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与点评

合集下载

2012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试题评析的论文

2012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试题评析的论文

2012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试题评析的论文2012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科试题评析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中立足基础,注重能力。

试题不仅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稳定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创新,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时代性——关注社会实际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2012 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命制充分运用了新的问题素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社会、能源、环境、医药、技术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特别关注了与现代化学研究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突出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地位与责任。

如第7题中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蔗糖、淀粉、油脂等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仪分析仪器,石油的炼制等;第29题中的环境激素,1h—nmr有机分子结构测定技术,隐形眼镜高聚物等等。

通过这类试题的考查,能引导教师和学生对stse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发展性、时代性以及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昭示着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这和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精神是相符的。

与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同学们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相一致的。

2.基础性——彰显学科特色化学科学有着较为成熟的主干知识体系和深刻的学科特色。

2012化学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涉及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第I卷一、选择题: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是(B)A。

tRNA 种类不同 B. mRNA碱基序列不同C。

核糖体成分不同D。

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2。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D)A。

癌细胞在条件不适宜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3。

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B)A。

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C)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5。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

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D)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6.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D)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

2012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基于课程标准的视角

2012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基于课程标准的视角

2012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评析:基于课程标准的视角摘要以浙江省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为研究对象,采用Webb一致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方面研究高考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之间一致性水平较高,发挥了课程标准标准化、规范化的作用;但是,“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内容领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上与课程标准有较大偏差。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题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分析模型知识广度当前,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主旋律。

考试评价由于其具有高风险性、高利害性,历来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

在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更是将其推到风口浪尖上。

因为在不同水平课程一致性系统中,评价课程与预期课程的一致性是至关重要的,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检视的可信度,而且直接关系到预期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的匹配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因此,高考的考试内容及要求理应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性。

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尝试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分析2012年浙江省高考化学试题与高中课程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情况,以期为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工作的开展和决策提供证据。

1 研究方法1.1分析模式的构建目前国际上对学业评价进行基于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的模式主要有Webb、SEC和Achieve三种。

国内已有一些化学教育工作者应用Webb、SEC模型对中考、高考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情况展开了研究。

纵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主要关注知识层面(知识内容和认知要求)。

而《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达到协调统一,这就从理论上确定了考试的测量目标维度。

受纸笔考试形式所限,这三维目标不一定都是可测的,比如说,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实验操作过程。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卷)word版含解析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卷)word版含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2012全国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2全国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2全国理综化学试题解析6.(2012·全国大纲高考·T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故A正确;单原子分子中不含化学键,如He、Ne等稀有气体分子,故B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故C错;NaOH等含有原子团的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只有所含化学键全部为共价键的化合物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

【答案】A【易错分析】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7.(2012·全国大纲高考·T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 2 + CO2-3=CaCO3 ↓+ 2OH-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 2OH-= ClO-+Cl-+ 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 + 6H+= 2 Fe3++ 3H2 ↑【解析】A选项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选项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答案】C8.(2012·全国大纲高考·T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 H2O(g)催化剂CO2(g) + H2(g) △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解析】CO(g)+H2O(g)催化剂CO2(g)+H2(g)是一个气体分子数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增大CO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CO 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转化率不变,故D错。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含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含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第1/17页第2/17页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A 粒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Al ++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23C O -=CaCO 3 ↓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Cl O - + Cl -+ H 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 23Fe + + 3H 2 ↑8 、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映值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 (g )+ H 2O(g) −−−→←−−−催化剂CO 2(g) + H 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 增加压强B 降低温度C 增大CO 的浓度D 更换催化剂9 、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 →X (△H >0) ② X →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10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级硫的离子半径,X元素为A AlB PC ArD 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①③④②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 g2 ,F E(OH)3 ,NH4HCO3,N a 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是V1\V2\V3\V4.体积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V3>V2>V4>V1B. V3>V4>V2>V1C.V3>V2>V1>V4D.V2>V3>V1>V413.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错误的是A.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C.1mo1橙花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470.4氧化(标准状况D.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240g溴二,选择题:本题共8题。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2 年全国一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新课标)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选择题(每题 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1.(6 分)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液溴易挥发,在寄存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必定是Cl2.某溶液中加入CCl4, CCl 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C4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该溶液必定含有 Ag+【考点】 PS:物质的查验和鉴其他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PT:物质的查验和鉴识的实验方案设计.【专题】 54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剖析】 A.实验室保留液溴常用水封的方法;B.能使湿润的淀粉 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拥有氧化性;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 I2;D.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可能为 AgCl或 BaSO4.【解答】解: A.液溴易挥发,密度比水大,实验室常用水封的方法保留,故A 正确;B.能使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变为蓝色的物质拥有氧化性,可能为NO2、 O3、Cl2等物质,但不必定为Cl2,故 B 错误;C.CC1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2,I﹣无色,故 C 错误;D.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积淀,可能为 AgCl或 BaSO4,+不必定含有 Ag ,故 D 错误。

应选: A。

【评论】此题考察物质的保留、查验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该类题目注意掌握有关化学基本实验操作.2.(6 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95%B .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资料C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考点】 FH :硅和二氧化硅; IO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 L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构造和性质.【专题】 55:化学计算.【剖析】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B 、单质硅能够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C 、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 、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资料,光导纤维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解答】解: A 、医用酒精的浓度往常是 75%,此浓度杀菌消毒作用强;故 A 错误;B 、单质硅能够制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故B 正确;C 、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 错误;D 、合成纤维是有机非金属资料,光导纤维是新式无机非金属资料;故 D 错误;应选: B 。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2年化学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参考试卷化学部分解析选择题部分化学选择题部分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解析:A选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B选项,蛋白质是氨基酸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正确;C选项,蚕羊毛属蛋白质,为含氮化合物。

合成纤维除含C、H、O元素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腈纶含N元素、氯纶含Cl元素等,它们完全燃烧时不都只生成CO2和H2O,C错;D选项,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是大于胶体,大于10-7m(即大于100mm),D错。

答案:B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解析: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B选项错。

答案:B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己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探究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5)——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探究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总复习资料(5)——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探究【练习一】实验探究(1)向FeSO4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向KI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请以FeSO4溶液、KI溶液、氯水为试剂探究Fe2+和I-的还原性强弱。

①提出假设:假设1:Fe2+还原性强于I-;假设2:②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其他限选试剂:3 mol·L-1 H2SO4、0.01 mol·L -1 KMnO、20% KSCN、3%H2O2、氯水、淀粉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4【练习二】Fe2+、SO32-和I–都具有还原性。

为了比较其还原性强弱,进行以下探究并回答:(1)已知:①还原性:SO32- >Fe2+;②FeSO3难溶于水。

(2)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假设。

假设1,还原性:I- >SO32- >Fe2+;假设2,还原性:SO32- >I- >Fe2+;假设3,还原性:。

(3)实验探究:现对假设2进行探究。

完成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以下试剂:0.1mol·L-1 Na2SO3、0.1mol·L-1 K I、0.1mol·L-1FeCl2、10% KSCN、新制饱和氯水、淀粉溶液、稀HNO3、1mol·L-1HCl、1mol·L-1BaCl2【练习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下列试剂:铁粉、0.1mol·L-1FeCl3溶液、0.1mol·L-1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探究Fe2+ 、Fe3+的氧化性、还原性,并对实验结果加于应用。

(1)根据氧化还原的有关原理,兴趣小组对Fe2+、Fe3+ 的氧化性、还原性提出了如下2种假设:假设一: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假设二:Fe3+具有氧化性;(2)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完成下列表格。

2012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2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2012高考浙江理综化学试题解析7.(2012·浙江高考·T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解析】油脂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高级脂肪酸属于电解质,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故C正确。

【答案】B8.(2012·浙江高考·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

【解析】锌比铁要活泼,而且会形成锌-铁-硫酸原电池,其反应速率较大,当锌消耗完后,反应速率自然会下突然降,故A正确;选项B中得到的是氯酸钾溶液,与硝酸银不会形成白色沉淀,必须先加亚硝酸钠将氯酸钾还原(KClO3+3NaNO2=KCl+3NaNO3)为氯化钾以后才可以用硝酸银检验氯离子的存在;选项C的正确操作时“在水浴上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时为止”,若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时,硫酸亚铁铵晶体会失水或分解;选项D中,不论是酸还是碱腐蚀,都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是错误的,若是酸腐蚀,应用3%~5%的NaHCO3溶液洗,且如果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布拭去再作相应处理。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精简版及其答案

2012年高考化学试题精简版及其答案

2012年高考化学经典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1. [2012·江苏化学卷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1 图2 图3 图4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2 [2012·海南化学卷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3. [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10]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5.[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B .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C .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 .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6.[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 F 与S 混合加热生成2S F eB. 3NaHCO 的热稳定性大于32CO NaC.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用一氧化氮生成D. 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成红磷7.[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8]对实验: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A.①④必须加热B.②③必须隔热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8.[2012·广东理综化学卷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9.[2012·山东理综化学卷11]下列实脸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热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0. [2012·山东理综化学卷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1. [2012·天津理综化学卷4]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12. [2012·北京理综化学卷7]下列结实实验现象的反映方程式正确的是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Na2CO3+O2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13. [2012·北京理综化学卷8]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14 [2012·浙江理综化学卷26](15分)大气中SO2和NO 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物理/生物)试题评析一、稳中求变,助推课改命题理念承前启后,全卷注重对科学方法、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核,同时试题的设计和设问方面有所创新,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和试题设问的梯度设置,使大多数学生容易入手,较好地把握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利于高中课改的顺利推进和高校选拔优秀人才。

二、着眼基础,利于教学试题注重对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力学、电磁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7%,第23、24、25题覆盖了力和运动、功和能、电场、电路、磁场和电磁感应等物理核心内容。

试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核。

如第14题考查了受力分析、力的平衡,第15题考查了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第16题考查了波的基本特征、第18题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平抛运动、第21、22题考查了实验操作、仪器读数、数据处理等基本实验素养。

试题强调解题通用方法的运用,减少了复杂计算,注重思维过程,为学生分析物理过程留出时间,这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减少教学中的低效、无效操练,减轻学生负担。

三、注重实践,见物思理试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重视对实验、实践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核。

两个实验题通过照片提供真实的实验情景,既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规范操作体验和细节把握,又考查了学生对实验的拓展与探究。

通过联系实际问题的情景设计,让学生分析问题的本质,经过合理的近似建立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7题以节能问题为背景,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第19题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背景,需要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进行求解。

第20题以课堂演示实验中的现象为问题背景,引导学生重视演示实验教学环节。

第25题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为背景,最后一问,要求学生能够对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物理量的估算,对真实物理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对问题解决方案的论证和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有效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多种能力解决问题的水平。

2012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i.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 甲状腺激素 B 雌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D 促性腺激素ii.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iii.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其中有A 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B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 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iv.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 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 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v.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A 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 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 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vi.已知:C(s)+CO2(g)2CO(g)△H>0。

该反应的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 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 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vii.0.1mol/L NaHCO3溶液的pH最接近于A.5.6 B.7.0 C.8.4 D.13.0viii.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CH3COOH+H2OB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C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C6H5OH+CO32-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3Fe3++2NO↑+4H2Oix.已知:①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②1 mol Cl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③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时释放431kJ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C.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2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D.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1 mol氯化氢气体,反应的△H=-183kJ/molx.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B 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 正极有O 2逸出D 铜片上有H 2逸出 xi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水作为氧化剂的是 A CO +H 2O CO 2+H 2 B 3NO 2+H 2O =2HNO 3+NO C 2Na 2O 2+2H 2O =4NaOH +O 2↑ D 2F 2+2H 2O =4HF +O 2xii .仔细分析下列表格中烃的排列规律,判断排列在第15位烃的分子式是 1 2 3 4 5 6 7 8 9 …… C 2H 2 C 2H 4 C 2H 6 C 3H 4 C 3H 6 C 3H 8 C 4H 6 C 4H 8 C 4H 10 ……A C 6H 12BC 6H 14 C C 7H 12D C 7H 14 xiii .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0mol/L 的HCl 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A Na 2O B Na 2O 2 C Na 2O 和Na 2O 2 D Na 2O 2和NaO 2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年普通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年普通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9.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 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 、Z 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 >Y >XB .Z 与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 的同族元素与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 .CaY 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 2只作氧化剂D .CaX 2、CaY 2和CaZ 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 +2e -===2OH -+H 2↑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24CrO -+2H +227Cr O -+H 2O 向右移动 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 2CrO 4+4H 2O 2K 2Cr 2O 7+4KOH +2H 2↑+O 2↑D .测定阳极液中K 和Cr 的含量,若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n K /n Cr )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2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B .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C .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 .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 3H 5N 3O 9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B .为确定某酸H 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 溶液的pH 。

若pH >7,则H 2A 是弱酸;若pH <7,则H 2A 是强酸C .用0.200 0 mol·L -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HCl 与CH 3COOH 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 -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 .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 mol·L -1盐酸、③0.1 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 mol·L -1硝酸银溶液中,Ag +浓度:①>④=②>③13.水溶液X 中只可能溶有K +、Mg 2+、Al 3+、2AlO -、23SiO -、23SO -、23CO -、24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解析版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 , 正确的一项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 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答案】A【解析】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A 正确;只有单原子分子单质分子中不含化学键,B 错误;CO2分子含有极性键,但CO2是非极性分子;NaOH 等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不是共价化合物,D 错误。

【考点】1.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的关系: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而离子化合物中却不一定只含有离子键.如NH 4NO 3、Na 2O 2是离子化合物,但在NH 4NO 3、Na 2O 2中除了含有离子键外,还含有共价键。

2.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但不一定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即共价键既可以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又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H 4NO 3、Na 2O 2、NaOH 是离子化合物,但含有离子键的同时还含有共价键。

【点评】:本题把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类型熔合成一体,考查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学键、极性分子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本题基础性较强,重点特出。

7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3Al ++3OH-=Al(OH)3 ↓B 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Ca(OH) 2 +23CO -=CaCO 3 ↓ + 2OH -C 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Cl 2 + 2OH -=Cl O - + Cl -+ H 2OD 稀硫酸中加入铁粉 2Fe + 6 H += 23Fe + + 3H 2 ↑【答案】C【解析】A 答案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成分子式,错误;B 中澄清石灰水应写成离子形式,错误;D 答案中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错误。

【考点】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时,关键抓住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的拆分是否准确、是否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是否守恒等;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对2012年高考化学(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第27题的解析

对2012年高考化学(新课标全国理综卷)第27题的解析
; 氯气 的实验 室制法 是先 通过动 画模拟 ( 如上述简单方法 ) 选择 并安装 好仪 器 , 结 合氯气漂 白性实 验一 起 制取 氯气 和检 验 漂 白性 ; 最后,
氯离子 的检验 直 接在 展示 平 台上操 作 并投 影放 大 就行
了; 课后给学生 提供 氯气在 自来 水消毒 中 的应 用 和化学 武器 的预 防等视 频 由他 们 自由观看 。整节 内容 上完 总 共使用 了两瓶 和一次即制 即用 氯气 , 大 大减 少 了对 环境 的污染 , 而 实 验 内容 并不 少 , 还 增 加 了许 多补 充 实 验 。
( 责 任 编 辑 罗 艳)
物理 性质 ; 接着 , 从 氯原子 的结 构推 断氯 气有较 强 的氧 化性 , 能与有还原性 的物质 反应 , 其 中包括 金属 、 某些非 金属 和一些低 价态的化合物 ; 与金属 的反应选 择 与不活
泼金属一 铜 进行反应 , 在展示 平 台上现场 演示并 投影
然后 , 让学 生 直接观 察氯 气 的外观 和 闻气味 , 总结 它 的
不少时间 , 而且《 氯气 》 一节作 为高 中阶段 比较系统 地学 习非金属元素性质 的开始 , 细致一 点还是 比较好 的 。
总之 , 正确使 用多媒 体技 术 , 对 高 中化学 的实 验 教
学还 是有很大 的辅助作用 的 。而且 , 随着计算 机技术 的 不 断发展 , 其作 用还 会 越来 越大 。当然 , 它们 在实 践 中 的应 用也有待我们继续探 索 , 继续创新 。
( g ) △ H一+1 0 8 k J・ oo t l ~ 。反应体 系达 到平衡 后 , 各
; ② 比较第 2 ai r n反应温度 T( 2 ) 与第 8 ai r n反应温度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

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高考化学试卷分析范文篇一一、试卷的整体分析试卷基本体现了高考的特点,着重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准。

试题试卷的设置,其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能达到考查学、识、才三者统一的目的。

试题导向基本准确,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能注重基础和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试卷特点1.坚持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1)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

它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与还原、电化学基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实验设计与评价等。

(2)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各层次的考生都有一定发挥的空间。

2.强化了对化学学科水平的考查复习建议:对题干信息的综合处理水平需在今后的训练中强化,对物质的特殊性质,物质的特殊颜色,重要的工业生产,实验室制备等,要多归纳多总结。

21、考查要点:(1)阿伏加德罗常数,(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3)电解质溶液(4)离子方程式,(5)元素周期表(6)电化学知识,(7)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8)化学实验三、复习建议1、研读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研读考试说明,注重考试说明的内容变化、重点、难点,要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如我们要狠抓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及常见物质的基本结构与性质,在前期弱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必须在复习阶段务必补牢、夯实化学学科大厦赖以生存的根基;再如《考试说明》中明确限制的内容要果断删去,不做无用功。

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并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2、更新教学观点,改进复习方法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教学时间内产生的复习效果,既要更新教学观点,也要改进复习方法。

2012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答案

2012年高考理综浙江卷-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解析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A.人体肝细胞内2CO 分压高于细胞外,运输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故A 错误;B.人体肝细胞外的2O 分压低于细胞外,运输进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故B 错误;C.人体肝细胞内K +浓度高于细胞外,而肝细胞能吸收K +,即K +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进细胞的,属于主动运输,故C 正确;D.人体肝细胞内+Na 浓度低于细胞外,所以+Na 是顺浓度梯度进入肝细胞的,不属于主动运输,故D 错误。

【提示】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这两种被动运输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2.【答案】A【解析】A.细胞膜表面均有糖蛋白,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保证了同种精卵结合,A 正确;B.受精卵在卵裂过程中,细胞的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小,B 错误;C.囊胚的内细胞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但是滋养层细胞只能发育成胎膜和胎盘,C 错误;D.原肠胚发育分化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和一个原肠腔,D 错误。

【提示】本题着重考查了卵裂期卵裂球细胞特点及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特点,识记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卵裂即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该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DNA 总量增多,但是细胞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小,并且有机物总量减少。

【考点】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作用3.【答案】D【解析】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提高,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乙烯浓度的升高,脱落率逐渐降低,A 错误;B.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不断增加,但成熟叶片的脱落率是先增加后减少,B 错误;C.生长素浓度较低时,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乙烯浓度和叶片脱落率均增加,C 错误;D.由图可知,高浓度生长素可降低叶片脱落率,因此生产上可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D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与点评胡征善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7道化学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太阳能在催化剂参与下分解水制氢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绿色化学方法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以区分乙醇和乙酸乙酯D.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答案】B【解析】蔗糖、淀粉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或果糖)、油脂及其水解产物甘油都是非电解质,但油脂的水解产物高级脂肪酸及其钠盐是电解质(高级脂肪酸是弱电解质,高级脂肪钠是强电解质)。

【点评】本题涉及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绿色化学方法(太阳能光解水);波谱分析法确定分子结构、石油裂化和裂解的生产主要目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镀锌铁皮的镀层厚度的测定”实验中,将镀锌铁皮放入稀硫酸,待产生氢气的速率突然减小,可以判断锌镀层已反应完全B.在“火柴头中氯元素的检验”实验中,摘下几根未燃过的火柴头,将其浸于水中,稍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即可判断氯元素的存在C.在“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中,为了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应小火加热蒸发皿,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受强酸或强碱腐蚀致伤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并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答案】A【解析】B选项:安全火柴的火柴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物质硫化锑和氯酸钾,火柴盒的侧皮主要成分是红磷、二氧化锰和增加摩擦作用的玻璃粉。

将火柴头浸入水中,硫化锑不溶于水,氯酸钾可溶于水,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是用来检验氯离子的,不能用来检验氯酸根(氯酸银可溶于水)。

C选项:小火加热蒸发硫酸亚铁铵溶液,当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冷却析出硫酸亚铁铵晶体,抽滤并用少量酒精洗涤即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

D选项:如果不小心皮肤上沾上强酸时,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即使沾上少量浓硫酸也不必用布擦),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洗;不小心皮肤上沾上强碱,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

【点评】本题以课本中的实验和实验中常见事故的处理为载体,考查金属活动性的利用、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蒸发操作和化学灼伤的处理方法。

9.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答案】B【解析】根据“短周期元素”和“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可判断X 和Z 为F 、Cl 或H 。

且X 、Y 、Z “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Ca 2+的核外有18个电子),若X 和Z 为F 和Cl 或Cl 和H ,即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分别为26和18,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X 为H 、Z 为F ,那么Y 为O 。

A 选项:原子半径:O >F >H (O 、F 原子半径之比较用同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H 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

B 选项:HF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其沸点比HCl 、HBr 和HI 都高。

C 选项:CaO 2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a(OH)2和O 2,Ca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选项:CaH 2和CaF 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但在CaO 2中Ca 2+和O 22—个数比均为1︰1。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表)、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的比较、卤化氢沸点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物质组成等知识。

10.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2e -=2OH -+H 2↑B .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是因为阳极区H +浓度增大,使平衡224C rO -+2H +227C r O -+H 2O 向右移动C .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 2CrO 4+4H 2O 通电2K 2Cr 2O 7+4KOH +2H 2↑+O 2↑D .测定阳极液中K 和Cr 的含量。

若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 ,则此时铬酸钾的转化率为1-2d【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阴极(不锈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 +2e -=2OH -+H 2↑,阳极(惰性电极)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 2O —4e -=4H ++O 2↑,产生的H +使平衡224C rO -+2H +227C r O -+H 2O 向右移动,即生成K 2Cr 2O 7,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橙色。

阳极室中的K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室,平衡两室中的电荷。

电解过程中实质是电解水,一段时间以后,阴极室KOH 溶液浓度增大。

D 选项:在阳极室中,电解前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电解后若完全转化为K 2Cr 2O 7,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1≤d ≤2(准确地说这里的d 是K 与Cr 的物质的量之比值而不是比),铬酸钾的转化率α为100%≤α≤0。

设1 mol K 2CrO 4有x mol 转化为K 2Cr 2O 7,即生成x/2 mol K 2Cr 2O 7,还余 (1 mol —x mol) K 2CrO 4,故有:解得 x =2—d mol 即铬酸钾的转化率α= 100(2—d)%【点评】本题以电解法制备重铬酸钾工业生产实际为背景材料,考查电化学知识和转化率的简单计算。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CH 2CH CH 2CH(CH 3)2CH 3CH 2CH(CH 3)2的名称为2,6-二甲基-5-乙基庚烷B .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最多可生成3种二肽阳离子交换膜KOH 稀不锈性电极24K CrO 溶液n (K) 2(1 mol —x mol) + x mol n (Cr) (1 mol —x mol) + x mol = = d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D .三硝酸甘油酯的分子式为C 3H 5N 3O 9【答案】D【解析】A 选项:正确命名为2,6-二甲基-3-乙基庚烷B 选项:最多可生成4种二肽:A-A 、B-B 、A-B 、B-A(设丙氨酸为A 、苯丙氨酸为B)C 选项:苯及其同系物的分子通式为C n H n+6(n ≥6),而题给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 20H 14,不符合苯及其同系物的分子通式。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氨基酸失水形成肽、苯及其同系物的概念和由三硝酸甘油酯结构确定分子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B .为确定某酸H 2A 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 溶液的pH 。

若pH >7,则H 2A 是弱酸;若pH <7,则H 2A 是强酸C .用0.2000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HCl 与CH 3COOH 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 ),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 .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 盐酸、③0.1 mol/L 氯化镁溶液、④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Ag +浓度:①>④=②>③【答案】C【解析】 A 选项:常温下,将pH =3的盐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4。

但将pH =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 =3 + 0.5B 选项:NaHA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HA —的水解与电离(实际上HSO 4—也能发生微弱水解), HA —的电离大于水解,溶液呈酸性,若HA —的水解大于电离,溶液呈碱性。

例如:NaHSO 3溶液的pH <7,但H 2SO 3是弱酸C 选项:不断滴加NaOH 溶液,NaOH 优先与HCl 反应,而后再与CH 3COOH 反应,当CH 3COOH 完全反应时,生成CH 3COONa ,其溶液pH >7。

而题给条件溶液呈中性,说明CH 3COOH 没有被完全中和。

本题考查了反应的先后次序和水解知识。

D 选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若只考虑AgCl 溶解产生的Ag +,即c (Ag +)大小的排序是①>④=②>③,但因为题给的条件是指溶液中Ag +浓度,将AgCl 放入0.1mol/L 硝酸银溶液中,溶液中c (Ag +)稍大于0.1mol/L ,故其中c (Ag +)最大——这是命题人设置的“陷阱”。

【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涉及了弱酸的稀释与溶液pH 的变化关系、由酸式盐溶液的pH 是否可作酸的酸性强弱判断依据、碱中和混合酸的反应次序及其完全反应的判断、沉淀溶解平衡及其移动。

13.水溶液X 中只可能溶有K +、Mg 2+、Al 3+、2A lO -、23SiO -、23SO -、23C O -、24SO -中的若干种离子。

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 .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 .K +、2A lO -和23SiO -一定存在于溶液X 中 D .23C O -和24SO -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 中 【答案】C【解析】X 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可判断溶液中有23SO -或23C O -(一种或两种),溶液中有23SO -或23C O -存在必没有Mg 2+、Al 3+存在;沉淀甲为H 2SiO 3(或H 4SiO 4),即溶液中有23SiO -,无色溶液甲中加入过量氨水有白色沉淀(乙),说明甲溶液中有Al 3+存在(乙为氢氧化铝沉淀),即原溶液中有2A lO -,在过量盐酸中转化为Al 3+。

所以可作出如下判断 气体甲可能是CO 2或SO 2中的一种或两种;沉淀甲只能是H 2SiO 3(或H 4SiO 4);溶液X中一定存在K +、2A lO -和23SiO -,可能存在23C O -和24SO -。

【点评】本题要求根据实验流程图推断出某些离子的存在,进而判断其它离子的存在,并对相关的判断正误作出正确的评价。

非选择题,共58分。

26.[14分]已知:I 2+22S O -2S O -+2I -。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2322________,调至pH =4,使溶液中的Fe 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 (Fe 3+)=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