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09 生物与环境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篇一: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201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宋平一、指导思想以新教材、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通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处理好教材,揭示单点知识、知识结构、知识网络三个层次的内涵及逻辑联系,把基础知识教学与能力发展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目标要求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策略1、以教材为主,强化基础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科能力,重视知识迁移,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在复习中重视知识结构,着意各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各知识间的关联点,在知识网络的联结处多提出问题,抓住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
2、重视评讲,提升应试能力重点是抓好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①审题能力。
一是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读题粗心大意,思维定势的影响,内部语言传递过程中的过分跳跃。
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自己审题,然后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三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②分析综合能力。
主要学会各种生物题型的解题技巧、解题方法。
③表述能力。
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表述答案。
四、教学进度篇二: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2014---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高三生物组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2014届高考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又要面临2015届的高考,综合以往的复习经验及近几年高考生物题型所发生的变化,在2015年高考的一轮复习中,计划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一轮复习大致还是以教材的编排顺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同时又要对一些章节和知识点进行整合,使其更具有系统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练习含答案
第2讲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A组基础巩固练1.(2023年广东统考二模)“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
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
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
”下列对这首小诗的分析错误的是()A.唤醒种子的过程中存在脱落酸与赤霉素的相抗衡作用B.幼苗的向光生长过程中背光侧受到生长素的抑制C.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存在乙烯和脱落酸的协同作用D.物质、能量、信息对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答案】B【解析】赤霉素能打破休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据此可推测,唤醒种子的过程中存在脱落酸与赤霉素的相抗衡作用,A正确;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导致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向光侧生长速度慢,背光侧生长速度快,B错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瓜熟蒂落的过程中存在乙烯和脱落酸的协同作用,C正确;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三者相伴推动生命活动进行,因此,物质、能量、信息对生命活动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D 正确。
2.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儿童吃了经乙烯催熟的香蕉可使其发育提前B.细胞分裂素在根尖的分生区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分裂C.由赤霉素引起的水稻恶苗病会使植株长高、结实率升高D.延长马铃薯、大蒜贮藏期的青鲜素是赤霉素类调节剂【答案】B【解析】乙烯对果实具有催熟的效果,人体细胞膜表面没有乙烯的受体,儿童吃了经乙烯催熟的香蕉不会使其发育提前,A错误;根尖的分生区能进行细胞分裂,因此细胞分裂素可在此部位发挥作用,促进细胞分裂,B 正确;由赤霉素引起的水稻恶苗病使植株疯长,会降低结实率,C错误;延长马铃薯、大蒜贮藏期的青鲜素具有抑制发芽的作用,是脱落酸类调节剂,D错误。
3.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答案】B【解析】植物激素是由一定部位产生的,如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A错误;植物的向光性本身就是生长现象的表现,所以可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B正确;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多,其重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细胞分裂素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使细胞伸长的植物激素是生长素,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9.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例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高频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其他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
重难探究· 素养达标
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植物激素的比较
[深度讲解]
激素 名称
产生部位
生理作用
对应生长 调节剂
应用
生 长 素
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幼根、幼 诱导细胞分化;②影响 α-萘乙 芽及发育 器官的生长、发育,如 酸、 中的种子 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 2,4-D
[自主检测]
1.思考判断 (1)有的植物的种子需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萌发。 (2)菊、水稻的种子萌发与光照时长无关。 (3)植株的衰老不会受光的调控。 (4)植物体内除了光敏色素,还有感受蓝光的受体。 (5)光敏色素是一种能接受光信号的色素分子。
() () () () ()
(6)光敏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远红光,是植物体内唯一感受光照的受
1.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答案】生长 信号 光敏色素 细胞核内 特定基因
2.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答案】种子萌发 生长 开花结果 叶的衰 老、脱落 重力 重力 不对称
3.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 (1)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__基__因__表__达___ __调__控___ 、 _激__素__调__节___ 和 ___环__境__因__素__调__节___ 共 同完成的。
(二)植物生长调剂节的应用(素养目标:生命观念) 3.(2021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将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爱密挺(A表 示)、碧护(B表示)和易丰收(Y表示)分别对花生进行播种前拌种(处理1)、 开花期喷雾(处理2)及播种前拌种加开花期喷雾(处理3)三种模式处理, 对照组为CK,结果如图所示。
【导学教程】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单元综合提升教学名师课件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
【例6】如图所示,该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 kg, 最少消耗水藻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kg。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
【解析】 此题没有说明低营养级生物向高营养级生 物传递能量的传递效率,求最少消耗水藻的量时,就要选择 最短的食物链:水藻→小鱼→人,传递效率按最大20%计算, 设最少消耗为x,则x× 20%× 20%=1 kg,所以x=25 kg; 求最多消耗时,就要选择最长的食物链:水藻→水蚤→虾→ 小鱼→大鱼→人,传递效率按最小10%计算,设最多消耗为 y,则y×10%×10%×10%×10%×10%=1 kg,所以y= 100 000 kg。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
四、以柱形图形式呈现 【例5】如果一个生态系统 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 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 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 物的量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 起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解析】 根据能量流动规律,生物所处营养级越高 有机物总量越少,本题中的4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该食 物链为丙→甲→乙→丁。如果乙种群数量增加,则甲减少, 丙增加,丁增加。 【答案】 D
【答案】 25 100 000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
题型研析 “隐蔽型”食物链的呈现形式
一、以纯文字形式呈现
【例1】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
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
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
易错辨析 1.基于对碳循环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往复循环。( × ) (2)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 )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 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 2.基于生物富集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DDT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容易积累在人体的脂肪和器官细胞中。( √ ) (2)水俣病主要是由甲基汞中毒造成,甲基汞是一种脂溶性无机汞化合物, 毒性不高。( × )
考向2生物富集 3.(2021浙江月考)英吉利海峡中存在“绿藻→虾→宽吻海豚”的一条食物链。 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海豚体内发现“混合污染物”,包括 高浓度的汞、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藻→虾→宽吻海豚”为捕食食物链 B.海豚体内高浓度的汞等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移动和浓缩的 C.测量单位面积中绿藻、虾和宽吻海豚的生物量可制成生物量金字塔 D.英吉利海峡中生产者的个体大小、繁殖速度和纤维素含量决定其生物 量金字塔的形状
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特别提醒信息传递的三要素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
繁衍
种间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 农畜产品 的产量。 (2)对 有害动物 进行控制。
易错辨析
基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 ) (2)“心猿意马”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 (3)生物碱、有机酸和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 √ ) (4)羊和草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 稳定。( √ ) (5)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 ) (6)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 产品的产量。( √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加强课(九)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一、分离定律有关的四类特殊现象练习(含解析)
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一、分离定律有关的四类特殊现象【考题X例】某种马的毛色有红色和白色之分。
纯种红毛马与纯种白毛马杂交的后代中,同一匹马的毛色既有红毛,又有白毛,红白相间远看像是褐色。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现象形成原因相同( )A.豌豆花色遗传B.金鱼草花色遗传C.人类基因型为I A I B,人的血型为AB型D.植物叶片在无光条件下变黄[审答提示] (1)从题干信息判断显隐性类型:由“纯种红毛马与纯种白毛马杂交的后代中,同一匹马的毛色既有红毛,又有白毛,红白相间远看像是褐色”可确定为共显性。
(2)从选项入手确定每个选项的显隐性类型。
解析:选C。
题干中叙述的现象是由于控制马毛色的红色基因与白色基因属于共显性的原因造成的。
豌豆花色遗传属完全显性,所以A错误;金鱼草花色遗传属不完全显性,所以B错误;I A与I B只有表现为共显性,才能表现出AB型血,所以C正确;叶片变黄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所以D错误。
【备考锦囊】1.显隐性的类型(1)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称之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在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白=3∶1,在不完全显性时,Aa自交后代中红(AA)∶粉红(Aa)∶白(aa)=1∶2∶1。
(3)如果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或叫并显性。
2.复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有多个。
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遗传时仍符合分离定律,彼此之间有显隐性关系,表现特定的性状,最常见的如人类ABO血型的遗传,涉及三个基因——I A、I B、i,组成六种基因型:I A I A、I A i、I B I B、I B i、I A I B、ii。
3.从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
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19页
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 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 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 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20页
上述材料所依据的生态工程主要原理依次是(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 调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系统整体性原理; ⑥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A.①⑤④ C.②④⑥ B.③④⑤ D.①③④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22页
理。所谓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是指人类所处的自 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构成的巨大复合系 统,三者相互影响而形成统一整体。
[答案] A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23页
考点二
生态工程实例分析及发展前景
破疑难 1.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考虑环境承载力(或环境容纳量) 。
(4) 整体性 原理: 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
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 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 经济和社会
等系统的影响力 。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 8页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①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 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 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 系统整体性 原理: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
高中新课标
生物
选修3· 专题5
第3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材基础练第九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教学课件
3.C 对比题图三种光照条件下该短日照植物的开花情况可知,控制开花的因素是持续不断的夜间的长 度,而不是日照的长度,A正确;夜间照明使黑暗环境中断,短夜环境使短日照植物不开花,因此在短日照植 物临近开花季节,夜间照明会使开花时间推迟,B正确;若将实验植物换成长日照植物,在暗期内不断闪光, 缩短黑暗环境,会使其提前开花,C错误;在夏天将短日照植物每天遮光数小时,延长黑暗环境,可使其提 前开花,D正确。
教材素材变式
4 在自然界中,种子的萌发受到光的调控,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光照方法对
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将这些种子置于暗处放置2天,之后统计种子萌发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处理方法
无(黑暗对照组) 红光 红光→红外光 红光→红外光→红光 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
教材素材变式
答案
5.B 细胞中某些化学反应能产生H2O2,产生的H2O2一般不会引起植物的根出现背地生长现象,A正确。 根背地生长时,近地侧即弯曲外侧,远地侧即弯曲内侧,分析题图可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远地侧,B错 误。植物对重力的感受依靠“淀粉体”实现,图中显示随着H2O2浓度的升高,淀粉含量逐渐下降,使得根 对重力的感应减弱,出现背地生长现象,C正确。根据根背地生长时,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远地侧,推测 根能表现出背地生长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有关,D正确。
第3节 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知识点70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教材知识萃取
教材素材变式
多维变式,夯基础
教材素材变式
1 植物开花过程与光、温度等环境信号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能接受光信号,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B.可以通过人为控制光照时间达到花卉分批上市的目的 C.日照时间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本质上是对植物激素的调节 D.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光照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高中生物高考高考生物(全国版)一轮复习课件:第9课-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共131张PPT)
of
22
21
小积累
模式图中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方法
细胞外
细胞内 a 能量
b
c
d
e 能量
代表各种物质分子或离子
第9课 小积累 P47
逆浓度 运输
先看运 输方向 顺浓度 运输
主动运输(如a、e) 需要 被动 再看 运输 载体 协助扩散 (如c、d) 自由扩散 (如b)
注 主动运输不一定都是
不需要
20
of
22
20
+ (3)如图为氨基酸和Na 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选项中正
确的是(
D )
第9课 第(3)题 P46
解析: 并且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上皮 细胞中的氨基酸进入组织液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并且需要载 体蛋白的协助,属于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故D项正确。
运 输 速 率
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 变的原因主要是膜上 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一张图学透 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P
需要 载体 协助扩散 不消耗 能量
细胞内
O 细胞内外浓度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物质浓度
影响因素
3
of
22
3
一 张 图 学 透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细胞外
运 输 速 率
不需要 _______ 载体
自由扩散 不需要 _______ 能量
一张图学透 物质出入细 胞的方式
细胞内
O O2、CO2、水、甘 油、乙醇、苯等
物质浓度
实例
2
of
22
2
一 张 图 学 透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课标要求 1.阐明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考点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2.陆地生物群落的比较群落类型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存环境极度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湿润或较湿润群落结构物种少;结构非常简单物种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物种繁多;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生存生物特点动植物具有耐旱特性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善于挖洞或快速奔跑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利用光能较强,动物善于树栖和攀缘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考向群落的主要类型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B.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也不同C.荒漠植物的根系很发达,是适应自然的结果D.苔原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现象答案 D解析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有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荒漠地带由于缺少水分,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苔原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各种生物之间依然存在争夺资源的种间竞争关系。
2.荒漠中生物适应缺水环境,具有耐旱特性的表现为()①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②骆驼刺植株可高达15 m,但根才几厘米长③蜥蜴和蛇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④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了水分排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过程(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走向高考》2014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曲线。在 t1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在 t2 时种群数量最多,但种 群增长率为零,而且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② “S”型增长曲线的开始部分不是“J”型增长曲线 a. “S”型增长曲线的前段种群增长率是一直上升的,而 “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专题六
生物与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生物
体系构建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生物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生物
考点整合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生物
一 、 种 群 的 特 征 及 种 群 数 量 的 变 化 1. 种 群 特 征 关 系 图 解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生物
预 期 在 今 后 的 知 识 考 查 中 , 有 关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 功 能 及 其 稳 定 性 侧 重 于 物 质 循 环 和 能 量 流 动 的 基 本 规 律 及 其 应 用 、 生 态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考 查 ; 生 态 环 境 的 保 护 方 面 侧 重 于 人 口 资 源 、 环 境 污 染 、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的 考 查 , 往 往 以 新 的 背 景 材 料 进 行 命 题 。 试 题 涉 及 图 表 分 析 、 定 量 计 算 、 信 息 应 用 、 材 料 分 析 、 实 验 设 计 等 多 种 题 型 , 从 而 考 查 考 生 获 取 与 处 理 信 息 的 能 力 、 理 解 与 综 合 运 用 能 力 和 实 验 探 究 能 力 。
环 的 渠 道 ); ( 2 ) 要 提 高 识 别 和 分 析 图 表 的 能 力 , 尤 其 是 能 量 流 动 和 物 质 循 环 的 图 解 ; ( 3 ) 运 用 生 态 学 原 理 分 析 实 际 问 题 , 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1.能量流动的概念理解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思考·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生物体有机物中,而另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至非生物环境中,两部分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2.第一营养级能量流动提醒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即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能量用于呼吸消耗,余下的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即积累有机物中的能量。
3.第二营养级及其后营养级能量流动(1)由上图分析可知①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b(填字母)。
②粪便中的能量(c)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部分。
③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d)+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
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c)+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i)+未被利用的能量(j)。
(2)总结: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其中最高营养级无Ⅱ。
思考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多少大象的同化量?为什么?提示0;因为大象摄入量=大象同化量+大象粪便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或“<”)。
易错提醒(1)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说明:①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量;D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教案新人教版
第0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年龄组成⎩⎪⎨⎪⎧⎭⎪⎬⎪⎫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不变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减小种群密度(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2)类型⎩⎪⎨⎪⎧ 均匀分布型:如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型:如田野中杂草的分布集群分布型:如瓢虫的空间分布4.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两看法”选择合适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必修3 P 62“学科交叉”改编)将M 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 只鹿中有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多少只?若部分标记物脱落,该鹿群的数量与实际数量相比有何变化?答案 (M ×n )÷m 只 增大走出误区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4个关键点关键点①:样方法中样方的选择要合适a .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甲)和等距取样法(如图乙)。
b .大小适中:乔木100 m 2、灌木16 m 2、草本1 m 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
c.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关键点②: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关键点③: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关键点④: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金版教程》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能专项突破课件: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
答案:(1)D、E、F CO2 含碳有机物 产生温室效应(或 导致CO2增多) (2)能量流动 m/125千焦 D生物数量增多,F 生物数量减少
实验技能突破9——分析评价类实验
【典例】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 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
热点专项聚焦9——例谈生物学中的“信息传递”
实验技植能物突破的9——光分析合评价作类实用验(①),D错误。
[答案] C
[技法归纳] 1.能量流动图解
该图表示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识别该图时要注意 以下几点:(1)明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入射的太阳能并非全 部被生产者吸收;(2)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总和,除了最高营养级 外,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是四个数值之和:本身呼吸消耗的能 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利用的 能量和最高营养级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3)两个相邻营 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 机碳来自⑥过程
[解析] 图中Ⅰ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Ⅱ和Ⅲ为消费
第实九验单 技者元能、突破生Ⅳ9物—与—为环分境析分评价解类实者验。分解者(Ⅳ)不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A错误;
热点专项聚焦9——例谈生物学中的“信息传递”
重重点点题 题生型型产研研析析者99————固概概念念定图图类类的解解题题总技技能能能 量可用①表示,其去向有三个:流入下一营
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复制 C.结核杆菌的②和③过程都发生在细胞核中 D.①~⑤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解析] 中心法则中DNA的复制、转录、翻译和RNA的逆 转录等都在微观层面体现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使得生物 体的性状得以维持和表现。由题中图表可知,环丙沙星能抑制 细菌的①过程即DNA的复制过程;红霉素能抑制细菌的③过程 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不能 抑制DNA复制;利福平能抑制细菌的②过程即转录过程,也能 抑制病毒的②④过程即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结核杆菌无细 胞核,其②和③过程主要发生场所均为拟核。人体健康细胞中 不能发生逆转录和RNA的复制过程。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内环境的稳态课件
4、探6.究结生果物: 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4)实验结果:
自来水组
缓冲液组
肝匀浆组
(5)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生物组织匀浆的性质类似于_缓__冲__液__而不同于_自__来__水___, 这说明_生__物__材__料__内__含__有__缓__冲__物__质__,能够__维__持__p_H_的__相__对_稳__定____。
考法1 围绕内环境稳态及其发展,考查生命观念
2 . (不定项)随着生理学及其他学科的发展,稳态的概念得到巩固和发
展,其内涵也不断充实。人们发现,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
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及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等保持
总之,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 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
3、稳态概念的发展
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都存在着类似于内环境稳态的特性。
01
4、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1)实验原理 在溶液中加入酸或碱,缓冲对(如:HPO42-/H2PO4-)能 使溶液pH的变化减弱;与自来水相比,生物组织匀浆 更类似于缓冲液。
考法3 围绕血浆pH调节的原理,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6.(2022·十堰期末)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能维持在7.35~7.45,与其
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人体血
浆pH的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
A.人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均可产生CO2 B.CO2可参与体液调节,当血浆中CO2 浓度过高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改变呼吸频率 C.当饮食中摄入的有机酸或代谢产生的乳酸较多时,人体血浆pH会明 显低于正常值 D.饮食中摄入的Na2CO3过多时,人体会通过泌尿系统直接以尿液的形式 将其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学案48 单元测试更多优质资源尽在:/?action-topic-id-1007/?action-topic-id-1014一、选择题1.(2013无锡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D.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2.(2013杭州期末)浙江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D.乌鸦种群数量受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调节3. (2013威海理综)右图中a→d分别表示不同的指标,M表示某种指标的相对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石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为a→c→d→b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在一段时间内,若c种群数量增加,则d种群数量下降,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4.(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右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6到12月份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5. (2013·大连双基测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6.(2013南昌调研)右图为某农业用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蝗灾初期未对东亚飞蝗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在a~b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C.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7.(2013徐州摸底)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那么,下列与2004年至2006年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8.(2013·郑州质量预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9.(2013·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30)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
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
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
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
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B. 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因为出生率高的缘故C. 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D. 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这可能与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死亡有关10.(201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下列选项中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将永远保持原状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1.(2013江苏名校联考)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③增加1 kg,①至少增加100 kgC.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12.(2013肇庆期末)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得不足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13. (2013·大连双基测试)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14.(2013吉林市摸底)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细菌促进了物质循环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15. (2013·合肥教学质检)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若M1<5M2,则生态系统稳态可能遭到破坏C.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应比c个体的小D.若M2大量增加,一般会导致M1减少M3增加16.(2013徐州摸底)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17.(2013黄山七校联考)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8.(2013郑州一模)下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解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 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C. 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 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少19. (2013·西城区期末)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食用菌、甲烷菌及蚯蚓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20.(2013泰安模拟)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中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的是()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C.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D.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21.(2013泰州模拟)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22.(2013黄山七校联考)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某课外小组对某地区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推测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增加B.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标志重捕法C.豚草入侵,不改变该区域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D.可以推测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减弱23.(2013·江苏四市教学调研)棉蚜虫体型微小,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
为了监测棉蚜虫害,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5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花和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调查期间棉蚜虫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调查棉蚜虫种群数量可采用标志重捕法C.在7月5日左右棉蚜虫种群增长率最大D.2175.6只/株一定是该棉田的环境容纳量24.(2013·山东济宁一模)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右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A点时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丙种群的最大增长率在B点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25.(2013·山东烟台二模)右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B.在被标记的旅鼠部分被捕食后,用标记重捕法估算的旅鼠种群密度将偏低C.数量激增后,旅鼠会出现“自杀”行为,反映了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D.此生态系统三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围绕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26.(2013北京市海淀区期末)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27. (2013北京西城二模)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虎纹蛙蝌蚪,正常情况下,由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中,不同种群密度对虎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