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历史七年级下册川教版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提纲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知识要点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南北。
618年春,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 隋朝官员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太原)起兵反隋,率部众攻入长安,618年建立唐朝。
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主要)。
3.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以人为镜)。
4. 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5. 唐朝时发明的重要农业工具是筒车和曲辕犁。
6.类别内容备注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改革三省六部经济上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交纳一定的丝绢或麻布代替徭役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国子学、太学民族关系上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天可汗随堂练习1.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帝王,“贞观之治”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1)你认为评价封建盛世的“指标”应该包含哪些要素?(2)唐太宗特别善于用人,他在位时期出现了哪些名臣(列举两位即可)?唐太宗2.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告诫太子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写出与“黎庶”含义相同的词语(一例)。
这段告诫的话与什么朝代的兴亡教训有直接的关系?(2)为处理好“舟水”关系,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不少于两项)?3.类别内容备注4.①给右图加一个合适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②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省下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资料川教版
明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明成祖朱棣时,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2、概况:1405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第一次出使西洋。
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影响:①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②比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③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南洋。
二、华侨对南洋的贡献:早在唐朝时,我国就有人到南洋谋生,明朝后加快。
大多来自东南沿海一带,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知识资料川教版(二)石窟艺术宝库一、莫高窟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鸣沙山,保存着北朝、隋唐、宋元等的近500各洞窟。
大部分是唐朝时开凿的,有大量精美的彩色塑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二、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麓,开凿于北魏中后期,它既继承了我国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又融汇了南亚一带的雕刻风格。
是研究我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宝贵财富。
三、龙门石窟:在河南洛阳,北魏迁都洛阳后建造,大部分为唐朝开凿,最大的窟是奉先寺卢舍那佛龛。
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三国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3、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特点:①分科考试;②择优录取。
③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进士科(重要),明经科(其次);5、影响:①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②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③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④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科举制度的实施与唐朝的繁荣有何关系?(答案:①满足了中小地主参政的愿望,缓和了阶级矛盾。
有利于统治者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川教版)
”治之皇开“与立建的朝隋、一
”治之观贞“到”治之皇开“从
课1第
纲提习复史历册下级年七
宋北灭金�年 7211 �封开�京东都定�宋北立建胤匡赵�年 069 。辽为改光德律耶�年 749 辽灭金�年 5211 。京上都定�国丹契立建机保阿律耶�年 619 亡灭 权政立建
汉 丹契 族民
宋北 辽 家国
立并的权政族民、一
立并的金、夏、宋、辽
课6第
。》记域西唐大《写编�经佛译翻�论理教佛握掌�献贡�行西奘玄�2
。地源发的教佛是�岛半度印称古�况概竺天 �1
系关印中、二
。高 提的平水塑雕和筑建、学医、学佛本日了进促�化文国中播传�论理学佛授讲�献贡�渡东真鉴�2 。备真备吉、�衡晁�吕麻仲倍阿、海空�表代�2� 。化文济经的进先朝唐习学�系关国两切密为�的目�1��使唐遣�1
化变的行住食衣、一
活生会社的代宋
课8第
。柱支要主 的政财家国为成�方北过超重比占所�加增入收税赋方南�政财.D�方北了过超上体总�平水展发业 商方南�业商.C�位地要重有占中业工手国全在业船造、业纸造、业瓷制、业织丝、业织纺棉的方南 �业工手.B�仓粮下天为成湖、苏�物作食粮的要重最国全是已稻水的方南于产主�业农.A�现表.2 。长生物作农宜适�越优件条然自 方南.C�术技产生的进先来带�迁南量大口人方北.B�定安对相境环治政方南�乱战方北.A�因原.1
�现表和因原的移南心重济经、二
。市都业商的大最 是又�心中治政的方南是安临城都宋南�子交——币纸的早最上界世现出�达发业商时宋北�业商.3 。达发很都业船造、业纸造、业织丝的方南.C �心中业瓷的名著为成镇德景�快很展发业瓷制方南.B�起兴方南在业织纺棉�时宋南.A�业工手.2 。物作济经的要重方 南为成�大扩积面植种花棉.D�植种大扩方南在豆、粟、麦小的方北产原.C�州湖、州苏�长增度幅 大量产稻水方南.B�积面地耕了大扩田梯、田圩�高提大很有术技作耕和术技溉灌的方南.A�业农.1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②轻徭薄赋③勤于政事④廉洁奉公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⑥戒奢从简⑦合并州县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
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2、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3、科举制的创立p17(清朝1905年科举制废除)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
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
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
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玄宗——诗赋成为主要考试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4、(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P4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05年开始。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阳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大运河的诗作:唐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输。
川教版 历史 七(下)复习资料
川教版历史七(下)复习资料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迎来了一个繁荣开放的时代。
其中“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标志是:589年,隋朝灭亡江南陈朝。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指哪一时期:隋唐时期。
哪些皇帝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做出了贡献: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2.列举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日本)鉴真东渡、(印度)玄奘西行3.唐朝出现的盛世局面有哪些?每一盛世局面与哪位皇帝有关?贞观之治——唐太宗;开元盛世——唐玄宗4.隋朝虽然短暂,但也出现过盛世的局面,历史上称为:开皇盛世。
相关皇帝是:隋文帝。
5.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
这一制度创立的标志是:隋炀帝开设进士科。
创立的时间是:隋朝。
发展的时间是:唐朝。
这个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这个制度分为哪两类:常科和制举。
最难考的哪一科:进士科。
6.唐朝的第二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
他的名字是:李世民。
年号是:贞观。
与他相关的盛世是:贞观之治。
例举被他重用的人才有哪些: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他的民族政策是: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
他在位期间加强与哪一少数民族的关系:吐蕃。
他把哪位公主嫁给了谁: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他实行了怎样的对外关系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
举一史实:玄奘西行。
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治国措施:①政治上,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②法律上,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③教育上,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他的历史作用是:出现了“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7.记住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头像(P18),说说他们两人在历史上的贡献:①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政权,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汉藏之间的友谊。
8.在地图上熟悉记住以下少数民族在地图上的位置:吐蕃、南诏、回纥。
新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分类复习提纲
新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分类复习提要一:编写本册朝代顺序表1、581年,杨坚称帝(隋文帝),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定都西安。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
2、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907年,朱全忠自立为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
五代十国:五代:后梁灭亡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黄河流域。
十国:除北汉外,其他九国都在南方。
3、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916年,契丹人在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改国号为辽。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建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在会宁建立金朝(后金)。
1125年金灭辽,1127年占领东京,北宋灭亡。
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临安(今杭州)即位,史称“南宋”。
4、1206年,蒙古各部落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尊推铁木真为成吉思汗,建立国家,号称大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第二年,定都大都(北京)。
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被消灭。
5、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在应天(今南京)建立明朝,同年攻占大都(北京),元朝灭亡。
明成祖朱棣后来迁都北京。
6、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实现了清国从东北地方政权向全国政权的转变二: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及科学巨著:1、生产工具:三国时期魏国马均发明翻车(灌溉工具)。
唐朝有筒车(灌溉工具)和曲辕犁(耕作工具)。
2、科技:四大发明;3、科学巨著:①.《本草纲目》——明代药物学巨著。
①作者:李时珍。
②主要内容:全面总结了我国药物学的成就。
③特点: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②《天工开物》:作者:明末宋应星;②内容:全面总结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七年级下册 川教版 历史 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讲义第一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第二课走向全盛的唐朝8、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三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川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川教版7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川教版建筑奇观一、赵州桥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了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二、大运河1、隋炀帝时,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元朝又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
3、大运河的作用: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明长城:目的: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
起止点: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意义:明长城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故宫1、明清时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构成。
宫城又称紫禁城,今天称为故宫。
3、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
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一、《本草纲目》1、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
2、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
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天工开物》1、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宋应星的代表作。
2、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
3、着重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手艺。
4、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资治通鉴》1、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2、史料翔实丰富,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唐诗与宋词一、唐诗唐诗是我诗歌发展的巅峰。
有边塞诗、田园诗、浪漫主义诗歌、现实主义诗歌。
①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②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称“诗史”,风格“沉郁顿挫”,人称“诗圣”。
“三吏三别” ③白居易是唐代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
中国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发的社会〖基础考点〗1.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
隋文帝勤勉治国,税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2. 589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 618年,李渊和儿子李世民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5.唐朝开国:李渊(高祖);奠基:李世民(太宗);发展:武则天;全盛:李隆基(玄宗)。
6.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7. 唐太宗遵从“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基本上做到了广开言路。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8. 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在他统治时期,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9.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10. 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宋璟。
11.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就是唐玄宗。
他以唐太宗为榜样,效仿“贞观之治”,勤于政事,励精图治。
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形成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
12.从三国到南北朝,中国主要有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隋文帝时,下令“分科举人”。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标志)13.唐朝时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是科举制度。
分为制举(皇帝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和常科两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科举制度的出现,使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项政权。
这项制度在中国沿袭了1300多年,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4. 7世纪初,吐蕃(藏族祖先)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15.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分课复习
七年级下册历史分课复习资料课本+本资料+理解记忆+多翻遍数==OK!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隋文帝1、杨坚建隋581,都长安,年号开皇,即隋文帝。
他于589灭陈,结束分裂,统一南北。
2、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改革,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3、隋炀帝是隋朝最后一个皇帝,618年亡国,隋朝历时37年。
(二)唐太宗1、李渊建唐618,都长安,即唐高祖。
2、唐太宗李世民,从隋朝兴亡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懂得了为君之道,明白了怎样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3、唐太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被誉为“镜子”的谏臣是魏征,被称为“房谋杜断”的两位大臣分别是房玄龄、杜如晦。
4.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拥戴为“天可汗”。
6、唐太宗时期,唐朝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发展的基础。
7、唐朝改进的生产工具有:抽水工具“筒车”,耕地工具“曲辕犁”。
8、唐太宗是一位开明、有作为的明君。
★识图:书P5两幅图。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隋朝与秦朝相似之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是短命王朝 B.都城都在长安 C.都因暴政而亡 D.都是统一王朝2.隋文帝的最大业绩是()A.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B.结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C.改革行政机构,重视选拔人才 D.减轻赋税徭役,大力发展农业3.唐太宗与隋文帝采取的相同措施有()①轻徭薄赋②改革行政机构③虚心纳谏④重视选拔人才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4.唐太宗改善民族关系的政策是( )A.和亲政策 B.封赏政策 C.剿杀政策 D.恩威并施政策(1B、2B、3A、4D)二、材料信息题(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是谁说的?答:唐太宗2、这句话表明了这位统治者认识到了什么?答: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一、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③倡导节俭。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灭亡:618年,隋炀帝(因残暴)时灭亡。
二、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的治国措施: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如: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在三省六部中任要职;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如用和亲、封赏笼络顺从的少数民族贵族;★唐太宗被各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
贞观之治: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史称贞观遗风。
武则天统治措施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王景等有才干的人;③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④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⑤减免赋税徭役。
★开元盛世: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主要年号“开元”、“通宝”。
★唐玄宗统治措施:任用贤能,起用姚崇、宋王景担任宰相;②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③整理财政,清野土地户口;④废除酷刑苛法;⑤倡导节俭。
★经过唐玄宗治理,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三、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3、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表现为:①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②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复习】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清单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清单一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覆灭1、581年,杨坚(隋文帝、年号开皇)建立隋朝,定都大兴。
589年,隋朝灭陈中国重归统一。
2、开皇年间(确立三省流部制)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3、隋炀帝时正式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科举制度的主要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相对公平和公开是。
这一制度沿用了1300年之久,影响深远。
(4、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它的建成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联系5、由于隋炀帝的暴政,618年,隋朝灭亡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1、618年,李渊(唐高祖)在长安建立唐朝。
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年号贞观)继位。
2、唐太宗(“贞观之治”)遵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古训,基本做到了广开言路;他采取的治国政策有:①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⑤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天可汗);贞观年间国家呈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
4、712年,李隆基(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继位,他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他采取的治国政策有:①任用贤能②采取措施发展生产③整理财政④废除酷刑苛法⑤倡导节俭。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第三课盛唐的社会景象1、经济繁荣:①新式农具曲辕犁、筒车(唐朝)②粮食作物北方以粟和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③桑、茶等经济作物得到很大发展④手工业以丝织业和陶瓷业最为重要。
2、开明的政治、发达的经济、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思想,促使盛唐社会形成开放的局面:①长安是开放的国际大都会②比之前朝后代,盛唐妇女的地位相对要高一些。
3、“诗仙”李白,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圣”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史诗”。
第四课唐朝开放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七年级下学期川教版历史复习资料-
七年级下学期川教版历史复习资料|时间飞逝,下学期就要走到终点了,那么同学们应该怎样进行历史的复习呢?下面是由WTT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川教版历史复习资料,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七年级下学期川教版历史第11课复习资料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吃鱼多。
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住:百姓住房多为低矮茅屋,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两侧有耳房和偏院。
4、行:宋代缺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
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
外出住宿有邸店。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和“勾栏”: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瓦子”。
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它们的出现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除夕夜,百姓要祭祖、迎神功佛、挂年画、贴“桃符”、守岁等。
七年级下学期川教版历史第12课复习资料一、蒙古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元朝的建立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抗元英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3、元世祖采取措施:①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②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和会通河)③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
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三、行省制度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素材 川教版
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一印刷术1 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时进入了全盛时期。
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金刚经》。
2 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比欧洲早400多年。
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3 北宋时活字印刷术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
二指南针:1 战国时制成司南。
2 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初期制成“罗盘针”。
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
4 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
三火药唐朝时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硫磺、木炭和硝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宋元时期,火器运用广泛。
13世纪至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对世界的影响(贡献):火药: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导致欧洲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兴资产阶级凭借火器战胜了落后的封建势力,火药在生产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指南针:指南针传到欧洲后,成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航全球的重要条件;印刷术: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1阅读下列记载北宋船队出使高丽(朝鲜)的材料:洋中不可往,惟观星斗前迈。
若晦暝(天气昏暗),则用指浮针以揆南北。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以上材料说明北宋船队在海洋中是怎样确定航向的?(答案:天气晴朗时观星斗,天气昏暗时用指南针)2)材料中所说的“指浮针”是指什么?(答案:指南针)它的发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它的发明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特别是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看图,回答问题:左图的人物是______(朝代)的______,他对中国印刷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爱心专心 1。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川教版
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川教版零碎的时间实在可以复习七年级历史知识。
WTT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川教版,有帮助!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川教版(一)宋代的社会生活一、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1、衣:主要布料--麻布,棉布逐渐多。
着行业装;女服样式最多;官民服不同2、食:①北:面食, 羊肉。
②米饭,面食比重大大增加;猪肉、鱼。
③普遍食用植物油(麻油)。
④城乡居民烧柴草,东京等地烧煤⑤出现素料仿制的菜肴,饮酒、喝茶盛行。
3、住: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顶平房;贵族官僚住园林式建筑;家具种类繁多,高脚家具流行。
4、行:富人乘轿子、马车。
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
南方乘小船、海船。
二、城市生活:1、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舞台“勾栏”2、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多;摊点称行、团;茶馆多3、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宋代称春节为元旦。
4、宋代三大节日--元旦、寒食、冬至。
三、结合前课和本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城市商业繁荣;)②经商时间长,夜市刚结束,晓市又开张;③娱乐活动商业化,瓦子,勾栏出现;(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④纸币的出现,方便了商业贸易。
(出现纸币;对外贸易活跃)七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川教版(二)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一、隋朝1、建立时间:581 年(589年灭陈统一)都城:长安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3、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②重视选拔人才;③大力发展农业;④减轻赋税徭役;⑤倡导节俭;4、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5、灭亡:6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贞观之治1、建立时间:6___年人物:李渊地点:长安2、贞观之治:时间:62年人物: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治国措施:(1)政治上:①吸取隋亡教训,广开言路,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②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用实物代替徭役)③简法轻刑,修订法律;(《贞观律》)④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部分第12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统一全国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各部推戴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立中统。
1271年,定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军消灭南宋的残余武装,统一全国,实现了唐末以来国家空前的大一统。
忽必烈为巩固大一统,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别掌管政事、军事、监察;地方上,设立了十个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
三、民族关系的新发展当时的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往来频繁,和平共处。
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四、元朝的疆域元朝的版图空前辽阔,北至漠北,南到海南,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
第13课宋元的科学技术一、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发展和西川宋朝人发明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中,南宋时阿拉伯人学会了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入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被广泛运用于军事之中,人们发明了火球、火箭、火枪等各类火药武器。
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
三、沈括、郭守敬对科学技术的贡献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撰写成《梦溪笔谈》,一书。
他创制的“十二气历”十分先进。
他是最早使用“石油”这一名词并意识到石油的用途与价值的科学家。
郭守敬是元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他编成的《授时历》推算一回归年长度是365.242日,和地球实际线太阳一周的周期只差26秒。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二部分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一、司马光于《资治通鉴》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修成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隋朝: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国措施: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③倡导节俭。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灭亡:618年,隋炀帝(因残暴)时灭亡。
★★唐朝: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治国措施:①选用良吏,如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
在三省六部中任要职;②轻徭薄赋;③减轻刑法;④重视教育⑤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如用和亲、封赏笼络顺从的少数民族贵族;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统治措施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王景等有才干的人;③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④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⑤减免赋税徭役。
开元盛世: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主要年号“开元”。
统治措施:任用贤能,起用姚崇、宋王景担任宰相;②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③整理财政,清野土地户口;④废除酷刑苛法;⑤倡导节俭。
经过唐玄宗治理,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3、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表现为:①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
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②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5、科举制度的影响:①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②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③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唐朝的民族关系:唐与吐蕃①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
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④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唐与南诏: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8世纪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
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
②唐玄宗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1、唐朝时,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访华。
跟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著名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3、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求取佛经。
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玄奘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学翻译家。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1、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2、960年赵匡胤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开封),史称北宋。
3、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今银川),史称西夏4、1005年北宋与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从此边境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5、1044年,西夏与北宋达成和议,双方长期和平6、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7、1127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东京,掳走宋微宗、宋钦宗,北宋灭亡8、1127年,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赵构就是宋高宗。
9、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此后双方战事基本停息。
岳飞是抗金英雄。
南方经济发展1、农业:两宋时南方的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辟圩田、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棉花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2、南宋时棉纺织业成为重要行业。
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
3、商业:。
①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了”,南宋时以发行了纸币“会子”②南宋临安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③海外贸易活跃,海港主要有广州、泉州等,政府设市舶使管理。
★经济重心南移:南移经过:从夏商到秦汉,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南移;唐朝中期后南移加快;两宋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南移原因: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②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③南方自然资源更多得到开发利用。
南移表现:①南方水稻是全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苏州、杭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②南方的手工业占有重要地位;③南方的商业水平超过北方;④南方的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汉宋代的社会生活:两宋时,城乡居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衣:两宋时麻布是主要要布料,棉布逐惭多;着行业装;女服样式多;官民服不同。
食:两宋时,北面食,南米饭;北羊肉,南猪肉、鱼;普遍食用植物油;饮酒盛行;住:两宋时,农民住茅屋,市民住瓦房;贵族官僚往园林式建筑;行:两宋时,富人乘轿子、马车,百姓乘牛车、驴车,骑马、骡、驴;城市生活:①东京人口过百万,“夜市”连“晓市”,有娱乐场所“瓦子”、舞台“勾栏”。
②临安:人口过百万;娱乐场所“瓦舍”多;摊点成行;茶馆多成吉思汗与忽必烈1、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尊推铁木真为成吉思汗,蒙古汗国建立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3、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统一中国。
文天祥是抗元英雄。
★4、元的统治政治措施:①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②设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澎湖巡检司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发展农业:①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开荒;②推广棉花种植,棉布成为主要布料;③治理黄河、疏通大运河。
5、元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表现:①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同汉族逐惭融合,被统称为汉人;②形成信俸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清朝建立:①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族,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③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1 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
★3、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①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把朝廷政务交给六部,皇帝直接控制朝廷军政大权。
②明成祖设立内阁,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决策的中枢机构。
③明朝利用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强化君权。
④雍正时设立军机处,乾隆时进一步加大了其权力,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⑤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
4、厂卫是指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到特务机构。
5、八股取士:从明朝开始实施,考试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内容必须遵循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危害: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文字狱:统治者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
它在历朝都发生,明清时最厉害,清朝达到顶峰。
危害:人们不敢谈论政治,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
文字狱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1、目的:明成祖朱棣时,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命郑和率领队出使西洋。
2、概况:1405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
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影响:①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②比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③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南洋。
4、华侨对南洋的贡献: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1、戚继光抗倭:①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称之为倭寇。
②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
③抗倭业绩:“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
几年后,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④评价: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2、郑成功收复台湾:①17世纪20年代,荷兰霸占台湾。
②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③评价:郑成功是民族英雄。
3、反击沙俄侵略:①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
②康熙帝组织反击,1685年和1686年两次围攻雅克萨,打败俄军。
③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
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
★★清朝对对边疆的治理1、对西藏的管理:①确立册封*、班禅制度:顺治帝册封五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②雍正时,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③创立“金奔巴瓶”制度,确定*、班禅继承人,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
3、对西藏的管理:清政府在17世纪平定噶尔丹叛乱、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北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犁将军。
4、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抵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达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至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赤尾屿等,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封建帝国的危机1、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表现为:A农业方面:①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进一步提高;②棉花种植面积扩大;③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作物的种植不断推广。
B手工业:①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工艺水平有了新突破。
②南京成为新兴的丝织业中心。
③松江、无锡等地棉布畅销各地。
C商业:商品流通更广泛,商业更发达。
2、清朝由“康乾盛世”走向衰落的原因: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败坏,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
★★3、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①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政府认为无需与外国贸易②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力量③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入侵。
表现:清朝初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到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并颁行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条例、章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①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②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