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壮族
蒙古
汉文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的文化
•(1)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重点):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借鉴、吸收,共同创造了 中华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各民族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原因:包容性。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4、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 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 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 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 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 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思考:为什么李小龙的武术 能够蜚声中外,推动中华武术 的的新发展?
李小龙掀起的世界性的中国功夫热,堪称20世纪的文化奇观。 他被誉为中国功夫第一名人。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百折不 挠的精神令世人叹服,是一个罕见的、同时脚踏武学和电影 两座高峰的世纪巨人,他作为唯一入选的华人被美国《时代》 杂志评为“20世纪的英雄与偶像”。李小龙充满生命力的三 十二年人生,如同一颗彗星划过国际武坛和影坛的上空,虽 然短暂却无比耀眼!随着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内外,中国 功夫也随之闻名于世界。 李小龙自幼好武,14岁拜叶问师傅门下学习咏春拳。咏春拳 学成后,又学习了洪拳、太极、鹰爪拳、螳螂拳、摔跤、柔 道、跆拳道、空手道、西洋拳击、泰拳等武术,并集众家之 长,自创“截拳道”。
(宋)6.1.2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P68(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山性使人塞 交通不便 文化内敛性强 (区域性)
(2)为什么地方文化会有这种差异?
文化流动和 开放性强
原因: 因为各地区自然.历史.地理.社会存
在差别
比一比,看谁基础更扎实。做学案第5题。
5.[2009银川模拟]我国戏曲剧种繁多,北京有京剧,河南有豫剧, 四川有川剧,广东有粤剧,上海有沪剧,浙江有越剧,山东有吕 剧……这说明 ( ) B A.文化具有民族性 C.文化具有世界性 B.文化具有区域性 D.文化具有继承性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3、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 龙,烈火涅檗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 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表明中华文化: C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 C、源远流长 D.丰富多彩 (高考模拟)9、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 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 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D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P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P66
辉煌历程
汉字
我 源远流长 们 ( 时间角度P62) 的 中 博大精深 华 (内容角度P66) 文 化
包容性
见 证
史书典籍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独特性 区域性 民族性
中华之愧宝,民族之骄傲 求同存异 兼收并蓄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比一比,看谁基础更扎实。做学案4-7,10题。
4、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具有说服力的是: B ①科学技术 ②汉字 ③文学艺术 ④史学典籍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5、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 明,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D A、儒家学说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史书典籍D.汉字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名师精讲(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三:第6课第2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名师精讲(含答案)第二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识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理解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其意义。
3.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读教材·填要点]知识点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我国区域文化的成因Array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知识点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中华文化的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中华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5.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议话题·强认知]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通过的《巴黎宣言》开宗明义地呼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 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
也就是说,去学习和吸收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中华民族文化思想,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盛赞中国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声疾呼,欧洲人对中国“应该赞美,应该惭愧,尤其应该效仿”。
美国汉学家德克·卜德说:中国文化西传的结果,甚至“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我们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800字
总而言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疑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宝贵遗产。让我们珍惜并传承这份文化,让其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闪耀光芒,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在书法国画的神韵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里,在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里,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些文化元素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也是我们身处其中时所能感受到的滋养和力量。
在唐诗宋词的意蕴里,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诗人们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世界的细腻描绘。他们以朴实的文字,抒发着人类对爱情、友情、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感悟。这些诗词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审美的享受,更让我们深入理解了人性的复杂与深沉,激发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而在春联灯谜、月饼粽子的民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喜庆和温暖。春联是寄托新年祝福的文字,灯谜则是考验智慧和娱乐的游戏,月饼粽子则是传递亲情和团圆的象征。这些民俗活动融入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递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友爱精神。
而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善良诚信、谦让友爱的品行。这种道德观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谦让友爱则培养了人们的宽容和包容心。这些品行使我们成为一个更加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成员,也赋予了我们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和面对挑战的韧劲。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时 公元前6--- 公元1--间 公元前1世 400年
纪
公元401- 公元 --1000年 1001---
1500年
时 春秋到西汉 东汉到东晋 南北朝到 北宋到明
代
北宋初 中期
比
50%
例
62%
71%
58%
某英国学者: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 几乎有一半是源于中国。可以说,中华民族为世界 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化民族性)
1、文学艺术 (特点、作用、 地位)
2、科学技术 (特点、意义、 地位)
1、成因 2、区域文化的关系
1、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异彩纷 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多民族文化对中 华文化的意义
*
❖
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正确的有:
❖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 B、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湖湘文化的精髓: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 不挠、兼收并蓄
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奇 葩。湖湘文化以原道发端,远迹屈子,中经贾 谊、柳宗元形成湖湘文化原道的源头,到周敦 颐重构儒道的《太极图说》、王船山“六经责 我开生面”,魏源“技可进乎道”、“师夷长 技以制夷”,谭嗣同锻造维新变法的思想利器 《仁学》,直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流风所 被,化及千年”,终于积千年之功,卓然独立 于世,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 C、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 D、在世界文学艺术中独树一帜,占居 首位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重要
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
❖ A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B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体现了我 国科技处于世界前列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区域文化的绚丽多彩,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民族性 --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①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体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 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我国的雕刎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 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 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②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略)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了解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基本特征之二
2、掌握博大精深的表现
3、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
因
考点一: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
⑴独特性 --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Fra bibliotek证作用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 神生活、展示人们 的精神世界有独特 的作用。
辉煌而历史悠久、内 涵丰富而绚丽、风格 鲜明而独特。 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向往和美好追求,在 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 占有重要位置。
作用
文学艺术 独特性
特点 重要地位
地位
博大 精深 的中 华文 化
科学技术
原因
特点 意义
区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民族性
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中 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体 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特点
地位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 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 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区域性 -- 方水土,一方文化 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 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 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 持着各自的特色。 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 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
这充分说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2.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
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
上述文字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3.“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组合都极富美感,这在世界文化领域是绝无仅有的。
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B.具有包容性C.博大精深 D.具有地域性4.2018年4月,第十一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法国预选赛圆满落幕。
参赛选手们首先进行自由演讲,讲述自己与汉语和中国的故事,并在才艺表演环节通过声乐、舞蹈、乐器演奏、武术等展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目前,法国有超过10万人学习汉语,在中国学习法语的人数也已达13万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将汉语作为初、高中生的正式学习科目。
这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汉字传播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③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中华文化的走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其蕴含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 )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6.“十三五”期间,重庆旅游的“小目标”是立足山水都市、长江三峡、世界遗产、红岩联线等优势特色旅游资源,按照精致化、特色化、品牌化的要求,着力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在中华文化史上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分别是哪个 朝代?(点名3分)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抢答2分) 3、为什么汉字、史书典籍是见证?(抢答5分)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任务单评价:
学习目标:
知道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地位和特点; 知道我国文化区域性的原因;明确中华文化与各民 族文化的关系;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难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课堂练习: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1)区域性的原因及不同区域文化之间 的关系是什么?(抢答4分) (2)你能列举我国哪些区域文化的名称? (抢答4分)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区域性)
(1)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
三、中华文化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作用是什么?(抢答4分)
小结 博 独树一帜 (1)文学艺术 大 独领风骚(独特性) (2)科学技术 精 成因 深 一方水土 的 一方文化(区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 中华之瑰宝 华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 含义 化 原因 包容性 (重点) 意义
“56个民族56枝花,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 句话,爱我中华”体现了 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 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
我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 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 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各民族所创造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 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 凝聚力。
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三第6课 第2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后 含答案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框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诗歌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它是我国文学艺术的核心,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对人们心灵的抚慰。
这说明( D )A.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B.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C.诗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B 说法没有体现;C错误,中华民族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2.“甜粽子、咸粽子哪个更正宗?”成了端午期间网友的热议话题。
总的来说,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具有( B )A.独特性B.区域性C.整体性D.民族性解析] 材料中“粽子"是饮食文化的物质载体,南方人和北方人对粽子的口味要求不同,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反映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特点,B项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
故选B.3.云南省丽江的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等五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
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B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解析]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历史悠久,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践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④正确;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受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决定”一词错误;改革是促进经济会社发展的根本动力,②说法错误.该题选B。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基础知识梳理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6.1.1 古代辉煌的历程(1)殷周时期,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2)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3)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汉代,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5)隋唐时期,进入全盛时期。
(6)宋元明延续辉煌,史学、文学艺术和科技取得重大成就,产生了宋明理学。
(7)明清时期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6.1.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
(4)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规模大,存留丰富。
6.1.3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6.2.1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
(2)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6.2.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1)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6.2.3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1)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方水土,
区域文化多样性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之瑰宝,
民族文化多样性
《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 论语》雍容和顺富有哲理性、 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 《孟子》雄畅犀利富有鼓动性、 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 《墨子》朴实谨严富有逻辑性、 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 《荀子》淳厚富赡富有学术性、 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 《韩非子》峻峭透辟富有政治性、 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 《老子》玄妙精警富有思辨性、 《庄子》汪洋谲(jue)怪富有浪漫 庄子》汪洋谲( ) 性。 在诸子散文中, 在诸子散文中,文学性最强当数 庄子》 孟子》 荀子》 《庄子》、《孟子》、《荀子》、 韩非子》 《韩非子》。
地位 :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贡 世界前列, 献巨大 科学技术 特点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 意义 (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的科学 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的科学 技术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中华文化的先进性)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 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和开放性强, 水性使人通” 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通”。滇黔 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内敛性 山性使人塞” 强,“山性使人塞”。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1、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2、吴越文化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热 、吴越文化精致淡雅, 情奔放。 情奔放。 3、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性。 、滇黔文化更具有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4篇)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精品(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是依据课标“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了解传统美德”的要求编写的。
作为“融入民族文化”一课的第一框、本框的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并自觉做中华民族精神弘扬者(第二框和第三框将要学习的内容);这一框题的内容还是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文化篇”的开篇。
所以说、这一框题的学习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本框题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解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
能力目标:能运用史实说明与汉字相关联的中华文化、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华文化力量、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并能积极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
3、教学重难点本课内容比较抽象、且学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思想上忽视中华文化、盲目崇拜外来文化。
因此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二、学生分析初中学生正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随着世界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学生盲目跟从外来文化、漠视民族文化、造成混乱的价值取向、因此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进而化为爱国行动显得非常必要。
三、学法与教法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实践性”、“人文性”特点要求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体验感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的特点2、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涵义,区域文化的成因(二)能力目标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P68探究——请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中华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中华文化从发展历程看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文化从内涵看具有博大精深、无与伦比的特点。
)中华文化对世界有什么贡献?(中国的四大发明输入欧洲,为欧洲科学文化带来了黎明。
马克思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工具。
中国造纸术的西传结束了欧洲用羊皮纸的历史,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
)中华文化曾以博大的胸襟、精深的内涵、恢弘的气度以及蓬勃的生机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华文化在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P68探究——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
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
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
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一般更适用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到的作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精神,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并为中国人民建立起了一种独特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文化的源泉是中华精神。
中华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是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奋斗不息、团结友爱的精神内核。
中华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儒家思想讲求仁爱、礼义、和谐、博学、诚信、求真、务实。
它主张以爱治人,以德治天下。
孔子思想。
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讲求“仁”,即以爱心对待他人,尽力帮助他人。
孔子主张“仁”的道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不要对别人做你不愿意做的事。
关爱他人。
中华文化强调关爱他人,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爱。
中国人民经常表达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即在不违反自己的原则和利益的情况下,尽力帮助他人。
中国人民也经常以“三种仁”来形容自己的态度,即:仁慈:对待弱小、贫苦的人时要心怀慈悲,给予帮助。
仁爱:对待朋友、亲人时要心怀爱意,关心照顾。
仁义:对待社会、国家时要担当责任,尽力做好事。
中华文化还强调尊敬长辈、父母。
中国人民有“孝”的传统,即尊敬父母、尽孝道。
中国人民认为,父母是孩子们的生命之源,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应该尽力满足父母的需要,尊敬父母的意见。
中华文化还强调团结友爱。
中国人民有“团结就是力量”的观念,认为团结友爱是成功的关键。
中国人民经常秉持“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精神,在工作、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配合。
总之,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
中华精神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它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二政治精品课件:《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新人教版必修3)
课堂练习
下列对中国文学艺术评价不正确的是( D )
A、中华文学艺术历史悠久
中学学科网
B、中华文学艺术内涵丰富,形式绚烂多彩
C、中华文学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D、中华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占居首位
A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对整个人 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B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 体性的特点
课堂练习
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成因理解正确的是 ( )
A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 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 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特色,不相融合
维 自由舒展,轻快灵活,不时会出现戛然静止 吾 和风趣幽默的小动作,绚丽而精彩 尔 彝 族 族 的 的 舞 铜 姿 鼓 舞 柔 藏 和 族 而 的 细 舞 腻 姿 宗教色彩浓郁, 长袖善舞
从发展历程看
源远流长
第六课 我们 的中华文化
基本 特征
从内涵学科网
1、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树一帜
A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 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B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 风格鲜明而独特 C地位: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 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重要位置
温家宝总理在美国会见华侨时满 怀深情地说,中国已解决了香港问题 和澳门问题,洗刷了百年耻辱,现在 剩下一个台湾问题,“这一湾浅浅的 海峡是我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 殇”。用有关知识分析: 为什么“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我 们最大的乡愁、最大的国殇”?
1、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各族 人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台湾文化 归属于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公开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表现标准】3.9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教学目标描述、预设达成及其评析】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承接,通过对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并由此而得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所在。
以下是目标的描述和预设达成:目标1: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回忆中华文化丰富内容,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作用/意义、特点、地位。
目标2:学生通过典型具体例子的比照,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形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目标3:学生通过讲解具体实例,能够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及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奉献。
〔难点〕目标4:理解包容性的含义和意义,再现包容性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到材料中。
〔重点〕评析以上四个教学目标在分类表中的位置:二、教学任务分析1、学生能力及学习动机分析:高二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了较为基础的文科思维和对问题的质疑能力,同时也具备学习本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知识准备。
在相关课程方面历史的必修3也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不少与中华文化相关史实资料。
但是,历史展现出了多彩的现象,需要通过学习来感受和获得本质的理论,因此学生对本框的内容会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通过本框学习能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领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2、本课表现标准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1〕本课属于理解、运用、分析性知识类别学习。
2〕其学习条件是:高中的文科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有够通过事例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的能力。
3、采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程序:情景体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生自主交流、展示讨论成果——学生质疑与答疑——教师点拨——对应练习——学生的思维导图建构〔课后〕4、课型:新授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流动性和开放性强, 水性使人通”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水性使人通”。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内敛性强, 山性使人塞” 回答4~ 题 内敛性强,“山性使人塞”。回答 ~5题。 4.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差异性的表现有 吴越文化开放, ①吴越文化开放,滇黔文化内敛 ②吴越文化精致 淡雅, 淡雅,滇黔文化热情奔放 ③滇黔文化更具有多样 吴越文化文明, 性 ④吴越文化文明,滇黔文化野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①②③ ②③④ ①②④ ①③④ 5.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山寨文化特征。 山寨文化特征。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 中华文化是各地区文化的松散集合 D.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互不相容 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 我国各地区文化各具特色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 文 学 艺 术
(2)中华 ) 文化中的 文学艺术
作用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 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历史悠久 内涵丰富 风格鲜明独特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 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1)文学艺术的作用 )
1
在世界上 在世界文学艺术史 的地位 上占有重要位置
表中所展示的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 表中所展示的中国历史四个阶段大致是春秋到西汉,东汉到 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前后历时两千余年。 东晋,南北朝到北宋初年,北宋到明中期,前后历时两千余年。 从总体上看,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优势 地位,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地位,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6.“56个民族 枝花,56个民族兄弟姐妹是 个民族56枝花 个民族 枝花, 个民族兄弟姐妹是 一家, 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从文化上看, 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从文化上看,“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 族语言汇成一句话 中华”体现了 中华” A.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 我国各民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 B.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 我国各民族人民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 展作出了贡献 C.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的汉族文化取代了少数民族文化 D.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 中华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优越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故宫珍藏- (1)瓷器艺术独领风骚 故宫珍藏-珐琅器皿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2)园林艺术无与伦比:苏州园林 园林艺术无与伦比: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3)文学艺术丰富绚丽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1)科学技术的地位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包容性
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兼收并蓄 :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 、 借鉴 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⑵包容性的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 包容性的作用: 中交流, 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 的理解。 的理解。
3、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
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 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们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 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们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 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 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4)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前列
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李约瑟《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 公元前6 公元1---400 公元401 401-- 公元1001 1001时间 公元前6--- 公元1---400 公元401-- 公元1001公元前1 1000年 --1500 1500年 公元前1世 年 -1000年 --1500年 纪 时代 春秋到西汉 东汉到东晋 南北朝到 北宋到明 北宋初 中朝 58% 比例 50% 62% 71%
பைடு நூலகம்
齐鲁文化
燕赵文化
吴越文化
巴蜀文化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方水土, (2)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差异: 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差异: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 流动性和开放性强, 流动性和开放性强,“水性使人 通”。 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 特征,内敛性强, 特征,内敛性强,“山性使人 塞”。
本课小结
(1)文学艺术 博 大 精 深 的 中 华 文 化 中华之瑰宝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文化的力量 含义 原因: 原因:包容性 意义 成因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地域性) 一方文化(地域性) 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 独领风骚(独特性) (2)科学技术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之瑰宝, ③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 蒙古族文化特色就是能歌善舞。 蒙古族文化特色就是能歌善舞。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 热情奔放,风格独特。动作多 热情奔放,风格独特。 以抖肩、 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 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 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 伐轻捷洒脱, 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 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传统的 马刀舞等,节奏欢快、 马刀舞等,节奏欢快、舞步轻 捷,都表现出了蒙古族劳动人 民纯朴、热情、 民纯朴、热情、精壮的健康气 质。
(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之瑰宝,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的丰富色彩。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的丰富色彩。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民族特性。 (2)、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各民族文化的地位: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回顾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博大精深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独树一帜,
• 中华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 • 文学艺术,不仅是指文学,还包括音乐、 文学艺术,不仅是指文学,还包括音乐、 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 舞蹈、绘画、雕塑、戏曲等。
1.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 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古老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一帜,独领风骚。 一帜,独领风骚。下了内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我国的园林艺术在世界上无与伦比 ②我国 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 的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容丰富绚烂、风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格鲜明独特 ③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描绘了 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和兴衰过 程 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 前列 A.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①③④ B.①②③ ①②③ D.②③④ ②③④
3.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 下列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 界前列的是 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 ①古代中国的蚕丝织物为当时的欧洲人所钟爱,带 来了“丝绸之路” 来了“丝绸之路”的长期繁荣 ②中国的瓷器名扬 四海, 四海,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 ③中国的农学 著作发表之早、 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④中国医学 自成一家, 自成一家,为世界瞩目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①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
中华文化之科学技术篇
古代四大发明
张衡发明的地震仪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方水土,
(1)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 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 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 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 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的区域特征。 影响,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的区域特征。 中华民族各具风采的特色文化: 中华民族各具风采的特色文化:不同区域的文 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 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具体表现: 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具体表现: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民族性) 、中华之瑰宝, 民族性) ①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中华之瑰宝, ②优秀的民族文学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在很久很久以前,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 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 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 黎民百姓遭受荼毒。 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 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 苦海, 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 之子下凡降魔。 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 发愿到藏区, 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 君王——即格萨尔王。故事就 即格萨尔王。 君王 即格萨尔王 从这里开始塑造了格萨尔如何 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 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 福百姓的神圣使命, 福百姓的神圣使命,成为一个 大英雄的形象。 大英雄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