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链云链(链路由概念)网络白皮书

合集下载

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白皮书

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白皮书

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白皮书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关键作用日益凸显,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同时,云计算安全态势日益严峻,安全性成为影响云计算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核心要素。

与传统IT系统架构不同,上云后安全迎来责任共担新时代,建立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明确划分云计算相关方的责任成为关键。

白皮书首先介绍了云计算在市场发展、安全等方面的现状及趋势,分析安全责任承担在云计算安全发展中的必要性,以及安全责任共担模式的应用现状与痛点。

重点围绕公有云场景,白皮书建立了更加精细落地、普遍适用的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模型,确定责任主体,识别安全责任,对责任主体应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以提升云计算相关方责任共担意识与承担水平。

最后,白皮书对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分享了责任承担优秀案例。

一、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成共识 (1)(一)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安全性成关键 (1)(二)安全责任共担,保障云计算全方位安全 (4)(三)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应用与发展有痛点 (10)二、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模型框架 (12)(一)模型应用场景 (13)(二)云计算安全责任主体 (14)(三)云计算安全责任分类 (14)三、云计算安全责任识别与划分 (16)(一)云计算安全责任识别 (16)(二)云计算安全责任划分 (20)四、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28)附录1:公有云安全责任承担优秀案例 (30)(一)阿里云 (30)(二)华为云 (38)(三)腾讯云 (46)附录2:政务云安全责任承担优秀案例 (56)(一)浪潮云 (56)图1 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 (2)图2 全球云服务安全市场规模 (3)图3 中国云服务安全市场规模 (4)图4 云计算威胁渗透示意图 (5)图5 AWS基础设施服务责任共担模型 (7)图6 AWS容器服务责任共担模型 (7)图7 AWS抽象服务责任共担模型 (7)图8 Azure责任共担模型 (8)图9 云计算服务模式与控制范围的关系 (9)图10 云服务商与云客户责任划分边界 (10)图11 CSA安全责任与云服务模式关系 (10)图12 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模型 (15)表目录表1 IaaS模式下云计算安全责任划分 (20)表2 IaaS模式下云计算安全责任协商划分参考 (25)表3 PaaS模式下云计算安全责任划分 (26)表4 SaaS模式下云计算安全责任划分 (27)表5 SaaS模式下云计算安全责任协商划分参考 (28)表6 浪潮政务云安全责任划分案例 (56)一、云计算安全责任共担成共识(一)云计算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安全性成关键随着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

《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解读》

《2019云网融合发展白皮书解读》

编写背景云网融合概念需要统一云网融合连接场景待明确云网服务体系架构形成云网基本能力标准化特点与趋势明朗化云网产品不断丰富概念统一 场景明确 体系清晰 能力标准化1.1 云网融合发展背景1.2 云网融合概念1.3 云网融合服务能力框架2.1 混合云2.2 同一公有云的多中心互联2.3 跨云服务商的云资源池互联3.云网融合三大特点4.行业场景:医疗、教育、能源、工业5.云网融合四大趋势典型案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云、鹏博士1.云网融合发展状况概述2.云网融合典型应用场景3.云网融合发展特点4.云网融合在典型行业应用情况5.云网融合发展趋势附录:典型云网融合解决方案实际案例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云服务与网络的敏捷打通按需开放网络能力最终服务于企业上云基础运营商始终处于云网融合领域的头部,强大的基础网络能力与政企资源是运营商的最大优势传统云服务商对云网融合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云网产品也较为丰富,但只能处于领域的第二阵营云网融合最终服务于企业上云,在上云的过程中,云网协同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国家出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与安全领域的深度融合SD-WAN服务商是云网融合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云网融合对运营商来说是战略级调整,是重构新业务生态的契机网络服务商的切入代表着云网融合开放性不断扩大云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也带来监管方面的新课题网络服务商逐渐切入云网融合市场,通过服务商自有的云专网接入多种公有云资源形成云网平台。

云网融合企业上云企业对云网融合产品或服务的选择43.4%32.4%27.9%13.2%9.6%云专线云间高速通道云联网SD-WAN组网方案其他云专线是云网融合连接场景中应用最多的产品;SD-WAN 发展迅猛,已经成为行业热点45.4%39.2%33.8%32.7%21.1%20.3%19.4%网络性能计费方式业务扩展性一站式开通和配置业务可用性故障恢复时间可视化监控企业选择云网融合产品的考虑因素42.3%28.7%22.3%21.4%14.6%5.6%专线/专网成本过高部署复杂网络质量有待提高运维成本高无法对全网网络状况进行监控分支机构开通困难网络性能与运维管理是衡量云网产品优劣的两大关键因素。

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1

2023-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1

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广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进来,而云计算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一种趋势。

本文就将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白皮书”展开阐述,分步骤讲解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按需分配给用户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计算模式。

它是一种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的计算模式,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也可以提供高速网络服务和分布式计算服务。

二、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重要性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数据管理与交互成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需求。

而云计算平台正是以高效、快速、安全等特点成为现代企业建立数据中心、共享资源和信息技术服务的最佳方式之一。

1.降低IT成本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可以大大降低企业IT成本,使企业不必购买和维护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和软件等设备,这些都可以通过云计算平台予以提供。

通过云计算,企业只需按需付费,避免浪费,并可以使IT成本更加透明。

2.提高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可以保障安全性,不仅可以防止数据泄露,同时也可以避免用户信息被不可信系统或黑客攻击。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多层数据备份和保护,防止数据丢失和文件损坏,实现数据的高效备份和恢复。

3.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处理和分析。

在云计算平台上,企业可以利用图形处理器和多核处理器,快速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三、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的应用1.生产流程控制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企业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全面控制。

通过对云平台上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流程,从而实现生产优化和工厂资源的更加优化利用。

WLAN技术白皮书-安全

WLAN技术白皮书-安全

wlan技术白皮书安全1.00修订记录日期 修订版本 修改章节 修改描述 作者 08/8/1 1.00 第一稿 沈翀目录1. Wlan安全机制 (4)2. 名词解释 (5)3. 无线安全标准历史 (5)3.1. 802.11 (5)3.2. WPA (6)3.3. 802.11i (6)3.4. WAPI (6)3.5. EAP相关RFC (7)4. 无线加密机制 (7)4.1. WEP (7)4.2. TKIP (8)4.3. CCMP (10)5. 无线认证机制 (11)5.1. 开放的无线接入 (11)5.2. 共享密钥 (11)5.3. EAP (12)5.3.1. EAP协议 (12)5.3.2. EAP多种认证方式 (14)5.3.3. 802.1X (16)5.3.4. 无线局域网的802.1X认证 (17)6. 密钥管理机制 (18)6.1. 密钥的产生和管理 (18)6.2. 密钥交互和握手流程 (20)6.2.1. 单播密钥更新的四次握手流程 (20)6.2.2. 广播密钥更新流程 (21)7. 参考文献 (22)8. 附录:一个完整的802.1X认证过程 (23)1. Wlan 安全机制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局域网而言,其所增加的安全问题原因主要是其采用了公共的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输数据信号,而其他各方面的安全问题两者是相同的。

由于无线网络的开放性,为了保证其安全,至少需要提供以下2个机制:1、 判断谁可以使用wlan 的方法—认证机制 2、 保证无线网数据私有性的方法—加密机制因此,早期的无线安全(802.11)包含认证和加密两部分。

为了解决802.11的安全漏洞,802.11i 将无线安全分为4个方面:实际上是把早期的认证机制细分为认证算法(Authentication Algorithm)和认证框架(Authentication Framework);加密机制则包含了数据加密算法(Data Privacy Algorithm)以及数据完整性校验算法(Data Integrity Algorithm)。

划重点解读!中国电信发布全球首份5G技术白皮书

划重点解读!中国电信发布全球首份5G技术白皮书

划重点解读!中国电信发布全球首份5G技术白皮书6月26日,中国电信在2018上海世界移动大会上正式发布《中国电信5G技术白皮书》。

这是全球运营商首次发布全面阐述5G技术观点和总体策略的白皮书。

中国电信从运营商自身业务发展、网络演进和用户感知的需求出发,在白皮书中指出以“三朵云”为网络总体构架,系统性的描述了从无线网、承载网到核心网向5G演进的近期和中远期发展策略,强烈推荐一读!下面我们对该《白皮书》划重点解读一下。

一“三朵云”网络总体架构为满足5G多样化业务需求,使能网络更加灵活、智能、融合和开放,中国电信5G网络为“三朵云”构架。

三朵云:接入云、控制云和转发云。

控制云控制云是5G网络的集中控制核心,完成全局的策略控制、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策略管理、信息管理等,并负责控制接入云与转发云。

控制云通过虚拟化、网络功能模块化、控制与承载分离化、网络组件功能服务化、网络切片化等技术,可实现业务定制化和灵活部署,满足不同新业务的差异化需求并扩展网络服务能力。

接入云接入云支持用户在多种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下的智能无线接入,支持多种无线接入技术的高效融合,并引入标准化的、开放式的边缘计算平台,以在边缘激发业务创新。

转发云转发云配合接入云和控制云,实现业务汇聚转发功能,转发云在控制云的路径管理与资源调度下,基于不同新业务的带宽和时延等需求,实现增强移动宽带、海量连接、高可靠和低时延等不同业务数据流的高效转发与传输,保证业务端到端质量要求。

二5G网络演进总体原则考虑5G技术和产业链的发展成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预计4G 将与5G网络长期并存、有效协同,中国电信5G网络演进总体遵循三大原则:·多网协同原则5G和4G、WLAN等现网共同满足多场景业务需求,实现室内外网络协同;同时保证现有业务的平滑过渡,不造成现网业务中断和缺失。

·分阶段演进原则避免对网络的大规模、频繁升级改造,保证网络的平稳运营。

·技术经济性原则关键技术和方案的选择,需要基于技术经济比较;网络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固移资源协同和共享,并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

安全链的工作原理

安全链的工作原理

安全链的工作原理安全链(Security Chain)是一种用于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工具,采用多种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安全链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密钥交换、数据加密和数据验证三个过程。

首先是密钥交换过程。

安全链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通过公钥和私钥的配对使用,确保密钥的安全传输。

在通信双方建立连接之前,首先要进行密钥交换,以确保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用于后续的数据加密和解密。

密钥交换一般采用Diffie-Hellman算法或RSA算法,通过数学计算和公钥加密技术,实现双方的密钥协商。

接下来是数据加密过程。

在密钥交换完成后,通信双方使用协商好的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采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加密速度快但密钥管理较复杂;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安全性更高但加密速度较慢。

安全链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加密算法,保护数据的机密性。

最后是数据验证过程。

为了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安全链采用数据验证技术。

常见的数据验证方法有消息摘要和数字签名。

消息摘要是将数据通过哈希算法转化为固定长度的摘要,用于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数字签名是在消息摘要的基础上,使用私钥进行加密,用于验证数据的来源和完整性。

通过数据验证,安全链可以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或伪造,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安全链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总结为密钥交换、数据加密和数据验证三个过程。

通过这些过程,安全链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恶意篡改或窃取。

安全链在网络通信、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信息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总的来说,安全链是一种基于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的信息安全技术工具,通过密钥交换、数据加密和数据验证三个过程,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安全链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数据验证技术,通过合理的密钥管理和数据验证方法,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5g网络安全白皮书

5g网络安全白皮书

5g网络安全白皮书5G 网络安全白皮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5G 网络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5G 网络的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特性,为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众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然而,与此同时,5G 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

二、5G 网络的特点与应用5G 网络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高速率:能够实现每秒数吉比特的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升了用户的网络体验。

2、低延迟:响应时间短,为实时交互应用,如自动驾驶和远程手术提供了可能。

3、大容量:支持大量设备同时连接,满足物联网时代的需求。

5G 网络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交通: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高效通信,提升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2、工业互联网: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远程医疗:使专家能够远程诊断和治疗患者,打破地域限制。

三、5G 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1、网络切片安全问题网络切片技术虽然能够为不同的应用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但也带来了切片隔离和管理的挑战。

如果切片之间的隔离措施不完善,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服务中断。

2、大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带来的风险5G 网络将连接海量的物联网设备,这些设备往往计算能力有限,安全防护薄弱,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突破口。

一旦被入侵,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僵尸网络,对网络造成严重威胁。

3、边缘计算安全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和存储推向网络边缘,减少了数据传输延迟,但也增加了数据的安全风险。

边缘设备可能受到物理攻击,数据在边缘的存储和处理也可能面临泄露和篡改的威胁。

4、新的频谱资源带来的挑战5G 网络使用了更高频段的频谱资源,这些频段的传播特性和干扰情况较为复杂,可能影响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5G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1、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随着 5G 网络应用的普及,用户的个人信息、通信内容和业务数据等大量敏感信息在网络中传输。

公有链技术白皮书

公有链技术白皮书

公有链技术白皮书前言区块链技术源自2008 年诞生的比特币系统,它通过点对点网络和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集体维护和审计数据,解决困扰电子现金系统的“双花”难题。

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从电子现金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经历了新的分化与发展,出现了公有链(Public blockchain)和联盟链(Consortium Blockchain)两个发展方向。

公有链是指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无访问限制(Permissionless)的区块链。

每个互联网用户都可以在公有链上发布、验证、接收交易,都有机会参与记账。

公有链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产品,其“共有、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特征,使其具有在全球范围提供一般信任服务的潜力。

公有链虽由技术驱动,但可能对经济、金融、社会的组织形态及治理产生深刻影响,受到全球各界高度关注。

目前,公有链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总体上呈现技术热、应用冷的态势。

全球公有链的应用高度集中在加密数字资产领域,而且呈现明显的头部效应,由于合规的链上身份系统缺乏、合约隐私性保护不足、与现有法律制度不协调等问题,与实体经济的对接还在探索中,“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

但与此同时,公有链为区块链的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全球化的试验场,各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提升区块链可扩展性、互操作性、隐私性及安全性的技术方案不断涌现。

本白皮书旨在厘清公有链的起源、概念、特性及其创新价值,分析当前全球公有链的技术、应用、治理等方面的现状及趋势,探讨公有链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录版权声明 (1)免责声明 (1)前言 (1)一、公有链起源与概念 (1)二、公有链的价值和特征 (3)(一) 公有链的核心价值——提供基于机器的公共信任服务 (3)(二) 公有链的四大特征——共建、共有、共治、共享 (6)(三) 公有链的价值载体——Token (7)三、公有链的产业发展 (8)(一) 全球公有链发展头部效应集中 (8)(二) 全球公有链学术研究活跃 (10)(三) 公有链产业应用仍在探索中,“杀手级”应用尚未出现 (11)(四) 公有链与实体经济结合面临诸多挑战 (12)四、公有链的技术发展 (13)(一) 多样态共识模式不断出现 (15)(二) 并行分片方案稳步发展 (17)(三) 二层网络成为重点探索方向 (17)(四) 隐私性保护日趋全面 (19)(五) 可信计算方案崭露头角 (23)(六) 跨链互通需求日益凸显 (25)(七) 智能合约安全问题尤为严重 (26)五、公有链的治理 (28)(一) 公有链治理是参与者对决策达成一致的过程 (28)(二) 公有链治理的架构与特征 (29)(三) 公有链治理的模式 (31)六、公有链的监管 (34)(一) 公有链监管总体论述 (35)1.公有链监管的特点 (36)2.公有链监管政策的平衡 (37)(二) 领域监管 (38)1.货币监管 (38)2.证券监管 (39)3.内容监管 (40)4.税务监管 (41)七、结论 (41)一、公有链起源与概念区块链的概念起源于2008 年,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其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式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首先提出,旨在解决困扰电子现金系统的“双花”难题。

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白皮书之一

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白皮书之一

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白皮书(一)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目录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白皮书(一) (1)1. 硬件冗余 (1)1.1 主控冗余 (1)1.2 单板热插拔 (2)1.3 电源风扇冗余 (3)2. 链路捆绑技术 (3)3. 热补丁技术 (3)4. IRF智能弹性架构 (4)4.1 分布式设备管理 (5)4.2 分布式路由 (7)4.3 分布式链路聚合 (8)网络高可用性技术白皮书网络高可用性技术,基本都可以归入容错技术,即在网络出现故障(错误)时,确保网络能快速恢复。

对目前常用的高可用性技术,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归类:z单个设备上的硬件冗余,如双主控、单板热插拔、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z链路捆绑,如以太网链路聚合、MP、MFR等;z环网技术,如RPR、RRPP;z STP、Smart Link、Flex Link等二层冗余技术;z冗余网关技术,如VRRP、HSRP、GLBP;z ECMP,浮动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快速收敛(如快速hello,iSPF);z不间断转发:NSF/SSO/GR;z MPLS 快速重路由;z快速故障检测技术,如BFD。

1. 硬件冗余这里的硬件冗余指的是单台设备上的硬件冗余,一般有主控冗余、交换网冗余、单板热插拔和电源风扇冗余等,使用冗余部件可以在单个部件可靠性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整个设备的可用性。

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目前很多设备交换网集成在主控板上,所以交换网冗余不单独介绍。

1.1主控冗余在设备只有单主控的情况下,如果主控板故障,重起主控板需要加载映象文件、初始化配置、重新注册业务板,然后重建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表项,整个过程在5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实在是太长了,特别对于网络中处于单点故障的节点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将完全中断。

为了缩短这个时间,主控冗余应运而生。

主控冗余是指设备提供两块主控板,互为备份。

因为主控冗余在控制和转发分离的架构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里先介绍一下控制和转发分离的概念。

5g网络安全白皮书

5g网络安全白皮书

5g网络安全白皮书5G网络安全白皮书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2、5G网络概述2.1 5G网络的定义2.2 5G网络的特点2.3 5G网络的应用领域3、5G网络安全威胁分析3.1 威胁来源3.1.1 外部攻击3.1.1.1 黑客攻击3.1.1.2 恶意软件3.1.1.3 社交工程3.1.2 内部攻击3.1.2.1 内部员工攻击 3.1.2.2 内部供应链攻击 3.2 威胁类型3.2.1 数据泄露3.2.2 服务中断3.2.3 虚拟网络攻击3.2.4 身份盗窃3.2.5 拒绝服务攻击4、5G网络安全防护措施4.1 网络安全架构设计4.1.1 分层架构4.1.2 隔离策略4.2 认证与加密技术4.2.1 用户身份认证4.2.2 数据加密4.3 安全设备与软件4.3.1 防火墙4.3.2 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4.3.3 安全监控系统4.4 安全策略与流程4.4.1 安全政策制定与执行4.4.2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4.4.3 应急响应与恢复5、法律法规及注释5.1 《网络安全法》5.1.1 网络安全基本要求5.1.2 网络安全监管措施5.2 《电信条例》5.2.1 电信网络安全5.2.2 电信网络安全管理5.3 《信息安全技术防护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5.3.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5.3.2 信息安全防护等级的核定与管理6、附件6.1 5G网络安全演示实验报告6.2 5G网络安全软件工具列表附录:附件1.5G网络安全演示实验报告附件2.5G网络安全软件工具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旨在规范和加强网络安全的立法。

2、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信管理部门出台的法规,用于规范电信行业的运营和管理。

3、信息安全技术防护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组发布的信息安全标准,用于评定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

云计算白皮书

云计算白皮书
域占有一席之地。
信息 ATR 基础设施服务业主要包括为云计算提供承载服务的数据中心和 业和 C 网络。数据中心既包括由电信运营商与数据中心服务商提供的租用式 工 数据中心,也包括由云服务提供商自建的数据中心。网络提供商目前
模式转变。
其次,云计算成为 ICT 产业服务化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服务
1据研究,当企业信息化规模达到一定程度(1500 台服务器以上)时,建设私有云的投资效益更好。相反, 服务器规模为 1500 台以下的中小型用户使用公共云服务则更有助于降低成本。
2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云计算白皮书(2012 年)
及支持产业等组



息 信 和
CATR


图 1 云计算产业体系构成
云计算服务业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 和软件即服务(SaaS)。IaaS 服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存储服务和计 算服务,主要服务商如亚马逊、Rackspace、Dropbox 等公司。PaaS 服务提供的是供用户实施开发的平台环境和能力,包括开发测试、能 力调用、部署运行等,提供商包括微软、谷歌等。SaaS 服务提供实
六、 政府在云计算发展中的作用.....................................31 1. 外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31 2. 我国政府的云计算行动.........................................33
当前,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 ICT 产业界公认的发展重点。各国 政府积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式加快本国云计算的战略布 局和产业发展;国际 ICT 产业巨头加快技术研发、企业转型和联盟 合作以抢占云计算发展的主导权和新兴市场空间。我国在云计算领 域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并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存在抓住机遇实现局部突破的机会,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技术 差距、规划布局和制度环境等问题也日益显现。

白皮书-5G网络架构顶层设计理念-Huawei

白皮书-5G网络架构顶层设计理念-Huawei

8
9
5G
Network Architecture-A High Level View
5G Network Architecture-A High Level View
RAN Real Time 功能主要包含接入网络的调度、链路适配、功率控制、干扰协同、 重传、调制编码等。这部分处理对于定时、处理实时性要求高,计算量大,当前硬件加 速器处理的规格和能效远高于通用处理器,因此仍需要采用专用硬件实现,并部署在靠 近业务的站点中。而 RAN Non- Real Time 功能主要包括小区间切换、小区选择与重选、 用户面加密、多连接汇聚等处理,这部分功能的实时要求低,时延可以宽松至数十毫秒, 适合进行集中化部署,并可以采用通用处理器进行处理,可以根据具体业务要求部署在 MCE 中或站点中。 MCE 的引入,将使能基于大区域的时间、频段、空间及协同各种处理能力的多维 度复杂管理。使 CloudRAN 能够支持 4G,4.5G,5G,WIFI 等多种不同制式,及宏站, 小站,微站等多种不同站点形态的协同与调度。云化的网络功能可以按需部署到无线汇 聚点、骨干汇聚点,甚至核心汇聚点等不同的节点上,实现网络的最大效率和最大能力。
5G Network Architecture-A High Level View
4
5
5G
Network Architecture-A High Level View
5G Network Architecture-A High Level View
5G 原生云化架构 - 满足多样化商业 需求的关键
B. 商业需求驱动 5G 架构变革
5G 的网络架构将是由业务驱动的,架构设计原则基于如何更灵活,高效的满足不 同业务对移动网络的需求。在底层物理设施的 SDN,NFV 技术支撑下,5G 网络实现了 接入网络,传输网络以及核心网络的全面云化,云化是 5G 网络架构更好的承载多种不 同业务的基础,是端到端网络切片,业务锚点的按需部署,网络功能模块化等关键特性 的使能技术。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

华为云安全白皮书文档版本 3.2发布日期2020-08-14版权所有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0。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https://客户服务邮箱:support@客户服务电话:4008302118导读过去几年中,华为云与所有云服务供应商(CSP – Cloud Service Provider)和客户一样,面临着层出不穷的云安全挑战,不断探索,收获颇多。

2017年初,华为云部(Cloud Business Unit, aka Cloud BU)正式成立,重新启程,开启华为云新时代。

华为云迎难而上,视挑战为机遇,恪守业务边界,携手生态伙伴,共同打造安全、可信的云服务,为客户业务赋能增值、保驾护航。

华为云通过结合业界先进的云安全理念、世界领先的 CSP 优秀安全实践、华为长年积累的网络安全经验和优势以及在云安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运营实践,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云安全战略和实践。

华为云已经构建起多维立体、纵深防御和合规遵从的基础设施架构,用以支撑并不断完善涵盖了 IaaS、 PaaS 和 SaaS 等具有优良安全功能的常用云服务。

在这背后,是华为云高度自治的扁平化组织,具备高度安全意识和能力的研发运维运营团队,先进的云服务 DevOps/DevSecOps1流程,以及日益繁荣的云安全生态圈。

物联网安全白皮书

物联网安全白皮书

物联网安全白皮书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高效。

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物联网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本文将介绍物联网安全白皮书,并阐述物联网安全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物联网安全的挑战1、设备安全性差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是物联网安全的基础。

然而,目前很多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非常差,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控制物联网设备,进而进行恶意操作,如窃取数据、破坏系统等。

2、网络安全性低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但是目前很多物联网网络的安全性非常低。

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嗅探、中间人攻击等方式,获取物联网设备之间的通信数据,进而窃取数据或进行恶意操作。

3、数据安全性不足物联网设备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中可能包含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

如果数据的安全性不足,攻击者可以通过窃取数据或进行数据篡改等方式,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二、物联网安全的应对策略1、加强设备安全性为了提高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厂商应该加强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安全性。

例如,厂商可以在设备中加入安全芯片或加密模块,保证设备的身份认证和数据加密。

厂商还应该定期更新设备的固件和软件,修复已知的漏洞和缺陷。

2、提高网络安全性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用户应该选择可信的物联网平台和服务商,并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方式。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VPN或SSL等加密连接方式,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用户还可以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等安全设备,防止网络攻击和嗅探。

3、数据安全性保护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性,用户应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备份。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等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用户还可以定期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三、总结物联网安全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应对物联网安全的挑战,用户应该加强设备安全性、提高网络安全性并保护数据安全性。

安链云链(链路由概念)网络白皮书

安链云链(链路由概念)网络白皮书

安链云链网络白皮书V1.02017.01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摘要 (3)2前言 (4)3设计理念 (5)3.1设计灵感 (5)3.2愿景 (5)4链路由(Ann-Router) (7)4.1共识算法 (7)4.1.1轻客户端 (8)4.2结构解析 (8)4.2.1链路由结构 (8)4.2.2区块结构 (9)4.2.3分层结构 (10)4.3状态维护 (10)4.4动态扩容 (11)4.5链路由管理 (11)4.5.1验证节点管理 (12)4.5.2代币发行 (12)4.5.3权益管理 (12)4.5.4奖惩机制 (12)5链路由性能指标 (14)6跨链通信协议(CBCP) (15)6.1协议结构 (15)6.2通信验证 (16)7安链(Ann-Chain) (17)7.1监管模块 (18)7.2隐私模块 (18)7.3分布式账本 (19)7.4监控与分析 (19)7.5存储 (19)8商业展望 (20)9总结 (21)参考文献 (22)1摘要区块链(Blockchain)[1-3]是一种分布式可共享的、通过共识机制可信的公开账本。

纵观区块链发展的历程,区块链已经从最早的“为币而生”逐渐发展成为贯穿信用、银行、保险、安全等各行各业的“革命者”。

经过在区块链行业的深耕积累,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区块链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数字货币。

赋予区块链在商业中的价值,使其为传统的商业模式注入新鲜的活力,才是我们打造区块链产品的使命。

本文介绍了安链云网络,安链云网络是由链路由和安链以及其他区块链系统组成的区块链云网络。

链路由提供了区块链之间的联通与分发的功能。

链路由制定了区块链之间的通信协议,使不同的区块链之间可以像网络中的各种设备一样相互通信。

在链路由的网络中,一些区块链可以起到类似路由器的功能,根据通信协议将通信请求解析并转发,动态维护一个区块链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为支撑商用区块链系统对监管、隐私和复杂业务的支撑,我们设计了安链,一个满足以上要求的企业级区块链产品。

网康云管端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白皮书

网康云管端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白皮书

目录摘要 (3)1、不断失陷的网络安全 (4)2、攻击者如何突破防御体系 (5)3、传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无法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7)4、云管端下一代安全架构 (8)4.1 PDFP安全模型 (8)4.2 云管端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 (10)4.3 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的5项关键能力 (11)4.4 云管端安全架构的价值 (12)5、关于网康科技 (13)摘要●网络攻击已经从早期的泛攻击演进为利用0-day漏洞、以获取重大经济/政治利益为目标、定向持续的高级攻击。

●随着企业业务的云化、虚拟化、移动化,网络边界被拉伸、模糊甚至消失,传统的网络安全架构已不能适应IT架构的变化,无法应对新的高级威胁。

●内部人员的误用、滥用或恶意行为,越来越成为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内网不再是可信的安全区域,应加强内部人员网络行为的审计与监控。

●现有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基于P2DR模型,以网络边界为中心,以特征匹配为核心手段,重在防御,是静态、被动的安全模型,不能有效应对未知威胁。

●云管端下一代网络安全架构基于PDFP模型,以异常检测、智能预测、协同联动为手段,强调对抗,是动态、主动的安全模型,能够有效应对未知威胁和APT攻击。

1、不断失陷的网络安全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危害逐渐升级。

据CNCERT《2014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2014年通报的漏洞事件达9068起,比2013年增长3倍,其中“心脏滴血”和“破壳”漏洞,涉及基础应用与硬件设备,影响极为广泛严重;中国被控制的主机数量规模庞大,有1081万台僵尸主机被境外4.2万台服务器控制,针对互联网DNS服务、电商等大规模的DDoS攻击,与此不无关系。

国际上,网络安全形势犹有过之,RSA总裁AmitYoran认为2014年的网络安全是“Mega Breach”(Breach,失陷),而2015年的安全形势比2014年更糟,将是“Super Mega Breach”的一年。

ADCampus技术白皮书1.0(无权限)

ADCampus技术白皮书1.0(无权限)

ADCampus技术白皮书1.0(无权限)ADCampus技术白皮书Copyright © 2015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本文档中的信息可能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1112 当前园区网的问题通常一个现代IT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云”,“管”和“端”。

“云”通常指远端的公有云/私有云数据中心,是企业应用的承载中心;“端”就是需要接入网络,使用云服务的各种固定和移动终端;“管”就是连接“端”和“云”的传送通道,主要包括广域网和园区网两部分。

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适应。

对于园区网来说,作为连接“端”和“云”的中间管道,经常受“端”和“云”两方面的影响,因为和终端的联系最紧密,因此受“端”的影响更大一些。

目前包括gartner在内的主流研究机构都发布了对于“端”的趋势分析和预测。

总结为两点:⏹终端的移动化和无线化成为趋势。

现在每个人都有不止一个移动终端,移动互联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在企业中,BYOD应用越来越广泛,无线移动办公成为主流。

从咨询机构的报告来看,无线产品出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有线产品的出货量。

⏹IOE万物互联成为趋势。

现今世界99%的物体还没有联网,将来物联网会带来百亿级别的智能物1体接入,我们的灯泡,汽车,冰箱,微波炉,我们的家具未来都要上网。

那么“端”的这些变化对园区网会带来哪些影响和冲击呢?1. 移动化的冲击:⏹策略如何跟随,体验如何保持不变?除了无线漫游,企业中还存在其他方式的移动,比如员工从办公位跑到会议室里边开会,需要共享胶片和资源,相关的权限需要继续保持;员工从总部出差到分支希望一些重要的业务权限不变;公司搬家后希望即插即用,业务不中断等等。

但从目前网络现状看,很难做到或者说IT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进行网络配置调整,用户的体验也不够好。

比如,某公司一部分员工分流搬家到新的办公大楼之后,预先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网段重划和配置调整以保证业务连续性,但不幸的是搬家后IP电话/打印机等必须的办公设备依旧长达近两周时间不能使用,对正常办公影响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链云链网络白皮书V1.02017.01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摘要 (3)2前言 (4)3设计理念 (5)3.1设计灵感 (5)3.2愿景 (5)4链路由(Ann-Router) (7)4.1共识算法 (7)4.1.1轻客户端 (8)4.2结构解析 (8)4.2.1链路由结构 (8)4.2.2区块结构 (9)4.2.3分层结构 (10)4.3状态维护 (10)4.4动态扩容 (11)4.5链路由管理 (11)4.5.1验证节点管理 (12)4.5.2代币发行 (12)4.5.3权益管理 (12)4.5.4奖惩机制 (12)5链路由性能指标 (14)6跨链通信协议(CBCP) (15)6.1协议结构 (15)6.2通信验证 (16)7安链(Ann-Chain) (17)7.1监管模块 (18)7.2隐私模块 (18)7.3分布式账本 (19)7.4监控与分析 (19)7.5存储 (19)8商业展望 (20)9总结 (21)参考文献 (22)1摘要区块链(Blockchain)[1-3]是一种分布式可共享的、通过共识机制可信的公开账本。

纵观区块链发展的历程,区块链已经从最早的“为币而生”逐渐发展成为贯穿信用、银行、保险、安全等各行各业的“革命者”。

经过在区块链行业的深耕积累,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区块链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数字货币。

赋予区块链在商业中的价值,使其为传统的商业模式注入新鲜的活力,才是我们打造区块链产品的使命。

本文介绍了安链云网络,安链云网络是由链路由和安链以及其他区块链系统组成的区块链云网络。

链路由提供了区块链之间的联通与分发的功能。

链路由制定了区块链之间的通信协议,使不同的区块链之间可以像网络中的各种设备一样相互通信。

在链路由的网络中,一些区块链可以起到类似路由器的功能,根据通信协议将通信请求解析并转发,动态维护一个区块链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为支撑商用区块链系统对监管、隐私和复杂业务的支撑,我们设计了安链,一个满足以上要求的企业级区块链产品。

本文将详细说明安链架构、技术特色与优势和应用案例。

2前言区块链的商业价值,已经通过比特币[4],以太坊[5]等区块链项目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数字加密货币通过去中心化发行,不易篡改等特性为广大用户所接受。

当前,很多数字加密货币区块链项目都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的生态。

然而,由于区块链自身与外界封闭的特性,目前的这些区块链生态形成了一个个彼此隔绝的孤岛。

除了,BTCRelay等少数项目在链间的交互上做出了探索之外,最常见的还是独立于链外的数字货币交易所这样的机构,通过传统的运营模式将区块链当做金矿,把数字货币当做货物来交易。

只能发挥出有限的价值。

纵观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以及其产生的巨大变革,我们无法否认通信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其实,区块链的诞生本身就是带有着互联网的前瞻性的,在不依赖中心化服务的情况下,节点之间通过P2P通信,共识,备份数据,创立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互联网发展至今,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骨干网络负荷增加,攻击频发等弊病所带来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例如,IPFS[6]作为基于内容的分布式网络文件存储协议,就可以应对传统基于IP地址的网络协议所面临的的上述问题。

通过与互联网类比,我们不难发现,在当前阶段区块链的网络属性仅仅被发挥到类似局域网的程度,不同的链之间不仅无法联通,更无信任可言。

此外,对一条区块链而言,我们也饱受其能力不足的困扰,全局共识机制在提供安全性的同时也大大限制了区块链系统的发展,我们无法通过增加节点的方式提高交易的处理能力。

如果区块链想要拥抱更光明的未来,上述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在商业应用场景下,企业级区块链产品无论从技术特点还是服务人群上都与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首的公有链有很大的区别。

企业级区块链产品的首要要求是满足监管和隐私保护。

此外,支持高吞吐量,支持数据分享,防止“拜占庭将军问题1”[7]也是提供高质量服务所必备的素质。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三章介绍链路由的设计理念,包括设计灵感与愿景,第四章详细讲解链路由的架构,第五章讲解的跨链通信协议,第六章设计了解决复杂的商业需求的子链——安链,第七章对链路由及安链的商业应用进行展望。

1拜占庭将军问题是指如何在一个不基于信任的分布式网络中就信息达成共识的问题。

拜占庭问题是一个协议问题,拜占庭帝国军队的将军们必须全体一致决定是否攻击某一支敌军。

但这些将军在地理上是分隔开来的,并且在将军中存在叛徒。

叛徒可以任意行动以达到以下目标:欺骗某些将军采取进攻行动,促成一个不是所有将军都同意的决定,或者使某些将军无法做出决定。

如果叛徒达到了这些目的之一,则任何攻击行动的结果都注定是要失败的,只有完全达成一致的努力才能获得胜利。

拜占庭假设是对现实世界的模型化,由于硬件错误、网络拥塞或断开以及遭到恶意攻击,计算机和网络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行为,拜占庭容错协议必须处理这些失效。

3设计理念针对区块链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提出“链路由”的概念。

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增强区块链系统对交易的处理能力,实现区块链交易处理能力的水平扩展;其二,打通链与链之间的通信壁垒,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互联,互通,互信。

3.1设计灵感链路由的概念是源于互联网中的路由结构。

一个简单的路由网络是由路由器和终端设备组成的。

其中,终端设备拥有唯一的IP地址,路由器维护的路由表反应的是其可以跳转到的地址,所有路由器的路由表组成了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

在我们的设计中,形如比特币、以太坊、安链等区块链系统对应的是路由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我们称之为“子链”。

子链可以收取发自链路由的消息,也可以向链路由发送消息,但是不能直接在彼此之间建立通信。

除子链外,我们设计了对应网络中路由器角色的“链路由”。

一个链路由动态维护着注册在其上的所有子链的相关信息,用来联通链网络的诸多子链。

子链必须通过跨链通信协议首先与链路由建立链接,才可以与其他子链进行通信。

链路由可以与子链或者其他链路由进行通信。

链路由之间通过彼此交换与其相连的子链的信息,来维护网络通信的顺畅。

3.2愿景在这种结构下,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逻辑和用户需求部署适合的区块链网络系统。

我们通过链路由实现了区块链的分片,提高区块链系统的交易处理能力。

相较于一条单独的区块链系统,链路由系统可以通过连接多条子链的方式在交易处理能力上直线增长。

交易的请求通过链路由的分配进入不同子链,可以有效规避针对一条子链的集中请求。

此外,我们可以在链路由上部署同构子链的不同节点数的集群,对于同构链而言,多节点数量的集群会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少节点集群的处理速度则更快。

通过链路由实现区块链的分片,可以帮助链网络根据业务需求灵活部署,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区块链服务。

当然,除了实现区块链分片之外,链路由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在于打通各子链,在链与链间建立信任桥梁。

连接在链路由上的各子链之间通过链路由得以彼此传递消息,协同工作,实现“1+1>2”的效果。

我们也可以部署多个链路由系统,每一个链路由系统中都可以部署包括比特币,以太坊,安链在内的各种子链。

因此每一个链路由都可以服务一个更完整的业务生态。

同理,我们可以根据节点数量,地理位置,业务分类等不同需求,部署不同的链路由集群,根据路由规则,对应不同需求将请求分发到合适的集群之中处理。

链路由网络的最终形态,是通过链路由的无限扩展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连接不同集群的复杂区块链星状网络。

创造一个由区块链组成的,互联,互通,互信的网络世界。

4链路由(Ann-Router)在链路由网络中,一些子链,如比特币,以太坊等,是先于链路由存在的,而且在设计之初这些子链也不具有与其他链通信的功能。

而链路由则要像路由器一样能够接纳一切子链,因此我们提出了一套链路由的设计方案以及跨链通信协议,符合这套协议的区块链系统可以轻松接入链路由。

对于此前的区块链系统,在不改变其本身设计的基础上,需要额外设计一套适配系统来辅助其与链路由之间的通信。

本节我们将对链路由进行详细介绍。

4.1共识算法工作量证明算法(PoW)是被应用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上的一种拜占庭容错(BFT)共识算法。

自比特币开始发行至今,工作量证明算法已经证明了其可靠性,但其中对资源的浪费也是有目共睹。

权益证明算法(PoS)是一种为了解决工作量证明算法中对资源浪费问题的共识算法,通过投票人在投票权益池中的权益比重来代替矿工在挖矿时贡献的算力,配以相应的处罚机制,确保投票人的诚信。

然而,算力和权益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在于算力是不能分散的,一个算力固定的矿工不可以同时在两条链上挖矿且保持总算力翻倍,但是拥有一定权益的投票人却可以对每一个可能的区块投票,只要任何一个区块成为了将来的胜出者就可以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损。

但这样做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因为这样大大降低了作恶者所需要的作恶成本。

Raft作为一种常用的高效共识算法,其最大的弊病在于不能防止拜占庭节点,一个拥有强大网络配置的拜占庭领导者节点会给Raft算法的共识带来毁灭性打击。

在拜占庭容错共识算法的发展历程中,一些结合Raft和BFT的算法被提出来。

以安链所使用的PBFT为例,一部分可靠的节点被称为验证人,验证人具有成为领导者的机会,在每一轮区块链生成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个新的验证人会默认成为该轮的领导者,领导者负责打包新的区块,并将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区块广播给所有验证人。

经过两轮超过2/3的全部验证人的投票确认,新的区块才会被共识。

这种共识方式大大提升了出块速度,而且只要保证小于1/3的验证人不是拜占庭节点,区块就可以被持续生产。

不可否认的是,PBFT中所使用的拜占庭节点容错算法能够保证1/3以下拜占庭节点的网络的安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当与经济利益相关时,即使验证人是经过挑选的可靠节点,我们也不能单纯的依赖没有处罚机制的1/3的安全,保证安全必须要做到赏务速而后有劝,罚务速而后有惩。

而其中的赏与罚必须是与经济利益直接关联的。

因此,我们对原有的共识机制进行了修改,使验证人投票的权重与其所抵押的链上代币权益相对应。

这样一来,原本需要超过2/3投票人才能确认生成区块的机制被修改成超过2/3的总权益。

此外,在PBFT共识算法中,普通节点仅同步来自领导节点发来的新区块,并不参与共识,而觉得其共识算法的安全性仅依赖于验证节点的数量,因此普通节点的数量增加并不能提升拜占庭容错的安全性。

新的共识机制中增加了非验证节点的参与性。

一个验证节点对应一个验证人账号,非验证人可以通过将权益委托给验证人,从而授权该验证人代理投票的方式赚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因为利益的关系,非验人会慎重选择代理验证人,从而做到了所有人都参与到共识中,而又没有所有节点参与共识而带来的效率降低的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