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系列--林毅夫

合集下载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产业政策思辨会——张维迎VS林毅夫

五、大部分产业政策的失败是好心做错事
• 转型中国家遗留了一批违反比较优势、没有自生能力 的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 对这些企业的保护补贴不 能一下完全取消 , 否则会带来大规模破产、 失业, 造成社会和政治不稳定 ,需要政府给予原有的产业一 些转型期的保护补贴。 另一 方面, 转型中国家由于 过去政府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去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导致基础设施非常差 , 同时存在很多制度扭曲
●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灵
外部性无处不在,而且外部性理论特别容易给专制提供理论 基础。因为我们可以以外部性的名义压制言论自由、压制不 同异议。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市场本身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为市场的前提是分工和专业化,不同的人 做不一样的事情。信息不对称无处不在。
根据米塞斯哈耶克,市场的完全性来自于不完全性,分工和专业化的价 值就来自信息不对称,这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分散性和主观性我 们才需要市场。
五、林毅夫理解产业政策的矛盾
产业政策一是迷糊了企业家的眼睛,如果要违反比较优势的话就需要产 业政策,这个意义上讲的经济学都是跟逻辑上一样的。所以我们举日本 的例子,日本的制定战略主要是收入弹性需求高的产业就支持,比如说 纺织业,虽然是比较优势,但是它不支持,它是支持汽车、钢铁。
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战略的唯一矛盾就是林毅夫讲的比较优势是他自己 理论上的比较优势,不是实际上的比较优势。他的理论比较优势是由要 素禀赋决定的,但是他又说要素禀赋和决定要素是由市场表现出来的。 你既要政府引导市场,又要市场跟着政府走。
• 一个国家陷入低收入陷阱或中等收入陷阱是由于其结构未能有动态的变 迁
• 遵循一国每一时点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发展 产业是升级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而和产业结构,促进收入增长,消 除贫困的最好办法。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林毅夫

后发优势、后发劣势-林毅夫

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50人论坛·北京)林毅夫/forum50/doc/50hgjj/200207190853.htm杨小凯教授在最近的一个讲座中提出了后发劣势的观点,认为落后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容易而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难。

落后国家倾向于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管理而不去模仿发达国家的制度,这样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会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给长期增长留下许多隐患,甚至长期发展变为不可能,因此,他认为后发国家有“后发劣势”。

他主张后发国家应该由难而易,在进行较易的技术模仿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才能克服“后发劣势”,并认为后发国家在模仿好先进国家的制度前是没有资格讲“制度创新”的。

在杨小凯、Jeffrey Sachs和胡永泰合作的另外的一篇论文中则提出最好的制度是英国和美国的共和宪政体制,并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尽管现在改革很成功,但是由于没有进行根本的宪政体制改革,而俄国虽然目前看起来在改革方面比中国失败,但由于他们进行了根本的宪政体制变革,所以俄国的成就将来会超过中国。

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们也把法国为何在19世纪时落后于英国,苏联为何在1930、1940年代经济发展快后来发展慢,日本为何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现在出现金融危机等都归咎于法、俄、日等没有或没有完全实行英、美的宪政体制。

本人不敢苟同上述观点,基于真理越辩越明的精神,提出几点商榷。

文章的结构如下:首先探讨后发优势的来源;其次,讨论一个后发国家是否必须先完成英、美式的宪政体制改革才能取得经济的长期增长;第三,辨析英、美的宪政体制是否就是最优的制度;第四,讨论经济转型的模式和绩效;最后,是一个简单的总结。

I.技术创新和后发优势I.1经济增长的因素从技术的层面来说,一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于三方面的条件。

首先是生产要素,如果各种生产要素都增加,总产量、经济水平当然提高;其次是产业结构,给定生产要素,如果将这些生产要素从附加值比较低的产业转移到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经济总体水平也会提高,尽管要素总量并没有增加;第三是技术创新。

(计量范文)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模型检验范文)

(计量范文)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模型检验范文)

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林毅夫余淼杰内容提要:在Sah-Stiglitz/价格剪刀差的经济学0模型中,他们通过考虑政府目标函数的结构去研究工农价格剪刀差对经济的影响。

本文首先通过引入国际贸易和农产品配额拓展他们的模型以使其更适用于我国,然后再利用1949年到199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修正后的理论模型进行多种计量估算。

我们的结构式参数估算表明:在我国政府的目标函数中,农民的权重小于工人。

此外,农民福利的权重也小于资本积累的权重。

这些结论都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一致。

在这层意义上,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对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政府目标函数估算的研究空白。

关键词:贸易政治经济学价格剪刀差政府目标函数一、引言/价格剪刀差0的概念由前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Preobrazhensky)于1926年提出,它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如何从农业部门的农民那里赚取利润来补贴城市工业部门的工人;同时,通过实施价格剪刀差,政府可以加快资本积累速度。

尽管/价格剪刀差0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但在学术界上最早成功地把这一概念发展成严谨的理论模型的却是由萨和斯蒂格利茨(Sah-Stiglitz,1984)(以下称为S-S)来完成的。

他们通过分析政府的社会福利函数描述了对农民不利的贸易条件形式。

由于他们的模型简单且有很强的解释力,因而迅速成为随后的许多研究的模板。

例如,Carter(1986)把S-S模型由封闭经济扩展到开放经济,Blomqvist(1986)则研究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农产品征收间接税的情形。

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研究/价格剪刀差0是否有利于资本积累,而在于借助该理论框架来估算我国的政府目标函数。

一般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重积累而轻消费,重工人而轻农民。

然而,这种观点仅仅是先验的:它并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或否认。

因而,本文旨在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严格检验我国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

解读中国经济第五讲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第五讲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第五讲读后感林毅夫教授在这一讲里,把一些看似复杂高深的经济原理,用特别接地气的方式给掰扯清楚了。

就像在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不是那种让人听得昏昏欲睡的学术讲座。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点是关于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历史逻辑。

以前我总是纳闷,为啥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现在这个样子呢?感觉像是一个复杂的大拼图,每一块都不知道是怎么拼上去的。

但林教授就像一个拼图高手,他从中国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形势开始讲起,那时候内忧外患的,又面临着快速工业化的巨大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就像是一种无奈但又必须的选择。

就好比一个人在荒野里又冷又饿,面前只有一种看着不那么美味但能填饱肚子的食物,那当然得先吃了再说。

这种解释让我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起点有了一种深深的理解和同情。

而且,教授讲到在这种体制下的企业经营的时候,我都忍不住笑了。

那些国营企业,就像是被家长保护得太好的孩子,什么都不用操心,生产任务、原材料供应、产品销售,都有国家这个“大家长”一手包办。

这听起来好像很省心,但时间一长,弊端就出来了,企业就像被惯坏了的孩子,缺乏创新和竞争力。

这就好比一直被喂饭的孩子,突然要自己独立吃饭了,才发现连筷子都拿不稳。

这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后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把企业改革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

从这一讲里,我还学到了一个特别好玩的经济思维方式。

看待中国经济问题,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就像你不能拿评判西方经济的标准来硬套在中国身上。

中国是个有自己独特“性格”的经济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一样。

这就好比你不能让一个内向的人去像外向的人那样社交,中国经济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和模式,是在中国这片独特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这一讲也让我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多了一份信心。

既然我们能清楚地知道过去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也能明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那就像医生诊断清楚了病症,接下来对症下药就好了。

中国经济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中已经走过了这么多年,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行者,虽然路上会有磕磕绊绊,但总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林毅夫:中国经济问题的痴心探索者

林毅夫:中国经济问题的痴心探索者
林 毅 夫成 为担 任 该 职 位 的 首 个 非 欧 美经 济 学 家 。 以 前担 任 该 职 位 的 , 大 多是 世 界 知 名 学 者 ,均 在 欧 美著 名 大 学执 教 。 林 毅 夫在 台 湾 出 生 、长 大 ,政 治 大 学 企业 管理 研 究所硕 士班 毕 业 。 17 年 夏 天 ,2 9 9 7岁的林 毅 夫 在 军 中服 役 期 问 ,从 金 门 夹 着 两 个 篮球 ,游 了 2 0 0 0米 ,投 奔 了祖 国 大 陆 。 18 年 ,诺 贝 尔经 济 学 奖得 主 西 奥 多 ・ 尔 茨顺 道 到 北 大 发 表 演讲 ,北 京 大 学指 定 正 在 攻 读 研 究生 学位 的林 毅 夫担 0 9 舒
理 所 当然是 中国 的经 济学

资格 正 确解 释 中 国 改 革和 发展


家 林毅夫就是其 中

个 这些


年来


他 这位

海归
派 学者

直 在 孜 孜 不 倦 地 探 索解 决 世

界上 最 赫猜想


中国经
济 问题
林毅夫
r
1
-|I
L

中 国 经济 问 题 的 痴 心 探 索
■ 本刊 特约记 者
56
财经 界
维普资讯
封 面 人物
Cov rEle e i t
l _
什 么 是 林 毅 夫
《 尔街 E报》1 2 l 华 l 月 1E报道 ,世界银行行 长 罗伯特 ・ 佐利 克 已提 出任 命 中国经济 学家林毅 夫为世行 首席经济学 家。
任 舒 尔茨 的 翻 译 。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一)《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

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

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

”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

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

”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

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

中国经济学家 林毅夫

中国经济学家 林毅夫

林毅夫<P> 林毅夫: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P> <P>个人简历:</P><P> 生于1952年10月15日,籍贯:台湾,宜兰。

曾是第7、8、9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BR> 学历: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1;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78。

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2。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6。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

<BR> 工作简历:1987-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P><P>国内外兼职: <BR> 厦门大学兼职教授2001- <BR> 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2000- <BR>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1999-<BR>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1995- <BR>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客座副教授,1990-93。

<BR> 美国杜克大学经济系客座教授,1994。

<BR>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太平洋学院兼职教授,1990-96。

<BR> 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专家委员会主任,2001-<BR> 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学术顾问,2001- <BR>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2001-<BR> 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2001- <BR>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十五”规划审议会常务理事会成员,2000-<BR> 亚洲开发银行长期战略框架高级顾问组成员,2000; <BR> 中国科学技术部第二届国家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BR> 1999-<BR>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常务理事,2000- <BR>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1999-。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译者说明]2012年9月18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应邀到南京农业大学作题为《解读中国经济》的学术报告。

林教授兼任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此次学术报告既是南京农业大学110周年校庆活动重大内容之一,也是经济管理学院名家讲坛系列讲座之一。

精彩的学术报告获得广大师生的热烈反响。

为了进一步传播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思想,主办方根据报告录音整理了一份记录稿,希望经林教授审定后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

林教授提出,由于报告的内容主要取自收集在邹至庄主编《Handbook on Chinese Economy 》的一书中(尚未出版),建议我们直接把该文翻译成中文发表。

我们欣然接受林毅夫教授的建议,十分感谢林教授对南京农业大学和本刊的支持。

原文没有摘要和关键词。

翻译中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由译者负责,预先向林教授和广大读者致意。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北京大学 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 100871)在超过1000年的前现代化时期,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到了19世纪,中国仍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 的计算,1820年中国GDP 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见图1)。

但是,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迅速崛起,而中国则不断下滑;随着经济衰落,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节节失败并沦落为半殖民地,20个国家在开放的港口城市获得各种治外法权。

中国不仅被外国人控制了海关收入,而且被迫割让领土给英国、日本和俄罗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精英们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伴一样努力奋斗,力图使中国重新成为受人尊敬的强大国家,但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中国GDP 的份额缩减为全球的5%,并且长期停留在这一低水平上,直至1979年(见图1)。

数据来源: Maddison ,2010.图1 中国GDP 占全球经济的份额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彻底改变了中国经济命运。

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贡献

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贡献

林毅夫教授的学术成果和贡献作为最早接受现代经济学训练并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家之一,林毅夫教授坚持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并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教训中总结、提炼出一般性的经济发展理论,不仅对于发展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为中国改革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许多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积极推动了规范化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国内的运用。

一在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与拓展林毅夫教授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始于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

他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耕作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经济学期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在发表于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1990年12月号的《集体化与中国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一文中,他以博弈论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发生于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的原因,认为由于农业生产中的监督极其困难,农业合作社的成功只能依靠社员之间达成一种可以自我实施的协议,但是,1958年之后社员的退出权被剥夺,导致这种协议无法维持,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下降,生产率大幅滑坡,从而导致了农业危机的出现。

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1992年)第82期的《中国的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则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1978年以后中国农作制度变迁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作出定量估计,发现农作制度由生产队体制转变为家庭承包制的制度变革对1978-1984年间的农业高速增长的贡献达到42%。

而在《中国农业家庭责任制改革的理论与经验研究》中,林毅夫教授进一步探讨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作制度发生变革的原因,由于农业生产中的监督困难,生产队中的最优监督水平一般很低,造成社员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激励条件下社员的努力程度和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在家庭农场劳动的农民,因而触发了这场农作制度的变迁。

在此基础上,林毅夫教授还分析了农作制度改革对于农场投资和农业新技术扩散的影响。

胡应泉:林毅夫教授的失误在哪里?

胡应泉:林毅夫教授的失误在哪里?

胡应泉:林毅夫教授的失误在哪里?2016-05-25 12:03:33来源:共识网作者:胡应泉我要评论点击:8906次摘要林毅夫的经济理论体系对中国经济固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以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如果一以贯之地强调它的适用性,一味地把中国的经济现实往他的理论体系中装,理论上是做到了严密性和自洽性,但却显得不无脱离实际,变得削足适履了。

——与林毅夫教授再商榷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的许多著作笔者都认真地拜读过了,并且从中学到了许多经济学尤其是关于中国经济的知识,受到了许多启发,大大开阔了眼界,认为他在美国受过严格的现代经济学训练,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有着全面、深刻的把握,同时又充分立足于中国的经济现实,并且十分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理论对中国经济有着很强的解释力,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政策影响。

在充分肯定其经济学成就的基础上,笔者在此前的一篇论文中也对其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批评,主要从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关系、解决国有企业问题的出路两个方面进行,认为他在研究中国现实的经济问题时过于追求一种理论的严密性和逻辑的自洽性,而舍弃了其他许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

本文继续从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未来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与他进行进一步的商榷。

一、比较优势及后发优势林毅夫教授从他一以贯之的以企业自生能力为分析的微观基础,以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产业技术战略选择、制度和经济绩效内生为主要框架的经济发展转型理论体系出发,在论述中国经济时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取得长期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经济发展奇迹,是因为我们改变了过去不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而充分发挥我们土地和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那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在提高效益、增加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如此往复,使我们的经济保持长期快速的发展[2]。

林毅夫与张维迎——姚树洁

林毅夫与张维迎——姚树洁

林毅夫与张维迎———姚树洁来源:刘万顺.Shleifer的日志姚树洁,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著名华裔经济学家, 西安交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全英中国专业团体联和会副主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经济顾问,到过20个亚非欧国家工作。

张维迎的政治走向落凤坡,林毅夫世行上任两年多展示中国经济学家特有的魅力。

林张两人的沉与浮透视了中国学术和政治之间的博弈谜团。

从他们身上,人们可以学到许多有价值的人身哲学。

张维迎把博弈论推广到中国,自己却被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他的众多对手彻底博下了落凤坡。

他的经历证明,在中国,要同时当好一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是件超越普通人类的事情。

张维迎做为经济学家应该是出类拔萃的,也是难得的。

做为政治家,他是彻底失败的。

他并不能适应于尔虞我诈的中国官场。

在当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的4年里,他遭受各种无情的打击和诽谤,才50岁不到,满头皆白。

与张维迎不同,林毅夫平静为人。

在学术上他磨刀砺剑,用精湛的学术成果赢得中外同行和政界的推崇和尊敬。

政治上,他采用‘无为而治’的策略。

在中国,除了守住他的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山头,把它做大做强,他从来不愿意进入中国的官场。

应该说,林毅夫的这种大智慧才使他终于修成正果,在中外经济学界创造了人人皆知的佳话。

说起来,林毅夫和张维迎都是我20多年来的好友和熟人。

第一次认识林毅夫是1987年冬。

那年,他刚从美国回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我刚开始在曼彻斯特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学位。

由于老师的介绍,我到北京拜访他,向他学习如何做博士,如何做好学问。

初次见面,林毅夫对我非常好。

他跟我说做学问,一定要有理论基础,同时必须结合实际,要把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做数学模型不能只是为了做模型,而是如何用模型来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他当年还年轻,在中国还没有人知道他是谁,而我却从他的谈话中得到了启发,影响了我后来的学术道路和研究风格。

林毅夫不仅学问做得好,为人更好。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

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评林毅夫与杨小凯争论关于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经济体系不断变化,关于发展中国家后发劣势VS后发优势的争论不断加剧。

近期,林毅夫与杨小凯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本文将从5个不同的维度出发,逐一分析二人的观点及其优缺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

一、后发劣势的定义后发劣势是指在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相对落后。

林毅夫较为倾向于从传统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将后发劣势视作长期经济增长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杨小凯则更多地从国际竞争角度来看待后发劣势,认为其本质是一种生产效率不足的局面。

二、后发优势的特点后发优势是指在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国家虽然处于后发劣势的局面,但仍然能够通过自身独特的优势实现经济增长。

林毅夫更偏向于从“人的优势”、“土地的优势”等角度,将后发优势视为一种资源优势。

杨小凯则更多地从市场竞争角度,认为后发优势可通过自身市场的竞争优势来实现。

三、后发劣势与后发优势的转化林毅夫认为,后发劣势并不是导致后发国家长期处于落后的必然条件。

相反,在后发国家发掘自身的优势有可能成为转化后发劣势的关键环节。

杨小凯则认为,后发国家只有摆脱生产效率不足、建立起自我完备的产业生态系统才能实现后发劣势到后发优势的转化。

四、影响后发优势的因素林毅夫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后发国家实现后发优势的关键是科技、资本、人才等各方面的因素。

杨小凯则认为,现代经济主要是一种知识经济,因此,后发国家在实现后发优势的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经济建构。

五、如何实现后发优势林毅夫和杨小凯都认为,后发国家应该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以及建立独特的市场格局等。

以上针对林毅夫和杨小凯的不同观点,我们需要承认二者都有其合理性,这也为我们开拓后发优势开辟了多元化发展思路。

下面我们将列举5个实际案例来对不同观点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一: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观念一度被国外互联网公司所掌握。

“马歇尔讲座”传递的信息

“马歇尔讲座”传递的信息

套简单逻辑体系 ,解释 的现象越 重
林毅夫 。 于 15 生 9 2年 1 0月 1 5 日 。 贯 台湾 宜 兰 。 1 7 籍 9 1年 台湾 大 学 农 业 工 程 系肄 业 ;9 8年 获 台湾 17 政治大 学企业管理研究所 硕士 ;
门 游 过海 峡 来 到 大 陆 的 动 机 。 与此 一 脉 相 承 ,97年 , 自美 国 18 他 芝加 哥 大学 学 成 归 国。那 时侯 , 到美 拿 国 著名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的 人 很 少 , 回 国 的更 是 少 之 又 少 ,他 是 中 国大 陆 改 革 开放 以后 第 一 位 从 西 方 学 成 归 国 的经 济 学 博 士 。 的 理 由 首先 是 , 志 做 一 他 立 个 研 究 真 实 世 界 的经 济 学 家 ,他 看 好 在 中 国研 究 经 济 学 的前 景 ; 次 为 , 其 对 中 国经 济 现 象 的研 究 ,有 助 于 中 国的 进 步 和 未来 。 这 并 不 奇 怪 , 知 他 的 人 说 , 穷 熟 他 其 一 生 而 不 停 歇 的动 力 ,离 不 开 担 当
我们 还不是狼 的时候 , 我们惟一能做 的就是 比狼 跑得更快 。对 于我们的银行业来说 , 显然在 我们
的 面前 只 有 业 务 创 新 这 华 山 一 条路 了 。
“ 那不是我的追求 , 对我来讲 , 最重要的是对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
中 出现 这 么 多新 问题 、 现 象 的 了解 , 解后 提 出 解 释 , 新 了 能够 帮助 自 己 了解 也 帮 助别 人 了解 。 回 国后 , 毅 夫 坦 然 地 对 闻 讯 而来 的北 大 ” 林
要 , 个 理 论 的贡 献 和 影 响 也 就 越 大 。 这

特赦林毅夫?

特赦林毅夫?

特赦林毅夫?作者:余力来源:《视野》2008年第22期回来是一种理性选择27岁时,台湾人林正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航道,将自己带到了陌生的中国大陆,也带到了不可知的未来面前。

1979年5月16日傍晚,“封金挂印”之后,上尉林正谊游过两千多米的台湾海峡,抵达对岸的厦门,更名为“林毅夫”。

多年后台湾媒体披露,当时与他一同失踪的物品包括“两个篮球、一面连旗、一件救生衣、一个指南针”。

他的家人事先毫不知情,第二个孩子还在妻子腹中,台湾外岛驻军从此没有篮球可打。

但23年后,台湾军方才发布了对其“投敌”的通缉令。

此前,由于以台湾大学学生的身份从军,林正谊成了军中宠儿。

蒋经国专门接见他,并嘱人关照。

他先后从军校和政治大学毕业后,被派往金门,任最前线的连长。

时至今日,人们仍难以理解:这个地道的台湾本省人,不需要蹈海以解乡愁之苦。

而1979年的大陆,经历了十年动荡,经济凋敝,将走向何处,一切都未确定,亦非乐土。

是什么使他抛妻离子,放弃前程,冒着生命危险前往?一位北大学生回忆,林毅夫有一次谈及当年时曾说:“当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在对岸。

再待在台湾,内心不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月1日,以这样的句子,林毅夫解释当年的抉择,“得失之间并没有那么难。

”或许是巧合,他回来后的两个月里,两项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变革先后出现——当年6月15日,万里在安徽凤阳县农村考察,肯定了当地农民自发的包产到户尝试;7月15日,争论不休中,邓小平决定“不争论”,宣布设立深圳等四个特区。

把“白手套”留在了芝加哥虽然林毅夫在国际经济学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全球华人经济学家中一直排名在前一二名,在国际上的排名也一直很靠前,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成为典型的学院派学者。

1987到1993年,他先后在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任职。

从那时开始,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参与制定政策成为他的工作内容。

林毅夫:预言“中国奇迹”

林毅夫:预言“中国奇迹”

林毅夫:预言“中国奇迹”作者:王敏杰来源:《晚晴》2015年第06期20年前,在中国还极为贫穷的时期,他曾预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当时这个被认为是妄想和天方夜谭的预言如今却真的成为了现实。

怀着报国梦想的“叛逃者”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生于台湾省的一个乡间的贫困家庭。

他自幼聪明好学,特别喜欢历史。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这个热血青年,形成了强烈的大中华情结。

后来,他送给妻子陈云英的定情物,竟是一本“锦绣山河”的画册,里面是唐诗宋词里的黄河和长江。

他曾经是金门驻军的一名连长,每当夜深人静,林正义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尼克松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和中美建交等消息让他充满了希望,他渴望能为国家复兴尽力,但当时两岸对峙的现实让林正义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1979年5月16日深夜,他作出了一个生死抉择,纵身跳入海中,带着对祖国大陆的美好憧憬,游到了距离2000米外的厦门。

台湾军方为防止泄露军机,以“失踪”结了案。

所幸的是,他这一跳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

到了2002年,台湾军队确认林毅夫就是1979年“叛逃” 大陆的林正义上尉的事实,对其发出了《通辑令》。

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应邀到复旦大学开展讲学活动,回国前顺道来北大演讲,林毅夫是当时的翻译。

舒尔茨叹服其流利的英语水平,推荐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这又是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机。

1982年林毅夫获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1986年又成为耶鲁大学博士后。

1987年他返回了北京,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海归经济博士后。

随后进入北大,创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任中心主任,成为中央经济政策的高级智囊之一。

2007年,林应邀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上发表演讲,成为登上这个国际经济学界顶级讲坛的第一位中国学者,他被认为是中国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人。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发表声明,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林毅夫演讲-学问之道

林毅夫演讲-学问之道

学问之道任何理论,任何一个学术思想,都在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

任何理论,任何学术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是一个内在的逻辑体系,说明我们观察到现象的逻辑体系。

在这个逻辑体系中,很难从它逻辑本身来讲它贡献的大小。

一个思想或一个学说它的重要性靠它所解释的现象来决定,如果它所解释的现象越重要,那么这个学科就越重要。

做学问的方法,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不同的学术阶段,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在孔子这句话中,第一个“学”可以用《中庸》中的话语来解释,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学”即博学,除学习之外,还要去审问,很仔细去思考每个学说理论的假设是什么,推论是什么,然后要分清各个不同学说的理论、推论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但是,光学是不行的,还要审思。

为什么要审思呢?如孟子所讲“尽信书不如无书”。

虽然有很多理论学说,但不是每个理论,每个学说都是对的,而且有很多可能是糟粕。

如果不审思,不思辨,就会把书上记载的当做是真的。

有些有名的学者在当时提出的思想是有道理的,但现在来说是不正确的,因此只能说其学说在学术史中有一定的地位。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思索,这个理论到底是不是对的?通常状况下一个现象可以用一个理论来解释,也可以有很多个理论来解释。

那么我们怎样决定接受一个理论还是不接受一个理论?因此需要“思”。

“思”有两个主要的内容:一是要思考,仔细思考一个理论内部的逻辑是不是一致的,是不是至恰的。

学的目的是致用,用于了解社会,改造社会,就要知道因和果之间的关系,要知道理论内部的逻辑是不是至恰的。

但仅有至恰性是不够的,还必须思考这个这个理论的所有推论与我们所了解的现象是不是一致的?如果是一致的,就可以接受;如果不是一致的,就要放弃它。

(林毅夫老师举了他博士论文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我们在研读理论时,发现理论和现象不一致时,我们所要放弃的是这个理论,而不是这个现象。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林毅夫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林毅夫人物事迹介绍

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林毅夫人物事迹介绍2018年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

林毅夫获得了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者的荣誉称号,下面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人物事迹吧。

林毅夫植根于改革开放实际,自主创立并实践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力。

丰富完善农业经济学理论,重新构建发展中国家制度安排和宏观经济理论,为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与国有企业、金融体制、电信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粮食和“三农”等重要改革政策制定。

积极推动中非合作新模式,帮助有关发展中国家成功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参与创立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推动了合作转型和深化发展。

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林毅夫是在国际主流经济学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但他却不想仅仅做一个书斋里的学者,经世济民是他的夙愿。

回国后,他进入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要是从事中国农业问题的研究。

他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工作,可以见证并影响中国社会。

农业对我国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林毅夫从研究中国农业问题开始走上经济学研究之路,奠定了他在国际经济学界的地位。

林毅夫的信念从未动摇,一种高度乐观的态度自始至终陪伴着他。

他感到,国家正迈向全方位的改革,这更需要高水平的理论和教育。

1994年,他与几位学者在北大创办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视野遍及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

林毅夫认为,对改革开放的“中国奇迹”,现有经济学理论难以解释清楚,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改革开放能够成功,是因为摒弃了计划经济下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通过放权让利和体制革新,逐步找到符合本国资源禀赋条件的发展道路,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释放。

与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相比,中国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是采取了一条代价低、风险小,又能及时带来收益的渐进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改革与中国经济学科发展主讲人:林毅夫主持人:郭苏建地点:光华楼东辅楼202时间:2013年10月27日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从1979年---2012年连续33年平均增长速度是9.8%。

中国刚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时期的世界环境改革方案的比较:1.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低效率的经济增长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提出“华盛顿共识”: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中同一时间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的“休克疗法”。

2.中国采用的是“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方案。

“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方案一直备受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诟病,因为该改革方案会出现权力寻租、腐败和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事实证明:1. 施行“休克疗法”的国家经济低迷,社会不稳定因素上升。

2. 中国的“渐进式、双轨制”的改革虽然出现了权力寻租、腐败和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但是经济是高速的持续的稳定增长。

这种反差现象的解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由于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所带来的人口红利。

反驳:在施行“休克疗法”的国家中很多的国家的农业人口也是占大多数,经济却没有出现稳定的增长。

结论: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这样的现象。

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这样新现象背后的原因。

提出什么是理论?理论就是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世界,改造世界,帮助我们实践的方法。

(本文中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是不同的概念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后发优势:相对于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5个问题一、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高速发展?二、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不会出现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成绩?三、经济改革转型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四、中国的经济改革出现的问题五、怎样实现未来的发展?一、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的高速发展?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用亚当·斯密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即财富的本质和决定因素是什么?财富快速增长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其决定因素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下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比:因此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高速稳定持续的增长就是依靠了后发优势。

二、为什么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不会出现这样经济高速发展的成绩?与发展道路有关:1.1949年—1952年:建国初期环境不稳定2.1952年—1979年:经济发展情况很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发展目标道路不对。

当时的目标是超英赶美,而英美的产业都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由于发达国家对领先技术的保护所以不可能通过引进的方式来获得这些先进的产业。

在当时的中国环境下发展这样的产业,由于市场规律的安排资源是不会流向这些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

那么这些产业就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从而导致价格扭曲、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三、经济改革转型给中国带来的好处(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很明确,可能与其他问题和在一起了)1979年后,中国开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抓住比较优势。

疑问:在同一时期,世界上有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施行改革开放,但是为什么没有出现高速的经济增长?现象:在20世纪60—70年代,这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低迷,资源配置低效率。

然后使用了“休克疗法”,在使用“休克疗法”之后的80—90年代,经济增长率依然很低,并且社会危机更容易爆发。

原因:使用了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主张的“休克疗法”,即对于那些在市场上不容易生存的资本密集型高级产业进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

这样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这些在市场竞争中不容易生存的大型企业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就会导致大量的失业,从而导致社会更加不稳定,经济发展速度降低。

二是,从国有转化为私有并不能让这些企业有好转,因为这些在企业不适合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从国有到私有在产权上的转移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其生存仍需要国家的保护和补贴,私有化之后企业变成私人的,对补贴的要求就会变得越高,其效率就会更低。

例子:现在俄罗斯的8大垄断集群。

中国的做法:继续保护资本密集的产业放开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带来的好处就是避免了采用休克疗法带来的各种后果,取得经济高速持续稳定的增长。

四、中国的经济改革出现的问题由于政府的保护导致价格扭曲、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

1.资本密集的产业需要国家资本的补贴,国家通过贷款、股市等措施来对这些企业进行补贴。

但是这些资金的来源又是个人或者小微企业,这种以穷补富的方式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2.资本密集的产业中的企业,其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很低。

以矿产产业为例,其生产要素容易获得,并且税收又低,当其价格与市场接轨时,价格与成本的差距就很大,利润就很大。

与市场接轨就允许他人进入该行业,然后获取高额的利润。

这样就会产生山西煤老板之类。

五、怎样实现未来的发展?有国家的干预就会产生权力寻租,从而导致腐败。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是扬汤止沸(哪里出了问题就治哪里,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釜底抽薪。

由于该问题的本质是双轨制留下来的扭曲问题,应该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

应该如何作呢?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企业应该取消补贴,例如:汽车产业,重工业产业如果取消了双轨制时的补贴,深入改革经济结构,经济是否会快速的增长?首先明确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后发优势!如果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表明仍存在后发优势,劳动生产率可以用人均收入来衡量。

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占美国的21%,从日本、台湾、新加坡、韩国的例子可以看到(具体数字没记住,好像是说在这些国家经济起飞的时候其人均收入也是美国的20%左右,这些国家的经济持续了20多年的平均8%的高速稳定增长,因此)中国在08年之后的20年里也有每年8%的增长潜力。

每年有8%的增长潜力不代表一定会有8%的经济增长,如何利用这每年8%的增长潜力呢?通过深入改革经济结构,政府的有效行为。

结论:中国的目标是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在未来十年的增长时间里考虑到2020年人口增长的因素,平均每年的增长比例为7.3%,用每年8%的增长潜力来实现7.3%的增长还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实例,中国的经济学科该如何发展?论点1:直接把国外的经济学引进来发展中国的经济是不合适的。

依据:1.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中国的改革方案是不行的,因为其一政府干预会产生权力寻租导致腐败,其二产权不清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

中国的发展证明该理论不正确。

2.二战后出现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现代化的国家都拥有资本密集的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发展中国家并不具备,并且通过市场的配置资本也不会进入到这些资本密集的产业中(称之为市场失灵),这就需要国家的干预,采用进口替代来完成资本密集的产业。

实例证明该方法可行性也不高。

因此直接把国外的经济学引进来发展中国的经济是不合适的。

并且亚洲四小龙的发展也表明,在其经济起步时也是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虽然这些经济体的经济结构都是市场经济,但其政府也是有积极作为的。

还有事实表明成功的经济体都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方法来制定政策。

论点2:西方经济理论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经依据:1.西方经济理论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古典主义到货币主义再到新自由主义,因此西方经济学理论不是经济发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经。

2.即使存在所谓的“真经”,也要考虑到条件的相似性,不能把西方的经济学理论直接拿来使用。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认为把从西方学到的经济理论拿到本国认真实践就能改变其经济落后的局面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中国的经济学科应该走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路线,深入到经济问题的本质和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

补充辩论的部分复旦一个教授的观点:中国的经济增长形势并没有每年保持7%以上增长率这么乐观依据:1. 从日本、韩国、台湾经济发展下滑的数据来看,在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下滑的年份1973年、1996年、1996年,其状况与现在中国的状况相当(具体的数据没记清楚)2. 中国已经完成了这一轮的工业化,出现经济下滑的标志,即产能过剩,达到33%左右,这与当时的日本、韩国、台湾经济发展下滑的情况相同,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下降。

认为中国经济研究的方向应该是对货币理论和商业周期的研究,因为中美货币的增发可能会导致资产泡沫从而会有出现大萧条的危机。

林毅夫的反驳:1.针对该教授的第一个观点的反驳是,日本、韩国、台湾经济发展下滑的出现是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出现的,并不能拿其人均收入的绝对值来作为判断标准。

当时日本、韩国、台湾经济发展下滑时其人均收入可占到美国的50%。

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收入只是美国的九分之一,仍具有后发优势,因此中国经济仍会保持增长。

2.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会下降,经济发展速度会降低。

但这个说明不了问题,可以通过延长退休年龄来增加劳动力。

3.针对该教授第二个观点的反驳是,虽然经济周期表明产能过剩,经济会出现下行,但是之前日本、韩国、台湾经济发展下滑不是由于产能过剩引起的经济下行,而是其产业技术接近世界水平,后发优势消失才会经济下行。

4.并且复旦该教授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都是基于西方经济理论来分析的,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形。

针对复旦教授提出的“货币的增发可能会导致资产泡沫从而会有出现大萧条的危机”的说法,林毅夫主张采用超越凯恩斯主义,即:1.根据凯恩斯主义,经济下行时政府应该通过投资来刺激经济,拉动消费,这种挖个坑填个坑的做法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进步,应该把资源投入到解决技术瓶颈的问题上,这样即拉动了经济又能保证未来社会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2.虽然现在发达国家技术领先,其技术瓶颈很难突破,但是这种投资可以跨越国界,投入到发展中国家,取得共同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