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其八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与解释(刘禹锡)
![浪淘沙其八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与解释(刘禹锡)](https://img.taocdn.com/s3/m/1afe506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1.png)
浪淘沙其八翻译、赏析、拼音版注释与解释(刘禹锡)浪淘沙其八全文(原文):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其八全文翻译(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浪淘沙其八字词句解释(意思):谗言:毁谤的话。
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漉:水慢慢地渗下。
浪淘沙其八全文拼音版(注音版):mòdào chán yán rúlàng shēn ,mòyán qiān kèsìshāchén 。
qiān táo wàn lùsuīxīn kǔ,chuījìn kuáng shāshǐdào jīn 。
浪淘沙其八赏析(鉴赏):刘禹锡的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
一是专题性的论文,论述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方面。
哲学论文如《天论》三篇,论述了天的物质性,指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并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分析了“天命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其他方面的论文如《答饶州元使君书》、《论书》、《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都征引丰富,推理缜密,巧丽渊博,雄健晓畅。
二是杂文。
一般因事立题,有感而发,如《因论》七篇;也有的是“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如《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
这些作品,短小精悍,隐微深切。
或借题发挥,针砭现实;或托古讽今,抨击弊政,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刘禹锡认为自己所长在“论”,韩愈所长在“笔”(《祭韩吏部文》),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论文的重视。
刘禹锡的散文,与他的诗歌一样,辞藻美丽,题旨隐微。
柳宗元说他“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引),为深中肯綮的评价。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唐刘禹锡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唐刘禹锡](https://img.taocdn.com/s3/m/4621433b2cc58bd63086bd42.png)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前言】《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词作(有人认为是诗)。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的钱塘*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钱塘*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海汇合之处。
【翻译】八月*的钱塘*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岸。
【鉴赏】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钱塘*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钱塘*,又称浙*。
*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潮略说》,钱塘*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三、四两句写退潮的景象。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翻译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60247c6524de518964b7df9.png)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翻译 导语: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浪淘沙其 八刘禹锡翻译,欢迎借鉴!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 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 八首。
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 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漉:过滤。
【古诗 今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 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 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 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 家,哲学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惊涛骇浪一样深不可测, 不可摆脱,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沉迷颓废。
淘金还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 历尽千辛万苦,不懈努力,总会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 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
或者说,即使谗言 如“浪深”, 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
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 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 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 的艰辛。
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 诬陷, 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 被罢官降职, 逐出朝廷, 贬谪他乡, 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 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 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 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 的。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dbf86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png)
刘禹锡《浪淘沙九⾸》赏析刘禹锡《浪淘沙九⾸》赏析 《浪淘沙九⾸》是唐代⽂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还是唐朝教坊曲名。
以下是⼩编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九⾸》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浪淘沙九⾸ 其⼀ 九曲黄河万⾥沙,浪淘风簸⾃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织⼥家。
其⼆ 洛⽔桥边春⽇斜,碧流轻浅见琼砂。
⽆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东流虎眼⽂,清淮晓⾊鸭头春。
君看渡⼝淘沙处,渡却⼈间多少⼈。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将斜。
衔泥燕⼦争归舍,独⾃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其六 ⽇照澄洲江雾开,淘⾦⼥伴满江隈。
美⼈⾸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涛声吼地来,头⾼数丈触⼭回。
须臾却⼊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 莫道谗⾔如浪深,莫⾔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苦,吹尽狂沙始到⾦。
其九 流⽔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
令⼈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第⼀⾸演绎神话传说;第⼆⾸⽤象征⼿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写游⼦情怀;第五⾸描绘锦江风情;第六⾸揭⽰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描绘钱塘江潮;第⼋⾸写迁客情怀;第九⾸再写世事流变之理。
注释 1.直上银河:古代传说黄河与天上的银河相通。
据《荆楚岁时记》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夏,寻找黄河源头。
张骞⾛了⼀个多⽉,见到了织⼥。
织⼥把⽀机⽯送给张骞。
骞还。
同书⼜载:织⼥是天帝的孙⼥,长年织造云锦。
⾃从嫁了⽜郎,就中断了织锦。
天帝⼤怒,责令她与⽜郎分居银河两岸,隔河相望,每年七⽉初七之夜相会⼀次。
2.洛⽔:黄河⽀流,在今河南省西部。
唐敬宗宝历⼆年(826),刘禹锡奉调到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约两年。
晚年⼜以太⼦宾客⾝份分司东都洛阳,七⼗⼀岁病逝于洛阳。
此⾸⾔及洛⽔桥,应是在洛之作。
3.琼砂:美⽟般的.砂砾。
4.⽆端:⽆缘⽆故,突然间。
5.汴⽔:起于今河南省荥阳县,东流经安徽,⾄江苏⼊淮河。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31c7a2ec281e53a5802ff84.png)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第八首写迁客情怀。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2、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3、淘、漉:过滤。
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创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
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
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刘禹锡诗歌特点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
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
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波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
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
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e1150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b.png)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你知道《浪淘沙》讲的是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1导语:《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
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原文浪淘沙①九曲②黄河万里沙③,浪淘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⑤去,同到牵牛织女⑥家。
注释①浪淘沙:古代歌曲名。
②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③万里沙:指长长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④簸:颠簸摇荡。
⑤银河:天河。
⑥牵牛织女:星名。
指牵牛星、织女星。
解读翻译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夹带着万里黄沙,狂风掀起滚滚波涛,如同来自天涯。
如今,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高空的银河,同它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家赏析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时的磅礴气势。
诗的前两句运用夸张,诗人仿佛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一眼看尽,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奔流过来,带着万里的泥沙,颠簸着,呼啸着,给人感觉好像眼睛里面都是黄河的身影。
后两句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带着狂风巨浪,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全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非凡的气势。
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要像黄河奔流一样,拥有不摄艰难险阻、永远奋斗追求的'精神。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2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这首诗的赏析急啊要完整一点啊谢谢啊最好有写作背景语文七情HNJL2014—11—12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508fb4b4daa58da1114a0a.png)
古诗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前言】《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词作(有人认为是诗)。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翻译】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
【鉴赏】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又称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三、四两句写退潮的景象。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这里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https://img.taocdn.com/s3/m/831b7b86284ac850ac024206.png)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 《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 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为大家分享了浪淘沙的赏析,欢 迎阅读!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代: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 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 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 没有沉沦, 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 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 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 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 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 美。
赏析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 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 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 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 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1/5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 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 赞扬它们冲风破浪, 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6ed0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5.png)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你知道《浪淘沙》讲的是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1导语:《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
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原文浪淘沙①九曲②黄河万里沙③,浪淘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⑤去,同到牵牛织女⑥家。
注释①浪淘沙:古代歌曲名。
②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③万里沙:指长长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④簸:颠簸摇荡。
⑤银河:天河。
⑥牵牛织女:星名。
指牵牛星、织女星。
解读翻译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夹带着万里黄沙,狂风掀起滚滚波涛,如同来自天涯。
如今,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高空的银河,同它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家赏析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时的磅礴气势。
诗的前两句运用夸张,诗人仿佛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一眼看尽,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奔流过来,带着万里的泥沙,颠簸着,呼啸着,给人感觉好像眼睛里面都是黄河的身影。
后两句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带着狂风巨浪,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全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非凡的气势。
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要像黄河奔流一样,拥有不摄艰难险阻、永远奋斗追求的'精神。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2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这首诗的赏析急啊要完整一点啊谢谢啊最好有写作背景语文七情HNJL2014—11—12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浪淘沙其八的译文和注释
![浪淘沙其八的译文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794adc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e4.png)
浪淘沙其八的译文和注释浪淘沙其八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在正午的烈日下,劳动者正在田间锄禾,汗水顺着禾秧滴落在土地上。
谁能理解,盘中的美味餐食背后,每一粒粮食都是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
【注释】此诗为明代文学家杨基所作,以深情描绘了农民在农田劳作的艰辛和辛劳,并通过简单的诗句表达了劳动者对辛勤劳动和付出的无怨无悔。
这首诗以农田劳作为题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勤劳耕种的情景。
诗中的“禾”指的是稻谷、麦子等农作物,劳动者在正午时分奋力地劳作,使得汗水滴落在土地上。
这里的“禾下土”描绘了劳动场景的真实感受,给读者以触动。
诗的第三、四句通过反问,透露了农民付出劳动的苦楚和辛苦。
他们辛辛苦苦地劳动,最终得到的回报却不过是一顿简单的饭菜。
这种对劳动付出的无怨无悔之情,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文字,直接传达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读者以启示和思考。
它向人们展示了劳动的伟大和付出的价值,告诉人们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回报。
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即劳动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它呼唤人们要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并对劳动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浪淘沙其八,用简练的词句描绘了农民劳动的辛勤和付出。
这首诗通过真实的描写唤起了人们对劳动的敬意,给予读者一种感悟:劳动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劳动者应该得到尊重和回报。
只有在尊重劳动的前提下,社会才能实现更加公正和繁荣的发展。
诗意激荡、真情流露的《浪淘沙其八》,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无怨无悔的精神。
它传递出一种深刻的价值观,呼唤人们要尊重劳动,珍视劳动成果,以及给予劳动者应有的关爱和回报。
这首诗引导着读者思考劳动的价值,激励人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勇往直前地付出努力。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008e5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3.png)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翻译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翻译及赏析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古诗今译】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赏析】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惊涛骇浪一样深不可测,不可摆脱,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沉迷颓废.淘金还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不懈努力,总会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我们把作品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真实反映.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55aab2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c.png)
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第八首写迁客情怀。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1、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2、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3、淘、漉:过滤。
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创作背景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
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
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刘禹锡诗歌特点刘禹锡是唐代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诗人,在中唐诗坛上,他的诗既不像韩愈的奇崛,也不像白居易的平易,而能独树一帜,自成风格。
刘刘禹锡的诗歌,成就最高的主要有三类:政治讽刺诗,寓意深刻,辛辣犀利。
怀古诗,均用律绝形式,吊古伤今,沉郁苍凉,感慨无限。
至于他学习民歌所作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词》等,则活波清新,自然流转,尽洗文人习气。
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
他写诗注重立意、选材构思,以及塑造形象,多从表达丰富深刻的思想出发;所以世人评“刘禹锡诗以意为主”。
他的很多诗或针砭时弊、讽刺权贵,或讴歌平藩战争,表达统一的愿望;或者描述自己的政治生涯,表现刚直不阿的精神面貌;立意深刻。
加之由于较多采用怀古、咏物等形式,运用比兴、象征、讽喻等手段,借此言彼,寓实于虚,融情于景,故又显得精炼含蓄。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5daf0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6.png)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刘禹锡浪淘沙原文及赏析《浪淘沙》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
你知道《浪淘沙》讲的是什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1导语:《浪淘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来刘禹锡、白居易等改创为诗题、词牌。
此组诗当为作者后期之作,且非一时一地。
原文浪淘沙①九曲②黄河万里沙③,浪淘风簸④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⑤去,同到牵牛织女⑥家。
注释①浪淘沙:古代歌曲名。
②九曲:形容河道弯弯曲曲。
③万里沙:指长长的黄河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④簸:颠簸摇荡。
⑤银河:天河。
⑥牵牛织女:星名。
指牵牛星、织女星。
解读翻译弯弯曲曲的黄河水,夹带着万里黄沙,狂风掀起滚滚波涛,如同来自天涯。
如今,我要沿着黄河直上高空的银河,同它一起,去拜访牛郎织女家赏析这首诗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写了黄河奔流时的磅礴气势。
诗的前两句运用夸张,诗人仿佛将流经万里的九曲黄河一眼看尽,黄河从遥远的天际汹涌奔流过来,带着万里的泥沙,颠簸着,呼啸着,给人感觉好像眼睛里面都是黄河的身影。
后两句诗人发挥想象,黄河一直向前奔流,带着狂风巨浪,一直到达银河,去与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
全诗想象奇特,构思新颖,使我们感受到了黄河非凡的气势。
与此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要像黄河奔流一样,拥有不摄艰难险阻、永远奋斗追求的精神。
刘禹锡《浪淘沙》原文,注释、赏析篇2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这首诗的赏析急啊要完整一点啊谢谢啊最好有写作背景语文七情HNJL2014—11—12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名。
刘禹锡有《浪淘沙九首》,本篇是第八首。
迁客:指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
![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https://img.taocdn.com/s3/m/1561cda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2.png)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为大家分享了浪淘沙的赏析,欢迎阅读!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唐代: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创作背景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
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
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赏析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
簸:摇动。
自:来自。
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我们引用时可取其象征意义,歌颂与它们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阅读答案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6e37f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4.png)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阅读答案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阅读答案
浪淘沙(其八)
唐·刘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①迁客:遭受贬谪客居他乡的人。
②千淘万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lù):过滤。
6.古人作诗讲究炼字,本诗最后一句哪两个字用得传神?请简要分一下。
(3分)
7.这首诗是诗人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之际所作,但诗歌情感昂扬向上,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3分)。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https://img.taocdn.com/s3/m/5b21256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2.png)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浪淘沙其八刘禹锡刘禹锡的浪淘沙共九首,你比较熟悉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浪淘沙其八刘禹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其八)(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赏识】诗人遭受谗言,蒙冤外放,愤慨痛苦之中志向未改,信心不摇。
坚信谗言总会破灭,真相总要大白。
因此他对自己所受的蒙难持一种达观态度,这首小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感情和心态。
前两句说不要认为谗言像海浪一样深,也不要说迁客像沙子一样随海浪沉浮。
后两句说淘沙虽然很辛苦,但就是这样的辛苦付出才会收获黄金的回报。
谗言如浪,迁客似沙,大浪可以把沉沙扬起又抛落,沉沙受到巨大的折磨,但也就在无数次的起伏升降之中,沙泥被冲走了,滤掉了,埋葬于其中的金子才得以显现出来。
迁客那高尚的品格情操也会在这无数次的磨难当中显露出来,迁客自身也便锻炼得更加坚强。
这就是大浪淘沙的道理,就是烈火现真金,士穷节乃现的道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永远激励着每一个有志之士!刘禹锡诗歌内容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诗人襟幅狭小、气象萧瑟的风格,而常常是写一种超出空间实距的、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如“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和牛相公游南庄醉后寓言戏赠乐天兼见示》),“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缭乱碧罗天”(《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再如《望洞庭》;在这静谧空灵的山光水色中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构成了一种恬静平和的氛围。
不过,虽然刘禹锡说过“能离欲则方寸地虚”,但是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其实还是要在社会中实现人生理想;他的性格也比较倔强,受道家影响,诗中倒是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
如《秋词》二首之一、《同乐天登栖灵寺塔》,都有一种高扬的力量。
由于有了含蓄深沉的内涵、开阔疏朗的境界和高扬向上的情感,刘禹锡的诗歌便显得既清峻又明朗。
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如《白鹭儿》诗以隐喻方式写自己孤高的情怀,但用的是轻快的民歌体。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https://img.taocdn.com/s3/m/00576a5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a.png)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浪淘沙(其八)》刘禹锡导语:对于刘禹锡的《浪淘沙(其八)》,各位都来品读品读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浪淘沙(其八)》刘禹锡,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浪淘沙(其八)》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
【赏析1】诗人遭受谗言,蒙冤外放,愤慨痛苦之中志向未改,信心不摇。
坚信谗言总会破灭,真相总要大白。
因此他对自己所受的蒙难持一种达观态度,这首小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感情和心态。
前两句说不要认为谗言像海浪一样深,也不要说迁客像沙子一样随海浪沉浮。
后两句说淘沙虽然很辛苦,但就是这样的辛苦付出才会收获黄金的回报。
谗言如浪,迁客似沙,大浪可以把沉沙扬起又抛落,沉沙受到巨大的折磨,但也就在无数次的起伏升降之中,沙泥被冲走了,滤掉了,埋葬于其中的金子才得以显现出来。
迁客那高尚的品格情操也会在这无数次的磨难当中显露出来,迁客自身也便锻炼得更加坚强。
这就是大浪淘沙的道理,就是烈火现真金,士穷节乃现的'道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寒沙始到金”,永远激励着每一个有志之士!【赏析2】诗人遭受谗言,蒙冤外放,愤慨痛苦之中志向未改,信心不摇。
坚信谗言总会破灭,真相总要大白。
因此他对自己所受的蒙难持一种达观态度,这首小诗就反映了他的这种感情和心态。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
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
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
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诽谤,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00de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a.png)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翻译赏析《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
其古诗全文如下: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前言】《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词作(有人认为是诗)。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翻译】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
【鉴赏】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又称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三、四两句写退潮的景象。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这里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1ac567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9.png)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翻译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赏析这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潮。
钱塘江,又称为浙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
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
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
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
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
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译】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颓废沉迷.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赏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唐朝文学
家,哲学家.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惊涛骇浪一样深不可测,不可摆脱,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沉迷颓废.淘金还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不懈努力,总会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以坚定语气表明谗言“如浪深”,“迁客似沙沉”的现象未必是必然发生的.或者说,即使谗言如“浪深”,迁客却也未必就“沙沉”.遭受不公正的迁谪逆境待遇也不都会如泥沙一样沉入江底,也有努力奋争搏击不已的.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看起来是在写淘金的人要经过“千淘万漉”,滤尽泥沙,最后才能得到到金子,写的是淘金人的艰辛.但是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在皆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尽管谗言,小人诬陷,以至于使那些清白正直的忠贞之士蒙受不白之冤,被罢官降职,逐出朝廷,贬谪他乡,但是他们并不会因此而沉沦于现实的泥沙之中,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初衷,历经艰辛和磨难之后,终究还是要洗清冤屈,还以清白,就像淘金一样,尽管“千淘万漉”,历尽辛苦,但是终究总会“吹进狂沙”,是金子迟早是要发光的.
刘禹锡《浪淘沙其八》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
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寒沙始到金.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释】
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也做词牌谪降外调的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淘、漉:过滤.
我们把作品与刘禹锡的政治生涯联系起来看,谗言明显是指那些诋毁永贞党人的谰言,以及对他百般挑剔的流言.他在诗的前两句已明明白白地表露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接着又以沙里淘金这一具体事理联系到正义之身,历尽千辛万苦终归会经受住磨难而显出英雄本色,为天下人认可.这种正义必定战胜邪恶的豪迈信念是刘禹锡一贯思想品格的真实反映.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概括诗人的深刻感受,也给了后人以哲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