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基础课件》第1章.ppt
合集下载
遥感技术基础ppt课件
气球 遥感用汽车
遥感用艇上船节回顾
TM 的波谱段和遥感意义
上节回顾 LANDSAT-7: 增加勒15米的全色波段,热红外波段分辨率提高到60米。
HRV的波谱设计
1) 全色波段 0.51~0.73微米,10米,6000个CCD
2)多光谱波段, 20米,3*3000个CCD 0.500~0.590微米: Green 0.610~0.680微米: Red 0.790~0.890 微米: Near-Infrared
(2)扫描成像方式的空间分辨率
瞬时视场: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 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者边长。
IFOV H S f
S: 探测元件的边长 H: 遥感平台的航高
f : 望远镜系统的焦距
S f
H
IFOV
1) 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
(3)地面分辨率
图象能够分辨地面要素的能力,或者在图象上能够分辨最 小地物的实际尺寸或面积。
3)彩色合成(续)
假彩色合成(False color composition;Pseudocolor) 近似真彩色合成 (Natural color composition)
练习 假彩色合成: 4R5G3B 近似真彩色合成:5R4G3B
三、软件介绍
ENVI的基本窗口 主要功能 主要特色
6 得到的数据对不对?
简单的办法是先看看 头文件
比如 TM 数据的头文件,记录有: a) 数据的宽度和高度;b) 中心点的经纬度; c) 太阳的高度角;d) 太阳天顶角;e) 空间分辨率; f) 有那些波段;Bands present = 1234567 g) 还有其它一些地图投影方面的信息。
各种卫星数据的文件头是不同的,有的是ASCII文 件,但大部分都是以BINARY格式记录的,需要使用软件。
遥感用艇上船节回顾
TM 的波谱段和遥感意义
上节回顾 LANDSAT-7: 增加勒15米的全色波段,热红外波段分辨率提高到60米。
HRV的波谱设计
1) 全色波段 0.51~0.73微米,10米,6000个CCD
2)多光谱波段, 20米,3*3000个CCD 0.500~0.590微米: Green 0.610~0.680微米: Red 0.790~0.890 微米: Near-Infrared
(2)扫描成像方式的空间分辨率
瞬时视场: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 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者边长。
IFOV H S f
S: 探测元件的边长 H: 遥感平台的航高
f : 望远镜系统的焦距
S f
H
IFOV
1) 空间分辨率/地面分辨率
(3)地面分辨率
图象能够分辨地面要素的能力,或者在图象上能够分辨最 小地物的实际尺寸或面积。
3)彩色合成(续)
假彩色合成(False color composition;Pseudocolor) 近似真彩色合成 (Natural color composition)
练习 假彩色合成: 4R5G3B 近似真彩色合成:5R4G3B
三、软件介绍
ENVI的基本窗口 主要功能 主要特色
6 得到的数据对不对?
简单的办法是先看看 头文件
比如 TM 数据的头文件,记录有: a) 数据的宽度和高度;b) 中心点的经纬度; c) 太阳的高度角;d) 太阳天顶角;e) 空间分辨率; f) 有那些波段;Bands present = 1234567 g) 还有其它一些地图投影方面的信息。
各种卫星数据的文件头是不同的,有的是ASCII文 件,但大部分都是以BINARY格式记录的,需要使用软件。
遥感导论ppt课件
地球曲率
编辑课件
To be continued… 32
§2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地形起伏
编辑课件
To be continued… 33
§2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大气折射(光):整个大气层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因
此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的折射率也随高度的变化而 变化,使电磁波传播的路径不是一条直线而变成了曲线, 从而引起像点的位移,
§1 辐射校正
而在实际测量时,辐射强度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发生改变。这部分就是需要矫正的部分,这也就 是所谓的辐射畸变。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方 面:
1.传感器本身所具有的误差(……) 2.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编辑课件
To be continued… 16
§1 辐射校正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会发生反射、 折射、吸收、散射和透射等现象。 其中,对传感器影响较大的是散射 和吸收。吸收主要是减弱了地物反射 光线进入传感器的强度,而散射光 进入传感器后,使其获取的遥感信 息中带有一定的非目标地物的成像信息,降低了图像对比度, 影响了图像的质量。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传感器所搭载的运载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姿态、 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地球旋转、大气折射、以及传 感器自身性能所引起的几何位置偏差。
位移变化
(dα)
侧翻变化
速度变化
高度变化
编俯辑仰课(dω件变) 化
To be con偏ti(n航dκu变) e化d… 31
§2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编辑课件
11
编辑课件
12
编辑课件
13
编辑课件
To be continued… 32
§2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地形起伏
编辑课件
To be continued… 33
§2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大气折射(光):整个大气层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因
此电磁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的折射率也随高度的变化而 变化,使电磁波传播的路径不是一条直线而变成了曲线, 从而引起像点的位移,
§1 辐射校正
而在实际测量时,辐射强度值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而发生改变。这部分就是需要矫正的部分,这也就 是所谓的辐射畸变。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方 面:
1.传感器本身所具有的误差(……) 2.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编辑课件
To be continued… 16
§1 辐射校正
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会发生反射、 折射、吸收、散射和透射等现象。 其中,对传感器影响较大的是散射 和吸收。吸收主要是减弱了地物反射 光线进入传感器的强度,而散射光 进入传感器后,使其获取的遥感信 息中带有一定的非目标地物的成像信息,降低了图像对比度, 影响了图像的质量。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传感器所搭载的运载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姿态、 地球曲率、地形起伏、地球旋转、大气折射、以及传 感器自身性能所引起的几何位置偏差。
位移变化
(dα)
侧翻变化
速度变化
高度变化
编俯辑仰课(dω件变) 化
To be con偏ti(n航dκu变) e化d… 31
§2 几何校正
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产生的原因
编辑课件
11
编辑课件
12
编辑课件
13
《遥感技术基础》课件
20世纪60年代
卫星遥感技术的出现,使得遥感技术 从单一的军事用途扩展到民用领域。
21世纪
随着高光谱、超光谱、雷达等新型传 感器的出现和应用,遥感技术进入了 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
遥感技术用于土地、森林、水域等资源 的调查和监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
据。
城市规划
遥感技术用于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 划、城市更新等方面,提高城市规划
信息提取
从处理后的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如目标检测、分类等。
03
02
图像增强
通过对比度拉伸、滤波等手段增强 图像的视觉效果。
可视化表达
将提取的信息以图表、地图等形式 进行可视化表达。
04
遥感数据的解译与信息提取
解译方法
01
遥感图像解译的方法包括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面向对象分
类等。
信息提取
02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如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
详细描述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应急救援、土地调查、农 业植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能够提
高遥感监测的时效性和精细化程度。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等。
应用领域
03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
04
遥感技术的应用实例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总结词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监测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为土地规划和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覆盖信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可以发现土地利 用的变化趋势和规律。这些数据对于土地规划、城市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版)遥感技术基础课程
2003 ➢ 汤国安等编著《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科学出版社,2004 ➢ 陈晓玲等中文导读《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导论》 ,科学出版
社,2007 ➢ 杨昕、汤国安等编著《ERDAS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
程》,科学出版社,2009
3
授课提纲及目录
第一章 遥感概述(1) 第二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 ������ 第三章 遥感成像及影像特性(2) ������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2) ������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1) 第六章 遥感信息提取(2) ������ 第七章 遥感技术应用(1)������ 第八章 遥感理论体系及其关键问题(1)
遥感技术基础
测绘工程 专业基础课 授课教师 杨敏华 联系方式 yangmhua@
1
学习目标
➢ 了解遥感的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 掌握遥感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遥感的技术系统。 ➢ 掌握常用遥感数据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提取方法。 ➢ 掌握有关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 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遥感的概念
定义:一门综合运用物理原理、数学方法和地学
规律,在远处(高空)以非接触方式探测物体形 状、性质和变化动态的新兴科学技术。
原理:遥感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其核心是电磁
波理论。
7
通过观察一幅图和几组遥感 影像来初步认识与了解,何谓遥 感和遥感影像数据?
遥 感 原 理 示 意 图
8
遥感的宏观特性 9
29
30
遥感信息源
任何可以可以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的 目标都可以被称为遥感信息源。
31
空间信息获取
地物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获取。 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
社,2007 ➢ 杨昕、汤国安等编著《ERDAS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
程》,科学出版社,2009
3
授课提纲及目录
第一章 遥感概述(1) 第二章 遥感电磁辐射基础(2) ������ 第三章 遥感成像及影像特性(2) ������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2) ������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判读(1) 第六章 遥感信息提取(2) ������ 第七章 遥感技术应用(1)������ 第八章 遥感理论体系及其关键问题(1)
遥感技术基础
测绘工程 专业基础课 授课教师 杨敏华 联系方式 yangmhua@
1
学习目标
➢ 了解遥感的发展概况、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 ➢ 掌握遥感的原理与方法,了解遥感的技术系统。 ➢ 掌握常用遥感数据的基本特征和信息提取方法。 ➢ 掌握有关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 ➢ 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遥感的概念
定义:一门综合运用物理原理、数学方法和地学
规律,在远处(高空)以非接触方式探测物体形 状、性质和变化动态的新兴科学技术。
原理:遥感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其核心是电磁
波理论。
7
通过观察一幅图和几组遥感 影像来初步认识与了解,何谓遥 感和遥感影像数据?
遥 感 原 理 示 意 图
8
遥感的宏观特性 9
29
30
遥感信息源
任何可以可以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的 目标都可以被称为遥感信息源。
31
空间信息获取
地物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获取。 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
遥感概论第一章PPT课件
数据传输
遥感平台获取的数据需要通过数 据传输系统传输到地面站或数据
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
包括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图像 增强等,以提高遥感数据的可读
性和精度。
数据融合
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遥感数据进 行融合,以提高遥感数据的综合
应用能力。
遥感应用系统
环境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变化、污染物排放等。
城市规划
城市发展状况、土地利用、交 通状况等。
灾害监测
地震、洪涝、森林火灾等。
02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
遥感技术的起源
01
02
03
19世纪
摄影技术的发明为遥感技 术提供了基础。
20世纪初
航空摄影开始应用于军事 侦察和地图制作。
1957年
苏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 球卫星,开启了卫星遥感 时代。
遥感技术的发展阶段
时间特征
同一地物在不同时间段的反射或发射 的电磁波会有所不同,形成时间特征。
纹理特征
遥感图像上地物的纹理结构、排列和 分布情况。
遥感图像的预处理
辐射定标
大气校正
将遥感器接收到的原始辐射值转换为地物 反射率或表面温度等物理量。
消除大气对遥感图像的影响,提高图像质 量。
几何校正
噪声去除
纠正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使其与地图投 影相匹配。
监测水环境变化趋势,如水体面积、 水位和水温等。
分析水体污染的原因和来源,如工业 废水、农业化肥和城市污水等。
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城市规划与建设监测
监测城市扩张和建设用地变化,分析城市发展动态和趋 势。
分析城市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的合理性。
遥感课件(精华版)
B
exp(
C
•
LAI
)]
RVI
A
[
1
B
exp(
C
•
LAI
)]
✓A、B、C为经验系数。
✓A由植物本身光谱反射确定
✓B与叶倾角、观测角相关
✓C取决于叶子对辐射的衰减,衰减成非线性的指数函数关系。
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叶绿素浓度模型:
G
RVI
NIR
/R
1
G
(NIR
/R
)
2
G
NIR
1
C
(
s
)
/(
v
s
) ρ:植被与土壤混合光谱反射率
2
ρs :纯土壤宽波段反射率
ρv :纯植被宽波段反射率
RVI、NDVI与植土比分别成指数和幂函数关系。
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方法:
回归模型法、植被指数与像元分解模型法。
回归模型法:是通过对遥感数据的某一波段、波段组合或利用遥感数据
计算出的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进行回归,建立经验模型,并利用空间外推模型求取大
的)强吸收的可见光红波段和对绿色植物(叶内
组织引起的)高反射的近红外波段。
二、植被指数的种类
1)比值植被指数RVI :
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植物光谱响应数值比值。
RVI
DN
/DN
NIR
R(灰度值)
RVI
/
NIR
R (地表反照率)
➢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相
exp(
C
•
LAI
)]
RVI
A
[
1
B
exp(
C
•
LAI
)]
✓A、B、C为经验系数。
✓A由植物本身光谱反射确定
✓B与叶倾角、观测角相关
✓C取决于叶子对辐射的衰减,衰减成非线性的指数函数关系。
植被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叶绿素浓度模型:
G
RVI
NIR
/R
1
G
(NIR
/R
)
2
G
NIR
1
C
(
s
)
/(
v
s
) ρ:植被与土壤混合光谱反射率
2
ρs :纯土壤宽波段反射率
ρv :纯植被宽波段反射率
RVI、NDVI与植土比分别成指数和幂函数关系。
遥感测量植被覆盖度方法:
回归模型法、植被指数与像元分解模型法。
回归模型法:是通过对遥感数据的某一波段、波段组合或利用遥感数据
计算出的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进行回归,建立经验模型,并利用空间外推模型求取大
的)强吸收的可见光红波段和对绿色植物(叶内
组织引起的)高反射的近红外波段。
二、植被指数的种类
1)比值植被指数RVI :
可见光红波段(R)与近红外波段(NIR)对植物光谱响应数值比值。
RVI
DN
/DN
NIR
R(灰度值)
RVI
/
NIR
R (地表反照率)
➢比值植被指数RVI与叶面积指数、叶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相
遥感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4· 按电磁波波段分类 (1)紫外遥感:用摄影方式探测目标物的紫外波段。 (2)可见光遥感: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波段,如航空摄影。 (3)红外遥感:用红外波段探测目标物,如近红外摄影,红外扫描 (4)微波遥感:使用人工发射的微波段,如侧视雷达成像,微波辐
射测量。
(5)多波段遥感:利用遥感多通道传感器对同一地面景物进行多波
遥感原理与应用
参考书:
(1) 朱亮璞主编,遥感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 孙家柄,舒宁主编,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3) 邓良基主编,遥感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孙家柄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赵英时等编,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常庆瑞,蒋平安等编,遥感技术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微波雷达、成像光谱仪。
②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设备,又称为运载工具。 2、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
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贮、分发和应用开发工作。
① 机载系统—— 一般采用直接回收方式,即信息
被记录在胶卷或磁带上,待飞机 返回时将得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
成像传感器类型
② 星载系统——地面系统,即卫星地面站
一个完整的遥感技术系统应包括地物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传输、处 理、存贮直至分析与解译(应用)。
1、空间信息收集系统: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工作 ① 传感器:是收集、记录地物电磁辐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设
备,是遥感工作系统的核心部分。
目前常用的有: 摄影:航摄仪、多波段像机 扫描:多波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扫描仪、
1· 按遥感平台分类
(1)航天遥感 高度大于80km.卫星、飞船、火箭、航天飞机
射测量。
(5)多波段遥感:利用遥感多通道传感器对同一地面景物进行多波
遥感原理与应用
参考书:
(1) 朱亮璞主编,遥感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 孙家柄,舒宁主编,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3) 邓良基主编,遥感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孙家柄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赵英时等编,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常庆瑞,蒋平安等编,遥感技术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微波雷达、成像光谱仪。
②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设备,又称为运载工具。 2、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
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贮、分发和应用开发工作。
① 机载系统—— 一般采用直接回收方式,即信息
被记录在胶卷或磁带上,待飞机 返回时将得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
成像传感器类型
② 星载系统——地面系统,即卫星地面站
一个完整的遥感技术系统应包括地物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传输、处 理、存贮直至分析与解译(应用)。
1、空间信息收集系统: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工作 ① 传感器:是收集、记录地物电磁辐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设
备,是遥感工作系统的核心部分。
目前常用的有: 摄影:航摄仪、多波段像机 扫描:多波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扫描仪、
1· 按遥感平台分类
(1)航天遥感 高度大于80km.卫星、飞船、火箭、航天飞机
遥感概论第1章ppt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由尹占娥设计,尹占娥、 黄春晖制作。该项目得 到了上海市教委“2002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在制作的过程 中,梅安新等许多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宝贵意见,还得到高等教 育出版社徐丽萍副编审多方面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是由于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该项目才得以顺利地完成和出版。
由于时间仓促,本教案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批评 指正。
遥感导论
第一章 遥感—碧空慧眼 第二章 遥感原理 第三章 遥感数据 第四章 遥感数据的校正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处理 第六章 遥感数据的信息提取 第七章 遥感应用 第八章 3S技术的集成应用
第一章 遥感—碧空慧眼
本章提要(…)
本章§主1要遥感绪论 介绍遥感§概2念、遥感概念和遥感数据 遥遥感感数的据特§点、3遥、 遥感的特性 感数据类§型4、 遥感平台 遥用以感及数遥据§的感5技应 遥感数据的类型 术的发展§。6 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
电子教案章节与《遥感导论》教材章节的对应关系
电子教案章节 第一章 遥感——碧空慧眼 第二章 遥感原理 第三章 遥感数据 第四章 遥感数据校正
《遥感导论》教材相关章节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第3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4章 遥感图像的处理
点击 返回返回按钮,可返回到章界面。
点击 下一下节一节按钮,可继续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使用说明
在每章最后一节内容结束后有红色的“本节结束”、“本章 结束”提示语,同时出现 下一章按钮,点击可直接到下一章的章
界面,开始讲授下一章内容。
每节的幻灯片中,有下划线的红色字设置有链接内容,鼠标移 至该位置,变为手形,点击可链接到相关内容,如图表、数据示 例、传感器外形图等,这种超级链接到的幻灯片上,有 bBaAcCkK 按钮,观看结束后,可返回到原幻灯片处,继续讲解。术 语后有(…)的,为设置有隐藏功能的文本框,点击后出现的文 本框中是关于该术语的进一步详细解释或说明内容,观看结束后, 再次点击可隐藏,隐藏后可继续讲解该幻灯片的内容。
遥感物理基础1.pptx
第3页/共84页
电磁波谱
第4页/共84页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紫 外 线 : 波 长 范 围 为 0.01 ~ 0.38μm , 太 阳 光 谱 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 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可 见 光 : 波 长 范 围 : 0.38 ~ 0.76μm , 人 眼 对 可 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 段。
第20页/共84页
❖ 米氏散射: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云滴,雨云滴等的 直径与入射光的波长可以比拟或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时 发生的散射。
❖ 米氏散射的特征: (1)电磁波可以穿透介质表面而深入到散射颗粒的 内部。 (2)由于颗粒尺度与波长可以比拟,所以颗粒的不 同部位往往处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导致诱发电流的 产生,一方面这高度电流会产生高变的磁场,另一方 面电流的存在意味着焦耳热损耗的出现——电磁波的 吸收。
• 气压随高度是以负指数形式递减。
第14页/共84页
大气层次
大气厚度约为1000km,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可垂直分为4层:
➢对流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明 显垂直对流,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上 界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平流层:高度在12~50 km,没有对流和天气现象。底 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为暖层,温 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
第17页/共84页
BACK
大气对辐射的吸收
❖ 大气中氮气对电磁波的作用都在紫外光以外 的范围内( <0.2um 的电磁波几乎被氮气或 氧气吸收)。
❖ 大气上层臭氧的存在,而臭氧对小于0.3um 的电磁波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所以到达地 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中,已不存在小于0.3um 的短波辐射。
电磁波谱
第4页/共84页
遥感应用的电磁波波谱段
❖紫 外 线 : 波 长 范 围 为 0.01 ~ 0.38μm , 太 阳 光 谱 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 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 m以下。
❖可 见 光 : 波 长 范 围 : 0.38 ~ 0.76μm , 人 眼 对 可 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 段。
第20页/共84页
❖ 米氏散射: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云滴,雨云滴等的 直径与入射光的波长可以比拟或大于入射光的波长时 发生的散射。
❖ 米氏散射的特征: (1)电磁波可以穿透介质表面而深入到散射颗粒的 内部。 (2)由于颗粒尺度与波长可以比拟,所以颗粒的不 同部位往往处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导致诱发电流的 产生,一方面这高度电流会产生高变的磁场,另一方 面电流的存在意味着焦耳热损耗的出现——电磁波的 吸收。
• 气压随高度是以负指数形式递减。
第14页/共84页
大气层次
大气厚度约为1000km,从地面到大气上界,可垂直分为4层:
➢对流层:高度在7~12 km,温度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明 显垂直对流,天气变化频繁,航空遥感主要在该层内。上 界随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平流层:高度在12~50 km,没有对流和天气现象。底 部为同温层(航空遥感活动层),同温层以上为暖层,温 度由于臭氧层对紫外线的强吸收而逐渐升高。
第17页/共84页
BACK
大气对辐射的吸收
❖ 大气中氮气对电磁波的作用都在紫外光以外 的范围内( <0.2um 的电磁波几乎被氮气或 氧气吸收)。
❖ 大气上层臭氧的存在,而臭氧对小于0.3um 的电磁波具有极强的吸收能力,所以到达地 面的太阳短波辐射中,已不存在小于0.3um 的短波辐射。
遥感技术基础01
2019/11/22
24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根据遥感探测的工作波段
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3~0.38u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um之间;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4um之间;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m之间;
多光谱(Multispectral)遥感:将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段细分割 成数十个波段对目标地物进行探测的遥感技术;
2019/11/22
19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应 用实例
2019/11/22
20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2019/11/22
21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2019/11/22
22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三、遥感的特点
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一幅Landsat卫星的TM图像可覆盖185km×185km地面面积。
处理; 3. 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学校、学院的有关考试的规章
制度。
2019/11/22
5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内容简介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 二、遥感的基本过程; 三、遥感的特点; 四、遥感的分类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
2019/11/22
6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一、遥感的基本概念
定义: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广义)。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 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 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狭义)。
2019/11/22
28
第一讲:遥感技术概述
五、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技术发展的基础
遥感(Remote Sensing)一词被提出在1950年代。标志着遥感技 术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将向更新更先进的地球表面信息获 取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