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药物保护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盐酸氨溴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和其机制研究

盐酸氨溴索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和其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一l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油酸致急住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机理。

方法采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40只成年sD大鼠(雌雄不拘,体重250-3009),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A)组,油酸致ALI(B)组,正常剂量盐酸氨溴索干预ALI(C)组,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干预油酸ALI(D)组,各组10只。

A组给予0.2ml/Kg体重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B、C、D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油酸0。

2ml/Kg体重审4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随后立即给予A、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3ml/kg,C组5mg/Kg体重的盐酸氨溴索腹腔注射:予D组10mg/Kg体重盐酸氨溴索腹腔注射。

大鼠留置4小时,观察4小时时大鼠的呼吸频率和各组发生紫绀的动物数,并于4小时后活杀均取左下肺组织行HE染色和Ho-l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以及血红素氧化酶一1的表达强度变化;同时取右全肺组织匀浆测定肺组织NO、iNOS含量。

结果①一般情况比较:A组注射生理盐水后4h无明显变化,平均呼吸频率113.4±8.0次/分,无一例紫绀;B组注射油酸后精神状态萎靡,4h后呼吸频率平均182.3±7.2次/分,9例有明显紫绀;C组实验终止时精神状态萎靡,呼吸频率平均169.1±7.2次/分,7例有明显紫绀;D组实验终止时精神状态萎靡,呼吸频率平均158.4±5.1次/分,6例有明显紫绀。

呼吸频率方面,B、C、D组较A组明显增加,P<O.05,有统计学差异,而B、c、D组相互比较,c、D组较B组有下降,也有统计学差异(P<O.05),各组紫绀动物数比较,A组与B、c、D组有统计学差异(P<O.05),但是B、c、D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②各组肺组织iNOS含量,A组为0.63±0.13U/mgprot,B组为0.99±0.09U/mgprot,C组为0.93±0.08U/mgprot,D组为0.81±0.11U/mgprot,各组相互比较,除C、D组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P>O.05),其他各组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甘草酸二铵与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甘草酸二铵与黄芪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1 3年第 8卷第 1 0期
Wo r l d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V 0 1 . 8 . N 0 . 1 0
数( P a O / F i O : ) 、 肺 泡 动 脉 氧分 压差 ( A—a D O : ) 、 乳 酸( L a c ) 、 C一反 应 蛋 白 ( C R P ) 。结 果 治疗 3 d和
治疗 7 d后治疗组 比对 照组 P a O / F i O :明显提高 , L a c 、 C R P明显下降 ( P< 0 . 0 5 ) , 治疗 7 d后 A—a D O 也 明显下降 ( P<0 . 0 5 ) 。结论 甘草 酸二铵 与黄芪 注射液 对急性肺 损伤患 者有 改善肺泡 气体交换 、 氧合指数 、 组织代谢和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的作用。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s t u d y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n a c u t e l u n g i n j u r y t r e a t e d w i t h D i a mm o n i u m G —
【 关键 词】 甘草酸二铵 ; 黄芪注射液 ; 急性肺损伤 ; 氧合指数 ; 肺泡动脉 氧分压差 ; 乳酸 ; C一 反应
蛋 白
【 中图分类号】R 2 8 5 . 6 ; R 5】1 6 7 3— 6 6 1 3 ( 2 0 1 3 ) 0 9— 1 0 2 5 — 0 3
L I Z h e n g , H U A N G Hu a , C H E N F e n g—k u n , H U A N G K e—g a n g , L I A N G Y a o— y u a n , Q I U We n—y a n , C H E N S h u a i , L I A N G Y u— j i

氟比洛芬酯保护心肺转流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氟比洛芬酯保护心肺转流术后急性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c r i p l o a y b p s C N o y n * a do um n r y a s HE Gu —i g,XU C n - i ,Z NG u - ig T NG Xi n - n o g q n HE C i n , O p a g mi .
*e ate to s ei D p r n fAn t s ,M DN . s il igo 3 5 2 ,C ia m eh a o 9 Ho t,N nb 10 0 h pa n
陈 国英 徐 聪琴 郑翠 萍 童 向 民
3 0例
【 摘要】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心肺转流术 导致急性肺损伤的保 护作用 。 方法
择 期行 瓣 膜 置 换 术 的风 湿 性 心 脏 病 患 者分 为实 验 组 (5 ) 1 例 和对 照组 (5例 ) 在 体 外 循 环 心肺 转 1 。
制 I一、 N 一 L6 T F 和 sC M. 产 生 , 进 I一0的 释 放 , 轻 心 肺 转 流 术 后 的 急性 肺 损 伤 , IA 1的 促 L1 减 从而 保 护 并 改善 术 后 肺 功 能 。
【 关键 词】 氟比洛芬 ;心肺转流术;急性肺损伤
P oet e meh ns rtci v c aim o f r ir fn a ei a ant a ue ln ijr at f l bp oe xt g is u l ct u g nu y f r e
a tr ad o umo a y b p s e a .whl i h c n r l e ev d q ia e t mo n o .% f c r ip l n r y a s b g n e i e n t e o tos c ie e u v l n a u t f 0 9 r

我国急性肺损伤_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我国急性肺损伤_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

·综述·我国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宋振举1,2,白春学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a.呼吸科;b.急诊科,上海200032)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治疗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识别码:C文章编号:1673-6087(2010)06-0496-04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年来一直是呼吸和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我国医学工作者在ALI/ARDS实验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就ALI/ARDS的临床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我国ALI/ARDS流行病学研究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对ALI/ARDS的诊断标准颁布后,有关ALI/ARDS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同国家和地区间ALI/ARDS的流行病学结果存在着较大差异。

为了解ALI/ ARDS流行病学现状,我国于2002年和2003年开展了2项多中心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2002年白春学和孙波教授牵头率先开展成人ALI/ARDS流行病学研究,对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入住上海市11所三级甲等医院14个重症监护病房(ICU)年龄≥15岁的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1年中14个ICU共收治5320例危重患者,其中ALI和ARDS患者108例,发病率为2%,平均年龄58.8岁,内源性ALI/ARDS 为38.0%,外源性为62.0%,最常见的原发病为肺炎和脓毒症;ALI/ARDS的住院病死率及90d病死率分别为68.5%和70.4%[1]。

2004年张淑文课题组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至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ALI/ARDS 患者的病因、病死率以及影响因素。

依达拉奉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对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伤、 心肌保 护 、 髓损 伤 、 脊 耳蜗神 经保 护等 方面 也有 作用 。
它对肺损 伤的保护作用也是 由于它清除 自由基的功能。 引起肺损 伤的因素 很多 , 除肺部 自身的疾病 外 , 克 、 休 中
毒性疾病 、 脓毒血症 、 缺血/ 灌注损伤 等均可造成肺部损伤 。 再
在各 种原因 肺损 伤 的发 生过 程 中 , 多有 氧 化应 激 反应 的参
依达拉奉 化学 名 为 3甲基一一 1苯基-一 2吡唑 啉-一 , 子 5酮 分 式 : 1 H 0 2 , 子量 :7 .0 可清 除羟 自由基 , C 0 1N 0分 14 2 , 抑制 脂质 过氧化 , 制 白三烯 的生成 , 护 内皮 细胞 ” 。由于 自由基 抑 保 损伤参与多种 疾病 过程 , 因此依 达拉奉 在 肾缺血/ 再灌 注损
( D 下 降。高剂 量依 达拉奉 组与模 型组 比较 差别有 统计 L H) 学意义。曹士奇等 比较依达 拉奉 与抑肽酶对 脂多 糖诱导
的兔急性肺损伤的保 护作用 , 发现依达 拉奉和抑 肽酶均能 够 显著减少肺损伤模 型血 液中 的 MD 白介素-(L6 和肿 瘤 A, 6 I-) 坏死因子一 ( N 一 ) 0 T F仪 的含量 , 【 提高 S D含量 。与依达拉奉 组 O 比较 , 抑肽酶 组的 I- L6和 T F 下 降水平 更 明显。可见 依 N. 达拉奉和抑肽酶均能减轻 L S导致的兔急性肺损伤 ,抑肽酶 P 组 的肺组织损伤和依达 拉奉组相 比 , 相对较 轻。依达拉奉 抗 自由基作用显著 , 而抑肽酶通过抑制 炎性反应 , 对急性 肺损 伤的保护作用更显著 。 三、 对缺血 再灌注肺 损伤 的保 护作用 : 周庆玲 等 观察
与 ] 。
依达拉奉预处理对兔肺 原位热缺 血再 灌注损 伤的作用 发现 ,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

采用小 潮 气 量 的 同 时 保 证 了 平 台 压 <3 0 c m H O ( 1 c m H O= 0 . 0 9 8 k P a ) , 这在 保证肺泡通气 的 同时防 止肺泡过度 膨胀 及 呼吸 机相关 性 肺损 伤 中起 到 了重 要作用 。在 2 0 0 5 年K a l l e t 等 所 做 的一项 2 0 0例 患 者( 包括 8 %A L I , 9 2 %A R D S患者 ) 的前瞻性临床研 究 提示 , 选用 小 潮气 量通 气 [ ( 6 . 2±1 . 1 ) m l / k g预计 体 质量 ] 与常 规潮 气 量 通气 [ ( 9 . 8±1 . 5 ) m l / k g预 计体 质量 ] 相 比明显 降低 了患者 的病死率 。由此 推进 了临 床使用 小潮气量 机械 通气 治疗 A L  ̄A R D S , 并在 多年
潮气 量 机械通 气 不仅 在 A L I / A R D S的治 疗 中有 较好 的疗效 , 而且在非 A R D S的呼吸衰 竭患者 中也取 得 了
很好 的疗 效 , 同时减 少了呼 吸机造 成 的肺 损伤 的发生 率 。
但也有 一些 临床 医生 应用 小 潮气 量 机械 通气 治 疗A L I / A R D S时疗效并不 好 , 可能 与潮气量 的计算 方
di s t r e s s s y nd r o me


金 发 光
【 关键词 】 急性肺损 伤 ; 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 ; 治疗
中 图 法分 类 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5 6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征 ( 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 e , A R D S ) 在1 9 6 7年首次被报 道 以来 , 人 们对 该 综合征 的认 识 逐 渐深 入 。急 性 肺 损 伤 ( a c u t e l u n g i n j u y, r A u) 是A R D S的早期 阶段 , A u 阶段 未给予 有 效地 治疗 干预则进展 为 A R D S , 以及并 发严 重 呼 吸衰 竭 其病 死率 高 达 7 0 %0 - 2 ] 。经 过 4 0多年 的 临床 与基 础研 究 , A L I / A R D S的治疗 方 法 取 得 了可 喜 的进 展 , 在A L I 的早 期 阶段 进 行 有效 的治 疗 会大 幅 度 降低 病 死率 。 目前学者认 为 A L I / A R D S的治疗是 综合 治疗 ,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研究进展

题 讨 论 会 , 要 就 ARD 主 S定 义 、 病 机 理 、 断 标 准 和 治 疗 作 发 诊 了深 入 的探 讨 。1 9 9 1年 美 国 胸 科 医 师 学 会 ( C P 与 危 重 病 A C )
医学 会 ( C S CM) 联 合 提 出 了全 身 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 ( y tmi S se c i f mmao yr s o s y d o nl a tr e p n es n r me ,S R )和 多器 官 功 能 障 碍 IS
出 液 中 富含 蛋 白质 的肺 水 肿 及 透 明膜 形 成 , 伴 有 肺 间 质 纤 维 并
化 。 由肺 内炎 症 细 胞 ( 嗜 中性 粒 细 胞 、 如 巨噬 细 胞 ) 主 导 的 肺 为
Au / DS炎 症 反 应 和 免 疫 调 节 的 “ 胞 网 络 ” “ 咆 因 子 AR 细 和 细
维普资讯
重 庆 医学 2 0 0 2年 9月 第 3 1卷 第 期
76 9

专 家 论坛 ・
急性 肺 损伤 和 急 性 呼 吸窘 迫 综 合征 研 究 进展
钱 桂 生
( 第三 军 医大 学新桥 医 院全 军呼 吸 内科 研 究所 重 庆 4 0 3 ) 0 0 7
过 程 中既 是 靶 器 官 , 是 效 应 细 胞 。 在 损 伤 因 子 的 作 用 下 , 又
ARD S进 行 了大 量 临床 与 试 验 研 究 工 作 。我 国 先 后 于 18 9 2年
在 北 京 、 9 8年 在 广 州 和 1 9 18 9 9年 在 昆 明 3次 召 开 了 AR DS专
细 胞 、 间质 巨噬 细 胞 和 肺 血 管 巨 噬 细 胞 等 。 其 中 P 肺 MN 和 肺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及进展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后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及进展
血管细胞粘 附分 子 1和内皮细胞 白细胞粘附分子 1 多种 等
早期 被命 名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 因子 ( SF , C I ) 这种 因子 后 来被命名为 I 0 近年来 的研究表 明 I l L一1 , L— 0也是一种抑 制炎 症的因子 , 到到 负平衡 的作 用。其 主要 功能 ” ① 起 . : 抑制 前炎症细胞 因子产 生 , 为辅助 T细胞 及单 核/ 作 巨噬 细胞所 产 生 的重要 因子 , 抑制 多种 免疫 活性 细胞 因子 能 mR A的转录 , N 能抑制激活 的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产生其 它
M s an n om n ad等人描述 了一种新的免疫介质 , T 2细胞克 由 h
隆分 泌 , 能够抑制 T 1细胞克 隆 I h L一2和 IN 的合成 ” Fr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具有促进血栓形成作用 , 机制 主要是 :( )T F一 其 1 N
可 以激 活内皮 细胞和单 核细 胞 , 促进 细胞 间粘 附分子 1、
急 性 肺 血 栓 栓 塞 症 ( ct p l n r m o s A E) A ue u moaye b lm. P i

主要是指 由内源性或外源性 栓子堵 塞肺动 脉或其 分支所
引起 的肺循环 障碍 和病 理 生理综 合 征… 。肺栓 塞发 生后
常对照组 , 实这两种细胞 因子参 与了急性 P E的发生发 证 . I
粘附分子 的表达 , 使嗜 中性细胞 、 核细胞 、 巴细胞与 促 单 淋 内皮胞之 间的粘 附。 。( ) N 。 2 T F一0 的促 凝作用 还表 现在 【
对纤维蛋 白原及凝血 因子 Ⅷ有 重要 调节作用 。( ) 3 可抑
制具有抗凝作用 的蛋 白 C激活 , 诱导 纤溶酶原 激活物 抑制 剂 2 (P 1 的分泌 , 1 AI ) 2 从而抑制纤溶反应 J 4 还可作 。( )

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摘要] 急性肺损伤(ALI)是由多种疾病导致的肺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中,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是最常见的肺损伤,目前仍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现有的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机械通气和药物治疗。

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脂多糖,药物治疗1 脂多糖与急性肺损伤急性肺损伤(ALI)是由肺部感染、创伤、败血症、休克和中毒等引起的肺部疾病。

ALI危及生命,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1]。

脂多糖(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壁的组成成分,可激活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肺损伤[2]。

2 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药物治疗2.1 糖皮质激素研究发现,甲基强的松龙对于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证明该糖皮质激素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发挥抗炎作用的[3]。

2.2 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DPPC)和表面活性物质集合蛋白(SP),肺表面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增大肺的顺应性、预防肺水肿,以及呼吸道防御等功能[4]。

2.3 中药有效成分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且毒副作用小,也常用来治疗LPS诱导的ALI。

目前,对于LPS诱导的ALI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成分包括生物碱、皂苷等,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粘附因子、趋化因子、炎症因子等的表达[5]。

2.4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用于LPS诱导的ALI,能够明显减轻肺部损伤,其作用机制包括调控miR-146a的表达进而影响NK-κB信号通路中IRAK1和TRAF6蛋白的表达和调控miR-381的表达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表达而发挥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6]。

2.5 干细胞治疗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成熟干细胞,可以从骨髓、脂肪、脐带及胎盘等各种组织中分离出来,在ALI患者中具有明显的治疗潜力[7-8]。

利多卡因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利多卡因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医学 综 述 2 0 0 8年 9月第 1 第 1 4卷 8期
Meia Rea i le S p20 , o.4, o1 d l cpt a ,e 0 8 V 11 N . 8 c ut
利 多 卡 因 对 急 性 肺 损 伤 保 护 作 用 的 研 究 进 展
丁 小芳( 综述)钟 礼 立 ( , 审校)
( 南华大学 , 湖南 衡 阳 4 10 ) 20 1
中图分类号 :5 3 R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 8 (0 8 1- 9 -3 1 6 0 4 20 ) 8 7 2 0 2 2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氧 合 指 数 ( a F , PO / i ) 肺 O 动 态顺 应性 和肺 组织 超 氧 化 物岐化酶活性 的下降 ,A F B L Su yP o rs b u rtcieE et fLd c ieAg is c t n nu y D N io n , 白蛋 白、 『 干 重 比值 、 td r gesa o t oet f so io an antA ueLu gL j r I GX a曲 g P v c 肺显 / 肺 Z D G l (U i rt ot hn , n y n 20 l ia 日Ⅳ i . nv syo uhC ia g ag4 1o , n ) e i fS Ab t a t: d c i e i wi e y u e n r go a e v l c n n ia r y h a.a e , n x e me t 组织丙二醛 和髓过氧化物酶 s r c Li o aB S d l s d i e in ln r e b o k a d a t— rh t mi 1 tr ma y e p r n s i h v h wnt tl o an a n ii teif mmaoyrato fn urD i.n bi ec siea o tssa d a es o ha i c i ec nihbt h nl d a tr e cin o e to hlihi t x esv p p oi n 含量 的上升 , 改善肺形 态学 n coi o lelry e I cl A —I) rdc ct ln jr a sdb aiu esn . hsatl ers fa o p I el s v at s( T I , u eaue ugi uycue yvr sraosT i rc e n o ie d sr e erl f i oal na uel n jr n sm c a i . e ci st oeo d ci eo t u gi u a d i e h ns b h l i c ny t ms 改变 。且在输注脂多糖后立 Ke o d :ioan ; c t ln nu ; n a ain Avoa p Icl ; p poi yw r sLdcie A ue u gijr If mm t ; lel t e I es A o t s y l o ry l s 即 输 注 不 同剂 量 利 多 卡 因 , 长 期 以来 , 多 卡 因被 认 为是 膜 稳定 剂 , 泛 应 亦 能减 轻上 述指 标 的 改 变 , 与剂 量 相 关 , 剂 量 作 利 广 且 大 用较 明显 。李 永 荣 等 _报 道 , 免 静 注 大 肠 杆 菌 内 6 给 用于局部神经阻滞和抗心律失常。后来经许多实验 研究证实 , 利多卡 因能抑制 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 , 减 轻多种原因引起 的急性肺 损伤 。随着细 胞学 的发 展, 人们越来越多 的从细胞水平研究该药物 的作用 , 认为利多 卡 因能 抑制 肺 泡 Ⅱ型上 皮 细胞 ( l o r a el v a t eⅡ cl , T Ⅱ) 度 凋 亡 和 坏 死 , 轻 肺 损 y p es A 一 过 l 减 伤 。现 就有 关研 究报 道综 述 如下 。 1 减 轻 肺损伤 11 减轻高浓度 氧引起 的损伤 在高氧所致 的急 . 性肺损伤中, 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氧 自由基 , 中性水 解酶和溶酶体酶起主要作用。Tko 2 aa 等_ 报道 , 兔在 纯氧 机 械通 气 后 3 肺 湿/ 重 比率 增 高 , 泡 灌 6h, 干 肺 洗 液 ( rnh -vo rl aef i, A F) 中性 粒 bocoa el a g ud B L 中 l a v l 细 胞百 分率 、 3、5、 瘤 坏 死 因子 2 tmo ers C日C日肿 (u rncoi s f t ,N 一) 白细胞介素 1 ( t ] ; 1 , 一B a o T F2 、 er 8 ;eu n B I 1 ) n rk 一 L 和 白蛋 白升高 , 中性粒细胞 的化学荧光反应( 代表产 生 氧 自由基 的能 力 ) 增强 , 而在 纯 氧 机 械通 气 的 同时 使 用利 多卡 因能减 轻 上 述 改 变 。且 未 治疗 组 肺 形 态 学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治疗组。B adr3 hna _ 认为 , i 利多 卡 因通 过 增加 锰 过 氧 化 物歧 化 酶 、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血 子的表 达 , 减少 凋 亡 而减 轻 高 氧 肺 损 伤。Nsi in ha 等 认为, 在鼠高 氧暴 露之前立 即给 利多卡 因能减 轻 高浓 度 氧 引起 的 膈 肌 功 能 失 调 , 轻 收 缩力 的下 减 降和疲劳 , 减少丙二醛 的生成 , 认为这与膈肌脂质过 氧 化有 关 。 12 减轻内毒素引起的损伤 朱文彪等 报道 , . 5 J 给 兔输 注 内毒 素前 1 i 用 利多 卡 因 , 明显 减 轻 0mn使 可

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

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

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李峥;邹鑫森;李其斌;林起庆【期刊名称】《蛇志》【年(卷),期】2011(23)2【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对进一步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方法选择77例病情程度基本相同的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溴索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39例.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包括ARDS发生率、病死率、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SIRS评分及肺损伤评分.结果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氨溴索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氨溴索治疗组患者ARDS发生率(28.95%)低于常规治疗组(53.85%)(P<0.05),氨溴索治疗组存活患者的SIRS评分(1.71±1.61)低于常规治疗组(2.73±1.41)(P<0.05);肺损伤评分(0.24±0.1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0.79±0.21),住院时间(14.01±7.16)天,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19.14±6.25)天(均P<0.01).结论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ARDS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总页数】3页(P129-131)【作者】李峥;邹鑫森;李其斌;林起庆【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广西钦州,53500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百色,53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相关文献】1.谷氨酰胺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J], 高强;相茹;徐莉莉;顾加双;华明;廖莹莹;刘梅;马兆猛2.乌司他丁对肺癌患者放疗后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J], 范广平3.沐舒坦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 [J], 郑鹏;杨径;申群喜4.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J], 李群;5.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 [J], 李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急性肺损伤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的炎症 反 应 ,糖皮 质 激 素 作 为一 种 广谱 的抗 炎 药 物 ,用 于 A L I / A R D S的治疗理论上 是可行 的 ,但从临床应 用的疗效 上并
不如此。 目前的资料表 明,除过敏性 因素引起 的 A R D S 、有脂 肪栓塞 高危 因素及合 并 肺卡 氏孢子 虫感染 的 A R D S外 ,大剂
所帮助的 。 2 药物治疗 2 . I 抗 炎 治 疗
急性肺损伤 ( a c u t e l u n g i n j u r y ,A L I ) 与急性 呼吸窘 迫综 合征 ( a c t u e r e s p i r a t o y r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 e ,A R D S ) 是多种 原 因
小潮气量通气支持治疗 …。近年来 ,随着 人们对 A L I / A R D S病 理生理 的深入研究 ,新药物 的治疗靶点相继出现并得到初步验 证 ,让我们在 A L I / A RD S的治疗上看到 了一缕曙光。本文就从
2 . 1 . 1 糖皮质激素 A L I / A R D S的一个病 理特 点是 肺部 过度
的时间,然 后 递 减 剂 量 ,可 改 善 肺 部 炎 症 ,可 能 提 高 生 存
素指原发于肺 部 ,直接对肺造成损伤的因素 ,如 :严重肺部感
染 、误吸、肺 挫伤 、脂 肪栓 塞 、淹溺 、再灌 注损 伤等 ;间
率” 。A R DS协作组在 2 0 0 6年 的 1项随机 、双盲试 验表 明即 使延长糖皮 质激素给药时问 ,对改 善生存率也无帮助 ,甚至有 恶化倾 向” ,一些对 血管 活性药物 依赖 的脓 毒血 症 、休克 合 并相对 肾上腺皮质功 能不全 ,可从应急剂量氢化可的松和盐皮 质 激素替代 治疗 中获 益¨ ”。另外 ,林兆奋 等- l ’ 报道 ,气 管内 注射地塞米松有利于 降低气道 阻力 ,提高肺顺应 性 ,降低 A u 向A R D S发 展的发生率 ,但结果有待于临床 的进一步研究 。总

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

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

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摘要】急性肺损伤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损伤,造成肺泡水肿,导致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

在儿童时期经常患有该病。

小儿急性肺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能够造成弥漫性肺泡水肿,使呼吸功能出现障碍,病情轻者则就会影响患儿正常的生活,严重者能够危害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分析了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现状与治疗进展。

【关键词】小儿急性肺损伤;研究现状;治疗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再加上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患有各种疾病的机率在不断上升,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在儿童时期常见病之一就是急性肺损伤,严重的能够损害到生命。

临床上多种疾病都能够引发该病,比如肺炎、严重脓毒症等[1]。

主要是通过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或者是急性发作性呼吸衰竭,因此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1小儿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1.1小儿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急性肺损伤病理特点是肺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水肿及肺不张等,是一种炎症综合征。

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导致儿童患有急性肺损伤因素可能是感染、创伤、中毒等。

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肺泡上皮细胞出现死亡。

而一部分研究认为,导致儿童患有急性肺损伤的主要机制是炎症反应失控、炎症反应细胞被激活、细胞释放失衡等[2]。

1.2小儿急性肺损伤的表现患儿的早期症状仅仅局限于肺部,当患儿的后期表现症状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口唇明显紫绀,心动过快,气促等,呼吸频率加快至30~50次/min,并且常规给氧方式无法缓解。

而患儿的肺部体征常常表现出肺部呼吸音增强,有时可闻及哮鸣音。

2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胞内Ca2+浓度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由于在该病的各种因素作用下,导致细胞兴奋,使Ca2+浓度升高,让细胞出现死亡,并为后期的间接损伤创造一定条件。

间接造成损伤的结果就是让患儿出现脓毒血症、肺部以外的严重损伤等[3]。

2.1治疗事项小儿急性肺损伤在治疗时主要治疗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肺损伤;(2)减轻肺水肿;(3)改善患儿的通气;(4)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5)修复肺损伤;(6)缩短患儿的病程。

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

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

氨溴索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患者保护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对进一步发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

方法:选择77例病情程度基本相同的急性肺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氨溴索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组39例。

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差异;两组患者的预后,包括ards发生率、病死率、存活患者的住院时间、sirs评分及肺损伤评分。

结论: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ards的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关键词:氨溴索;急性肺损伤【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264-0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ali)是由感染、误吸、挫伤、休克等各种肺内、外原因引起的由局部或全身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常见危重病、急发症,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1]。

如ali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情进展可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基础研究显示ali存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有研究[2]证实,氨溴索对肺损伤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6月人住我院急诊icu 的急性肺损伤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6例,女31例;年龄14~62岁,平均(43.63±12.31)岁。

按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诊断标准:将77例ali患者随机分为氨溴索治疗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肺损伤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即查血常规、电解质、24h尿量等。

常规治疗方法参照ali/ards诊治指南:只针对原发疾病进行常规治疗,实施氧疗、抗感染、、激素、机械通气时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症支持治疗等。

气道平台压不应超过35cmhg,同时给予抗感染及病因治疗等;氨溴索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每天120mg静脉推注,每天4次。

急性肺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20中国处方药 第16卷 第6期·综述·急性肺损伤是一种由于外部或者是肺内等因素引起的一种肺部炎症反应,导致组成肺泡的上皮细胞,或者是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异常,最终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

引发急性肺损伤的原因较多,肺部炎症、吸入有毒物质、弥漫性肺部感染、误吸胃部反流液等属于直接原因[1]。

而急性胰腺炎、大量输血、脓毒血症、严重创伤性休克、药物使用过量、体外循环等则属于间接因素[2]。

直接和间接因素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在病理机制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研究相关危险因素时,无论是从预防诊断,还是从临床个体化治疗的角度入手,都必须要明确具体因素,以便保证治疗效果。

1发病机制正常人的肺组织是由微血管内皮所组成的肺泡和肺泡上皮组织共同组成的天然屏障保护的。

其中,肺泡上皮细胞主要有90%的Ⅰ型细胞、10%的Ⅱ型细胞组成[3]。

其中,Ⅱ型细胞不仅可以合成与分泌出活性物质,起到清除肺部积水的作用,自身还具有增殖作用,分化变成Ⅰ型细胞,提高机体本身的免疫能力。

对急性肺损伤患者来讲,其发病大约需要经历以下过程:肺部受到直接因素影响时,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细胞就会出现脱落状态,大量富含蛋白质的物质就会进入到肺泡腔和支气管内部,引发肺水肿,表面物质活性也因此受到抑制[4]。

当肺泡上皮细胞的表面受到损伤后,会出现功能异常情况,形成一种透明质酸组成的蛋白膜,此时,机体肺血流和肺通气的灌注比例就会因此失调。

而中性粒细胞也会黏附在毛细血管内皮,通过肺泡和毛细血管的间隙进入到肺泡腔内部[5]。

此时,肺泡腔内部的巨噬细胞会分泌出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因子不仅会刺激趋化因子不断释放,还会使中性粒细胞激活,释放更多的蛋白酶、氧化剂、其他炎症因子、以及白细胞三烯,从而进一步引发肺部炎症的级联反应[6]。

与此同时,Ⅰ型细胞可以通过对纤维母细胞的刺激,使细胞出现外基质,且纤维母细胞因刺激而激活后,还会产生增殖、分化,导致胶原蛋白沉积,且胶原结缔组织增生,又会被肺泡隔离,最终导致肺部纤维化,引发急性肺损伤。

二羟丙茶碱对肺癌手术急性肺损伤的保护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二羟丙茶碱对肺癌手术急性肺损伤的保护及抗炎作用的研究

• 22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年6月第41卷第3期二羟丙茶碱对肺癌手术急性肺损伤的保护及抗炎作用的研究①郭红,国玉芝,国麟祺,刘海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3)摘要:目的:研究二羟丙茶碱对肺癌手术急性肺损伤的保护及抗炎作用。

方法:收集择期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

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A组用等量氯化钠溶液替代,B组用二羟 丙茶碱2m g/kg静脉注射。

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麻醉方法相同。

比较麻醉诱导前S m in d)、单肺通气(OLV)30m in (T2)、60min(T3)、90min(T4)、120min(T5)和恢复双肺通气(TLV)30min(T6)的肺灌洗液 TNF - a、IL - 8、IL - 10、ICAM - 1、SOD、MDA、PaO2、PaCO2水平。

结果:B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肺灌洗液中IL-8以及TNF-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5), IL -10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B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肺灌洗液中研究组的MDA、ICAM-1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中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二羟丙茶碱应用在 胸科手术中具有较好的肺保护和抗炎作用,且价格低廉,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损伤;二羟丙茶碱;肺保护;全麻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0104 (2018) 03 -0022 -02肺癌手术麻醉中并发肺损伤是一个较为复杂的 的过程,与诸多因素如手术的大小和难易程度、术中 单肺通气和术后机械通气的选择方式、细胞因子改 变、肺内氧化应激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其中单肺通气可引起炎症细胞的激活同时释放大量 炎症因子,急性肺损伤是引发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 原因之一。

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

急性肺损伤的治疗进展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它是指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而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呼吸功能衰竭。

其病理生理特征为肺顺应性降低、肺容积减少、和严重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肺部X线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1]。

继续恶化,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由于ALI病死率高达40% ~50%,疗效差,是临床比较棘手的问题,现就ALI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积极治疗原发病感染、创伤的全身炎症反应是导致ALI的根本原因。

控制原发病,遏制其诱导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反应,是预防和治疗ALI 的必要措施。

2 呼吸支持治疗3 药物治疗3.1 异丙酚3.2 L-精氨酸L-精氨酸对内毒素血症致伤急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

其机制有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7],降低caspase 3和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抑制肺线粒体中iNOS活性,增强eNOS活性,改变NO的产生,抑制肺NF-κB活性。

3.3 羟乙基淀粉羟乙基淀粉作为扩容用胶体制剂在临床应用较多,扩容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基础研究显示,其对急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

羟乙基淀粉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减少肺内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氧自由基生成、改善肺微血管通透性,抑制AQP-1和(或)AQP-5表达下调,抑制TLR4表达上调[8],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外周血白细胞CDllb和CD18的表达有关[9]。

3.4 盐酸戊乙奎醚盐酸戊乙奎醚是选择性M1、M3受体拮抗剂,气管与支气管中分布的主要是M3受体,肺组织主要为M1和M3受体,临床以证实[10],雾化吸入或静脉用药可松弛气道平滑肌,减少粘液分泌及血管渗出,有效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改善呼吸动力学,有利于通气。

《2024年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范文

《2024年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范文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篇一一、引言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症,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祖卡木颗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制剂,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本文将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祖卡木颗粒简介祖卡木颗粒是一种以中药材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麻黄、甘草、杏仁等多种药材。

在传统医学中,祖卡木颗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祖卡木颗粒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

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1. 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祖卡木颗粒处理前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肺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

通过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差异,找出与祖卡木颗粒作用相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2. 蛋白质组学分析: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肺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通过分析蛋白质的丰度、修饰状态等,揭示祖卡木颗粒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

3. 网络药理学分析: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原理,构建祖卡木颗粒与急性肺损伤相关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

通过分析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关键通路,揭示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4. 临床验证:通过临床实验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观察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等的变化,评估祖卡木颗粒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四、结果与讨论1. 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祖卡木颗粒处理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肺组织中某些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相关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可能与祖卡木颗粒的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有关。

2. 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祖卡木颗粒处理后,急性肺损伤患者肺组织中某些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相关的蛋白质表达也发生改变。

《2024年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范文

《2024年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范文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急性肺损伤已经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探讨有效治疗方法,现代医学正日益重视利用中药材开发药物,祖卡木颗粒便是一种由中药材精制而成的具有广阔前景的候选药物。

借助现代生物信息学手段,我们试图从多个角度探讨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

二、祖卡木颗粒概述祖卡木颗粒是一种由多种中药材精制而成的中成药,其成分包括羌活、金银花、甘草等。

在传统医学中,祖卡木颗粒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等。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发现祖卡木颗粒在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

三、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祖卡木颗粒的作用机制1. 基因表达谱分析:通过对比正常肺组织和急性肺损伤肺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祖卡木颗粒治疗前后基因表达的变化,找出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和靶点。

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借助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构建急性肺损伤和祖卡木颗粒作用相关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找出关键蛋白质和调控因子。

3. 代谢组学分析:通过对祖卡木颗粒治疗前后患者的尿液或血液等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了解祖卡木颗粒对机体代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机制。

四、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祖卡木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肺组织的损伤。

2. 抗氧化作用:祖卡木颗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肺组织的损害。

3. 调节免疫功能:祖卡木颗粒能够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能力。

4. 促进修复:祖卡木颗粒能够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加速损伤组织的恢复。

五、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祖卡木颗粒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祖卡木颗粒具有多种保护机制,包括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修复等。

沐舒坦抗急性肺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开题报告

沐舒坦抗急性肺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开题报告

沐舒坦抗急性肺损伤作用及其机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和目的:
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多样,主要症状为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低氧血症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目前,ALI和ARDS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气管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血管活性药物和激素等,但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着副作用和并发症。

沐舒坦是一种来自中药的多糖类药物,据报道沐舒坦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降低肺泡渗出和炎症反应等。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沐舒坦的抗急性肺损伤作用以及其机制,为ALI和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流程:本研究将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建立动物ALI/ARDS模型,然后将沐舒坦注射至动物体内,观察沐舒坦治疗ALI/ARDS的疗效,并进一步探究沐舒坦的治疗机制。

(2)动物模型的建立:选择小鼠或大鼠建立肺损伤模型,采用刺激气管灌注蛋白、链球菌感染等方法。

(3)沐舒坦治疗实验与指标检测:将沐舒坦和生理盐水分别注射至动物体内,观察沐舒坦对动物ALI/ARDS的治疗效果,检测肺水肿、肺损伤指标、炎症反应等。

(4)机制研究: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等方法,研究沐舒坦对肺损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究沐舒坦抗ALI/ARDS的作用机制。

3. 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本研究将能够探究沐舒坦的抗急性肺损伤作用以及其机制,为ALI/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这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ALI/ARDS 的治疗效果和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