,常用的布局手法有对称布局、靠山傍水布局、环抱布局等。

而韩国古代的建园活动则更倾向于小规模的庭院和院落,布局更加精致紧凑。

韩国古代建园活动中,常以建筑为主要特色,建筑的布局和形式更为重要。

园林空间相对狭小,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的精致布置上,注重在有限空间内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功能分区。

三、造园技法和材料的比较中韩两国在古代的造园活动中,使用的技法和材料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造园活动注重使用天然材料和手工技艺,尽量保持自然的质感和原始性。

在园林的建设中,常使用石材、木材、水泥等天然材料来进行造景,注重手工雕刻和细致的处理。

而韩国古代的建园活动则更注重使用建筑材料,如木材、石材、砖瓦等,通过精细的木构造和石雕技艺来体现建筑的精致性。

韩国古代建筑的建筑风格独特,常见的建筑形式有榻榻米、厨房、庭院等,常使用的装饰材料有唐纹、颜色釉砖等。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的造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本文将从园林设
计理念、建筑风格、景点布局等方面对中韩古代造园活动进行比较。

中韩古代的园林设计理念有相似之处。

中韩两国都重视园林的自然和谐,注重天人合
一的境界。

在中古时期,中国园林注重山水造景,追求自然之趣,讲究山水与建筑的相互
融合。

而在韩国,园林设计也强调自然山水的表现,将园林融入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相
通。

中韩古代的建筑风格也有一定区别。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建筑的气势和尺度,建筑多为
宫廷式的大型建筑,有着壮丽的气势。

中国园林还融入了大量的艺术元素,如雕刻、绘画等。

而韩国古代园林的建筑风格则更为朴素,注重建筑材料的自然美感,常用竹子、岩石
等自然材料进行园林建设,并且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平衡和和谐。

中韩古代园林的景点布局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通常会有山水交融的山水
之气和精美的园林建筑,如曲径通幽、假山水、小桥流水等景点。

而韩国古代园林中则更
注重平衡和整体布局,将景点之间的关系融入整个园林设计中,追求整体的和谐美感。

中韩古代园林活动的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园林活动重视园林的意境和气氛,并将园林视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象征。

而韩国古代园林活动则更多地强调园林的宗教和精神
意义,将园林视为人们与神灵交流的场所,注重园林的灵性和神秘感。

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比较研究

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比较研究

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比较研究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庭院成为了不少人打造理想住宅的重要考虑因素。

而在中日韩三国中,庭院设计也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庭院代表着一种园林的形式,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和艺术的表达。

中国庭院设计注重空间的布局和灵动,追求的是自然与人工的和谐。

常见的设计手法包括假山、水池、廊架等,通过水、岩石、植物的组合来营造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庭院的布局也体现了中国人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注重对称、协调和谐。

相比之下,日本庭院设计更注重的是一种宁静和内敛的美感。

日本庭院通常使用较为简约的元素,比如小型的石排、石子铺地、以及稀疏的植物。

通过空间的划分来营造一种恬静的氛围。

日本庭院设计注重的是精致和细节的处理,追求的是一种抽象的表达。

日本庭院也非常注重色彩的运用,尤其是四季的变化所带来的自然景观,使庭院中的每一寸空间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而韩国庭院设计则更偏向于一种实用与和煦的美。

韩国庭院通常通过多层次的布局来创造一种独特的美感,即上下左右的错落有致。

庭院中通常植有大量的树木和花草,形成一片茂密的绿色植被。

韩国庭院将建筑与庭院的融合做得非常完美,在庭院中常会有一些建筑物,比如凉亭或者小车房,给人一种居住体验的感觉。

通过对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追求。

中国庭院设计追求的是自然和谐,强调对称和协调。

日本庭院设计注重的是内敛和细腻,强调抽象的表达。

韩国庭院设计偏向于实用和热情,强调建筑与庭院的融合。

这种差异也体现了中日韩三国文化的差异,反映了三国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审美观念的差异。

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各有各的特点和风格。

中日韩三国庭院设计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也有着各自的创新和独特之处。

通过对它们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在设计庭院时有更多的灵感和选择。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古代的造园活动在两国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造园活动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园林建设,在韩国,也有着悠久的造园传统。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探讨两国在造园方面的共同之处和独特之处。

一、历史渊源中国古代造园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宫廷园林和宗庙园林的建设。

在战国时期,园林艺术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同时出现了一批以园林设计和建设为主要职业的专业人才。

隋唐时期,园林建设达到了巅峰,有诸如“群芳园”、“鸡鸣园”等著名的园林建筑。

其后,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也都有大量的新园建设,园林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瑰宝。

鉴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国园林艺术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山水之园,园中之山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韩国古代的造园活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高句丽时期。

高句丽的宫廷建筑和园景设计影响了后来的统一新罗和高丽时期。

统一新罗时期,受到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新罗园林建筑进入了繁荣期,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园林文化。

在高丽时期,园林建设受到佛教文化和民间建筑艺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高丽园林文化。

到了朝鲜时期,园林建设渐趋繁荣,朝鲜王朝的宫廷园林和民间庭院园林成为主要的建设对象。

二、设计理念中韩两国古代造园活动在设计理念上各有特色。

在中国,古代园林建设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和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精神。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多以自然山水融合、构造隐约虚实、往来穿行的理念为主,营造出宜人、舒适的环境。

韩国古代园林建设以“居人”的理念为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韩国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韩国古代园林建筑设计多以自然景观为依托,注重营造出宁静、恬淡的生活氛围。

三、建筑风格中韩两国的古代园林建筑在建筑风格上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国园林建筑风格多以假山、水池、亭台、长廊等为主,注重体现出丰富的意境和造型美。

中日韩园林对比分析

中日韩园林对比分析

35中日韩园林对比
中日韩
隋唐飞鸟·奈良时代三国时代
隋唐大兴善寺四天王寺新罗皇龙寺
宋元平安· 镰仓时代高丽时代
艮岳龟山离宫满月台宫苑
明清桃山·江户时代
朝鲜时代
颐和园桂离宫景福宫
一脉同源,却又互为相异的园林景观风貌
中日韩三国地理位置相邻,天然地形和地带性气候相
近及长期文化交流,形成了有别于西方园林的相似性。

参考:孟兆祯.中日韩园林的相似性与独特性[J].中国园
林,2006(11):26-28.
又由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差异而形成各自独特的
民族特色。

由于地带毗邻且相近,就自然环境而言,
滨海、多山、富水、产石,自然资源有相似性。

参考:孟兆祯.中日韩园林的相似性与独特性[J].中国园
林,2006(11):26-28.
加以文化交流,人文资源也有相似性。

自然与人文资
源融为一体的园林便有区别于西方园林的东方园林美。

参考:孟兆祯.中日韩园林的相似性与独特性[J].中国园
林,2006(11):26-28.
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自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
文资源又造就各自园林的民族特色,自立于世界园林
民族之林。

参考:孟兆祯.中日韩园林的相似性与独特性[J].中国园
林,2006(11):26-28.。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园林在中韩两国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有着不同之处。

相似之处园林的基本要素:古代中国和韩国的园林都注重水、石、植物等基本要素。

1. 水:中韩两国的园林中都有很多水池和水景。

古代中国的园林中经常设置假山和流水,以实现“著幽人于幽处”的效果。

而韩国的传统园林则注重借助水景,打造出优美的景观。

韩国的建筑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中国的,因此这两国的园林设计有着相似之处。

2. 石:中韩两国的园林都重视石头的运用。

古代中国的园林中,石头被用来砌成山峰、建筑,起到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的作用。

而韩国则善于利用岛屿与石头,创造出隐蔽、自然的场景。

3. 植物:植物是造园活动中的主角之一。

古代中国的园林中常用花木和草地来美化园林,增加人们对园林景观的美学感受。

韩国的传统园林则注重极简主义,善于利用植物的自然状态,而不会像中国园林那样过于精雕细琢。

不同之处1. 设计理念:中韩两国建园活动的设计理念有很大的不同。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园林建造的方方面面,古代中国园林的设计注重烘托情感、表达主观心境,呈现出雅致、幽深、典雅的气质。

古代中国的园林不仅仅是景观,更是一种人文艺术的表达。

韩国传统园林则更注重风格与自然。

韩国人崇尚朴素、自然、清静和闲适。

因此,韩国的传统园林的设计更偏向于自然的、原始的风格。

韩国的园林在结构上注重功能性,主要分为生活娱乐、祭祀和修建宫殿三大类。

2. 建筑风格:中国与韩国在建筑风格方面也有所不同。

中国园林在建筑方面注重人文与艺术,善于利用花、木、石来拼块、律音、悬牌、佛台以及中亭、荷亭、亭、阁等建筑物布局,形成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园林建筑体系。

韩国园林的建筑风格比较平易近人,建筑物以简洁、朴素为主,主要以曲径通幽、花木掩映的方式来体现园林设计的美学。

韩国的园林在建筑风格方面更注重自然美感,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综上,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不少的不同之处。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古代造园活动历史,并且在造园艺术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园艺元素、构图布局、艺术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

园艺元素方面,中韩两国在古代造园活动中使用了不同的园艺元素。

中国古代的造园活动注重以山水为主题,尤其是以山水画为参照和借鉴,追求“背离尘嚣,与自然相融”的境界。

而韩国古代造园活动则在园中使用了丰富多样的植物,包括树木、花草等,以打造鲜活生动的园林景观。

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在园艺元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构图布局方面,中韩两国在古代造园活动中都注重园林的整体布局和空间分隔。

中国的古代园林注重空间的错落有致,寻求一种曲折蜿蜒的空间感,如园中的假山、池塘、廊榭等,都能够体现出园林的空间层次感。

而韩国的古代园林则更注重线性的布局,带有一定的对称性和平衡感,如园中的花坛、走廊等,呈现出简洁大方的布局特点。

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在构图布局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艺术手法方面,中韩两国在古代造园活动中都运用了不同的艺术手法。

中国的古代造园活动注重山水画的艺术手法,通过园林景观的精心设计,展示出山水画的一种立体化和还原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而韩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则运用了更多的绘画手法,如在园中的石刻、壁画等,都展现出韩国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在艺术手法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文化内涵方面,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古代造园活动注重以自然为师的理念,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对于山水的景仰和尊崇。

而韩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则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注重通过园林来展示韩国的文化精髓和社会风貌。

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在文化内涵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在园艺元素、构图布局、艺术手法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过比较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韩两国的园林艺术,并深入探讨各自的造园传统和特点。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是中国和韩国两个东亚国家在园林艺术上的一种共同传统,具有很深的历史根基。

古代中韩两国的造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有着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之处。

本文将就中韩古代造园活动进行比较,探究两国的异同之处。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在历史上都有着悠久的传统。

中国古代园林主要有汉代的“园林”和北魏的“花园”,宋代之后开始大规模发展,元、明、清三代成就尤为卓著。

韩国古代园林则最早见于百济时期,隋唐传入后开始有了明显的苗头,而盛行于高丽时期。

两国在古代的造园活动都是在园艺建筑中表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丰富了东方园林文化。

在园林布局上,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追求的是“层次分明”的景观,通过层层叠叠的布局和巧妙利用山水和建筑的对比来表现景观的变化,展现出了山石水木交相辉映的美感。

韩国古代园林则追求“曲径通幽”的布局,更多地强调空间的延伸与错落有致。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在园林布局上的追求有着相似之处,都注重细节的打磨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同时也有着各自独特的审美取向。

在园林规划上,中韩两国的古代造园活动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古代园林规划上更注重对整体规划的把握和气势雄伟的布局,追求着一定的对称性和空间感,这样更容易产生一种庄重和宏伟的气氛。

韩国古代园林规划则更多地注重小品的安排和空间的局促,强调的是对人情的热情和追求的是一种舒适和温馨的氛围。

中韩两国在园林规划上的差异体现了两国的不同审美取向和文化习惯。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中韩两国在园艺建筑中都表现了古代东方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东方园林的内涵。

在今天,中韩两国园林文化仍有着较大的影响,对现代园艺建筑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自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韩国三国时代以来,韩国便开始了在造园活动上的探索。

与中国古代园林一样,韩国古代园林同样注重山水自然,极力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古代的造园活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对造园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对中韩古代造园活动进行比较。

中韩古代的造园目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造园活动通常是为了表达主人的地位和身份,以及对美的追求。

古代帝王或贵族常常建造宏伟的皇家园林,以展示自己的统治力和财富。

而在韩国古代,造园活动更多地与宗教信仰联系在一起。

韩国的寺庙园林是寺庙僧众修行的场所,通过布置花木和景观,以创造宁静和谐的环境,有助于修行。

中韩古代的造园风格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古代园林以山水园林为主要风格,融合了自然山水和人造景观。

山水园林通过运用曲径通幽、虚实结合的手法,营造出多种景观,使人们能够欣赏到不同角度的美景。

中国古代园林注重景点之间的呼应和衔接,常常通过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等景观元素将整个园林连接起来。

而韩国的古代园林则更注重和谐与简朴。

韩国的园林设计注重营造出自然、朴素的环境,建筑结构简单,多用木质材料,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的参与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造园活动常常是皇帝或贵族的专属活动,由专业的园林设计师和施工人员参与。

而在韩国古代,寺庙的造园活动则是僧众的共同努力。

僧众通过修行和打理园林,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还能享受到园林带来的精神满足。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还反映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

在中国古代,人们主要追求山水的宏伟和壮丽,通过园林的布置来展示人的力量和统治地位。

而在韩国古代,人们更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通过园林的营造来营造出宁静和谐的环境。

中韩古代的造园活动虽然有着相似之处,但在目的、风格、参与方式和对自然的态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中韩两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丰富了造园艺术的发展。

通过比较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两国园林的独特之处,促进中韩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比较中韩两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园林艺术是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有许多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独特的特点。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都注重自然景观的呈现。

中园以山水为主题,注重营造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灵动。

园主人往往选择有山水之地,以山为背景,水为环绕。

山岳起伏、水流曲折是中园的主要特点。

中园注重景物之间的联系,突出山水共生的美感。

而韩园则更注重平原地貌,以湖泊、湖滨为核心,注重宏大、平静的景致,给人以宽敞、气魄的感觉。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都强调园艺技巧的运用。

中园以江南园林为代表,追求工艺精湛、细节精美的效果。

中园的假山、雕塑、屏风等园艺元素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艺术作品。

韩园则更注重空间感和节奏感的表达,追求自然、朴素和谐的效果。

韩园的建筑、园艺元素相对简单,但注重构图的合理和自然的布局。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在设计理念和主题上也有所不同。

中园强调情趣与意境,注重寄托情感的表达。

中园的设计多以文人雅士、墨客游子的意蕴为主题,通过布局、景观、建筑等方式来展现主人情感和品味。

韩园强调礼仪和神圣感,注重修身养性的达成。

韩园往往以寺庙、宫廷的建筑形式为主题,强调修行和宗教信仰的追求。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的材料运用也有所差异。

中园以建筑物的精美和园林装饰物的考究而著称。

中园的建筑材料多用青石、红木、花岗岩等,造型精美、装饰繁复。

韩园则更注重材料的自然和朴实。

韩园的建筑材料多用木材、泥土等,追求材料的质感和自然的效果。

中韩古代造园活动在自然景观、园艺技巧、设计理念和材料运用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

中园注重山水之美和情感表达,而韩园则注重平原景观和修身养性。

这些不同点体现了两国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丰富了中韩历史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两国古代造园活动的相似之处也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促进了中韩两国园艺文化的发展。

老年人群对公园的需求

老年人群对公园的需求

老年人群对公园的需求老年人是公园中重要的一部分群体,在公园中他们有着独特而重要的需求。

公园作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便利和服务,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公园应该提供适合老年人锻炼身体的设施和环境。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日常锻炼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因此,公园应该设有平缓的步道,方便老年人散步和晨练。

此外,公园还应该配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如太极练习区、力量训练区等,以满足老年人锻炼身体的需求。

公园应该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

老年人在散步或锻炼之后,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休息。

公园中可以设置一些休息亭或座椅,供老年人休息使用。

座椅应该设计合理,采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形状和材料,以提供舒适的坐姿和支撑。

公园还应该提供方便的生活设施。

老年人在公园中可能需要使用厕所、饮水设施等。

因此,公园应该设置足够数量的公共厕所,并保持其清洁和卫生。

公园中还可以设置饮水台或喷泉,方便老年人随时饮水。

公园还应该注重安全。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公园应该设置合理的安全设施,如扶手、防滑地面等,以减少老年人摔倒的风险。

公园内还可以设置一些安全提示标识,提醒老年人注意安全。

公园还应该提供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公园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健康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此外,公园还可以设立一些棋牌室、书吧等场所,供老年人进行休闲娱乐。

公园应该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适合他们的设施和服务。

通过为老年人提供锻炼、休息、生活和娱乐等方面的便利,公园可以成为老年人健康快乐生活的场所。

希望未来的公园能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韩三国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比较朴永吉摘要:在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汉城)进行了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调查,分析了中日韩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公园规划中应考虑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和公园利用特性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利用;研究;老年人;中日韩比较1 研究背景和目的1.1研究背景和意义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改善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趋于长寿化”。

截至2000年11月,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8 81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

2000年10月,日本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 50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17.2%。

2000年12月,韩国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335万,占韩国总人口的7.3%”。

退休之后的老年人余暇时间比较充足,因而公园成为老年人余暇活动的重要场所。

老年人利用公园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增进交流,享受幸福人生。

因此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性和身体特性进行公园规划,建设安全舒适的公园空间、配置方便实用的公园设施、布置适宜的公园服务半径等,对老年人的公园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在住宅、交通设施、福利设施、公共设施等城市生活环境领域里,以人体工程学的方法对老年人和残疾者进行的研究很活跃,并取得了诸多成果。

在公园规划领域里,有关儿童公园利用和一般人公园利用的研究已有很多。

但从公开出版的论文和书籍中来看,对老年人公园利用的研究并不太多。

调查比较中国北京、日本东京、韩国首尔(汉城)三大城市中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现状,分析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特性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有效方法,为更好地做好公园规划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2.1 调查对象的选定在中国、日本、韩国选定了老年人比例较高的北京、东京、汉城3座城市,并且选定了老年人人口和比例均较多的行政区。

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双秀公园和海淀区的紫竹院公园,东京都北区的荒川自然公园和荒川公园,汉城市钟路区的塔高尔公园和宗庙公园为调查对象。

调查公园的位置、规模、类型、所属、公园周围状况等(表1)。

在有关城市设施利用的论文中,多将60岁以上的人群作为老年人研究的对象。

参考以上状况,也考虑中日韩三国60岁以上者大部分退休在家和60~64岁的年龄段的人常与65岁以上者一起开展各种活动的状况,把60岁以上者定为调查对象。

2.2调查方法在6个公园中进行了公园空间调查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构成、来园距离、交通手段、公园利用目的和理由、来园同伴、公园利用频度、滞留时间、利用内容、利用的满意程度、利用方面的意见(包括建议)等。

另外,为了掌握调查公园的建设状况和公园空间特性,进行了公园现场考察和公园资料(公园图纸、建园历史等)的收集。

调查时间为2001年夏季。

在北京调查时间为2001年6月9~18日,得到有效调查问卷365份。

在东京调查时间为2001年6月20~30日,得到有效调查问卷301份。

在汉城调查时间为2001年5月18~25日,得到有效调查问卷426份。

3 调查结果与分析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3.1性别状况在韩国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老年男性占绝大多数,而老年女性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与韩国社会的男尊女卑传统思想和“男性工作而女性顾家”的家庭观念有一定的关系。

在日本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男女比例为2:1。

这可能也是受到日本女性一旦建立家庭,大多辞去社会职务持家顾家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而中国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男女比例大体上各占一半。

中国政府20世纪60年代开始批判男尊女卑思想,推行了男女平等。

在中国即使成家的女性也坚持工作,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可能是公园利用中中国女性老年人的比率比日本和韩国高的原因。

以上结果说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政策、民族的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着老年人公园利用中的性别差异。

随着时代的变迁、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在一个国家中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地提高,女性的社会参与日益加深。

因此将来在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性别差异会越来越小。

另外在公园规划和建设中应注意规划建设能够使男女混合利用的公园设施和公园空间。

比如,在日本公园中设置了广播体操、地滚球等活动场地,在中国公园中布置了太极拳、男女合唱练习、广播体操等场地,在韩国公园中建设了男女交流和娱乐的场地等。

3.2年龄构成现状本研究对60~64岁、65~74岁、75岁以上等3个年龄段进行了调查。

在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日本各年龄段上的老年人的构成差别不大。

在中国60~64岁、65~74岁年龄段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较大,而7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较小。

在韩国60~64岁年龄段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较小,而65~74岁、75岁以上年龄段上的老年人的比例较大。

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中,年龄构成的差异与各国的退休年龄、再就业环境、民族的生活习惯、对公园活动的兴趣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各年龄段老年人之间的混合利用形式在中国、日本、韩国均少有。

这与不同年代、年龄段之间在观念和兴趣爱好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鸿沟有关。

在公园调查中发现男女之间混合利用、各年龄段之间混合利用较好的公园活动项目为广播体操(中国、日本)、太极拳(中国)、练习合唱 (中国)、地滚球(日本)、交流(韩国)等。

为改善和促进公园利用中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的混合利用,关键是研究适合混合利用的公园活动项目。

其次研究布置相应的设施和造就适宜的公园空间。

3.3职业状况对利用公园的老年人职业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老年人为无业者。

在公园利用的老年人中无业者的构成在中国为96%、日本为85%、韩国为99%。

其中,日本公园利用中有职业的老年人的比例相对大一些。

根据调查得知老年人一天的睡眠时间为6~7h,说明老年人支配着充裕的自由时间。

3.4家庭构成对利用公园的老年人家庭构成分为夫妻两人或独身者、与子女在一起、其他类3项内容进行了调查。

其结果表明,上述3种家庭构成的所占比率在中国为65%、31%、4%,在日本为55%、40%、5%,在韩国为37%、62%、1%。

从中日韩3个国家的家庭构成来看,一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构成是夫妻两人或独身,说明大多数老年人的家庭结构比较单一,为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有必要进行户外活动。

3.5来园距离和交通手段在掌握了老年人家庭住址的基础上,在地图上测出住宅到公园的距离,对未提供地址的老年人通过询问调查了解其住宅到公园的距离。

特别引人注意的是韩国老年人的来园距离绝大多数在2km以上。

因此把来园距离分为2km以内和2km以上两种状况来探讨老年人的居住分布特征。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分布在来园距离2km以内的占89.9%,主要交通手段为徒步。

日本老年人的居住分布在来园距离2km以内的占86.7%,主要交通手段为徒步和自行车。

韩国老年人的居住分布在来园距离2km以上的占92.5%,主要交通手段为机动车。

虽然不同国家公园利用中老年人的来园距离不同,但是在离公园较近处(2km以内)居住的老年人大部分利用徒步和自行车到达公园,而离公园较远处(2km以上)居住的老年人大部分利用机动车到达公园。

3.6来园目的和来园理由老年人来园目的的构成表明中国老年人的来园目的主要是散步和运动(两项占77%),日本老年人的来园目的主要也是散步和运动(两项占78%),而韩国老年人的来园目的主要是散步和交流(两项占90%)。

中国老年人的来园理由主要是近和容易去公园(两项占82%),日本老年人的来园理由主要也是近和容易去(两项占73%),而韩国老年人的来园理由主要是容易去公园(占57%)和其他理由(占25%)。

在韩国老年人的来园理由中“其他”项目所占比率较高,通过对老年人的询问调查发现主要是因为汉城市政府向公园中的老年人发放免费午餐。

老年人公园利用的主要理由是近和容易去公园。

从中不难理解到达公园距离的远近和交通环境的方便条件是老年人选择公园的重要条件。

3.7来园频度与滞留时间从频度的构成来看,中国老年人的来园频度主要是每天(占81%),日本老年人的来园频度主要是每周2次(占29%)和每天(占33%),韩国老年人的来园频度也主要是每周2次(占41%)和每天(占40%)。

中国老年人的来园频度最高,其次是韩国,日本最低。

按滞留时间看,中国、日本、韩国老年人在公园的滞留时间均集中在1~2h和2h 以上。

比较老年人滞留时间的长短,韩国老年人的滞留时间最长,其次是中国,最后是日本。

3.8来园同伴情况从(表2)中可以了解到中国、日本、韩国的老年人均一个人来公园的情况最多。

其构成中国为56%,日本为71%,韩国为92%。

其次多的来园同伴在韩国和日本为“朋友”,而中国是”夫妻”。

观察公园利用的老年人的家庭构成时,老年人一人或夫妻两人的家庭构成在中国和日本占第一位,而在韩国占第二位。

虽然韩国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家庭构成占第一位,但是一般韩国老年人带小孩来公园或上街的情况非常少见。

从以上情况看,老年人大部分一个人访问公园与其家庭构成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在中国老年人的来园同伴中”夫妻”所占的比率仅次于个人来园,比日本高 2.6倍,比韩国高20倍。

中国公园利用的老年人的性别构成大体是男女各占一半,均比日本和韩国高。

另外,从中国公园利用的老年人的家庭构成来看,老年人一人或夫妻两人的比率为65%。

这些因素可能是中国老年人以夫妻二人的形式来公园较多的原因之一。

3.9满意程度中国和日本老年人对公园利用满意程度较高(一般以下比率为7%和11%),而韩国老年人对公园利用满意程度较低(一般以下比率为34%)。

为此对韩国老年人的公园利用不满意的原因进行了询问调查,公园单位面积利用人数过多是产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公园容量的问题。

汉城市政府向公园内的老年人发放免费午餐的公园只有塔高尔公园和宗庙公园,这也许是这两个公园中老年人过多的原因之一。

在公园现场调查中发现上述两个公园中的老年人的确很多,而且长时间滞留在公园里交谈游玩。

政府的免费服务(提供免费午餐等)是促进老年人公园利用的一个方法,但反过来免费服务又吸引更多老年人来公园,使公园拥挤不堪。

从老年人对公园利用的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来看中国满意的占59%,日本满意的占61%,韩国满意的占39%。

说明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对公园利用不太满意,也说明现在的公园设施和公园空间等条件离老年人对公园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老年人公园利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散步、运动和交流。

也可以说城市公园离老年人在公园中散步、运动和交流的活动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3.10服务半径掌握老年人公园利用的来园目的、来园理由、来园距离、交通手段等基本状况,对根据老年人的公园利用的特点来规划公园和建设公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