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 二年数学 下册搭一搭(二)2-3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经历用竖式表示除法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通过多次动手操作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遇到的有余数的情况,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首先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突破教学难点;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有余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分苹果1课时2搭一搭(一) 3搭一搭(二)1课时1课时4分草莓1课时5租船1课时6练习一1课时分苹果。

(教材第2、第3页)1.经历“分苹果”的实际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分苹果的活动中,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难点:理解和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课件。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情景图,说一说你们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出示课件:教材第2页情景图)生:有18个苹果,小朋友们正在商量着分苹果。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从中提炼与本课相关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由学生感兴趣的看图活动引入新课,从学生的问题中提炼与本课教学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师: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可以放几盘?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可能会说:·我想1盘放6个苹果,2盘就可以放12个苹果,那么3盘就可以放18个苹果,所以放了3盘。

·我是通过观察直尺知道的,先找到直尺上18的位置,然后从18开始往前数,每数6个,就用箭头表示出来,这样有几个6就可以放几盘,最后数出了3个6,也就是放了3盘。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 (二) 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 (二) 北师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图形的拼搭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的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 学具:各种平面图形模型、剪刀、胶水、彩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图形的拼搭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图形的拼搭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图形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搭一搭(二)2. 教学内容:图形的拼搭方法3.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的拼搭技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4.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六、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图形的拼搭方法。

2. 提高题: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形拼搭创作。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平面图形的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形的拼搭方法。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图形拼搭过程中,空间想象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2《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2《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1.2《搭一搭(一)》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知道、识别、分类和组合各种棍子构件。

2.能够依据构造需要自由组合构件,并能完整、准确、美观地搭建各种平面图形和简单的立体构形。

3.了解并尝试用计算方式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1.发现、认识各种构件;2.学会组合构件;3.搭建平面图形或建立立体模型。

教学难点1.学生在平面图形拼和时的自由选材和空间想象;2.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帮助学生自行组合,学生在自由探究中完成较丰富的搭建任务;计算一根或多根的长度。

教学过程1. 见杆而识—各种构件认识通过画图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认识长棍柱、立方块、规则长条和一些不规则形状的构件。

2. 手持杆子自由组合教师会给学生一些相同或不同的构件,鼓励学生组合它们,并自由搭建出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模型。

3. 组合分类引导学生将构件按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拆分分类。

4. 电脑绘制引导学生使用电脑常用软件,将搭建成果通过图形的方式完整、清晰地表现出来。

5. 计算长短在搭建过程中引导学生计算使用棍子的长度。

也可以根据长度给出需要使用的棍子数量。

6.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用材自由选择能力,学生根据统一规划自由配料做出自己的面包。

教学评价1.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出现焦虑和困惑,提出问题并反思解决方法;2.调查TA 学习中的兴趣点、死角难点、易错点;3.分析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对不同思维方式的孩子给出适当的提示和激励。

备注本教案设计兼顾了学习的知识和想象能力锻炼,学生能够通过重复的动手搭建体验,更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维的提升。

考虑到每个孩子的思维角度不同,教师会使用发散式思维启发,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理解问题的方法。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2课时 搭一搭(一)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2课时 搭一搭(一)
师:1.摆一摆,填一填。16根小棒,每5根摆成一个五边形,可以摆几个五边形,还剩几根呢?
生:老师,我来答,看这是我摆的结果,所以16根小棒可以摆成摆3个五边形,还剩1根。列式为16除以5等于3个余1根。
师:这位小朋友说的计算方法都是正确的。掌声送给这位小朋友。
师:1题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们自己读题并解答。
改进的地方:
1.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
2.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快乐自主地学习新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也可以想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搭3个用12根,还剩1根。
师:你说的真棒,那我们用算式该怎么表示呢?你能尝试着用算式表示出用13根小棒搭成的正方形的个数和余下的小棒的根数吗?
师:请按下暂停键,拿出纸和笔动手写一写吧。
师:小朋友们,写的都非常棒,那看看这是老师写的算式,那你能结合刚才搭正方形的过程,想想这个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吗?
北师二下第一单元《除法》
第2课时搭一搭(一)
课题
搭一搭(一)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教材从学生贴近的用小棒搭正方形的活动入手,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使学生认识余数;并且通过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分别搭正方形的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学生在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的过程中,验证探索活动的发现。
师:请小朋友动手搭一搭,并填写表格。
师:看,小朋友们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14根小棒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2根小棒;15根小棒搭了3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16根小棒搭了4个正方形,没有剩余小棒;17根小棒搭了4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18根小棒搭了4个正方形,还剩2根小棒;19根小棒搭了4个正方形,还剩3根小棒;20根小棒搭了5个正方形,没有剩余小棒。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搭一搭(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测量和比较长度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还不系统,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测量和比较长度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交流。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际操作材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3.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练习: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5.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可以设计成或者图示的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二是对教师的教学过程的评价。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搭一搭(二)”。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搭积木活动,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知道厘米和米的关系。

2. 能够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够正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积木、计时器学具:每人一套测量工具(尺子、笔、记录本)、积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用积木搭建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结构,并记录下所用积木的数量。

2. 讲解长度单位(10分钟)我会用尺子作为教具,向学生们解释厘米和米的概念。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尺子,并指出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他们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3. 测量长度(10分钟)学生们将以小组为单位,用尺子测量他们搭建的积木结构的长度,并记录在记录本上。

4.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PPT展示一些测量长度的例题,并进行讲解。

例题将会涵盖如何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们将独立完成随堂练习,练习题将包括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填写相应的单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长度单位的定义,厘米和米的关系,以及测量长度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你身边的某个物体,并记录下长度,填写在作业本上。

答案:学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并将结果填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今天教学的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如果发现有学生没有掌握,我会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在家里找一些物体,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分享给大家。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堂同步作业练习试题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堂同步作业练习试题全册

1.1分苹果列式计算(除法写出竖式)。

1、被除数是54,除数是6,商是几?2、把32个梨平均分给4个人,求每人分得几个梨。

3、一本书共86页,小丽看了30页,剩余的每天看7页,还需要看几天?参考答案1、54÷6=9答:商是9。

2、32÷4=8(个)答:每人分得8个梨。

3、86-30=56(页)56÷7=8(页)答:还需要看8天。

1.2 搭一搭(一)1、填空。

(1)有9朵花,每4朵花插一瓶,可以插( )瓶,还剩( )朵。

9÷4= (瓶)……(朵)(2)有25个篮球,每6个篮球装一箱,可以装( )箱,还剩( )个。

2、有48棵树。

(1)每行栽6棵,可以栽成( )行。

48÷6= (行)(2)每行栽5棵,可以栽成( )行,还剩下( )棵。

48÷5= (行)……(棵)3、看图写出2个算式。

参考答案1、(1) 2 1 2 1(2)4 12、(1) 8 8(2)9 3 9 33、15÷2=7......1 15÷6=2 (3)1.3 搭一搭(二)1. 用竖式计算。

23÷4= 27÷5= 39÷4=2、老师准备了26根小棒,每名同学发了4根,发给了几名同学,还剩几根?3、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17 ()×5 <43 ()×8 <386×()<25参考答案1. 23÷4=5......3 27÷5=5......2 39÷4=9 (3)2、26÷4=6(名)……2(根) 答:发给了6名同学,还剩2根。

3、4 8 4 41.4 分草莓1.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 < 49 ( )×9 < 77 7×( ) < 40 2. 用竖式计算。

51÷7= 57÷9= 47÷5=3.一共有60个羽毛球,每9个装一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参考答案1. 8 8 52. 51÷7=7......2 57÷9=6......3 47÷5=9 (2)3.60÷9=6(筒)……6(个)答:可以装6筒,还剩6个。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搭一搭(二)-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设计-搭一搭(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尺度感。

2.提高学生通过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建立方块模型。

2.培养学生模型的设计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1.能够将建立的方块模型进行转换,得出正确的结果。

2.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协作效率。

教学内容课前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继续学习搭一搭建模的方法,并在小组内完成任务。

2.让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自由讨论小组成员在上节课学习中的互动情况。

3.教师以案例形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思考解决该问题需要哪些构建模型的知识。

教学过程1.让学生自行组队,每组选出一位队长,分配任务。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模型建立方法,让学生回忆建模的三个步骤。

3.每个小组根据老师所示建筑图纸,设计出自己的搭一搭模型,并在图纸上进行标注。

4.在规定时间内,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模型建设,并在完成之后向教师汇报。

5.教师统计各小组最终完成情况,并对成果进行评价。

课后作业1.让每个小组选一名成员进行总结讲解本次建模经验和教训。

2.每个小组对本次建模过程进行反思,并总结自己的收获。

注意事项1.教师应该注意班级的安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

2.教师应该与管理人员沟通,保证学生在建模过程中得到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3.小组合作的过程应该有一定的规则和框架,避免无意义互动和时间浪费。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搭一搭建模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效率。

学生对于建模问题也更加熟练地分析和解决了。

总体上,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3课时 搭一搭(二)

北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第3课时 搭一搭(二)
第三幅图是四轮的手推车,它有4个轮子,列式是15除以4等于3,余数也是3,所以可以装3辆,还剩3个车轮。
师:小朋友们,大家做对了吗?
师:下面我们来一道竖式计算的题吧。
同学们,独立完成。老师订正。
师:这位同学计算的都正确。大家顺利过关了。
师:那小朋友看看,这道题该怎么做呢?
师:由于这道题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有些难度,那我们一起来做做吧。
生(男):我来说说这幅图,有13片树叶,粘一朵花需要5片树叶,那这些树叶可以粘2朵花,还剩3片树叶。
师:顺利过关。
师:下一题,请小朋友们自己读题,并解答。
师:小朋友们,都已经完成了。来,这位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么填的吧。
生:20除以3,想乘法口诀,三六十八,十八最接近20了,经过计算,最后余2,计算完以后,我还检查了一下,余数2比除数3小。所以平均每人分到6块积木,还剩2块。
缺点:
1、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摆一摆。
2、在探究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中,对于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部分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熟练。
3、练习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说说自己解题想法。
改进的地方:
1.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快乐自主地学习新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老师,搭一个房子用6根小棒,那16根小棒可以搭成2个房子,但是还剩4根。所以16除以6等于2个余4根。
师:这位小朋友回答的非常准确,那你会竖式计算吗?请小朋友们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自己尝试写一写吧。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么列的竖式?
生:老师,我来说,被除数16表示的是小棒的总数,把它写在里面,除数6表示的是搭一个房子需要6根小棒,把它写在左面,我想乘法口诀二六十二,商2,这个2表示最多可以搭2个房子,2乘6等于12,再用16减去12,就等于剩余的4根小棒了,我还知道这个4叫余数。所以16根小棒可以搭2个房子,还剩4根。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BS) 一 除法

北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BS) 一 除法

一除法本单元重视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强调在进一步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除法竖式。

其中“分苹果”结合分物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除法竖式,以及竖式中各部分的意思;搭一搭(一)引导学生体会平均分配物体时经常会遇到有剩余的情况;搭一搭(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分草莓”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并进一步体会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租船”这类问题也经常会用到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

第1节分苹果教材第2~3页的内容。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除法竖式,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发展提出除法问题的能力。

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形式。

难点:正确书写除法竖式,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课件(教材主题图)。

淘气和笑笑带来了很多个苹果,准备请小朋友们吃,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板书课题:分苹果)师: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预设:生1:我发现了一共有18个苹果。

生2:我看到了笑笑手里有盘子,打算每盘放6个苹果。

生3:淘气说:“平均分给2个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

那么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与除法有关的问题吗?预设:生1: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能放多少盘?生2: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师:同学们真棒!能够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

那么就让我们一个一个的来解决吧!(课件出示问题:每盘放6个苹果,18个苹果能放多少盘?)师:同学们,现在开动你智慧的小脑瓜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分苹果呢?说说你想到的方法。

预设:生1:我想借用学具盒里面的小圆片当苹果,6个圆片为一组,18个圆片能分出几组,就能放几盘。

生2:我6个6个地数,数到18正好数了几次,就能放几盘。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搭一搭(一)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搭一搭(一)教案与反思
3.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复习
1.提问:计算除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2.练一练:10÷515÷518÷320÷530÷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
4.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木棒搭一搭)。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搭一搭,填一填”。
(2)学生讨论:为什么除数都比余数小?
(3)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3题。
四、总结
【素材积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开拓一条怎样的路,装订一本怎样的书,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有的人的足迹云烟一样消散无痕,有的人却是一本耐读的厚书,被历史的清风轻轻翻动着,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深情的启迪与深刻的昭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第2课时搭一搭(一)
教学内容:
P4~5“搭一搭(一)”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二一)”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13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2)列算式:13÷4
(3)让学生估算大约摆几个。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搭一搭(一)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课时,搭一搭(一)。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玩过搭积木的游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积木搭出不同的形状。

2. 观察和操作:(1)教师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其特征。

(3)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发现。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讲解解题过程,强调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5.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每组选代表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长方形: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四条边,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第26页的练习题。

2. 请用彩色笔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标注它们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基本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同时,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应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1.2《搭一搭(一)》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的第1.2节《搭一搭(一)》。

这一节主要讲解在方格纸上用小正方形拼图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种方法来求出一个图形的面积。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用小正方形拼出不同的图形;2. 理解图形面积的概念;3. 掌握用小正方形拼图的方法;4. 学会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用小正方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2. 学生能够理解图形面积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图形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用小正方形拼图来计算面积;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掌握用小正方形拼图的方法,并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方格纸、小正方形、剪刀、胶水;2.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方格纸,若干个小正方形,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讨论如果要用小正方形拼出这张桌子,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

2. 讲解知识点:介绍图形面积的概念,讲解如何用小正方形拼图来计算面积。

3. 例题讲解:用一个长方形为例,用小正方形拼出这个长方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图形,用小正方形拼出它,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用小正方形拼图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小正方形拼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2.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给出自己所拼图形的面积计算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用小正方形拼图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图形的面积。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否能够给予适当的帮助,让他们也能够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45人,男生25人,女生20人,从上学期期末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也有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能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因此本学期在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方法,使同学们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领域有3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结合实例和调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图形与几何”领域有3个单元,分别安排的是方向和位置、测量、认识图形”。

除此之外,还有“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1、第一单元“除法”。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五单元“加和减”、第七单元“时、分、秒”。

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的过程,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了加减、除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方向和位置”。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3.第四单元“测量”。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

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1.2搭一搭(学霸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参考答案

1.2搭一搭(学霸课堂笔记)-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含参考答案

1.2 搭一搭对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时,如果分到最后有剩余且不够再分一次,剩余部分的数量就叫做余数,这种计算后有余数的除法就叫作有余数的除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除数都比余数大。

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先依次写被除数、除数、商,最后写余数。

余数的单位与被除数的单位一致。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步骤:“一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但又比被除数小;“二乘”:用商和除数相乘,写出积;“三减”:用被除数减去积,得出余数;“四比”:比较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已知除数、商、余数,就可以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求出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和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相似,先确定商是几,然后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并把余数写在横线的下面。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一部分知识清单第二部分典型例题例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余数是7,那么除数可能是()。

A.3 B.5 C.8答案:C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余数是7,除数是比7大的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余数是7,那么除数可能是比7大的数;选项中只有8比7大;故答案为:C例2:美术手工课上,我们每6人坐一张桌子,52人至少需要()张桌子。

A.8张桌子多出4人B.9张C.8张答案:C分析:52里面有几个6就需要几张桌子,用除法计算,如果有余数,余下的人也需要一张桌子。

详解:52÷6=8(张)……4(人)8+1=9(张),至少需要9张桌子。

故答案为:C例3:照这样下去,第24个图形是( )。

……答案:△分析:根据题意,是按照一个白圆、两个黑圆、一个三角形、一个五角星为一组重复排列,用24除以5,求出有几组这样的图形,余数是几,就表示和第一组的第几个图形一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4÷5=4(组)……4(个)所以,第24个图形是第5组的第4个,即是△。

例4:如图“↓”所指的点表示( )的结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搭一搭(一)》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1.2 搭一搭(一)》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1.2 搭一搭(一)》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长度单位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搭积木的活动,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用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用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如何运用长度单位描述复杂物体的长度。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长度单位。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长度单位卡片等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长度单位实物,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长度单位卡片和实物模型,进行搭积木的活动。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长度单位,并能够描述物体的长度。

3.教师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4.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长度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搭一搭(一)》说课稿

搭一搭(一)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科书通过四个问题讨论了三部分内容:第一,结合搭正方形的过程,认识余数;第二,通过用一组连续根数的小棒分别搭正方形的活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第三,在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搭正方形的过程中,验证探索活动的发现。

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方面的知识基础:其一,在二年级上册“分一分与除法”的内容中,教科书呈现了分物还有剩余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在平均分物过程中,有时不能全部分完,虽然没有给出余数的概念,但为学习有余数除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其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搭正方形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参与教学活动。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经理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课前准备:PPT、每人30小棒。

教学过程(一)搭一搭,说一说——初步体会余数,理解等式的意义1.复习与巩固:10÷5= 15÷5= 18÷3= 20÷5=2.搭一搭(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独立或两人一组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认识余数)3.交流讨论,理解余数“1”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想法。

4.结合操作认识等式。

(1)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等式。

引导学生思考:以上的操作如何用算式记录?余数“1”如何在等式中表示出来?(2)回到情境中寻找等式意义。

结合每一步的操作,说说等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是哪根小棒,为什么会剩下。

(3)在理解的基础上填写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方法
合作与探究
教学
准备
学具小棒若干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课件)
16根小棒可以搭几个房子,还剩几根?搭一搭,填一填?
(二)探究新知
1.结合上面搭房子的过程,认一认,说一说
2.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3、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书中图片
(4)最大能填几?
(5)想一个可以用“10/4=2…2”解决的问题,和同伴说一说。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举出实例




搭一搭(二)
16÷6=2盘)……4 (个)
课题
搭一搭
学校
设计者
教学
目标
1初步了解余数含义,学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经历搭房子的实际操作过程,体验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和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难点
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异口同声回答
学生动手搭一搭、填一填
边搭边说
小组内进行
说出二六十二,搭2个房子,还剩4根小棒,不能再搭了。
13/5=2…3
看一看说一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1)平均每人分到()块积木,还剩()块。
(2)结合分物过程,和同伴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3)分别写出除法算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