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一季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29日
“十二五”开局首季本市深入调结构转方式初见成效
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内外部因素相互交织情况下,北京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着力调结构、促创新、稳运行、惠民生,“十二五”开局首季,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点领域调控初见成效,部分领域好于预期,“十二五”重大任务开局良好,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运行平稳有序,调结构、转方式迈出坚实步伐。
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4%、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38.9%,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的低位。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加快优化升级
本市始终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牢牢把握首都功能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见,加快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使产业结构与首都功能定位相一致,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批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项目加快落地。一季度,本市下决心完成首钢主流程停产,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工业增加值仍增长8.6%,与前两年平均速度持平。与此同时,加快引进和落地一批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项目,为本市产业升级和调整积蓄了力量。
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项目纷纷落户本市。中国动漫游戏城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启动。国家时尚创意中心项目落户通州。星光影视园新媒体信息管理与服务公共平台投入运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艺术品拍卖持续火爆,北京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新兴业态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新生力量。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迅速,骨干企业超过30家,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优势,与数字出版、视频搜索、云计算、数字内容、新媒体等融合互促发展。电子商务持续升温,网上消费已逐渐成为新兴消费时尚。
二、坚持有保有压调控方向,投资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本市继续加大投资结构调整力度,健全绿色审批通道机制,推动重大投资项目落地,发布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结构持续优化,呈现出民间投资快于国有投资、产业投资快于房地产投资、实体投资快于费用增长的格局。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2.3亿元,增长20.1%,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9%,占全社会投资的63.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5倍,占全社会投资的16.5%,比重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51.2%,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政策性住房投资增长2.2倍,占全社会投资的10.6%,比重提高6.7个百分点;除政策性住房外的商品住宅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20.5%,占比下降5.7个百分点,商务楼宇投资增长19.7%,占10.8%,与上年同期持平。投向实体领域的投资明显增多,费用形式的投资由47.5%降为41.5%,建安投资比重达40.2%,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三、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消费结构加速调整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消费需求,制定和实施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意见,进一步加大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支持力度,推进特色消费街区建设,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开发消费替代领域,努力减小汽车限购政策对扩大内需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消费结构调整升级。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增长11.9%,高于年初目标1.9个百分点。电子商务持续升温,全市网上销售额接近480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消费领域以及新兴时尚消费增长较快,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86.9%,通讯器材增长43.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1.3%,服务性消费不断增加,扣除汽车类商品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3.7%。汽车销售9.3万辆,同比下降 67.1%,其中新车6.1万辆,下降65.5%;旧车3.2万辆,下降69.8%,机动车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自主创新迈出新步伐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支撑,强力推进创新驱动格局形成。首都创新资源平台成功搭建,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加快落实,中关村空间布局调整抓紧展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意见等多项政策相继发布实施。“两城两带”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断增强,未来科技城建设快速推进,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意见发布。北部和南部产业发展带快速发展,中关村海淀园和昌平园技工贸总收入分别增长26.3%、
47.1%,南部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第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完成认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取得实效,已有60余家企业获得贷款7.8亿元。一季度,全市实现技术成交额751亿元,增长92.7%,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核应用技术输出力度明显加大。
五、坚持重点领域主动调控,政策效果初步显现
在坚决贯彻中央各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同时,结合本市实际,狠抓房市、车市和生活必需品市场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性购房得到抑制。本市相继发布了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和本市“稳中有降”的2011年度新建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住房市场交易量明显下降,价格有所松动。数据显示,3月份本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指数环比持平,同比上涨4.9%,涨幅已明显回落,同时第二套购房占比和非京籍居民购房占比明显降低,投资投机性购房得到抑制。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配售工作力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占住宅供地的52%,廉租房及公租房用地是去年的6倍,6万套公共租赁房按计划开工建设,亦庄公租房开始配租。
交通治堵措施初见成效。机动车过快增长势头得到缓解,各项疏堵工作加快推进。据相关机构数据,一季度北京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16.6%,包括严重拥堵和中度拥堵在内工作日平均拥堵持续时间减少1小时,五环内路网早、晚高峰平均时速同比提高9.1%和10.4%。开通“社区通勤快车”专线,平稳实施停车收费调整,中心城通勤流量有所降低。
生活必需品市场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受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累计同比上涨5.2%。本市发布了切实稳定价格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有关工作通知、统筹推进本市“菜篮子”系统工程建设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意见等,努力稳定价格水平。通过加强生产、保障流通、稳定市场多措并举,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稳定。“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场店对接”等措施加快实施,蔬菜、鸡蛋平均价格3月环比分别回落7.3%和13%。食盐市场波动得到有效处置。
六、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注重各项惠民政策的深入落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为首都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就业形势保持平稳。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77万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4.48万人,帮扶2.5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91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5%的较低水平。
社会保障惠民效果明显。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展,截至3月,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0.2%、12.9%、14.1%、8.8%、7.2%。实施出台了企业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最低工资标准等一揽子待遇提高措施。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6%。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快速增长,其中教育支出增长77.9%,社保和就业支出增长30.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4.9%。实施出台了一揽子待遇提高措施,与物价上涨联动的低保救助机制进一步健全,城乡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多项惠民措施加紧落实。
总体看,一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但价格总水平上涨过快,房市调控和消费替代还需要一个过程,全年稳增长、防通胀、调结构、转方式仍然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