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1. 引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种城市化发展模式,旨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此模式是中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结合全球城镇化发展经验,提出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并探讨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2.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在中国的推行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土地扩张、资源环境压力、户籍制度等。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3.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主要特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与传统城镇化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3.1. 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作为基础,注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在城镇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人民的需求和利益被置于首位,政府会更加注重公共设施建设、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3.2. 统筹城乡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打破了传统城镇农村二元结构。
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发展机会。
3.3. 生态环境优先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城镇化建设中,中国政府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3.4. 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中国政府将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智能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4.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优势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相比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具有以下优势:4.1. 助推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将加速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和资源的重新分配,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
中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尽快启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
反过来,新一轮城市化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趋势周期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二.中国城市化现状特点城市化的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
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
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
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
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
民营经济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
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
城市化典型模式
一、国外城市化典型模式:1.西欧的“新城”模式。
以伦敦和巴黎两大都市为代表实践田园城市理论树立了城乡一体化最为成功的先进典范。
英国政府于1949年启动大伦敦计划在距离中心城一定的距离选择地价较低的农业区建立新城并把城市人口转移到就业和生活自给自足的新城。
在距离中心20公里至35公里的区域建立“反磁力中心”并推广到一切城镇居民体系规划布局中形成结构完整的城镇体系均匀地分布生产力和人口推进城市化与乡村的城镇化2.自由放任式城市化道路。
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即实现城市化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由农村向城市转移。
当“城市病”日趋严重之后,人口又开始自愿地向社区和小城镇分散。
美国的自由发展模式。
二战之后美国郊区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发展也十分迅速商业外迁加剧产业的信息化、弹性化、分散化强化导致“边缘城市”的产生结合了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衔接起城市与乡村经济是一种城乡交融的一体化状态。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实行分流大城市人口、充分发展小城镇的“示范城市”试验计划使得75的美国人生活在小城镇郊区化也推动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先放后调式城市化道路,这种城市化模式首先运用市场机制引导人们向城市转移,但当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出现过度集中的状况时,政府开始运用法律和政策手段疏散人口,以极快的速度新开发小城镇。
这种模式主要以日本为代表。
3.市场引导与政府并重的城市化道路。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人口向城市集中还未发生明显的“城市病”之前,政府便开始干预,通过颁布法令、制定优惠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引导人们向不同等级的城市和集镇定居。
这种模式主要以德国为代表。
4.拉美的“过度城市化”模式。
拉美农村土地的缺乏和贫困农民被迫向城市流动而城市就业机会非常有限从而造成“过度城市化”。
2003年巴西城市化水平高达83但人口空间转移在前就业转移在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脱节大中城市普遍出现贫民窟和无业游民导致严重的社会治安和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并埋下国家政治动荡、社会秩序不稳和经济衰退的病根。
新型城镇化概述
新型城镇化概述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成都模式: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天津模式: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
·广东模式: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1)规划起点高。
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
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3)聚集效益佳。
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
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
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
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
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范例抓住新型城镇化契机破解发展难题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典型案例街道党工委书记陶湘闽就群众文化工作接受湖南卫视采访麓谷街道地处湖南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核心城区,面积约20.8 平方公里,人口12.8 万,其前身为1959 年所建的国营东方红农场,经2000 年改制为镇后,于2010 年析置成麓谷街道,现有延农、长丰、长庆、东塘4 个农村型社区和麓景、麓源、麓泉、和馨园4个城市型社区,驻街企事业单位5000 余家。
近年来,麓谷街道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这一主题,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城镇品味不断提升,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目前,街道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20.4 平方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8%,城镇化率达98%。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麓谷街道发展过程和所辖区域具有四大典型特征,可以集中反映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困境:高新区园区体制使街道无法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原国营农场的撤销遗留了人员安置、管理体制转变、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内涵了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拆迁征地的跨政策模式使失地农民补偿问题困难重重,群众上访接连不断。
麓谷街道城镇化过程中集合了以上几大问题,这些问题驱动着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的探索之路。
(一)园区管理的核心区。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 年,是我国首批27 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
作为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的核心区、起步区,长沙高新区是长沙市两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示范区、改革试验区、产业集聚区。
麓谷街道作为园区首府,是长沙高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目前,园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落户在街道,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聚集在街道。
园区体制下的街道,政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财经权,逐步被部门化,自主造血功能缺失。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标志与必然结果,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城市也随之出现,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虽然在不间断的发展着,但随度较慢,这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敲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城市化开始以被迫的方式相对快速的发展着。
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重要交通便利之处,还有就是像北京等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
然后在抗日和内战期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停滞不前,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才又开始城市的建设,但因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和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的城市化依然缓慢。
终于在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迎来了一个春天,中国的城市开始以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尤其是东南沿海。
总体看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曲折的。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成为中国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及方式,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
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一个人口转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几乎涉及到一国发展的所有问题。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特征,不完全是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因素驱动的;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体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国家城市化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积累了一些棘手的体制性障碍和社会矛盾,包括:城市化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化发展模式偏重于粗放;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差距较大,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难以融入城市主流;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不足等。
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在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不确定,有些地方甚至照搬国外的经验,但因为环境不同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后期出现诸多问题,而且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枷锁。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和特点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和特点:1、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一些欧美留学生仿照西方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同时也以单个城市研究为主。
2、1949--1966相对萧条阶段,受苏联的影响,发展不平衡。
3、1967-1977停滞阶段,于与世界水平进一步拉大。
4、1976-1990振兴阶段,中外交流加强,研究领域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注重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的应用价值。
5、1990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地理学显得更加专业化多元化。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由此可知,一个城市往往有多个职能,但不是所有职能都可作为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应是城市主要职能的体现和反映。
或者说,城市的一个或几个主要职能就是城市的性质。
科学正确地确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
因为,它能为城市发展指明方向,为合理选择建设项目和规划布局提供依据,有利于合理地控制城市规模,突出总体规划特点,经济合理地组织城市用地和功能结构。
城市职能与城市经济活动活动的关系: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而城市经济活动指三大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中心地理论的评价: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和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给理论的现实性。
2、中心地理论仅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3、忽视了制造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大城市本身就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4、中心地理论强掉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忽视了那些并非子系统中的二级系统后更低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5、在现实生活中也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我国的城市化 (1)
城市化的弊处
5.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 4.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 2.乡镇工业污染 1.生物多样性减少
措施
一是加快职能和角色的转变。 中国应当更多地借鉴西欧国家的政府调控下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成 功经验,既要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注重政府的引导作用,尤其要重视规 划的作用,通过规划引导城市化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二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当尊重基本经济规律、因地制宜。 城镇化的发展主要来自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 在确定城镇化模式目标时,需根据产业、土地、自然资源、人口等城镇化要素 的发展条件,制定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对策,防止出现为了城镇化而城镇 化的现象,防止单纯追求城镇化率指标的现象。要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城镇地区合理有序流动,科学把握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节奏,城镇化的规模和 速度要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出现 超越承载能力的“过度城镇化”。 三是走生态型城镇化道路。 确立新的城市生态观,实行绿色发展战略,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 式,建立绿色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生态园区、生态企 业和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良好人居环境。 四是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 坚持资源节约,大力推进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人口与产 业协同集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城镇、低碳型城镇和紧凑型城镇,提高城镇 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城市化进程:特点为起步晚,目前水平中等, 速度快。 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 化水平依次为:
1 2 3
4
5
6
12.84%
17.58%
20.43%
城市化:世界趋势国外模式中国特色-精选文档
(3)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城 市化 一些南亚国家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是人口爆炸,由此导致 大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城镇和村落形成连绵不断的空间集 聚形态,尽管在空间上具有城市特征,但在经济、社会和 制度等方面都显示出乡村性,普遍存在就业岗位不足、基 础设施落后、公共设施匮乏和生活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3)发展中国家:拉美国家、南亚国家和非洲国家 的城市化 一些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过于强调市场机制,奉行土 地私有制,加剧了农村的土地兼并,迫使大量农民涌 入城市。国际上普遍认为,拉美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远 远超出了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大量的城市失业群体, 带来贫民区的产生和犯罪率的上升等社会问题,是 “过度城市化”的典型代表。
美国的四大城市密集区域
欧盟最具全球影响力的“ 五角形”区域
2. 国外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属该国的总体发展过程, 受到该国的自然、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具体影 响,具有显著的 时空特殊性。
(1)西方工业化国家:英国、美国的城市化
英国(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在城市化进 程中曾经遭遇过一系列严重问题,逐渐形成和不断 完善了以城乡规划为主体的公共干预政策。 美国的城市化进程过分依从市场需求和过度消耗 自然资源,城市蔓延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资源和 环境上付出巨大代价,成为世界各国引以为戒的深 刻教训。
(2)亚洲工业化国家:日本和韩国的城市化
日本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干 预作用,根据人多地少和资源匮乏的国情,以较小的 社会和环境代价获得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日本城市 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以三大都市圈(东京、京/阪/神、 名古屋)为核心的空间集聚发展模式,实现资源配置 的集聚效应和跨越式的经济腾飞。 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韩国的经济腾飞也伴随着 空间高度集聚的城市化模式,政府的公共政策同样发 挥了重要作用。
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
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确切来说是从地理必修二开始涉及到的,一直到后来的必修三、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的人口、人种、宗教、城市、交通、都有包括在内。
中国城市化道路,道路模式
中国城市化道路模式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主要是指乡村变成城市的复杂过程,它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居住区的逐渐扩大,非农业活动的转移和聚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等等。
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目前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化战略等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将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研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推进城镇化的几种观点和思路:首先在我国,主张走小城镇道路的观点出现较早,至今占主导地位,它很大程度上以国情为理由:其一是现有城市数量无法承受农民进城的冲击;其二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已经很大,不可能再吸纳农民;其三是每增加一个市民至少需一万元投入,现有基础设施和政府财力都难以负担。
此外,在横向对比中提出“城市病”因素,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一味发展大城市是一条失败的城镇化道路,导致城市贫民窟蔓延,城市环境恶化,不仅降低经济发展速度,还危及社会稳定。
这是我国必须引以为诫的城镇化方式。
“大家公认,我国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基本方向不是把人口集中到城市,而是在农村发展小城镇。
”论者还提出小城镇在联接城乡,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优势。
持此观点的建议是,“如果按5 万个小城镇计算,只要每个城镇吸纳2000 农民进城,就可解决1 亿劳力转移问题,如果单靠大城市安置,每个城市需吸纳150 万人,显然难以办到。
”相似的建议还有:使300 多小城市平均上升10 万人, 2000个县城平均扩大5 万人,5000个镇中选2000个好的造小规模农民城,可以吸引2 亿剩余劳力。
后来又有建议提出“一县建一市战略”。
第二种观点主张重点发展中型城市。
其理由是小城镇道路使农村城市界限模糊,是不正常的城市化政策逼出的病态。
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村村像城市,城城像农村”,有些小康村今天看是政绩,明天将成为发展成本。
中国十大城市经营模式 上
中国十大城市经营模式上第一节:城市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一、关于模式概念的论断1.西方学者对模式概念的理解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布鲁斯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一书中曾列举各家对经济模式的定义,一种认为,模式"意味着国民经济或其中一部分增长或运行的最简单形式的思想结构","在建立一个模式时,必须略去经济的不重要的因素,以便更清楚地表明基本因素"。
另一种则认为,经济理论旨在对抽象规律发生作用及其条件作详细说明,这种说明被称为经济理论的假设,而这类假设的系列被称为理论经济模式,或者说,模式表示经济运行机制的图式(弗·布鲁斯,1986年)。
前者倾向于假设内容的定量化说明,实际上是主张模式属于定量化研究的范畴,和上述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类型方法切近;而后者则既包括量的抽象,更重要的还在于质的方面的假设。
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布鲁斯基本赞同这样一种界定,即经济模式是对经济系统结构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抽象。
(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第50页)2.中国学者对模式概念的理解张仁寿和李红的《温州模式研究》在谈到温州模式时说:"温州模式,如同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一样,指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对温州农村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理论概括,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反映了中国农村那些经济发展类似温州地区的经验。
"顾松年认为,经济模式是对已有实践经验的概括,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原则规定和理论假设,是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实践加以遵循的规范。
和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路子相比,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实在的内容和动态特征。
3.区域发展理论中的模式概念从事国内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的王贵宸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所选择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经济。
4.社会学中的模式概念社会学家费孝通在90年代初认为:"模式是从发展方式上说的,因为各地的乡镇所具备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条件不同,在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路子。
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
我国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以广州、深圳等为中心的14个市县,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土地和劳动力等优势,与外来资源相结合,创造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外向型快速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发展道路。
具有四个典型特征:一是政府主导;二是外向经济;三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市场化;四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联动。
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特点。
苏南模式:是一种依靠“内向”型经济起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生产因素的聚集、产品市场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国外,而是依靠地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其外向性是在区域内部和国内市场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是这一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云南德宏模式:1985年德宏州全州开放为边境贸易区后,边境贸易迅速发展,不仅为地方开辟了新的财源,加快了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为国家和整个大西南地区开辟了一个新产品销售市场和可供利用的原料基地,使德宏一跃成为云南乃至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前沿。
东北模式: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森林、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工业为主的城市。
【典型例题】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右图是我国四个地区企业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沿海国家的兴衰成败。
中国城市化的例子
中国城市化的例子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城市化是指中国大陆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规模扩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成就,成为全球最为迅猛和规模最大的城市化实践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背景和趋势使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城市化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展现出强大的内需动力,促进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政策不断优化和推进,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使得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由于中国人口庞大,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城市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秩序失衡等。
同时,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也值得关注,如农民工的待遇问题、城乡差距的拉大等。
这些问题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和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定义和意义出发,探讨中国城市化的背景和发展情况。
同时,还将分析中国城市化的成功案例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详细介绍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中国城市化的实践经验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进行介绍和概括。
通过文章结构的清晰展示,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文章的逻辑关系和内容安排。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编写:2. 正文在本部分,将首先介绍城市化的定义和意义,然后探讨中国城市化的背景。
通过这两个方面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影响。
2.1 城市化的定义和意义这一部分将对城市化进行定义,并探讨城市化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
我们将介绍城市化的概念和内涵,并解释为什么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此外,我们还将指出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以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小城镇 的发展思路和模式
韩晓旭 张丽萍
摘 要: 自改革开放 以来 ,我 国经济在取 得发展 的同时大中城市也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但同样也 出现 了很 多问题。一些城市病的 出 现,我们不得 不寻找全新的发展道路,而小城镇 便是解决这一 问题 的最好方法。结合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和西方 国家 小城触 发展经验 ,我们试 图探寻全新 的小城镇 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 式,为的是不走 以前错误的小城镇发展道路,使这种全新 的小城镇发
1 、“ 珠江三角洲模式”,是东部模式的一种典型代表 , 位于 该地区的一些小城镇依靠临近港澳台、水运条件 便利等优势,通 过引进 资金和技术 ,带动了许多企业 的发展,广泛地吸引了大量 的劳动 力在当地就业 。这种模式便是由企业的发展带动小城镇建 设和发展的典型模式 。 2 、“ 浦东模式”,是 以开发区的建设带动整个地区城市化 的 典型模式。 3 、“ 温州模式 ”,走的是特色 的发展道路。该模式 以家庭 、 私营企业为特征,主要是 由自己投资,打造地方特色经济,向外 界打响了小城镇品牌 。 4 、“ 双阳模式 ”,是代表中部地区典型的小城镇模式代表 。 种是以传统资源 、传统工艺来进行 发展 ,另一种是 以市场驱动
展道路 与我 国的新农村建设 发挥合 力, 为促进我 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 贡 献力量, 吸引更多人的眼球感叹中国经济的腾 飞。
关键词 :城市化 小城镇 发展 思路 发展模式
自改革 开放 以来,我 国的经济得到 了飞速发展 。在经济发展 的同时大中城市也相应地得到 了发展。由于当前城市化 进程 的加 快 ,农村剩余 劳动力开始 向大城市涌入 ,慢慢地 ,大城市承担 了 全 国大部分人 口的政治、经济 、公共服务等功能,发展 已经趋 向 逐步饱和状态。在人 口不断增多的大城市,逐渐地 出现了很 多的 城 市病 ,例如最近几年出现 的雾霾天气 、城市内涝等 问题的出现 更是 凸显了城市的问题。 纵观世 界其他一些工业化 国家的发展路程,在工业化的初级 阶段 ,由于工业化需要更多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因此需要将 农业 的力量集中起来支持工业 ,但在 工业化达到相 当程度以后 , 工业便开始反哺农业 ,城市开始支持农村,从而实现工业与农业 的相 互 协调 发 展 。 从 以上两方面来说,我 国领导人借鉴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 , 同时结合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 中出现 的问题,得出城镇化 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小城 镇政策的提 出正好弥补了大城市中所遇到 的问题。 小城镇是介 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种形式。小城镇在不 断的 发展过程 中发挥 了 自身积 极的力量,这种形式为大城市吸纳农村 剩余 劳动力起了很大 的替代作用 ,也发挥 了城乡纽带结合作用。 在经济方面它承接 了大城市过剩的产能资本 ,不仅促进 了农村城 市化 的发展,还提 高了农 民的生活水平 ,丰富了农民的物质和精 神生活,提 高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党的十五大 、十六大和十七大均对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提出了 具体要求,2 0 0 9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作为 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了具体 部署 。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 ,是建设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 路的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模式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 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
标
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城市规 模的扩大和城市结构的调整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率:2021年中国城市化率 为64.72%
城市数量:截至2021年末,中国 城市数量为602个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城市人口数量:2021年中国城市 人口数量为91425万人
济效率。
城市管理模式
城市管理定义
城市管理模式是指城市管理 的方式和方法,包括管理体 制、机制和手段等方面
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 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城市管理模式的选择应根据 城市发展阶段、特点和需求
来确定
城市管理模式应注重科学性、 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以实现 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合作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促进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优化资源配置和协同发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效率 推动国际城市间的合作与共赢
中国城市管理 创新实践
数字化城市管理
单击添加标题
定义: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 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 对城市进行精细化、智能化 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
单击添加标题
特点:数字化城市管理具有 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实时 监控、预测预警等功能,能 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优化 城市资源分配,提升城市居
美国的城市管理模式:强调市场化和私有化,注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协调。 欧洲的城市管理模式:以公共部门为主导,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的建设。 亚洲的城市管理模式:以政府规划和开发为主导,注重城市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推动。 拉美的城市管理模式:强调社区参与和城市治理,注重城市贫困和住房问题的解决。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多元化模式
在西北部地 区, 城市将沿河、沿江、沿交 通干 线呈 带状 密集分布。在东南部地 区, 城 市除了沿海、 沿江、 沿交通干鳗呈带状 密集舟布外 ,还将呈现 出不 同层旋 的群 状、圈状 密集分布,如珠江三角洲、长江 三角洲、 津唐地 区、 中南地 区、 京 辽 四川
省份 不舟伯仲。河北 、 河南、 湖北 、 湖南、
安徽 、江西等人 口太省 的城市化条件相
对优 越, 潜力 大, 但起点低, 务艰 巨, 任 将 在本世纪 中叶实现城 市化。四川、重庆 、 云 南 、 州 、 西 、 西 、 肃等 西 部 省 市 贵 广 陕 甘 区受 自然条 件和 经济 社会发晨 曲制 约 , 城 市化水平低 , 难度大 , 实现城市化需要 更长时间曲艰苦努力。
国经济 社会发 展和 自抟选择曲结果 .也
将是 我国未来城镇 布局的正常状态。我 国城 市的 多元化布局 同样表现在西北部
地 区和 东 南部 地 区 内部 曲 不 同层 姨 上 。
现城 市化的地 区。辽 宁、 吉林、 黑龙江等
东北三省城市亿基础条件蓑好 ,起点蓑 南 沿 海
市化发展 阶段的多元 化
世界城市化历史表 明 一个国家 f 地
区) 城 市化 进 程 太体 上 要经 历韧 始 、发
展 、成熟三个 阶授。根据 第五欢^ 口普
查 , 0 0年 我 国城 市 化 率达 3 % .比按 20 6
大 中小城 市与小城镇协调 发展 : 城镇规模 结构的 多元化
8 % 以 上 的 高 水 平 上 进 入城 市 化 成 熟 阶 5
夏、 西藏、 内蒙百等 四 每 百万人 口建制
市数量不仅 为四川 、 安徽 、 河南等省 区的 2— 3倍 , 而且高于 经济相对发展 的 山东、 江 苏、 东 、 广 浙江等省份。按每百亿元 国 内生产 总值设置 的建 制市数量计算 ,西 北部地 区比东南部地 区高 1 5 。所 . 1% 若说 我国城 市布 局不 均衡 ,更突 出曲表 现是 与^ 口分布 却经济发展水平 的不均 衡。推进我 国域市的均衡布局, 西北部地 区城 市数量 当然应该 继续增 加 ,但主要
新型城镇化推向全国的多种模式选择
这些年来在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天津模式、成都模式、广东模式以及江苏模式和浙江模式。
从共同性来看,分析人士将之总结为:工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农地向集约经营集中,村民向新型社区集中和土地有偿转让使用。
鉴于此,各地的共同经验可能会集中整合,作为全国性规范推出。
成都模式。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天津模式:以宅基地换房集中居天津模式。
天津的小城镇发展主要又分为四拓展型和“三集中”型。
其主要做法为乡镇农民的安置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题。
将农民的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苏南模式: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苏南模式。
苏南地区采取以乡镇政府为主组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的主要特征: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新型城镇化的障碍与制度突破口有望率先在户籍制度上打开缺口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型城镇化重中之重城镇化新阶段:政策剑指改善民生城镇化两大趋势:城中村改造与新城镇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云南德宏模式的推进动力是边贸发展。
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了郊区城市化;东北模式是随着资源的开发,产生的劳动力职能变化和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云南德宏模式是由于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到这里务工经商,推动了区域城市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