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输血科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输血反应、紧急用血、输血器材故障、人员伤亡等情况。
三、组织架构及职责1. 输血科主任: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组织协调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2. 输血科护士长: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协调各岗位人员,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实。
3. 输血科医护人员:负责日常输血工作的开展,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置。
4. 医院相关部门:包括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感染管理科等,负责配合输血科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四、突发事件分类及应对措施1. 输血反应(1)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2)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3)溶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检验科。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2. 紧急用血(1)经治医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采集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2)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血液需求,尽快补充库存。
3. 输血器材故障(1)发现输血器材故障,立即停止使用,报告上级领导。
(2)根据故障情况,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确保输血器材恢复正常使用。
4. 人员伤亡(1)发现人员伤亡,立即停止输血,进行现场急救。
(2)报告上级领导,请求救援。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输血科医护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输血反应、紧急用血、输血器材故障、人员伤亡等情况。
输血科紧急输血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输血科应对紧急输血事件的能力,确保临床用血需求,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类紧急输血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病情突变、大量伤员救治、稀有血型用血、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
1.3 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生命至上;(2)快速响应,协同作战;(3)预防为主,科学应对;(4)信息畅通,确保沟通。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输血科紧急输血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救治组、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
2.2 职责(1)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调度紧急输血工作;(2)办公室负责应急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发布等工作;(3)救治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配血、输血、监护等;(4)保障组负责血液供应、设备保障、物资保障等工作;(5)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保障、交通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6)宣传报道组负责应急工作的宣传报道。
三、应急预案启动条件3.1 病情突变患者病情出现急剧变化,危及生命,需紧急输血。
3.2 大量伤员救治自然灾害、事故等导致大量伤员需要紧急输血。
3.3 稀有血型用血患者为稀有血型,现有库存血液无法满足需求。
3.4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导致血液供应中断,需紧急调配血液。
四、应急预案实施步骤4.1 信息报告发现紧急输血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通知救治组、保障组等相关人员。
4.2 评估病情救治组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确定输血指征。
4.3 配血根据患者血型、血型抗体、输血史等信息,进行快速配血。
4.4 输血在确保输血安全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紧急输血。
4.5 监护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输血安全。
4.6 后续治疗输血后,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包括抗过敏、抗感染等。
4.7 信息反馈应急指挥部对紧急输血事件进行总结,向相关部门反馈。
五、应急保障措施5.1 血液供应保障建立完善的血液储备制度,确保血液供应。
应急用血工作预案(三篇)

应急用血工作预案一、人员组成: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二、职责1.医务科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2.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预案具体实施3.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的应急工作。
三:紧急用血标准:1.患者失血量大于血容量____%的。
2.临床输血评估用血大于____毫升。
3.其它抢救措施已展开症状改善不明显4.患者各项指标已达输血指南标准。
5.确定突发危重症患者或新入院危重患者。
四、预案1.临床科室需要大量输血救治时,由医务人员立即向输血科提交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标本,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程度。
2.输血科收到紧急输血申请单后,查看库存血量,同时____人员快速准确无误配血,先少量配血以应急用,再继续大量配血。
3.如需血型的血量不足时,应立即通知省血液中心紧急送血。
4.一次应急用血超过____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用血事后应按要求报医务科补办手续。
5.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1)如库存没有同型rh阴性血,可先输注同型rh阴性血浆,同时联系省血液中心紧急送血。
(2)如rh阴性患者需抢救输血,库存又没有同型血,要输注rh阳性血是抢救生命的唯一选择,但需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输注。
a.危及生命的失血。
b.患者血清中无抗d抗体(输血前做抗体筛查)。
c.男性没有输血史。
d.女性没有输血史与妊娠史。
e.在《输血治疗同意书》基础上,告知患者家属利害关系,家属同意,报领导批准,需有文字记录,需医患双方签字备案。
五。
接到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需大量用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其执行。
六:总结评估与改进对每一起紧急用血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对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
应急用血工作预案(二)各科室:为加强我院临床用血规范化管理,确保病人用血安全,根据《临床输血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基本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要求,在坚持合理、科学用血的基础上,坚持既不浪费血源又不影响临床常规用血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沙洲县妇幼保健院紧急用血应急预案。
输血科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输血科在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状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的应急处置:1. 输血反应;2. 输血物品质量异常;3. 输血设备故障;4. 输血相关感染;5. 其他突发状况。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 输血科主任为应急预案的总负责人,全面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监督;2. 输血科护士长为应急预案的执行负责人,负责应急预案的具体执行和协调;3. 输血科全体医护人员为应急预案的实施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预案流程1. 输血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输生理盐水;(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4)若患者病情危急,立即进行抢救,同时通知输血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部门;(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及输血科;(6)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送检验科进行检验。
2. 输血物品质量异常(1)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的输血物品,通知输血科主任、护士长及相关部门;(2)保留该批次的输血物品,封存待查;(3)通知相关科室暂停使用该批次的输血物品;(4)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3. 输血设备故障(1)立即停止使用故障设备,通知设备维修人员;(2)在设备维修期间,采取备用设备或人工操作方式,确保输血工作正常进行;(3)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功能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输血相关感染(1)立即停止使用感染源,通知感染控制部门;(2)对感染源进行消毒处理;(3)对受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4)调查感染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5. 其他突发状况(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2)通知相关部门,做好应急处理;(3)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预案。
五、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输血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输血科紧急用血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医疗机构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高效地提供血液,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输血科在遇到紧急用血需求时的应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院长或授权副院长- 副组长:输血科主任、医务科主任- 成员:护理部、检验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2. 输血科紧急用血应急小组:- 组长:输血科主任- 副组长:输血科副主任- 成员:输血科医护人员、检验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人员3. 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紧急用血工作,制定紧急用血方案,并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指导。
- 输血科紧急用血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紧急用血工作,包括血液采集、制备、储存、配送等。
四、应急预案1. 紧急用血信号:- 医院内发生重大手术、严重创伤、大量失血等紧急情况,需大量血液支持。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地震、洪水等,导致大量患者需要输血。
2. 应急响应流程:- 发现紧急用血信号:相关部门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 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并向输血科紧急用血应急小组下达指令。
- 血液采集:输血科紧急用血应急小组立即启动血液采集程序,包括动员献血者、血液采集、血液检测等。
- 血液制备:对采集到的血液进行检测、制备,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 血液储存:将制备好的血液储存于专用冰箱,确保血液质量。
- 血液配送:根据临床需求,将血液配送至手术室、急诊科等相关科室。
3. 应急物资准备:- 血液采集器材、血液检测设备、血液储存设备、血液配送车辆等。
4. 应急人员培训:- 定期对输血科、检验科、急诊科、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应急保障1. 血液保障:- 建立完善的血液储备制度,确保紧急情况下血液供应。
- 与血液中心、献血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血液供应。
2. 物资保障:- 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如血液采集器材、血液检测设备、血液储存设备、血液配送车辆等。
输血错误的应急预案

1. 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错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2. 加强医务人员对输血错误的防范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3. 规范输血流程,确保输血安全。
二、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输血错误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输血科主任、医务科负责人、患者家属等。
三、应急预案流程1. 输血错误发生时,立即停止输血,并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和输血科主任。
2. 科主任、护士长和输血科主任立即赶到现场,对患者进行抢救。
3. 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处理措施及用药情况。
4. 抢救成功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5. 对输血错误的经过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
6.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7.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家属沟通工作。
8. 对科室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错误的防范意识。
四、应急预案措施1. 加强输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错误的识别能力。
2. 规范输血流程,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3. 定期对输血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建立输血错误报告制度,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报告输血错误。
5. 对输血错误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6.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2. 对输血错误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
3.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输血安全意识。
4. 建立输血错误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输血安全水平。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旨在确保输血安全,降低输血错误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输血科安全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输血反应、血液污染、设备故障、人员伤害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输血科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指挥输血科安全应急工作。
2. 输血科安全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包括医疗救治、信息报告、物资保障等。
3. 医院应急办公室:负责协调全院应急资源,指导输血科安全应急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输血反应应急处理(1)发现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3)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医院应急办公室和输血科安全应急指挥部。
(4)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
2. 血液污染应急处理(1)发现血液污染时,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2)隔离污染血液,进行详细调查,查找污染原因。
(3)对污染血液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情传播。
(4)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3.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1)发现设备故障时,立即通知设备维护人员,进行维修。
(2)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不影响输血工作。
(3)对故障设备进行原因分析,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人员伤害应急处理(1)发现人员伤害时,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救治。
(2)做好伤员伤情记录,及时上报医院应急办公室和输血科安全应急指挥部。
(3)对受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关心其生活。
五、应急物资及设备保障1.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医疗救治药品、器械等。
2. 配备应急车辆,确保应急物资及时送达。
3. 对应急物资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六、应急培训和演练1. 定期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输血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项重要医疗技术,但在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为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输血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
二、输血应急预案1. 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如发现患者出现发热、寒战、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输血不良反应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上级医师。
2. 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1)迅速给予患者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道等对症处理。
(2)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升压药物等治疗。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4)如出现严重输血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抢救。
3. 输血不良反应的记录与报告(1)详细记录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症状、处理措施及结果。
(2)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输血不良反应。
三、输血应急预案演练方案1. 演练目的(1)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检验输血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2. 演练时间与地点(1)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2)地点:医院输血科、相关病区。
3. 演练内容(1)模拟输血过程中出现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等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2)检验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报告、处理及记录能力。
(3)评估输血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演练流程(1)准备阶段:成立演练小组,制定演练方案,明确角色分工。
(2)实施阶段:按照演练方案,模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检验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3)总结阶段: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5. 演练评估(1)评估医护人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评估输血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语输血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输血科应急预案【精品文档】

输血科应急预案篇一:输血科应急管理预案输血科应急管理预案1.急救用血应急管理预案输血是医疗急救中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然而在临床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可能出现由于缺血或疑难配血耽误抢救时间的情况。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饶平县中医院临床急救用血应急预案,以保证医院医务科、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在遇见突发性事件时,在血液缺乏的情况下,每位医务人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和用血技术思路,积极为抢救患者赢得时机。
1、自然灾害和群发性事故而造成大量伤亡下,报院领导和医务科暂停我院择期手术用血和非抢救治疗用血,全力保证此类临床用血的同时紧急联系潮州市中心血站调配血液。
2、ABO 血型系统缺血时,按照潮州市中心血站血液紧张预案和使用输血科预警储备用血流程的规定,临床科室主任审批签字后报输血科,由输血科主任审批使用预警储备,然后由输血科报医务科备案。
3、疑难配血时,首先临床急抽配血标本送潮州市中心血站配血,同时临床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扩容补充晶胶体液,保持血容量,同时术中采取低血容量稀释技术和血液回收技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从而赢得疑难配血时间和后续血液供应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4、Rh 阴性稀有血型输血,由于 Rh 阴性稀有血型血源缺乏,我院没有库存,首先由输血科联系潮州市中心血站。
⑴潮州市中心血站库存有该类 Rh 阴性血时,由我院输血科紧急调配,同时临床术中应积极采取低血容量稀释技术和血液回收技术,以节约宝贵的Rh 阴性血源。
⑵潮州市中心血站库存无该类 Rh 阴性血时,临床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扩容补充晶胶体液,保持血容量。
输血科向医务科汇报血液缺乏情况,同时告知临床抢救医生。
⒈ 由于患者有抗-D,必须输注交叉配血相合的 Rh 阴性红细胞,临床采取低血容量稀释技术和血液回收技术,可以输注 Rh 阳性献血员的血浆和冷沉淀。
⒉ 患者如无抗-D,急诊抢救生命时,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可以启动相容性输注 Rh 阳性红细胞程序,采取 Rh 阳性红细胞配血相合输注。
针对输血的应急预案集锦(9篇)

针对输血的应急预案集锦(9篇)1. 输血前的必备检查事项- 检查病人的血型和血红蛋白水平,确保血型匹配和血红蛋白适宜输血。
- 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
- 检查病人是否有输血相关的过敏史或不良反应史。
2. 输血前的输血品质控制- 检查血液制品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确保输血品质合格。
- 对血液制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如病毒筛查、细菌培养等,以保证输血安全。
3. 输血前的术前准备工作- 确保手术室内有足够的输血设备和输血用具。
- 对输血设备进行必要的消毒和准备工作,确保无菌环境。
-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4. 输血过程中的监测与记录- 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定期记录输血过程中的血压、输血速度、输血量等重要信息。
- 注意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不良反应,如发热、寒战、过敏等。
5. 输血后的观察与处理- 输血结束后,观察病人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监测病人的尿量和尿液颜色,及时发现可能的输血反应。
- 在输血后的一段时间内,密切关注病人的情况,确保其稳定和恢复。
6. 输血后的护理措施- 确保病人在输血后得到充分休息和营养,促进康复。
- 加强感染控制,保持输血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 定期进行输血后的随访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7. 输血意外事件的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输血意外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在输血过程中,随时准备处理可能的输血意外,如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 建立输血意外事件的报告和记录机制,以便事后分析和改进。
8. 输血风险评估与管理- 对病人进行输血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输血方案和措施。
- 建立输血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流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定期进行输血相关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提升输血管理水平。
9. 输血后的病人教育和宣教- 向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关于输血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教育。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背景和目的输血是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但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等。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及时处理和应对输血反应,制定本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二、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剩余血袋及输血器。
2.紧急处理:立即通知医生,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紧急处理。
如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可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患者出现发热反应,可给予退热药物等。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措施。
4.保留血袋:将剩余血袋及输血器保留,以便进行相关检验和调查。
5.抽取血样:如怀疑溶血反应,应立即抽取患者血样,并与血袋内的血样一起送检。
6.输血科协助:联系输血科进行相关检验和调查,查找输血反应的原因。
7.报告上级: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输血反应情况,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关处理。
8.患者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血反应的情况,告知相关处理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9.改进措施:根据输血反应的原因,及时调整和改进输血治疗的相关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处理流程1.立即停止输血:发现输血反应后,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剩余血袋及输血器。
2.紧急处理:根据医生的指示给予紧急处理,如抗过敏药物、退热药物等。
3.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措施。
4.抽取血样:如怀疑溶血反应,立即抽取患者血样,并与血袋内的血样一起送检。
5.输血科协助:联系输血科进行相关检验和调查,查找输血反应的原因。
6.报告上级: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输血反应情况,并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进行相关处理。
7.患者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输血反应的情况,告知相关处理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8.改进措施:根据输血反应的原因,及时调整和改进输血治疗的相关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输血科各种应急预案

一、输血反应应急预案1. 发现输血反应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
3.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 若病情加重,立即进行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 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输血科。
6. 保留血袋、输血器等物品,以便后续调查。
二、输血物品损坏应急预案1. 发现输血物品损坏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领导。
2. 对损坏的输血物品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 通知供应商更换损坏的输血物品。
4. 对患者进行解释,确保患者知情同意。
三、输血物品短缺应急预案1. 发现输血物品短缺时,立即报告相关领导。
2. 寻找备用输血物品,确保患者输血需求。
3. 若备用输血物品不足,及时向供应商采购。
4. 加强库存管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四、输血科火灾应急预案1. 发生火灾时,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
2. 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
3. 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进行灭火。
4. 保护输血科设备、物品不受火灾损害。
五、输血科停电应急预案1. 发生停电时,立即启动备用电源。
2. 确保输血科设备正常运行。
3. 对患者进行解释,告知暂时无法进行输血。
4. 与供电部门联系,尽快恢复供电。
六、输血科自然灾害应急预案1. 发生自然灾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
3. 保护输血科设备、物品不受灾害损害。
4. 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七、输血科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1. 发现传染病疫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对患者进行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 对医护人员进行防疫培训,提高防疫意识。
4. 加强科室消毒、通风,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以上各种应急预案,输血科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突发状况,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同时,输血科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输血服务。
输血科相关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制定本预案,以指导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发生输血反应时迅速、有序地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输血反应,包括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等。
三、处置原则1. 立即停止输血,维护输液通道,确保患者安全。
2. 积极救治,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3. 保留血袋,以备检查。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5. 及时报告上级领导,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处置程序1. 输血反应发生时,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
2. 报告医师及护士长,通知相关部门。
3.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过敏药物、抗凝药物、抗生素等。
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包括生命体征、症状、治疗措施等。
5. 将保留血袋及患者血标本送检验科进行检查。
6. 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及输血管理科。
7.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五、预防措施1. 加强输血前患者的筛查,确保患者血型、交叉配血等符合要求。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3. 选择合适的输血产品,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4. 加强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5. 建立健全输血科管理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输血反应的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输血反应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患者病情观察、治疗措施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七、附则1. 本预案由输血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本预案为准。
3. 如遇特殊情况,需对本预案进行调整,经批准后实施。
输血制度规范应急预案

1956-2010年辽宁西部夏季降水的特征分析
唐帅;孟振雄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该文利用1956-2010年辽宁省西部8个气象观测站6-8月的降水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曼-肯德尔(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研究了辽宁西部自1956-2010年夏季降水的特征。
结果表明:辽西地区夏季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趋势为从南向北递减,时间分布上呈双峰型;平均夏季降水量呈下降的趋势,并且趋势不显著;夏季降水的分布主要呈南北差异型,降水异常以北少南多的分布特征为主,同时也存在降水异常东西反相的分布特征;降水存在10年尺度的显著震荡周期。
【总页数】3页(P238-240)
【作者】唐帅;孟振雄
【作者单位】辽宁省兴城市气象局,辽宁兴城 125100;葫芦岛市气象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26
【相关文献】
1.1956-2010年宜君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杨亚利;郑合清
2.平阳县1956-2010年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J], 叶益平;梁艳;刘峰;李永宏
3.1951—2017年榆林市区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J], 苏进飞; 高雪娇
4.陇东地区1978—2018年夏季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刘翔; 路亚奇; 韩晶; 张峰
5.近40年西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张义;严晓强;赖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输血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输血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一、前言输血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措施,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输血反应。
输血科作为负责输血工作的部门,需要制定输血反应应急预案,以便在出现输血反应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本文将介绍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
二、预案制定目的输血反应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是保障输血工作的安全与质量。
通过制定预案,可以规范处理输血反应的程序,提高抗击输血反应的能力,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三、预案内容1. 预案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输血科所有从事输血工作的职工。
-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患者在接受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输血反应。
2. 预案编制和修订- 由输血科主管领导负责预案的编制工作。
- 预案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修订,并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3. 紧急处理流程- 输血反应发生时,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将输血速度调至维持通路不堵塞的最低水平。
- 紧急处理包括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输血反应的严重程度,并通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进行分析。
- 根据输血反应的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过敏反应可给予抗过敏治疗。
4. 报告和记录- 关于输血反应的事件应及时上报输血科负责人,并进行记录。
- 对于输血反应后果严重的事件,应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5. 培训与演练- 输血科需组织定期的员工培训,包括输血反应的识别、处理和应急预案的使用。
-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医务人员在实际操作时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预案执行与评估1. 预案执行- 输血科负责人需将预案内容告知输血科员工,并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用预案。
- 执行预案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各环节的配合情况,确保预案能够顺利进行。
2. 预案评估- 对每起输血反应事件,应进行评估,了解预案的执行情况并收集一线医务人员的反馈意见。
-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总结通过制定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输血科能够更好地应对输血反应,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质量。
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情况。
输血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输血科在日常输血过程中发生的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其他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
三、处置原则1. 立即停止输血: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 积极救治:迅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给予氧气吸入、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3. 详细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4. 及时报告: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护士长,并按照医院规定程序上报相关部门。
5. 保留样本: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及患者血标本,以备后续检查。
四、处置程序1. 发现输血反应:护士或医护人员在输血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的迹象,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 报告医师: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及护士长,并告知患者家属。
3. 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给予氧气吸入、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4. 详细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抢救过程及用药情况。
5. 填写报告卡:根据医院规定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并上报输血科。
6. 保留样本: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及患者血标本,以备后续检查。
7. 后续处理:根据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五、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1. 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重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甚至过敏性休克。
护理措施:给予抗过敏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2. 发热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等。
护理措施:给予退热药物,保持患者体温稳定,观察病情变化。
3. 溶血反应:表现为寒战、高热、腰痛、黄疸等。
护理措施:给予抗过敏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静脉通路畅通。
4. 细菌污染:表现为发热、寒战、呼吸困难等。
护理措施:给予抗生素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六、总结本输血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安全。
输血科全部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输血科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开展,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全体工作人员,包括采血、检验、配血、输血等环节。
三、组织机构1.成立输血科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设立应急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应急措施的落实。
四、应急预案1.突发事件预防(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2.突发事件应对(1)输血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查。
3)根据医生指示,给予抗过敏药物、输氧等治疗。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2)血液污染1)立即停止采血、检验、配血等操作。
2)报告医生及护士长,并保留相关物品,以备检查。
3)对污染源进行彻底消毒。
4)按要求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3)设备故障1)立即停止相关操作,确保安全。
2)报告设备管理部门,及时维修。
3)必要时,采取备用设备或人工操作。
(4)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报告相关部门,请求支援。
3)协助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五、应急物资储备1.急救药品:肾上腺素、抗过敏药物、氧气等。
2.医疗设备:输血器、输液器、注射器、血压计等。
3.消毒用品:消毒液、口罩、手套等。
4.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等。
六、应急演练1.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针对不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
3.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七、应急培训1.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讲解应急处理技巧。
3.组织模拟演练,检验培训效果。
八、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输血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工作安全、有序、高效地开展。
输血科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输血科在发生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输血反应、血液制品质量事故、火灾、水灾、停电、设备故障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输血科应急指挥部(1)组长:输血科主任(2)副组长:输血科副主任(3)成员:输血科全体工作人员2. 各小组职责(1)医疗救治组:负责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执行治疗措施等。
(2)护理组: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
(3)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分发等工作。
(4)信息联络组:负责与医院其他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患者家属等的信息沟通。
四、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1. 输血反应(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刻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2. 血液制品质量事故(1)立即停止使用该批次的血液制品,通知上级主管部门。
(2)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对受影响的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必要时给予救治。
3. 火灾、水灾、停电等突发事件(1)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2)切断电源、水源,防止火势蔓延。
(3)配合医院其他部门进行救援工作。
4. 设备故障(1)立即启动备用设备,确保输血工作正常进行。
(2)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五、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输血反应、血液制品质量事故、火灾、水灾、停电等突发事件。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输血科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积极应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伤害,提高输血科应急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输血科在工作中,患者在接受输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及大剂量输血后的并发症等输血反应。
三、应急预案1. 输血反应监测(1)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2)患者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寒战、发热、皮疹、呼吸困难、胸闷、腰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2. 输血反应处理(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输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感染药物等治疗。
(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5)若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应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送检验科进行检验。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3. 输血反应上报(1)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2)按医院规定,将输血反应信息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四、应急处理流程1. 输血科工作人员发现患者输血反应后,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输生理盐水。
2. 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
3.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 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护理部。
5.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6. 将输血反应信息上报卫生行政部门。
五、应急培训1.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输血反应应急处理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医院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际效果。
六、附则1. 本预案由输血科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应急预案的实施,输血科将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输血反应,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输血科急诊应急预案

输血科急诊应急预案一、保障急诊输血安全目的:为了确保急诊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本院输血科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
1. 患者信息确认在急诊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的身份信息进行核对,确保输血对象的准确性。
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等。
2. 输血品种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指征,选择合适的输血品种。
应仔细核对输血品种的标志符号,确保与患者的匹配。
3. 输血样本采集为了避免输血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和输血不匹配,医务人员应按规定采集患者的血样进行血型和免疫学试验。
4. 输血前皮肤准备对于需要进行输血的患者,应具体按照院内相关操作规范进行皮肤消毒。
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伤口和皮肤受损。
5. 输血仪器设备准备在急诊输血前,输血科应确保输血仪器设备的准备充分,包括输血管道、输液器、输血袋等。
并检查相关器材的有效期和质量。
6. 输血过程监控急诊输血过程中,输血科应派遣专人负责监控输血的整个过程,包括输血速度的调节、急性反应的观察等,确保输血安全。
二、应对输血不良事件目的:对于急诊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输血科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1. 输血不良事件的判断和分类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应迅速进行判断和分类,例如输血意外反应、输血不良生物学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2. 即刻停止输血一旦发现输血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3. 给予相应治疗根据不良事件的性质,医务人员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过敏治疗、症状缓解等。
4. 补充相应药物对于输血过程中可能引起的补体激活等反应,应及时补充相应的抑制剂和药物,控制不良事件的发展。
5. 进行后续调查和分析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输血科应建立后续调查机制,分析事件的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三、危机处理与应急演练1. 成立危机处理小组输血科应成立危机处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做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停电应急处理预案
医院具有双路市电供应,一般不会停电,但遇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也可能发生一路供电中断或者两路供电全断。
为了保证血液、血浆储存的质量,病人能够及时输注血液、血浆,特制定本预案。
1、一路供电中断,两供电线路之间切换时,医院将会提前通知各部门,期间会有停电数分钟。
输血科要提前关闭电脑、离心机、水浴箱、打印机等设备,但不得提前关闭冰箱电源。
2、断电后储血冰箱会发生报警蜂鸣声,不得关闭此报警功能,然后拔出冰箱电源线。
待恢复供电后约1分钟,再将电源接通。
3、如果是输血科内部电源线路故障导致停电,立即电话联系
电工室,电工到达现场,如果一时修复不了,立即电话联系医院办公室,申请寻找冰箱可转移的场所,找到后通知后勤搬运,在输血科人员指导下将储血冰箱连同储存的血液转移到前面确定的有电的临时场所。
4、发生停电时,首先与电工班进行联系,确定发生的原因和估计停电时间。
若为短暂停电,有急需输血患者时,则将设备连接到备用电源(UPS)进行配血试验,但不能融化血浆;如确需输用血浆,可在水浴箱内加热水调节温度达到要求后进行融化(注意监测温度),以保证临床抢救治疗。
血液发出无法打印报告单时,可手工填写报告单,以保证临床输血程序正常进行。
待来电后再补打报告单。
如果是长时间停电或存血专用冰箱、血浆专用冰柜发生故障时并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完成,为了保证血液、血浆储存的质量,我科室将联系第一人民医院血库帮助我们暂时存放血液、血浆,若不能解决则及时联系秦皇岛市中心血站委托其暂时为我院输血科保存血液、血浆。
5、配血离心机为配血专用离心机,出现故障后会影响交叉配血工作。
当出现故障后,首先把电源关掉,5分钟后再打开电源,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如仍不正常而有急需输血者,可临时启用备用配血离心机进行配血,但要调整好离心时间和离心力。
6、当冰冻血浆解冻箱出现故障时应启用备用血浆解冻箱。
向备用血浆解冻箱内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后,加入蒸馏水调节温度在37度以下,接上备用血浆解冻箱电源,让备用血浆解冻箱自动调节水温至37度后进行血浆融化。
待设备修好后再使用原解冻箱进行工作。
7、输血微机管理系统故障后,无论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问题,首先进行重新启动,然后查看是否正常。
如仍不正常,有需要紧急输血患者,则先进行手工填写输血报告单发血,待微机修好后再补打报告单。
输血科医疗事故和失火盗窃事件时处理应急预案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管理的需求,为正确处理;1.对在临床输血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的医疗事故,;2.疑似输血治疗引起的不良后果的,病区医生和护士;3.对所输血液进行无菌封存保留,并立即通知省血液;4.输血科值班人员应当请相关医务人员帮助在事故发;5.当天值班人员按科室有关规定负有对全科室的管理;输血科:林岳兴
输血科医疗事故和失火、盗窃事件时处理应急预案
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规定和医院管理的需求,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减轻各种灾害发生的后果,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该预案。
1. 对在临床输血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的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立即向科主任报告。
科主任应当立即向医务科或向相关院长报告。
2. 疑似输血治疗引起的不良后果的,病区医生和护士应告知患方是否需要封存和送检,应得到患方明确答复,并在病历中记录,应有患方签字。
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
封存的实物由我科保管,需要检验时由医患双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3. 对所输血液进行无菌封存保留,并立即通知省血液中心派人到场调查处理。
4. 输血科值班人员应当请相关医务人员帮助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在不同时段和部位采集病人的血样。
做血型正反定型、交叉配血、Coombs试验和患者血
清游离血红蛋白等复检工作,以初步判断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将结果上报医务科。
所有采集的血样必须在试管上标明收到时间,并将所有相关血样封存保管。
5. 当天值班人员按科室有关规定负有对全科室的管理责任。
在当值期间对科室的门、窗、水、电和科室的设备负有检查管理职责。
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应立即按医院消防方案组织救火,并及时拨打我院的消防报警电话,必要时119火警。
在发生财物失窃的情况下,当值人员要及时保护现场,并向医院保卫科报告。
输血科消防应急预案
1、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分工;1.1成立应急反应小组:;组长:于丹军;副组长:王猛;第一组:周明璐、林翠、张洪东;第二组:刘波、王维维、葛林庄;1.
2、联系电话:5908245;1.
3、消防组的职责及其分工:;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负责组织;场火情的控制;副组长:负责对人员的抢救,对外求助联系;第一小组:协助组长抢救物资
输血科消防应急预案
1、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分工
1.1成立应急反应小组:
组长:于丹军
副组长:王猛
第一组:周明璐、林翠、张洪东
第二组:刘波、王维维、葛林庄
1.2、联系电话:5908245
1.3、消防组的职责及其分工:
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负责组织人员进行财产的抢救,现
场火情的控制。
副组长:负责对人员的抢救,对外求助联系。
第一小组:协助组长抢救物资财产,现场火情的控制及其处理。
第二小组:协助副组长抢救、疏散人员,对外求助联系。
2、训练和演习
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故,每年进行一次模拟演习,保证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应
急预案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能够合理安排人员,使损失降到最小,小组成员能够
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的控制险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应急措施
3.1、目的: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的安全。
3.2、应急预案的措施步骤:
3.2.1、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切,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
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错口处
造成短路,并防止电线掉在地上使人员触电。
3.2.2、发现者视情况严重立即打院安全科电话或“119”报警,讲情火灾发生的地
点、情况、报告人及单位等。
并报告应急小组组长,以组织人员先行救火,并紧
急疏散人员。
3.2.3、一般情况发上火灾,先用灭火器将火扑灭,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
能好的灭
火剂如灭火机、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沙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扑救。
3.2.3、应急设备:在合格使用期内的灭火器。
3.2.4、严重情况寻求第三方救助:
第三方救援联系方法:急救中心120 火警119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