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复习资料

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的镜片特点: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2.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等装上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

(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3.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或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4.近视眼镜不是凸透镜,不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老花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

第二课怎样放的更大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用纸筒和胶带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就做好了。

2.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3.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及作用4.电子显微镜可以把图像放大到200万倍,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菌和病毒。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2.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触角形状:蝗虫、蟋蟀——丝状,蝴蝶——棒状,蚕蛾——羽毛状,蚂蚁——膝状,天牛——鞭状。

3.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4.蝇的眼睛有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的物体。

5.受蝴蝶鳞片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温控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百叶窗样式,随着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

6.使用显微镜方法步骤概括起来是:(1)(安放);(2)在低倍镜下(对光)(3)抬高镜筒,(上片);(4)(调焦)看物镜,降低镜筒;看目镜,慢慢抬升镜筒直至能看清标本为止;(5)(观察)。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观察世界一、科学的本质和方法1. 科学的本质是什么?-科学是一种解释自然现象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方法,是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揭示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本质。

2. 科学的方法有哪些?-科学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和推理等环节。

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最终总结出规律或者原理。

二、科学观察的基本技能1. 什么是科学观察?-科学观察是科学家为了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而运用感官器官和科学仪器对自然现象进行有目的的感性认识的过程。

2. 科学观察中需要注意什么?-科学观察需要注意客观性、系统性、满意性和准确性。

观察者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带有主观偏见,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因素。

3. 如何进行科学观察?-科学观察要根据观察的目的选择观察对象和观察场所,学会使用科学仪器,灵活使用各种观察方法,以达到准确观察的目的。

三、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1. 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手段,是验证假设和验证规律的过程。

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变量的方法,考察自然现象的规律和本质。

2.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科学实验需要具备严密的实验设计、准确的数据记录、有力的实验展示和实验结论等,需保证实验能够被他人重复和验证。

3. 如何设计科学实验?-科学实验的设计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考虑实验的目的和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结语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科学本质和方法的认识,学会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素质。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方法去观察、研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充分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探索未知,不断进步。

在科学的探索过程中,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从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必背重点梳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必背重点梳理

第一课《放大镜》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形成的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物体必须制成(薄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物质,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的细胞数量就越少,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4.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

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

2.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等。

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一、生物的种类1. 动物:- 哺乳动物:如猫、狗、人等。

- 鸟类:如鸟、鸡等。

- 爬行动物:如蛇、鳄鱼等。

- 两栖动物:如青蛙等。

- 鱼类:如鲶鱼、金鱼等。

- 昆虫:如蚂蚁、蝴蝶等。

2. 植物:- 被子植物:如花、豆类等。

- 裸子植物:如松树、银杏等。

二、生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脊椎动物的特征:有脊椎骨、有呼吸器官等。

- 动物的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等。

- 动物的运动器官:肢、翅膀、鳍等。

- 动物的消化器官:口、食道、胃等。

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的根:吸水、吸收养分。

- 植物的茎:支撑植物体、输送养分。

- 植物的叶:进行光合作用。

- 植物的花:进行繁殖。

三、物质的变化1. 物质的状态:- 固体: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 液体:没有一定形状,有一定体积。

- 气体:没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2. 物质的变化:- 溶解:将固体溶解于液体中。

- 沉淀:离心或静置后固体从液体中沉淀下来。

-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多少。

四、水的性质和用途1. 水的性质:- 无色、无味、无味。

- 常温下是液体。

2. 水的用途:- 消防救援。

- 农业灌溉。

- 生活用水。

- 工业用水。

以上为部编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的部分内容,希望对学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详细的内容请参阅相关教材。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好的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好的

泗阳县致远小学姓名:班级: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4.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左)钩码数×格数=(右)钩码数×格数例:2×1=1×2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实验:研究杠杆尺研究的材料:杠杆尺、钩码研究的方法:(1)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2)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的右边的第一、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

并记录下数值。

(3)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三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三、第六个孔上挂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研究的结论: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杠杆是(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剥线钳、园林剪、切刀、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是是(火钳、镊子、筷子、理发剪刀、钓鱼竿)。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一、单元概述本单元《微小世界》主要围绕着微观世界的探索展开,引领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奥秘,掌握一些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重要知识点1. 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将微小物体放大,以便人眼能够观察。

2. 显微镜的使用: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包括如何调节焦距、如何移动载玻片、如何观察标本等。

3. 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命活动:了解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4. 昆虫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对昆虫的观察,了解其身体结构、生命周期、习性等特点。

5. 土壤中的生物:观察土壤中存在的微生物和动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三、实验与探究1. 制作简易显微镜:通过动手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提高实验技能。

2. 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形态特征。

3. 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通过解剖和观察昆虫标本,了解其身体结构特点。

4. 观察土壤中的生物:通过观察土壤中存在的生物,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四、学习建议1. 注重实践操作:在学习本单元时,要积极参与实验和探究活动,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加深对微小世界中生物的理解。

2. 培养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提高对微小世界的感知能力。

3. 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关于微小世界中生物的资料,拓宽知识面。

习题和知识点:一、放大镜1. 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

A. 左右放大B. 上下放大C. 大小放大D. 前后放大正确答案是:D。

2. 放大镜的特点: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3. 使用放大镜时,物体应放在焦距之内。

4. 放大镜的焦距应在1.0~1.0之间。

明视距离为25cm,因此,放大镜的焦距在25~50cm之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概览第一单元:身边的物质
1.1 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元素
1.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
- 物质的结构:晶体结构、非晶体结构
1.3 物质的转化
- 物理变化:状态变化、形状变化
- 化学变化:氧化、还原、酸碱反应
第二单元:地球与宇宙
2.1 地球的构造
- 地壳、地幔、地核
- 板块构造学说
2.2 地球的运动
- 自转:昼夜交替
- 公转:四季变化
2.3 宇宙的探索
- 太阳系: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 银河系:恒星、星云、星际物质
- 宇宙大爆炸理论
第三单元:生物与环境
3.1 生物的特征
- 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生长、繁殖
- 应激性、适应性、多样性
3.2 生物的分类
- 植物、动物、微生物
- 生物分类法
3.3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圈、环境因素-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单元:人与科学
4.1 人体生理
-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器官、组织、细胞
4.2 健康生活
- 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心理平衡
- 预防疾病、保健知识
4.3 科学探究方法
- 观察、实验、调查、分析
- 推理、假设、验证
以上是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概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好

泗阳县致远小学姓名:班级: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4.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左)钩码数×格数=(右)钩码数×格数例:2×1=1×2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实验:研究杠杆尺研究的材料:杠杆尺、钩码研究的方法:(1)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2)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的右边的第一、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

并记录下数值。

(3)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三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三、第六个孔上挂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研究的结论: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杠杆是(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剥线钳、园林剪、切刀、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是是(火钳、镊子、筷子、理发剪刀、钓鱼竿)。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复习资料1、机械: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简单的机械也叫工具。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它有三个点: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物体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轮轴。

6、轮轴的特点:使用轮轴时,在轮上用力,能省力,并且轮越大越省力。

在轴上用力会费力。

7、定滑轮: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动滑轮: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定滑轮的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动滑轮的特点: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的特点是:既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且使用的滑轮(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9、斜面: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引桥等。

10、斜面的特点:使用斜面都能省力,而且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但要多走距离。

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1、杠杆、轮轴、滑轮都是杠杆类工具。

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羊角锤、裁纸刀等。

费力的杠杆有:筷子、火钳、镊子、钓鱼杆等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天平、跷跷板、订书器、定滑轮等。

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拧螺丝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3、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点的距离,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4、省力的杠杆有开瓶器、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有镊子、筷子、火钳、;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有订书机、跷跷板。

5、像水龙头那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在轴上用力就费力。

轮越大越省力。

7、常见的轮轴有方向盘、自来水龙头开关、门把手、扳手。

8、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9、动滑轮是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省力。

10、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可以成倍地省力。

11、斜面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12、生活中的斜面有:斧头、菜刀、剪刀、楼梯、盘旋的山路、立交桥引道、螺丝钉等。

13、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有车把是轮轴,刹车是杠杆,脚蹬子是轮轴,螺丝是斜面。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柱比梁的抗弯曲能力强。

2、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3、改变材料的形状,如把薄板性材料弯折成“V”“L”“U”“T”“工”字形状,实际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承载重量时,可以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压力。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承载的压力大,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6、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7、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放大镜。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3. 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 昆虫在放大镜下能展现出奇特的身体构造,比如:蝇的复眼由许多小眼组成。

2. 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3. 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 常见的晶体有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

3.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四、怎样放得更大。

1. 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2. 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1. 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包括目镜、物镜、调节旋钮、载物台、反光镜等。

2. 使用显微镜的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1.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形态多样。

2.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1.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2. 常见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等。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 人类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

2. 人们还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3. 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发现和了解了许多微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背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背内容

六年级上册科学必背内容第一单元:生物的种类与繁殖- 生物的分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我们周围最常见的生物类别。

- 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可以通过产卵、胎生和卵生来繁殖后代。

-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可以通过种子、植株分离和扦插来繁殖后代。

-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微生物可以通过分裂、产孢和孢子传播来繁殖后代。

第二单元:力与机械- 力的作用:力可以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或方向。

-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决定了其对物体的影响。

-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斜面和固定滑轮是常见的简单机械,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第三单元: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状态。

- 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质量、热胀冷缩、导热性和导电性等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例如溶解、燃烧和反应等过程。

第四单元:天地人和科学仪器的应用- 宇宙的组成:宇宙由行星、卫星、恒星和星系等组成。

- 地球的特征:地球有大气层、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特征。

- 科学仪器的应用:显微镜、望远镜和计时器等科学仪器的应用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探索和实验。

第五单元:人体与卫生- 人体结构:人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等组成,各器官协同作用使我们能够生存和运动。

- 良好卫生惯:保持身体清洁、饮食均衡和适度运动等良好卫生惯有助于维持健康。

- 常见疾病:感冒、发烧和腹痛是常见的疾病,及时就医和休息是恢复健康的关键。

第六单元: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如森林、湖泊和草原等。

- 环境污染: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 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和植树造林等措施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必备内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

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馒头上的霉是(曲霉),水果上的霉是(青霉)。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答: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学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1.放大镜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透明。

放大镜的镜片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 自制放大镜:用装满水且透明的水杯或用水滴。

1.2.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而把两个凸透镜平行放置组合起来,就能够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做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3.为了观察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等更先进的观察仪器,用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到约200万倍。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用肉眼观察物体,图像最小,视野最大。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图像最大,视野最小。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无论是图像的大小和视野都处在两者之间。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2)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3)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

将想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4)调节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5)从目镜往下看,调整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地抬升到标本图像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6)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图像移动方向正好相反。

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3.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4.用放大镜观察,能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形状不一样。

蝴蝶的触角(棒状)蚕蛾的触角(羽状)蝗虫的触角(丝状)天牛的触角(鞭状)5.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蝇的眼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受蝴蝶启发,设计出了百叶窗样式的仪器。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背背默默知识点整理(适合背诵的知识点)第1课放大镜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1)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

(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组合凸透镜中上方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位于下方靠近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物镜。

4.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光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一两千倍。

5.用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是关于微小世界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1. 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类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2.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所有的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3. 细菌: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包括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

有益细菌可以帮助人类进行某些生物过程,例如食物发酵,而有害细菌可能引发疾病。

4.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用于观察微小物体的一种仪器。

它通过光的折射和放大作用,使得我们可以看到细胞和微生物等微小的结构。

5.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内的液体,细胞核则负责细胞的遗传信息。

6. DNA: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它包含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7.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它无法在没有宿主的情况下独立生存。

病毒可以感染宿主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自己。

一些病毒也可能引发人类的疾病。

这些知识点是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关于微小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学生可以认识到微小世界的重要性,并了解微生物、细胞和病毒等微观世界中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

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能够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

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够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

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省力杠杆开瓶器、切刀、核桃灭、羊角锤|杠|岸|不省力也不费力晓晓板、订书机、天平费力杠杆|筷子、镊子、钧鱼杆轮轴水龙头、门把手、方向盘、扳手拧螺帽、|螺丝刀行螺丝斜面盘山公路、大桥引桥、螺丝钉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滑轮|定滑轮|改用用力的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应用机械级应用机械的类型|应用和减的位|应用从限的类置型车把手|轮轴|车上的螺丝钉|斜面刹车|杠杆车轮和车轴|轮霜大齿轮和|轮轴|后架上的弹簧|杠杆小齿轮夹车铃的按钮|杠杆|脚蹬|轮轴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一、重点知识:第一课:抵抗弯曲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4、增加纸梁的宽度能够增加抗弯曲水平,增加纸梁的厚度,能够大大增加抗弯曲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课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阿基米德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是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 杠杆尺中,当左边的钩码数乘以钩码到支点的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钩码到支点的格数,杠杆尺平衡。

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机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延长了手臂或方便拿取(如:镊子、钓鱼竿等)。

2.“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你能说出“当秤砣粘上泥土弄脏时,是便宜了买的人还是卖的人”的道理吗?
3.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这是一个费力省距离的杠杆。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在生活中,我们主要运用了轮轴的省力作用。

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研究问题:动滑轮能省力吗?(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实验猜想:动滑轮能省力。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动滑轮、绳子、支架,钩码。

改变的条件:是否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
不改变的条件:重物的重量(钩码的个数)、提升重物的高度
实验过程:组装好动滑轮实验装置,用测力计分别测出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到相同高度的力,重复做三次,比较两个力的大小,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小于直接提升重物用的力。

实验结论:动滑轮能省力。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第六课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第七课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都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口、螺丝钉的螺纹,大桥的引桥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

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5.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斜面的坡度大小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坡度越小越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不改变的条件: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测出沿不同斜面提升重物的力F1、F2、F3,并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F1<F2<F3
实验结论: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齿轮可以传送动力、改变方向、改变速度。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