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年级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d

合集下载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5月模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A. 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 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 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民众力量的显现产生了富民思想。

故答案为D项。

A项,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会主流思想这个高度,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统治者对私产的保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矛盾尖锐而不是缓和,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续封泥考略》所收汉朝齐鲁封泥(古代用泥团制作的印章)中,有“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

由此可知,汉朝A. 城市建设有明确的设计规划B. 各地城市布局规格完全一致C. 对商业活动进行区域化管理D. 政府限制商业活动的发展空间【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左市’‘右市’‘南市’‘西市’等封泥可知,政府对商业活动实行区域性的划分,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故选C。

材料仅涉及“市”的划分,这不代表整个城市有明确的规划,排除A;仅从齐鲁封泥无从得知各地城市是否完全一致,排除B;区域化的管理是为了规范商业活动,而不是限制它的发展空间,如果是限制,也就没有必要设置这么多个不同的“市”了,排除D。

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2019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2019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实验中学中心校区2019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8.11 24.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

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25.下图是《西汉时期诸侯控制户数变化示意图》,其中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趋势吻合的阶段是A.①至②B.①至③C.②至③ D.②至④26.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

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

这表明A.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B.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C.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D.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27.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

下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的比例。

这反映出宋代A.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吸引力日增 B.名额分配确保了社会公平公正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28.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

据此作者认为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B.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C.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D.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29.无论是晋代谢氏的家训,还是明清时《朱子格言》处世治家的劝诫,亦或是曾国藩的“八本”“八字”的训导,都不外乎如修身、敬长、勤俭、戒奢、睦里、重教等行为规范,或忠君爱国、孝悌友爱、团结睦邻、奉公守法等约束。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19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当周代贵族从周王那里接受头衔或封号时,他们把这些头衔、封号刻在礼器上,向祖宗汇报。

与此相反,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显示其地位是政治秩序中、法律意义上的一名自由人,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A. 农民已摆脱贵族政治压迫B. 分封制的社会基础扩大C. 宗法关系已丧失政治意义D. 君主权威出现专制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君主专制的逐渐形成,材料“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显示其地位是政治秩序中、法律意义上的一名自由人,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对农民的户籍控制,体现了君主权威出现专制趋势,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农民与贵族的关系,而且农民是受到地主阶级的压迫,故A排除;农民并不是分封制的社会基础,故B排除;材料并不能说明当时宗法关系已丧失政治意义,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战国时期虽然农民的赐姓或者封号……却被刻写在最终上交给君主的登记簿上”,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权威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下表是《后汉书》中关于东汉时期田庄主的行为记述(部分),据此可推知,当时A. 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B. 田庄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C. 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D.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落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东汉田庄经济,材料“世善农稼,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反映了东汉时期田庄主在农业、商业等方面的措施,尤其突出其对商业的重视,这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现象,故A排除;材料信息也没有反映田庄经济形成完整体系,故C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好货殖、世以货殖著称、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

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

这说明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________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________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2.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________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________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3.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________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________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4.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________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________D. 社会教化的作用5.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________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6.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

2019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

这种变化A.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________B. 体现了道德休养生息政策C. 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________D. 使儒家独尊地位得以确立2.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

这反映出东汉时期A. 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________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 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________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3. 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A.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________B.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C.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________D.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4. 《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潘服大臣、府州县宫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亊立断。

”这反映出明朝“巡按”A. 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________B. 监察权力的不完整C. 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________D. 凡事须向皇帝奏报5.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 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________B. 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C. 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________D. 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6.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5月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5月训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武汉市2019届高中毕业生五月训练题文科综合试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5.10 本试题卷共16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5.《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

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

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A.证明王权的合法性B.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C.宣扬天人合一思想D.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26.宋代出现了专门从事某种营生的中介性行业。

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中,出现了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在商业领域,出现了联结客商与铺户的中介经纪人。

这说明宋代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社会结构根本变化D.重农抑商政策改变27.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

昆剧的传播反映了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D.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28.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曾写到:“在清朝面临的新技术中,铁路是最棘手的”,“很多中国人认为铁路会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还使道路和运河工人失业,改变业已形成的市场模式”。

这说明A.西学传人导致民族工业破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传统观念阻碍近代化的发展D.国内市场走向开放29.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

云南临沧县章驮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云南临沧县章驮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云南临沧县章驮中学2019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 .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

……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

……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

……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

”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A.1924~1927年B.1937~1945年C.1945~1949年D.1949~1956年(★) 2 .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意义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3 .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这说明古罗马A.减少诉讼案件B.注重法律程序C.维护贵族利益D.强调证据作用(★) 4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B.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向经济领域改革C.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 5 . 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是余五十以前,真一犬也。

因前犬吠形,亦随而吠之。

若问以吠声之故,正好哑然自笑而已。

”以下四句话中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C.“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D.“天下无一人不生知,无一物不生知,亦无一刻不生知。

”(★)6 . “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

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以前大为增加。

”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7 . 邵龙宝在《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中写道:“古代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全国卷金优历史模拟卷三1、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2、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3、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

在唐宋之际, 都城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即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4、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

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

其怀材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

风俗之弊,一至于此。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

”材料表明朱元璋( )A.深刻认识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B.客观上传承与强化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C.真正以经世致用的思想确立人才选拔方式D.对科举制度考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5、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

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

”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D.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6、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热身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热身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热身练习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2019.51.《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国家的户籍册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A. 从地缘管理方式转向亲缘管理方式 B. 从贵族控制人口转向国家控制人口 C. 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和隐匿人口 D. 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编户齐民制度下,国家通过对百姓户口和人丁数登记造册来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保证赋税和徭役的征发。

在春秋战国时期采取这一措施,会削弱贵族对人口的控制,故B 正确。

该措施应有利于管理百姓的方式由亲缘转向地域,排除A 。

即使是在封建社会,这一措施也会削弱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排除C 。

土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与这一措施无关,排除D 。

【点睛】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作用。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四境之内,文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2.下图为汉代画像石,它描绘了A. 井田制度下的集体劳作B. 牛耕技术的发展状况C. 土地兼并导致农民贫困D. 战乱造成的经济破坏【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图示画像砖展现了农民挑水、耕地、播种等土地耕作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小农土地生产劳作的状态,故B项正确。

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故排除A。

图片信息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故排除C。

图片无法体现战乱造成的经济破坏,故排除D。

3.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

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 儒学成为了官方学说B. 民主意识的萌发C. 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D. 理学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现象的发生与南宋理学思想的盛行有关,南宋时期朱熹将维护君主统治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解释为“天理”,要求士大夫忠君守节,唯君是从,因此D选项正确。

【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月) 历史(word版有答案)

【高考模拟】2019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月) 历史(word版有答案)

2019届南京市、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最后双方在繻葛开战,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

这表明当时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2.《唐会要》载:“(唐朝大历年间)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扬州)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A.官员生活来源依赖市场B.政府对市场控制逐渐放松C.扬州位置优越商业繁荣D.商业的辅助机构比较健全3.罗仲辉《印刷史话》记述:“各地书坊按照朝廷颁布钦定历书的月份朔晦和节令变化翻刻印刷,往往还有对全年的旱涝灾情、农事丰歉、瘟疫饥馁的预测,很受农民和市井工商业者的欢迎。

书坊往往在朝廷历书未颁之前争相编印,导致日期有误差,甚至发生争执而对簿公堂。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翻刻印刷”指活字印刷B.印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C.印刷行业有商业化、市场化趋向D.书坊实为朝廷控制的官营手工业4.韩愈《原道》载:“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明太宗实录》载:(明成祖)“人恒言,以不治治夷狄。

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

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

”据此可知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观的叙述缺乏可信度B.孔子和明成祖蛮夷观的宗旨有着本质区别C.春秋以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已经形成D.研究历史上的民族观仍需要其他史料佐证5.《清史稿·职官志一》载:“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

2019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2019届山西省晋城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A卷)(解析版)

晋城市2019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科综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井田制度的瓦解B. 小农经济的形成C. 劳动人口的增长D. 耕种技术的进步【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到战国时期连种制占据主导地位”等信息可知,由休耕恢复土地肥力,到连种不需要恢复土地肥力,可知耕种技术的进步,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耕种制度,与土地制度无关,A错误;材料与经营模式无关,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劳动力人口的增长,C错误。

2.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

董仲舒的这种思想A. 促成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产生B. 适应了汉朝“大一统”政治需求C. 意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D. 摆脱了传统“家国一体”观念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政治需求,B 正确;古代民本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A 错误;据材料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可知,董仲舒不是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而是强调要突破其局限,C 错误;董仲舒的思想仍是为统治者提供借鉴,D 错误。

3.宋代路级(地方行政级别)诸司并立、互不统属、各司其职,一路之内分设四司,分别收州县兵、刑、政、财权力。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10月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1。

《左传·昭公》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凡是士以上的等级都是世袭的,并规定“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当时,这一举措A。

促进了国家统一B. 提高了劳动效率C. 有利于巩固统治D。

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制度是分封制。

主要影响是巩固统治;C项说法正确;A,B,D说法以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

2.北宋时,有人指出:“(魏晋至隋唐)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佛教)耳.”这说明北宋时A。

佛学成官方主流意识B。

儒佛思想实现了融合C. 佛教呈现兴盛的状况D。

儒学面临复兴的重任【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魏晋到隋唐时期儒学影响力减弱,佛教影响力增强,因此到北宋时,儒学面临着复兴的重任,故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虽然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的冲击,但是儒学仍是官方主流意识;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儒佛思想实现了融合;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晋到隋唐时期佛教的影响,无法得出北宋时期佛教呈现兴盛的状况.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3。

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说明唐甄A。

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B. 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C。

认识到商业活动的价值D. 提出经济要均衡地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唐甄认为商业的作用很大,认识到了商业活动的价值,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相反,排除;体重并没有说商业与农业谁重要,B项排除;D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4。

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军机处曾上折曰:“近来督抚提镇之权,亦大盛矣,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即有过举,谁为参究?"这反映出清朝的上述举措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架构C。

注重监察制衡行政的作用D. 有利于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材料中“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可知废除御史制度,总督权力渐升,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B项说法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地方的关系,A项排除;古代重视加强皇权,C项错误;废除御史制度,打破权力制约,不利于地方稳定,D项错误。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19-2020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2019-2020 年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13.下面是《旧唐书》有关两税法的记载:“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两税法没有A.改变征税标准B.扩大纳税面C.增加政府收入D.取消丁税14.“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15.右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16.下面是1652— 1888 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

该图最能说明A.传统农业的解体B.近代工业的兴起C.国际贸易的发展D.经济结构的优化17.下表是中国近代某学堂制订的学员课程计划。

据此判断这类学堂最早创立于首年:字写字,浅解辞句,解浅。

⋯⋯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公文。

⋯⋯六年:求机器,微分分,航海算,。

⋯⋯八年:天文、算、地理、金石、富国策,。

A.片争期B.洋运期C.辛亥革命期D.新文化运期18.《代革得失》中,“在中国史上,私企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

⋯⋯在百年代化程中,是第五次,也是最底的国民退”。

致私企“集体消亡”的直接因素是A.土地改革的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C.一五划的施D.人民公社的建立19.于欧洲上升期的人,黄金的渴望近乎到了狂。

1545~ 1560 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246000千克。

在次世界范内的富大迁移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了无可争的运,荷和英国成次富大迁移的最受益者。

荷和英国成次富大迁移的“最受益者”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广B.工手工达C.工革命开始早D.代制完善20.下面是1688— 1863 年英国的富构表(位:百万英)。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测试(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题中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A. 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 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C. 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D. 农耕经济成为各朝根本【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已经形成拥有同一祖先,都是黄帝族后裔的认识,体现了已有民族认同的意识,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故B错误;根据“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拥有共同的先祖,体现的是民族认同,并未体现政治制度的连续性,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反映农耕经济成为社会根本,故D错误。

2.《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

该观点A. 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 意在说明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C. 强调分封制之下存在着大一统因素D. 已经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答案】C【解析】材料“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体现出分封制的影响,这反映出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大一统,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对于民族关系影响,故B项错误;D 项与材料反映的正好相反,故排除。

点睛:“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相互交流,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分析出分封制的作用。

2019届山东邹城一中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东邹城一中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山东邹城一中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2. 美国历史学家狄巴里说:“如果我们仅仅把理学看作支持王朝体系的精神护符,我们便不大可能透过’不变的中国’的种种表面现象而发现理学的’内在生命与动力”’。

这表明作者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理学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B、理学存在进步之处,具有一定科学性C、理学推动了四大发明及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D、理学使儒家伦理得到强化3. 明仁宗时,科举考试出现分南北卷现象。

仁宗说:“科举取士,须南北兼顾。

南人虽善文词,而北人厚重。

比累科取士,北方仅什一,非公天下之道。

”由此可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A •分地录取利于政权安稳B •品德修养显得更为重要C •科举取士应该公道第一D •明朝都城已经迁往北方4. 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A •强化君主专制B •加强中央集权C .杜绝地方割据防止吏治腐败5. 西塞罗认为: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下列与这一原理相符的是()A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 、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C 、法律必须与雅典的民主政治相适应D 、“家属终身在家长权的支配下。

精品解析:浙江省慈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浙江省慈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所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历史学家侯外庐在《中国思想通史》中指出:“在周公封国的时代,不是后世所谓的‘封建’,而是指古代如罗马式的殖民。

鲁、卫、齐、晋的公族带上了联盟的氏族,到征服了的旧部落土地上。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罗马式的殖民”指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B. “鲁、卫、齐、晋的公族”均为姬姓贵族C. “联盟的氏族”不包括功臣和旧贵族D. “征服了的旧部落土地”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征服的旧部落土地”指的是原来商朝统治区域,即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故D项正确;“罗马式的殖民”不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故A项错误;鲁、卫、晋的公族均为姬姓贵族,而齐是异姓贵族,故B项错误;“联盟的氏族”包括功臣、先代贵族等,故C项错误。

2.下列历史事实与下图中数字所示区域对应正确A. ①“秦代设南海郡”B. ②“元朝时期,隶属宣政院管辖”C. ③“唐后期,出现釉下彩绘”D. ④“在新石器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半个割裂的蚕壳”【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西藏地区,“元朝时期,隶属宣政院管辖”,故A项错误;②是湖南地区,唐后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故B项错误;③是广东地区,秦代在此设南海郡,故C项错误;④是山西地区,在山西夏县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考古发现了半个割裂的蚕壳,故D项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时空意识,解题的关键是熟悉空间地图。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重是地图的学习。

3.历史学家既是历史的观察者,也是历史的亲历者。

学者王国维指出:“史公(司马迁)卒年虽未可遽知,然视为与(汉)武帝相始终,当无大误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