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的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指语法规律,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即组词造句的规则方法。

一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2.语法:语法是研究、描述和解释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

它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理解和解释。

3.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自成系统);另一个是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法的抽象性和普遍性:语法从许多特定的语法单元中抽象出如何表达语义的共同组合模式、类型和规则。

语法的任务是描述和解释形成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方法。

5.语法的稳定性:语法是一个由各种抽象规则交织在一起的密切相关的系统。

拉动一根头发,移动整个身体。

因此,变化是缓慢的。

6.语法的民族性:每种语法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个性是其特点所在。

7.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8.单词:单词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它是组成短语和句子的另一个单位。

9.短语: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10.句子:句子是一个有语调并能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句子前后都有独立的单位。

11.句法结构:由词按语法规律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

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12.句法成分:句法成分是句法结构的组成部分。

它是指句法结构中具有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结构成分的缩写。

13.主语: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

分为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4.名词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等名词性词语构成,主要代表人或物。

15.谓词性主语: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动词、adj、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税收中性——精选推荐

税收中性——精选推荐

1\名词解释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税收的影响一般而言,税收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是两方面的。

一是产生额外收益,即征税后,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使社会承担税收负担外,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政府对污染环境的工厂课以重税,除了课税额本身外,还可以使这些工厂减少生产或停止生产,社会用于治理污染的费用会因此减少,同时环境本身也会得到改善,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增加,产生了除税收额以外的收益。

二是产生额外损失,即课税后,经济体系除负担税收额外,还要承受其他负担。

例如,若对污染企业课以轻税,对其他企业课以重税,就会使环境污染加重,社会治理污染的费用增加,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课税便会产生额外损失。

税收中性强调税收对经济不发生额外的影响,经济体系仅仅承受税收负担,不再给纳税人和社会造成其他额外损失或额外收益。

其实质是,国家征税不应对市场机制产生影响,课税时,市场机制仍然是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决策的主要力量,税收不应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纳税人经济决策的主要因素。

相对概念实际上,税收中性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可能的。

由于税收涉及面广,渗透各方,个人或企业总要考虑各种税收的作用,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不可能仅限于征税额本身而保持“中性”,必然会存在税收额之外的收益和损失。

即使是课征直接税,也有干扰市场运行的作用。

“税收中性”只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用来表示政府利用税收干预经济的程度。

2、不影响社会经济活动按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税收。

具体讲,即征税应不影响社会资源在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下形成的最佳配置。

中微名词解释 (1)

中微名词解释 (1)
良态偏好的无差异曲线,即对于正常商品的无差异曲线而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 偏好的单调性,即多多益善。2.偏好的凸性,即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
中性商品:是消费者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不在乎的商品,其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简单地 讲,消费者增加 1 单位的中性商品,对他是没有任何影响,其效用水平不会增加,也不会减 少。
预算线:恰好能够用完所有收入m的消费束的集合,即: ������1������1 + ������2������2 = ������
计价物: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限定为 1,其他商品价格和收入相应地变化时,我们就将这种商 品称为计价物。当有计价物时,消费者的预算集和预算线不会发生改变。
从量税:依据消费者购买的商品的数量而课征的税种。此时消费者需对他所购买的每单位商 品都支付一定的税收,即p + t。

������(������1,
������2)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最优选择的内点解: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如果这是一个内点解,那么其特征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此时的最优是 内部最优。
最优选择的边界解: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 如果这是一个边界解,那么最优解位于坐标轴上,因而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不相切。此时的 最优是边界最优。
市场均衡:所谓经济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所有有关的经济主体都选择了对他而言最 佳可能的行为,并且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之间具有一致性。
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有效密切相关,市场均衡必须是帕累托有效的,即再也没有一种方法 能在不使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同时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得更好。
稀缺性:是一个相对概念,指相对于人们多种多样且无限的需求而言,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 是有限的。稀缺性的存在要求人们以相对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如效用或利润)。

中性粒细胞的名词解释

中性粒细胞的名词解释

中性粒细胞的名词解释: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类型,因为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质在酸碱染色时呈无色或者浅色,既不是嗜酸性也不是嗜碱性,所以叫中性粒细胞。

拓展:白细胞分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其中粒细胞又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最丰富的粒细胞类型,占人类所有白细胞的40%至70%。

作为宿主抵抗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具备固有的吞噬能力,可以吸收纳米颗粒和吞噬死亡的红细胞。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GDP Deflator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际GDP)增长之商。

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

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

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Inflation Tax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民手中货币的购买力,被喻为“通货膨胀税”。

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货膨胀税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一种隐蔽性的税收。

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

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Adverse Selection逆向选择是指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

所以,叫“逆向选择”。

Arc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的弧弹性是指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弧弹性是强调弧上的变化,所以弧上的数量Q和价格P用的是变化前后的均值。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Q1-Q2)(P1+P2)/(P1-P2)(Q1+Q2)cournot equilibrium古诺均衡; 差别寡头之间更重要的是价格竞争。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普通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生物界与非生物界1、生物圈(biosphere)2、熵(en tropy)3、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4、应激性(irritability)5、适应:包含有两方面的涵义6、稳态(homeostasis):7、生物多层次结构8、五界系统9、双名法(binomial nomendature)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同位素示踪2、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3、生物大分子(macromolecule)4、多聚体(polymer)5、糖类&非必需氨基酸7、必需氮基酸8、蜡(wax)9、固醇(steroid)10、氨墓酸(ami no acid)11、肽键(peptide bond)12、肽(peptide)和多肽(polypeptide)1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14、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5、蛋白质的三级结构16、蛋白质的四级结构17、蛋白质的变构作用⑻losteric effect)18、蛋白质的变性(denaturation)19、核昔酸20、ATP。

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细胞学说2、细胞质(cytplasm )3、生物膜(biomembrane )4、核膜(nuclear envelope )5、核纤层(nuclear lamina)&染色质(chromatin )7、常染色质(euchromatin )8、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9、染色体(chromosome )10、组蛋白(histone)12、高尔基复合体(Golgi complex )13、质体(plastid )14、液泡15、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16、细胞通讯第四章:细胞代谢1、代谢(metabolism)2、势能(potential energy)3、热力学(thermogynamics)4、自由能(free energy)5、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名义变量实际变量货币中性(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二分法(古典二分法是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两个互不相关部分的研究方法。

当时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分为实际经济与货币,相应地经济学分为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

经济理论研究实际经济中产量的决定,即产量是由制度,资源,技术等实际因素决定的,与货币无关。

货币理论说明物价水平的决定,即我们所公认的货币数量论。

宏观经济学中认为是名义变量和真实变量的理论区分。

)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

)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

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

否则,在“货币幻觉”的影响下,“如意算盘”打到最后却发现自己其实是吃亏了。

)效率工资(指的是企业支付给员工比市场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工资促使员工努力工作的这样一种激励与薪酬制度,也就是指企业付给员工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这样的工资能够起到有效激励专业人员的作用,可以提高生产率与企业经营绩效,因此,这样的高工资就是效率工资,也就是在这样的工资水平支付下,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收益是最高的。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买单结汇:又称出口押汇或议付,是指议付行在审核单据后确认受益人所交单据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情况下,按信用证的条款买入受益人的汇票和/或单据,按照票面金额扣除从议付日到估计到票款之日的利息,将净数按议付日人民币市场汇价折算成人民币付给信用证的受益人。

2.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价格的构成及有关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交货地点(最核心的问题)3.CIF舱底交货,是指买方负担将货物从舱底吊卸到码头的费用4.中性包装;是指商品上和内外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的包装定牌中性:只买方要求在我出口商品和/或包装上使用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名的做法无牌中性:只买方要求在我出口商品和/或包装上免除任何商标或牌名的做法5.什么叫FIO:船方装和卸都不管即船方既不负担装货费,也不负担卸货费6.什么叫ST:理舱平舱FIOST:船方不管装卸,理舱平舱7.滞期费(定程租船):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租船人未能完成装卸作业,弥补船方的损失,对超过的时间租船人应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款8.速谴费(定程租船):租船人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提前完成装卸作业,则所节省的时间船方要向租船人支付一定的奖金9.仓至仓条款(CIF才有):即保险公司的责任自被保险货物离保险单所载明的起运地仓库或存储处所开始运输时生效,包括正常运输过程中的海上,陆上,内河和驳船运输在内,直至该项货物到达保险单所载明目的地的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储存处所或被保险人用作分配、分派或非正常运输的其他储存处所为止。

10凭信托收据借单:又称进口押汇,在托收业务中,是代收银行给予进口人凭信托收据提货便利的一种向进口人融通资金的方式10.信用证:又称信用状,是出证人以自身名义开立的一种信用文件,就广义而言,它是指由银行或其他人应客户请求作出的一项书面保证,按此保证,出证人承诺在符合信用证所规定的条件下,兑付汇票或偿付其他付款要求。

11.议付与付款的概念??信用证付款的特点是终局的,没有追索权,议付的特点有追索权12.发盘邀请:又称发价,在法律上称为“要约”,是买方或卖方向对方提出各项交易条件,并愿意按照这些条件达成交易、订立合同的一种肯定表示?13.空白背书空白抬头:又称略式背书或不记名背书,是指背书人只在票据背面签名,不指定被背书人,即不写明受让人14.国际贸易惯例:简答题1.FOB条件下买卖双方的义务:(一)卖方义务(二)买方义务1装船后通知买方1按约定支付货款2办理货物出口手续2租船订舱支付运费3负担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3办理进口手续4提供已装船的通常单据4负担越过船舷之后的风险5收取货物接受单据2.为什么CIF是装运合同不是到岸价?交货地点:出口国;运输风险:买方;交货方式:象征性交货;运费负担:卖方负担正常运费3.国际多式联运的含义及应具备的条件国际多式联运是在集装箱运输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连贯运输方式条件:1必须有一个多式运输合同,2一份包括全程的多式联运单据,3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4国际间的货物运输,5由一个多式运输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总责,6全程单一的运费费率4.信用证的特点、作用和风险(一)特点1 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2 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3 信用证是单据买卖,银行不管货物(二)作用1 对出口商的作用(1)保证凭单取得货款(2)资金融通♦打包贷款♦议付5.商检证书的作用:1作为交货的品质、数量、包装的依据2索赔的依据3交单结算货款的单据4通关的有效依据6.修改信用证修改信用证应征得所以当事人同意修改通知发出生效不得撤回对修改通知的接受或拒绝应表示出来对同一修改或全部接受或全部拒绝计算题1.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 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美圆)2.出口盈亏率=(出口销售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了解1.交易磋商的内容:(1)主要交易条件: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交货,支付(2)一般交易条件:检验,索赔,不可抗力,仲裁2.交易磋商的程序:(1)询盘(询价)(2)发盘(3)还盘(4)接受。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

2、非排他性:非排他性是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就不能排斥该社会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从而任一消费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3、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时,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法律、国防等;反之,则该产品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如服装等。

4、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效益,外部经济性,或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成本外部不经济性,或负的外部性。

外部效应也可解释某个个经济主体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不表现在他自身的成本和收益上,而是会给其他的经济主体带来好处或者坏处。

5、购买性支出:是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6、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收益者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它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型再分配活动。

7、BOT投资方式: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来承担该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经营与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这个私人企业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来回收项目的投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取合理回报;政府部门则拥有对这一基础设施的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届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8、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简答期末

口腔修复学名词解释简答期末

名解1、附着体义齿:是一类以附着为主要固位形式的可摘局部义齿,或活动—固定联合义齿。

2、附着体:是一种用于义齿修复的固位形式,它通常是由阴性和阳性两部分组成的精密联合体,其中一部分固定在牙根牙冠,或者种植体上另一部分与义齿结合,两者依靠不同的方式相接,从而为义齿提供良好的固位,稳定和美观。

3、间接固位体:辅助直接固位体的固位部件,增强义齿稳定,防止义齿发生翘起,摆动,旋转,下沉作用。

4、导线/观测线:是指按共同就位道描画的,用以区分硬、软组织倒凹和非倒凹的分界线。

5、冠内附着体:安置在基牙部分的附着体结构镶嵌在基牙牙冠内,不突出于亚冠外,附着体阳性结构设置在义齿上。

6、中性区:义齿和周围软组织处于平衡的区域。

即唇颊舌肌力量相互抵消的区域。

7、牙支持式:指缺隙两端均有余留天然牙,两端基牙均设置牙合支托,义齿所承受的牙合力主要由天然牙承担。

适用于缺牙少,基牙稳固的病例,其修复效果较好。

8、黏膜支持式:指义齿所承受的牙合力主要由黏膜及其下的牙槽骨负担,虽然缺隙的一端或两端有余留牙存在,但因余留牙松动或因咬合过紧而不设置牙合支托,常用于缺牙多,余留牙条件差,或咬合关系差的病例。

9、混合支持式义齿:指义齿承受的牙合力由天然牙和黏膜,牙槽嵴共同负担,基牙上设牙合支托,基托适当伸展,其修复效果介于前两者之间。

适用于各类牙列缺失,尤其是游离端缺牙的病例,为临床常用的形式。

10、覆盖义齿:是义齿基托覆盖支持在已治疗的天然牙牙根,牙冠或种植体上的一种可摘局部义齿或全口义齿,被覆盖义齿覆盖的牙或牙根称为覆盖基牙。

11、一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相反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

12、二型观测线:为基牙向缺隙方向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

13、三型观测线:为基牙向颊侧或舌侧倾斜时所画出的观测线。

14、牙列缺失:是指整个牙弓上不存留任何自然牙或牙根。

15、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义齿称为全口义齿。

16、颊棚区:位于下颌后弓区,在下颌颊系带至咬肌下端前缘之间。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3.计价货币:是指用来计算商品价格的货币,通常都在合同中订明。
4.不可抗力:是指在买卖合同签订以后,不是由于订约者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当事人既不能预见又无法避免、无法预防和无法控制的意外事故,以致不能或不能按期履约,遭受意外事故的一方当事人依据法律或合同规定,可以延期履行或解除履行合同而免负损害赔偿责任。
2.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它是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确定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3.不可抗力是指买卖合同签定以后,不是由于合同当事人一方的过失或疏忽,而是由于发生了合同当事人无法预见、无法预防、无法避免和无法控制的事件,以致不能履行或不能如期履行合同,发生意外事故的一方可以免除履行合同的责任或推迟履行合同。因此,不可抗力是一项免责条款。
1、品质机动幅度——某些初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为了便于交易顺利进行,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可另订一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允许卖方所交的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2、中性包装——为了打破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歧视和限制以及适应转口销售的需要,是出口国家厂商扩大出口的一种促进销售的手段。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品牌的包装。
4.自然灾害是仅指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
5.仲裁是指买卖双方签订仲裁协议,自愿把他们之间的争议交给双方同意的第三者进行裁决,裁决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依照执行。
1.海运提单是指由船长或船公司或其代理人签发的,证明已收到特定货物,允诺将货物运至特定目的地,并交付给收货人的凭证。
1.贸易术语或称为价格条件,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外文缩写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买卖双方各自负担的责任、费用和风险以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界限。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名词解释

1中性突变(neutral mutation):大多数分子水平的遗传变异,在选择上是中性的,即他们并不影响生存适合度,其命运主要是由随机漂变而不是自然选择决定的。

这些遗传变异称为中性突变。

这一进化理论称为中性理论,不适合于解释其他层次的进化现象。

2 负选择和正选择(negative selection & positive selection ):能降低生存适合度的突变成为有害突变(deleterious mutation ), 他们在选这种处于劣势,因而自然选择想将其从中群众淘汰的方向进行,这种选择称为负选择。

偶尔也会繁盛能提高生存适合度的突变,称为有利突变(advantageous mutation); 有利突变在选择中处于优势,因而自然选择倾向于把它们在种群众固定下来,这种形式的选择校正选择。

3 固定(dixation):指等位基因在种群中的频率达到1,即种群的所有个体在该位点上都是同一等位基因的纯合体。

4 位点(locus):遗传学上泛指染色体上为一个基因所占据的位置;分子生态学中指染色体上为一个DNA分子标记(不管编码与否)所占据的位置。

5 谱系(lineage):只具有连续共同进化历程、享有共同祖先的一个支系;它可以是一组亚种群,一个物种,一组物种。

6 单倍型(haplotype):具有独特遗传特征的、连锁的DNA序列。

7 基因流(gene flow):指基因通过个体迁移或其他途径在种群间的传播、交换。

8 随机遗传漂变(random genetic drift):指中群众等位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受随机抽样误差影响在世代间的的波动,又称遗传漂变。

9 搭载效应(hitchhiking effect):指一个等位技艺频率的改变不是因为它本身受选择影响,而是因为已经他连锁的另外一个位点受到选择而被牵连的现象。

10 非同源相似(homoplasy):指性状的等同状态是通过不同进化途径形成的巧合。

中性选择学说名词解释

中性选择学说名词解释

中性选择学说名词解释
中性选择学说是一个有关物种遗传多样性的著名概念,是当今学术界表示动物特征发展和演变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概念源自19世纪
的辛克莱(Charles Darwin)和后来的菲利普斯(Philip C. Snow),他们认为,物种可以通过自然选择来改变特征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物种的演变。

中性选择学说可以被视为一种更具体的自然选择方法,它表明,在物种演变过程中,出现了某种不利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不会导致物种的死亡,但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从而形成了“中性”的特征。

这表明,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这些基因变异不被遗传,因此如果在一个物种中经常出现这种中性的基因变异,那么这个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将会保持更高的水平。

此外,中性选择学说也说明,尽管某些基因会被发挥作用,但其他一些基因可能不会被发挥作用,因此一个物种如果包含大量的中性基因,那么这种物种更易受到各种改变的环境的影响,因而导致多样性的减少。

举个例子,一种物种可能会变得更为适应高海拔环境,而另一种物种更适应低海拔环境。

因此,这两种物种可能都具有某些中性基因,但其多样性仍然会受到影响。

总之,中性选择学说是研究物种遗传多样性的一种重要理论,该理论提出,一些不利的基因变异也可以导致物种多样性的改变,就物种演变而言,“中性”的特征也有其重要性,它可以帮助一个物种更
加适应多样的环境,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的基础。

名词解释词的分类是什么

名词解释词的分类是什么

名词解释词的分类是什么名词解释词是指对某个概念、事物或现象进行解释和定义的词语。

在语言交流中,名词解释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人们确立共同的概念,增进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然而,不同的名词解释词又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分类角度探讨名词解释词的分类。

一、按照词义范畴的分类名词解释词根据其所涵盖的词义范畴可以分为多个类别,比如抽象名词解释词、具体名词解释词、专业名词解释词等。

1. 抽象名词解释词:用来解释抽象概念的词语,如“民主”、“自由”等。

这类名词解释词往往表达一种理念或思想,不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2. 具体名词解释词:用来解释具体事物的词语,如“桌子”、“树木”等。

这类名词解释词常用于对客观事物进行定义和描述,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

3. 专业名词解释词:用来解释某一特定领域的专门术语的词语,如“DNA”、“微生物”等。

这类名词解释词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途,常用于科学研究、学术讨论等领域。

二、按照定义方式的分类名词解释词的定义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方式包括实质定义、功能定义、原因定义以及比较定义等。

1. 实质定义:通过识别和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解释名词的词语。

例如,“友谊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建立在相互信任和互助之上。

”这种定义方式突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特点。

2. 功能定义:通过揭示事物的作用或功能来解释名词的词语。

例如,“社会保障是一种提供公民福利的制度,旨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权益。

”这种定义方式以人们对事物的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突出了事物的功能和意义。

3. 原因定义:通过探究事物产生的原因或背后的逻辑关系来解释名词的词语。

例如,“恐惧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反应,来源于个体对潜在威胁的感知。

”这种定义方式着重分析事物产生原因的根本原因,有助于人们洞察事物的本质。

4. 比较定义:通过对比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来解释名词的词语。

例如,“幽默是一种与人们的情绪和思维有关的表达方式,与讽刺相比,更注重善意和轻松。

化学反应的中性

化学反应的中性

化学反应的中性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中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析气反应等各种类型。

在化学反应中,有一类特殊的反应被称为中性反应,它在化学方程式中不显式地表达酸碱特性或氧化还原性质。

本文将介绍化学反应的中性及其相关概念、特点以及一些例子。

一、中性反应的概念中性反应指的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中不明确表达酸碱特性或氧化还原性质。

这种反应的特点是产物的酸碱性质与反应物相同或相近。

在中性反应中,产物的酸碱性质在化学方程式中一般不会发生改变。

二、中性反应的特点1. 产物的酸碱性质相近:中性反应的产物通常与反应物具有相似的酸碱性质,不会明显地改变物质的酸碱性质。

2. 没有明确的酸碱特征: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没有直接表达酸碱特性的物质,如H+、OH-等。

3. 不明显的氧化还原特征:中性反应一般不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因此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明确标示氧化还原的物质。

三、中性反应的例子1. 醇和酸酐的酯化反应:醇与酸酐在酯化反应中生成酯类产物,这是一种典型的中性反应。

例如乙醇和醋酸酐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酒精和酰氯反应也是一种中性反应)。

其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 H + (CH3CO)2O → CH3COOCH2CH3 + CH3COOH2. 脂肪酸与碱的皂化反应:脂肪酸与碱的皂化反应也是一种中性反应。

例如植物油中的油酸与NaOH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其化学方程式为:CH3(CH2)7CH=CH(CH2)7COOH + NaOH → CH3(CH2)7COONa + CH3(CH2)7CH(OH)CH2OH3. 阳离子的沉淀反应:某些金属离子与适当的阴离子反应时会产生沉淀,这也是一种中性反应。

例如银离子与溴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Br。

化学方程式为:Ag+ + Br- → AgBr↓以上例子都符合中性反应的特点,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明确的酸碱特征或氧化还原特征,产物的酸碱性质相近或与反应物相同。

2021年货币中性名词解释

2021年货币中性名词解释

Knowing the world without being sophisticated is the most kind-hearted maturity.勤学乐观天天向上(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货币中性名词解释1.平方根定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发现,即使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也同样相当敏感,而且相对于交易数值而言,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也呈现出规模经济的特质,这一重要发现即为“平方根定律”。

2货币需求的公共权力动机:这是因政府的赤字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扩张性货币需求动机。

如果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主要投向商业性流通,那么,受冲击的将是商品市场的价格;如果政府把这些额外的流通货币主要投向金融性流通,金融市场则将受到冲击。

因此,这类动机对经济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如何分配这些所创造的额外货币。

3货币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无论货币需求多大,或经济中其他变量的刺激多么强烈,由于货币外生性的存在,货币供应不会受它们的影响而自行变化。

货币供应的控制权由政府通过中央银行牢牢掌握在手,中央银行根据政府和金融政策,考虑到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可以人为地进行调控,增减货币供应量。

4.单一规则: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

;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5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

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当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

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6倒逼机制:是指由贷款引起货币数量的增加,货币数量又造成基础货币扩张的内生货币供给现象。

中性温度名词解释

中性温度名词解释

中性温度名词解释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又名适中温度适中的环境
温度,是指一个范围值,在此温度中婴儿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

简单的说,人都有一个最适合环境温度,医学上称为中性温度,在这个环境温度中,人们皮肤的蒸发、散热量是最低的,整个新陈代谢率也是处于最低状态。

这时人体有消耗最少,自己也感到最舒适。

适合于成人中性温度为25~28℃。

新生儿的中性环境温度则是随着体重及年龄大小而异,
在出生头24小进内,新生儿的中性温度为32~33℃,早产的
未成熟儿则为33~36℃。

当长到四至七天时,足月儿的中性
温度至31 ~32℃,未成熟儿降至32~34℃,可见,胎龄越小,体重越小的婴儿所需要的中性温度也越高。

最佳温度:
1、阳光浴的温度为15-30℃;
2、居室温度保持在20-25℃;
3、洗澡水的温度为37-44℃;
4、洗脚水的温度为38-43℃;
5、冷水浴的温度为18-20℃;
6、饭菜的温度30-42;
7、饮水时的温度为30-40℃;
8、泡茶的温度为70-80℃;
9、面包的温度为75-
99.974℃;
10、衣服的温度为36-60℃;
11、衣服的温度必须比体温高;
12、穿衣保持最佳舒适感时,则皮肤的平均温度为33℃。

中性温度名词解释

中性温度名词解释

中性温度名词解释
中性温度是指理想气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温度,使得在该温度下,气体的体积按照等容定律,压强按照等压定律变化。

中性温度的概念由法国物理学家戴朗贝尔于1802年提出,用来描述理
想气体的热力学特性。

中性温度的概念是建立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基础上。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摩尔数的条件下,气体的状态可以用pv=nRT来描述,其中p代表气体的压强,v代
表气体的体积,n代表气体的摩尔数,R代表气体常数,T代
表气体的温度。

中性温度可以使得在一定的压强和摩尔数条件下,气体的状态满足方程pv=nRT。

中性温度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气体的热力学过程。

在中性温度下,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呈线性关系,即体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这是因为在中性温度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满足等压定律,即压强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所以,在等压定律和等容定律同时成立的条件下,中性温度可以使得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呈线性关系。

中性温度的概念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热力学系统中,通过测量气体的体积和温度的变化,可以确定中性温度,从而计算出气体的压强和摩尔数。

这有助于了解气体的热力学性质以及进行工程设计和实践操作。

总之,中性温度是指理想气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温度,使得气体
的体积和温度呈线性关系。

这个概念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气体的热力学特性,并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性的名词解释
在语言学中,名词是指表示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而中性的名词是指既
不属于阳性(男性性别)也不属于阴性(女性性别)的名词。

中性的名词在语言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构成了我们日常交流的基础,也反映了社会对性别的认知和态度。

一、中性名词的背景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许多语言中的名词都有性别的区分,以反映出社会对
性别角色的划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和社会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性别平等的追求也使得语言的使用发生了变化。

逐渐出现了对性别划分不那么强烈的中性名词。

二、中性名词的种类
中性名词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没有任何性别信息的名词,如“桌子”、“书籍”等;另一种是指人类的具体或抽象概念,但不指定性别,如“人”、“个体”等。

这些
中性名词在语言中广泛使用,起到统一和平衡不同性别的作用。

三、中性名词的重要性
中性名词的出现对于改变社会性别观念和促进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使
用中性名词,我们能够消除对特定性别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同时也有助于消除性别歧视。

中性名词的普及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语言环境。

四、中性名词的争议
尽管中性名词具有许多积极的影响,但它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

一些人认为使
用中性名词会损害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且很难达到广泛的共识。

此外,一些人还担心过度使用中性名词会导致混淆和不便,造成沟通的障碍。

五、中性名词的应用与挑战
虽然中性名词在语言中的应用逐渐扩大,但在实际使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很多语言本身并不具备中性名词的表达方式,需要创造新的词汇或采用其他方式来解决。

另一方面,一些人对于中性名词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引导更广泛的认同。

六、中性名词的未来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中性名词的使用势必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通过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我们可以进一步提炼中性名词的规则和应用范围,从而推动语言的发展和创新。

总结:
中性的名词是一种既不属于阳性也不属于阴性的名词,它的出现对于促进性别平等和改变社会性别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使用中性名词,我们能够消除对特定性别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尽管中性名词面临一些争议和应用挑战,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必将成为未来语言发展的趋势。

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探索和实践中性名词的应用,为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和谐的语言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