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精品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1.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著作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3.3 剩余价值理论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4.4 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和任务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价值意义5.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5.2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5.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5.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6.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6.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问题的分析6.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6.4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世界问题中的指导作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7.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7.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8.1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8.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关系8.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贡献8.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9.1 当代文化艺术的现状与发展9.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关联9.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9.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艺术创作与批评中的应用第十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10.1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使命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要求10.3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0.4 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章节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合作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章节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2.1 唯物史观2.2 剩余价值学说2.3 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2.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章节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3.2 剩余价值理论3.3 社会资本再生产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章节四: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4.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4.2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4.4 科学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意义章节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5.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3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巩固5.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章节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6.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与挑战6.2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6.3 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运动6.4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章节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7.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实践7.3 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章节八: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8.1 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8.2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运动8.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问题上的指导作用8.4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章节九: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9.1 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9.2 科技革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挑战与机遇9.3 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革命中的指导作用9.4 当代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章节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挑战10.1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理论价值10.2 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与回应10.3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10.4 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与责任重点解析本教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基本观点、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1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
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在这当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实现,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片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一、引言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二、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

4. 教学时间45分钟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绪论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2.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1.1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1.2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3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基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2.1 马克思主义哲学2.1.1 唯物史观2.1.2 辩证法2.2 政治经济学2.2.1 剩余价值理论2.2.2 社会发展的规律2.3 科学社会主义2.3.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2.3.2 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和条件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3.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2 阶级分析法3.3 实事求是的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3.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案例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3. 教学过程:6.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及基本观点(4课时)6.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3课时)6.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3课时)6.4 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3课时)6.5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大学生的使命(3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八、教学环节1. 导学: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1.2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3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2.1 辩证唯物主义2.2 历史唯物主义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三章:剩余价值理论3.1 剩余价值的发现3.2 剩余价值的实现3.3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第四章:阶级斗争与社会主义革命4.1 阶级斗争的作用4.2 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和任务4.3 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策略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5.1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和运用5.2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和经验5.3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第六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6.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6.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6.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构建第七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7.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7.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特点8.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8.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指导地位第九章: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9.1 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9.2 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9.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第十章: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10.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全球问题中的指导地位10.3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未来的启示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11.1 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挑战与机遇11.2 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1.3 科技创新与社会主义事业的互动关系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12.1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2.2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生态环境保护12.3 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13.1 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3.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当代的运用与发展13.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14.1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变化14.2 马克思主义对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分析1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与责任担当第十五章: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15.1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15.2 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指导作用15.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全球化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2. 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的作用;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4.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和当代世界中的指导作用;5.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背景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讲解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1.3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介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唯物论与唯心论比较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唯物论与唯心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的观点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讲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发展的观点阐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剩余价值理论讲解剩余价值的含义和产生分析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3.2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阐述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4.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特点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5.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5.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创新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与成就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6.1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分析国家利益、国际竞争和全球治理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解读6.2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介绍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特点和趋势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和发展国际关系的指导作用6.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愿景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其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贡献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7.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7.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介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强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性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8.1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探讨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科技革命的社会实践8.2 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介绍信息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最新发展阐述马克思主义对这些科技革命的理论解读和指导意义8.3 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探讨科技创新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责任和挑战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科技创新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指导作用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9.1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9.2 生态环境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意义9.3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介绍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第十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0.1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与挑战阐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面临的挑战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探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贡献10.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中的指导作用强调文艺工作者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重点环节:6.2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难点解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理解和分析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具体方法感到困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学时安排:4学时思考题: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时安排:8学时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1.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与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2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4.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观点与体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3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5.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应用中国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5.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6.1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6.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超级大国的竞争与多极化趋势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兴起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6.3 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与当代世界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视角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与社会7.1 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冲突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文化产业的崛起与意识形态斗争网络文化与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7.2 当代社会的问题与挑战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人口老龄化与城乡差距问题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发展8.1 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与的应用生物科技的发展与伦理挑战能源科技与气候变化问题8.2 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智能制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8.3 马克思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的理论联系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中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发展的未来展望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想理论斗争9.1 当代思想理论的多元与斗争意识形态对立与思想观念的碰撞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对抗当代思想理论斗争的实质与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与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思想理论斗争中的指导地位9.3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加强与创新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能力与水平第十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要求10.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个人的世界观塑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途径1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实践与时代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讨论10.3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与评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评价马克思主义学习成果的标准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在这一章节中,理解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是重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3.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4.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马克思主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第1-4课时: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第5-8课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第9-12课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第13-16课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第17-20课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六、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辅助读物:《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3. 网络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论坛、学术论文等4. 视频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纪录片、讲座、研讨会等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系统的讲解。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就马克思主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分享心得。

3. 案例分析:教师提出案例,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和解答。

八、教学反馈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批改: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何用?(一)案例分析1.为什么上大学?我来告诉你一件我的教师生涯中最早的一次令我啼笑皆非的经历。

那是2000年1月我刚刚从研究生院毕业,开始了在一所大学的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一个高个子的男生来到我的课堂,坐了下来,两臂交叉往胸前一放,看了我一眼,好象在说:“好吧,哥们儿,教我点什么吧!”两个星期后我们开始上《哈姆雷特》,三个星期后的一天,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双手放在臀部,“你要知道,”他指着桌上的书说,“我来这里是为了成为一个药剂师,可是为什么非得学这个?”虽然我是一名新教师,我也完全可以告诉这名学生,他现在上的是大学,而不是技术培训学校,在大学里学生接受的应该是教育而不仅仅是培训。

我试着这样向他解释。

我说:“对于你以后的日子,平均每天大致24小时。

这24小时中,大约有8小时要睡觉,你既不需要培训也不要受教育就能安然地度过你的生命中这三分之一的时间。

每个工作日的大约8小时里,我希望你能从事有用的职业,假设你读完了药学或是工学院、法学院甚至别的什么学院,在工作的8小时里你就可以完全地应用你的专业知识,在你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里,你当药剂师的职责就是不把氯化物弄到阿司匹林里去,当工程师就不能让工程失控,当律师就要做到你的当事人不因你不称职而上了电椅。

这里面包含了每一个人都尊重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都能给你良好的基本需求。

除了满足其他的需求外,这些职业将来会是你餐桌上的食物,养活你的妻子,抚育你的儿女。

职业是你的收入的来源,祝愿你的收入永远够用。

”“那么还有另外8小时的时间,也就是说你生命中另外三分之一的时间你怎样度过?还是回头说说你的家庭吧!你要把你的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孩子们能够接触到高深的思想吗?我们自认为是一个伟大文明社会的成员,文明社会只有保持其创造性,才能存在。

将来你成为一家之主的时候,你的家庭是否对整个人类文明思想有起码的了解?或者你的家庭生活的内容只有冰镇啤酒?你的家里是不是应该有一些书呢?或者说应该有些画?你的家人能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能不能就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意见?你的孩子能不能有机会听到巴赫的音乐?”我说的大致就这些,可是那个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授课对象:一年级本科生教学时间:8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明确世界物本质和辩证本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的基础,把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唯物辩证法及其基本规律。

坚持辩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

学会按照唯物辩证法办事,克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树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包括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时间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等。

本章的难点在于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等。

课外阅读文献: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有关章节,《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所罗门:《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分课时教学安排:第1课时: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第2课时:哲学基本问题与不同哲学派别的基本观点第3课时: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第4课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第5课时:辩证法的总特征第6课时: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7课时: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及辩证思维方法第8课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设计(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实施方案):本章的教学内容可围绕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是什么?唯物论与唯心论的表现形态及本质区别是什么?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是什么?如何掌握与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怎么理解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本章的教学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在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之前,先要对哲学及其基本问题进行讲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其在当代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起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成功案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 辅助读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

3. 网络资源:马克思主义相关网站、论坛和视频资料。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引起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关注。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让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 第二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3. 第三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4. 第四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实践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教学目的]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难点]1.认识的本质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手段] 讲授为主,讨论、多媒体为辅。

[教学时数] 9课时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上,即中国传统哲学讲的知和行的关系上,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回答。

旧哲学都有缺欠,没有能够正确解释认识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

认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总之,实践论既要强调认识的唯物论性质或客观主义原则,又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或主体性原则,并把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而要了解认识的基础和来源,必须首先考察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这个认识论原理大家不易理解,因为大家根据自己经验会说,我的知识、认识来自于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课堂,来源于书本。

这不错。

我们这里要问的问题主要不是你头脑中的知识直接是怎么来的,来自何处,而是问书本上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是从哪里来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从最终来源的意义上说,知识来源于实践。

书本肯定是在人学会实践之后才有的。

有人可能会说,知识最终来源于人头脑的思考活动,这也有道理。

这一类已经包含在实践中了。

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已经把主体的思考活动包括于其中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呢?(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绪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3.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三、教学方法1. 讲座式教学: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分析。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就马克思主义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

2. 讲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分别阐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等。

3. 分析历史和现实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就马克思主义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课程: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3. 关注时事,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感悟和收获。

4. 讨论互动:评估学生在讨论互动中的表现,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及其历史意义1.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分析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的矛盾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探索1.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等1.3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评价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指导作用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唯物论与唯心论比较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唯物论与唯心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探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2.3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批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阐述辩证法的本质、规律和核心观点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剩余价值理论解读剩余价值的概念和剩余价值规律分析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普遍存在3.2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发展阐述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矛盾探讨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3.3 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启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和基本矛盾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回顾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和实践基础4.2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探索和实践4.3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成果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程阐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地位5.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和伟大成就评价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作用5.3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探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6.1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特点分析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6.2 国际关系中的马克思主义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观点评价马克思主义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分析中的应用6.3 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与实践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探讨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7.1 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阐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7.2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探讨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指导作用评价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7.3 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问题分析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争议阐述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发展伦理问题的立场和观点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8.1 当代文化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和交融趋势探讨网络文化、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形态的出现8.2 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阐述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发展的理论指引作用评价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创作和批评中的应用8.3 当代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分析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9.1 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全球性贫困、生态危机、社会不公等问题探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问题的理论解释和解决方案9.2 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阐述马克思主义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持分析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9.3 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评价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探讨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十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使命10.1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阐述当代青年在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分析当代青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0.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的启示解读马克思主义关于青年问题的理论观点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当代青年成长和发展的指导作用10.3 当代青年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青年如何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鼓励当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重点解析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案,共分为十个章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方案设计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一)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地球年龄大约有45亿年以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地球上只存在无生命的物质,而宇宙万物是相互作用的,作用与被作用双方都会留下“痕迹”。

如滴水穿石,岩石风化。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二)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大约在30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生了质的飞跃,出现了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就是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应答能力。

如含羞草、葵花向日。

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三) 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生物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高等动物出现了感觉和心理。

如狗对人行为的模仿,海豚做算术表演。

举例说明互动教学结合提问图表总结展示挂图,便于学生形象理解:【提问】高等动物真的会做算术题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动物能进行各种表演,这是驯兽师长期训练的结果,动物按驯兽师指令做就有食物吃,相反就受皮肉之苦。

所以,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只是适应周围环境的本能反映。

(四)人的意识大约在300万年前诞生了人,有了人才有了意识。

人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自觉主动的活动,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

通过这张表可以看到,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讲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狗之类的动物是没有意识的。

展示图表,便于学生理解:反应特性物质滴水穿石刺激感应性细胞膜含羞草感觉心理大脑动物表演人意识人脑万有引力定律物质反应形式反应器官举例无机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挂图说明教师总结(1分钟)展示漫画,便于学生理解:漫画中的人在画鬼,他比照的是什么?有公鸡、锯子等,我们看鬼的牙齿分明是锯齿、鬼的手分明是鸡爪。

很多西方人信仰上帝,上帝的外貌酷似西方人。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假如牛能绘画,那么画出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所以说,离开了客观事物不会形成鬼神观念,这句话是对的。

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只不过鬼神等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歪曲的反映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二)意识与人工智能
(三)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主动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2、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三)矛盾普遍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三)从必然和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
教学日历
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院别专业等年级级
第1页学年年月————年月第学期




讲课
实验(实习)实验(实习)Fra bibliotek业参考书籍


教学大纲分章和题目名称
时数
名称(或简要内容)
题目(或简要内容)
填出书名、章节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10页
4
9
6
7
7
6
5
4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3、富农经济是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
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
(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2、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与谬误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
3、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3、社会的物质性及其表现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一)实践的主体与客体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实践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2、实践的基本特征。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事物的发展及其实质
2、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改革及其根源
(二)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三)社会主义改革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