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体污染与污染源知识课件
合集下载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fd3afc26294dd88d0d26b2c.png)
3.水资源的特性(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
A B C D 资源的循环性 储量的有限性 分布的不均衡性 利用的多用性
E
利害的两重性(图)
5
4.地球上局部存在水荒的原因
A B C 淡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平衡 城市、工业区高度集中,耗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突出。(图A) (图B)
二.天然水的水质 1.天然水化学成份的形成 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3.各种类型的天然水质 4.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放射性类
来源:核武器试验;原子能工业排放或泄漏 。 危害:主要通过α、β、γ等射线损害人体组织,并可在人
体内蓄积,促成贫血、白血球增生、恶性肿瘤等病
症,严重的可导致生命危险。
19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1.推流迁移:指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迁移作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浓度也不变 2.分散作用:包含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三个方面。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但浓度减小 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与浓度均发生变化
1.有机物生物化学分解 ①水解反应: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
结合生成较简单化合物的反应。
②氧化反应:包括脱氢作用和脱羧作用两类 2.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代表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油类;蛋白质 (1)碳水化合物
25
(2)脂肪和油类
(3)蛋白质
26
需氧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体外发生水解, 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都是生成各 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解,其最终产物是CO2、 H2O及NO3-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程, 其最终产物除CO2、H2O外,还有NH3、有机酸、醇等。 2.耗氧有机物降解与溶解氧的平衡 在污染河流中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影响着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耗氧作用:指有机物分解和有机体呼吸时耗氧,使水中溶解
水污染 PPT课件
![水污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ed211b90d6c85ec3ac695.png)
水污染源2水污染源的分类介绍四种分类方式人为污染源地面水污染源3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分1按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分天然污染源2按受纳水体分地下水污染源物理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点污染源海洋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非点污染源面污染源4按污染源的分布特征分
水污染
九寨沟的水(五花池)
水污染的一组图片
图中的水到底怎么了?
5、难降解有机物
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 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通过食 物链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它们中的 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的含量 下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 用。
6、石油类
主要来源于船舶废水、工业废水、海上石油开 采及大气石油烃沉降 。它会阻止氧进入水中, 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还会粘 附在鱼鳃上,使之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还会抑 制水鸟产卵和孵化。食用在含有石油的水中生 长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
吉林石化分公司2005年11月13日爆炸
松花江受污染 哈尔滨停水四天
陀江水污染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 内的四条河流------雅砻江、岷 江、沱江、嘉陵江 。它们丰 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 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 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 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 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 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 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 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
案例一: 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
水俣病——汞污染
痛痛病——镉污染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汞 (Hg)、镉(Cd)、铅(Pb)和铬 (Cr)等。
日本的水俣病患者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化 工、冶金、电子和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工 业废水。
在日本发生水俣病的地区,鱼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能在生物体内积 累,不易排出体外,因此危害极大。 和贝类体内汞的浓度比水中高出上 万倍。
水污染
九寨沟的水(五花池)
水污染的一组图片
图中的水到底怎么了?
5、难降解有机物
指难以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能 在水中长期稳定地存留,并通过食 物链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它们中的 一部分化合物即使在十分低的含量 下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 用。
6、石油类
主要来源于船舶废水、工业废水、海上石油开 采及大气石油烃沉降 。它会阻止氧进入水中, 妨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同时,石油还会粘 附在鱼鳃上,使之呼吸困难直至死亡,还会抑 制水鸟产卵和孵化。食用在含有石油的水中生 长的鱼类等水产品,会危及人体健康。
吉林石化分公司2005年11月13日爆炸
松花江受污染 哈尔滨停水四天
陀江水污染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 内的四条河流------雅砻江、岷 江、沱江、嘉陵江 。它们丰 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 府之国。可是2004年2月到3月, 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 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 的生态灾难。当时,因为大量 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 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 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 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
案例一: 日本的水俣病和痛痛病
水俣病——汞污染
痛痛病——镉污染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是:汞 (Hg)、镉(Cd)、铅(Pb)和铬 (Cr)等。
日本的水俣病患者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主要来源:化 工、冶金、电子和电镀等行业排放的工 业废水。
在日本发生水俣病的地区,鱼 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能在生物体内积 累,不易排出体外,因此危害极大。 和贝类体内汞的浓度比水中高出上 万倍。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https://img.taocdn.com/s3/m/5d1b0dcc6294dd88d0d26bea.png)
C( x ) C0 exp[(kx / u)]
式中:C(x) ——下游处的浓度 ;C0——污染 物起始浓度;u —— 断面平均流速;k—— 污 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
• 如考虑本底浓度,式中的C0均可按照河 流混合稀释模型来计算:
C1Q C2 q C0 Qq
Q——河流的流量; C1—— 河流中污染物的本底浓度; q——排入河流的污水的流量; C2—— 污水中的某污染物浓度。
• 用BOD、DO两组方程式来表达水质变化。则 S-P模型的基本形式:
dL k1 L dt dc k1 L k2 (cs c ) dt
这两个方程式是耦合的。当取边界条件时
L L0 , t 0 C C0 , t 0
• 可得解析解为
L L0e k1 L0 k1t k2t k2t C C ( e e ) ( C C ) e s s 0 k2 k1
式中:c——河流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cs——河流水中饱和溶解氧的浓度; k——质量传递系数; A——气体扩散的表面积; V——水的体积。
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缩写为 DO):溶解在水 体中的分子氧。
生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的氧化过程
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消耗于
饱和溶解氧:在未受污染的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氧 的最大值。
③总有机碳量(TOC):水中溶解性和 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 ④ 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全部被 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氢、 氮、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硫等。此时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 氧量。 • 在水质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BOD5与 TOC或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通过实验建立相关,则可快速测定出 TOC,从而推算出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62038713453610661ed9f45a.png)
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点源
非点源
第一节 概述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点源污染 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类污水 由管道收集后集中排放,称 为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大面积的农田地面径流或雨水径流产生的水体污 染,由于其进入水体的方式是无组织的,称为非 点源污染或面源污染。
第一节 概述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点源污染
淮河边的癌症村
• 2013年07月18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 肿瘤死亡图集》数
• 字版出版,该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 染的直接关系。
• 2010年,国家疾控中心编著的《淮河流域重
点地区死因监测分
• 析结果汇编》显示,
• 这一年宿州埇桥区
• 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150
• 人,沈丘死亡1724人。
富营养湖 营养物质丰富 浮游藻类较多 有根植物茂盛 湖盆通常较浅 湖底多为淤泥沉积物 水质混浊发暗 湖水温度较高 特征性鱼类:草、鲤、鲢等
湖泊富营养化图片
水华
云南滇池富营 养化现象严重
凤眼莲:
云南昆明的滇池,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 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 什刹海
第一节 概述
来水水质较差
水
污染源输入
华
爆
温度升高
发
光照时数延长
城区环境补水量的锐减
海洋富营养化图片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 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 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 而得名。
赤潮的海水都有臭味, 它主要会使水体变粘稠, 附着在鱼虾表皮和鳃上, 导致鱼虾呼吸困难而死 亡;许多赤潮生物还有 较大毒性,因此它对海 洋捕捞业、养殖业的危 害极大。
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 ppt课件
![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物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734442de80d4d8d15a4f61.png)
20
❖ ② 来源 天然水中过量的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三个
途径: 1)化肥(主要来源):
❖ 2)生活污水的粪便(N的主要来源)和含磷 洗涤剂:
❖ 3)雨、雪对大气的淋洗和对磷灰石、硝石 和鸟粪层的冲刷。
21
❖ ③ 危害 1)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将导致水生物,主要是各
种藻类大量繁殖。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使水体 处于严重缺氧,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3
❖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方式: 点源和面源
点源:指以点状形式排放而使水体造成污染 的发生源。
面源: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而造成 水体污染的发生源。
4
❖ 2)几种水体污染源的特点 (1)生活污染源 由人类消费活动产生的污水,包括由厨房、
浴室、厕所等场所排出的污水和污物。 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 ① 不溶物质: ② 胶体物质 ③溶解物质
5
这三类物质多为 无机盐类: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和钠、
钾、钙、镁等重碳酸盐; 有机物质: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
白质和尿素等; 各种微量金属:如Zn、Cu、Cr、Mn、Ni、
Pb等; 各种洗涤剂、多种微生物。
6
❖ (2)工业污染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污水、废液等统称工
业废水。 ① 废水:工业用冷却水; ② 污水 ③ 废液:
13
❖ ④ 有机有毒物质 有机有毒污染物质的种类很多,且这类物质的污染影
响、作用也不同。主要有:酚类化合物、有机农药、石 油等。
14
❖ 2)主要的水体污染物 (1)需氧有机污染物 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
是水体中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物。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物
质经微生物作用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即 二氧化碳和水。
❖ ② 来源 天然水中过量的植物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三个
途径: 1)化肥(主要来源):
❖ 2)生活污水的粪便(N的主要来源)和含磷 洗涤剂:
❖ 3)雨、雪对大气的淋洗和对磷灰石、硝石 和鸟粪层的冲刷。
21
❖ ③ 危害 1)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将导致水生物,主要是各
种藻类大量繁殖。藻类过度生长繁殖将使水体 处于严重缺氧,而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3
❖ 按污染物排放的空间分布方式: 点源和面源
点源:指以点状形式排放而使水体造成污染 的发生源。
面源: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而造成 水体污染的发生源。
4
❖ 2)几种水体污染源的特点 (1)生活污染源 由人类消费活动产生的污水,包括由厨房、
浴室、厕所等场所排出的污水和污物。 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按其形态可分为: ① 不溶物质: ② 胶体物质 ③溶解物质
5
这三类物质多为 无机盐类: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和钠、
钾、钙、镁等重碳酸盐; 有机物质: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
白质和尿素等; 各种微量金属:如Zn、Cu、Cr、Mn、Ni、
Pb等; 各种洗涤剂、多种微生物。
6
❖ (2)工业污染源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污水、废液等统称工
业废水。 ① 废水:工业用冷却水; ② 污水 ③ 废液:
13
❖ ④ 有机有毒物质 有机有毒污染物质的种类很多,且这类物质的污染影
响、作用也不同。主要有:酚类化合物、有机农药、石 油等。
14
❖ 2)主要的水体污染物 (1)需氧有机污染物 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
是水体中最常见的一种污染物。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物
质经微生物作用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即 二氧化碳和水。
《水体污染与自净》课件
![《水体污染与自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1bec68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d.png)
污染物通过排放、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水体,在水体中扩散。
污染物的输入与扩散
污染物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逐渐降低浓度。
物理和化学净化过程
污染物在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作用下被降解或转化。
生物净化过程
净化后的水体通过排水、蒸发等方式输出,最终归宿为大气、土壤或地下水等环境要素。
输出与归宿
延时符
水体自净的影响因素
能力目标
培养环保意识,认识到水体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水体保护行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延时符
水体污染概述
总结词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破坏水体的正常功能。
详细描述
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水体,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发生改变,水质恶化,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
总结词
无机污染物质包括重金属离子、酸碱、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甚至会导致生物死亡。同时,无机污染还会影响水的用途,使水变得不适宜饮用或灌溉。
详细描述
生物污染是指由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来源于医院、养殖场、屠宰场等产生的污水。
生物污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原生动物等,这些生物在水体中繁殖,不仅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还会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延时符
水体自净原理
水体的物理作用包括稀释、扩散、沉淀等,有助于降低污染物浓度。
物理作用
化学作用
生物作用
水体的化学作用包括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有助于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性质,降低毒性。
水体的生物作用包括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动物转化等,有助于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水污染中,点与非点污染源污染的差别有: ①非点污染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可达几个数量级, 而点源的变化很小;②非点污染源在暴雨或暴雨 后对水质的影响最大,而点源却在水体流量较小 时影响大;③一般说来,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 非点污染源的方法是良好的土地经营管理技术, 未开发地区的自然保护,以及控制城市的建筑群 等。
3.5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5.1 水体污染来源 人类活动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直接排放
江河湖海,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类活动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1)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污水和废液等,统称 工业废水。这类废水成份极其复杂,量大面广,有 毒物质含量高,其水质特征及数量随工业类型而异, 大致可分三大类:①含无机物的废水,包括冶金、 建材、无机化工等废水;②含有机物的废水,包括 食品、塑料、炼油、石油化工以及制革等废水;③ 兼含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废水,如炼焦、化肥、合成 橡胶、制药、人造纤维等。
与卫生标准C的比值,基本计算公式为:
Pi=mi/Ci P=∑mi/Ci 式中,P为某工厂的等标排放量mi为某污 染物质的流失量(g/a);Ci为某污染物质卫生 标准的阈浓度(mg/L);Pi为某污染物等标排 放量(g/a)。
3.3.2.7 其它
污染物和污染源对环境潜在污染能力的评价以 及污染源的污染程度的比较,除了上述介绍的 几种评价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单位产量排污系数 和单位产值排污系数来评价和比较。这种方法不 但可以掌握污染物和污染源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影 响程度,同时,也可以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 术水平。
Pn=∑Pi=∑Ci/Coi*Qi (i=1,2,3,…,n) ③某个流域(或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m),是其 中若干(m个)工厂(污染源)的综合等标污染负荷之
和。
Pm=∑ Pn 根据各类等标污染负荷值,即可相应计算出某
流域(或区域)、某工厂、某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对污染负荷比进行分析、比较,就可确定出主要
尽管排污量法简单、粗糙,但正由于其简单易行, 至今仍然在不少场合下袭用。
3.3.2.1 污径比法
此法基于比较污染源所排放的废、污水流量与 纳污水体径流量之比。
优点是考虑了纳污水体流量大小不同这一特点。 排污量相同的污染源,在排入流量大的水体的重 要性显然要小于流量小的纳污水体。
弱点:其一,只考虑了纳污水体的流量,而未 考虑纳污水体的本底水质。较大污染源排入十分 清洁的水体与较小污染源排入已污染水体的情况 无法区别;其二,未考虑废、污水的浓度及污染 物质类别不同而引起环境效应的差异。
3.4.2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 例1:
Dij=∑Ci,jVtij(1-f1)(1-f2)
式中:Dij:为t年j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Cij:为基准年i行业j污染物排放系数(吨/万元); Vtj:为t年i至j行业的产值(万元/年); f1、f2:分别为环境管理和污水治理水平系数与
行业工艺科技水平系数。
(1)单位产量的某污染物排放量 Mi=Qi/W
式中,Mi为每吨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kg/t);Qi为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a);W 为产品的产量(t/a)。 (2)单位产值的排污系数
Ni=Qi/U 式中,Ni每万元产值的某污染物排放量 (kg/万元);Qi为某污染物排放量(kg/a); U为产品的产量(万元/a)。
3.4 污染源预测
3.4.1 工业污水量预测 3.4.1.1 经济发展预测
V=V0(1+δ)n δ:经济年均增长率; n:间隔年数; V0:基准年产值; V
3.4.1.2 工业废水量预测
(1)例1 Qt=∑∑Vtijdi(1-Pt)×10-4 Qt:t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年); Vtij:为t年j地区i行业的工业产值(万元/年); di:为基准年行业的排污系数(吨/万元); Pt:为t年工业用水重复率(%)的增量; j:为预测区域的地区数;
i:为预测的行业数。
(2) 例2 Qi=DG(1-op) =DG(1-(P2-P1)/(1-P1))
式中: Qi:预测年份的工业废水量(万立方米); D:预测年份工业产值(亿元) G:基准年万元产值工业废水量(立方米/万元) op:预测年份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的增量(%) P2、P1:分别为预测年和基准年工业用水循环利 用率(%)。
第三章 水体污染与污染源
3.1 水体污染的概念
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河 流、湖泊、水库、海岸与水域,因而污染 水体和底泥,使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组 成及底泥情况恶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 值称为水体污染。——引自《中国大百科 全书〈环境科学〉》
3.2 污染源分类
3.2.1 分类 凡排出或释放的污染物能引起水污染的来源和
(2)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各种污水混合液,统称 生活污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集中,城市生活污 水已成为一个重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包括厨房、 洗涤、浴室用水以及粪便等,这部分污水大多通 过城市下水道与部分工业废水混合后排入天然水 域,有的还汇合城市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由城 市下水道排出的废污水成分也极为复杂,其中大 约99%以上的是水,杂质约占0.1%~1%。
或一个流域的排毒系数:
Fn=∑Fi Fm=∑Fn Fi值完全是一个反映污染物排放水平的系数, 它不反映任何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作为污染
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各种不同性质的污染物,
通过这种标准化计算,具有了相同量纲,相互之
间就有了可比性,为进一步运算打下了基础。
3.3.2.6 等标排放量
等标排放量(P)是污染物的绝对流失量m
随着对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非点污 染的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如美国非点污 染源造成的水质问题占全部水质问题的一 半以上,每年排入江河的泥沙一半来自农 田,还有80%氮和90%的磷是随土壤进入 水体的。因此,在考虑水体污染源时,非 点污染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3.3.1 调查 为准确地掌握污染源排放的废、污水量及其中
A=A0(1+p)n 式中:A:预测年份人口数;
A0:基准年人口; p:人口增长率; n:规划年与基准年的年数差值。 一般预测年份人口数,可采用地方人口规划量、 无地方规划量时,采用上述人口预测方法进 行预测。
(2)生活污水量预测 Q=0.365A·F
式中:Q:生活污水量(万立方米/年); A:预测年份人口数(万人); F:人均生活污水量(升/(日·人))。
Pi=Ci / Coi*Qi 式中:Pi为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或t/a); Ci为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oi为某污染物 的排放标准(mg/L);Qi为含某污染物废水排放量 (t/d或t/a)。
②各污染物的综合等标污染负荷(Pn),是其所排 入的若干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本计算公式为:
Fi=mi/di 式中,Fi为某污染物排毒系数(人);mi为某污染 物排放量(kg);di为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g/人), 指能够导致一个人出现中毒反应的污染物最小摄入
量(g)。对于废水,d=某种污染物的慢性中毒阈剂
量(mg/kg)×成年人平均体重(55k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据此基本公式,可以求出一个工厂、一个地区
由于制定废水排放标准时,已考虑了污染物的 毒性,所以这一方法已含有其对环境污染的危 害程度。
3.3.2.4 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1)等标污染负荷是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评价标 准,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各种污 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并通过求和得到某个污染 源(工厂)、某个地区和全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 ①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定义为:
Qfi:径流量(m3/年)。
(2) Qfi=F′iΨiHr·10-3 式中:F’i:流失区面积(m2);
Ψi:径流系数, Hr:降雨量(mm/年)。 i为不同下垫面,分为 i=1 稻田 2 山地 3 旱地 4 村镇
3.4.4.2 计算方法
(1)a.据资料求得流域中稻田、山地、旱地
和村镇的面积F’i(单位m2);b.求得年降雨 量Hr;c.查表3.4.4.1-2得Ψi。 (2)据F’i、Hr、Ψi据公式3.4.4.1-2求得径 流量Qfi。 (3)查表3.4.4.1-1得Crsi,据Crsi和Qfi,利用 公式得面污染源发生量Mss。
场所称为水体污染源。污染源可按下述原则分 类:
(1)按污染物的成因。可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 源和人为污染源。
(2)按排放污染物的性质。可分成物理污染源(如 热能、放射性物质等),化学污染源和生物污染源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3.2.2 非点污染源 没有确定空间位置的污染源称为非点污染源
(面源)。它们分散、范围大,难于监测和控制, 又不能用排放标准来衡量。
3.3.2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将调查所得到的大量数据
进行处理,以确定各行业、各地区或各流 域中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评价过 程的实质,就是将污染源调查的数据进行 “标准化”处理,将其转换成相互可比较 的量,据此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相对重 要性。
3.3.2.1 排污量法 简单地统计各污染源的排污量,而后,以最大排
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占综合等 标污染负荷(Pn)的百分比,称为等标污染 负荷比(Ki),计算公式为:
Ki=Pi/Pn 某流域内工厂污染负荷比用Kn表示: Kn=Pn/Pm
3.3.2.5 排毒系数
污染物的排毒系数(Fi),是假设污染物充分、长 期作用于人体时,可以引起慢性中毒的人数,其基
所含污染物的特性,找出其时空变化规律,需 要对污染源进行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污染源所在地周围环境状况;单位生产、生活活 动与污染源排污量的关系;污染治理情况;废、 污水量及其所含污染物量;排放方式与去向;纳 污水体的水文水质状况及其功能;污染危害及今 后发展趋势等。
3.5 水体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3.5.1 水体污染来源 人类活动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废物直接排放
江河湖海,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类活动 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
(1)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污水和废液等,统称 工业废水。这类废水成份极其复杂,量大面广,有 毒物质含量高,其水质特征及数量随工业类型而异, 大致可分三大类:①含无机物的废水,包括冶金、 建材、无机化工等废水;②含有机物的废水,包括 食品、塑料、炼油、石油化工以及制革等废水;③ 兼含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废水,如炼焦、化肥、合成 橡胶、制药、人造纤维等。
与卫生标准C的比值,基本计算公式为:
Pi=mi/Ci P=∑mi/Ci 式中,P为某工厂的等标排放量mi为某污 染物质的流失量(g/a);Ci为某污染物质卫生 标准的阈浓度(mg/L);Pi为某污染物等标排 放量(g/a)。
3.3.2.7 其它
污染物和污染源对环境潜在污染能力的评价以 及污染源的污染程度的比较,除了上述介绍的 几种评价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单位产量排污系数 和单位产值排污系数来评价和比较。这种方法不 但可以掌握污染物和污染源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影 响程度,同时,也可以衡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 术水平。
Pn=∑Pi=∑Ci/Coi*Qi (i=1,2,3,…,n) ③某个流域(或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m),是其 中若干(m个)工厂(污染源)的综合等标污染负荷之
和。
Pm=∑ Pn 根据各类等标污染负荷值,即可相应计算出某
流域(或区域)、某工厂、某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对污染负荷比进行分析、比较,就可确定出主要
尽管排污量法简单、粗糙,但正由于其简单易行, 至今仍然在不少场合下袭用。
3.3.2.1 污径比法
此法基于比较污染源所排放的废、污水流量与 纳污水体径流量之比。
优点是考虑了纳污水体流量大小不同这一特点。 排污量相同的污染源,在排入流量大的水体的重 要性显然要小于流量小的纳污水体。
弱点:其一,只考虑了纳污水体的流量,而未 考虑纳污水体的本底水质。较大污染源排入十分 清洁的水体与较小污染源排入已污染水体的情况 无法区别;其二,未考虑废、污水的浓度及污染 物质类别不同而引起环境效应的差异。
3.4.2 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1) 例1:
Dij=∑Ci,jVtij(1-f1)(1-f2)
式中:Dij:为t年j污染物排放量(吨/年); Cij:为基准年i行业j污染物排放系数(吨/万元); Vtj:为t年i至j行业的产值(万元/年); f1、f2:分别为环境管理和污水治理水平系数与
行业工艺科技水平系数。
(1)单位产量的某污染物排放量 Mi=Qi/W
式中,Mi为每吨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量 (kg/t);Qi为某污染物的排放量(kg/a);W 为产品的产量(t/a)。 (2)单位产值的排污系数
Ni=Qi/U 式中,Ni每万元产值的某污染物排放量 (kg/万元);Qi为某污染物排放量(kg/a); U为产品的产量(万元/a)。
3.4 污染源预测
3.4.1 工业污水量预测 3.4.1.1 经济发展预测
V=V0(1+δ)n δ:经济年均增长率; n:间隔年数; V0:基准年产值; V
3.4.1.2 工业废水量预测
(1)例1 Qt=∑∑Vtijdi(1-Pt)×10-4 Qt:t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年); Vtij:为t年j地区i行业的工业产值(万元/年); di:为基准年行业的排污系数(吨/万元); Pt:为t年工业用水重复率(%)的增量; j:为预测区域的地区数;
i:为预测的行业数。
(2) 例2 Qi=DG(1-op) =DG(1-(P2-P1)/(1-P1))
式中: Qi:预测年份的工业废水量(万立方米); D:预测年份工业产值(亿元) G:基准年万元产值工业废水量(立方米/万元) op:预测年份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的增量(%) P2、P1:分别为预测年和基准年工业用水循环利 用率(%)。
第三章 水体污染与污染源
3.1 水体污染的概念
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河 流、湖泊、水库、海岸与水域,因而污染 水体和底泥,使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组 成及底泥情况恶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 值称为水体污染。——引自《中国大百科 全书〈环境科学〉》
3.2 污染源分类
3.2.1 分类 凡排出或释放的污染物能引起水污染的来源和
(2)人们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各种污水混合液,统称 生活污水。随着人口的增长与集中,城市生活污 水已成为一个重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包括厨房、 洗涤、浴室用水以及粪便等,这部分污水大多通 过城市下水道与部分工业废水混合后排入天然水 域,有的还汇合城市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由城 市下水道排出的废污水成分也极为复杂,其中大 约99%以上的是水,杂质约占0.1%~1%。
或一个流域的排毒系数:
Fn=∑Fi Fm=∑Fn Fi值完全是一个反映污染物排放水平的系数, 它不反映任何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作为污染
评价的一个客观指标。各种不同性质的污染物,
通过这种标准化计算,具有了相同量纲,相互之
间就有了可比性,为进一步运算打下了基础。
3.3.2.6 等标排放量
等标排放量(P)是污染物的绝对流失量m
随着对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非点污 染的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如美国非点污 染源造成的水质问题占全部水质问题的一 半以上,每年排入江河的泥沙一半来自农 田,还有80%氮和90%的磷是随土壤进入 水体的。因此,在考虑水体污染源时,非 点污染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3.3.1 调查 为准确地掌握污染源排放的废、污水量及其中
A=A0(1+p)n 式中:A:预测年份人口数;
A0:基准年人口; p:人口增长率; n:规划年与基准年的年数差值。 一般预测年份人口数,可采用地方人口规划量、 无地方规划量时,采用上述人口预测方法进 行预测。
(2)生活污水量预测 Q=0.365A·F
式中:Q:生活污水量(万立方米/年); A:预测年份人口数(万人); F:人均生活污水量(升/(日·人))。
Pi=Ci / Coi*Qi 式中:Pi为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或t/a); Ci为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oi为某污染物 的排放标准(mg/L);Qi为含某污染物废水排放量 (t/d或t/a)。
②各污染物的综合等标污染负荷(Pn),是其所排 入的若干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本计算公式为:
Fi=mi/di 式中,Fi为某污染物排毒系数(人);mi为某污染 物排放量(kg);di为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g/人), 指能够导致一个人出现中毒反应的污染物最小摄入
量(g)。对于废水,d=某种污染物的慢性中毒阈剂
量(mg/kg)×成年人平均体重(55k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据此基本公式,可以求出一个工厂、一个地区
由于制定废水排放标准时,已考虑了污染物的 毒性,所以这一方法已含有其对环境污染的危 害程度。
3.3.2.4 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1)等标污染负荷是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评价标 准,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各种污 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并通过求和得到某个污染 源(工厂)、某个地区和全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 ①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定义为:
Qfi:径流量(m3/年)。
(2) Qfi=F′iΨiHr·10-3 式中:F’i:流失区面积(m2);
Ψi:径流系数, Hr:降雨量(mm/年)。 i为不同下垫面,分为 i=1 稻田 2 山地 3 旱地 4 村镇
3.4.4.2 计算方法
(1)a.据资料求得流域中稻田、山地、旱地
和村镇的面积F’i(单位m2);b.求得年降雨 量Hr;c.查表3.4.4.1-2得Ψi。 (2)据F’i、Hr、Ψi据公式3.4.4.1-2求得径 流量Qfi。 (3)查表3.4.4.1-1得Crsi,据Crsi和Qfi,利用 公式得面污染源发生量Mss。
场所称为水体污染源。污染源可按下述原则分 类:
(1)按污染物的成因。可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 源和人为污染源。
(2)按排放污染物的性质。可分成物理污染源(如 热能、放射性物质等),化学污染源和生物污染源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3.2.2 非点污染源 没有确定空间位置的污染源称为非点污染源
(面源)。它们分散、范围大,难于监测和控制, 又不能用排放标准来衡量。
3.3.2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将调查所得到的大量数据
进行处理,以确定各行业、各地区或各流 域中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评价过 程的实质,就是将污染源调查的数据进行 “标准化”处理,将其转换成相互可比较 的量,据此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相对重 要性。
3.3.2.1 排污量法 简单地统计各污染源的排污量,而后,以最大排
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占综合等 标污染负荷(Pn)的百分比,称为等标污染 负荷比(Ki),计算公式为:
Ki=Pi/Pn 某流域内工厂污染负荷比用Kn表示: Kn=Pn/Pm
3.3.2.5 排毒系数
污染物的排毒系数(Fi),是假设污染物充分、长 期作用于人体时,可以引起慢性中毒的人数,其基
所含污染物的特性,找出其时空变化规律,需 要对污染源进行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污染源所在地周围环境状况;单位生产、生活活 动与污染源排污量的关系;污染治理情况;废、 污水量及其所含污染物量;排放方式与去向;纳 污水体的水文水质状况及其功能;污染危害及今 后发展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