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5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答案解析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PDF.pdf
![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和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PDF.pdf](https://img.taocdn.com/s3/m/5d5fe83af46527d3250ce006.png)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 100氮气17 10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2.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答案】C【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
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D错误。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1)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卷1)](https://img.taocdn.com/s3/m/a3ec372531126edb6f1a10fe.png)
2015年理综试卷全国卷1化学及其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Cr 52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 .氨水 B .硝酸 C .醋 D .卤水 8.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 g D 2O 和18 g H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 N AB .2 L0.5 mol·L -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 N A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 N A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
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应为 A .1:1B .2:3C .3:2D .2:1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 .电池总反应为C 6H 12O 6+6O26CO 2+6H 2O12.W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 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l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 > XB .阴离子的还原性:W > ZC .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 ZD .X 与Y 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13.浓度均为0.10 mol·L -1、体积均为V 0的MOH 和ROH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 ,pH 随lgV V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
![2015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45e4df84868762caaed591.png)
一、选择题: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答案】A2.端粒酶由RNA的是A.B.C.D.【答案】CA错误。
由“端粒酶由RNA 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D错误。
3.A.B.mRNA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正确。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能量的输入=输出(散失);B错误。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1)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2)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3)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4)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答案】D下可推测,(2)A(2分)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该组乙烯的含量(或释放量)高于其他组(3分,其它合理也给分)B(2分)30.(9分)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
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调节,其中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fed127bd64783e09122b6f.png)
浙江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理科综合试题2015.0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6页,选择题部分1至6页,非选择题部分7至16页.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可能用到的数据:H-1 C-12 0-16 Na-23 K-39 Fe-56 Cu-64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对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含有氯化钠融雪剂的使用会加快桥梁的腐蚀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是因为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C.光缆在信息产业中有广泛应用,制造光缆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D.高温结构陶瓷氮化硅(Si3N4)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1/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Z、W与Y同周期且互不相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不止一种氧化物B.原子半径:W>Z>Y>X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m Z>H n W D.W位于第3周期第ⅦA族9.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B.己烯雌酚分子中一定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C.己烯雌酚为芳香族化合物D.己烯雌酚可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加聚、酯化、硝化反应10.下图两个装置中,液体体积均为200 mL,开始工作前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5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有0.02 mol电子通过,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体积①=②B.①中阴极质量增加,②中正极质量减小HO C CC2H5C2H5OH12c /mol ·L -11 2 图I 图IIC .溶液的pH 变化:①减小,②增大D .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 - - 4e -= 2H 2O+O 2↑ ②中负极:2H ++2e -=H 2↑ 11.某温度时,在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浓度的变化如图I 所示,若 其它条件不变,当温度分别为T l 和T 2时,B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II 所示。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全国甲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cda8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7.png)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经历了柴薪、煤炭和石油时期,现正向新能源方向高质量发展。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木材与煤均含有碳元素B. 石油裂化可生产汽油C. 燃料电池将热能转化为电能D. 太阳能光解水可制氢【答案】C【解析】【详解】A.木材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中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煤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A正确;B.石油裂化是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汽油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可以通过石油裂化的方式得到,B正确;C.燃料电池是将燃料化学能变成电能的装置,不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D正确;故答案选C。
2. 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B. 用三氯化铁溶液刻制覆铜电路板:C. 用硫代硫酸钠溶液脱氯:D. 用碳酸钠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答案】D【解析】【详解】A.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用氢氟酸刻蚀玻璃时,SiO2和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A错误;B.Fe3+可以将Cu氧化成Cu2+,三氯化铁刻蚀铜电路板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B 错误;C.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硫代硫酸根成硫酸根,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4Cl2+5H2O=2SO+8Cl-+10H+,C错误;D.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硫酸钙,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浸泡水垢使硫酸钙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选D。
[五年高考]2014年-2015-2016-2017-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物理化学生物)1卷高考试题真题卷(含答案)
![[五年高考]2014年-2015-2016-2017-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综(物理化学生物)1卷高考试题真题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b36d01a8114431b90dd8de.png)
高考试题汇总目录(精心整理)2018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7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6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试题word版(含详细答案)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浙江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浙江卷]](https://img.taocdn.com/s3/m/9e5181ca80eb6294dd886c58.png)
201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 统一考试 浙 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S 32 Fe 56 Ag 108 I 1277 列说法 确的是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 液晶 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 常压 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水在4℃时密度最大 都 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 石 裂解 煤的 馏 玉米制醇 蛋 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 燃料的脱硫脱 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 少酸雨产生的措施8 列说法 确的是A 测定新制 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 标准比色卡对照 可B 做蒸馏实验时 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 石 以 暴 如果在 腾前发现忘记加石 应立 停 加热 冷 补加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 色沉淀 加稀硝酸 沉淀 溶解 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 O42 或SO32D 提纯混有少 硝酸钾的 化钠 应采用在较高温度 制得浓溶液再冷 结晶 过滤燥的方法9 右 表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中X Y Z W 短周期元素 W元素的 电荷数 X元素的2倍 列说法 确的是ArrayA X W 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 Z 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 能以游离态存在 它们的最高 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 2晶体熔化 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据元素周期律 可以 测T 元素的单质 有半导体特性 T 2X 3 有 化性和 原性10 列说法 确的是 A 烷有4种 分异构体 它们的熔点 点各 相B 在一定条 苯 液溴 硝酸 硫酸作用生成溴苯 硝基苯 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 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 甘D 聚合物(—[CH 2—CH 2—CH—|CH 3CH 2—]n )可 单体CH 3CH CH 2和CH 2 CH 2加聚制得 11 在固态金属 化物电解 中 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 所示 列说法 确的是A X 是电源的负极B 极的反应式是 H 2O 2e¯ H 2 O 2¯CO 2 2e¯ CO O 2¯C 总反应可表示 H 2O CO 2====通电H 2 CO O 2 D 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 之比是1︰112 40℃时 在 水体系中 断通入CO 2 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 所示 列说法确的是A 在pH 9.0时 c(NH4+) c(HCO¯3) c(NH2COO¯) c(CO32 )B 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 c(NH4+) c(H+) 2c(CO32 ) c(HCO3 ) c(NH2COO¯)c(OH¯)C 随着CO2的通入 c(OH¯)c(NH3·H2O) 断增大D 在溶液中pH 断降低的过程中 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13 某 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 的烧渣( 要成分 Fe2O3 SiO2 Al2O3 考虑 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 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 流程列说法 确的是A 溶解烧渣选用足 硫酸 试剂X选用铁粉B 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 制pH是 了使Al3+转化 Al(OH)3 进入固体2C 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 须 制条 化和分解D 若改变方案 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 过 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 溶液结晶分离 可得到FeSO4·7H2O26 (10分)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 可采用乙烯 苯 要原料 按 列路线合成知 RX―――――→NaOH/H 2O ROH RCHO CH 3COOR’――――――→CH 3CH 2ONa RCH CHCOOR’ 请回答1 E 中官能团的 是2 B D→F 的化学方程式3 X 的结构简式4 对于化合物X 列说法 确的是A 能发生水解反应B 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 能使Br 2/CCl 4溶液褪色D 能发生银镜反应 5 列化合物中属于F 的 分异构体的是27 (6分) 请回答1 H 2O 2的电子式___________2 镁燃烧 能用CO 2灭火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理 ________________3 在AgCl 沉淀中加入KBr 溶液 色沉淀转化 淡黄色沉淀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4 完成以 化 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 4( )C 2O 42+______ ( )Mn 2+ ( )CO 2↑ ________(12分) 化合物 和NaAlH 4都是重要的 原剂 一定条 金属钠和H 2反应生成水反应可产生H 2 AlCl 3反应可得到NaAlH 4 将4.80g 加热 完全分解 得到金属钠和2.24 L( 折算成标准状况)的H 2 请 测并回答1 的化学式__________2 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 NaAlH4 水发生 化 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4 在无水条 可作 某 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 Fe2O3) 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 某 学认 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 将铁和盐酸反应 的气体 浓硫酸 燥 再 金属钠反应 得到固体物质 纯净的 取该固体物质 水反应 若能产生H2 可证明得到的 一定是纯净的判断该 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 ___________28 (15分)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1 知化学键C H C C C C H H键能/kJ·mol¯1412 348 612 436计算 述反应的△H ________ kJ·mol 12 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 在温度T时 物质的 n 体 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 知乙苯的 衡转化率 α 则在该温度 反应的 衡常数K____________ (用α等符号表示)3 工业 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 之比1︰9) 制反应温度600℃ 并保持体系总压 常压的条 进行反应 在反应温度 乙苯的 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 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 分数)示意 如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 衡转化率 解释说明该 实___________制反应温度 600℃的理 是____________4 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 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 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 变 掺水蒸汽工艺相比 在相 的生产效率 可降低操作温度 该工艺中 能够发生反应 CO2 H2 CO H2OCO2 C 2CO 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CO2 H2反应 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 衡右移用高温水蒸气 可降低能 消耗有利于 少 炭有利于CO2资源利用29 (15分)某学 小组按如 实验流程探究 带中碘含 的测定和碘的制取实验(一) 碘含 的测定取0.0100 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 取100.00 mL 带 取原液 滴定 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 测得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c(I¯)的变化 部分数据如 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实验( ) 碘的制取另制 带 取原液 乙两种实验方案如知 3I2 6NaOH 5NaI NaIO3 3H2O请回答1 实验(一) 中的仪器 仪器A 仪器B2 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 mL 计算得 带中碘的 分含 %3 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 检漏方法步骤X中 萃取 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 确的是A 应 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B 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C 要是除去 带 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 NaOH溶液可以 乙醇代替实验( ) 中操作Z的 是4 方案 中采用蒸馏 合理 理 是答案7 C 8 B 9 D 10 A 11 D:Z x12 C 13 D26 (10分) 1 醛基 23 4 AC 5 BC27 (6分) 1 23 AgCl + Br == AgBr + Cl4 2MnO4 +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8H2O(12分) 1 NaH 2 4NaH+AlCl3==NaAlH4+3NaCl3 NaAlH4+2H2O==NaAlO2+4H2↑4 3NaH+Fe2O3==2Fe+3NaOH5 制备过程 合理 因 盐酸易挥发 H2中混有HCl 导 产物中有NaCl验纯方法 合理 如果有Na残留 Na 水反应 产生H2 没有考虑混入的NaCl600℃时 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烯的选择性均较高 温度过低 反应速率慢 转化率低 温度过高 选择性 降 高温 可能使催化剂失活 且能耗大429 15分1 坩埚500mL容 瓶2 20.00mL0.635%3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少 水 检查旋塞处是否漏水 将漏斗倒转过来 检查玻璃塞是否漏水液体分 两层 层呈紫红色AB 过滤4 要 于碘易升华 会导 碘的损失。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4802d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8.pn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S 32 Fe 56 Ag 108 I 12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 .纳米银粒子的聚集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考查液晶的性质、氢键、化学变化、减少酸雨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 42-或SO 32-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答案】B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物质检验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为X 元素的2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表XY Z W T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答案】D考点: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CH2—]n)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D.聚合物(—[CH2—CH2—CH—|CH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己烷(CH3CH2CH2CH2CH2CH3)、2—甲基戊烷[(CH3)2CH2CH2CH2CH3]、3—甲基戊烷[CH3CH2CH(CH3)CH2CH3]、2,3—甲基丁烷[(CH3)2CHCH(CH3)2]、2,2—甲基丁烷[(CH3)3CCH2CH3],A不正确。
2015高考真题浙江卷理综化学真题
![2015高考真题浙江卷理综化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eb1ad9195f312b3069a502.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 2ˉ4或SO 2ˉ3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 -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浙江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浙江卷)](https://img.taocdn.com/s3/m/6ae9fa18581b6bd97f19ea11.png)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浙江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Ag 108 I 127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 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存在SO 42-或SO 32-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为X 元素的2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依次递增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2015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详解及评析汇编
![2015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详解及评析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f783603fad6195f312ba6a8.png)
2015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详解及评析汇编
2015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详解及评析汇编
2015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来自15套试卷,共18个专题)
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1全套试题及答案评析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全套试题及答案详解与评析
2015年湖南省高考试题及答案与详解评析(9科全套)2015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详解与评析汇编(15套)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详解与评析(15套)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题源15套试卷,20个专题)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试题分专题归类解析(共11个专题)
2015年高考福建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安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浙江卷理综试题
2015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5年高考上海生物试题答案及评析
2015年高考新课标I卷理综试题及答案全解
2015全国高考广东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评析
2015年全国高考山东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评析
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Ⅰ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详解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Ⅱ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文综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1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高考湖南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5年高考数学新课标Ⅱ理数卷
2015年高考数学安徽卷文数试题解析
2015年高考江苏数学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II)答案及解析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Ⅰ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湖南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浙江卷]
![2015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 [浙江卷]](https://img.taocdn.com/s3/m/ffc54ad2b52acfc789ebc9d0.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S 32 Fe 56 Ag 108 I 12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 .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 .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 .燃料的脱硫脱氮、SO 2的回收利用和NO x 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 O 42-或SO 32-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 电荷数为X 元素的2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第9题表XY Z W T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新课标Ⅱ-2】201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1)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Ⅱ-2】2015届高三上学期月考(1)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dda722b4daa58da1114a09.png)
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理综试题【新课标II-2】本试卷分第I II I卷1至3II卷3至8页300分。
考生注意:1.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2B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无效。
3..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以下关于细胞代谢描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能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B.生物膜系统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细胞中所有的酶均位于生物膜上C.葡萄糖、K+进出细胞既需要载体,又需要能量D.随着细胞的生长,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效率提高,需要细胞呼吸提供大量能量2.将某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曲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B.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数量多C.两种离子均只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D.曲线mn段和ab段表明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足,抑制了细胞的吸收3.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B.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C.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D.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4.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甲曲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乙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B.假设甲种群第一年数量是N0,种群数量下一年总是前一年的1.7倍,则第5年种群数量是N01.75C.大熊猫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最大D.种群数量越高,该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5.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操作或想法正确的是()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的盐酸洗去浮色B.洋葱根尖细胞可用于观察DNA、RNA在细胞中分布和叶绿体、线粒体观察的实验C.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淀粉已被水解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作用6.下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Ⅰ曲线可代表HIV浓度B. 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过程C.浆细胞识别HIV后才能分泌特异性抗体D.上述过程中HIV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是:OCOOH OH7.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ee6020dd3383c4ba4cd21e.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理科综合试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2015年高考理综浙江卷(含详细答案)
![2015年高考理综浙江卷(含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4e1962bed5b9f3f90f1cb3.png)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__ 卷__ __ _ ____ 证 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Cl —35.5__ 答__ __ __ __ 姓题A. 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D. 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_ 考生 __ 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号 考 准__选择题部分(共 120 分) __ _ 名 1. 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 )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绝密 ★ 启用前在 2015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此--------------------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试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墨水签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Fe —56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 1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0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 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 HIV 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无--------------------2.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D. 减数分裂前期Ⅰ同源染色体配对,每个染色体含有 4 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3. 不同处理对某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 结果完整植株 雌、雄株各占一半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数去部分根+施用细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 雌株占多数去部分叶+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数A. 根产生的赤霉素能促进雌株形成B. 叶产生了促进雌株形成的细胞分裂素C. 若对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则雌株数量增多D.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性别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对抗的4. 血液中 K + 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 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 K + 的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5. 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 ,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 ,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
2015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理综+自选)
![2015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理综+自选)](https://img.taocdn.com/s3/m/8156fd8176a20029bc642d2e.png)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Al 27S 32Fe 56Ag 108I 12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2ˉ4或SO2ˉ3页脚内容1页脚内容2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 、Y 、Z 、W 为短周期元素,W 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 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W 、Z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 .Y 、Z 、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YX 2晶体熔化、液态WX 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 2X 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 .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 .聚合物(—[CH 2—CH 2—CH —|CH 3CH 2—]n )可由单体CH 3CH =CH 2和CH 2=CH 2加聚制得页脚内容3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 2O-CO 2混合气体制备H 2和CO 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是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杭州李良总体感受:考完试的时候,多个学生反应化学非常简单。
我拿到试卷认真做了一遍,感觉最近3年题型越来越接近全国卷,应该是“改邪归正”了。
记得以前我跟学生们开玩笑,浙江卷化学考个30-40分的,拿全国卷随便考60-70分。
选择题13题是很失败的一道题,26题紧跟考纲,恰到好处。
27题再次回到去年7月份培训时任雪明教研员说的电子式、方程式配平方面,后面的NaAlH4 在多套模拟题出现,学生一般不会觉得陌生,28题求反应热,可能有些学生方法错误,但答案最终是正确的,29题分液漏斗的检漏应该很麻烦,有旋塞与玻璃塞,应该要检验2个地方,标准答案写的过于简略。
本套试卷重点强调知识,对能力考查方面弱化了,所以学生觉得简单,试卷亮点也很难找出。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有关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 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答案:C纳米银离子的聚集属于物理变化,其他说法是正确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C.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2ˉ4或SO2ˉ3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答案:BA.氯水有漂白性。
C答案无法排除银离子的干扰。
D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反过来混有氯化钠的硝酸钾应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
9.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答案:DX:O Y:Si Z:P W:S A 答案X、W、Z 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减弱。
B答案硫可以单质存在C二氧化硅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液溴、硝酸、硫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苯磺酸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D.聚合物(—[CH2—CH2—CH—|CH3CH2—]n)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答案:A己烷有5种同分异构体,结构不同,熔沸点不同。
其他说法都正确11.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共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电源的负极B.阴极的反应式是:H2O+2eˉ=H2+O2ˉCO2+2eˉ=CO+O2ˉC.总反应可表示为:H2O+CO2=H2+CO+O2D.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答案:D考察熔融盐原电池,很明显D答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12.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pH=9.0时,c(NH+4)>c(HCOˉ3)>c(NH2CO Oˉ)>c(CO2ˉ3)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H+4)+c(H+)=2c(CO2ˉ3)+c(HCOˉ3)+c(NH2CO Oˉ)+c(OHˉ)C.随着CO2的通入,c(OHˉ)c(NH3·H2O)不断增大D.在溶液中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 Oˉ的中间产物生成答案:CA答案从图可以看出,B答案是电荷守恒,C答案c(OHˉ)c(NH3·H2O)=Kb/c(NH+4) ,由于c(NH+4)逐渐增大,所以c(OHˉ)c(NH3·H2O)逐渐减小。
13.某同学采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不考虑其他杂质) 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 ,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解烧渣选用足量硫酸,试剂X选用铁粉B.固体1中一定含有SiO2,控制pH是为了使Al3+转化为Al(OH)3,进入固体2C.从溶液2得到FeSO4·7H2O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氧化和分解D.若改变方案,在溶液1中直接加NaOH至过量,得到的沉淀用硫酸溶解,其溶液经结晶分离也可得到FeSO4·7H2O答案:D明显溶液中有硫酸铁。
26.(10分)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已知:RXROH;RCHO+CH3COOR-RCH=CHCOOR’请回答:(1) 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 B+D→F的化学方程式。
(3) X的结构简式。
(4) 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F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A.CH2OCH2CH2CHOB.CH CHCH2CH2CHOOC.CH2CHCH CHCH CHCH CHCOOHD.COOCH2CH2CH3答案:此题很多学生能拿满分27.Ⅰ.(6分) 请回答:(1) 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
(2) 镁燃烧不能用CO2灭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
(3) 在AgCl沉淀中加入K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 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ˉ4+( )C2O2ˉ4+______=( )Mn2++( )CO2↑+________ Ⅱ.(12分) 化合物甲和NaAlH4都是重要的还原剂。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和H2反应生成甲。
甲与水反应可产生H2,甲与AlCl3反应可得到NaAlH4。
将4.80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金属钠和2.24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 的H2。
请推测并回答:(1) 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
(2) 甲与AlCl3反应得到NaAl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 NaAlH4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 甲在无水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 脱锈过程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 某同学认为:用惰性气体赶尽反应体系中的空气,将铁和盐酸反应后的气体经浓硫酸干燥,再与金属钠反应,得到固体物质即为纯净的甲;取该固体物质与水反应,若能产生H2,即可证明得到的甲一定是纯净的。
判断该同学设想的制备和验纯方法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答案:27-II中的第(4)问,因为是脱锈过程,所以得到的是铁,另一个是NaOH28.(15分)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1)已知:计算上述反应的△H=________ kJ·mol。
(2)维持体系总压强p恒定,在温度T时,物质的量为n、体积为V的乙苯蒸汽发生催化脱氢反应。
已知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α,则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用α等符号表示)。
(3)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汽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下: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_____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3)某研究机构用CO2代替水蒸气开发了绿色化学合成工艺----乙苯-二氧化碳耦合催化脱氢制苯乙烯。
保持常压和原料气比例不变,与掺水蒸汽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生产效率下,可降低操作温度;该工艺中还能够发生反应:CO2+H2=CO+H2O,CO2+C=2CO。
新工艺的特点有_________(填编号)。
①CO2与H2反应,使乙苯脱氢反应的化学平衡右移②不用高温水蒸气,可降低能量消耗③有利于减少积炭④有利用CO2资源利用答案:(1)△H=5×412+348-612-3×412-436=124 kJ/mol (把苯环看做一个整体,因为左右都有这个结构,可以抵消)(2恒T,P下,V与n成正比。
根据三段式,后来体积为V(1+α),代入平衡常数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29.(15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 碘含量的测定取0.0100 mol·Lˉ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 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测的的电动势(E) 反映溶液中c(Iˉ)的变化,部分数据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实验(二) 碘的制取另制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下:已知:3I2+6NaOH=5NaI+NaIO3+3H2O请回答:(1) 实验(一) 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 ,仪器B 。
(2) 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②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3) ①分液漏斗使用前须检漏,检漏方法为。
②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呈离子进入水层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④实验(二) 中操作Z的名称是。
(4) 方案甲中采用蒸馏不合理,理由是。
答案:分液漏斗因为有旋塞与玻璃塞,应该检验两个地方: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向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水,观察旋塞周围是否渗水,如不渗水,再将旋塞旋转180度,如不渗水,证明旋塞部位不漏液良好(这也是酸式滴定管的检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