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诸葛亮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步识人法则

合集下载

赏析诸葛亮七项识人法

赏析诸葛亮七项识人法

赏析诸葛亮七项识人法蜀相诸葛亮在《知人》一文中提出了七项识人法即“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七项识人法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

虽然诸葛亮所处的年代离我们的年代已相当久远(两代相距约1800年左右),七项识人法也不可能囊括所有识人之法,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我们现在识人的标准,但他抓住了识人的要义,告诉我们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方法即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具有现实意义。

读之品之,咀嚼玩味,这七项识人法仿佛就像浓郁芬芳的香茗,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清新爽人,越发让人感到其非同凡响,从中受到教益。

一、观志识人。

志向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人无志不立。

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志向,是不可能有大作为的。

因此有人说没有志向的人,就好像在没有星辰的黑夜里行走,眼前一片漆黑,前程暗淡、渺茫;更好像在没有航标灯大海行船,总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总也不敢放心大胆地扬起前进的风帆。

实践证明:一个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没有一个促使其为之奋斗的目标,他的一生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年华虚度,活的也就没有什么意义。

相反,一个具有远大志向的人,他的心中就像点亮了一盏通往成功彼岸的明灯,他会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而不畏劳苦,不怕挫折,不惧任何艰难险阻而勇往直前。

有时他会表现得坚忍不拔、昂扬向上;有时会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困境中而苦中有乐,更多的时候他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身处逆境却锲而不舍地努力着、奋斗着、期待着.....。

由此推断,这样的心理品质和精神,将会成就一个有作为的人:高尚的品质会在他身上体现出来,无尽的力量也会从他身上迸发出来,理想的光芒也将在他的身上闪耀开来。

所以诸葛亮识人首先看志,的确看到了点子上。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不仅观其志,还提供观志识人的方法。

心相篇:诸葛亮:识人七观

心相篇:诸葛亮:识人七观

心相篇:诸葛亮:识人七观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发展处一套自己的识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探问一个人的是非观,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志向。

对是非的态度越强烈,越能看出一个人志向之坚强。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与他多说话。

将他逼到词穷的地步,看他如何应对。

诸葛亮认为能言善辩者一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内心有坚持的人,辞辩虽繁,但万变不离其宗。

而没有底线的小人,虽然说话五花八门,但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识”指的是见识。

临事对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水平。

但我们又应该仔细鉴别哪些人真正是见识不凡,哪些人却只是纸上谈兵。

一个人实际历练多了,提出的意见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见识不凡;如果只是书呆子,他们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百无一用,那是纸上谈兵。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遇到困难的事,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

没有勇气的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刚柔并济,曲折迂回,迎难而上,往往都可以解决掉难题。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庸俗之人,喝酒以后胡言乱语,甚至耍酒疯,闹得场面尴尬。

而能够自我克制的人,有时会在此时流露心底的感慨,或谈理想,或谈挫折。

因此识人的伯乐,最应该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观察对方面对利益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节操。

节操高洁之人,对不义之财绝不享用。

《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之财,数额再大,终究逃不过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节操辛苦获利,则利虽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在拜托对方办事时,还可以由此观察对方是否能如约办到。

晁说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诸葛亮认人7法

诸葛亮认人7法

诸葛亮在《将苑》提出了为将者所需具备的七项特质,并提出识辨这七项特质的方法,即识人七法:一曰,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

这七项特质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也可以理解成为将的早期胜任力模型现浅析如下:一、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此句指向对方提出是非问题,察看其价值观与职业倾向。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价值观是否积极、是否相对正确,志向是否远大。

为将,忠诚爱国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要素,为将者如敌我不分,善恶不解,那后果是极其残忍的;志向远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一个人意志品质的改进,即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和坚韧性等几方面。

在诸葛亮看来,“志”是第一位的,是方向性的要素,用现在的话来讲,态度志向决定成败。

通过问是非问题,察看对方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倾向、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此句中的“变”指的是应变、变通能力。

兵者,诡道也。

两军对阵,军情千变万化,战机稍纵即逝,所以为将者应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与灵活性,敌变我变,出奇制胜。

宋朝应该是国富的时代,但兵却不强,对外战争(反侵略)基本无可圈点之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对武将统帅权力限制太多。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可宋朝皇帝却不谙战争法则,为他的将军们准备了一堆的阵图阵法并让其随身携带,将军们只能按阵图阵法打仗。

将军们如要是有自己的练兵想法或者计划,须先报皇帝过目,这种僵硬的指挥,降低了武将们制敌的灵活性、实用性、针对性,贻误了稍纵即逝的战机。

而岳飞用兵,却打破了宋朝的常规。

他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一些学者将“一心”译为万众齐心,集中兵力,我觉得这里“一心”应译为一念,即一念之间,选择A作战方式还是B作战方式,成败于一念之间,也即具体问题具体灵活应对,快速准确有效应对。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供我们参考: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在但是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

(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来试探、刺激、诱导,来观察其品性气质。

)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

”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

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

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

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这种方法是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是否勇敢。

漫谈诸葛亮识人之道

漫谈诸葛亮识人之道

漫谈诸葛亮识人之道诸葛亮在《将苑·知人篇》中,提出了七条识人方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曰:穷之以词辩,而观其变。

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段话的意思是:考察和辨识一个人,一是提出问题向他请教,考察其是非判别能力,来观察他的志向是否远大;二是与他辩论,用言辞反驳考问他,使他理屈词穷,藉以观察他的应变能力;三是向他咨询计谋,藉此观察他是否有胆有识,具有真才实学;四是告诉他将面临祸患和困境,以观察他是否勇敢坚韧;五是用酒灌醉他,以观察他的真实品性;六是送财物试探利诱他,藉以察看他是否清正廉洁;七是要求他限时完成交办的事情,藉此察看他是否信守承诺。

诸葛亮提出的七种识人方法,主要是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去考察选拔人才。

其实可以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察其言,观其行”,从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予以考察。

可以说这是他长期以来识人用人的经验总结,在实践中确实有效,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并非容易。

按照辩证法来说,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并非一成不变。

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莫不如此。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反之亦然,不可能不发生变化。

一个人外貌和内在素质、品德、修养,都将会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地位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你看林彪,一代名将,毛泽东钦定的接班人,最后竟然出逃,摔死在内蒙古。

而像彭德怀这样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参加革命,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开国功臣,只因在庐山会议上公开替老百姓说了几句实话,结果被“充军”二线,流放致死无人顾问,直到“四人帮”被粉碎后才予以平反。

文化大革命期间,有多少爬雪山过草地、经过长期生死考验的老干部被打倒。

难道像毛泽东这样聪明绝世、博古通今的一代伟人,都不知道这些老干部的经历、为人和品性,对他们都没有进行过考察、辨识,就将他们提到重要岗位,而让四人帮轻易拉下台?当时毛泽东一言九鼎,想保护谁就可以保护谁,从红卫兵到中央文革小组,谁敢不听?即使“四人帮”有权有势,胡作非为,也奈何不得。

诸葛亮观人七法

诸葛亮观人七法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一个人“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出必行,一言九鼎才能 获得群众的认可和下属的信服。信任是识人用人中最基本最重 要也是最难的一件事,信任是用人者取得下属忠心拥戴的重要 条件,也是用人者对其下属最基本的要求。古时敌军来降,便 命其去“取某某人首级前来”,就是要让其表忠心诚信。诸葛 亮的“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说交代给他一件事情,让他 去完成,通过他对这件事情的处理来观察其诚信和忠心。孙策 收服太史慈之后,太史慈约定第二日正午前来投降,也正是要看 孙策能否能够用人不疑。信任是用人者取得下属忠心拥戴的重 要条件,也是用人者对其下属最基本的需求,期之以事观其信, 然后用人不疑,这是成功的用人者的共性。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后,面对混乱的事局和不利的情况, 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从其他途 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 自测试一番。一周后,马歇尔把埃森豪维尔叫到办公室,在概 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 针是什么?”,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 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 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马歇尔对埃森豪维尔的咨询,实际上就是一种“咨之以计谋而 观其识”的考察,说得具体一些,就是指通过提出方方面面的 问题,看其谋略是否深远,见识是否独特,谋略是否周全深远。 凡是胸有韬略,腹有良谋,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从战术上 处理问题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而 那些毫无计谋,平时夸夸其谈,遇事束手无策的领导,即使有 心向善,为上级解愁,为百姓排忧,也终究力不从心,无法左 右大局。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识人七观法

识人七观法

诸葛孔明有“识人七观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断来了解其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观其变。

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了解他的应变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其知识水平;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来了解其胆识;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解他的本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用。

v。

识透一个人,只需要牢记这7个字

识透一个人,只需要牢记这7个字

识透一个人,只需要牢记这7个字看透一个人的7个字诸葛亮有一套著名的“观人七法”,教你如何瞬间看透一个人: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简而言之,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谓面面俱到。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庄子齐物论》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人我彼此,各有是非,对世界的看法总是不一样的。

一个无志之人,要么是一个庸碌的人,要么是一个骑墙的小人。

这样的人对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因此,探问一个人的是非观,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志向。

对是非的态度越强烈,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之坚强。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变”指的是应变能力。

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与他多说话。

将他逼到词穷的地步,看他如何应对。

诸葛亮认为能言善辩者一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内心有坚持的人,辞辩虽繁,但万变不离其宗。

而没有底线的小人,虽然说话五花八门,但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识”指的是见识。

临事对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水平。

一个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如果不会做事,终究不过是个对社会无害的人。

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一定是能够为改善社会、改善身边环境出谋划策的人。

但我们又应该仔细鉴别哪些人真正是见识不凡,哪些人却只是纸上谈兵。

一个人实际历练多了,提出的意见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见识不凡;如果只是书呆子,他们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百无一用,那是纸上谈兵。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

没有勇气的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破解难关。

而真正有勇气的人,遇事刚柔并济,曲折迂回,迎难而上,往往都可以解决掉难题。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这时可以用酒打开对方的心扉,使他倾吐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诸葛亮知人识人七观法

诸葛亮知人识人七观法

:【诸葛亮知人识人七观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后人又补充: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卒能问焉而观其智;观其好恶而知短长;观其交友而知贤肖。

攤書枕畔送黃昏,淚濕行間舊墨痕。

種豆豈宜雜荒穢,植桑曾未擇高原。

孤雲靉靉誠何託,新月依依欲有言。

山澤川塗同一例,人生何處不籠樊。

汪精卫。

如何识人

如何识人

如何识人?一、诸葛亮著名的七观法: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二、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了“识人五法”:第一,居视其所亲。

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

看一个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三,达视其所举。

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其所不为。

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

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三、现代简易观人四法:讲诚信、少大话、无官气、有条理。

四、10个关键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在外表下,人们内在特质性格和态度的体现及诱因:1. 这个人用来表述与倾听的时间比例是多少?你当然希望雇用那些有自信又不惧怕表明立场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表述与倾听的比例高于60%,你就应当考虑考虑。

是因为这个人过于自大,不愿意向他人学习,还是说他只是怯场,导致说话杂乱无章,漫无边际?2. 这个人是能量的给予者还是获取者?不幸的是,有一种人时刻携带并且散发着消极的能量,你身边肯定不乏这种人。

还有一种人,身上总是散发着正能量和乐观的情绪。

中国有句古话说,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能量的给予者富于同情心,慷慨,他们是你会立刻想要共度时光(陪伴左右)的人。

3. 面对一项任务,这个人比较倾向于“行动”还是“反抗”?有一些人在接受任务时立即进入防守性、批评性状态。

另外一些人立刻开始行动,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

对于多数工作,你应该倾向于雇用第二类人。

4. 这个人给你的感觉是真实可信,还是阿谀奉承?那些虚假的赞美,和使劲想要给你留下好印象的人一样,无法让人感觉良好。

方法论:诸葛亮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步识人法则

方法论:诸葛亮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步识人法则

方法论:诸葛亮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步识人法则【前言】一代谋圣诸葛亮,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都要起用大量人才,因此,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发展处一套自己的识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简而言之,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谓面面俱到。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庄子齐物论》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人我彼此,各有是非,对世界的看法总是不一样的。

一个无志之人,要么是一个庸碌的人,要么是一个骑墙的小人。

这样的人对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因此,探问一个人的是非观,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志向。

对是非的态度越强烈,越能看出一个人志向之坚强。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变”指的是应变能力。

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与他多说话。

将他逼到词穷的地步,看他如何应对。

诸葛亮认为能言善辩者一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内心有坚持的人,辞辩虽繁,但万变不离其宗。

而没有底线的小人,虽然说话五花八门,但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识”指的是见识。

临事对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水平。

一个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如果不会做事,终究不过是个对社会无害的人。

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一定是能够为改善社会、改善身边环境出谋划策的人。

但我们又应该仔细鉴别哪些人真正是见识不凡,哪些人却只是纸上谈兵。

一个人实际历练多了,提出的意见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见识不凡;如果只是书呆子,他们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百无一用,那是纸上谈兵。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遇到困难的事,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

没有勇气的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破解难关。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供我们参考: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在那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来试探、刺激、诱导,来观察其品性气质。

) 。

二、“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

”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

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

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

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这种方法是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是否勇敢。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亲自经历灾难,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才是最真实的。

勇就是忠诚、勇敢、刚强与坚贞等优秀品质,也是铮铮铁骨的血性男儿。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

诸葛亮的知人识人“七观法“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诸葛亮有著名的七观法供我们参考: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在但是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

(另有一种解释就是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来试探、刺激、诱导,来观察其品性气质。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

”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

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

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

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这种方法是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是否勇敢。

诸葛亮的7字识人秘籍,以及天才的21个特征!

诸葛亮的7字识人秘籍,以及天才的21个特征!

诸葛亮的7字识人秘籍,以及天才的21个特征!作者:水木然作品变革三部曲已经出版本文选自《个体崛起》诸葛亮有一个识人秘籍:即:“7字识人法”,非常经典受用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

这7个字可以非常全面的观察一个人。

我们除了学会识人之外,还要善于发现那些与众不同的人物。

请记住下面22条特征,学会识人、懂得用人,是我们改变世界的第一步!01. 一个人如果能忍受别人忍受不了的东西,今后一定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02. 不合群者,独来独往的人,常有过人之处。

整天混在各种人群之间的人,往往都是泛泛之辈。

03. 当你成功时候前来道喜的人,一定也说你失落时候会踩你的人,请谨记!04、他们往往能经受很大的诋毁,也因此配的上同样大的赞美。

05. 敢在人群中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的人,常有大本领。

而那些为人处事总是四平八稳的人,往往都是情商又高又虚伪的人,很显然未来社会已经不适合他们。

06. 执着的人多数时候要比随顺的人要强,狂妄的人也多数时候有过人之处。

当然,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也固执狂妄的人,是没出息的人,只是钻牛角尖。

07. 走路比常人快、说话比常人利索、眼睛不随便转移、不拖泥带水、婆婆妈妈的人,多有过人之处。

08. 能够做到知人而不评人,是大才。

09. 当一大群人都反对他的时候,他还是依然不改变他的想法的人,常是能干的人,以后的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10. 为了生存能够放下架子去捡垃圾、擦皮靴的人,日后会有出息。

韩信的胯下之辱,不是常人能懂。

11. 几乎听不到他说某某某很厉害的人,不可以小视。

那些整天在吹嘘别人成就的人,多是没出息的人。

12. 说出了话就能马上执行的人,必能有大作为。

整天人浮于事、夸夸其谈的人,往往都只是嘴皮子上有功夫。

13. 看他做事情条理分明,步步都显出目的性的人,脑袋不会弱。

诸葛亮观人识人法

诸葛亮观人识人法

诸葛亮观人识人法(2011-07-12 22:40:51)标签:杂谈俗话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识人用人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关于如何知人识人,我整理了诸葛亮著名的七观法供大家参考: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4、告之以祸难观其勇,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力,来观察其志向。

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在但是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让老师为之震惊。

“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事件的应变能力。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天母地之谓子。

”乾隆帝听后转怒为喜。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真伪、广窄等。

有一个例子,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周后,埃森豪维尔给马歇尔参谋长叫去,在概括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的基本形势后突然问到:“我们的行动方针是什么?”,马歇尔是想亲自考察埃森豪维尔在战争压力下如何出谋划策。

在当时混乱和不利的情况下,马歇尔急需要一位有胆识的军官作他的助手,虽然他也已从其他途径听到对埃森豪维尔能力和胆识的称赞和肯定,但他还是要亲自测试一番,果然埃森豪维尔没有辜负他的希望,在几个小时后即提出了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建议和计划,很对马歇尔的胃口。

埃森豪维尔后来也步步高升,成为二战美军最著名的高级将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这种方法是突然告诉一个人说大难降至,通过观察他的表现是否勇敢。

诸葛亮用人之道

诸葛亮用人之道

诸葛亮用人之道诸葛亮用人,在《知人>>篇中,他叙述了知人的难度和用人的眼力,最终提出了七条用人之道: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即考察一个人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即提出尖锐的问题诘难他,看他的观点能否随机应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即询问他的计谋、策略,看他的见识如何。

四:告知以祸难而观其勇。

即告诉他艰难、祸乱,看他的克服勇气。

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即以美酒试他的品行。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即以金钱之利看他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即托付他办事看他的信用如何。

诸葛亮一生谨慎,对人从“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方面进行考察,选拔了不少人才,他的用人之道,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诸葛亮用人原则论诸葛亮的用人诸葛亮对人材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夫治国者犹于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这道,务在举贤。

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这是诸葛亮讲“举贤”对于治国的重要。

“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

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

”。

(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这是诸葛亮讲“贤才”对国家的重要程度。

“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

”。

(见《诸葛亮集。

便宜十六策。

举措》)这是诸葛亮讲要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材。

这里试对诸葛亮的用人特点和用人原则加以总结。

诸葛亮用人的第一个特点和原则,就是用“德才皆备”的眼光来衡量人材。

在封建社会下,“忠”、“孝”一直被奉为“德”中之最。

对一个国家和政权来说,忠诚则又是首要之“德”。

诸葛亮称赞蒋琬道:“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见《蒋琬传》);他赞董和“有忠于国”。

(见《董和传》);他赞陈震“忠纯之性,老而益笃”。

(见《陈震传》);赞杨洪“忠清款亮,忧公如家”(见《杨洪传》)。

赞王平“忠勇而严整”(见《王平传》);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见《姜维传》)。

诸葛亮的七观法

诸葛亮的七观法

诸葛亮的“七观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是祸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人不能善用。

人才了解往往比较复杂,有些可能隐藏的比较深,有些会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事实上不同层级的人员,面试的深度也要不同。

为了企业的实际需要,有些可以在其他阶段去了解。

有的时候用人单位左拣右捡不得要领,原因上有使用工具上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掌握不好“适可而止”。

一个人才从开始到工作阶段分为三个期间:面试期间、试用期间、正式工作期间。

在这些期间中我们使用的工具也要拆解。

一、在面试期间应: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二、在试用期间应: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是祸难观其勇。

三、在正式工作期间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这决定了企业要用这个人多久。

选择中层经理时,按此程序足以。

在选择高层时(副总经理)要把一、二、合为面试期间考察。

三、为试用期间考察。

重要岗位的副总经理选拔注意:酒后乱性者最好不要委以重任。

甚至结束试用。

这样做的原因是合理安排测试内容,这一方面减少招聘工作量,有的放矢,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程序。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国时代的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心中虽有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若失败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

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

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

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泪斩马谡,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

纪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石,组织与团队要能长久存在,其重要的维系力就是团队纪律。

要建立团队的纪律最首要的一点是:领导者自己要身先士卒维护纪律。

诸葛亮用人7法

诸葛亮用人7法

诸葛亮用人7法诸葛亮用人7法《识人七法》是诸葛亮在《将苑》提出了为将者所需具备的七项特质,并提出识辨这七项特质的方法,即识人七法:一曰,问之以是非以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以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以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以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以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以观其信。

这七项特质可概括为:志、变、识、勇、性、廉、信等七项内容,也可以理解成为将的早期胜任力模型。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此句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态度有何特点,也就是价值观,即是非善恶美丑判断标准。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重用,首先得了解他的价值观是否积极、正确。

为将,忠诚爱国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项要素,为将者如敌我不分,那后果是极其残忍的。

在诸葛亮看来,志是第一位的。

通过询问对世界、现实一些大的事件和问题,看其人的志向和抱负。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和一个人就一些相关的争论性话题进行争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机敏反应能力及其心境是否开阔。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曾有老外说:在中国做生意,最大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管理一个人,我自己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权与深潜:给予你足够的许可权,让人有个空阔的活动空间,但暗地里监督你工作的办事过程,一看其处理事情的能力和见识,二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三者在偏离工作轨道,对公司可能造成较为重大的负面影响或损失时好及时出手予以纠正或制止。

4、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此句是指通过棘手的事情来考察对方的勇气与魄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万人敌〞均是强调为将者的勇敢与魄力。

患难可见真情,那遇到困难、窘迫则也考察出一个人的勇敢与魄力。

在压力面前,困窘面前,挑战面前,新事物面前,可以察看任者的勇敢、果断、魄力。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与人喝酒并劝酒,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有的人酒后喋喋不休,此人不能涉及你公司及其个人的重大秘密,因为说不准哪天他喝醉后就全给你吐出来了;再者,有的人对自己的控制力不够,当众就在桌边大吐,说不定哪天你带他见客户就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弄得场面一塌糊涂,难以收场。

“孔明七观法”

“孔明七观法”

“孔明七观法”“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一、要善于“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就是说,问他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问他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他的观点、态度甚至人品、志向。

甚至要多问问大是大非的问题,来观察人才的志向。

或者可以通过刻意的搬弄是非,去试探、刺激、诱导对方,以此来观察其人的品性气质。

如周恩来在小的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有的说为了荣华富贵,而周恩来却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之震惊。

酒店需要人才,更需要有志又有毅力且愿意与酒店共同奋斗的人。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穷之以词辩的意思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跟他辩论、把他问得没话说,这时你就可以观察他能采取哪些应变措施,于是也就给我们提供了判断他的雄辩能力、应变能力。

从而观察和判断应聘人的机敏反应能力及其心境是否坦荡开阔。

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讲的是纪晓岚等大臣在朝房等候乾隆皇帝来议事,久等不来,他就对同僚说:“老头子怎么迟迟不到?”这话正好被走来的乾隆皇帝听到,便厉声问什么是“老头子”。

在众人吓得战栗之际,纪晓岚却从容不迫地回答:“万寿无疆谓之老,顶天立地谓之头,父天母地谓之子。

”乾隆皇帝听后转怒为喜。

在面对刁难的客户,在遭遇自身疏忽时,酒店职员要如何巧妙处理危机呢,考验的自然是酒店人的应变能力。

三、“资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就是指通过向他询问计谋和策略来了解他的学识。

据说,前苏联在卫国战争时期,德军大兵压境快要打到莫斯科了,斯大林召开国防会议,在会上,他问朱可夫如何御敌。

朱可夫在短短的5分钟之内就回答了斯大林的问题,得到了斯大林的采纳和高度赞赏。

后来朱可夫成了苏军的元帅。

酒店的发展并不是以现有规模为衡量。

现有规模只是一个基点、一条基准线,任何一家酒店企业寻求的均是未来更大的发展。

诸葛亮“七字识人”有借鉴价值

诸葛亮“七字识人”有借鉴价值

诸葛亮“七字识人”有借鉴价值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不仅谋略过人,在选人、用人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善于从人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个方面来考察识别人才。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是指向对方提出大是大非的问题,看他的志向、志趣。

人们是用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对大是大非问题的看法也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只有具备坚定的信仰,才能不怕困难、不惧艰辛,也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了解一个人是否值得你重用,首先就得了解他的立场、观念和志趣。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即要专门考察对方的应变能力。

在诸葛亮看来,在诸多智能因素中,应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当今社会,“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一个领导者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情况瞬息万变,一些突发事件对官员的应变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具有能够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担当重任。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是要考察对方的见识。

向对方提出方方面面的问题,让他思考相应的计策,看他的谋略是否深远,看他的见识是否独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那些毫无计谋、遇事便束手无策的官员,即使有心为上级解愁,为百姓排忧,也终究力不从心,无法左右大局。

只有那些善于从战略上考虑问题、从战术上处理问题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切实的好处。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诸葛亮在重用一个人之前,常常人为地创造一个逆境,观察对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勇气。

一个没有坚持真理的勇气的人,一个面对困难畏惧退缩的人,不可能惩恶扬善,也不可能为了百姓的利益勇往直前。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向对方劝酒,待他醉后再观察他属于何种类型的人。

酒后吐真言,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等待他喝醉的时候。

一些人挖空心思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往往在酒醉之后将卑鄙无耻的灵魂暴露无遗。

看看今天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得意忘形,甚至肆无忌惮,就像一个醉汉一样失去了清醒的头脑,从而低估了我党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一代谋圣诸葛亮,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都要起用大量人才,因此,在多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早已发展处一套自己的识人之法。

他在《知人》一文中,正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简而言之,是从对方的“志、变、识、勇、性、廉、信”七大方面全面考察,真可谓面面俱到。

【1、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庄子齐物论》中有言:“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人我彼此,各有是非,对世界的看法总是不一样的。

一个无志之人,要么是一个庸碌的人,要么是一个骑墙的小人。

这样的人对世界形不成自己的看法,只能人云亦云,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因此,探问一个人的是非观,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志向。

对是非的态度越强烈,越能看出一个人志向之坚强。

【2、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变”指的是应变能力。

要认识一个人一定要与他多说话。

将他逼到词穷的地步,看他如何应对。

诸葛亮认为能言善辩者一定头脑灵活,思维敏捷。

内心有坚持的人,辞辩虽繁,但万变不离其宗。

而没有底线的小人,虽然说话五花八门,但是言之无物,空洞乏味。

【3、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识”指的是见识。

临事对策,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见识水平。

一个人即使心地再好,品格再高,如果不会做事,终究不过是个对社会无害的人。

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一定是能够为改善社会、改善身边环境出谋划策的人。

但我们又应该仔细鉴别哪些人真正是见识不凡,哪些人却只是纸上谈兵。

一个人实际历练多了,提出的意见容易切中要害,就叫见识不凡;如果只是书呆子,他们的想法虽然天马行空,但百无一用,那是纸上谈兵。

【4、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遇到困难的事,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

没有勇气的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破解难关。

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刚柔并济,曲折迂回,迎难而上,往往都可以解决掉难题。

【5、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人的本性往往藏得很深,这时可以用酒打开对方心扉,使他倾吐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庸俗之人,喝酒以后胡言乱语,甚至耍酒疯,闹得场面尴尬。

而能够自我克制的人,有时会在此时流露心底的感慨,或谈理想,或谈挫折。

因此识人的伯乐,最应该在酒桌上考察人的品性。

【6、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观察对方面对利益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节操。

节操高洁之人,对不义之财绝不享用。

《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之财,数额再大,终究逃不过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节操辛苦获利,则利虽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7、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在拜托对方办事时,还可以由此观察对方是否能如约办到。

晁说之有名言:“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一个人能否在社会立稳脚跟,就看他能否信守诺言。

如果一个人答应对方的事办不到,他会诚意向人道歉,有时甚至会推荐能办好事的人。

虽然此时他失信了,但反而彰显出他的品质。

【结语】
现代社会社交网络发达,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陌生人。

因此,虽然诸葛亮的识人之法已经提出了一千多年,但对于现代社会依然意义巨大。

结交好的朋友,任用适当的人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大获裨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