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登记审批程序的问题及其改革

合集下载

浅议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浅议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
经济管理
浅议企业行政管理存在 的 问题及 改革 思路


枫 ,王
琪 ,付萌萌
( 1 . 石家 庄经 济学 院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0 0 ;2 . 河 北 太行 机 械工业 有 限公 司 ,河北 石 家庄 0 5 0 0 0 0)
要:当今时代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改革发展时期 ,每个企业同的行政管理同
径。 2 . 2认 清 改革 管理 机构 的必 要性
需要 。在企业管理 中,许多的企业还抱 怨管理手段 的落后 ,很多的企 业根本没有创新意识 ,往往在传统管理 的圈子里打转转 ,有的管理者 对先进企业 的管理模式不愿意接受 ,自己又缺乏 真正 的管理方法和手
段 。这些 问题 的存在 ,导致企业 行政效率低下是必然 的。在企业管理 中, 我 国许多企业 已经习惯了过去听命令 ,看文件 的方式 ,尤其是企 业 的管理者基本上是从政府岗位上转换过来 的,对企业管理首先表现 出的是 门外汉 ,对企业行政管理缺乏新 的认识 ,对企业文化建设不重 视, 对人才 的培养无从谈起。以上列出的问题 , 在我 国许多企业中存 在 。要想真正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 在竞争 中取胜 ,让管理上水平 , 增 效益就要 对企业行 政管理 中存 在的问题 加以重视 和进行必要 的改 革。 ( 2 ) 我 国企业现行行政管理中,关于行政法规 的不健全 和不配套 现象依然存在 ,主要体现在缺乏制度 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其 中政府机 构设置不合理 、履行职能不明确、人员配备素质参差不齐 ,还有与企 业管理息息相关财税制度 、人力资源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员工的薪 酬制度等还存在许多的缺陷 ,正是 由于这些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才 影响了企业行政管理水平。 ( 3 ) 现代企业发展越快 ,我 国行政 管理就 越来越难 以适应企业 发展 的要求 ,如果依然坚持党政 机关行政管理模式 ,在用人带 J 【 度上不 加 以改革 ,不仅会影 响企业 效益 ,同时 由于官风 的影 响 ,会涉及 到 对员 工精神 的影 响 。尽 管我 国的现行 企业也开 展 了~ 系列的改革 , 但是 ,在制度化建设上仍然处于一个低级 阶段 ,有 的企业管理者不尊 重企业实际 ,而是凭个人 主观意志行事职权 ,况且 ,在建立监督体 系 上 ,仍然还是 自己监督 自己 , 毫无约束力 。 ( 4 ) 企业行 政管理人员有待进一步提供管理素质。在行政管理层 面上 ,论资排辈旧习依然存在 ,企业管理者往往懂得怎么去管理人 , 但如何去管理企业却显得 素手无策 ,因为他们根本对企业的业务不熟 悉 ,缺乏企业 管理 素养 。往往会作 出令人无法信服的决定 , 也 正是外 行领带内行 ,很容 易引起企业 中层干部和职工的反感和排斥 。久而久 之, 企业管 理无法实现正规化 、制度化和科学化。企业 在矛盾 和内耗 中就会裹足不前甚至停滞 。

企业开办1050改革举措

企业开办1050改革举措

企业开办1050改革举措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推动企业开办1050改革举措,力图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创业环境。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旨在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提高办理效率,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一、简化审批程序企业开办1050改革举措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简化审批程序。

政府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大大精简了企业注册的材料和流程,让企业注册更加简化和高效。

大力推行“一口受理、一次办结”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让创业者能够更加快捷地完成企业注册手续。

二、优化服务体系为了提升创业者的满意度,政府部门加大了对企业开办服务的投入。

逐步建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多样化的线上服务,从材料咨询到资料提交再到审批结果查询,全程线上可办理,为创业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注册服务。

设立了青年创业扶持基金,为创业者提供一系列的资金扶持,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保障。

三、降低成本负担为了降低创业者的创办成本,政府部门对企业注册的费用进行了适度下调,减轻了新创企业的经济负担。

对创业者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租金减免等扶持措施,为创业者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环境。

四、完善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创业者,政府部门及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企业开办的程序和规定,为创业者提供了法律保障。

进一步清理了繁琐的行政审批事项,为创业者减轻了政策负担,提高了其创办企业的积极性。

企业开办1050改革举措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创业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企业开办改革将更加深入,为创业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助力创业者更好地实现梦想。

第二篇示例: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企业开办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开展1050改革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和发展。

当前工商登记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含5篇)

当前工商登记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含5篇)

当前工商登记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含5篇)第一篇:当前工商登记工作难点分析及对策前不久,广东**县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123名矿工遇难。

经查,该煤矿既无国土部门的采矿许可证,也无工商营业执照,是一种典型的无照经营行为。

矿难的发生,向工商部门发出了又一次警示:工商登记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并履行相应的监管责任。

近年来,煤矿、公众聚集场所等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工商部门也因此多次受有关部门的调查与责任追究,一些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工商干部受到了行政的、甚至是刑事的处罚。

这些惨痛的教训,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工商部门是市场主体的发照机关,对经济安全、社会稳定负有重要责任。

在当前各级政府都提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形势下,如何严格履行登记职责、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当前应当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登记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1、登记过程复杂,准入成本较高。

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法定条件进行。

根据国家工商总局《企业登记程序规定》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决定确定的企业登记前置许可项目的,申请人应当提交法定形式的许可证件或者批准文件”。

在具体登记工作中,涉及企业经营项目前置审批事项多达100多项,常见的许可项目主要有卫生许可证、消防安全、环评报告、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成品油经营许可证、特行证、煤炭经营许可证、文化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棉花收购加工经营资格证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前置审批事项涉及行政许可部门多达40多个,例如卫生、环保、消防、公安、质监、安监等。

由于前置审批的原因,造成了目前工商登记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关卡多,申办一个项目,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审批许可。

如《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未经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审核合格,并领取营业执照,不得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浅析摘要:企业登记审查制度是企业设立过程中虽不起眼但很重要的环节,他一方面决定了申请企业是否可以进入市场从事商事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他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运营活动进行监督的起点。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我国企业目前登记审查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登记;审查方式;完善措施一、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概念(一)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概念在现代法律中,企业按照它们的意愿去建立内部规则,有相当大程度的自由,但是也包括很大数量的强制性要求是企业无法删减和变更的[1]。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就是这其中之一,它就是指企业登记审查机关在有关企业提交相关法律文件申请设立登记,申请进入市场从事商事交易时,对于企业提交的若干法律文件以及其他情况进行审查,从而决定是否给予其登记,也决定其是否以合法的姿态在社中进行民商事活动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我国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现状及缺陷(一)我国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现状我国自对企业实行登记以来,一直实行全面审查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企业登记审查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是1950一1956年的初步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政府颁行《关于公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应进行登记的指示》,《工商企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此时这些法律法规便是公司设立登记审查制度的雏形。

第二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由于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使我国整个法律建设处于停止状态,所以整个企业、公司的立法工作也就处于停顿状态。

第三是公司设立登记审查制度的恢复与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以1992年为界限,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我国企业设立登记法律审查制度的恢复时期,这一阶段制定并颁布了《企业法人公告管理办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后一阶段为发展时期,这一阶段制定了对于企业登记审查制度而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法规,如《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从此以后至今,我国的公司设立登记审查制度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时期。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7.31•【文号】工商企注字〔2017〕132号•【施行日期】2017.07.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司、企业和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管理正文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企注字〔2017〕1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近年来,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扎实做好企业登记注册各项工作,有效激发了创业创新活力,营造了更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双告知”工作落实不够到位,企业名称不够规范、新兴行业经营范围较难界定、对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认识不够充分、窗口服务水平不够高等问题时有发生,企业登记注册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要求。

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推动“放管服”改革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更好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认真落实有关改革举措各地要积极履职,认真落实改革举措,让企业享受到改革成果。

一是要认真落实“先照后证”改革举措,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

对于属于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的,要严格审查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对于未取得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的,一律不予登记注册;对于不属于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依法及时予以登记注册。

二是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积极解决制约企业发展难点问题。

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限制企业依法注册登记,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不得为企业自由迁移设置障碍。

物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不得擅自设置前置审批条件。

三是支持地方政府继续深化住所(经营场所)改革,便利大众创新创业。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

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登记制度的完善

【 文章 摘要 】
中小企业 已成为我 国经济发展 的重 要 力量 , 文分析 了我 国的 中小企业 登 记 本 制度存在的不足 , 出的完善中小企业登 提 记制度的几点建议, 从而使我国的中下企 业顺利地进入市场,得到健康地 发展。 【 关键词】 中小企业;登记制度 ;完善
( )注重交易安全 , 二 忽视效率。我国 的中小企业 登记制度在价值趋 向上过于 向 交易安全倾斜 ,对效率有所忽视 。一是径 记过程 中所需审批和核准环节 过多 ,对商 事登记注册设置 了许多限制 ,使众多 中小 企 业 不 能进 入 市 场 。 二 是在 登 记 管 理 上 赋 予登记机关较大的 自由裁量权 ,使登记机 关不能及 时高效的进 行登记。 ( ) 三 登记规制法律法规存在漏洞 , 内
部 门预先许可的现象 。在 长期计划经济的 影 响下 ,行政 权力在 商事 登记 中极 度膨 胀。 这在我国现有商事登记制度 中极为明 显 。如在企业的设立方式上普遍采用许可
设立并辅之以特许设立 ,企业登记几乎变 成 行政上的营业许可 ,几乎不体现私法 功能 。建 议在商事登记法 中应借鉴英美法 的一些做法 ,中小企业设立方式上简化商 事登记程序 ,以申请、审查 、核准登记及 公告为基本的登记程序 ,限制和减少行政 审批的前置程序 。 ( ) 三 采用准则主义登记规制原则, 将 实质审查和形式审查相结合向形式审查转 变。在 《 商事登记法 和各类企 业实体法

、.Biblioteka 、、发展 ,0 4 ( ). 20,2 0
3 、探索会展教育创新之路。由于师资 和教材的局限, 现有的会展教育方式主要集 中于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轨,很难适应企业 需求。 ( )采用 “ 1 校企合作模式” ,使知名会

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行政审批制度是指政府对民众的行为、活动或者项目进行审核、审批和管理的制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向政府部门办理各种审批手续,比如建房、办厂、申请营业执照等。

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则是指对现有审批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审批效率、减少行政成本、鼓励创新和创业等。

本文将就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进行分析与对策探讨。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分析1. 审批流程繁琐目前的行政审批流程通常需要提交大量的材料和资料,审批过程繁琐,时间周期较长,让人感到极度不便。

2. 审批标准不统一由于各地方、各部门之间审批标准不统一,导致同一项目在不同地方的审批难度、审批周期、审批标准都不一致。

3. 审批成本高昂行政审批需要相关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审批成本较高,这对于申请人来说是一种负担。

4. 审批腐败问题由于审批权力的集中和不透明,审批腐败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损害了公民和企业的权益。

1. 简化审批流程应该借鉴互联网+的理念,推动政务服务的“最多跑一次”,即把材料、信息和业务流程简化到极致。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线上申报、在线审批的服务。

2. 统一审批标准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对审批标准进行统一和规范化,统一业务流程和标准化材料,减少审批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3. 降低审批成本政府应该采用更加简单的审批方式,如自我声明、许可或备案等形式,推动精简审批环节,减少审批手续和审批时间,降低审批成本。

4. 透明公开审批政府部门应当在行政审批过程中进行公开透明,加强监督和制约,防止审批腐败问题的发生。

5. 强化法治意识政府部门应当依法行政,尊重市场规律和法治原则,减少政府干预和主观因素对审批的影响。

6. 推动审批制度创新政府应当鼓励在审批制度上进行创新,引入自动审批、智能审批等技术手段,提高审批的科技含量,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而持续努力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

我国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政府行政审批成为了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然而,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行政审批的问题,包括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环节繁琐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行政审批的有效进行。

本文将探讨我国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一、行政审批存在的问题1. 审批时间长尽管我国实行了“法定期限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审批部门常常延期甚至最终无法按期完成审批。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发展,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审批时间长主要是由于审批流程的繁琐、各环节的重复以及审批人员素质的不稳定等因素导致的。

2. 程序复杂在进行行政审批时,往往涉及到多个部门,且要求申请材料精细严谨,这使得申请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申请材料。

由于申请人和履行人之间存在信息交互的不对称性,使得申请材料和审批要求层层累积,审批成本上升。

3. 环节繁琐很多行政审批环节繁琐,例如,受理、登记、审查、咨询、审核、许可等等环节,往往需要不同程度的审批、审核、评估和指导,这样的复杂流程使得申请人需要与许多部门接触。

环节繁琐是因为审批部门之间的工作范围没有具体的界定,而且工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二、对策1. 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核心是简化审批流程。

通过强化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优化申请材料的检验评估,精简审批环节,取消不必要的审批项目、步骤和材料收取。

这样就可以显著缩短审批时间,降低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落实审批制度,提高审批效率为了确保审批制度的落实,应该强化审批部门之间的协调,实现接口统一管理及制定统一规范,同时加强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机制,内部自查,外部监督。

行政审批部门应该注重员工素质培养,并通过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使得审批人员在繁琐的细节方面得到更好的表现,从而大力提高审批效率。

3.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审批速度行政审批作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活动,需要实现信息化处理。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为了优化经济环境和提高行政效率。

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审批流程不透明、审核标准不明确在许多行政审批过程中,流程不明确,审核标准不明确,有时审批人员会有意或无意地引入主观因素,导致审批结果难以预测,申请人缺乏适当的指导和监督,同时也增加了可能出现不公平的情况。

对策:政府应不断完善审批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充分尊重申请人的权利,重视监督机制,加强对审批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

二、审批涉及部门多、信息不共享在许多行政批准过程中,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审批过程变得缓慢、复杂、效率低下,申请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精力来协调各方,同时部门之间也无法及时掌握审批需要的相关信息。

对策:政府应加强部门间信息交流和共享,通过建立联合审批平台等方式,加强协调,将审批流程简化、加快审批速度,降低审核成本,以期提高审批效率。

三、权责不清、审批过程缺乏公开在一些行政审批案件中,权责不清、审核结果不透明,居民和企业难以理解和接受,有时还会导致对政府的不信任感。

此外,一些审批机构在行政审批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审批结果未及时公布,公众难以了解审批流程和审批标准,从而可能会引起失范或腐败的情况。

对策:政府应明确权责分工、实行自治、审批公正,并公开审批标准、流程和结果,建立相关监督机制,加强公众参与,以增加透明度,减少不当干预。

四、长时间审批、审批周期不可控在一些行政审批过程中,审批过程冗长、费用高昂、周期不可控,申请人需要长期等待,这可能会对他们的业务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加剧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对策:政府应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优化,缩短审批周期,例如通过加强电子审批、授权外部机构审批表达、简化企业“一次办理”等方式来提高效率。

五、不同地区的审批标准不一致有时在不同的地区,其审批标准不一致,这可能会给企业和居民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及改革途径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及改革途径
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是一种授权制度,其实质是把政 府,而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封建等级下的“官本位”和特权思想根深蒂固, 所以一直将拥有行政审批权作为一种实力的象征,将巩固和维护行政审批权作 为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也就导致了“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的局面 和“审批代替管理”的现象。
追溯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建立的原始条件,在向市场 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制度供求上的不均衡,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却管 得太多,也就造成——原有的规则不适合,现有的框架不完善的局面
4.部门与地方利益的驱动
“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获利途径审批化。”审批权作为一 种特权,直接体现为实际利益。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交易意识及交 易行为模式迅速泛化并浸及政府行政管理,人们也发现了权力的经济价值,于 是在行政审批当事双方各自效用最大化的心理驱动下,权钱交易的寻租、“抽 租与创租”等行为就具有了基于经济理性的逻辑必然性。
许多情况下,审批人员往往是根据经验、习惯、感觉以及关系来决定审批 与否,给了好处乱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审批条件和审批程序则置之不理, 缺乏必要的监督。
4.多头审批情况严重,审批收费过滥,审批效率低下
多头审批、多层审批的现象并未因如今的“一站式”审批方式的普遍运用 而彻底消除,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普遍存在。
目 (四)行政审批制度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原因
录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弊端的原因分析
三、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途径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政府失灵理论、服务行政理论和平衡论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三)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

改革登记审批体制提高行政许可效能

改革登记审批体制提高行政许可效能
登 记 注 册 “ 审 一核 ” 一 审一 核 ” 一 “ 是 立、 注销登记决定 , 团企业 的设立 、 集 注 把握 的 . 由各级登 记注册机构 负责人
指 申请 人 的登记 申请 由登 记主 管机 销决 定 :注 册分 局 副 局 长 为 二 级 核准 或其指定 的人员 ,负责召集 审查员 、
局 全 面 推 行 了 以 “ 审 一 核 ” 主 要 副 局 长 是 职 务 核 准 员 . 法 履 行 企 业 审 核 的 审批 方 式 . 立 完 成 登 记 的 全 一 为 依 独
内容的企业登 记审批体制 改革 . 取得 登 记核 准职责 。为 了下放事权 , 高 部过程 , 到当场受理 , 提 做 当场决定 , 当 了很好 的效果 审批 效 率 , 市局 、 ( ) 领导 一般 场发照 。二是“ 县 市 局 一审一核” 程序。对 除 不行使 核准员职 责 . 而是经 市局及县 十种简易登 记事项 以外 的登记 申请 .
维普资讯
经验 交 流
20— 079
改 革 登 记 审 批 体 制 提高行政许可效能
口 田延树 李 敦放 王 忠鹏
为 了简化工商登记程 序 . 明确登 别的核准员核准 核准员 实行职务核 所变更 登记 、经 营期 限变更登 记 、 名 记 责任 . 提高 登记 质量 . 高行 政许 准和 局长 授权 核准 制 度 .市 局及县 称 预先核 准 等 十种情 形 的简 易登 记 提 可效 能 . 今年来 . 北省 荆州 市 工商 ( )局 局 长 和 主 管 企 业 登 记 工 作 的 申请 . 湖 市 由一名指定 的审查员采取 一人
为 了确 保 “ 审 一核 ” 一 的顺利 实 考核 制度 》 《 、 合议 审核 会议 制度 》 等

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工商办字〔2018〕1号

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工商办字〔2018〕1号

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工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的通知工商办字〔2018〕1号统一规范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工作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工商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事制度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放管服”与依法行政有机统一的有力抓手,也是工商部门规范登记职能,进一步优化、提升、拓展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成果的迫切需要。

为统筹推进工作落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实施全国统一的企业登记身份信息管理实施企业登记身份信息管理(以下简称身份信息管理),是落实国家关于实名登记制度部署,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一)统筹推进身份信息管理工作。

工商总局将制定印发关于实行企业登记身份信息管理的通知,明确实施身份信息管理的具体安排和工作要求,逐步实现身份信息“一经注册验证、全国联网应用”。

各地工商部门要认真落实工商总局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本地身份信息管理工作。

(二)建设应用统一身份信息管理系统。

工商总局将建立全国统一的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各地工商部门要做好本地业务系统与全国统一身份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

自2018年12月31日,在办理登记注册业务时,身份信息管理对象应当通过身份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身份验证。

通过提交虚假材料、冒用他人身份等欺诈手段骗取工商登记的,自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推进企业登记注册规范化建设(一)规范名称登记管理。

各地登记机关应严格落实工商总局有关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改革建设方案的要求,尽快完成相关接口建设,及时下载并动态维护相关数据,确保工商总局统一建立的全国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基础数据与本地数据库的有效应用,为申请人提供企业名称开放查询和更加便利化、规范化的企业名称登记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改革案例

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改革案例

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改革案例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进营商环境的改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些优秀改革案例,看看中国是如何通过各种措施来优化营商环境的。

一、简化行政审批程序行政审批程序的繁琐、复杂一直是制约营商环境改善的主要障碍。

为了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公布各项行政审批的清单、流程和标准,以便企业和公众了解并监督。

其次,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实现多部门联合审批、集中办理、窗口受理,便利企业办事。

同时,通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审批事项的网上办理和技术支持,提高效率和透明度。

二、降低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成本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企业成本,如取消和减免一些税收、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

同时,改革公共服务收费制度,推动公共服务向市场化运作,减轻企业负担。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违法侵权的成本,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合法权益。

四、简化企业登记程序企业登记程序的繁琐和复杂一直是制约创业和投资的主要障碍。

中国政府通过简化企业登记程序,取消和简化一些注册前置审批和备案手续,减少材料和流程,加快审批速度,推行“一照一码”制度,实现企业登记和社会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登记服务。

五、加强金融服务和支持金融是企业的血脉,金融服务和支持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金融服务和支持,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融资渠道的畅通,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六、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

论企业登记审查制度及我国企业登记审查方式的策略选择

论企业登记审查制度及我国企业登记审查方式的策略选择
建 我 国企业 登 记审查制度 应 是 策略 性选 撬
关键词 :企业 ;登记 ; 审查
作者 简介 :孙 晓洁 (96 ) 1 一 ,女,黑龙 江哈 尔滨人 ,华北 电力大学人 文与社会 科 学学院,教授,主要研 究方向 : 5 法学。( 北京
12 O ) 0 2 6
企 业登记审查制度构成了企业法律制度 的重要内容,在企 合法 的市 场经营主体资格。然而,在 市场经济 条件下,价值规
业法 中起着 重要 的作用。我国 自建 国以来一直实 行比较严格 的 律和竞 争规律 的作用决定了无 论是经济运行、行政管理还 是法
实质审查 主义。近年来 ,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 的需要 ,国家对 律运作 ,仅仅考虑安全是不够的,还应将 效率作为 自己的追求 目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进行了逐步的改革 ,尤其新公司法实施 以来 , 标 。尤 其是在 经济学家 看来,任何 法律制度的运作都需要一定
中国 电力教育 CE E P
—— 丽
论企业登记审查 制度及我国企业登记审查方式的 策略选择
孙 晓洁
摘要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是 关于登记主管机关对提 出登记申请的企业进行 条件审查的一 系列规则、规 范的总称。纵 蹰世界各 国
企业登记审查制度 ,可以概括 为形式审查、实质审查和折襄审查三种类型,各 有利弊。就我 国国情而言,以形式审查为主实质审查为辅构
的 意义 。
又调动多方面主体参 与的积极性提高市 场效率 ,即在安全 和效
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登记审查 制度 ,其价值取 向无非是安 率之 间寻求平衡点,是立法者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 全和效率两个方面。安 全与效率是 企业登记审查 制度 的存在的 价值 支柱 。
二 .我国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的现状分析

推动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试行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

推动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试行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离
调 、受理 、送交材料等为一体 的综合受理服务 。从发 展改革 、经信 、工商 、外经 、住建 、法制 、安监等部 门抽调了7 名熟悉业务 、协调能力强的骨干人员进驻行 政服务 中心综合服务处 ,直接参与受理服务工作 。对 涉及部 门较多的企 业登记 ,实行 “ 一企一会 审”的联 席会议制度 ,由行政服务 中心召集各有关部 门,以现 场办公会的形式直接为申请人提供综合协调服务。
法 》,
的并 联审批流程 ,提供一对一专 属服务 。该系统还 实
育 和规 范力 度 ,积极 通过 向社 会组 织购 买 服务 和转
现 了并联 审批 全流程 的网上查询 ,申请 人可 以一次性 移 职 能 ,减少 机关 事 务性 工作 ,集 中更 多 的人力 、 获知所提 申请 涉及部 门和业务 ,流程化 、可视化 的视 物 力 充实执 法 队伍 ,加 大市 场监督 力度 。2 0 1 2 年,
企业注册门槛。破解前置审批限制 ,大胆试行企业主体
三、综合服务+ 业务会审 破解经营许可 “ 门难进”
针对企业登记注册审批 过程 中存在 的 “ 咨询难 、
资格与经 营资格分离 ,首先在 惠城 区和仲恺高新 区试
材料难 、受理难”等 问题 ,以提高受理环节 的服务水 平 和服务 质量 为 突破 口,在 行政 服务 中心设 立企 业
推动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 试行主体资格与经营资格相分 离
● 惠 州 市编 办
2 0 1 2 年5 月 ,惠州市全 面启动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
惠城 、仲恺两个 区试点所 有前 置行 政许 可均 归并 为
后置 。所 有涉 及企 业经 营管 理 的行 政许 可事 项均 进
度改革 ,出台了 “ 惠八条 ”等 一系列 改革措施 ,开展

从企业登记审查角度谈市场准入便利化

从企业登记审查角度谈市场准入便利化

审场主体准入与退.出从企业登记审查角度谈市场准入便利化口口口口口摘要:企业登记审查制度是一种政策性制度,体现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市场经济的调控程度。

随着“放管服”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成为我国市场监管部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施政方向。

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先进地区的企业登记审查制度,结合天津改革实践,对企业登记审查便利化提出建议,以期在制度与技术的双重层面破解当前登记审查工作的困境,降低一线登记人员的行政风险,实现营商环境的安全便捷。

关键词:企业登记审查便利化市场准入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企业登记审查是关系企业法律主体资格的取得、丧失及其行为能力变更的一项法律制度。

该制度所需社会成本的大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推行以来,天津市市场监管部门不断简化审批程序,持续降低市场准入,将政府与市场的资源从繁琐的审查程序中解放岀来,使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笔者通过对北京、天津、河北、广东等地企业登记审查举措的考察研究,对比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审查制度,并结合工作实际,从企业登记审查角度,对“放管服”改革进程中的市场准入便利化进行思考。

一、关于企业登记审查的概念“审查”本意为检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

“企业登记”是一种法人登记(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特殊市场主体除外),是对企业主体资格的创设、变更或者终止。

“企业登记审查”指的是对企业登记申请提交的材料进行检查核对,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严格来说,企业登记程序包括两种:一是企业进行的申请登记程序,二是登记机关对企业进行的核准或驳回登记程序。

《行政许可法》第二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因此,登记审查是企业登记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二、关于审查方式(一)形式审查形式审查是指登记机关只审查申请材料和所列的申请登记事项是否完备齐全,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至于材料和登记事项是否属实不予审查,登记机关的权限或者职责到此为止,并不承担保证登记事项真实的责任。

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

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审批制度繁琐、环节过多、审批周期长、办事效率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我国应该推行简化审批流程。

目前,我国的审批流程繁琐,需要逐级审批,导致审批周期长。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将一些常规性的审批事项进行简化,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

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审批事项,可以采取“一网通办”的方式,实现一站式办理。

我国应该加强科技支撑,建立信息化审批系统。

通过建设信息化审批系统,可以实现审批流程的在线化,提高审批事项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减少审批时的人为干预,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

科技支撑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系统,提高审批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判断和主观因素的干扰。

我国应该强化审批事项的风险评估机制。

在审批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审批事项可能引发的风险进行评估,确保审批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风险评估机制可以通过建立风险分级分类制度,将审批事项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审批事项采取不同的审批方式和审批标准。

我国还可以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参与行政审批。

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可以增加审批的公正性和公平性,避免行政部门的过度干预和权力滥用。

第三方机构可以独立进行审批事项的审核和决策,并对审批结果负责,提高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我国应该加强行政审批制度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制度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审批机构和审批人员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审批中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建立行政审批制度的评估机制,定期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保障行政审批制度的健康发展。

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无法解决。

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风险评估、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督和评估等一系列的改革,可以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公正性和透明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是指通过对商事活动相关制度进行变革和创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商业环境优化的过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经贸环境的变化,我国不断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创新驱动力。

本文将从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改善三个方面探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路径。

一、企业登记制度改革企业登记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之一,它涉及到企业的注册、备案与变更等重要环节。

在过去,由于繁琐的办理流程和低效的服务,企业登记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不利于商业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

因此,深化企业登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要简化企业登记流程。

通过精简各类登记材料和审批手续,减少办理环节和时间成本,实现企业办理登记的便利化。

同时,应加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推行“一网通办”,实现政务服务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其次,要完善企业登记信息公示机制。

加强企业登记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信用建设,也提高了市场监管的效能和公共服务的公正性。

应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推动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便于企业及时获取、分享和核验相关信息。

最后,要加强企业登记的监督与管理。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提升监管力度和水平,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增强市场秩序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加强对登记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保持其廉洁从业和高效服务的态度和行为。

二、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企业的准入要求、审批流程和条件等方面。

准入制度的改革将带来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市场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

首先,要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取消一些限制性行业的准入门槛,鼓励竞争、促进创新。

通过建立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明确不得准入的领域和条件,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其次,要简化审批程序。

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通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张联审、一次办结”等改革措施,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企业登记审批程序的问题及其改革育龙网校 WWW.CHINA- B.C0M 2009年05月08日来源:互联网育龙网核心提示:一、我国企业登记审批程序的主要问题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现行企业登记审批程序,是以层层审批、严格审查、多头登记、退出机制不健全一、我国企业登记审批程序的主要问题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现行企业登记审批程序,是以层层审批、严格审查、多头登记、退出机制不健全为主要特征的行政许可机制。

在审批环节上,实行层层审批。

企业登记审批作为依申请的行政许可行为,是当事人的申请行为与行政机关的许可行为的有机统一,相应地,企业登记审批程序包括两种具体程序:一是申请人进行的申请登记注册程序,二是有关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的核准登记注册程序。

在我国,行政机关的审批程序被人为分成若干环节,即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核准登记程序以及登记主管机关以外的有关行政机关的审批程序。

就非公司法人企业登记程序而言,企业在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法人登记之前,一般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或政府授权部门或行业归口治理部门进行审批。

就公司登记程序而言,现行公司法虽然确立了直接登记为主、审批设立为辅的原则,但仍以法律、行政法规的形式保留了大量的行政审批,非凡是行业经营资格的审批。

从而,形成了企业登记过程中层层审批的状况。

在审查方式上,突出严格审查。

无论是主管部门就企业的产品、经营业务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和行业发展要求,以及就能源、交通运输、原材料、资源供给条件的审核;或行业归口治理部门的集中归口审批;或国家授权部门对专卖或专营企业进行的资格审查;还是其他一些部门审查同意,每一个环节对企业经营资格的取得,都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就企业登记主管机关的内部程序而言,实质性审查的色彩也极为浓重。

《企业法人登记治理条例施行细则》第55条即明确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在审查当事人的登记申请时,要核实有关登记事项和开办条件。

现行登记制度甚至要求企业登记机关承担验资不实、虚注册资本的责任,以满足严格审查的要求。

在登记体制上,实行分散登记。

一方面,工商行政治理机关依据《企业法人登记治理条例》、《公司法》、《公司登记治理条例》、《合伙企业法》、《合伙企业登记治理办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登记治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对企业实施登记治理;另一方面,民政、编制等部门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治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治理暂行条例》等法规、规章对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等实质上的市场主体实施登记治理。

更为混乱的,在工商机关内部,企业登记机构、外资企业登记机构、个体私营企业登记机构、甚至部分市场治理机构、广告治理机构都在行使企业登记审批职能。

登记治理体制呈现出事权分散,多头登记的局面,带有明显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归口治理的痕迹。

严进宽出,退出机制不健全。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是我国现行登记实践中强令企业解散的制度,众多的法律文件都规定了的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制度。

企业被吊销执照后,自应进入清算程序,清算结束后,为注销登记,企业才能消灭,才能完全退出市场。

由于吊销执照后的清算程序和注销登记程序很不完善,致使相当多的企业在营业执照吊销后,仍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由有关主管机关组织股东、有关机关及有关专业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国家工商行政治理局工商企字第183号文件认为,该条的有关主管机关是指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有权责令公司关闭的部门或机关,不包括公司登记机关。

公司登记机关不负责对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公司的清算工作。

实际上,企业改革后出现的许多企业是没有上级主管机关的。

现行登记制度对吊销执照企业的放任态度,造成企业被吊销执照后,往往不去清算,不进行注销登记,营业执照和印章等证实企业主体资格的文件和证章也无法收回,更有甚者,一些企业因债务缠身等原因故意不参加年检,等着被吊销执照,借以逃避债务。

层层审批、严格审查、多头登记的登记制度直接导致了企业登记的环节多,期限长,既严重影响了市场准入的效率,又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挫伤了人们的投资积极性。

市场退出机制的不健全,既对已然和未然的债权人的保护产生障碍,又会给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的运营成本增加,最终既降低市场效率,又损害市场的安全机制。

这种登记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二、企业登记审批程序问题的成因现行企业登记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惯性。

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在计划经济下,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成为行政的附属物。

国家计划的落实、国民经济布局的实现,要求行政机关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实施全面的治理;作为实现国家计划的工具,企业按行业实行归口治理,行业行政审批成为企业开办的主要程序与依据。

这些因素,必然渗透到企业登记审批制度中去,形成企业登记制度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多头登记的状况。

在随后的经济市场化进程中,行政审批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部门管制经济甚至维护自身利益的主要手段,计划经济一定程度上演变为审批经济。

立法方面的原因。

现行企业登记法律法规带有转轨时期经济立法的鲜明特征,自身体系极不和谐。

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制定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颁布实施后,以所有制性质为基础的立法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没有进行相应的修改,仍然实行严格的许可主义登记。

另一方面,以责任、组织形式为基础的立法,虽在立法中规定了登记的条件,有逐渐减少行政机关对商事登记的实质权力,向准则主义登记转变的趋势,但是这些条件中的援引性条款最后大多要以政策为条件且自由裁量的空间很大,导致登记准则制难以落实。

立法技术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联合审批互为条件,导致了执法人员、当事人无所适从。

一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企业在设立登记前,应经有关部门审批并领取许可证,企业凭许可证到工商机关办理登记,而有关主管部门规定申领许可证必须提交营业执照,造成证照矛盾。

如《江苏省城市房地产交易治理条例》第35条规定:“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应当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并在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核定的业务范围内承接业务。

”但申请人在办理资质证书时,却又被要求提供营业执照。

再如企业登记注册前是否需要经有关部门审批,法律难以确定,从而造成推委扯皮。

还有一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得较为原则,需要执法人员判定是否应经有关部门审批,造成了执法的随意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在林区经营木材,必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但林区是指哪些区域,却没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13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但哪些项目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在执行中则难以把握。

思想熟悉的原因。

企业登记治理体现了国家对市场自发调节缺陷的弥补,对市场失灵的克服,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一种干预和调节。

这种干预和调节,仅以确认企业的商事主体资格,确保交易的效率和安全为必要。

历史上看,作为对企业的组织和经营实行间接治理监督的现代企业登记制度,也正是企业摆脱封建行会的束缚及其对国家政权的依附,得以市场主体的地位从事生产经营,开展平等竞争的产物。

在实践中,通行的企业登记制度也都以效率和安全为其价值取向,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在效率的维护上,统一登记、分类登记、形式审查、注册官制,成为市场经济国家较为通行的商事登记安排。

在交易安全的维护上,具有浓厚大陆法系传统的澳门甚至在《商法典》第61条明文规定,“商业登记之目的系将商业企业主及企业之法律状况公开,以保障受法律保护之交易之安全”。

许多国家的商事登记法一方面强制商事主体申自身信息、公示自身信息,另一方面,又将维持企业的存续作为贯彻商事登记始终的一项原则,规定了企业合并与分立、营业转让、公司重整、公司更生等制度,非凡是企业退出市场的制度,以维护债权人和企业的经营者、劳动者的利益。

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企业登记被定位成一种行政治理措施,其第一位的价值目标是为国家治理提供统计数据,以便于国家下达指令性计划,便于行政归口治理。

对企业登记功能的片面熟悉,并没有随经济的转型而自觉地予以地检讨和反思。

到了80年代,企业登记仍然是为了实行治理与监督,“登记与治理归根到底是对企业实行政策监督”,是为了“把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计划轨道,促进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工商企业登记治理,是国家对工商企业进行行政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它对贯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保障企业从事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作用”。

1988年,旨在确认企业法人资格的《企业法人登记治理条例》依然强调,要“建立企业法人登记档案和登记统计制度,把握与企业法人登记有关的基础信息,为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

治理性的立法思维必然影响到对企业登记职能的定位,使商事登记应有的安全、效率价值无法彰显,程序的设计也因此与确认商事主体资格的现代商事登记制度貌似神离。

首先,深受行业归口治理的影响,实行层层审批,多头登记;其次将企业民事主体资格的确认与营业资格的政府监管混同,强调主体资格确认过程中的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再次不注重交易安全,没有市场主体退出的合理通道。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登记审批运行程序的对策建议改革登记审批程序,必须在准确定位企业登记审批职能的基础上,加强登记机关外部和内部审批程序的改革,形成充分体现效率和安全的制度安排。

改革登记机关外部审批程序1、清理行政审批,推行独立核准登记制由行业审批、主管部门审批、授权审批构成的前置审批制,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现行企业登记治理制度的核心,也是导致企业登记效率低下的主要症结所在,是登记审批程序改革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各级政府着力改革企业登记审批制度,积极探索企业登记审批运行的新模式。

一些地方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一厅式审批中心、一门式审批协调服务中心等审批服务性机构,由政府牵头,把负有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职能的主管部门,集中在一个大厅内,同时受理企业登记申请,同时审批,对符合注册条件的,由工商行政治理部门予以登记发照。

浙江等地推行了并联审批制度,依托工商局企业注册大厅,统一受理企业注册登记及前置审批申请,并通过传真、计算机通讯等技术手段,将企业注册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传达给相关部门,实行部门前置审批与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于一体的审批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