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选择题题型专练(一)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0套附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0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A. 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细胞核内的核仁有关B. 绿色植物的体细胞中都有线粒体、大液泡和叶绿体C. 洋葱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用根尖细胞培养出的洋葱幼苗属于白化苗D. 核膜使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在两个区域内进行,彼此互不干扰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给含有酵母菌的发酵液连续通气可以提高产酒量B. 适当降低温度和氧浓度有利于果蔬储藏C. 利用乳酸细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需密闭隔绝空气D. 黑暗条件下绿豆萌发成豆芽的过程中有机物总量不断减少3.有人将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其中的脱氧腺苷三磷酸即dATP已被某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微量的T2噬菌体DNA的混合液在有Mg2+存在的条件下于37℃时静置30min,检测发现,DNA分子被该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DNA合成,因为缺乏能量供应B. 无DNA合成,因为细菌DNA聚合酶不能催化噬菌体的DNA复制C. 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T2噬菌体相同D. 有DNA合成,新合成DNA的碱基序列与大肠杆菌相同4.1914年,匈牙利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拜尔这个实验的对照组可以设计为()A. 去除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照射B. 去除胚芽鞘的尖端,遮光处理C.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正中,单侧光照射D. 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正中,遮光处理5.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推测()A. 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 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 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 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6.红蟋蟀、滨州蟋蟀和富尔顿蟋蟀形态相同,鸣声的强弱和频率不同,交配只在发生同一鸣声的种内进行。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查漏补缺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查漏补缺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真核细胞中的物质合成及其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A.tRNA的合成﹣细胞核B.抗体合成﹣核糖体C.磷脂的合成﹣溶酶体D.C3的合成﹣叶绿体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细胞间信号传递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失水B.被抗原激活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垂体对性激素分泌的调控D.机体接受刺激后发生膝跳反射3.硅藻生长过程需要硅酸盐.在相同条件下,星杆藻和针杆藻两种硅藻单独培养时的生长曲线和硅酸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单独培养时两种硅藻增长曲线均为S型B.两种硅藻种群的K值均受硅酸盐浓度影响C.两种硅藻种群密度通过定期取样调查获得D.星杆藻在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4.相思树巨大中空的尖刺,为蚂蚁提供筑巢场所,树身的蜜汁是蚂蚁的美食.共生蚂蚁保护相思树的叶片免受昆虫的侵袭,寄生蚂蚁虽然也受益于相思树的服务,但却没有任何回报.将有共生蚂蚁或寄生蚂蚁居住的相思树叶与蚂蚁已经远离的树叶进行比较,发现有寄生蚂蚁居住的相思树叶,比有共生蚂蚁居住的叶片,更易于被病原微生物损伤.据此能够推断出的是()A.两种蚂蚁与相思树之间均为共生关系B.共生蚂蚁增强了相思树的“免疫”能力C.寄生蚂蚁携带了更多的病原微生物D.共生蚂蚁抑制寄生蚂蚁的生长繁殖5.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试管中加入层析液,使液面高度低于滤液细线B.解离的洋葱根尖先用龙胆紫染色,然后进行漂洗C.进行酵母菌计数前,先将浓度较大的培养液稀释D.划线接种之前,接种环灼烧灭菌并冷却后使用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6.肺癌骨转移是指肺部的癌细胞经血液转移到骨中.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减少,使癌细胞能够分散转移至骨组织.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P,与破骨细胞膜上的结合,激活破骨细胞,破坏骨组织.(2)科研人员分别培养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和不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株S﹣3,提取这两种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得到这两株细胞的,根据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定量PCR,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与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密切相关.(3)研究表明,破骨细胞释放生长因子TGF﹣β,为进一步探明膜蛋白A1和TGF﹣β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①实验中的自变量包括.②比较S﹣5和S﹣3细胞,说明发生转移的细胞中提高.③具图2分析,膜蛋白A1能够.(4)一种探究膜蛋白A1是否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的方法是:培养S﹣3和A1过表达的S﹣3细胞,并分别将它们与混合培养,测定培养液中TGF﹣β的量,若A1过表达组的测定值较高,则说明.7.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拟南芥A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如下研究.(1)科研人员将T﹣DNA中插入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农杆菌在培养基中震荡培养,获得转化液.用至适当浓度的转化液对野生型拟南芥进行转化,T﹣DNA插入导致A基因发生,得到突变型拟南芥.(2)科研人员用突变型拟南芥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亲本子代(卡那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敏感)突变型拟南芥自交2.93突变型♀×野生型♂ 1.03突变型♂×野生型♀ 0.47依据,判断突变型拟南芥的基因型为Aa,依据不同,推测A基因丧失影响雄配子的产生.子代卡那霉素敏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3)为探究A基因在联会过程中对交换频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将黄色(Y)和绿色(C)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突变型和野生型拟南芥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得到基因型为aaYyCc和AAYyCc的植株.观察并统计aaYyCc植株产生的不同荧光的花粉数量(假设最多只发生一次交换),与AAYyCc植株进行比较,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花粉数量无荧光黄色和绿色荧光黄色荧光绿色荧光AAYyCc植株(对照组)2631 2631 731 731aaYyCc植株(实验组)991 991 168 168据表分析,荧光的花粉是通过交叉互换产生的,对照组未发生交叉互换的花粉母细胞的数量是.对照组植株和实验组植株的重组配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由此说明A基因功能丧失导致交换频率.8.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碘缺乏往往引起甲状腺肿.科研人员将大鼠随机分为低碘组和正常碘组进行实验,探究补碘对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1)低碘组和正常碘组大鼠均应饲喂(填“低碘”或“正常碘”)饲料,低碘组饮用去离子水,正常碘组饮用,喂养三个月后低碘组大鼠形成明显的甲状腺肿.再将低碘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用不同浓度的KIO3进行补碘处理,另一组不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甲状腺相对质量,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正常碘组低碘组补碘处理组(mg/mL KIO3)0.26 1.30 13.00甲状腺质量/体重(mg/100g)7.99 37.17 15.17 17.85 20.26(2)低碘组大鼠由于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机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运输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促甲状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后就被,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作用的稳态.(3)实验结果表明,补碘处理三个月后,大鼠的甲状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但均未.三组补碘处理组中,治疗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xx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生物查漏补缺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真核细胞中的物质合成及其场所对应不正确的是()A.tRNA的合成﹣细胞核B.抗体合成﹣核糖体C.磷脂的合成﹣溶酶体D.C3的合成﹣叶绿体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对于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梳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tRNA时是由细胞核内发生的转录形成的,A正确;B、抗体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B正确;C、磷脂在内质网合成,C错误;D、叶绿体基质中无碳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合成三碳化合物,D正确.故选:C.点评:对于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核的功能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需要考生注重平常的积累.2.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细胞间信号传递的是()A.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失水B.被抗原激活的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垂体对性激素分泌的调控D.机体接受刺激后发生膝跳反射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分析: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传递包括三种方式:①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如激素;②细胞膜上的信息分子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识别而进行信息传递,如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③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是植物信息分子的通道.解答:解:A、洋葱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不需要细胞间信号传递,A正确;B、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需要接受相应抗原的刺激,存在信息传递过程,B错误;C、垂体合成的促性激素,与性腺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对性激素分泌进行调控,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错误;D、机体受刺激后发生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是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功能,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细胞失水(吸水)的原理,体液免疫的过程,激素调节的过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3.硅藻生长过程需要硅酸盐.在相同条件下,星杆藻和针杆藻两种硅藻单独培养时的生长曲线和硅酸盐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单独培养时两种硅藻增长曲线均为S型B.两种硅藻种群的K值均受硅酸盐浓度影响C.两种硅藻种群密度通过定期取样调查获得D.星杆藻在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考点:种间关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单独培养时星杆藻、针杆藻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两种硅藻种群的K值均受硅酸盐浓度影响.解答:解:A、分析两图可知:单独培养时星杆藻、针杆藻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A正确;B、分析两图可知:硅酸盐浓度降低到一定数值后,两种藻类的数量均不再上升,故两种硅藻种群的K值均受硅酸盐浓度影响,B正确;C、检测藻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定期取样调查的方法,C正确;D、实验并没有把两种藻类混养,故不能看出星杆藻在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具有竞争优势,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曲线图为载体,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4.相思树巨大中空的尖刺,为蚂蚁提供筑巢场所,树身的蜜汁是蚂蚁的美食.共生蚂蚁保护相思树的叶片免受昆虫的侵袭,寄生蚂蚁虽然也受益于相思树的服务,但却没有任何回报.将有共生蚂蚁或寄生蚂蚁居住的相思树叶与蚂蚁已经远离的树叶进行比较,发现有寄生蚂蚁居住的相思树叶,比有共生蚂蚁居住的叶片,更易于被病原微生物损伤.据此能够推断出的是()A.两种蚂蚁与相思树之间均为共生关系B.共生蚂蚁增强了相思树的“免疫”能力C.寄生蚂蚁携带了更多的病原微生物D.共生蚂蚁抑制寄生蚂蚁的生长繁殖考点:种间关系.分析:据题意分析可知:共生蚂蚁与相思树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寄生蚂蚁和相思树只是寄生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A、共生蚂蚁与相思树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寄生蚂蚁和相思树只是寄生关系,A 错误;B、共生蚂蚁保护相思树的叶片免受昆虫的侵袭,增强了相思树的“免疫”能力,B正确;C、“有寄生蚂蚁居住的相思树叶,比有共生蚂蚁居住的叶片,更易于被病原微生物损伤”但是不能说明寄生蚂蚁携带了病原微生物,C错误;D、题干只是显示出两种蚂蚁和相思树的关系,两种蚂蚁之间应该是竞争关系,但是不能说明共生蚂蚁抑制寄生蚂蚁的生长繁殖,D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生物中间关系的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的情景,具体分析.5.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不合理的是()A.试管中加入层析液,使液面高度低于滤液细线B.解离的洋葱根尖先用龙胆紫染色,然后进行漂洗C.进行酵母菌计数前,先将浓度较大的培养液稀释D.划线接种之前,接种环灼烧灭菌并冷却后使用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是考查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先阅读题干找出实验目的,根据实验目的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最后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回答.解答:解: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没入层析液,A 正确;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应先在清水中漂洗,然后染色,B错误;C、由于培养液中菌体数量多,不易计数,因而为了便于计数先要进行稀释再计数,C正确;D、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利用灼烧灭菌,并在冷却后,进行划线操作,以防止高温伤害接种的微生物,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课本基础实验的原理和选材,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处理.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0分)6.肺癌骨转移是指肺部的癌细胞经血液转移到骨中.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1)由于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能够分散转移至骨组织.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P,与破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破骨细胞,破坏骨组织.(2)科研人员分别培养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和不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株S﹣3,提取这两种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得到这两株细胞的cDNA,根据膜蛋白A1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定量PCR,结果如图1所示.据此判断膜蛋白A1的表达量与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密切相关.(3)研究表明,破骨细胞释放生长因子TGF﹣β,为进一步探明膜蛋白A1和TGF﹣β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者进行了图2所示实验:①实验中的自变量包括细胞株类型、TGF﹣β、膜蛋白A1的表达情况.②比较S﹣5和S﹣3细胞,说明发生转移的细胞中蛋白P的表达量提高.③具图2分析,膜蛋白A1能够提高S﹣5和S﹣3细胞蛋白P的表达量.(4)一种探究膜蛋白A1是否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的方法是:培养S﹣3和A1过表达的S﹣3细胞,并分别将它们与破骨细胞混合培养,测定培养液中TGF﹣β的量,若A1过表达组的测定值较高,则说明A1能够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分析图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和不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株S﹣3,因变量是膜蛋白A1的mRNA的表达量,即膜蛋白A1的表达量,由结果来看膜蛋白A1的表达量与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密切相关.分析图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株类型、TGF﹣β、膜蛋白A1的表达情况,因变量是蛋白P的表达量,由实验结果来看:膜蛋白A1能够提高S﹣5和S﹣3细胞蛋白P的表达量;添加TGF﹣β能够提高S﹣5和S﹣3细胞蛋白P的表达量.解答:解:(1)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能够分散转移至骨组织.癌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蛋白P,需和破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2)分别培养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和不发生转移的癌细胞株S﹣3,提取这两种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得到这两株细胞的cDNA,根据膜蛋白A1基因的已知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定量PCR,结果如图1所示.发生骨转移的癌细胞株S﹣5中膜蛋白A1的表达量高,据此判断膜蛋白A1的表达量与癌细胞的骨转移能力密切相关.蛋白P的表达量,(3)①根据实验目的:进一步探明膜蛋白A1和TGF﹣β在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图2实验中的自变量包括细胞株类型、TGF﹣β、膜蛋白A1的表达情况.②比较S﹣5和S﹣3细胞,说明发生转移的细胞中蛋白P的表达量提高.③具图2分析,膜蛋白A1能够提高S﹣5和S﹣3细胞蛋白P的表达量.(4)探究膜蛋白A1是否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的一种方法:培养S﹣3和A1过表达的S﹣3细胞,并分别将它们与破骨细胞混合培养,测定培养液中TGF﹣β的量,若A1过表达组的测定值较高,则说明A1能够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故答案为:(1)糖蛋白受体(2)cDNA 膜蛋白A1基因膜蛋白A1的表达量(3)①细胞株类型、TGF﹣β、膜蛋白A1的表达情况②蛋白P的表达量③提高S﹣5和S﹣3细胞蛋白P的表达量(4)破骨细胞A1能够促进破骨细胞释放TGF﹣β点评:本题为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柱形图,获取有效信息,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7.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拟南芥A基因的功能,进行了如下研究.(1)科研人员将T﹣DNA中插入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农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获得转化液.用稀释至适当浓度的转化液对野生型拟南芥进行转化,T﹣DNA插入导致A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得到突变型拟南芥.(2)科研人员用突变型拟南芥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亲本子代(卡那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敏感)突变型拟南芥自交2.93突变型♀×野生型♂ 1.03突变型♂×野生型♀ 0.47依据突变型拟南芥自交子代卡那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敏感=3:1,判断突变型拟南芥的基因型为Aa,依据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的正反交结果不同,推测A基因丧失影响雄配子的产生.子代卡那霉素敏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AA.(3)为探究A基因在联会过程中对交换频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将黄色(Y)和绿色(C)荧光蛋白基因整合到突变型和野生型拟南芥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得到基因型为aaYyCc和AAYyCc的植株.观察并统计aaYyCc植株产生的不同荧光的花粉数量(假设最多只发生一次交换),与AAYyCc植株进行比较,得到下表所示结果.花粉数量无荧光黄色和绿色荧光黄色荧光绿色荧光AAYyCc植株(对照组)2631 2631 731 731aaYyCc植株(实验组)991 991 168 168据表分析,黄色、绿色荧光的花粉是通过交叉互换产生的,对照组未发生交叉互换的花粉母细胞的数量是950.对照组植株和实验组植株的重组配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1.7%和14.5%,由此说明A基因功能丧失导致交换频率降低.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分析:分析表格:突变型拟南芥自交后代卡那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敏感=3:1,说明突变型为杂合子Aa;突变型♀×野生型♂=1:1,突变型(Aa)♂×野生型♀=1:2,说明A基因丧失影响雄配子的产生,那霉素敏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AA.解答:解:(1)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构建表达载体即重组质粒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四环素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可以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再用稀释至适当浓度的转化液对野生型拟南芥进行转化,T﹣DNA插入导致A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得到突变型拟南芥.(2)突变型拟南芥自交后代卡那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敏感=3:1,说明突变型为杂合子Aa;突变型♀×野生型♂=1:1,突变型(Aa)♂×野生型♀=1:2,说明A基因丧失影响雄配子的产生,那霉素敏感型个体的基因型为AA.(3)据表分析,大多数花粉是黄色和绿色荧光、无荧光,而黄色、绿色荧光的花粉较少,是通过交叉互换产生的,对照组未发生交叉互换的花粉母细胞的数量是950.对照组植株和实验组植株的重组配子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1)÷(731+2631)=21.7%和(168)÷(168+991)=14.5%,由此说明A基因功能丧失导致交换频率降低.故答案为:(1)液体稀释基因突变(2)突变型拟南芥自交子代卡那霉素抗性:卡那霉素敏感=3:1 突变型与野生型杂交的正反交结果AA(3)黄色、绿色950 21.7%和14.5% 降低点评:本题以拟南芥基因A功能研究实验为背景,紧扣现代遗传学研究的典型思路和方法,考查学生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获取信息和分析能力.本题涉及T﹣DNA中插入抗性基因,通过抗性基因鉴定杂交结果的研究方法值得关注.8.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长期碘缺乏往往引起甲状腺肿.科研人员将大鼠随机分为低碘组和正常碘组进行实验,探究补碘对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1)低碘组和正常碘组大鼠均应饲喂低碘(填“低碘”或“正常碘”)饲料,低碘组饮用去离子水,正常碘组饮用含碘(或“碘化钾”)的去离子水,喂养三个月后低碘组大鼠形成明显的甲状腺肿.再将低碘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用不同浓度的KIO3进行补碘处理,另一组不进行补碘处理.三个月后测定各组大鼠甲状腺相对质量,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正常碘组低碘组补碘处理组(mg/mL KIO3)0.26 1.30 13.00甲状腺质量/体重(mg/100g)7.99 37.17 15.17 17.85 20.26(2)低碘组大鼠由于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机体的反馈调节作用机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促甲状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后就被灭活,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作用的稳态.(3)实验结果表明,补碘处理三个月后,大鼠的甲状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缩小,但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三组补碘处理组中,治疗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0.26mg/mL.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分析题意和表格: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补碘对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故首先要制备甲状腺肿的小鼠,然后在分为两组,补碘组和不补碘组,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治疗甲状腺肿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0.26 mg/mL.解答:解:(1)根据题意,低碘组饮用去离子水,那么该实验是在水中添加离子创造正常碘组的,故开始给的都是低碘饲料,低碘组饮用去离子水,正常碘组饮用含碘(或“碘化钾”)的去离子水,喂养三个月后低碘组大鼠形成明显的甲状腺肿.再将低碘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用不同浓度的KIO可编辑修改3进行补碘处理,另一组不进行补碘处理.(2)低碘组大鼠由于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通过机体的反馈调节作用机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促甲状腺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作用于甲状腺细胞后就被灭活,以维持内环境中激素作用的稳态.(3)实验结果表明,补碘处理三个月后,大鼠的甲状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缩小,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三组补碘处理组中,治疗效果最好的KIO3浓度是0.26 mg/mL.故答案为:(1)低碘含碘(或“碘化钾”)的去离子水(2)反馈增加(或“高于正常值”)体液(或“血液”)灭活(3)缩小恢复至正常水平0.26 mg/mL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实验目的,补充完善实验步骤的能力,分析表格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精选文档。
2020届高考人教版生物练习选择题(11套)含答案
2020届高考人教版生物练习选—选择题(一)含答案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下降C.制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解析]制果酒的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线粒体,制果醋的醋酸菌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
果酒发酵产生CO2,果醋发酵产生醋酸,都会使pH下降。
制果酒时瓶口密闭,给酵母菌提供无氧环境;制果醋时通入氧气,使醋酸菌进行有氧发酵。
果酒的发酵温度为18~25℃,果醋的发酵温度为30~35℃,因此,果酒制成后将装置移至温度略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2、[2019·湖北名校联盟高三三模]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完全不同B.及时排涝,能有效避免水稻根细胞受乳酸的毒害C.在植物叶片中,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始终保持相对稳定D.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的同化速率受温度和光照强度的影响解析: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完全相同,前者为CO2和水,后者为CO2和酒精,A错误;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的毒害,B错误;在植物叶片中,各种光合色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C错误;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等影响,D正确。
答案:D3、[2019·湘赣联考]图1为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细胞周期中RNA相对含量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两基因发生转录时,模板链都与DNA聚合酶发生结合B.图2中出现两个高峰主要是因为转运氨基酸的RNA增多C.图2中分裂期RNA含量低,原因之一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D.图1中的核孔是细胞中各种大分子进出以及信息交流的通道解析:图中两基因发生转录时,模板链都与RNA聚合酶发生结合,A错误;图2中出现两个高峰主要是因为转录形成的RNA增多,B错误;据分析,图2中分裂期RNA含量低,原因之一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C正确;核孔是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而不是各种生物大分子,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86~9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86~90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86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发生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部分代谢活动,正确的叙述是A. 两种细胞器均能产生ATP,产生的ATP可用于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B. 叶绿体固定的CO2还原成C6H12O6,线粒体内的C6H1206氧化成CO2C. ATP和[H]在叶绿体内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内随水的生成而产生D. 两种细胞器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有90%以上来自线粒体,普遍存在于进行有氧呼吸的真核细胞中,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葡萄糖的分解在细胞质基质。
2、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具有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可以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暗反应,可发生CO2→C6H12O6,【详解】叶绿体产生的ATP只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A错误;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需要在细胞质基质分解形成丙酮酸才能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B错误;叶绿体中ATP和[H]是光反应的产物,随水的分解而产生,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能产生[H],第三个阶段消耗[H],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而只有第三个阶段可以产生水,所以ATP和[H]在线粒体内不是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错误;叶绿体内含有类囊体薄膜构成的基粒,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状结构,二者都有较大的膜面积,膜上附着的酶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D正确。
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无法摧毁大多数病毒B. 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 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D. 必须在抗体、溶菌酶和淋巴因子的参与下,吞噬细胞才能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病毒侵入机体,需体液免疫阻止扩散,还需要细胞免疫进一步将其消灭,这两种免疫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阶段。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71~7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71~75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71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所描述的物质一定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A. 在酶的作用下,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并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B.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C. 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还可用于构成生物个体的保温结构D. 由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组成,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答案】B【解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ATP、核酸、脂质、糖类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在酶的作用下,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并释放能量用于生命活动,所描述的是小分子物质ATP,A错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在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物质为核酸,核酸是生物大分子,B正确;脂肪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还可用于构成生物个体的保温结构,但脂肪不属于生物大分子,C错误;蔗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二糖,在甘蔗和甜菜中含量丰富,但蔗糖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2.淀粉酶是人体消化液中重要的消化酶,在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甲为空白对照,目的是为了测定胰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B. 实验结果说明茶花粉提取物对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 胰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果糖,进而再代谢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D. 推测维生素C对茶花粉提取物降低血糖的作用没有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酶的专一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详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物质对胰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加入的“不同物质”,因变量是胰淀粉酶活性。
甲没有加入“不同物质”,为空白对照,目的是为了测定胰淀粉酶在适宜条件下的活性,以便与加入“不同物质”后的胰淀粉酶的活性进行对照,A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柱形图显示:加入茶花粉提取物的各实验组的胰淀粉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甲,说明茶花粉提取物对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B正确;胰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进而再代谢水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吸收,C错误;甲、乙、丁三组对照,同时加入茶花粉提取物与维生素C的实验组丁与只加入茶花粉提取物的实验组乙的胰淀粉酶活性相同,但都低于对照组甲,说明维生素C对胰淀粉酶的活性没有影响,也不能缓解茶花粉提取物对胰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而推知维生素C对茶花粉提取物降低血糖的作用没有影响,D正确。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81~8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81~85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81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成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和细胞能量“通货”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B.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氧和蛋白质C. 人体内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碳、血浆蛋白、尿素、糖原等物质D. 细胞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答案】A【解析】【分析】1、内环境成分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等。
细胞合成分泌的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代谢产物:尿素、二氧化碳等。
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详解】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二者的化学元素组成均是C、H、O、N、P,A正确;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碳和蛋白质,B错误;糖原位于肝细胞或肌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错误。
故选A。
【点睛】判断元素的含量时,要明确是鲜重还是干重,若是鲜重时氧元素最多,若是干重时碳元素最多。
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B. 与t0时相比,t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 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洋葱表皮细胞D. 实验结束时,甲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1、原生质层:指的是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介于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其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31~3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31~35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31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种多样的细胞在形态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蓝球藻等原核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 与动物细胞相比,高等植物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D. 血液中的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答案】B【解析】原核细胞分裂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癌细胞表面糖蛋白数量减少,导致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转移和扩散;血红蛋白的作用是运输氧气。
【详解】A. 蓝球藻等原核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正确;B. 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C. 和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扩散,C正确;D.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O2,D正确。
2.下面是人体胰岛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器,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结构a是具有单层生物膜的核糖体,发挥功能时需与mRNA结合B. 结构b是含有大量磷脂的内质网,在脂肪细胞中最为发达C. 结构c是高尔基体,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D. 结构d是线粒体,存在于进行有氧呼吸的所有细胞中,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答案】C【解析】胰岛素是分泌蛋白,据图分析,物质R是氨基酸,a表示核糖体,b表示内质网,c 表示高尔基体,d表示线粒体,据此分析。
【详解】A. a为核糖体,无膜结构,A错误;B. 结构b是内质网,含有大量磷脂,其在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较发达,在脂肪细胞中不发达,原因是脂肪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旺盛,合成分泌蛋白少,B错误;C. 结构c是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物质转运系统,承担着物质运输的任务,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C正确;D. 有些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D错误。
2020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必考题题型专练三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必考题题型专练(三)1、高原鼠兔和鼢鼠为植食性穴居动物,如图是2011 2013年间青藏高原某地的高原鼠兔种 群数量变动曲线。
野外收集它们的天敌动物的粪便,运用显微分析可判断它们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比例,结果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两种动物在天敌动物食物组成中所占的比例(%)天敌高原鼠兔 高原鼢鼠 赤狐40 30 艾虎60 40 香鼬 100 0⑴2012年春夏季节高原鼠兔的种群数量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增长;从种群的数 量特征来看,高原鼠兔种群的数量在冬季明显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高原鼠兔感受到赤狐粪、尿的气味,会有躲到洞穴中的行为,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L 作用。
高原鼠兔和鼢鼠挖洞穴居,能够增加本地原生植物产量,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 物多样性的 价值。
⑶表中艾虎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若赤狐体重增加10 kg ,至少需要消耗 kg 植物(赤狐以植食性动物为食)。
据表推测,三种天敌动物中 的种群数量最容易发生剧烈波动。
2、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 、B 、C 、D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种群密度甘>公顷)1 .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_______ 。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成分 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图甲②过程中碳是以 形式传递的。
2 .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3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草原被野火燃烧后能恢复原样,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 有。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此信息属于生态系统 中的(填“物理信息”“化学信息”或“行为信息》4 .图乙中蛇和猫头鹰的种间关系是;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 6.8x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 能量是1.3x1是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 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 ________ kg (能量传递效 率按20%计算)。
2020年海淀区高三生物查漏补缺题PDF无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生物2020.6.1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运输途径在人体造血干细胞中可能存在的是A.吸收的葡萄糖:细胞膜→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合成的细胞膜蛋白: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C.转录的mRNA:细胞核→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高尔基体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体→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细胞核2.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②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③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④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和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⑤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3.右图为某植物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若温度降低,a点上移B.若植物缺Mg,b点左移C.若CO2升高,c点右移D.若水分不足,c点左移4.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上基因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①形成③的过程中发生等位基因分离B.细胞②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C.细胞④不是③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D.细胞④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5.利用某些调控细胞分化的因子,可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
该过程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共同点是A.细胞全能性都得到体现B.都有信息分子与受体结合的过程C.都要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D.都需要蔗糖作为培养基的碳源6.研究人员发现了两株拟南芥雄性不育突变体W1和W2,二者均不能结实,显微镜下可见花粉壁空壳。
W1和W2分别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杂交后代花粉育性均正常。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野生型与突变体间可进行正反交实验B.W1和W2的雄性不育由显性基因控制C.通过DNA测序技术可查找突变位点D.通过基因探针可确定突变基因的功能7.图7表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11~1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11~15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11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由蛋白质组成的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 蓝藻中不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B. 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结构具有遗传物质载体的功能C. 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结构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D. 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答案】A【解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是真核细胞中的结构,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蓝藻中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结构,比如核糖体,A错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结构具有遗传物质载体的功能,如染色体,B正确;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结构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如核糖体,C正确;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DNA组成,D正确。
【点睛】染色体=DNA+蛋白质;核糖体=RNA+蛋白质;病毒=RNA或DNA+蛋白质。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黑藻叶片和藓类叶片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实验材料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C.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必须把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混合后再使用D.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定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产物【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各类实验的相关知识,联系各实验原理、过程等方面逐一分析选项答题。
【详解】黑藻叶片和藓类叶片可作为观察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实验材料,A正确;调查蚯蚓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B错误;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需要必须把碳酸钙和二氧化硅混合后使用,C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呼吸产物为乳酸不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定,D错误。
3.下列关于动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B. 消化酶由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以囊泡形式运输C. 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的组织液运输后能作用于肌肉或腺体D. 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运输到尖端以下的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答案】D【解析】细胞失水和吸水过程是水分子自由扩散的过程;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是通过胞吐进行的;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6~3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6~30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26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糖类的是()A. 磷脂和果糖B. 淀粉和纤维素C. 胆固醇和维生素DD. 氨基酸和核苷酸【答案】B【解析】糖类分子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大致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植物中最重要的糖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
【详解】A、磷脂是脂质的一种,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错误;B、淀粉是最常见的多糖,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正确;C、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是固醇的一种,C错误;D、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B【点睛】识记并区别组成细胞的分子是本题解题的关键。
2. pH对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酶的最适pH相同B. 两种酶的活性随pH不断升高而增大C. 两种酶在pH为5时均失活D. 两种酶在各自最适pH时的活性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两种酶的最适pH不同,A项错误;在最适pH条件下,两种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最适pH,两种酶的活性都减弱,B项错误;在pH为5时,两种酶均失活,C项正确;两种酶在各自最适pH时的活性都最高,但其活性不一定相同,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PH对酶活性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B. 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C. 衰老的动物细胞呼吸速率变快D. 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增殖实现的【答案】A【解析】本题是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综合考查,内容涉及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细胞的全能性的基本内容、特征和实例。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51~55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51~55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51一、选择题:本卷共6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光合细菌和四膜虫(一种单细胞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前者能通过叶绿体产生ATP,而后者不能B. 两者酶合成的场所是完全相同的C. 前者没有神经调节方式,而后者有D. 前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后者有【答案】D【解析】光合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错误;两者蛋白质酶合成的场所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在核糖体上,但是RNA酶合成场所不一样,前者主要在拟核,后者主要在细胞核,B错误;两者都没有神经调节方式,C错误;前者是原核生物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后者四膜虫是真核生物,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D正确;故选D。
2.通道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没有ATP酶活性,包括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两大类: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与水通道蛋白有关;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且只有在特定刺激时才瞬间开放。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抗利尿激素发挥作用,可能会使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开启B. 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过程,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升高C. 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K+通道开放,K+顺浓度梯度流出细胞D. 通道蛋白由游离在细胞质的核糖体合成,直接运输到细胞膜上【答案】A【解析】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肾小球的对水的重吸收,其可能会使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开启,A正确;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物质通过通道蛋白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ATP,故不会导致细胞内ADP含量升高,B错误;神经元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Na+通道开放,Na+顺浓度梯度流进细胞,C错误;通道蛋白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再运输到细胞膜上,D错误;故选A。
3.下列有关实验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需先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处理,再用健那绿染液染色B. 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C. 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研究思路都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 马世骏院士通过调查法等方法,研究我国蝗灾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答案】D【解析】1、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16~20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16~20套2020年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16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B.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C. 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D.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D【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含有大量的磷脂,磷脂的作用在每种细胞膜中是相同的,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A正确;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的有丝分裂前期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B正确;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对染色体染色是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用的,C正确;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细胞质,D错误,所以选D。
2.下列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水解蛋白质作用的最佳方案是()A. 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B. 在装有蛋清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斐林试剂加热后观察是否变成砖红色C. 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然后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D. 在装有煮熟的蛋白块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蛋白酶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直接观察蛋白块的大小【答案】D【解析】两个试管中均加入了蛋白酶,蛋白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无法通过滴加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变成紫色来判断蛋白质是否被分解,只能通过蛋白块是否变小或消失来判断蛋白酶的作用,A、C错误,D正确;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试剂,B错误;所以选D。
2020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解析版
2020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选择题练习选(一)含答案1、根据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答案】A A中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A 正确;B中没有羧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B错误;C中的氨基和羧基没有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C错误;D中没有氨基,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错误。
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了嵴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答案】C 细胞内分泌蛋白等物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可形成囊泡转移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膜可再次形成囊泡,转移到细胞膜上, A正确;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B正确;线粒体内膜蛋白质的含量较外膜高,是因为其内膜上含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的酶,C错误;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D正确。
3、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
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1【答案】B 夏季中午,由于光照过强、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消耗五碳化合物减少导致C5增加,而C3化合物生成量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ATP也消耗减少,短时间内会出现ATP增加。
4、下图为某生物生殖器官内细胞分裂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中均含2个染色体组B.乙细胞时期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C.丙细胞时期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甲细胞时期的染色体形态最清晰【答案】C 图甲细胞中虽然具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联会现象,且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细胞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图丙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查漏补缺选择题题型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
2020 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选择题题型专练(一)1、我们怎样找到回家的路?荣获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地点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地点细胞 " 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 CB." 网格细胞 " 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元素均是HD.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是供能2、若是蛋白酶 1 作用于苯丙氨酸(C9H 11NO 2) 羧基端的肽键 ,蛋白酶 2 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 双侧的肽键 ,某四十九肽经酶 1 和酶 2 作用后的状况如图,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此多肽中含 2 个赖氨酸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 31、 49 位C.短肽 D 、 E 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同样,N 原子数减少 2 个D.适合条件下酶 1 和酶 2 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 5 条短肽3、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构成成分进行剖析,发现 A 、T、C、 G、U 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 10%、 30%、 20%、 15%,则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细胞器无磷脂双分子层B.该细胞器能固定CO2C.该细胞能产生水D.该细胞器不可以进行能量变换4、以下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 细胞内联合水/自由水的比值 ,种子萌生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 2的比值 ,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 /Na+的比值 ,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合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 /C3的比值 ,停止供给CO2后比停止前的高5、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在细胞自噬体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取 2016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查漏补缺选考题题型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
2020 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选考题题型专练(一)1、 a 苯酚及其衍生物宽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小明同学准备依照以下图操作步骤 ,从办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别挑选酚降解高效菌株。
请回答以下问题:(1)酚降解菌富集培育基含有蛋白胨、K 2HP04、 MgSO 4、苯酚和水 ,此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
(2)将收集到的样品接种培育 ,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添而渐渐____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别。
制备平板培育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一定增添__________。
(3)以下图为连续划线法表示图 ,在图中 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地区更易获取单菌落(4)采纳比色测定法 (使用苯酚显色剂 )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
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响 ,下表中 1 ~5 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管号 1 2 3 4 5 6苯酚浓度 1/(mg?L -1)假如废水为50 mg?L -1 , 21% ,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 5②10③ 20)倍后 ,再进行比色。
2、下边是挑选抗链霉素大肠杆菌的实验步骤及有关图解。
实验步骤 :①把大批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接种在不含链霉素的培育基 1 的表面 ,进行培育。
②待其长出密集的小菌落伍,用影印法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培育基 2 上 ,随即再影印到含有链霉素的培育基 3 上 ,进行培育。
③在培育基 3 上出现了个别抗链霉素的菌落,将其精选出。
请回答 :1.配制培育基时除了知足基本的营养条件外,还需知足微生物生长对特别营养物质、__________、 __________ 的要求。
2.从功能上看 ,含有链霉素的培育基属于__________培育基。
2020届高考二轮生物查漏补缺必考题题型专练(一)Word版含答案
2020 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必考题题型专练(一)1、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 酶促反响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
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 时,H 2O2 酶催化H2 O2 分解产生的O2 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1) 能够选择“H2O2 和H2O2 酶”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却不适合用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图甲中 c 点表示pH 过高,H2O2 酶失活,但在反响系统中加人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其余条件保持同样且适合,pH改变为 a 时,e 点__________________( 填“上移”“下移”或“不动”) ,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其余条件保持同样且适合,反响温度降低时, d 点可能_________________。
①不变②左移③右移(5) 嫩肉粉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味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成效。
你以为丙图中最适合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____酶,原由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
(6) 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固然会被胃酸分解损坏,但仍是有部分人会在吃后15~60 分钟左右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和胃部不适等症状。
试解说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剖析回答以下有关ATP 的问题:1.神经细胞中的ATP 主要来自__________( 填生理过程),其构造式简写是__________。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寂静状态下24 h 有40 kg ATP 发生转变,而细胞内ADP 、ATP 的浓度仅为2~10 mmol/L, 为知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门路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考生物查漏补缺之选择题题型专练(一)1、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D.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是供能2、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况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多肽中含2个赖氨酸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C.短肽D、E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原子数减少2个D.适宜条件下酶1和酶2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条短肽3、对植物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25%、10%、30%、20%、15%,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器无磷脂双分子层COB.该细胞器能固定2C.该细胞能产生水D.该细胞器不能进行能量转换4、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5、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在细胞自噬机制方面的发现”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并降解的过程。
细胞自噬存在图中甲(微自噬)、乙(巨自噬)、丙(分子伴侣介导)的三种自噬方式。
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来完成细胞的自噬过程D.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耐药基因阳性细菌。
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细胞壁7、科学家将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温度处理,然后测量这两种植物叶片的离子渗漏量(叶片细胞内的离子通过细胞膜渗漏到细胞外的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B.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C.图示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可推测离子渗漏透出细胞膜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8、核孔是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被称为核孔复合物,它是细胞质与细胞核内物质输送活动的看护者。
如图所示,该复合物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组成,称为中央运输蛋白。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核膜由两层膜组成,核孔复合物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有关B.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响到物质的运输C. 核孔复合物的存在,说明核膜运输物质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 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9、胆固醇在人体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的形式进行的,具体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的胆固醇会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细胞利用胆固醇需要借助溶酶体的作用C.LDL受体合成后可被重复利用D.LDL(包含胆固醇)与LDL受体结合后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10、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11、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不允许二糖及多糖透过),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 A、M B、M a、M b表示,图2、图4分别表示达到平衡后,图1、图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 A>M B,M a=M b>M 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平衡后,漏斗内溶液浓度M a大于M bB.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上升高度h1>h2C.平衡后,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度相等,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D.若再向a、b中加入等量的蔗糖酶,漏斗内外液面最终会齐平12、下图是食物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
胃酸除了具有辅助消化功能之外,还能导致胃灼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食物和组织胺作为信号促进胃上皮细胞分泌胃酸B.H+/K+-ATP酶将H+泵到内环境中会增加胃液酸性C.胃酸分泌时上皮细胞朝向胃腔的膜面积有所增大D.组织胺抑制物和H+/K+-ATP酶抑制物均可减轻胃灼热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A项错误;“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项错误;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而水分子中H原子数大于O原子数,因此,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C项正确;细胞中的能源物质的主要功能不一定都是供能,例如糖类和脂肪都是细胞中的能源物质,但是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能,而脂肪的主要功能是储能备用,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由酶2的作用结果可知,此多肽中只含有1个赖氨酸(23号),A错误;由酶1的作用结果可知,第16、30和48 位的氨基酸为苯丙氨酸(多肽的左侧为氨基端,右侧为羧基端),B错误;与原四十九肽相比,短肽D、E失去了1个赖氨酸(减少2个氧原子),但水解时消耗2分子水(增加2个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数相同,1个赖氨酸含2个氮原子,所以氮原子数减少2个,C正确;在酶1作用的基础上,酶2可将17 ~ 30 片段水解成:17~ 22、24 ~ 30,因此,共形成4条短肽,D 错误。
3答案及解析:答案:CCO的细胞器是叶绿体,B错误;解析:B、能固定2CD、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H O,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即线粒体能产生水、能进行能量转换,生成2C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加快,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降低,A项错误;人体细胞内,O2从细胞质基质经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CO2由线粒体产生,从线粒体经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质基质,所以线粒体内O2/CO2的比值比细胞质基质低,B项错误;动作电位时Na+通道打开,Na+内流,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停止供应CO2后,C5与CO2反应减少,C5增多,C5/C3的比值升高,D项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细胞内自噬被维持在一定水平,确保和维持细胞内的稳态,A正确;B、甲、乙过程与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一样,都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C、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属于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甲、乙、丙三种自噬方式都贯穿于正常细胞的生命历程中,D正确.故选:C.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但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NDM-1超级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其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B正确;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C正确;“NDM-1超级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人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植物甲52 ℃左右时,离子渗漏作用加剧.植物乙在55 ℃时,离子渗漏作用加剧,植物甲比植物乙对温度升高更加敏感,A正确;由图可知.乙植物的耐高温的能力高于甲.植物乙可能生长在沙漠地带,B正确;根据离子渗透作用,在温度低于52 ℃左右时,离子很少渗漏到细胞外,可见细胞需要的离子是不能随便渗漏出细胞的,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正确;当温度变为52℃左右时,甲开始发生离子渗漏,很可能是高温使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蛋白质载体变性失活,膜的通透性增大造成的,D错误。
8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核膜具有双层膜,核孔复合物实现核质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含核孔,B错误;C、由题意知,核孔复合物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的结构,运输大分子物质需要消耗能量,但核膜运输物质的方式不属于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主动运输,C错误;D、mRNA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是需要消耗能量的,D错误。
故选:A。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
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