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思维导图运用
儿童思维导图课件绘图思维训练第七课:好饿的毛毛虫
树状图-Tree Map
• 分类或者规整信息到不同的 组别或类目。(Classifying or sorting things and ideas into categories or groups)
• 总结中心意思和细节。 (Grouping main ideas and details
毛毛虫吃了什么
What did the caterpillar eat?
星期一 Monday
星期二 Tuesday
星期三 Wednesday
星期四 Thursday
星期五 Friday
星期六 Saturday
星期日 Sunday
作业:泡泡图-Bubble Map
小朋友们,今天的作业是一张图——关于毛毛虫的树状图 你可以选择: 1. 写中文 2. 写英文 3. 画图片 4. 写中文+英文 5. 写中文+英文+图片
树状图-Tree Map
树状图-Tree Map
树状图-Tree Map
如何用树状图读绘本?
第一步:复习树状图的用法 第二步:通读绘本 第三步:精读,并开始绘图,一边绘图一边思考
《好饿的毛毛虫》 朗读:小杨老师
《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朗读:Babies and Kids Channel
树状图-Tree Map
关键词:
• Classify(分类) • Sort(分类、排序) • Group(分组) • Categorize(分类) • Identifying Main Idea and
Supporting Idea(分清楚主旨和细 节) • Give sufficient and Related Details (给足够的细节支撑) • Kinds of(不同种类的) • Taxonomy(分类法)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以大班叙事性讲述活动为例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以大班叙事性讲述活动为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教育越来越重视科学化,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发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工具,可以帮助孩子自主画图识图,把不同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记忆链条,以此促进孩子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幼儿园为例子,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来强化孩子自身的思考,帮助他们建立逻辑思维,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
鉴于此,本文将从幼儿叙事性讲述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和应用措施两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大班幼儿;逻辑思维;思维导图;叙事性讲述活动0 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的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可以把复杂的知识变得简洁有序,有利于孩子接收知识,提升学习兴趣。
而且,大班的孩子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脑的潜力是无限的,思维导图可以利用逻辑、形象等来发展孩子的左脑部分,进一步的来刺激人脑的发育,促进孩子大脑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大班的老师可通过引导孩子来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孩子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的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
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在幼儿园的叙事性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来针对性的提出提高的应用措施,以此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1 幼儿叙事性讲述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紧要任务,在大班的幼儿,正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为小学的学习乃至未来的学习中垫下基石的时期,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听、说、读等的锻炼的,如果幼儿学会如何听、读、说,那非常有利于思维能力的训练。
相关的儿童心理学显示,孩子的思维发展是有不同阶段的,即2-4岁的象征思维阶段、4-7岁直觉思维阶段、7-11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11以上形式运算阶段这四个阶段,而且针对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叙事性讲述活动在幼儿园是重点,而且大班的教师也非常的重视对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重视对幼儿这方面的培养,而对如何激发思维能力的提高却束手无策,因此,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儿童一般是处于浅思考或者不思考的状态下,是被动的状态(1)。
卡通风儿童思维导图教学课件
01 介绍自己 02 应用教学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忙而碌我的却一朝天着的与人家们相以反各的自的方方向式,奔也向因那此个看让到人了休在憩两被点人一们线赋的予惯了常太中多不温一情样的的地'画方面—,—至家今。不而肯我忘却怀朝。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忙而碌我的却一朝天着的与人家们相以反各的自的方方向式,奔也向因那此个看让到人了休在憩两被点人一们线赋的予惯了常太中多不温一情样的的地'画方面—,—至家今。不而肯我忘却怀朝。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 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幼儿园思维导图学习方案:思维拓展与创新思考
幼儿园思维导图学习方案:思维拓展与创新思考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个阶段的学习将对他们未来的智力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思维导图学习方案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学方法,它旨在帮助幼儿进行思维拓展和创新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实施,以及它对幼儿的思维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 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词为核心,通过主题分支和关联线来表达信息关系的图形表现形式。
它能够帮助整理思路、梳理逻辑、引导思考、提高记忆和创造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实施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必要性幼儿园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实施思维导图学习方案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通过学习思维导图,幼儿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智力发展。
3. 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思维导图。
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填写,也可以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步掌握思维导图的绘制和运用技巧。
4. 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作用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实施,可带来多方面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幼儿在梳理知识结构时更加清晰,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可以有效拓展幼儿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创新思考能力。
思维导图也有助于幼儿在表达和交流上更加清晰和有条理。
5. 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还可以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我认为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应该重视思维导图学习方案的实施,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快乐成长的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学》思维导图(思维导图)
在新环境中成为破冰者
……
儿童的阅读能力、创造性测验成绩显著下降
电视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
社交行为的改变:社交活动减少、性别刻板印象明显
暴力情节的负面影响:攻击性行为升高、对身边发生的暴力事件“免疫”,表现 冷漠
对健康无益,可能变胖
如何看待电视、网络
电视的正面影响
有以教育、科技为主题的儿童片 家长儿童共同看电视的美好时光
语言暴力的四种类型
比较:让人忽略自身优势,破坏满足感、降低幸福感,蒙蔽自己对自己的爱意 逃避责任:一边做着自己讨厌的事,一边说不得不做
语言暴力无效
强人所难:其背后是威胁,如果对方不答应要求,就会受到惩罚 道德批判→求同存异,说出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指责他人
解决方式
比较→不断地接纳,接纳自己的好与不好,接纳每个人的不同,接纳世界的多样 性
催眠
提供一个探索意识、个人觉知与动机的方式
记忆的编码特异性
当记忆提取时,提取的编码内容与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有效
留意课程中间容易遗忘的时段,提前准备预习
记忆力
利用编码特异性进行学习
复习内容时常常变换顺序
个人化口诀
利用“元记忆”(知道感)在考试时合理分配题目时间
获得内心平静
冥想
冥想的作用
提升整体幸福状态 增加大脑皮质层厚度 减少神经元细胞损失
惩罚、语言暴力的影响
只会增加负面敌意与不合作
体罚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手段
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体罚所带来的效果其他方式也能达到
体罚无效
体罚带来的伤害远远大于效果 真正的自制力由认知控制表现出来
建立可以内化的自控能力
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限制某种行为 在做出不良行为后为何要感到内疚
幼儿园思维导图知识点 幼儿园思维导图
幼儿园思维导图知识点概述:1. 什么是幼儿园思维导图?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作用和意义3.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优点和特点幼儿园思维导图的知识点:1.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1.1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定义1.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起源和发展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2.1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核心概念2.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构建流程3.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3.1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绘制工具3.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基本规则4.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4.1 幼儿园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4.2 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5.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实际案例5.1 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案例分析 5.2 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管理中的案例分析幼儿园思维导图应用案例:1. 案例一: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儿童教育教学中的应用1.1 案例背景介绍1.2 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2. 案例二: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园所管理中的应用2.1 案例背景介绍2.2 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幼儿园思维导图的未来发展趋势:1. 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3. 如何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应用水平和效果结论:1. 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对幼儿园思维导图的展望和建议以上是有关幼儿园思维导图知识点的文章大纲,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思维导图知识点概述:1. 什么是幼儿园思维导图?幼儿园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来表达幼儿学习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学习内容,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
幼儿园思维导图通常以中心思想为核心,通过分支和关联的方式展示主题和细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幼儿园思维导图的作用和意义幼儿园思维导图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幼儿系统地整理和表达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幼儿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思维导图课件绘图思维训练第三课:我妈妈
跟着小杨老师用思维导图读绘本第三课:我妈妈(My Mom)目录CONTENTS 泡泡图01我妈妈(My Mom )02一起来画图03•想要描述一个主题的属性?泡泡图最合适不过了!泡泡图可以增加孩子对事物描绘的深度和多样性。
•泡泡图顾名思义,是由很多泡泡组成。
中间的泡泡是主题词汇,周围有很多属性泡泡环绕。
•用形容词来描述事物Describing using adjectives •定义一些主题的感觉上的、逻辑上的、感情上的属性。
Identifying the sensory, logical and emotional qualities of any topic or concept•必须要用形容词!MUST be developed using adjectives oradjective phrases only!关键词:•Describe(描述)•Use vivid language(用生动的语言)•Use your five senses(动用你的五感)•Qualities(质量、品质)•Attributes(属性)•Characteristics(特性)•Properties(性能)小杨老师快乐的happy 爱帮助人的helpful 快的quick好玩的funny泡泡图-Bubble Map如何用泡泡图读绘本?第一步:复习泡泡图的用法第二步:通读绘本第三步:精读,并开始绘图,一边绘图一边思考《我妈妈》朗读:小杨老师《My Mom 》朗读:Children’s book我妈妈My Mom 很棒的nice 出色的fantastic 强壮的strong漂亮的beautiful请你们写一写你们自己的妈妈!作业:泡泡图-Bubble Map小朋友们,今天的作业是两张图——绘本《我妈妈》和你自己的妈妈!你可以选择:1.写中文2.写英文3.画图片4.写中文+英文5.写中文+英文+图片。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4)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创新。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尤其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数学复习更是一大难题。
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语义网络图形,它主要用于表示和概括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得复杂的信息变得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以中心主题为核心,周围围绕主题分支出各个辅助分支,从而形成一张具有层次和结构性的图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认知工具,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比兹利(tony buzan)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它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强化学习效果,并通过编排、组织知识来改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1、强化知识概念建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的数学概念建立是基础中的基础。
孩子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常见的数学概念,逐步提升数学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这些数学概念。
例如,在整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在思维导图中添加“整形”这个中心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在该概念周边添加与整形相关的概念,如平移、旋转等。
随着概念的不断添加,学生也将更有信心地理解和掌握整形的相关知识。
2、加强问题分析和解决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概念,还能够加强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中,问题解决是一个常见的挑战,当学生无法理解问题时,他们往往会出现逃避或忽略问题的情况,从而导致学习效果的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拆分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不同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个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问题分功能够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用一个分支表示,从而分析出问题的核心,并在思维导图中用图像、颜色以及关键词来标示。
思维导图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中的运用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幼儿绘本内涵丰富,幼儿现有的思维能力难以支撑他们掌握关键故事信息,这导致幼儿园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
平时幼儿玩区域时,我们发现:幼儿在区域自主游戏中更喜欢去科学区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去美工区进行创意制作,去建构区拼搭游乐场……去阅读区的人数却寥寥无几。
怎样才能让幼儿喜欢到阅读区绘本阅读呢?归根结底是幼儿的阅读兴趣低。
那么,该如何提升大班幼儿的阅读兴趣呢?从孩子们的只字片语中,我发现了几个关键词:没意思、看不懂、不会讲。
如何让绘本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呢?我想到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
通过思维导图和绘本阅读的有机结合,引导幼儿挖掘对绘本的不同理解,同时学会分析、整理和反思。
一、借助“气泡图”,获取绘本信息。
“气泡图”的结构很简单,逻辑只有一层,特别适合大班幼儿用它进行多维度思考问题,找出事物的多种特征,锻炼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将气泡图式的阅读记录单投放在阅读区,让幼儿在阅读书本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在幼儿阅读过程中记录运用气泡图构图,可以让绘本的内容直观明了地呈现出来。
例如:主题泡泡是5或是图片迎春花,周围的泡泡代表着与5或迎春花相关的数字或图片,增加幼儿对5或迎春花的理解深度。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用得最多的就是气泡图,气泡图简单好学,每个幼儿都会画圆圈气泡,这可以作为学习思维导图的起点。
二、巧用“桥形图”把书变简单桥形图的主要作用是类比和类推,桥的上方和下方体现了事物的相关性。
按照这种相关性,在桥的下方依次写出类似相关性的事物,以达到类比或类推的作用和效果。
绘本由多张单幅页面组成,幼儿在阅读绘本之初只关注单幅页面的内容,之后则要理解多幅图画之间的关系,挖掘故事中隐藏的线索,这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
阅读活动中,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梳理单幅页面的内容及不同页面的关系,进行类比,推出完整的故事结构。
浅析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是表达思维过程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图示方法。
其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符合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活动路径。
能促进幼儿深入读懂图书内容,敏锐捕捉图书中的逻辑线索,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
本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幼儿园绘本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究与实践,现具体阐述如下:一、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绘本的故事线索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梳理绘本的故事线索是活动的关键环节。
教师往往通过提问、观察、推测等策略,引导幼儿梳理绘本的故事线索。
但是由于绘本内容丰富,幼儿对于绘本中的关键线索把握不够到位。
对绘本故事的整体情节理解不够深入。
在教学活动中简单的师幼共读和互动并不能很好的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则能较好地梳理绘本整体的故事情节,去繁减枝。
突显绘本故事的核心要点,让绘本中的故事线索,通过图示化,具体明晰地呈现。
利于幼儿对故事整体情节的理解。
案例一:绘本《团圆》绘本《团圆》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儿童图画书,该图书的故事背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图书内容将中国人期望阖家团圆的情感视角放在儿童身上,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表达出渴望亲人团圆、家人重聚的美好愿望。
是一本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三者皆优的图画书。
该绘本画面信息量大,内容多,故事长。
教师在选择阅读重难点时,进行了甄别与选择。
重点捕捉了两条故事线索展开教学活动。
一是爸爸和小姑娘过年时发生的事。
二是爸爸与小姑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如何让幼儿在阅读中明晰书中小姑娘前后不同的情绪表现,以及理解小姑娘在情绪背后的心理转变。
教师采用流程图,让幼儿在图示的引导下读懂小姑娘在过年时和爸爸重聚的喜悦以及过年后和爸爸离别的伤心之情。
图一是小姑娘和爸爸重聚,欢乐过年的情节。
小姑娘和爸爸包汤圆→吃到汤圆里的硬币→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陪着爸爸做木工→和爸爸到天台→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看舞龙表演。
通过图示的应用,让幼儿能清晰地了解绘本中小姑娘从大年三十除夕夜到正月初三这一时间段,小姑娘和爸爸在一起开心过年的故事情节。
浅析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的运用一、绘本教学的重要性绘本教学是在孩子的儿童期培养语文运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重要性包括以下方面:1.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绘本由图像和文字组成,既能够促进幼儿对图像的理解和表达,也能够培养幼儿的阅读和书写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2. 建立阅读习惯:早期接触绘本对孩子形成阅读习惯尤为重要。
适时地让孩子接触、翻阅、欣赏绘本,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爱好和养成阅读习惯。
3. 提高思维能力:绘本教学可以通过孩子自主思考、发散思维、联想想象等方式,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1. 促进视觉记忆:思维导图使用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图形和颜色,能够促进孩子的视觉记忆,增加记忆的深度和广度。
2. 激发思维创造力:思维导图能够提供多种不同的视角和关系,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发散思维模式,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故事。
3. 系统化归纳知识: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系统地分类和组织,使复杂的信息更加简洁易懂,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的情节。
(1)画出主题:根据绘本的主题,可以在图纸上画出一个大圆圈,写上主题,如“小猪的故事”。
(2)添加分支:在主题的圆圈周围,可以画出几个小圆圈或长方型,分别写上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如“小猪建房子”、“大灰狼来了”等。
(3)使用关键词:在每个小圆圈或长方形内部,使用关键词简洁地描述情节,如“草铺房子”、“砖头房子”等。
(4)连接关系:使用箭头或线条将情节相连,表示它们的关系,如“小猪建草铺房子”和“大灰狼吹倒草铺房子”。
(5)使用图形和颜色:使用图形和颜色来区分不同的情节和故事人物,如小猪可以用一只小猪的图形代表,并用粉红色填充。
除了以上的方法,还可以使用图片、贴纸等多样化的素材来制作思维导图,以增加孩子的乐趣和参与感。
四、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1)言简意赅: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图形等方式来表达故事情节和关键词,让孩子易于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指导运用
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指导运用摘要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绘本故事丰富,图文并茂,文字简单易懂。
绘本的图片往往是具有一定色彩的图片,通常都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进行创作,从而使其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
在幼儿绘本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绘本教学,利用绘本中所包含的文字内容来指导幼儿进行思维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幼儿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使其能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观察。
通过引导幼儿从绘本故事中提取有用信息,帮助幼儿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让其能够形成一定的逻辑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幼儿;绘本教学;指导1引言在幼儿绘本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新颖的教学手段,指导幼儿从绘本故事中获取知识、学习知识。
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自主学习,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是用文字或者图画来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式。
在思维导图中,每个关键词都是一个分支,通过分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指导作用2.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思维导图在幼儿绘本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首先表现在教师引导幼儿开展思维导图活动时,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进行《我是一只小怪兽》这本绘本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能够以中心主题为出发点,通过头脑风暴、绘画等多种方式进行绘本阅读。
在绘制完成后,教师再对绘本内容进行讲解,教师可让幼儿通过思维导图了解故事内容的大概意思,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对绘本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对思维导图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使其逐渐成为一种适合幼儿学习与成长的工具[1]。
2.2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有效方法思维导图是一种集绘画、文字、图形为一体的表达工具,它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记忆。
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实践
浅谈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与实践摘要:幼儿教育阶段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智力开发,是幼儿教师主要教学任务。
因幼儿年龄较小,思维逻辑能力薄弱,难以正确理解绘本内容。
因此,为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
本文主要分析思维导图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及实践,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绘本阅读;运用实践引言:幼儿思维理解能力及长时注意力薄弱,在绘本阅读时,不能理解绘本内容,无法激发其阅读兴趣。
针对幼儿发展特点,幼儿教师通常选用具有直观性和结构性思维导图运用到绘本阅读教学中,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教学优势。
一、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培养幼儿发散性教学工具,将事物主题发展关系以层级图形式表现出来,通过直观,逻辑性强的图文结合方式开发孩子心智。
又因,人类大脑左右功能不一样,而利用思维导图能将左右大脑功能结合起来,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有不同的思考中心,如,文字、香气、食物和颜色等,任何一个中心都可成为思考关键点,由一个中心散发出其他分支,构成人类大脑神经网,实现知识迁移。
同时,这种形式,可帮助大脑理清事物发展关系,使事物简单清晰化呈现出来,利于理解复杂知识。
这种高效思维模式,被很多领域选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领域[1]。
二、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中运用与实践措施(一)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幼儿绘本读物,多是由几幅鲜艳图画组成,但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无法将图画中文字内容准确串联起来,幼儿教师在教学中,需帮助幼儿理解每幅画之间逻辑关系,掌握单幅图的文字内容,将每幅图内涵逻辑线索寻找出来。
在绘画阅读之前,教师可带领幼儿梳理绘本关系,找出绘本图画中隐藏线索,帮助其形成思维框架,引导幼儿在思维框架下完成绘本阅读任务。
例如,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主要帮助幼儿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通过图像、颜色、文字、符号、线条等将思维过程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在故事绘本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故事的结构,分析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故事的情节发展脉络,从而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提升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教本文将分析如何根据绘本故事的结构巧用思维导图,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阅读能力;思维导图,培养策略;一、用树状图呈现“节奏型”绘本的故事结构“节奏型”绘本是指绘本中两个或多个画面按照同一个情节发展逻辑不断重复,就像音乐节奏一样。
如绘本《好饿的小蛇》中,小蛇发现苹果,吃了苹果,肚子就变成苹果的形状;发现香蕉,吃了香蕉,肚子就变成香蕉形状……接下来的情节都是类似的,小蛇发现了什么,它的肚子就相应地变成了这个物体的形状。
针对这样有类似情节重复出现的绘本,我们可以选用树状图来梳理绘本。
树状图主要是在对内容进行分组或分类的时候使用的一种思维导图。
借助树状图,幼儿能清晰地感知相似情节不断重复,找到情节发展的规律,能够预测和验证故事情节,学习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概括,进而理解绘本内容,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二、选用双重流程图呈现“变化型”绘本的故事结构“变化型”绘本是指绘本的开头与结尾部分主角或事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如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首页中的大猩猩坐在大树前,树干上挂着一个牌子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每小时5元”,而末页还是这只大猩猩,仍旧坐在大树前,但树干上的牌子写的内容变成“我有友情免费出租”。
从每小时收费5元到免费,中间发生了什么?双重流程图又称首尾呼应图,左边交代起因,右边呈现结果,中间是事件发展的过程。
教师可以利用双重流程图引导幼儿对比绘本首页和末页画面的变化,对故事情节进行大胆猜测。
根据《我有友情要出租》的故事内容,教师将绘本的首页画面和末页画面分别放置思维导图的左边和右边,而中间的流程图留白,这有效引发了幼儿对绘本的好奇与猜想。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语言能力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大班幼儿语言能力摘要:思维导图强调图文并重,针对主题,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各级主题关系。
在大班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引入思维导图,能让幼儿产生语言表达兴趣。
文章从帮助幼儿理清表达思路,引导其协作交流,和引导其发散思考三个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展开具体探究,以期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班幼儿;语言能力思维导图能激活人的大脑机能,能协助人在逻辑想象之间平衡发展。
根据思维导图对人脑的作用方式,其跟儿童的大脑功能发育吻合。
因此将其应用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能促使幼儿进行更多的分析和思考。
因此能促进幼儿提高抽象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对他们的综合发展十分有利。
一、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虽然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尚未经过严格的语言训练,因此他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通常显得欠缺逻辑性和条理性[1]。
而要想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训练他们的理性思维,让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具条理性。
可以在绘本教学中引导幼儿讲故事,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结构和线索。
例如,在讲绘本故事《小兔子找太阳》时,教师可以直接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出示“小兔子找太阳”主题图画,将其放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处,接着讲述这个故事:小兔子听妈妈说太阳是圆圆的,红红的,于是便要去找太阳。
它来到妈妈的房间,提着两盏红色的圆灯笼问:妈妈,这是太阳吗?妈妈告诉它,这是灯笼,太阳不在屋里。
小兔子来到房子外,看到天上飘着一个红色的气球,于是问妈妈,这是太阳吗?妈妈告诉他这是气球,太阳是有温度的,而且会发光。
小兔子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到了一个红红的圆圆的会发光的“大火球”,它发出的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于是它知道,这就是太阳……讲完这个故事后,教师跟幼儿展开交流,提出如下问题:小兔子在找太阳的过程中,误将什么当成了太阳?这时,细心的小朋友会回答,小兔子刚开始将圆灯笼当成了太阳,接着将一个红色的气球当成了太阳。
浅谈思维导图在中班绘本教学中的几种模式
浅谈思维导图在中班绘本教学中的几种模式摘要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孩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思考和理解绘本,还能从绘本出发拓展出许多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我们积极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改进研究”,通过实践摸索和研究,探索出了几种运用思维导图开展中班绘本教学的模式——过程式、归纳式、发散式。
关键词思维导图绘本教学模式正文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的绘本教学活动,由于教师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忽视了“儿童本位”的核心理念,过多的关注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认知理解,停留在“老师讲一讲,孩子说一说”的阶段,大多采用的方式都是“我读他听”,虽然已经列入“已读”系列,却没能get到精髓。
幼儿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学习兴趣不高,记忆大多是零、散片段式的,缺乏梳理概括的能力,从而完整叙事能力较低,而且幼儿的阅读通常只是表面的没有深度阅读不能对阅读内容进行整体提炼、归纳和概括,处于低阶思维。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将知识可视化的工具。
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运用思维导图,能让孩子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思考和理解绘本,还能从绘本出发拓展出许多有意思的思考方向。
图形化符合孩子们的思维习惯,可以很清楚地表现出绘本内容的结构、层次,把抽象的逻辑问题具象化。
使幼儿绘本阅读进入深度阅读阶段,幼儿思维也由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迈进。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绘本教学中,在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为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积极探索“基于思维导图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改进研究”,通过实践摸索和研究,探索出了几种运用思维导图开展绘本教学的模式,现就以中班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为例,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2.过程式过程式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运用某一种思维导图开展教学活动时,幼儿通过思维导图理解故事内容。
以绘本《月亮的味道》为例,这本绘本主要讲述了在静谧的夜晚小动物们通过合作,运用叠高的方法最终齐心协力够到月亮并品尝到月亮味道的故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以《长方体与正方体》为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以《长方体与正方体》为例《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引导儿童对长方体与正方体有关基本概念以及公式加以掌握,其中包含基本含义、面积计算以及体积计算等,之后对上述内容加以清晰掌握。
同时,完成课堂授课后,要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保证学生能够通过所学内容解决问题,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一、交流汇报,知识梳理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事先准备魔方和火柴盒,之后在课堂之上让儿童进行观看,让儿童直观看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实物。
通过儿童熟悉的魔方以及火柴盒把课题引出来,能够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并且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
教师给出魔方以及火柴盒,能够引出“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个核心内容,之后引导儿童对之前所学知识加以回顾。
在此期间,数学教师一直都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以及指导者,把“长方体与正方体”当作中心来实施教学活动,将儿童当作课堂核心。
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必要之时需对儿童加以指导,激发其学习热情,促使其成为课堂主人,用积极态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
完成授课以后,数学教师可要求儿童对相应的思维导图加以绘制,进而让儿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清晰认识,对知识加以牢固掌握。
课堂之上,数学教师可魔方与火柴盒当作儿童学习期间的助手,对长方体以及正方体有关知识加以整理。
首先,对长方体以及正方体具体形状具有的特征加以回忆。
由学生汇报,而教师则需引导儿童借助思维导图对有关知识加以整理。
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自此单元之中,大家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引导儿童通过思维导图继续进行整理。
借助思维导图这种形式将本单元当中的知识进行串联,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这样便于儿童进行对比理解。
二、知识运用,巧设练习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已经按照自己的理解绘制出了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可见大家对知识的掌握已经相对比较牢固了。
接下来同学们可以完成下面这几个练习题,检查一下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老师今天布置的所有习题都和魔方、火柴盒相关,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猜猜老师想问一些什么样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儿童会给出以下答案,如怎样计算魔方的面积?怎样计算火柴盒的体积?怎样计算火柴盒的表面积?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问题1:把火柴放到书桌上,大家猜想以下,其和书桌面最大接触面积与最小基础面积是多少?儿童可充分发挥出自身想象力,通过实物演示自己的想法,同时分析具体理由。
幼儿活动教案编写中的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应用与评价方法探究
幼儿活动教案编写中的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应用与评价方法探究导语:教育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而幼儿活动教案的编写则是促进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思维导图与概念图作为思维工具被广泛应用,对于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思考和整合知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思维导图与概念图在幼儿活动教案编写中的应用与评价方法。
一、思维导图在幼儿活动教案编写中的应用1.思维导图概述思维导图是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表示关键概念和思路之间的关系,能够清晰展示整体框架和主次关系。
2.构建教案思维导图的步骤(1)确定活动主题:如以“动物朋友”为例(2)归纳中心概念:如动物分类、动物特征(3)有序展开分支概念:如哺乳动物、鸟类(4)追加明细概念:如狗、猫、鸟(5)填充相关知识点:如鸟嘴形状、羽毛颜色3.优势与应用领域思维导图有助于展示教案的逻辑结构和关键内容,帮助教师把握重点,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
它适用于各个学科和活动类型,如语言、数学、音乐等。
二、概念图在幼儿活动教案编写中的应用1.概念图概述概念图是通过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线条和箭头来构建知识结构图,突出概念的联系,易于展示知识的整体性。
2.构建教案概念图的步骤(1)确定活动主题:如以“昆虫世界”为例(2)提炼关键概念:如昆虫特征、昆虫分类(3)建立概念关系:用线条和箭头连接不同概念(4)完善概念补充:如昆虫羽翅与无翅膀的区别(5)加入相关知识点:如蜻蜓、蝴蝶3.优势与应用领域概念图有助于幼儿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知识之间的层次关系,帮助幼儿构建系统性知识框架。
它适用于启发幼儿思考、发展概念与分类能力等活动。
三、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应用实例以“四季变化”为主题的活动教案为例,首先可使用思维导图确定教案的总体框架,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和四季特点;然后使用概念图展示具体内容,如春天花草的变化、夏天的暑假和游泳等。
四、幼儿活动教案编写中的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的优缺点1.思维导图的优缺点优点:易于理解和记忆,展示逻辑结构和重点内容。
提升大班幼儿思维导图设计与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大班《蚕宝宝养殖活动》为例
提升大班幼儿思维导图设计与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以大班《蚕宝宝养殖活动》为例【摘要】本文从分析当前养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尝试以思维导图为载体,通过养殖前计划组内分工、猜测蚕宝宝生长变化;养殖中观察记录蚕宝宝的生长过程、讨论解决养殖中的问题;养殖后反思总结经验三步,探索思维导图在大班养殖活动中的运用。
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设计与运用,总结出蚕宝宝养殖中关于生长条件、生长过程、食物的选择、照顾方式四方经验。
【关键词】思维导图设计运用养殖活动【正文】一、养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一)逻辑思维方面大班幼儿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事物的理解也发生着各种变化。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再停留在对事物简单的表面的评价,还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
在对班级幼儿前期观察中,发现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存在很大的提升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1.逻辑性时有时无,语言组织缺条理案例1:养殖活动分享环节,妹妹分享道:“我今天观察了蚂蚁,它吃了一点饼干碎,然后......”妹妹低着头,红着脸,一脸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忘记了……”《指南》指出:5—6岁的幼儿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讲述时还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
在养殖记录分享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经常出现断片、讲不下去的情况,在表述过程中很少出现“首先”、“接着”、“最后”等连接词,讲述的内容随意性大,内容缺乏关联性和完整性。
2.思维发散性受限,创新能力不足案例2:养殖角创设大讨论中,教师问道:“我们的养殖角可以怎么设计”?雯雯说喜欢小白兔,想养兔子。
之后孩子们讨论的点都围绕着“我想养......”展开,养殖角可以怎么布置,需要准备些什么等只字未提。
5—6岁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
但由于思维方法受限制,创新发散力不足,他们往往只能联想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对于那些不常见到的或者没怎么接触过的事物很难联想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
1、包含的内容:《逻辑思考的秘诀》和《拆掉思维的墙》
2、能力与收获:图像化思维方法、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全球化视野与解决问题能力
一、逻辑思考的秘诀
➢比较思维/气泡图、双气泡图(培养概括和对比能力)
➢分类思维/树形图(培养分类能力)
➢系统思维/流程图(按先后顺序分析事物内在逻辑) 、复流程图(按因果关系解构事物发展逻辑)
➢综合运用
二、拆掉思维的墙
➢发散思维/圆圈图、头脑图
➢类比思维/桥型图
➢拆分思维/括号图
➢综合运用
1.1、比较思维/气泡图、双气泡图(培养概括和对比能力)
气泡图
气泡图在写概括及定义实物特征方面的应用
气泡图在写作文方面的应用
气泡图在知识点总结方面的应用
双气泡图
应用实例:
1.2、分类思维/树形图(培养分类能力)
附上树状图模板:
树状图主要用来归纳要点,适合用来回答有章可循的问题,比如“好故事有什么特点”:
1.3、系统思维/流程图(按先后顺序分析事物内在逻辑) 、复流程图(按因果关系解构事物发展
逻辑)
有了气泡图或者树形图作为基本框架,接下来就是树立大纲了——流程图(Flow map)是孩子的好帮手,它能够帮助孩子用来解释一个事件发生的顺序,主要用来列举顺序、时间过程、步骤等等,其中每个框框表示事情发展中的一个步骤。
比如这张就是关于一个苹果的生命周期的流程图,苹果可以先从种子开始,会开花、树上会结出苹果,我们可以把苹果摘下来装在篮子里,最后再做成香喷喷的苹果派。
看起来很简单的一种流程图,但是这种图对孩子们的写作上面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在写作上面老师也用流程图用得很多。
我们看一下,这个是老师提供给一年级的孩子学写作的时候用到的一个图,叫做My story flowmap(我的故事流程图),其中包括有故事的开端、中间的发展、结束,老师会用这种图来帮助孩子,让他们在写之前,先想一下,可以把这种流程图填一下,或者是填文字、或者是画画,这样填一下之后,在写文章的时候就有条理多了。
实例:怎么吃奥利奥饼干?每个同学就要得先把自己的吃法想一想,然后用流程图画出来。
比如这位孩子的吃法是这样的,先是一整块饼干,然后他把它掰碎,再把它泡在牛奶里面,最后和着牛奶一起喝掉。
其实在画这个流程图的过程中,就会触发把整个过程考虑得很清楚,然后之后再动笔写的话就简单很多。
这是关于流程图。
多重流程图:
比如电影《疯狂动物城》里有个经典桥段:女主角——兔子警官要找树懒业务员查一个车牌号码,用流程图表现,就是:
说白了,就是丰富“How”这个中间环节。
最基础的常见句式有:
How did it look?Size?Color?Shape?- 它看上去什么样?尺寸?颜色?形状?
How did it feel?Texture?Temperature?- 它摸上去怎么样?材质?温度?
How did it sound?People talking,singing etc?Background noises?
- 它听上去如何?有人说话唱歌的声音?还是有背景噪音?
How did it smell?- Like...?Fruity?Flowery?- 它闻起来是什么感觉?像什么?水果味?鲜花味?
How did it taste? Like...?Sweet?Salty?Sour?Bitter?像什么?甜的?咸的?酸的?苦的?
但要让文章更拔尖,孩子还需要加入一些“感染力”——要实现这一点,有5个C需要遵循。
这5个基本原则,也可用来做名作赏析和阅读笔记:
北京11岁半的姜同学就灵活使用了5C图:未来星际大战,地球受到外星人射出的流星雨攻击(灾难前建立认同感)——不知道如何消灭流星雨(共同的挑战)——有人隐藏了战胜方案,在地球挑起内战(强化冲突)——挑拨离间的人被发现,战胜方案得到实施(战胜挑战)——战胜了外星人(结果)
复流程图
Multi-flow map(复流程图),这个图主要是用在阅读。
大家可以看到它中间是一个核心事件,在它的左边表示事件产生的原因、右边是事件引起的后果,通常在孩子读完一本书或者听完一个故事之后,我们就可以带着他一起用这个复流程图来做一个事件的起因、引起的后果,做这样的分析。
1.4、综合运用
2.1发散思维/圆圈图、头脑图
Circle Map(圆圈图),它适合更低年龄的孩子使用,其实这个图跟气泡图有点类似,但是它没有层次感,不像气泡图有一个线段,就是你感觉会有层次感,这种圆圈图就没有层次感,所以更适合小小孩。
它中间的小圈圈表示一个主题,外面的大圈圈可以去填画任何跟主题有关的东西。
比较松散的一种图,很适合年龄比较小的孩子
2.2类比思维/桥型图
桥型图(Bridge Map):主要用来进行类比、类推,桥型左边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写下具有相关性的一组事物,按照这种相关性,在桥的右边一次写下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以能够形成类比或类推。
2.3拆分思维/括号图
括号图表示事物的总体和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