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晁补之阅读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临江仙》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理解《临江仙》含答案(2021·山东·高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冯延巳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晌②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
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路遥人去马嘶沉”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B.“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从满腔愁绪中惊醒。
C.“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寂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D.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襟”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有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2.柳永《雨霖铃》的下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
【答案】1.C2.相同点:两句都借“柳”的形象来表达惜别留恋之情。
不同点:冯词描绘了春光中万枝新柳闪烁金光的鲜丽春景,以乐景写哀情,倍显主人公离索惜别的愁情;柳词描绘了晓风残月下杨柳岸清冷萧索的秋景,渲染了离别后的寂寞相思之意。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C.“一晌”指时间之短暂,该句表达的是在短暂时间内感情变化剧烈。
对时间、生命无常的感悟并无依据。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诗词的能力。
“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柳”与“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这两句是说,青帘斜挂着,万枝杨柳呈现出金色。
全国甲卷(古诗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解析及选文特点初探
(3)花和雪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常常以雪喻花,或 以花喻雪,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全国卷默写名篇名句统计
同样,“云起坐看时”较之“坐看云起时”也突出了“云起”的意象,
使人联想到词人此刻是在冷眼旁观政治上的翻云覆雨。
2023年全国卷默写名篇名句统计
• 2023年全国甲卷 (1)门庭若市 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 (3)以雪喻花的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咏梅》
2022年全国甲卷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卫风·氓》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22年全国乙卷 (1)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琵琶行》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3、权威解读:试题选材重在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
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
认真阅读原文“尧卿之学”一节,了解周尧卿在《诗》 和《春秋》两方面的治学态度——遵循孔孟之道(指“一言
以蔽之”和“以意逆志”,即守正尊古),探究经典要旨, 有所取舍(即不守旧不复古)。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
古代诗歌鉴赏
一、选文特点:《临江仙》晁补之 二、命题特点:
A错误。“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误。原句是“明年应赋送君诗”, 说明词人和朋友明年才会分别。而且B项中也明确写出了“即将到来的离 别” ;C此项也写出了“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的大意。
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临江仙
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临江仙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问药臼竹问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2)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
答案:(1)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情感基调。
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
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2)幽禽(写杜鹃也可)。
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因为何事,幽禽(杜鹃)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巧妙地抓住一个悲啼的幽禽来抒写自己的心曲。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临江仙》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临江仙》含答案(2013·湖北卷·T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3分)答:【答案】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解析】这首词除了“离愁难尽”是直接抒发深重的离愁别绪之外,其他的情感都寄寓在叙事写景的词句中。
比如词句“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既忆起了曾经同榜及第的快乐更表达了好友相逢的喜悦;“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写出了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
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分)答:【答案】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解析】此词的语言特色“飘逸”,一是表现在远在安徽滁州的欧阳修遥想远在四川荒僻的阆中如同神仙阆苑,令人神往,虚实结合,富有浪漫气息。
二是“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出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闻说”二字说明要引入传说,“楼高”句设想将来不能望见老朋友的身影,写尽了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
《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篇一」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元好问①今古北邙山②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③。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
②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
③穷通:困厄与显达。
(1)下列对本词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此词作于由洛阳赴孟津的途中,作者触景生情,吊古伤今,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B.“黄尘”一句蕴含着作者内心的无限感伤,为下文叙写古代的英雄做好了铺垫。
C.“幽怀”两句作者感叹无人理解自己,只好极目远眺,把情感寄托在远方的归雁。
D.“从前”一句作者认为过去错怪了老天,关键是自己当时没有抓住成功的机会。
E.全词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一种复杂的'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风格沉郁苍凉。
(2)本词和下面《酬张少府》诗都提及“穷通”一词,两诗以此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酬张少府王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参考答案】(1) B.D.(B.“为下文叙写古代的英雄做好了铺垫”作用概括有误。
D.“关键是当时没有抓住成功的机会。
”理解概括有误。
)(4分)(2)《临江仙》“男儿行处是”中“是”解释为:正确;这样。
作者认为男儿只要朝正确的道路努力去追求就足矣(或“男儿只要这样饮酒吟歌,走到哪里算哪里”),不必太在意未来结果是“穷”或“达”。
(2分)《酬张少府》认为“穷达”的道理,存在江水深处渔夫的歌声中。
意即不必太在意是否“穷”或“达”,(就像江水深处唱歌的渔夫一样)过好自己宁静、自由、悠闲的生活即可。
(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二(1)作者是怎样诉说自己“幽怀”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分)(2)有人说这首词“字面意思消沉,情思意趣却催人感奋”,请结合下阕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
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篇1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
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
济源,今河南济源。
作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一: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5分)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1:(5分)选择了初秋季节大明湖上的荷叶、荷花、木兰舟等意象来突出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2分)然后用比喻的手法把荷花比作“红妆”把荷叶比作“翠盖”,色彩鲜明。
(3分)2:(6分)上片是回忆与李辅之游大明湖时的得意情景,下片是写与友人分别后只能借酒寄托离愁的现实.(2分)以美好回忆反衬今之离愁.(2分)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分)二:1.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看,这首词的上下片有何不同?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4分)2.词作下片集中写“离愁”。
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离愁的。
(4分)参考答案:1.(4分)作者写作此词时正客居济源,已与李辅之分别三年了。
上片,作者回忆三年前的初秋时节,在济南(齐州、东州)与李辅之泛舟畅游大明湖的惬意与欢欣;下片,作者回到现实,写在济源思念相隔千里、远在东州的朋友。
2.(4分)作者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
(2分)作者与李辅之分别后,离别之愁无以排遣,便借酒消愁,希望借“一尊白酒”来“寄离愁”,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不仅如此,作者还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
(2分)三:【注】作者曾与友人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
晁补之《临江仙 绿暗汀洲三月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晁补之《临江仙·绿暗汀洲三月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临江仙晁补之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无计入红楼。
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注]①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
1.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5分)2.词的上片写道:“一段夕阳愁”,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愁绪包括哪些?(6分)【参考答案】:1.草树、落花、风、帆、垂杨、舟(木兰舟)、春水、夕阳,描绘了一幅幽暗、寂静(寂寥),令人感到冷落(萧条、凄迷)、忧愁的画面。
分析:春末汀州,绿影阴暗;落花满地,风静帆收;柳映船停,春水湿滑;夕阳西下,游子未归,气氛凝重充满忧愁。
(评分标准:意象2分,5个以上2分,少于5个1分。
概括画面2分,意思对就可以,分析1分。
)2.①伤春之愁。
暮春时节,落花满地,勾起作者惜春、伤春之感。
②怀念亲人之愁。
此中游子凝想当年分别的时候,佳人倚窗凝望,而现在无法托青鸟传信,令人惆怅。
③萍踪游子的羁旅之愁。
上片明写木兰舟,暗写舟中游子,幽暗的景物烘托出忧愁、凝重。
(评分标准:每点2分,概括对1分,分析1分。
)【问题】1.试分析首句中“绿暗”的表达效果。
(5分)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绿暗”二字,浓墨重彩,为这个特定的时空背影涂上一层阴沉的底色,使人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岸渚沉寂、芳草凄迷的画面,(3分)奠定感情基调,营造出一派清幽的气氛。
(2分)2.这首词抒发了一个游子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2分)词的上片通过落花、风帆、木兰舟、春水夕阳等物象,结出一个“愁”字。
(2分)下片将“愁”具体化,“灞桥”、“青鸾”,不仅表达了游子的江湖漂泊之感慨,而且传达出怀念情人、音信难通的愁苦。
注释①汀州:汀指水边的平地,州指水中的沙洲。
②木兰舟:用木兰树木材造的舟。
船的美称。
《临江仙 晃补之》阅读答案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答案】14.A 15.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
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
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
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故选A。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意思是观赏那江水中倒映的柳影和隐在雪中零落的梅花。
词句选取春日的“柳影”和“梅花”作为意象,用动词“垂”“谢”赋予景物动态的美感,写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和梅花绽放后的零落之态。
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秀丽的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依依杨柳映在水面的倒影和枝枝梅花在白雪中纷纷零落。
词人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既安慰了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将离别的伤感融入一片春光之中,伤感中又带有乐观豁达的情愫。
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临江仙阅读答案
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临江仙阅读答案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临江仙冯延巳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晌②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
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临江仙》诗词阅读题目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风霖铃》的下阙。
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
(6分)《临江仙》诗词阅读答案带解析14.【理解赏析】(5分)B、E(A项,冯延巳虽继承了花间词传统,题材较狭窄,但词风被王国维评为“深美闳约”,善于用大境写柔情,空间境界阔大,如“天长烟远”意境开阔,并不是局部细景的雕琢。
C 项,“惊”字并非指笛声将送别之人吓了一跳、从美梦申惊醒,而是从满腔愁绪中惊醒。
2023高考语文甲卷古诗
2023高考语文甲卷古诗【真题再现】(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临江仙晁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官方评价】材料选用宋代晁补之的《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言情”之作,面对未来与友人的离别,词人愈加珍视与朋友的相聚时光,词作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两人间深厚的情谊。
词中有被后人赞为“绝妙”的两句“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第15题要求学生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引导考生借助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品味诗词的语言之美。
【知人论世】1.人生经历: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
神宗元丰二年进士。
十七岁随父至杭州,著《七述》以谒苏轼,轼自叹不如,由是知名。
哲宗元祐初为太学正,累迁著作佐郎。
绍圣初坐元祐党籍,谪监处州、信州酒税。
徽宗朝,历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
党论起,出知河中府。
蔡京等执政时,党论复起,元祐诸贤与司马光、苏轼等,被控为“奸党”,晁补之亦在其中,后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
崇宁五年(1106年),晁补之还家。
由于他一生仁途坎坷,屡遭贬谪,多处漂泊,对宦海生活感受尤深,所以他归隐乡里后,“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
”大观四年(1110年),“党籍”事消,他授知达州,未赴,改知泗州,至官无几,便卒于泗州官舍,年58岁。
2.艺术成就: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
与张耒并称“晁张”。
(1)为文主张师心而不蹈陈迹,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或即景抒情,描摹真切;或借事寓理,叙议交织。
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近于柳宗元。
(2)诗学陶渊明、韩愈、欧阳修,以古体为主,乐府是其所长,他的乐府诗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
(3)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
写景、咏花、赠和、悼亡而外,还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而绮艳语较少。
晁冲之《临江仙》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
晁冲之《临江仙》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晁冲之《临江仙》阅读答案和翻译赏析临江仙晁冲之忆昔西池池上饮,年年多少欢娱。
别来不寄一行书,寻常相见了,犹道不如初。
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注】哲宗绍圣元年(1095年),“二苏”及“四学士”相继连续被贬。
晁冲之虽只是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
从此,当年的诗朋酒侣,天各一方,均遭困厄。
1.试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
(4分)2.词人梦中与友人相会,又为何要休问相思?请联系注释,结合“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略2.“相思休问定何如。
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这是设想月夜梦中重逢的话。
论理,久别重逢,应畅谈彼此别后景况,之所以反而“休问”,实在是因为彼此遭遇相同,处境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彼此互问情况,徒增伤感而已。
春天已经过去了,落花命运如何,也管不着了。
春天,是借指政治上的春天,也就是旧党执政的元祐元年至元祐八年他们春风得意的这段时间。
“落花”,比喻他们这些像落花一样遭受政治风雨摧残的故旧。
作者巧用隐喻手法,道出了自己对眼前处境的冷静思考,旷达中隐含着深切的悲哀。
译文想当年在西池欢聚痛饮,不知度过了多少欢乐的日子。
离别之后却连一行书信都没有。
假使不经意间重逢了,也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今夜或许能梦见锦绣屏风旁的往事,月色明亮正好伴我渡过险恶的江湖。
不要问相思会有什么结果。
谁都知道春天过后,花落无人能管,但人们还是为它悲伤!创作背景元祐元年(1086),宋哲宗初立,神宗母宣仁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上台,苏轼等人各有晋升。
元祐八年,宣仁太后死,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章惇执政,排斥旧党。
同年八月,苏轼被贬定州。
哲宗绍圣元年,即元祐九年,“二苏”及“四学士”先后相继连续被贬。
晁冲之虽只作了个承务郎的小官,也被当作旧党人物,被迫离京隐居河南具茨山(今河南密县东)。
《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
《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
《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
手捻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
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
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1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等闲”是平常、随便的意思,与“无意绪”照应,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特定心境。
B.“帘卷芳桂散余香”写出了主人公居室的洁净、清新,室内散发着桂花的芳香气息。
C.“枯荷难睡鸭”,是说荷叶枯萎了,遮挡不住疏疏落落的雨滴,不能让鸭子安然入睡。
D.丝帕被泪水打湿,弄乱了妆容,于是,主人公便干脆卸去残妆,表现了她的无可奈何。
E.旧时的'欢乐常现于“她”梦中,结尾句与苏轼的“不思量,自难忘”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这首词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试题答案:
14.B
15.(1)从情感来看,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独对秋景的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
(2)从抒情手法来看,首先是通过“手捻黄花”、“行尽回廊”、“罗巾浥泪”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的孤独伤感;其次通过“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的自然景色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情感;再次通过“无意绪”“却思量”的词语直抒胸臆。
(能从情感度正确分析,得2分。
能从抒情手法角度正确分析,得4分。
从抒情手法角度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意思对即可。
共6分)。
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临江仙阅读答案
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临江仙阅读答案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临江仙》诗词阅读原文临江仙冯延巳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晌②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
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临江仙》诗词阅读题目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风霖铃》的下阙。
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
(6分)《临江仙》诗词阅读答案带解析14.【理解赏析】(5分)B、E(A项,冯延巳虽继承了花间词传统,题材较狭窄,但词风被王国维评为“深美闳约”,善于用大境写柔情,空间境界阔大,如“天长烟远”意境开阔,并不是局部细景的雕琢。
C 项,“惊”字并非指笛声将送别之人吓了一跳、从美梦申惊醒,而是从满腔愁绪中惊醒。
《临江仙》阅读答案
《临江仙》阅读答案《临江仙》阅读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在解答阅读题时的参考。
你所了解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临江仙》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梅李清照(宋)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鹧鸪天·赏荷蔡松年(金)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22. 两首词均为咏物词,但第一首词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第二首词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
23. 李词中的“玉瘦檀轻无限恨”与蔡词中的“胭脂雪瘦薰沉水”两句都用到了“瘦”字,其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22. 冬季(或晚冬)秋天(或初秋)23. 李词中的“瘦”字写出了晚冬时候梅花花朵凋零、花枝清瘦的特点。
主人公以花自喻,表现出了主人公因思念离人而心生埋怨,以至憔悴瘦损的哀婉形象。
蔡词中的“瘦”字表现出了荷花的纤细柔美,以此衬托荷叶的丰腴饱满,写出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姿态,表达了词人月下赏荷时的愉悦、闲适之情。
【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诗词内容要点能力。
解答此类题,通读诗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诗词,抓住相关的意象,词句进行分析,把握诗词内容要点,回答问题。
本题要求分别指出这两首词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第一首,根据题目“梅”,词中“云窗雾阁春迟”(意思是“云簇阁楼的窗户,淡淡的雾气弥漫在四周,春天却迟迟不来”)“玉瘦檀轻”(梅花风姿清瘦)推断出该词描绘的是冬季,或说是晚冬季节的景色。
第二首词,根据题目“赏荷”上片描绘的荷花情形,以及下片中“暮云秋影”“西风”“夜凉”判定该词描绘的应该是秋天,确切说应该是初秋季节的景物。
古诗鉴赏临江仙习题及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临江仙习题及答案解析
古诗鉴赏临江仙习题及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题。
(6分)
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20.本词的上阕记叙了作者在黄州时酒醉夜归的情景,其中一词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同时作者还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夜之深,夜之静,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分)
21.结合相关诗句,简析“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20.仿佛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
21.(1)词人要借此句表达出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到无限的大自然之中的情怀。
“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并不只是一般的写景,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自然流露出融入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
(2)作者还要借此句表达出不满世俗,旷达不羁,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此人在政治上饱受挫折,愈加感到自身受的束缚,不得自由,但却并未消沉,而是旷达不羁,流露向往自由的心声。
【诗歌鉴赏】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翻译及赏析【诗歌鉴赏】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翻译及赏析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原文谪宦江城无屋卖,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至挤看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并作》译者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
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默默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鸣叫之声更悲戚。
青山虽然无穷不好,但杜鹃鸟还是说道“不如归去”。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赏析《临江仙?信州并作》就是宋代文学家晁补之的一首词,这首词精妙地运用前人成句或曲枝他词语,抒发了词人愤郁连呼、百无聊赖,心事重重而又已而严禁的迷茫。
上片以一种表面上谈泊的意境,表露着自己?徨苦闷的心情。
起首二句说自己谪宦江城,困窘无依,只能与残僧野寺相依存。
这一夸张的说法,流露出一种委屈孤愤的情绪。
下面三句所描绘的是似乎十分恬淡超脱的隐士生活:松林捣药,向竹丛漫步,但水源已到而足犹未驻,云涛四起仍茫然眺远,便分明突现出一个胸积沉郁者的形象。
下片跌进一层,借怨责一只夜鸟的悲啼,倾诉出自己萦怀难解的谪居之怨,思乡之苦,构思工巧此词,用一个颇带激情的强问句于过片处,“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即用啼声打破了上片结句创造的看来宁静的氛围,揭示出词人内心的并不宁静,又使词意宕开一步,引出下文披露的怀归之情,确是“承上接下”,才高一筹。
“醉耳”二字改得尤好。
古来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常爱称醉,可以实际上他们正是十分冷静地忍受着痛愤的煎熬。
此处的“醉耳”亦如此,因为他如果真醉酒了,又焉能为幽禽的悲啼所震动!Nagaon的三句明里写下鸣叫,暗里写下心声,层层深入细致,“月横西院愈声忧”,一个“愈”字,表明幽禽的暮一直荡漾耳边,随着时光的流逝,愈来愈并使心灵猛烈颤动。
临江仙阅读理解附答案
临江仙阅读理解附答案临江仙阅读理解附答案临江仙鹿虔扆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生于五代十国时期,曾在后蜀任职,蜀亡后没有出仕新朝。
②翠华:皇帝的仪仗。
鹿虔扆(y ǐ):后蜀大臣,花间词人。
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
②荒苑:荒废的皇家园林.③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
这里代指皇帝车驾。
④藕花:荷花。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词以紧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意象来暗示当年的繁华,意在衬托今日的荒凉。
B.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词人对烟月不明人事变迁还照深宫的厌倦。
C.这首词不仅寓情于景,而且还赋情于景,作者把本是无知无情的景物诸如绮窗藕花等写得有知有情。
D.这是一首抒写黍离之悲的词,这种悲不是通过词人自己之口直接表达,而是由词人笔下的景物折射出来的。
2.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晚唐五代词大体可分为___和___两个艺术流派。
(2分) 4.此词通过景物的衬托、气氛的烘染,曲折地表达了_________的主题。
(2分)5.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
(4分)6.作者是如何使用拟人手法抒发亡国之恨的?(3分)7.本文是如何使用衬托手法的?使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什么?(5分)参考答案:1.B (没有表达厌倦之情,表达了词人人世沧桑之感)2.作者写了重门紧锁、绮窗紧闭、月照深宫、残荷泣露的旧苑,营造了静寂凄清、荒凉悲怆的意境,表达了词人的盛衰之感,亡国之痛。
3.花间词(西蜀词) 南唐词(2分)4.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2分)5.要点:(1)对比。
烟月的无知与藕花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感染力。
(2)拟人化。
移情于物,烟月无情冷照,藕花却相向而泣,形象地寄托了作者的伤痛。
(共4分)6在作者的笔下,荒苑中的一扇扇绮窗,因人去楼空而感到寂寞,愁对秋空;野塘中的'一朵朵藕花,因暗伤亡国竟相向而泣,泪湿香红。
《临江仙晁补之》阅读答案
《临江仙晁补之》阅读答案
《临江仙晁补之》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共11分)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问药臼竹问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注)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指杜鹃,传说杜鹃的叫声犹人言“不如归去”
8.试分析这首词的前两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5分)
9.词的下片中哪个意象是词人自身内心情感的外化?请对此具体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1).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情感基调。
(2分)“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1分)“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
(1分)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
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1分)
19.B(逻辑顺序,先论述小沈阳现象的积极意义,再论述小沈阳现象消极影响)。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赏析
晁补之《临江仙·信州作》赏析临江仙·信州作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赏析】
这首词表现出一种谪居异乡的苦闷和厌弃官场向往故里的情感。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这两句无一字虚下,先交代了全词的政治背景,并为全词定下基调。
“江城”点明信州,“无屋买”是夸大之词,表明信州的偏僻荒凉,这样便自然地引出“残僧野寺”一句。
这里“残僧”道出了僧人的年迈衰老;“野寺”表明了寺庙的荒僻简陋。
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松间药臼竹间衣”三句紧承“残僧野寺”一句而来,写其行迹。
词人并没有因与残僧野寺相依而感到凄惨悲伤,反而在松荫竹翳的掩映下,一声药臼响,一角衣衫影,就能给心头增加无限的欢愉。
这里的“臼”和“衣”,由于意象的典型性,取得了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两句化用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虽然只是在文字的排列上略作调整,但由于将“水穷”“云起”突出到前景位置,其艺术效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江仙晁补之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
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①无计入红楼。
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注】①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信使。
94.词的上片用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5分)95.词的上片写道:“一段夕阳愁”,结合全词分析,作者的愁绪包括哪些?(6分)【答案】94.草树、落花、风、帆、垂杨、舟(木兰舟)、春水、夕阳,描绘了一幅幽暗、寂静(寂寥),令人感到冷落(萧条、凄迷)、忧愁的画面。
分析:春末汀州,绿影阴暗;落花满地,风静帆收;柳映船停,春水湿滑;夕阳西下,游子未归,气氛凝重充满忧愁。
(评分标准:意象2分,5个以上2分,少于5个1分。
概括画面 2分,意思对就可以,分析1分。
)95.①伤春之愁。
暮春时节,落花满地,勾起作者惜春、伤春之感。
②怀念亲人之愁。
此中游子凝想当年分别的时候,佳人倚窗凝望,而现在无法托青鸟传信,令人惆怅。
③萍踪游子的羁旅之愁。
上片明写木兰舟,暗写舟中游子,幽暗的景物烘托出忧愁、凝重。
(评分标准:每点2分,概括对1分,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