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段隧道坍塌2次 伤亡事故案例

合集下载

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小平羌隧道“4·20”重大事故由中国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西宁至张掖段站前工程LXS-8标,设计里程为DK345+155~DK407+122,线路长61.363正线公里,位于甘肃省中牧山丹马场和张掖市民乐县境内,海拔高度3500米~2700米。

小平羌隧道地处祁连山中高山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西南方向祁连山小平羌沟至大平羌沟之间,平均海拔高度为3100~3800米。

洞身地表起伏较大,地表自然坡度30~40度;隧道起讫里程为DK345+329~DK349+312,隧道长度3983m 。

小平羌隧道距民乐县城约120公里,距张掖市约187公里。

事故发生的经过: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 型钢拱架,经领工员王伟检查无异常后,喷浆班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

4月20日4时05分,带班员陈吓文出去组织后续施工材料,当走到距离作业面约40米处时突然听见身后一声巨响,回头看见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发生了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跨,12名作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兰新线甘青项目部三工区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坍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

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范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 。

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

直接经济损失约908万元。

事故原因分析:小平羌隧道位于祁连山区域地质构造带(纵向长约1000km, 横向宽200~300km )石炭系灰岩夹页岩、泥灰岩,泥盆系砂岩等软硬相间的地层中,由于多期构造运动挤压作用强烈,洞身发育多个向斜、背斜相间组成的复式褶皱。

地表覆盖风化残积土层较厚,基岩露头较少。

开挖揭示DK349+050~+035洞段总体位于背斜构造北翼,岩层倾角较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结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后开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结构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降低,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因素。

坍塌事故案例-

坍塌事故案例-

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和启动条件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
1
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具备丰富的救援经 验和技能
2
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和工具,提高救援效率
3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救援能 力
加强公众的应急救援意识教育
提高公众对坍塌事故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案例四:矿山坍塌事故

事故经过
2019年8月,某矿山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原因分析
经调查,事故主要原因是矿山开采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和安 全管理漏洞。具体来说,矿山的支护措施不完善,加之在开 采过程中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导致山体失稳坍塌。
03
坍塌事故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设计与施工管理
根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强设计审核 、施工监督、材料质量检测等。
控制措施实施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预防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实时监 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推广新技术,提高工程安全性
新技术引进
积极引进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质量 和安全性。
技术培训
加强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应用 能力。
社会影响
坍塌事故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对 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坍塌事故的原因
01 02
设计与施工不当
建筑物、构筑物、堆置物、土石方的设计、施工不当是导致坍塌事故 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结构设计不合理、建筑材料质量差、施工工 艺不规范等。
使用不当
技术交流
组织技术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经验 ,促进全行业的技术进步。

隧道事故案例要点

隧道事故案例要点

· 现场管理失职 ·6 月 28 日上年隧道下行线小型制冷机发生故障,停
止供冷 7.5 个小时。下午 2 时左右,施工人员在下 行线隧道内安装水文观测孔,发现一直有压力水漏 出,尽管采取了用木板封堵掘进面等一定措施,但 效果不佳。29 日凌晨 3 时,水阀处测出的水压接近 外部第七层承压水水压。险情初露征兆,但现场没 有任何人将这一情况向总承包及监理公司汇报,导 致险情逐步加剧。 ·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7 月 1 日零时许,中煤 上海分公司项目副经理李柱和明知旁通道冻土结构 存严重隐患、工程已停工,竟还擅自指挥当班班长 任秀忠,执意安排施工人员拆除冻土前掘进面部分 封板,用风镐凿出直径 0.2 m 的孔洞,准备安装混 凝土输送管。正是这个孔洞出水,水砂从掘进面的 右下角和侧墙不断涌出,以致封堵无效,最终酿成 事故。
、分段开挖,分段开挖长度约15-30米,逐段开挖 ,逐段施工内部结构,逐段回填。 ·4、开挖中要核实地质资料,不符时应通知设计单 位。
五、塌方前施工进度情况
· 第二开挖段长106米,分六个流水段开 挖,第一段为靠大里程方向盾构井段26.45 米长,已经打上底板混凝土,正绑扎墙体 钢筋,往南逐段为清底做垫层,做接地 极,靠南头四五六段用小挖掘机正在挖最 后一步土。
· 第二阶段(9日中午至10日早晨6点):险情初显,初步抢险 阶段。9日中午,承包商正在架设钢支撑过程中,发现10轴 ——11轴北侧第一道围檩、8轴——9轴北侧第一道围檩受到 钢支撑顶压出现较大变形,钢支撑活动端松动,部分钢支撑 轴力消失或滑移;现场采取加支撑时间上已经无法控制变形 加大,承包商联系土源准备进行局部回填。
·大新站车站长度215米,车站标准段宽度19.1米,盾 构井段22.6米,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8.5米,车站两 端设置盾构工作井。车站上部为回填土、开山石, 中板标高附近分布有淤泥、饱和粗砂层和砾砂层, 基坑下部埋设范围内以砾质粘性土和砂质粘性土为 主,地下水埋深约1.支撑设计方案,排桩结构

晋济高速公路晋城岩后隧道“ 3.1”特别重大道路事故

晋济高速公路晋城岩后隧道“ 3.1”特别重大道路事故

The most heartbreaking distance is not that you say indifferently that you no longer care, but that you let go, butI will always live in regrets and cannot forget!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晋济高速公路晋城岩后隧道“ 3.1”特别重大道路事故一、事故的基本情况。

2014年3月1日14时45分许,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的晋济高速公路山西晋城段岩后隧道内,两辆运输甲醇的铰接列车追尾相撞,前车甲醇泄漏起火燃烧,隧道内滞留的另外两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和31辆煤炭运输车等车辆被引燃引爆,造成 40 人死亡、12 人受伤和 42 辆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 8197 万元。

二、事故的直接原因。

晋E23504/晋E2932挂铰接列车在隧道内追尾豫 HC2923/豫H085J挂铰接列车,造成前车甲醇泄漏,后车发生电气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进而引燃泄漏的甲醇。

三、事故的间接原因。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1)肇事车辆属于山西省晋城市福安达物流有限公司,该企业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不符合规定要求,不按照设计及批准要求充装介质,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落实,行车记录仪发生故障后仍然违规从事运营活动。

(2)被追尾车辆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存在“以包代管”问题,不按照设计及批准要求充装介质,驾驶员和押运员习惯性违章操作。

(3)晋济高速公路煤焦管理站违规设置指挥岗加重了车辆拥堵,其上级主管单位晋城市公路煤炭有限公司对管理站的监督检查和工作指导不力。

2.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1)山西省晋城市和泽州县政府及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不力,存在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不深入,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重审批、轻监管,执法不严等问题。

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事故案例
隧道施工一般涉及的事故类型有: 坍塌 突泥涌水 火工品爆炸 火灾 触电 机械设备等
隧道工程各类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不良。 (二)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三)设计地质勘查不明 (四)设计方案和工程措施不当 (五)施工工艺不规范 (六)技术管理薄弱 (七)施工管理不到位 (八)变更随意性大等
案例一:某高速公路某隧道坍塌事故
2、必须按规定进行地质预测、预报,项目部必须指定一名 领导负责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必须配臵地质工程 师。对Ⅲ、Ⅳ级围岩必须进行地质素描,应特别重视判断围岩 块体结构非稳定体的状态,防止突发性崩塌事故。 3、必须建立完备的监控量测系统,否则不准施工。监控量 测点必须及时埋设,开挖2小时内读取初始数据,必须保证量 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必须用量测数据指导 施工,应特别注意仰拱开挖过程中的量测变形情况。
案例三:铁路施工隧道火灾事故 事故简况: 某铁路施工隧道正洞左线作业人员进行割除钢筋 作业时,防水板起火,发生火灾。这是一起由于违 章动火作业引起的火灾事故。
案例三:铁路施工隧道火灾事故
案例三:铁路施工隧道火灾事故
案例三:铁路施工隧道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 (一)割除的灼热钢筋头,掉落在软式透水盲沟上, 引起燃烧,继而引燃防水板、脚手板等其他可燃物。 (二)电、气焊工违规作业,未执行相关的安全交 底、技术交底,没有注意下方有软式透水盲沟等可 燃物,也没有跟踪检查钢筋头的安全状态。 (三)对于散落在地面的防水材料,作业人员观察 不细,未做出适当处理,并且当时下方无人监护。
案例一:某高速公路某隧道坍塌事故 预防措施: (一)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隧道施 工地质预报方案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为正确地选择 断面大小、衬砌类型、施工方法、支护参数提供依 据,指导施工。 (二)安排专人负责监控量测工作,整理相关数据 分析位移及围岩稳定性,做好隧道地质素描和综合 预测预报工作。 (三)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并及 时进行交底。

隧道塌方案例及预防

隧道塌方案例及预防

机械施工管道逃生 ➢方式:从成孔方式来看,有逃生管顶进和大口径水平钻机 逃生管跟进两种。 ➢选型:当坍塌体长度在10米以内且为土质时可考虑逃生管 顶进方式;当
坍塌体长度大于10 时,地质较复杂时可 考虑大口径水平钻机 套管跟进方式。
➢:逃生管顶进:可采用挖掘机配合液压顶镐将逃生管顶进 坍塌体;用气压顶进机械设备将逃生管坍塌体形成逃生通道。 挖掘机配合液压顶镐顶进法边顶进边人工出碴,当坍塌体对 管道的握裹力增加,无法 继续顶进时可在顶管内再安 装一小直径钢管继续顶进, 此在兰渝铁路桃树坪隧道取 得了成功。
发生1起, 死亡3人。
小计
发生7起, 死亡9人。
发生11起, 死亡27人。
发生5起, 死亡16人。
发生8起, 死亡50人。
发生7起, 死亡31人。
发生6起, 死亡12人。
小结:
1. 随建设规模增大,隧道安全事故件数 也在增加,伤亡人数较多。近6年来发生隧 道安全事故44起,人员210人,其中145 人死亡。因此,隧道建设参建各方在管理 上应高度重视。
✓适用条件:当塌方体为砂土、黄土、粘土以及碎石土(碎 石粒径最大不超过60cm)可直接钻进,当碎石土最大粒径 超过60cm时可采用自带DTH潜孔锤套管钻进。
✓场地需求:钻机行进路线坡度小于15°,钻机就位场坪 基础水平坚实,空间尺寸不低于15m(长)×5m(宽) ×5.3m(高);
✓风水电需求:380V、50Hz的电力,满足225KVA使用 负荷;若使用潜孔锤钻头钻进,现场需2台空压机、2个储 气罐、1个风包的位置,合计30m2的空间位置;使用潜 孔锤钻头钻进除尘时 用的1000L清水; 10m2的水平场地 作为发电机或电动 机单元场地。
粉砂岩,钙质胶结,Ⅴ 级围岩。经20小时的 努力 “生命通道”打 通,经相关人员94小 时的紧张救援,坍塌体 正面梯形导坑成功打通, 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1. 2019年某地有限公司隧道施工事故
某地有限公司在2019年进行隧道施工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
全事故。

事故原因是施工过程中忽视了隧道房屋支护的安全措施,导致隧道结构崩塌,致使多名工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展开了调查并采取了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高空坠落事故
在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名工人因操作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该工人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其他安全工具,导致不幸事件的发生。

施工单位随后强化了工人的安全培训,并加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3. 隧道施工爆破事故引发的火灾
在某隧道施工中,由于爆破操作不当,引发了一起火灾事故。

施工人员未能控制好火势,导致火灾蔓延并造成严重财产损失。

相关责任人受到了相应的处罚,并对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和整改。

请注意,以上案例仅为虚构,旨在说明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其应对措施,没有实际发生过。

在实际工程中,隧道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施工安全。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29
中铁二局成渝铁路大安隧道发生燃烧6人死亡

2011年12月9日零 时36分,中铁二局 承建的成渝铁路 客运专线(永川区) 大安隧道出口 dk248+487处,在 施工过程中发生 可燃物燃烧,导致 6人窒息,其中2人 当场死亡,另4人 在医院抢救无效 死亡。
2011年 4月20日凌晨4时,兰新铁路第二 双线山丹军马场境内小平羌隧道发生坍塌 事故,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施工的中铁二 局集团有限公司10名现场作业人员失踪, 2人死亡。
17
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突发涌水 ,11名施工人员遇难
2006年1月25上午在隧道正洞施工的有施工辅助人员14人,平导(与隧道 正洞平行的辅助施工洞)施工人员8人。10时50分,平导突然涌水,几分 钟后水通过平导和正洞之间的横通道涌入正洞。平导8名施工人员立即撤 离,并向外报告涌水情况。11时许水涌出洞外,最大涌水量达每小时30 万立方米左右,正洞施工辅助人员有3人随隧道涌水逃出洞外。
公路、桥梁、隧道 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蒋伯菡
2012年 5月
1
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垮塌

事件回放:2011年7月 14日早上8时50分许, 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北 端轰然垮塌,一辆正在 桥上行驶的旅游大巴车 坠入桥下,造成1名驾驶 员当场死亡,其余22人 受伤。 事故原因:桥梁个别 或部分吊杆断裂,导 致桥面荷载失去承载 而发生桥面垮塌。
14
江苏无锡北塘区丽新路复新桥发生垮塌事故

事件回放:2009年12 月26日凌晨2时许,牌 号为苏B66615工程车 辆从吴桥某处拆迁工 地运载建筑垃圾经丽 新路前往青石西路过 程中,行驶至复新桥 中央,导致复新桥拱 型桥梁发生垮塌,事 故发生后车上两人已 救出,此车运载的建 筑垃圾达20吨,属于 超载。

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

隧道施工事故案例分析藕明江前言:隧道工程施工复杂,有着太多的潜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

在近几年,隧道工程施工的事故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本文即选取典型的隧道施工事故,对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失稳分析,同时给出具体的维护措施及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隧道施工安全有所帮助。

案例兰新铁路小平羌隧道“4.20”坍塌事故2011年4月20日4时05分左右,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兰新路甘青段LXS—8标小平羌隧道出口掌子面,喷浆作业时拱顶突然发生坍塌,12名作业人员被掩埋致死。

构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

1.现场还原2011年4月19日23时30分,钢筋班组安装完成DK349+035处最后一环工22a型钢拱架,经领工员检查无异常后,喷浆组13人操作3台喷浆机喷浆。

同日4时05分,隧道喷浆作业面上方围岩突然发生坍塌,导致初期支护的工22型钢拱架及喷浆作业台架被砸垮,12名作业人员全部被埋入坍塌体中,事故发生后,中铁二局立即组织抢险救援,于4时40分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后因连续发生塌方,抢险工作被迫停止。

经勘察事故现场,坍塌范围里程为DK349+035~DK349+050,距离地表深度约100~110m。

坍塌岩石块体约400方(最大块径约1米左右),塌腔高8~10米。

2.原因分析2.1直接原因(1)小平羌隧道岩层倾角较陡,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岩层的层间结合力较差,加之小平羌隧道洞顶地表冻土冬春后开始融化,冰雪融水下渗软化软弱结垢面,致使围岩抗剪强度降低,是该起事故发生的潜在客观因素。

(2)施工单位未单独编制塌方应急处理方案且未向监理报验;在完成初期支护后未能及时对上部的空腔进行压注水泥砂浆回填处理,没有形成有效抵抗塌方冲击荷载的结构体系。

(3)施工速度过于缓慢,拱顶空腔围岩临空暴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导致顶部围岩强度降低,进而引起岩体失稳而坍塌。

2.2间接原因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混乱,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不到位。

铁路隧道塌方事故案例分析

铁路隧道塌方事故案例分析

隧道塌方事故案例分析洛湛铁路(茂名段)古榄隧道7.15坍塌一般事故一、工程及事故概况洛湛铁路(茂名段)古榄隧道进口里程为DMK480+725,出口里程为DMK484+295,全长3570米。

建设单位为广铁集团公司,施工单位为中铁**局,设计单位为铁道第**设计院,监理单位为广东**监理公司。

当时进口掌子面施工里程为DMK481+181,仰拱及仰拱填充里程为DMK481+150,二衬里程为DMK481+105。

塌方中心里程约DMK481+150,离进口洞门425米,围岩为V级,涌水量大。

洛湛铁路(茂名段)古榄隧道于2008年7月15日晚19:30时,开挖DMK481+150~+155段5米仰拱时,仰拱基坑基本开挖到位,挖机已退到DMK481+148填充面上对上述段进行清底作业。

当时掌子面处于停工状态,无人作业,仰拱开挖现场只有领班1人,汽车司机1人,挖掘机司机1人。

22:35时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隧道左侧边墙突然发生掉块,随即洞内发生大面积坍塌,立刻将DMK481+148里程前后完全掩埋。

供电线路瞬间受损,隧道洞内一片漆黑。

现场领班郭朝华快速跑向洞口方向,汽车司机杨正林驾车幸运地安全撤出危险地段。

挖掘机司机陈其宝,正在挖掘机驾驶室内操作,不幸困在坍塌体内。

事故发生后,现场及时组织了紧急搜救。

由于塌方体极不稳定,救援工作异常艰难,抢救作业面多次发生险情。

为保障抢救人员的安全,经抢险指挥部决定于7月23日停止对被困挖掘机司机的搜救,由设计单位出具加固处理设计方案后,再由施工单位对塌方段按设计方案进行处理,并进一步调查事故原因和搜寻被困人员。

古榄隧道DMK481+150~+155塌方段围岩地质情况,揭示围岩为强风化砂岩夹页岩,局部为全风化,岩体破碎,裂隙纵横交错,层理产状不规则,岩层风化严重,多数呈软弱夹层产出,局部岩层层理接近水平状,岩体裂隙水和孔隙水丰富,受裂隙水和地表水渗透后,岩体自稳性差。

二、塌方段原因分析针对DMK481+150~+155产生塌方事故发生的原因1、主观原因分析:(1)对新奥法理论认识不足:A如下台阶施工到仰拱施作时间间隔过长,达50天间,在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使断面及早闭合,以有效地发挥支护体系的作用,保证隧道的稳定性,在实施中未能认识到早封闭的作用。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一)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一)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一)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课件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在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起与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相关的案例。

一、济南南环快速路上钢桥事件2012年4月19日,济南南环快速路上一辆让重达34吨的钢桥因行驶过程中悬索钢索松脱而沿着路面滑行先后冲撞两辆小车,造成闫某某、张某某2人死亡,程某某受伤。

这起事故的原因是钢桥安装前未经检验,且在装配时盲目调整拼缀,未按照参数对钢桥拼装条件进行规范操作,忽视了松脱保护措施。

二、唐山快速路桥梁坠落事件2013年9月15日,唐山市一辆货车行驶至唐山快速路上文化路南桥时,该桥桥下一根预应力钢筋断裂,两边分离,一条约五米的预应力钢筋被掀翻洒落在货车顶部,造成货车司机受伤,货车翻倒,桥梁坍塌,严重影响了路面交通。

经过调查,该事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桥梁预应力钢筋出现钢筋断裂导致桥梁结构出现变形。

三、太原快速路隧道火灾案例2014年4月26日,山西省太原市九龙坡隧道出现火灾。

事故当晚7时50分左右,一辆运送氧气瓶的货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火花燃烧氧气瓶,导致汽车和隧道内部燃烧,后来死亡2人,重伤1人,车辆全部烧毁。

在这起事件中,隧道内没有消防安全预警设备,隧道内部的设备也不规范。

因此,隧道发生火灾时,自然灾害缺乏应急措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伤亡。

从以上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三方面的教训:1.公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装置松脱保护措施,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检测。

2.进行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时,必须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3.公路桥梁隧道厂商和维保部门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预警系统要进行定期巡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在今后的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加强对公路桥梁隧道安全事故的研究和探讨,总结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和教训,加强对公路桥梁隧道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公路桥梁隧道的安全发展。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一、铁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及案例(一)复杂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1、2006年01月21日,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出口段平导开挖至DK255+978时发生突水、突泥,突水总量约18万方,在抢险抽水时又多次发生突水。

马鹿箐隧道全长7879m,最大埋深约660m,隧道自进口至出口为连续15.3‰上坡。

在线路左侧30m预留二线位臵设臵贯通平导,平导全长7850m。

隧道穿越地层中灰岩地层为7408m,占隧道总长的94%,隧道区域漏斗、落水洞、暗河十分普遍,岩溶强烈发育,管道岩溶水系极为复杂。

这次事故除多人逃生外,造成10人死亡,1人失踪。

2、2007年08月05日凌晨1:00时左右,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I线斜井向进口方向DK124+602掌子面右侧下部发生突水、突泥,总突水量约15万方,突泥量5.4万方。

斜井工区Ⅰ线距掌子面约220米填满淤泥和石块,其他地段淤泥厚1~4米不等。

野三关隧道Ⅰ线全长13846米,隧道最大埋深695米,设计为人字坡。

Ⅰ线左侧30m设臵Ⅱ线。

隧道穿越石马坝背斜及二溪河向斜,发育有5条暗河及管道流。

突水后,5个掌子面人员受困,共计52人被困。

43人获救,其中1人医治无效死亡。

9人中有2人在隧道内死亡,7人失踪。

(二)软弱围岩隧道塌(坍)方1、2007年04月30日15时30分太中银铁路吴堡隧道3#斜井掌子面左侧拱脚部位发生坍方, 坍方量约8立方米,造成当场死亡4人,1人受轻伤。

2、2007年08月06日18点30分左右,石太客专南庄隧道出口DIK151+603掌子面处上导坑开挖刚完成,在准备架设拱架过程中,上导坑DIK151+603~610段已完成的初期支护突然发生整体坍塌。

造成1人死亡,1名失踪。

(三)隧道掌子面后方塌方1、2006年06月06日10时20分,大理至丽江铁路下河村2#隧道DK11+195处发生局部坍方,致使正在进行施工作业的一台挖掘机和一名司机被困,经紧急抢救,于当日16时58分将被困司机救出。

隧道桥梁事故案例

隧道桥梁事故案例
事故教训: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提高施 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隧道桥梁事故原 因分析
设计原因
设计缺陷: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择不当 施工问题: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不当 维护不足:缺乏定期维护和检查,导致结构老化、损坏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对隧道桥梁的影响
施工原因
设计缺陷:设计不合理,不符 合实际需求
事故后果:造成多人伤亡,经济损失巨 大
事故处理: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对责任 人进行追责
事故启示: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安 全意识,确保公众安全。
案例三:某山区公路隧道突泥涌水事故
事故发生时间:2018年7月23日
事故后果:隧道内车辆和人员被困,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地点:某山区公路隧道
事故处理:紧急救援,疏通隧道,恢复交通
救援设备:准备救援设备,如切割机、 起重机等
救援方案:制定救援方案,包括人员疏 散、结构稳定等
救援实施:按照救援方案进行救援,确 保救援顺利进行
救援总结:救援结束后,进行总结,提 高救援能力
事后处理和恢复重建
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安全 对受损的隧道桥梁进行评估,制定修复方案 修复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管,确保施工安全 修复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事故原因:隧道内突泥涌水,导致隧道内积 水严重
事故教训:加强隧道内安全监测和预警,提 高应急处理能力
案例四:某铁路桥梁施工事故
事故时间:2018年10月
事故地点:某铁路桥梁施工现场
事故原因: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 导致桥梁坍塌
事故后果:造成多人伤亡,经济损失严 重

新疆隧道塌方事故案例

新疆隧道塌方事故案例

新疆隧道塌方事故案例X月XX日,位于新疆天山果子沟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一处隧道施工现场发生雪崩,目前已知有X名被困在隧道内的工人获救。

由于隧道口被大雪掩埋,被困人数不详,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X月XX日,位于新疆天山果子沟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一处隧道施工现场发生雪崩,目前已知有X名被困在隧道内的工人获救。

由于隧道口被大雪掩埋,被困人数不详,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中新社XXXX三月十五日电新疆果子沟雪峰晶莹,风景如画。

但每到初春季节,气温回暖,这里经常会发生可怕的雪崩。

十三日上午,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XXXX赛里木湖——果子沟——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段内,承担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开凿隧道任务的某施工单位二十二名工作人员在作业时突遭雪崩,全部被埋。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随即展开。

XXXX公路总段是第一个抵达现场组织救援的队伍。

记者找到伊犁公路总段副总段长XXX时,他已经连续在现场工作了十多个小时。

他告诉笔者,救援人员在事故发生后二十小时内,打通了公路至雪崩发生地十二公里的道路,使救援车辆得以进入事故地点,为后面发现生还者提供了保证。

笔者在现场看到,积雪长度达四百米,深度不可预测。

在场专家估计,这次雪崩造成一百余万立方米积雪坍塌,足以将一座小山掩埋。

承建赛里木湖,果子沟。

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第七合同段的武警交通第七支队支队长刘国荣也在当天晚些时候得知雪崩消息,并迅速作出安排。

随后,一台皮卡车、两名技术精湛的挖掘机操作手随同先遣部队连夜赶往现场参加救援工作。

抵达现场后,大家发现,救援难度之大超出想象。

由于至事发地点多处发生雪崩,最厚的道路积雪深达四米,道路泥泞不堪,导致救援车辆、人员无法迅速赶往现场,他们在赶往救援途中不断清理路面崩塌的积雪,第一时间为其他救援人员开辟“生命通道”。

在全体救援人员长达十五个小时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掩埋在隧道口的积雪清理出可以容一个人出入的洞口,武警交通部队七中队指导员严承第一个冲进隧道,背起受困人员迅速送到安全区域,和随后救出的三名受困人员一起送往医院救治,此时已是十四日中午十二时,参加救援的挖掘机操作手郁绍武、孙晓勇已疲惫交加,双眼布满血丝,但仍然熟练地操作挖掘机开通便道,严承更是不顾腿部的旧伤,双腿泡在冰冷的雪水中一瘸一拐地继续搜索其他被困人员。

最新隧道工程施工塌方事故

最新隧道工程施工塌方事故

近日,青海省加西公路互助北山特长隧道(在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施工塌方事故,造成3人遇难。

这一悲剧再次敲响了隧道施工安全的警钟,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认真反思,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据了解,6月4日下午,青海加西公路互助北山特长隧道(在建)右洞突发塌方,导致3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当地消防救援大队、医疗人员迅速前往塌方点勘察,并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青海省已投入应急、消防、公安等救援人员269人,投入挖机、装载机、渣土车、救护车等救援机械车辆14台(辆),清理塌方石渣约600立方米。

遗憾的是,救援工作未能挽回遇难者的生命。

据了解,事发隧道出口段存在超大断面、围岩差、超浅埋等多个施工难题,是全线较难施工的隧道工程。

据当地权威部门透露,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但这一事故再次暴露出隧道施工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国隧道施工事故频发,原因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不当、安全管理不到位等。

针对此次事故,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地质勘察。

在隧道施工前,要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详细的勘察,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优化施工方案。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

3.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4. 加强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5.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6. 强化应急救援能力。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此次事故再次提醒我们,隧道施工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相关部门和企业要深刻反思,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隧道建设事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甘肃山丹隧道塌方事故已致2人死亡10人失踪

甘肃山丹隧道塌方事故已致2人死亡10人失踪

甘肃山丹隧道塌方事故已致2人死亡10人失踪
甘肃山丹4月20日电截至记者21时40分发稿时,20日凌晨发生于甘肃境内的一起塌方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10人失踪。

20日凌晨4时,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山丹军马场境内小平羌隧道口发生坍塌事故,造成负责施工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12名现场作业人员失踪。

目前,当地灾害救援支队、矿山救援队、医疗抢救组、安监等部门正在实施搜救,同时开展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和排查工作,事故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记者历程八小时驱车行驶,于20日晚八时许抵达事发现场,出事隧道口拉起警戒线,外围,施工人员已经停止作业,救援人员不断进出于隧道。

本网将继续关注救援情况。

安徽池州市长江大桥龙头岭隧道较大施工坍塌事故

安徽池州市长江大桥龙头岭隧道较大施工坍塌事故

安徽池州市长江大桥龙头岭隧道较大施工坍塌事故7月10日下午,安徽省池州市长江大桥龙头岭隧道进口处发生较大施工坍塌事故,造成两人死亡,三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事故救援和处理工作。

经过全力抢救,伤员已送往医院治疗,目前已无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初步了解,当日上午,龙头岭隧道进口处正在施工中,突然发生坍塌。

事故发生时,施工现场不同点位的人员分别在作业,同时隧道左侧的路面也在进行机械升降作业,车辆不断经过。

其中两名工人被压在坍塌物下,导致死亡;另外三人则被困在戳浮机上,随后被成功解救。

据了解,长江大桥龙头岭隧道是池州市建设的一条交通大道,隧道长约800米,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该隧道负责池州市区通往周边城市的交通管道,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

事故的发生给该工程的施工和后期使用带来了不利影响。

事故发生后,池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和处理工作。

事故处理中,池州市政府强调,在保障当事人安全和救援工作做好的同时,要深入调查事故原因,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工地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安全生产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展经济的基础。

各级政府以及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好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生产,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保护好我们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

工程坍塌事故案例

工程坍塌事故案例

工程坍塌事故案例工程坍塌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建筑物、桥梁、隧道等工程设施发生倒塌或垮塌的严重事故。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起典型的工程坍塌事故案例,以期引起大家对工程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2008年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的汶川地震。

这场地震引发了大规模的工程坍塌事故,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汶川中学的倒塌。

这座建筑在地震中严重受损,导致了数百名学生和老师的伤亡。

事后调查发现,该校建筑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设计和施工不符合标准,是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我们要提到的是2013年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大桥坍塌事故。

这座桥梁是一座新建成的现代化桥梁,然而在通车后不久就发生了严重的坍塌事故,导致多人死亡和伤残。

事后调查发现,桥梁在施工和设计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疏忽和错误,结构不稳定,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最后,我们要提到的是2019年发生在印度孟买的一起建筑坍塌事故。

这座建筑是一栋多层商业大厦,由于违章建设和使用,建筑结构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最终在一场暴雨中发生了坍塌事故,导致了数十人的死亡和伤亡。

事后调查发现,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监管不力,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上这几起工程坍塌事故案例,充分说明了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各方面的监管和管理也必须到位,对于违规行为和违法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工程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努力,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段隧道坍塌2次1伤1亡事故案例㈠案例背景
2005年10月2日上午9时,某隧道DK221+362~DK221+366段上台阶左侧顶发生坍塌,将已施工的支护结构完全破坏,最终形成一个长约10米,宽约6米的坍穴,坍穴高度无法观测,坍塌体总量约100方,没有发生人身伤。

10月3日,施工单位自行确定坍方处理方案:先堆填作业平台,然后按照“打管棚—立拱喷浆—回填混凝土—二次衬砌”的原则处理。

10月4日至24日期间,施工完成了堆填作业平台、钢拱架临时加固、打套拱,安装36根管棚(回填灌注混凝土)、挂钢筋网、形成钢拱架护拱喷射混凝土等作业。

计划于10月26日完成坍方段拱架架立、喷混凝土等支护工作,10月27日开始向钢拱架背后的坍穴内灌注混凝土回填。

10月25日12:30分,作业工人开始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时。

约15时15分,DK221+362~DK221+366段
顶部突然发生大块岩石滑落,滑落石块最大块粒径超过2米,大部分粒径在1米~1.5米左右。

瞬间将该处已施做好的支护结构砸垮,五榀钢拱架顶部被砸断,拱架背后管径为96mm、壁厚为6mm的管棚被砸断5根、砸弯4根,钢拱架和管棚严重扭曲。

当时,附近有值班工长和安全员各1人,另有10名工人正在进行拱架喷护作业,坍塌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现场监理立即上报监理站,监理站依据法律、法规及时上报业主单位。

㈡判断错误处及监理责任分析
1、本次安全质量事故虽然是施工单位擅自蛮干所致,但是现场监理工程师和总监还是有监管不到的责
任。

2、现场监理工程师没有及时向总监汇报隧道围岩变化情况。

3、施工过程中步距超标,步距未能严格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4、施工现场技术管理薄弱,技术措施失当,没有抓住主要矛盾,从而不能果断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扼
止围岩变形的发展。

5、围岩量测数据未反映围岩的真实变形情况,未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6、没有按程序办事,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向业主、设计、监理单位上报。

7、没有把握好大原则,没有把施工安全放在第一位,害怕采用拱架支护会侵入二衬断面,患得患失,没
有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

8、管理体系运转不够正常,各职能部门工作衔接不紧密,信息沟通不及时。

㈢事故处理
1、本次安全质量事故处理: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安全质量事故处理方案,并严格按照国家质量事故处理
规定程序报审,经批准后组织实施,监理实施全过程监控,并做好事故处理记录。

2、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依据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和该监理公司的规定,项目总监(未按规定上报事故的主要责任人)被撤职并罚款;对履职不到位的监理工程师予以清退并罚没安全质量保证金。

㈣经验教训
本次事件,如果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围岩变化有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够,能够抓住重点,不患得患失,把握安全第一的大原则,果断采取更强有力的支护措施,能够及时向相关单位报告从而拿出合理的处理措施,坍方是可以避免的。

1、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施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2、隧道施工应认真研究隧道所处地的实际围岩条件,不能拘泥于设计图纸的地质描述,要有预见围岩可能产生较大变形甚至发生坍塌的能力,要做好预防坍塌的措施,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调整施工参数。

3、要按程序办事,要将围岩变化的情况及时报业主、设计、监理单位。

加强信息流通工作。

4、要加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思想认识。

5、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在隧道围岩自稳性较差的地段应增设量测断面,量测数据应准确可靠,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6、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让参与工程施工的每个人都有安全第一的观念,尤其是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坚持这样一种观念。

7、此事反映出监理人员对安全法规不熟悉、理解不深、执行不力,临机处置不当。

缺少“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8、在监理检查中掌子面与二衬安全距离超标等问题出现时,处理方法简单,发出监理通知后整改措施不得力,手腕不硬,实际落实少,甚至存在向建设单位踢皮球的情况,认为只要监理把问题向业主报告了就尽到了责任,这是对国家、对企业、对自己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现场监理被行业主管部门责令清退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