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2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2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设计理念建构主义教育学者所倡导的“抛锚式教学”,也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对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我尝试将“抛锚式教学”和“探究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先利用学生生活常识以及学生课前探究实验的现象给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我解决问题,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同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教学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内容,是在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基础上对细胞膜功能的认识;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来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全章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本章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本节课通过水分跨膜运输的实例,总结水分进出细胞的特点。

其中,“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一个探究实验,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而且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探究实验,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悟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为探究性学习开拓道路。

2.学习者的分析:对于本节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扩散的现象都有一定体会。

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学习目标:说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进行图表的解读。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难点:主动运输三、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案制作、学案批改、道具制作。

四、教学流程环节一:课程导入运用中央新闻联播里的一科技新闻视频导入。

该科技新闻内容为“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世界级成果——首次揭示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视频结束后。

请一位学生起来说一下他看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想一想葡萄糖借助转运蛋白通过细胞膜这个“门”的方式是什么呢? 那么像H20、02 等其他物质又是怎样通过的呢? ”让学生进行问题思考。

由此导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

环节二:知识梳理通过知识梳理环节,对学生预习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经在课前完成,所以该环节用时2分钟。

(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1)水分子、氧气、二氧化碳等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溶液的浓度差。

这些小分子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

(2)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如葡萄糖等,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

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作协助扩散。

(3)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

物质通过此方式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两侧有浓度差。

2、主动运输(1)K+、Na+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营养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生命活动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当细胞摄取大分子物质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上课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上课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上课教案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反响,那么反响的原料如何运进细胞?代谢废物又如何运出细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效果进入明天的学习。

二、进入新课【完成预学案】时间:8Min 要求:先生独立完成【出示学习目的】1.经过预学说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种类2.经过课堂探求能准确说出自在分散、协助分散和自动运输的特点3.可以在教员的引导下举例每种运输方式所对应运输对象的实例4. 可以说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的转运方式及特点【先生活动一】小组协作对比归结并记忆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

〔讨论时间9分钟〕•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几种?•2、两种主动运输的方式有什么异同?•3、自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是什么?【先生展现】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一〕主动运输1、自在分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分散。

物质经过复杂的分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在分散。

不需求载体蛋白,也不需求消耗ATP,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分散葡萄糖不能经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经过细胞膜,是由于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分散,叫做协助分散。

不需求消耗ATP。

自在分散和协助分散统称为主动运输。

〔二〕自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求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求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响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自动运输。

如Na+、教学过程K+、Ca2+的吸收。

二、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胞吞和胞吐1、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外表,这局部细胞膜内陷构成小囊泡进入细胞外部,这种现象叫胞吞。

2、胞吐:细胞需求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构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先生活动二】运用表格归结总结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优秀教案(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优秀教案(7页)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I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所以本节的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以后进一步的生物学习奠定基础知识。

二、学情分析:在本章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但还未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原理进行学习。

本节内容就是系统的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生对其中涉及的知识已经有一些了解,所以本节内容对于高中学生并不难理解,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

六、教学媒体:教科书、板书等七、教学过程:导言: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以及细胞内含有的水,糖类等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作为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那么反应的原料如何运进细胞?代谢废物又如何运出细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今天的学习。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我们先来回忆一个初中大家做过的一个物理实验。

在一个盛有清水的通过熟知的知识转移到要学的知识上,用物理上的扩散烧杯中滴一滴红墨水后会怎么样呢?变成浅红色的了吧!它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动吧!大家一定很清楚这就是初中物理中的扩散试验,那么它具有什么特点呢?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几个问题:1.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外界帮助吗?2.这个过程需要能量吗?3.这个过程能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吗?回忆初中物理知识理解自由扩散的特点回答:1.不需要2.不需要3.不能类比的方法学习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高中必修1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1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分子与细胞高中必修1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1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

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同时,高中学生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结合教师的引导。

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细胞物质交换的功能,本章前两节也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继续探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方式和原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举例说明胞吞与胞吐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1、列表归纳出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

2、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和描述胞吞与胞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否定一刀切的认识事物的方式。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难点:主动运输。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1、让学生学生自学课本P70-72完成自主学案。

2、检查学生完成资料情况。

3、总结学生的回答情况,并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解析4、播放自由扩散的动画。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一、自由扩散(1)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

(2)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运输②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③不需要消耗能量(3)实例:水、气体、甘油和乙醇等脂溶性物质。

5、播放协助扩散的动画。

教师边播放边讲解:二、协助扩散(1)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2)特点:①顺浓度梯度运输②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③不需要消耗能量(3)实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6、教师展示: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离子浓度比的表格引导讨论:观察此表的数据, 你能得出什么结果?(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结果:丽藻细胞液中一些离子浓度比它们生活的池水高很多。

人教版必修一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 第4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案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从容说课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那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则在这一节中来阐述。

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

二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胞吞和胞吐,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这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老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

本节教材中的“问题探讨”设置很好,有启发性和思考性,通过对比不同物质通过不含蛋白质的人工脂双层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葡萄糖不能通过脂双层,而小肠上皮细胞不仅能吸收水,还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很自然地引出后面的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探讨”并未将所有该提的问题和盘托出,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比如,学生可能会问:“钠离子、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脂双层,但是却能够被细胞吸收,这是为什么?”也为后面讲述主动运输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培养了提出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属于原理性的内容,但学生并不难掌握,通过自学课本,结合老师的动画课件演示,学生还是能很容易比较出三种方式的异同的。

但是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习题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所以建议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先引导学生自学并总结对比三种跨膜运输的方式之异同,然后老师稍做点拨,最后精选一些习题让学生当堂训练。

在精选的习题中,可以突出一些对坐标图表分析的题型,因为新教材越来越强调解读数学坐标图表的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用坐标图表来表达一些结论。

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教学价值。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课题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难点:主动运输。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导入展示细胞膜结构图及动态图提问:1.说出细胞膜的成分及图中各部分名称;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3.说出细胞膜的功能及功能特点。

思考回答1.磷脂、蛋白质、糖类。

2.一定的流动性,因为磷脂分子和大部分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3.边界,信息交流,控制物质进出,选择透过性。

复习细胞膜结构,巩固旧知,便于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环节二:新课讲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那么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与它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教师引导:1.你认为磷脂分子侧向运动时分子间有没有空隙?2.这种空隙与物质进出有关吗?如果有关,那么对进出细胞的物质的体积有没有要求呢?3.蛋白质的跨膜运动又与物质进出细胞有关吗?展示物质进人工脂双层的图片提问:1.人工合成的脂双层与膜结构的不同?2.什么样的分子可以通过思考各抒己见学生形成猜测:小分子物质可通过磷脂分子间隙,较大的分子可能借助蛋白质。

看图回答1.无蛋白质2.水,O2等气体,乙醇,甘油等能通通过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思考细胞膜是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的。

锻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提出合理脂双层?3.通过细胞的方向是什么?展示细胞失水和吸水图片提问: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向?引导:以水分子的浓度来看呢?展示自由扩散的动画。

引出小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你能总结出自由扩散的特点吗?过;思考从低溶液浓度到高浓度溶液从水分子浓度高到水浓度低观察动画总结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举例假设的能力。

使学生认清水作为溶剂的特殊性。

通过观察自由扩散的动画过程,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并且从动画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自由扩散的过程。

环节三:推进新课继续展示物质进人工脂双层的图片提问: 2.不能通过脂双层膜的物质,细胞需要吗?如果需要它们怎样才能进入细胞呢?展示协助扩散动画2.协助扩散注意:载体蛋白的特异性。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

《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精选7篇)《物质的跨膜运输》教案 1教学目标本节课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我理解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另外根据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节课制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能够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回答问题;(2)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3)培养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模块的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本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

第3章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大致的功能,本章着重介绍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其中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通过性膜,而这种功能与膜的结构有关,这样进入本章的第二节内容,能进入膜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否相同,这正是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可见这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另外,本节内容又与本模块第五章的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以及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确定的依据:该重点是由本节所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围绕物质进出细胞膜的几种方式展开的,因此应该将其确定为教学的重点。

另外根据《标准》所提倡的“落实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观点,本节内容在对坐标图表分析上有较好的教学价值,因此我将“图表数据的解读”也作为了本节课的一项重点内容。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4章第3节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整合】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第4章第3节教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

该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学生通过学习,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六、学生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相关问题。

2、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给学生呈现P70图,提出下列讨论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观察此图,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播放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的多媒体动画。

设计下表让(一)小分子或离子的跨膜运输1、自由扩散往清水中滴一滴蓝墨水,清水很快变为蓝色,这就是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不需要载体蛋白,也不需要消耗ATP,只能顺浓度梯度运输,如O2、CO2、甘油、乙醇等。

2、协助扩散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是因为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有的蛋白质,能协助葡萄糖等物质顺梯度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5页)《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教学设计安徽省临泉一中孟旭一、教学设计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营造探究氛围,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评价。

二、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的是以水和无机盐的跨膜运输为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是在学习了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再学习的,也是为进一步学习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来认识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打好基础的。

为了适应教学实际,我安排水的跨膜运输作为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通过这项探究活动,学生可以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环节得到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从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学生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探究的基本步骤已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与学生进一步探索与细胞功能有关的知识、原理。

增强认知和理解水平。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2)列举水的跨膜运输,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2)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他人;(3)在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过程及特点。

2.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3.列表比较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4.说出主动运输对于细胞生活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阐明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及其特点三、教学难点主动运输的特点四、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采用学生主导,教师点拨、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先展示红细胞中几种常见的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形象生动有趣,然后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表格归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和实例,简洁明了,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同时注重以问题驱动学习,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评过程性评价。

五、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基础知识填空: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_____________,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__________________膜;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如何研究细胞膜中各结构在控制物质进出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联系研究细胞核功能的思想可知可分离单独研究细胞膜各成分的作用。

引入课本问题探讨的内容,展示问题:哪些分子可以通过脂双层膜?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学生很容易预测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那么不同的物质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方式有何不同?(二)角色扮演,突破考点(课前准备6张同一颜色的卡纸写上“磷脂”,8张卡纸分别写上“O2”、“K+”、“K+载体”、“葡萄糖”、“葡萄糖载体”、“ATP”、“CO2”、“病毒”。

课前组织安排部分同学排练角色扮演活动。

准备过程详见附件1)下面请大家欣赏由同学们扮演的O2、葡萄糖、CO2、K+、病毒他们是如何进出细胞的,边看边思考课件上的问题:这些物质都可以进出细胞吗?它们进出细胞分别需要什么?O2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K+进入细胞的特殊之处是?控制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是同一种蛋白质吗?学生观看表演(表演稿详见附件2[1]),认真寻找答案并做好记录。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教材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以该节内容开设公开课的老师不乏少数,教学设计更是随处可见。

如何突破传统,突显一些亮点,本人就该节内容做了一些尝试。

本章共3节内容,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

本节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

可见本节所属的章节内容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该节内容是在初步了解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膜的功能,是对已掌握知识的拓展,对学生的要求更高。

本节教材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都有示意图,并配有相关思考,学生学习既直观又有很强的目的性。

教学过程中,要以本为本,充分、灵活运用课本。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跨膜运输的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与本节内容有关的具体内容标准是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这项要求包括以下含义: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1)运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

(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互助精神。

(2)通过精心设计,再加工成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身临其境,培育学生创造的激情。

教学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教学难点主动运输。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归纳推理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其流程为:利用“问题探讨”,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观察CO2通过脂双层(如图),提出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解决问题。

↓演示自由扩散动画,总结自由扩散概念。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案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3节的内容。

在本节内容之前,已经介绍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及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本课是在了解前两节的知识基础之上,继续探究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于这种理念,我想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先阅读教材,通过小组讨论试着填充我所设计的表格,从而让学生弄清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异同。

在此基础上,结合教材插图让学生描述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并让学生找出这两种运输方式与前面三种运输方式的不同。

最后,引导学生根据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解读图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2.能力目标(1)运用类比与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概括总结;(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4)正确解读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积极参与讨论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的概念;(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异同。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课前准备1.教师课前印制好三种跨膜方式的特点比较表;2.针对教学设计精心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景在讲台上准备半烧杯水,向烧杯中滴入几滴红墨水。

教师问:同学们看到什么变化?学生答:烧杯里的水被红墨水染红了。

教师问:这说明了什么?学生答:墨水分子可以在水中扩散。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人教课标版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必修1中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章内容属于细胞的基本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只有正常的和外界交换所需的物质,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本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介绍了不同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不同,所受的限制也不同。

了解这些知识后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细胞的其它生命活动中物质的进出过程和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在本章前两节学习后,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膜的组成、功能(结构基础)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一些实例(现象分析)。

在这节中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理解会比较容易。

因此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类型及特点。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的意义。

(4)正确解读坐标图与表格。

技能目标:(1)逐渐形成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的能力。

(2)逐渐形成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大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教学难点: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概念及区别。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引导法。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教科书、板书等七、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引入出示细胞膜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膜的组成和结构。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哪蛋白质的作用是什么呢?”出示图:引导学生据图思考:蛋白质的作用,与某些物质的回顾细胞膜的组成思考1.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2. 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3. 观察此图,联系已有知从已有的知识引出新的问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建立知识构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2.能力目标
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强调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解决方法:
(1)介绍扩散现象,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

(3)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现象,总结出主动运输的概念。

2.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

解决方法:通过列举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播放相关的多媒体动画,讲清主动运输的概念及特点。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H 2 O
2
O
H +
Cl -
K +
Na +
Ca 2+
脂溶性物质葡萄糖
[问题探讨]观察教材图示,提出下列讨论题: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3.观察图片,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发现活动一
在学生自学完后,我希望学生能按照表格归纳出三种跨膜方式的特点和所需的条件。

于是,我设计了以下表格(预先印发),让小组合作填写。

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________。

物质跨膜运输主要与该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有关。

探究发现活动二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细胞内的物质跨膜的过程,我提问:既然我们都了解了物质的三种跨膜方式所需的条件以及它们的特点,那么其微观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下面,请大家补充并完成下图。

(1)自由扩散
当细胞外O2的浓度>细胞内O2的浓度或者细胞外CO2的浓度<细胞内CO2的浓度
(2)协助扩散
(3)主动运输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物质的进出有个误区,认为物质的进出只与细胞膜内外有关系,而没有抓住关键——浓度梯度。

于是,我在自由扩散的图中,设计了“细胞内外O2与CO2的扩散”,让学生从绘图中得知物质的进出与它的浓度有关。

另外,一些离子和小分子有机物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是多种的,于是,我在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图中,都以葡萄糖为例,让学生能体会到这一点。

探究发现活动三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探究”,我设计了第三个活动。

细胞的物质运输速率与浓度差的关系的实验探究,在中学课堂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凭空让学生去绘出曲线图,不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为此,我收集了大学做自由扩散实验的数据,给学生分析数据,绘出曲线图,但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则不提供数据,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能从自由扩散的物质运输速率和浓度差关系中推断出其他两种方式的曲线图。

请绘出下列曲线图
(1)自由扩散
O2跨红细胞膜时的运输速率:
结论:物质的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差成_____关系,自由扩散过程只受________影响。

(2)协助扩散
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____关系,协助扩散过程中物质运输速率受________限制。

(3)主动运输
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物质的浓度差成____关系,超过一定的物质浓度范围,物质运输速率_________。

(四)反思总结
最后,小结主动运输的特点,帮助学生理顺讨论中对主动运输的特点的思路。

而其他的运输方式:胞吐、胞吞,点出关键的知识点即可。

【思考感悟】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关键应该抓住哪些方面?
(1)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
(2)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
(3)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

七、板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
1.胞吞
2.胞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