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1]
公共关系学全书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全书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含义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2、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3、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4、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5、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6、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第二节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和范畴一、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1、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2、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二、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2、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三、关系、舆论、形象1、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特征: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3、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意义:①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③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④公共关系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四、人际关系与人群关系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1、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2、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五、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1、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2、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括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3、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是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4 、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六、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1 交际2 宣传与新闻3 广告4 营销推广(营销推广注重的是近期经济利益,公共关系更注重的是社会利益)5 公共事务——指一个组织与政府部门、公共政策、公众利益、社区事务相关的活动6 游说7 开发8 论题处理9 危机管理(含义:1,处理公共关系危机2,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第三节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一、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4、爱德华.佰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二、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公共关系在我国内得到正式的确认和接受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与国际接轨首先,公共关系造适应了对外开放的需要其次,公共关系适应了体制改革的需要再次,公共关系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最后,公共关系适应了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需要第四节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功能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1、收集信息: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产品形象信息/组织形象信息)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公众对组织其他的要素评价:①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评价②公众对组织管理水平的评价③公众对组织人员素质的评价④公众对组织服务素质的评价2、辅助决策:①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②为决策提供信息服务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④评价决策效果3、传播推广:①创造舆论,告知公众②强化舆论,扩大影响③引导舆论,控制形象4、协调沟通:①协调内部关系,增加组织凝聚力②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5、提供服务:①在组织内部为各个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服务②在组织外部提供社会服务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第一节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一、是专门执行公共关系任务、实现公共关系功能的行为主体,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模式:1、部门隶属型——附属于组织的某个职能部门2、部门并列型——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排列,处于同一层次3、高层领导直属型——处于整个组织系统中的第三个层次4、公共关系委员会——由组织主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组织二、公共关系部门的内部分工:对内关系——处理员工关系、部门关系、股东关系等等对外关系——指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媒介关系、顾客关系等等专业技术制作——文字写作、平面设计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了解内情、便于协调、效率较高、成本较低、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三、公共关系公司1、是公共关系咨询公司、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事务所、公共关系服务公司等独立的公共关系服务机构的统称2、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按内部业务划分:专项业务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报务的公司专门业务服务公司——为特定行业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司综合服务咨询公司按经营方式划分:合作型公司——与广告公司等合作经营的公司独立型公司——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与其他部门合作3、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较为客观公正;技术全面,专业性强;较灵活,适应性强;关系较疏远;运作成本高四、公共关系协会是公共关系的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非盈利的群众社团组织,成立于1955年基本任务包括:加强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协调与合作;维护本行业专业人士的基本权力和利益;推动公共关系学术理论的发展,编辑出版会刊和专业资料,传播公共关系学知识;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培养和训练公共关系从业人员,不断提高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准;为会员及各界人士提供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和发展本行业与社会各界与国外同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之父”是( C )A.爱德华·伯尼斯 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3、( 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政治民主的发展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D.民众意识的觉醒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 B )A.艾维·李 B.伯内斯C.卡特利普 D.哈洛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 B )A.联络公众感情 B.公众必须被告知C.一切为了公众 D.需求层次论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著是( B)。
A. 《公共关系学》 B.《舆论明鉴》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二、多项选择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 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三、判断题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1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
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1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1四、论述策划题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符号为PR,简称是公关。
其定义可以表述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一词多义对公共关系含义的理解和定义的表述是多层次的。
它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又可以是一种活动,还可以是一种学说,更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职业。
(1)公共关系状态。
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
(2)公共关系活动。
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
这种活动表现为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大类。
(3)公共关系观念。
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
此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社会观念等等。
(4)公共关系学。
是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状态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公共关系史、公共关系原理和公共关系实务,它们共同构成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
(5)公共关系职业。
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服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
其任务是协调社会组织同公众的关系,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以促进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
公共关系职业产生于1903年,人们通常把美国的新闻记者艾维·李尊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3.公共关系的特征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科学形态的公共关系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同,有其独特的性质。
公共关系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公关的含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在运行中,为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采取传播、沟通手段争取公众的科学与艺术。
二.公关状态公关状态是指一个特定的社会组织在某一时刻的现实形象状态,即这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的总和,如公众的多少及其态度、关系是否稳定和谐、关系是在逐渐改善还是日趋恶化等。
一个组织的现实公关状态是这个组织公关活动的基础。
三.公关活动狭义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指组织意识到公众和公众关系的存在和作用后,所采用的一系列专业性、规范性较强的传播、沟通和协调活动,包括调查研究、决策咨询、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信息发布、宣传实务、交际事务等。
四.公关意识公共关系意识是指组织或个人对公共关系理论和公共关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组织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也是引导、规范组织行为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五.现代公关意识包括哪些树立公共关系意识是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前提。
一般说来,现代公关意识包括公众意识、形象意识、沟通意识、服务意识和互惠意识。
1.公众意识:把公众当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把公众需要作为决策和行动的依据,千方百计搞好同公众的关系,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帮助。
2.形象意识:主要表现为组织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形象和声誉,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不断提高组织信誉和形象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
3.沟通意识:主要表现在组织与公众的协调沟通。
社会组织的形象主要是在不断协调沟通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4.服务意识:把公众当成组织的服务对象,真心实意地为公众服务,替公众着想,让公众满意、满足5.互惠意识:表现为在交往和合作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情况的行为准则。
六.公关特征1.以社会组织为主体公共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以社会组织为主体,这是公共关系区别于其他关系的根本。
2.以形象、美誉为目标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目的在于争取公众的赞誉与认同,赢得公众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共10篇)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共10篇)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一): 公关课程案例分析北京某大学校园旁,有一家服装厂,这家服装厂的生产车间与这所大学教学人员的住宅区隔墙相望。
有一段时间,这家工厂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消除工人在重复劳动中产生的疲劳感和单调感,每到上午9~10点之间,就在车间内播放各种流行音乐。
可是在这段时间内,正是大学的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黄金时间”,他们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使自己的大脑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然而,从仅隔一墙的服装厂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流行音乐,却破坏了他们的工作环境,使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进入正常的思维状态。
这引起了大学里的教学和科研人员的不满和愤怒,他们多次找厂方交涉,但始终没有得到结果。
无奈,不得不采取行动,投诉于报纸,呼吁社会舆论的支持及政府的干预。
案例思考:1.假如你是服装厂的公关部主任,如何解决大学教学科研人员与服装生产厂的矛盾。
2.结合实际谈谈发展社区公共关系的意义。
答案来自:周德英教师《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讲稿案例分析:如果我是这家服装厂的公关部主任,那么我将采取如下措施:第一,立即停播音乐节目,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或恶化。
第二,邀请大学的教师、科研人员代表到工厂来举行座谈会,诚挚地向他们表示歉意,征求他们对工厂的意见,并与他们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条件允许,请教师代表参观工厂,也使他们能够理解工厂在劳动时间播放音乐的原因。
第三,既然在工人劳动时播放音乐可以减少疲劳,属于提高劳动积极性的必要措施,那么,就在工厂的车间加装双层玻璃,或在工厂与学校之间建隔音墙,使音乐不会对学校的教师造成干扰。
第四,在事件解决之后,向有关媒体发布消息,宣布解决方案及问题解决后大学教师的反应,以便在整个社会上挽回因教师投诉造成的不良影响。
通过上述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公共关系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两点: 1.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
社区公众指组织所在地的区域有关的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右舍的居民。
公共关系学 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公共关系学》综合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课程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之父”是(C )A.爱德华·伯尼斯B.雷克斯,哈罗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2、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的特点是(B)A.提出了“说真话”的宣传思想B.公众受愚弄的时期C.真正为公共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D.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3、(C )是公共关系得以发展的物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公共关系不可能得以扩大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A.商品经济的繁荣B.政治民主的发展C.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D.民众意识的觉醒4、世界上第一位把公共关系学带入大学校园的人是(B)A.艾维·李B.伯内斯C.卡特利普D.哈洛5、艾维·李的《原则宣言》提出的观点是(B)A.联络公众感情B.公众必须被告知C.一切为了公众D.需求层次论6、现代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第一本公共关系专着是(B)。
A. 《公共关系学》B.《舆论明鉴》C.《有效公共关系》 D. 《公众舆论的形成》二、多项选择1、公共关系经历了(ABCD )历史阶段,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A.巴纳姆时期B.艾维·李时期C.伯内斯时期D.现代时期三、判断题1、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2、伯纳斯是第一位公共关系理论家。
13、现代公共关系传入我国大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4、公共关系与商品经济存在着天然联系。
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共关系活动也就越重要。
15、公共关系概念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
×6、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7、我国古代就有原始公共关系观念与活动。
1四、论述策划题1、结合你身边的案例故事,说明在现代社会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什么要搞公共关系2、在公共关系的发展史上,几个划时代的代表人物各自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结合你个人的认识,谈谈中国当前的公共关系发展现状。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考试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论一、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公共关系学,公共关系学的重要性?1、公共关系学是大学生走上社会的必然要求。
因为公关的基本功能是塑造形象,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大学生学这样一门学科可以引导大学生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懂得如何广结人缘,如何做人,俗话说:“要做事要先学会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公共交流就是把做人和做事结合起来,如果走向社会,不会做人,即使做事能力再强也不见得会成功。
(举例阐述)2、公共关系学是大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有效手段。
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形象的科学和艺术,通过公关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塑造内在和外在的形象,使我们内在和外在的形象达到一个和谐的统一,在很多大学生的生存道路上都存在形象这样一个问题,例如在求职应聘的过程中,就要注重自我推销,如何面试,讲究礼仪,与人交谈等等。
所以大学生的自我形象通过公关学这样一门学科的学习可以增强我的意识。
二、什么是公共关系?1、定义:公共关系是对组织和其相互关系的管理,公共关系是管理的一种形式,是对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相互沟通的管理。
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信息传播,也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2、公关三要素:组织、公众、沟通(传播)三、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不同点:1、出发点(基点)不同:人际关系的出发点是个人,公共关系的出发点是组织。
2、目标不同:人际关系的目标是塑造个人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公共关系的目标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
四、二度目标,三度目标二度目标:知名度、美誉度。
知名度是社会公众对某个组织的知晓程度。
美誉度是社会公众对某个组织的信任和赞美的程度。
三度目标: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
认知度是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即认识深度、知晓广度。
和谐度是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与公众之间关系的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认同等方面的一致程度。
美誉度是社会公众对某个组织的信任和赞美的程度。
二度不足:①知名度表示的仅仅是组织被知晓的广度,而无法表示组织被知晓的深度;②着重表示公众对组织的知晓与评价,而忽略了组织对内外公关的和谐。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第一章导论1、公共关系的涵义(名词解释:重点掌握)是社会组织为了寻求良好合作与和谐发展,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式,同相关的公众结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它包括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及有关客户的关系、领导与员工的关系等等。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简答:了解)以公众为对象;以美誉为目标;以互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
3、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社会组织与公众相互关系的运动与发展规律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社会组织;(2)媒体;(3)公众;(4)效益。
第二章:企业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1、公共关系在世界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1)公共关系自身职业化、行业化。
(2)公共关系活动在理论上规范化、国际化。
(3)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多元化。
(4)公共关系手段、方式方法的现代化。
第三章企业公共关系的职能1、传播沟通的有利时机(简答:重点掌握)传播沟通的有利时机指能够最大限度的使用宣传工作,发挥作用的时间和机会。
不能错过的有利时机有:(1)企业的开业之初;(2)当企业改名或与其他企业合并时;(3)在新产品问世时;(4)在企业形象受到损害时。
2、公共关系的职能(简答:了解)搜集信息、协调关系、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增进效益。
3、知名度和美誉度(名词解释:重点掌握)知名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或企业知道和了解的程度。
美誉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信任和赞许的程度。
第四章企业的公共关系思想和工作内容1、公共关系思想(名词解释:重点掌握)是企业领导者为获得事业的成功而确立的一系列的思想、战略、政策等。
公共关系思想是现代企业家必须遵循的原则。
2、企业公共关系思想的内容(简答:重点掌握)(1)珍视信誉、重视形象。
信誉至上是现代企业经营的第一要则。
(2)信誉和形象的关系问题。
信誉和形象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公共关系公关关系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得各种关系得总与,社会组织利用传播得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这使双方能够相互了解,相互适应,互利互惠得一种管理与社会活动。
2、公共关系状况公共关系状态简而言之就就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得现实形象状态,即这个组织与其特点公众关系状况与舆论状况得总与。
3、公共关系实务公共关系实务即为公共关系活动,它就是一个组织获得良好得公关状态,塑造良好得组织形象而开展得一系列公共关系,主要包括各种协调,沟通与传播工作。
4、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意识就是公关实践活动在人们思维中得反映,它就是组织或个人对公共关系理论与公共关系工作得认识与理解,就是一种影响与制约组织政策与行为得经营观念与管理哲学,也就是引导、规范组织行为得一系列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
5、社会组织往往简称组织。
指人们在共同目标基础上按照一定得目得、任务、形式建立起来得“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
6、社会组织形象社会公众多社会组织综合评价后形成得整体印象,就是社会组织得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得反映。
7、公共关系部就是一个社会组织内部为了实现其公共关系目标、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而设立得专业职能机构。
(又叫公共事务部、公共信息部、公关广告部、社区关系部等) 8、公共关系公司就是由各具专长得公共关系专家组成得,专门为客户提供公关咨询与服务得专业机构。
(又叫公共关系顾问公司、公共关系咨询公司)9、公共关系社团指社会上自发组织得、非营利性得从事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与实务活动得群众组织与团体。
(包括公共关系协会、学会、研究会、联谊会、俱乐部等)10、行动公众即已采取实际行动,对组织构成压力,并迫使组织相应采取行动得公众群体。
(百度百科)11、首要公众对组织得生存、发展有决定性影响得公众群体。
12、媒介关系也称新闻界关系。
即组织与新闻传播机构(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界人士(记者、编辑人员)得关系。
13、传播公共关系传播得手段,指社会组织利用一定得媒介手段,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得一种行为与过程,就是公众得三要素之一。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复习第一章公共关系与广告的区别?1、出发点不同。
公共关系是为了“让人让别人喜欢我”,广告是为了“让别人买我”。
2、作用的时间不同。
公共关系的传播周期较长,而广告的传播周期是较短暂的。
3、传播的方式不同。
广告,各种形式;公共关系主要是新闻传播。
4、所处地位不同。
广告,局部性的;公共关系处于全局性的地位,贯穿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第二章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1、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政治是公共关系发展的政治前提;2、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的生长提供了必须的土壤;3、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共关系提供了技术手段。
PR在现代公众社会的发展基础: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出现一系列全球化的问题;3、现代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第三章社会关系一般属性:1、发展或连接的必然性;2、协调和平衡的必然性;3、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原有性的社会关系形态:1、亲缘关系形态;2、地缘关系形态;3、业缘关系形态;4、泛缘关系形态。
需求性社会关系形态一般可划分为:需求型关系、给应型关系、交换型关系。
社会关系调节手段:(一)刚性调节手段1、经济手段;2、行政手段;3、法律手段;4、政治手段。
(二)柔性调节手段:道德手段、心理手段、礼仪手段PR的形态特征1、PR以社会组织为主体;2、PR以特定公众为对象;3、PR是一种传播活动;4、PR具有管理职能。
PR的调节法则:互惠互利法则、主动法则、实力法则第四章社会组织的形象是指它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面貌,它包括社会组织的内在气质和外观形象两个方面。
社会组织的内在气质与外观形象的结合就构成了社会组织形象。
社会组织的工作目标是社会组织生存的根本原因。
开放组织:是将组织内部有关场所和工作程序对外开放。
公众及其特点:公众,任何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正在或将会影响到它的形象塑造和组织目标实现的特定社会群体。
特点,公众的同质性;相关性;层次性;多变性。
公共关系学机考复习资料(必过)
公共关系学机考复习资料第1章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A、public relationsB、public relationC、publication relationsD、publication relation2、公共关系学可直接称为( A)。
A、公众关系B、人际关系C、人群关系D、社区关系 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A、大众传播B、传播C、人际沟通D、舆论宣传6、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C)A、社会公众B、传播C、社会组织D、政府官员 7、公共关系的客体是(A )A、社会公众B、传播C、社会组织D、政府官员 8、公共关系的中介环节是(B )A、社会公众B、传播C、社会组织D、政府官员9、(B)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A、潜在公众 B、边缘公众 C、独立公众 D、知晓公众10、(C )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或未表态的公众。
A、潜在公众 B、边缘公众 C、独立公众 D、知晓公众第2章11、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 C )。
A、报刊宣传运动 B、便士报 C、揭丑运动 D、民主政治运动12、1906年,艾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 B )。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之形成》D、《公共关系学》13、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李)。
第3章16、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A、员工形象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D、产品形象17、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组织名称和商标是处于( A )。
A、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1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的。
A、外部公众关系B、顾客公众关系C、媒介公众关系D、内部公众关系19、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众关系的( B )。
A、优化环境功能B、提高素质功能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20、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有效公共关系》:1952年,美国著名学者卡特里普和森特,合作出版了一本公共关系学方面的权威著作,即《有效公共关系》。
2、员工关系:是指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人事关系,其具体对象包括全体职员、工人、管理干部。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公众,是内求团结的首要对象。
3、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
它是一个与“个体”相区别的概念,是人们有意识地为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依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
4、全员公关:指组织中所有工作人员都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简称全员PR。
其意义在于增强组织全体员工的公关意识,上下齐心,合力搞好公关工作。
5、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既有易显的公共关系观念,也有尚未被人意识的潜在观念,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认识和理解。
6、概说阶段:谈判正式开始后,双方各用一段时间陈述自己的主要立场和观点,称为概说阶段。
概说阶段要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基本目标和想法,但不必将谈判的全部真实想法在此阶段就合盘托出。
同时,又要通过概说阶段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7、公关广告:公关广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广告,它不是直接宣传企业生产的某种商品,而是在推销组织的形象。
它与商品广告的区别是:两者的直接目的不同;两者的内容不同;新闻界的报道方式不完全相同;两者的应用范围不同。
8、晕轮效应:是指公众从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整体,“以偏概全”,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心理定势。
9、企业使命:就是企业根据社会分工和自身的条件,准备在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角色。
企业使命回答了企业“干什么”的问题,是企业理念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10、交际型公共关系:是以元媒介人际交往为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为组织广结良缘,建立起社会关系网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具体内容包括:各种招待会、座谈会、宴会、茶会、慰问、专访、接待、个人信函、电话等。
11、消费者公众:也称服务对象公众,是指社会组织的具体服务对象,如商店中的顾客、宾馆中的住客、酒店中的就餐者及火车、轮车、飞机上乘客等。
12、庆典活动:是指组织在其内部发生值得庆祝的重要事件时,或围绕重要节目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一般将其作为一种制度和礼仪。
解答题:1、请说明公众的基本特点。
答:公众是指与一个社会组织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对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现实的或潜在影响力的个人、群体和社会团体。
也就是说,公众必须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
公众有以下的特点:(1)群体性。
从组织的角度来说,公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群体的特征。
常见的群体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法人群体、任务群体和角色群体。
(2)同质性。
即公众的形成是由一个组织的性质来确定的。
(3)变化性。
公众不是封闭僵化、一成不变的对象,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4)相关性。
公共关系所指的公众不是抽象意义上的人民大众或劳苦大众,而是指与特定社会组织相关联的个人、群体和组织。
这种关联性是由组织与公众间的相互利益关系决定的。
2、什么是公众心理定势?如何运用好公众的心理定势?答:公众心理定势是批公众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在心理和心理需要和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实现行为目标的心理准备状态。
公众心理定势的形成主要受公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接触传媒的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公众心理定势具有专注性和倾向性,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凡是与公众心理定势具有专注性和倾向性,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凡是与公众心理定势相吻合的信息,公众就乐意接受它,并在观念中将其放大,尽力去发掘自己的观念与所接受的信息的共同点。
而当信息与公众的心理定势相违反时,公众就会尽量回避这类信息,并在观念中缩小或否定它。
因此,要想提高宣传效果,必须深入研究公众的心理定势及其形成原因,努力投公众所好。
3、我们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尊重公众,慎重选择所提问题,防止对公众情感造成伤害。
(2)问卷的问题组织要有顺序,合逻辑,即不同问题的排列是有先后顺序的。
(3)问卷的文字要简洁、明确,明白易懂,不可太长,不要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不要加太多的形容词。
(4)不要用双重提问,即在两个问题下只有一个答案。
(5)问卷的措辞要准确,防止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
(6)问卷应避免使用带倾向性的措辞。
(7)备选答案力求全面,避免出现重大遗漏。
(8)如果对问卷设计的效果没有把握,可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测,请部分公众回答问题,分析问卷,看看其中是否有不妥之处。
4、公众的消费心理类型都有哪些?答:公众的消费心理类型是指消费者在主、客观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消费活动过程中比较稳定的习惯和倾向。
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往往得多种消费心理类型并存。
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某种消费心理类型就会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产生主导作用。
公众的消费心理类型大致包括九种:(1)从俗心理,即入乡随俗,消费行为上的趋同心理。
(2)同步心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攀比心理,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消费行为上有相互学习的倾向。
(3)求美心理,指人们在消费活动中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倾向。
(4)求名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希望借助名牌商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心理倾向。
(5)求异心理,这是与从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追求一种与社会流行不同的消费倾向。
(6)好奇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市场上不常见的产品的追求。
(7)偏好心理,指某些消费者对某些特殊消费活动的执着追求。
(8)便利心理,指消费者主要从功能便利的角度选择商品的心理现象。
(9)选价心理,指顾客在选择商品时,对价格的特殊关注。
5、概括组织形象的具体内容。
答:所谓组织形象是指组织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其他们对组织的评价。
这种形象不仅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而且也出自由组织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
一个企业的组织形象是由产品形象、员工形象、机构形象、管理形象、企业文化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
具体而言,组织形象应该包括:(1)产品形象。
它由产品的质量、价格、性能、造型、包装、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内容共同构成。
(2)员工形象。
员工的素质、能力、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礼仪行为,便构成了组织的员工形象。
(3)机构形象。
主要指组织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工作程序、办公环境等有关组织体系的形象问题。
(4)管理形象。
就一个企业而言,它的管理形象包括经营决策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人事管理等等。
(5)企业文化形象。
主要指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企业内部的协同意识,合作精神;企业领导人的创新意识,远见卓识;员工对组织的责任心、自豪感,奉献意识和进取精神;企业理念的提炼和标志的设计等。
6、如何按照公众的态度对其进行分类?答:一个组织面临的各种公众,由于他们所处不同的地位和环境,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主观认识水平等条件,而形成对组织的不同态度。
我们可根据公众对组织是否具有合作态度将其分为以下三类:(1)顺意公众。
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
他们是推动组织发展变化的基本公众和主要力量。
一个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其首要目标是保持和扩大顺意公众的队伍,经常与他们沟通联系,不使他们的态度发生逆转,不让他们被竞争对手争取过去。
(2)逆意公众。
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场的公众。
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
逆意公众的形成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在利益上与组织发生冲突;另一种是由于沟通不畅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产生了误解。
在公共关系工作中,如何争取逆意公众的转变是一个难题,但又不能因为这是一个难题而放弃做对逆意公众向顺意公众转化的工作。
(3)独立公众。
又称为中立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
由于独立公众的态度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既或以向顺意公众转化,也可以向逆意公众转化,宜采取说服、争取的工作方式,争取他们向组织有利的方向转化,绝不能掉以轻心。
7、说明搞好社区关系对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社区公众是组织所在地的区域关系对象,包括当地的管理部门、地方团体组织、左邻右舍的居民百姓。
社区关系就是一个组织的“区域关系”、“地方关系”和“邻里关系”。
它是指与某个社会组织主体有地域上互邻、且利益相关的一种公众关系。
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是为了争取社区公众对组织的了解、理解和支持,为组织创造一个稳固的生存环境。
我们说社区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环境,这是因为:社区如同组织扎根的土壤,没有良好的社区关系,组织就会失去立足之地。
社区公众是由特定的活动空间所确定的,区域性、空间性很强。
组织或企业的活动直接受社区的制约,社区关系便直接影响着组织或企业其他各方面的关系,如员工家属关系、本地顾客关系、地方的政府关系和媒介关系等。
因此,组织或企业需要将社区关系作为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认真对待。
8、简述做好政府公关工作的必要性。
答:我们把做好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归纳成以下几点:(1)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充分实现宏观调控的职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做好政府公关工作,以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协调沟通,增进相互理解与协作。
(2)有助于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公共关系是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的产物,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如实向全体公民汇报政府工作,实质就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保证了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另外,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公众参政议政,加深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3)有助于政府的廉政建设。
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公众必须被告知”。
坚持一个基本准则,显然的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实施监督,也会有效地促进国家机构的廉政建设。
(4)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
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有助于克服各种官僚主义的弊端,重新树立人民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望。
(5)有助于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是多元化的,各种不同利益主体在竞争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开展良好的政府公共关系,能合理地调节各种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促进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加社会的稳定。
(6)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一个政府要想顺利地执行自己的职能,必须首先赢得广大社会民众的支持与信赖。
树立政府“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争取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已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7)有助于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任何国家离开世界孤立发展是完全不可能的。
国际上的竞争和制约正在进一步加剧,通过广泛地交换信息,协商对话,是解决国际争端和问题的主要方法。
因此,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增加中国政府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可争取到更多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