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营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人口老年化的趋势,如何解决与老年人相关的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且需要积极解决的问题。
公园绿地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开放的活动空间、适宜的活动场地、广泛的社会参与,早已成为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首选场所,因此,研究和建设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公园绿地是老龄化社会进一步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老年人的特征
1.1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生理功能方面:(1)贮备能力减少;(2)抵抗力下降;(3)适应能力减弱;(4)自理能力降低。
这些都意味着老年人已表现出了明显的衰退趋势。
1.2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由于老年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起了急剧的变化,从为国家为社会作奉献的地位变成受社会供养的“闲人”。
身份地位变了,从有承担各种工作任务而忙碌变为无职务而整日无所事事。
在这较大的转折时刻,自然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变化,有的容易产生动辄发怒、抑郁、焦虑、孤独悲凉,同时产生自卑,衰老感、失落感等消极心理状态。
1.3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转变
老年人离退休以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从主体角色退化为配角,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
1.4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
老年人户外活动常受自身因素(如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等)、微气候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活动特征表现为:(1)互感——
—集聚性,如老年戏曲爱好者、老年棋友等大多是集中式的围聚,且常伴有多个老年人旁观;(2)时域性,如在天气晴朗时,外出的老年人人数较多,而天气多云阴雨时,人数减少;(3)地域性,如老年人总是喜欢去那些自己常去的地方,即使搬迁后他们也时常回到过去的活动场所,以补偿内心所形成的“地域活动意识”;(4)恒常性,如我国老年人每日外出的时间段,一般集中在上午七点至十点,下午二点至四点以及傍晚六点半至八点,其中以上午外出的人数最多。
2老年人对公园绿地活动空间的特殊需求
2.1老年人对公园绿地活动空间的生理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的退化、功能的降低等,老年人需要到经常到公园绿地中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增进身体健康。
2.2老年人对公园绿地活动空间的心理需求
退休后,由于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随之消失,逐渐产生失落感、孤独感和自卑感等。
因此,有必要在公园绿地中为老年人提供交往和活动的空间。
2.3老年人对公园绿地活动空间的社会需求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子女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且多数子女不与老人同住,所以老年人退休在家,尤其一些独身的老人,则更感孤独。
因此,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互相亲近、交流情感的空间。
3公园绿地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营造
3.1步行空间
公园绿地中的步行路线应避免漫长而笔直的线路,修建蜿蜒而富于变化的道路可以使老年人的步行变得更加有趣,而且弯曲的道路比笔直的道路通常在减少风力干扰方面也有好处。
如果到达目的地的距离较远,行进路线较长,则需在途中设置座椅,以提高老年人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还可以方便老年人休息、聊天和观景,从而形成整体的“步行——
—休憩空间”体系。
在步行线路的设计中,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表达,利用视觉、听觉以及嗅觉等手段重复告知,让老年人随时随地可预知要到达的地点,在行走过程中感觉到安心和舒适。
步行空间避免高差变化过急,一般不要设置台阶,路面注意防滑,在适当部位,宜提供坐息之地,供散步后休息及观景、聊天。
3.2交往空间
与人见面和交谈似乎是老年人在公园绿地中比较喜欢做的一件事。
因此,交往空间的选址首先必须考虑老年人易达性,同时应与附近车道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车辆的干扰。
而供老年人活动的区域地面必须平坦防滑,确保老年人活动的安全性。
此外,在交往空间的周边应栽种些花草树木,确保冬天的时候有充足的阳光,夏天的时候有丰富的阴影空间,供老年人避暑。
如在公园的长廊上,经常有一大群老年人聚在那里唱戏,……十分投入;在湖边,一大清早就有许多老年人在那里健身、做操。
3.3健身空间
健康和锻炼是许多老年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他们使用户外活动空间的动机。
所以在健身空间的设计上,应满足老年人多种健身活动的需求,适当地开辟诸如晨练场、门球场、棋牌场、太极小广场、健康步道等健身空间,并在其周围设置绿荫和座椅,以便老年人运动后休息使用。
健身器械作为老年人活动不可或缺的元素,其配置应着重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很特殊,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应该尽量避免有损他们健康的设计,在使用方式上要求舒适、有益健康,而且器材不能直接建在水泥地或瓷砖地面,路面太滑,不适合老年人使用,可以选用耐压、耐磨抗折强度高、防滑性能好的材料。
3.4坐息空间
坐息空间以“停、坐、休息”为主,一般选择在大树下、建筑物的出入口,步行道的交汇点和日常使用频繁的服务设施附近等,并应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但不宜在风口。
重点考虑老年人的安全保护、方便舒适和便于集聚交往。
另外,坐息空间应具有连续性,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随处可见的休息和观赏处,进一步强化空间的趣味性及场所感等。
3.5绿化空间
老年人往往喜欢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健身、休憩,植物释放大量负氧离子,能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及人的体温,还能吸收噪声,减少灰尘,并有利于有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的老年人恢复健康,因此创造一个能使老年人修身养性,健身交往的绿化空间是极其重要的。
绿化空间的营造,除遵循一般的绿化布置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老年人活动场所绿地尽可能平坦,避免种植带刺及根茎易露出地面的植物造成老年人行走的障碍,宜选用一些易管、易长、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具有特色的优良树种;第二,老年人活动场中的花坛或种植地应高出地面至少250mm,以防老年人被绊倒。
另外,在植物季节景观的配置上,选用花色鲜艳,季节显著,具有明显的叶片质地、形状的变化以及不同香味的花、灌木和色叶树,以刺激老年人的视觉和嗅觉,让他们感受到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
4结束语
在城市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人已经成为城市人口中越来越不能忽视的人群,他们的需求与城市的其他群体不同,所以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特征,结合我国国情,营造适合老年人活动的空间,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积极健康地安度晚年。
【参考文献】(下转第409页)
城市公园绿地中老年人活动空间的营造
彭静郭勇君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高低已经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转变和行为活动等特征的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对公园绿地活动空间的特殊需求,进而提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活动空间应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关键词】老年人;公园绿地;活动空间
●
(上接第387页)[1]周文麟.城市无障碍环境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0.[2]韩炳越.适宜老年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
[3]林勇强,史逸.城市老年人室外休闲行为初探[J].规划师,2002(7).[4]王江萍,童群.浅谈老年人步行空间设计[J].华中建筑,2009.作者简介:彭静(1984—),女,硕士,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研究。
郭勇君(1981—),男,硕士,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汤静]
0引言
在电力网络建设历程中,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当时所处的实际情况,很长一段时间存在“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状况。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电力做为最普遍的能源形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输变的可靠性经济性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输变电市场一步步开发和扩大,孕育出了早期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和装置,其中也包括了故障定位系统和故障指示器。
1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发展历程
1.1阶段一为模拟式故障指示器
故障指示器,根据是否流过故障电流来进行翻牌指示,如有故障电流流过则翻牌告警,如故障电流未流过则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故障排查时,巡线人员按照线路的走向,从主分支往下查看,假如发现有相邻2个指示器分别处于告警和正常状态,那么故障点即在此区间。
这一阶段的设备功能简单,故障检测可靠性不高,通信手段有限,故障定位实时性较差,无图形化主站软件支持,依靠人工巡线查找故障,运行维护工作量大,虽然价格较低,但已不能满足电网改造提出的新要求,其应用现场和市场份额已逐缩小。
1.2阶段二为数字式故障指示器
在模拟式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微控制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而来,数字式故障指示器以微控制器为主控单元,辅以先进的模拟-数字转换电路和声/光告警输出,同时具备本地无线通信的功能,配合远传终端或装置,可以将状态和故障信息通过远程无线公网发送到图形化的主站软件进行友好显示,故障定位迅速,便于故障隔离和排查。
此类设备为当前的主流产品,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了显著作用。
这类故障指示系统虽然能实现故障的检测和定位,但仍然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每组故障指示器需要配备一台远传通信终端,设备数量众多,硬件投资成本较高;杆上远传通信终端取电困难,一般采用太阳能蓄电池,蓄电池使用寿命约2-3年,需要经常更换,而太阳能板需要定期清洗,维护成本高,管理难度增大;系统需要数量众多的远传通信终端,GPRS通信费用高,性价比极低。
1.3阶段三为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
1)工作原理与流程
针对数字型故障指示器和定位系统的不足,基于微功率无线跳频组网技术和免维护后备电源技术的配网监测及故障定位系统,引导了故障指示器新的发展方向。
此方案故障定位系统由3部分组成,组网型故障指示器(FCI)、全功能配电终端(TTU)和数据汇聚中心,其中FCI为核心部件。
故障指示器安装在线路上,随线路分支而分散分布,通过CT取电,带后备电源,具备短路故障监测、本地指示以及微功率无线组网与通信的功能,可将故障信息实时上报;配变监测终端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可监测变压器的运行工况,具备微功率无线通信功能,发起故障指示器组网并进行通信管理,具备GPRS/CDMA远程无线通信信道,实现与监控中心的数据传输;监控中心运行有数据汇聚模块,可进行故障数据分析和异常事件短信上报等管理应用功能。
基于数字式故障指示器,结合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和配变监测终端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
整个系统由带通讯单元的故障指示器、配变监测终端和免维护的监控中心(短信服务)组成。
在10kV配电线路的合适节点安装故障指示器,用于检测故障并及时上报故障信息;在台变安装配变监测终端,与故障指示器组成微功率无线网络,故障信息通过微功率无线网络传送到配变终端,然后配变终端通过光纤(或GPRS)将故障信息传送至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配网自动化主站系统根据上报的故障信息,可将故障定位到两节点之间,配网调度员根据主站系统的故障定位,通知运维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2)相对传统故障指示器的优势
配变终端安装在有零电压互感器的位置,故障指示器按一定条件记录尖峰电流,当配变终端监测到零序电压大于一定值后,终端读取故障指示器中记录的尖峰电流,配变终端将本身监测到的零序电压及读取到的尖峰电流上报监控中心,由监控中心定位故障位置。
这种接地故障定位方案相对传统故障指示器检测接地定位方案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配变终端监测零序电压,准确可靠;(2)根据测量相对准确的尖峰电流及零序电压,接地故障判断成功率相对传统方案高。
但此方案每条线路需要有一台零序电压互感器,供配变终端监测零序电压。
10kV故障定位系统基于带通讯单元的故障指示器和配变监测终端。
带通讯功能故障指示器按照一定的间距安装在架空线路上的不同监测点,各监测点的故障指示器通过多级中继路由组成微功率无线网络,一旦线路发生故障,故障信息能及时通过微功率无线网络传送到配变终端,配变终端通过GPRS网络将故障信息上传至定位监控中心。
配电网线路负荷电流在0-630A之间,短路电流可达40kA/4S,基于无线组网技术的故障定位系统,对取电CT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T取电电源基本工作原理是,取电CT从线路获取电能量,经采样整流保护后,直流电压直接给小容量电容快速充电,快速启动系统;当系统检测到线路负荷电流达到一定值时,开启大容量法拉电容充电,法拉电容可为无线通讯或停电后系统供电;当线路负荷电流较小时,CT取电系统输出电压过低,通过电压检测电路,自动切换到后备大容量锂亚电池给系统供电。
2结束语
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通过对电网的实时监视,在故障发生后,能实现故障信息的实时传输和故障准确定位,使运行、维修人员能迅速到达故障点,及时排除故障,极大的减少故障巡视时间,提高故障检修效率,增加线路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线路运营成本。
同时大大减少客户停电时间,满足客户可靠用电需求,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及客户的用电满意度,提升了电力企业优质服务品牌。
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与电力企业的故障急修、抢修等服务结合,实现供电故障的快速处理与恢复,有助形成以服务体系为中心,各方联动的优质服务新体制,真正做到客户满意用电,推动企业优质服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责任编辑:王迎迎]
浅谈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的应用
杜洪光1杨洋2
(1.平度市供电公司山东平度266700;2.胶南市供电公司山东胶南266400)
【摘要】输配电线路传输距离较远,沿途地形复杂,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差,再加上供电压力,造成线路故障率升高。
而另一方面,线路距离长,分支多,结构复杂,又加大了故障查抄和排查难度,基于数字化故障指示器和智能配变监测终端而搭建的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具有投资造价低、运行稳定可靠和安装维护简便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城区架空线路以及广大农村电网保障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有效的解决了中低压架空线路故障定位和故障排查。
【关键词】组网型故障定位系统;智能配变监测终端;数字化故障指示器;微功率无线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