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初探1

合集下载

《弟子规》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研究--以大连市中山区某小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弟子规》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研究--以大连市中山区某小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弟子规》与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系研究--以大连市中山区某小学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弟子规》是流传广泛的一本文化经典,被视为
是传统文化中关于行为规范和礼仪道德的重要篇章。

因此,本研究旨在
通过对某小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探究其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
影响,进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素质。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弟子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为提高
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素质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某大连市中山区的一所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
调查和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收集其
在道德信念、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数据,并与未接受《弟子规》教育的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弟子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的影响。

四、研究内容
1. 《弟子规》的介绍与解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适合年龄的教育活动。

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信念等方面的现状。

3. 对部分小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并收集其在道德信念、行为
习惯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数据。

4. 对比分析接受《弟子规》教育的小学生和未接受教育的小学生在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方面的异同,验证《弟子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通过对某小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与未接受教育的小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弟子规》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为小学生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素质。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初探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初探
的标 志 ,孩子 们很快 就 能把 书放 回原 来的位 置 。
三 、让 弟子 规活 跃 于课 堂教 学上 二 ,让弟 子规 融入幼 儿 一 日生活 中 《 幼 儿 园教 育指 导纲 要》 ( 试 行 )指 出 “ 教 育活 动 内容 的组 织 所谓 弟 子规 ,也 就是 规范 弟子 行 为的 意思 。幼 儿 的行为 处世 要 应充 分考 虑幼 儿 的学 习特点 和认 知规律 , 各领域 的 内容要 有机联 系 , 有一 些原 则 , 而 学 习了《 弟 子规 》 , 在他 们潜 意识 中就 会受 到 弟子 规》 相互 渗透 ,注重 综合 性 、趣味 性 、活动 性 ,寓教 育于 生活 、游戏 之 的制 约 。在 教学 中 ,孩子 们能 很快 的 背熟 《 弟 子规 ,但 是真 正对 中” 。如 何让 弟子 规 活跃 于幼 儿课 堂上 呢 ,可 以运用 生动 有趣 的教 幼 儿产 生有 益 的影 响 ,那 就需 要时 间 了。 学好 《 弟 子规 》 ,就 是要 学方 法来 对 幼儿 进行 教学 ,让 幼儿 边玩 边学 ,给 幼儿 营造 一个快 乐 把圣 人教 诲贯 彻到 幼儿 的一 日生 活之 中 ,落 实到 一 言一行 之 中。 的教 学气 氛 。利 用语 言课 进行 诵读 训练 ,快 板诵 读 ,或从 弟子规 句 ( 一 )进 餐方 面 式 中找相 同 汉字 、相反 词 、词 语接 龙 ,我说 上句 ,你 说下 旬等 ,也 现在 的孩 子大 都 是独 生子 女 ,由于 父母 和 长辈 的宠 爱 ,很 多幼 可 以通过 情景 表演 、歌 表 演 、优美 的舞 蹈等 表现 其义 ,来提 高幼 儿 儿养 成 了不好 的 习惯 。如 :吃 饭时 ,通 常是 长辈 还 没坐上 桌 ,自己 的兴 趣 ,兴趣 是最 好 的老 师 ,通过 增强 孩子 的学 习兴趣 ,大 大地 降

论《弟子规》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论《弟子规》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论《弟子规》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弟子规》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形成良好品德的最佳读物。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

幼儿园最主要的是如何把《弟子规》的思想贯穿于幼儿的一日学习生活和日常各项活动之中,让先人的思想不知不觉地渗透入幼儿幼小的心灵。

牛堡屯中心幼儿园建园至今30年,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我园固有的文化特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品德、礼仪教育的不足也凸现出来,我园便将国学课程引入幼儿园,分别在小中大班开展了不同内容的国学教育。

中班幼儿开展了学《弟子规》的学习与研究,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与分享,有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情感”,这对幼儿园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弟子规》就是很好的教材。

一、在多种渠道中解读《弟子规》1.利用过渡环节,诵读经典《弟子规》片段。

学习《弟子规》,识记是基础。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由多个活动组成,如晨间锻炼、点心活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餐前活动、餐后活动……每一个活动与下一个活动之间都有一些过渡的时间,可巧妙地利用这些时间来开展《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

当然,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的智慧,既要使幼儿学到《弟子规》的知识,又要使幼儿觉得不枯燥。

这时,“游戏”就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2.聆听经典故事,规范幼儿行为。

《弟子规》中的内容,年幼的孩子很难理解,我们将诵读、讲解和故事分析结合在一起,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常对孩子讲《弟子规》蕴含的故事,幼儿就能够理解其中的意义,逐渐地让幼儿用《弟子规》里面的思想来要求自己,并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我们选择了一些古代的圣贤形象的德育故事,让幼儿去体会感受。

幼儿会把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与《弟子规》的内容结合起来,并用这些美德故事来提醒自己,视为自己的榜样。

与经典同行,伴幼儿成长——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活动的实践研究

与经典同行,伴幼儿成长——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活动的实践研究
3 . 将 经典 诵 读 贯 穿于 幼 儿 一 日生 活 中 日生 活 中常 常 出现 各 种 等 待 现 象 .我 们 通 过 经 典 诵 读 弥 补 了 这一 不 足 。 巧 妙 地 加 强 了班 级 的 常 规 管 理 . 使 一 日活 动

园中开展依托 节庆 日, 开 展丰 富多彩 的活动 , 让 孩 子 在 活 动 中吸取 《 弟子规 》 精髓 , 因 为 幼 儿 亲 身 经 历 的 活 动 中 的 印 象 最 深刻 。 如我们 会结合节 庆活动 : “ 三八妇女节 ” 、 “ 母 亲节 ” 、 “ 父 亲节 ” 、 “ 六一 儿童节 ” 、 “ 重 阳 节 ” 等 开 展 一 系 列 教 育 活 动, 把《 弟 子规》 的力 行 渗 透 在 各 类 节 日中 , 引 导 幼 儿 感 恩 父 母, 关 爱他人 。《 弟子规 》 中“ 仁、 爱、 和、 平” 的 伦 理 观 能 够 滋 养 幼儿 的身心 。 在“ 三八妇 女节 ” , 我 们 根 据 幼 儿 的年 龄 特 点 开 展适合 的活动 , 小班 幼儿可 以说一 句妈妈 我爱你 , 抱 抱 妈 妈 , 给妈妈奶 奶捶捶 背等 ; 中 班 幼 儿 可 以 为 妈 妈 奶 奶 唱 一 首 歌, 画一 幅 画 , 给妈 妈盛 饭 、 倒茶, 干 一些 力所 能及 的事 情 ; 大 班 幼 儿 可 以 为 妈 妈 奶 奶 洗 洗 脚 。洗 一 双 袜 子 、一 条 丝 巾 等, 自 己 的事 情 自 己 做 。 2 . 弓 1 导 幼 儿 从 小 事入 手 , 力行 《 弟子规》 。 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力 行《 弟子规》 是非 常必要的 , 由 于 幼 儿年 龄 小 , 很多 《 弟子规》 中 的 大道 理幼 儿 理 解起 来有 困难 , 但 我们 把 “ 孝、 悌、 忠、 信、 礼、 义、 廉、 耻” 的伦 理 观转 化 为 小 事 , 引 导 幼儿 从 身 边 的小 事 人 手 ,这 样 国学 经 典 的气 质 渐 渐 地 在 幼 儿 身上 得 以体 现 。如 中大 班 幼 儿 持 续 开 展 “ 文 明小 卫 士 ” 实 践活动, 每 天 轮 流评 选 2 名 文 明小 卫 士 在 入 园 和 离 园 时 在 门 卫 和 行 政值 班 老 师 一 起 值 班 。 以委 婉 好 听 的语 言 劝 导 个 别 家 长 吸烟 、 乱扔垃圾 、 不待接送牌 、 插 队 等不 文 明情 况 。通 过 《 弟 子 规》 的学 习 , 幼 儿 不 仅 懂 得 了“ 礼 、 义、 廉、 耻” 等伦 理 观 , 还 影 响 了身 边 的人 。 三、 搭建家园平台 。 让 家 园 配合 陪伴 幼儿 的成 长 家 庭 是 孩 子 的第 一 个 学 校 。父 母 是 孩 子 的 第 一 任 老 师 , 在如何发挥《 弟子规》 的作用上 , 家 园 配 合 尤 为 重 要 。幼 儿 园 可为家长搭建平 台 , 开 展各 类 亲 子 活 动 , 通 过家园配合 让《 弟 子规》 的 精髓 缓缓 陪伴 幼儿 成 长 。如 幼 儿 园 携 手 家 长 开 展 “ 小 手拉大手 文明向前走” 主题活动 。 把家长请 进幼儿 园, 幼 儿 和 家 长 一 起 绘 画 关 于 文 明 宣 传 的 标 语 。如 以 “ 交 通 安 全 十 不 准” 、 “ 文 明礼 仪 我 做 主 ” 、 “ 保 护环境我做起 ”等为切人点 , 以 生动 、 易懂 , 符 合 幼 儿 特 点 的形 式 开 展 《 弟子规》 家 园 活 动 。在 开展 各类 《 弟子 规》 活动 时 , 活动前后 可以发 放调查 表 、 反 馈 表、 《 弟子规》 践行记录等 , 引 导 父 母 明 白 各 种 活 动 的意 图 , 发 现孩子的成长点滴。 当 孩 子 按《 弟子规》 上 的规 范 践 行 时 , 家 长 要多鼓励 、 多 表扬 , 让 父 母 当 孩 子 的老 师 , 增 强 孩 子 的 自信 心 和兴 趣 。 在家庭 中, 家长 和 孩 子 一 起 背 、 一起学 , 不 仅 对 中华 传 统 文 化 有 了更 深 的认 识 , 教 育 孩 子也 更 加 得 心 应 手 了。 家 长 在 1 3 常生活 中, 要身体力行 , 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 在潜 移 默 化 、 耳 濡 目染 中发 挥 《 弟子规》 的作 用 。 总之 , 幼 儿 园开 展 《 弟子规》 活动 , 我 们 将 继 续 探 寻 更 为 行 之有 效 的 方 法 . 与经典同行 , 伴幼儿成 长 , 接 受 传 统 文 化 的 熏 陶, 真 正 受 益 终生 。

让《弟子规》走进幼儿的心灵——浅谈幼儿园《弟子规》教学策略

让《弟子规》走进幼儿的心灵——浅谈幼儿园《弟子规》教学策略
果 在此阶段根 据幼儿年龄 特点 运用适宜 的方 式 .让幼儿潜 移默化地接 受古汉语 的熏陶 ,一定 会收到较好 的教育效果 。 老师要从幼儿心理 、 生理 发展 特点出发 , 尽 可能避免单 一的做法 ,而应 开展 多样
二、读——小荷才露尖尖角
“ 读”乃古诗 研习之法宝 。 “ 读书
千遍 ,其义 自见 ”,诵 读是获取知识 的
方。通过故事 的形 式来创设情境 ,可 使
幼儿产生 身临其境 之感 ,全身心地投入
到教学活动中去。
基础 ,是 学习古诗 文一个重要环节 ,运
用 多种方 法诵读可 以提高幼儿节奏韵律 感 。加强 诵读 .引导想 象 ,在教学 中注 重 “ 以读 为本 ”的理念 ,通过各种形式 的读 ,在读 中理解 、感悟 、体验 、积淀。
在教 学中 ,我发现很多理论 的东 西 你讲得再好 ,幼儿 也记不住 。可是你 给
性 的活动 ,从 而使幼儿在 《 弟子规 》诵
读活 动中有情 、有趣 、有感 受 、有共鸣 , 不 仅得到 中华 古老文化 的熏陶 ,更使幼 儿 的学 习兴趣 和学习能力得 以提 高。

他讲 的故事 ,他却 记得非常牢 ,即使有 的孩子不会讲 , 但也能理解大概的意思 。 因此 ,我采用讲故事 的方法 ,每堂课选
古人 云: “ 纸 上得 来终觉浅 ,绝知 此 事要 躬行。”在教学 时,要 引导幼儿 自己通过品读 《 弟子规 》,想象 诗中蕴
藏 的意境 ,领悟诗 中蕴涵 的情感 。
《 弟子规 》虽然是 国学经典 ,但时
代 不同 ,里面涉及 的一些 内容具 有一定 的局限性。我在教幼儿学 习 “ 物虽小 ,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时 ,在教学

《弟子规》与小班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微格探究

《弟子规》与小班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微格探究

《弟子规》与小班幼儿道德启蒙教育的微格探究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生都会起到作用。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

所以,在幼儿园期间,对幼儿进行品行教育非常必要。

《弟子规》就是一部非常适合幼儿园道德启蒙教育的“国学”经典,它内容浅显易懂,是启蒙养成,教育幼儿的最佳读物之一。

近几年,我们尝试运用儒家文化的经典《弟子规》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行教育的课题实践探究。

而如果让孩子自一入园起就接受儒家文化经典的教育,能有一个更加系统的品德教育氛围。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尝试运用《弟子规》等经典内容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实践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尊敬长辈、团结同伴、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主要做法如下:一、创设隐性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为了激发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我们首先从环境入手。

(一)结合幼儿园大环境进行教育我园在一些大的主要通道创设了孝、礼、仁等方面的主题教育墙面。

在幼儿一入园,我们在带领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时,就侧重引导孩子感受墙面中人物的做法,初步树立榜样教育。

每当,我们带幼儿散步路过时,孩子们都会针对日常行为,说说要怎样做才是一位好孩子。

(二)创设“学国学”的特色区域我们还在班里开辟了一个专属学习国学的小天地——“丫丫学堂”国学特色区角。

首先,我们用一些古典图案纹样和色块,在“丫丫学堂”外围布置成一个类似古典的小书房。

周围的墙面,张贴一些赋予教育功能的图片。

场地中间的桌上也摆放了接待客人的茶几等,用于让小班幼儿进行学习角色游戏,并尝试在游戏中学会如何接待客人。

柜子里投放着我们精心为幼儿创设的操作玩具。

如:用蛋糕盒制作成的“趣味转盘”;在空余墙面上张贴一些教育图片,让幼儿玩“爱心连连看”得游戏;用茶叶盒装好教育拼图,让孩子玩“趣味拼图”、用月饼盒做成迷宫,让孩子玩“礼仪迷宫”,做成池塘,让幼儿玩“钓鱼”的游戏等等。

幼儿园《弟子规》启蒙教育

幼儿园《弟子规》启蒙教育

幼儿园《弟子规》启蒙教育幼儿园《弟子规》启蒙教育《弟子规》是一本具有深远影响的儿童教育经典,被广泛用于幼儿园的启蒙教育中。

本文将对幼儿园《弟子规》启蒙教育进行详细探讨。

一、《弟子规》的简介《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南宋理学家朱熹编著。

该书以四字句为格言,探讨了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二、《弟子规》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的意义1. 弘扬传统文化:《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的使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2.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弟子规》以行为准则为核心,强调孝顺、仁爱、正直、勇敢等美德,积极引导孩子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 培养自律和自律意识:《弟子规》注重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通过引导幼儿遵守规则和要求,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4.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通过学习《弟子规》中的标准和行为准则,幼儿学会尊敬师长、友善待人、讲卫生等好习惯和行为模式。

5. 促进社交与交往能力的发展:《弟子规》中强调友善待人和合作精神,培养幼儿与他人良好的社交和交往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三、幼儿园如何运用《弟子规》进行启蒙教育1. 制定教学计划:幼儿园可以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方法。

2. 进行朗读和解读:通过让幼儿进行朗读《弟子规》中的经典句子,加深他们对其中道德准则的理解。

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解读,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含义。

3. 教师示范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示范,将《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同时,在幼儿出现不当行为时,引导他们深思熟虑,帮助他们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游戏和活动体验:通过设计游戏和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弟子规》中的道德准则。

例如,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孝顺和友善的重要性。

5. 家庭教育的参与:幼儿园可以通过家访和家园互动等形式,告知家长们幼儿园使用《弟子规》进行的启蒙教育,并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研究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儿女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记录了许多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规范了道德行为标准,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归纳,以朗朗上口的方式进行诵读,还能够愉悦身心,起到让人在诵读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对幼儿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幼儿的可塑性强,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弟子规;融入;幼儿教育;实践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人的许多良好习惯都是在幼儿时期建立起来的,一个人的品德高尚会受到周围人的尊敬,讲究诚信才能够更好的做事,取得成功。

因此,对幼儿进行《弟子规》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弟子规》是儒家文化,让幼儿能够一边诵读,一边理解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把读和做结合起来,让幼儿真正理解《弟子规》的含义,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把《弟子规》这一传统文化作为本园的一项教育特色,从兴趣出发,开发园本课程,让幼儿在读、说、做、墙文化熏陶等多个渠道,开展《弟子规》教学活动,让幼儿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一、通过多种方式,向幼儿介绍《弟子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阶段开展文化教育,主要通过熏陶的方式,让幼儿能够从身边的小事进行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教育性,给幼儿营造一个文化氛围,让幼儿能够建立一种文化认同感,耳濡目染中学习和记忆《弟子规》。

幼儿的学习活动依然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把《弟子规》的教育内容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在各个游戏区域中建立《弟子规》的活动,让幼儿能够近距离的接触《弟子规》文化,通过在阅读区张贴有关《弟子规》的图画,让幼儿能够在与墙面互动时,对于《弟子规》中的故事情节产生情感,喜欢去倾听,乐于去学习,这种身体力行的学习方式会让幼儿思维上有群转变,更会让幼儿习惯上养成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们后代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主要从尊敬长辈、诚实守信、严谨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的。

幼儿园国学教育:《弟子规》教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国学教育:《弟子规》教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幼儿园国学教育:《弟子规》教案的课堂实践与反思序在当今社会,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幼儿园作为孩子教育的起点,国学教育在这个阶段的实践备受关注。

《弟子规》作为中国传统经典之一,被视为国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弟子规》在幼儿园的课堂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与反思。

一、《弟子规》在幼儿园教育的意义1. 弘扬传统美德《弟子规》是一本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内容涉及行为规范、家庭教育等方面。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2. 塑造文化自信国学教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心。

3. 培养自律意识《弟子规》中强调的诸多行为准则和自律原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规范行为意识,为其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弟子规》在幼儿园教育的课堂实践1. 通过故事情境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通过《弟子规》中的寓言故事,通过情境化教学的方式,向幼儿传递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比如通过《弟子规》中的故事《家道》,引导幼儿懂得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结合手工艺制作利用手工艺制作的方式,让幼儿动手参与其中,制作与《弟子规》相关的手工作品,如制作卷轴书或者绘画作品,可以更好地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弟子规》的内涵。

3. 运用游戏教学通过设计与《弟子规》相关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制定规则的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弟子规》在幼儿园教育的反思与展望1. 课程的深度与广度选择在进行《弟子规》教育的课堂实践时,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芳龄特点,选择合适深度与广度的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在进行《弟子规》教育时,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巧用《弟子规》促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巧用《弟子规》促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巧用《弟子规》促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摘要:结合《弟子规》教育理念,探讨了如何巧用《弟子规》促进幼儿良好品德习惯的养成。

文章从引言、重要性及意义、措施等方面展开,旨在为幼儿教育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依托《弟子规》促进幼儿养成教育发展的研究。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弟子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虽然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和变通。

关键词:《弟子规》;幼儿;品德习惯引言通过分析《弟子规》中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可以发现其所倡导的尊师重道、勤学好问、自律自制、诚实守信等价值观念与现代幼儿养成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念高度契合。

因此,依托《弟子规》进行幼儿养成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弟子规》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和道德观念,探讨如何巧妙地将其应用于幼儿养成教育之中。

一、《弟子规》对于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性《弟子规》是一本古代中国经典教育著作。

通过学习《弟子规》,幼儿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学,进一步了解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的内涵和外延。

例如,学习《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道德理念,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尊重他人、尊重长辈、尊重生命、爱护环境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其次,《弟子规》强调了自律、自制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弟子规》,幼儿可以了解到自律、自制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是品德养成和行为规范的重要基础。

在《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等理念,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最后,《弟子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学习《弟子规》,幼儿可以了解到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弟子规》中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理念,可以帮助幼儿养成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好习惯。

二、幼儿良好品德习惯养成的对策(一)引导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和他人《弟子规》中强调“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这是对于幼儿教育中培养尊重长辈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启示。

小班教研弟子规(3篇)

小班教研弟子规(3篇)

第1篇一、引言《弟子规》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教育经典,它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教导人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我国教育史上,弟子规一直被奉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指南。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弟子规的精神,我们特开展小班教研活动,以期让弟子规的智慧深入人心,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二、小班教研弟子规的主要内容1. 孝悌之道孝悌是弟子规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小班教研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孝悌观念,培养他们尊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的品质。

(1)尊敬父母:幼儿要懂得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不顶撞父母,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关爱兄弟姐妹:幼儿要学会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谦让,不争不抢,做到“兄弟睦,孝在中”。

2. 礼仪规范礼仪是弟子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在小班教研中,我们要教育幼儿遵守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尊敬师长:幼儿要学会尊敬师长,听从师长的教诲,做到“尊师重道”。

(2)友爱同学:幼儿要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交往中,要做到“礼貌待人,和睦相处”。

3. 勤奋学习勤奋学习是弟子规对学子们的期望。

在小班教研中,我们要培养幼儿勤奋好学的精神,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勤奋刻苦:幼儿要懂得“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地学习。

(2)勤于思考:幼儿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提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4. 廉洁自律廉洁自律是弟子规对人们的道德要求。

在小班教研中,我们要教育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廉洁自律的品质。

(1)诚实守信:幼儿要学会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2)廉洁自律:幼儿要懂得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不贪图小利,做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小班教研弟子规的实施方法1. 创设教育氛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讲故事、角色扮演、绘画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弟子规的内容。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让孩子明辨是非、善恶

幼儿园《弟子规》备课教案:让孩子明辨是非、善恶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刚刚接触社会的阶段,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效果会影响到其后的学习生涯。

很多幼儿园采用的教材资料已经很好,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伦理道德课程普遍缺乏。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在幼儿园进行《弟子规》的备课教案,从而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明辨是非、善恶,成为道德人才。

一、什么是《弟子规》《弟子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朽的经典之一,也是实践中国道德伦理规范的基础。

《弟子规》的训诂者虽不详,但是《弟子规》的思想和知识体系是中华民族诸子百家思想汇聚的产物,深刻反应了先贤智者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念。

《弟子规》不是一本道德课本,也不是一本作背诵用的书,它是一本注重实践运用,强调生活家训的书。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弟子规》的地位非常高,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民众的重要哲学书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今天,我们可以在广大中小学的课堂中,看到《弟子规》的身影。

二、《弟子规》在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性1.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弟子规》中的思想深刻,内容简明,语言通俗易懂,非常适合幼儿的年纪和认知水平。

通过对孩子进行《弟子规》的教育,可以让幼儿了解道德规范及其基本意义。

在实际情况中,孩子可以用《弟子规》的思想来主导自己的言行。

2.培养孩子的良好职业道德在幼儿园里,孩子开始了解不同的职业,并且开始面对不同的职业人员。

《弟子规》可以通过简单适当的例子,来给孩子传达某些职业人员的道德指南,让孩子逐渐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对此的掌握,为孩子未来做进一步的道德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启发幼儿自主意识的形成在《弟子规》的教育引导下,孩子可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恰当,有没有违反常规或社会伦理。

不断地引导孩子将自我管理方法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让孩子更好的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互动,感受到一种责任与义务的存在,同时逐步形成自主意识。

三、如何进行《弟子规》的幼儿园备课教案在幼儿园进行《弟子规》的备课教学,尤其需要为教师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初探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初探

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初探幼儿园开展弟子规初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幼儿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更需要注重对幼儿品德道德的培养。

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弟子规教育,是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一种教育方式。

弟子规,又称为《弟子规程》、《小儿语篇》、《小教规篇》等,是古代我国儒家思想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先儒们关注教育,关心人的一份经典。

弟子规是在追求“仁、义、诚、信”等传统儒家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儒家思想“从娃娃抓起”的思想理念而编写的一本课本。

弟子规共一百条,涉及到幼儿的各个方面。

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凉,四时变化,常宜常;出则有礼,入则安静;起则衣,卧则裸,常存念着,必有益处。

」这些规条虽然简单,但如果把它们融入到幼儿教育中,就可以教育幼儿明辨是非,顺应家庭和社会的惯例和规则,培养孩子的素质和品德。

那么,如何将弟子规融入幼儿园教育中呢?首先,我们可以将弟子规当作一本经典教材,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条文,逐步向幼儿灌输,辅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

其次,我们可以将弟子规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日常活动相结合,将弟子规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例如,在晨间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想想,祖父母、父母和老师都有什么要求,然后完成相应的任务,体验做事情的乐趣,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指导。

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学习“见贤思齐”的品质,鼓励幼儿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发扬友善精神。

最后,幼儿园老师还可以借助工具、图片、绘本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并学习弟子规。

例如,通过制作弟子规道具,为幼儿呈现生动形象的传统文化;通过配合绘本,引导幼儿学习助人为乐、孝顺父母、诚实守信等美德。

值得注意的是,弟子规的传统文化虽然重要,但它的普及应建立在符合幼儿特点的基础上。

在幼儿园中开展弟子规教育时,应当根据幼儿潜在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具亲和力的教育方式,不要把过分严格、缺少互动性、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强加给幼儿,避免让幼儿产生厌烦或抵触情绪。

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初探

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初探

在幼儿园开展《弟子规》教学初探九江县中心幼儿园:宋淑华《弟子规》是由清代李毓秀编撰而成,原名《训蒙文》,后经人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它的思想核心是孝悌仁爱,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尊兄爱弟、尊敬长辈,如何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道理。

它三字成句,音韵和谐,便于吟诵。

朗朗上口,寓教其中,在简捷精练的语句中囊括了为人做事的众多道理,在幼儿教育中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因此,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弟子规》,把它引入到幼儿平时的品德生活当中,使之为今天的儿童教育实践服务。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弟子规》的兴趣?我们汲取《弟子规》中的精髓,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形式,如创设适宜环境、自编故事、设计场景、情境表演、课件等,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等。

一、在幼儿园中班开展学习《弟子规》活动《弟子规》,它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应该坚守的规范。

怎样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将会受益终生。

把《弟子规》作为幼儿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个主题。

因此我们配发《幼儿大声诵读弟子规》阅读读本,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教幼儿朗读,利用早入园时间幼儿自己朗读、布置家庭作业亲子共读,要求幼儿每天用十分钟读《弟子规》给父母听或和父母一起读。

《弟子规》的教学我们只要求熟读,不要求记忆。

因此,我们认为,在幼儿中进行《弟子规》的背诵训练,并利用它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是加强孩子记忆力开发和知识训练、促进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极其有效的方式。

二、《弟子规》与幼儿的品德生活读书是为了明理,在每天诵读《弟子规》的同时,我们结合《弟子规》中的语句向幼儿讲明在哪些方面幼儿做得好,做得好的可以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做的不好的要改正。

通过《弟子规》中的一些生活细节方面的学习,孩子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下面举例说明:孝敬父母、学习礼让:宋祥小朋友以前有好东西总是自己吃,想不起父母。

幼儿园《弟子规》主题活动研究计划

幼儿园《弟子规》主题活动研究计划

幼儿园《弟子规》主题活动研究计划
怎样在幼儿园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弟子规》,幼儿年龄的不同,掌握知识能力的不同,又应该如何去开展国学教育是我们值得研究的方向。

研究的主要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目标:
1.探索适合幼儿园的主题班会模式。

2.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奠定德育基础。

(二)主要内容:
选取《弟子规》中适合幼儿理解、接受的部分内容。

《弟子规》内容较多,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浅显易懂的童话儿歌中,在无形中熏陶孩子的人文道德素养。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前圣人们流传下来的千古美文,已有好些内容不适合时代的要求。

因此,正确的去学习《弟子规》,还是应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有所选择。

让我们的孩子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又不为陈腐的观念所束缚,以达到学以致用、行知合一的效果。

为此,选好《弟子规》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十分关键。

(三)研究的方法:
开展幼儿园国学教育,要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符合幼儿接受规律和能力。

决不能用“成人化”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学习国学,否
则会适得其反。

我们这一团队准备用以下五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国学熏陶和教育。

1.环境熏陶。

2.诵读识记。

3.故事启蒙。

4.游戏巩固。

5.生活应用。

学习《弟子规》活动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才能使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一个台阶又一个台阶地引向新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初探绵竹市天河小学张兰内容摘要:“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它包括思想,道德,社会行为等多方面。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直接影响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

将我国经典文化《弟子规》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相结合,既传承了我国经典文化,同时又突出了幼儿社会性发展。

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弟子规》与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培养相结合呢?我们可以从日常教学活动,环境的建设和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等方面入手。

关键字:弟子规幼儿亲社会行为环境家长爱信正文: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情冷漠,而在幼儿园里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对地上的纸屑孩子视而不见;摔倒在地的椅子没人理会;有人不小心摔跤了孩子们哈哈大笑;受伤的蝴蝶被他们揉捏致死;别人不小心碰到了自己就对别人恶拳相向……作为幼教工作者,这样的现象让我们深思,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已经成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迫在眉睫的问题。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而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

然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心理过程,将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放入狭隘的研究范围,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如谈话、说教等是很难在孩子的心中产生共鸣。

那么,采用何种较为有效的手段,通过何种教育途径,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呢?无意中我接触到了《弟子规》这本书。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这是一本中国道德教育文化的经典,简洁有力的三字句,朗朗上口,把它与幼儿园特有的游戏活动形式相结合,我想,对如何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这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有力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提出:‘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培养幼儿“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其中核心品质包括:自信、合作、分享、互助、遵守规范、独立性、责任感和爱。

而类似于此,《弟子规》中也囊括了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方方面面。

将《弟子规》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相结合并不是让幼儿来进行枯燥无味的学习和背诵,而是从中选取经典的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将其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这样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中国经典文化,在学习中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入则孝>〈出则弟〉与“爱父母长辈”《弟子规》的<入则孝>中这样写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意思是: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

(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要孝顺体会父母的心意。

而在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的目标四“关心尊重他人”中提到:“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两者虽处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但他们的出发点或者目的都在于教导幼儿要爱自己的父母和长辈。

二.〈谨〉与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谨〉的内容丰富,包涵了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起床,个人卫生,穿着礼仪,出行等等,对这些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这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提出的“社会适应”中要求幼儿的行为应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相一致,要求幼儿具有规则意识,知道在生活中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三.〈信〉与诚实守信之所以将“诚实守信”从指南“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诚实守信”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是一个良好的品质,为人诚实会使孩子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受到别人的欢迎、尊重和信任。

具有诚实的品质往往能使孩子结交更多的朋友,得到更多的帮助,受到更多的关怀,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无疑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信〉中说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意思是凡是开口说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的言语,在社会上可以永远行得通吗?话说得多不如说的少,凡事实实在在,不要讲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另外,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两者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四.泛爱众〉与人际交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告诉我们对于大众要有关怀爱护的心,若我们在幼儿园里从小以这样的思想教育幼儿引导幼儿,那在幼儿心里对别人更多的是关心爱护,更多的是谅解与宽恕,更多的仁慈与善良,这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和修养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把《弟子规》运用到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培养中呢?首先,从日常教学活动入手。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弟子规》中具有代表性的语句,将其以多种形式展开,如改编成故事,设计成游戏情境,制作成课件等等,先让幼儿通过这些了解学习《弟子规》中具有代表性的语句经和其意义,然后向其他领域发散,也可以设计一个与此有关的主题系列活动,或者鼓励幼儿将《弟子规》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总之,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想,内容还可以再丰富,形式还可以再多样,前人的思想文化精髓,我们后人可以灵活的运用与完善。

其次,从环境建设入手。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环境建设包括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

将《弟子规》文化精髓融入环境,在幼儿园里我们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亲社会行为氛围,教师应时刻从生活的细节关注幼儿教育幼儿,让幼儿把好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这样才能长期的坚持下去。

另外,在幼儿园的实体环境建设,如楼道的布置,区角的布置,教室的布置等,都可以将幼儿亲社会行为融入进去,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接受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让家长成为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示范者,引领者和监督者。

最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第一个接触的生活环境,他们在这个生活环境中生长发育。

从模仿父母开始,学习去适应人类社会,并且逐步地掌握在人类社会中进行活动的各种能力。

由于幼儿还很少与社会接触,主要是在家庭中成长和生活。

因此,更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

实践告诉我们,孩子道德的好坏、品质的优劣、性格的刚懦等无不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家长的家庭教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成长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能力,家长应当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让家长了解《弟子规》的思想文化精髓,如开展家长读书活动,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对其他家长进行讲座等。

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博大而精深,作为文化经典的《弟子规》,它的思想精髓有着其特有的深度和厚度,它所囊括的对孩子们思想道德行为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和发扬的。

而对于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我们的经典文化是可以作为依托的,我们要取其精华,辩证的去思考,充分的去运用,如何把《弟子规》运用到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培养中,我们还需要在学习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

幼儿的发展关乎着国家的命运兴衰,作为幼教者,我们要为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1.《3-6岁儿童学习指南》教育部编,2012年9月,第20页2.《弟子规--书立方》2011年4月3.《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4.《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行动实践》,王丽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