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合集目录1.1是从生物圈到细胞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5细胞中的无机物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6.1细胞增殖6.2细胞分化6.3细胞的衰老与凋亡6.4细胞的癌变1.1是从生物圈到细胞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中的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首先,我将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生物圈到细胞”这一节内容是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细胞的作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内容,本节知识不仅是对初中阶段细胞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而且是高中阶段学习生物课程必须用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因此这一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知识、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我认为本节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为: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判断某个例子处于生命系统结构的地位;了解细胞在生命系统中的地位;举例说明群落、种群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知识、搜集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与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在教材内容及课标的要求下,我确定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优秀9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优秀9篇高中生物必修一优秀说课稿篇一各位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本节课是新课程教材第四章内容,知识虽然抽象但是并不难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读图表数据的能力。
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反馈练习,总结反思"这样六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即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
b.通过学习,自己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c.阐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d.正确解读坐标数据图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参与集体讨论和合作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情感目标a.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b.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阐释,体会生命的伟大与神奇,培养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科学的情感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图表数据的解读。
教学难点:(1)主动运输的特点,过程和意义;(2)图表数据的解读。
二、学情分析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
最新高一生物说课稿 高中必修一生物说课稿【精彩3篇】

最新高一生物说课稿高中必修一生物说课稿【精彩3篇】高一生物说课稿高中必修一生物说课稿篇一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二节。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atp是生命直接能源,在所有生物的代谢中占有普遍的重要地位,为后续学习光合、呼吸作用作铺垫,具有承前继后之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方面:①、能写出atp的分子简式并说出其结构特点;②、能画出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并能理解atp的形成途径;③、知道atp对细胞中能量代谢中的意义;④、能利用atp是新陈代谢的直接能源解释实际问题,并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分析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供能的意义,初步训练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分析自己身体内发生的atp-adp循环及其重要意义过程中,体验到生物学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价值,加强学生对身边的科学(rls)这一理念的理解。
重点是:atp的分子简式及其结构特点、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能理解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
难点是: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细胞内能量代谢中的意义、对atp作为“能量通用货币”的含义的理解。
因为本节知识难度不是很大,学生基本能看懂书本对于这一节知识的介绍,所以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n et 活实际来学习本课时的内容。
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关键,加强理解和应用。
尽量联系糖类、脂肪、叶绿体、线粒体、主动运输等与能量相关的和初中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知识展开教学。
并且通过建立实验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关键的内容,通过设疑、析疑、解疑和多媒体辅助来强化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必修一优秀说课稿

高中生物必修一优秀说课稿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以及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践上的运用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的重、难点有氧呼吸过程四、说教法在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
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自主阅读法、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和学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五、说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类比迁移,对照学习。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主动发展。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引入本课课题提问:生物体的能源物质有哪些?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ATP在供能过程中起什么作用?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回答:见教案,ATP合成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提供的。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目录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标准格式 ) 1.1 是从生物圈到细胞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4.1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4.2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3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5.3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5.4 能量之源 ---- 光与光合作用 6.1 细胞增殖 6.2 细胞分化 6.3 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6.4 细胞的癌变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全套目录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标准格式)1.1是从生物圈到细胞1.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2.5细胞中的无机物3.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4.2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4.3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5.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6.1细胞增殖6.2细胞分化6.3细胞的衰老与凋亡6.4细胞的癌变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标准格式)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单元第节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节内容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识记:理解: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高一生物说课稿范例(优秀10篇)

高一生物说课稿范例(优秀10篇)高中生物必修一说课稿篇一教材分析:本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三节内容。
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光合作用"一节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让学生学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并且讲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意义等。
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光合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
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②叶绿体中的色素③光合作用的过程④光合作用的意义(2)能力目标:①通过研究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体会和认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并初步学会具体的科学研究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观察、设计光合作用发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③通过运用物理和化学知识理解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综合能力。
④通过学生总结归纳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以及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②通过对光合作用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物进化的辩证观点以及珍爱自然、珍爱绿色、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最新高一生物说课稿 高中必修一生物说课稿(优秀15篇)

最新高一生物说课稿高中必修一生物说课稿(优秀15篇)高一生物说课稿高中必修一生物说课稿篇一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生物号的**,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从生物圈到细胞》,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1节的内容。
教材的安排是这样的:用录像图片展示20xx年sars在我国的传播及危害的过程,创设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产生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提供的资料,分别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来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达到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的目的。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的做一些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针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性目标:(1)尝试将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
(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
3.情感性目标:(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为: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课本,学会正确读图、析图,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联系实际法等加以理解、巩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