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
塑料模具设计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伍先明王群庞佑霞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指导(第一版)[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旭主编.塑料模结构图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 王文广田宝山田雁晨主编.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技巧与实例[M].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4.
[4]屈华昌主编.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蒋继宏王效岳编.注塑模具典型结构100例[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6] 张晓黎李海梅主编.塑料加工和模具专业英语(第一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7] 许鹤峰陈言秋编著.注塑模具设计要点与图例[M].化学化工出版社,1999.
[8] 朱光力万金保等编著.塑料模具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 高锦张主编.塑性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10] 夏江梅主编. 塑料成型模具与设备.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1] 王孝培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 张孝民主编. 塑料模具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3] 屈华昌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4] 叶久新王群主编.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5]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塑料成型第八章
8.1 中空吹塑成型
8.1.2 中空吹塑成型的模具结构
8.1 中空吹塑成型
8.1.2 中空吹塑成型的模具结构
1.型坯尺寸 .型坯尺寸
f = D d
2.夹坯刃口 . 3.余料槽 . 4.排气孔 . 5.冷却管道 . 6.型腔表面加工 . 7.挤出吹塑模具还需与型坯挤出机头配套 挤出吹塑模具还需与型坯挤出机头配套
8.2 真空吸塑成型
8.2.1 真空吸塑成型概述
真空吸塑成型简称为真空成型。成型时先将塑料片 真空吸塑成型简称为真空成型。 材固定在夹具上,置于专用的真空成型机内, 材固定在夹具上,置于专用的真空成型机内,利用电加 热的辐射热进行加热,把片材烤软化, 热的辐射热进行加热,把片材烤软化,由设备上夹紧装 置将片材、夹具、模具压紧,将塑料片材覆盖在模具上, 置将片材、夹具、模具压紧,将塑料片材覆盖在模具上, 使型腔成为密封体。然后用真空泵把型腔内空气抽掉, 使型腔成为密封体。然后用真空泵把型腔内空气抽掉, 且借助大气压力的作用使片材紧密地吸附在型腔内并与 型腔壁贴在一起。冷却后,打开压紧夹具, 型腔壁贴在一起。冷却后,打开压紧夹具,将贴在型腔 内的定型制品取出。 内的定型制品取出。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 材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湖南大学塑料模具研究所 王群/ 叶久新 王群/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 材
课件使用说明
1、本课件为了方便教师进行塑料模具教学而不以盈利为目的。 本课件为了方便教师进行塑料模具教学而不以盈利为目的。 2、课件上绝大部分动画由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柏洪武老师 制作,并授权本课件使用,动画所有权归柏洪武老师, 制作,并授权本课件使用,动画所有权归柏洪武老师,未经其同 意不得用于盈利性项目,具体事宜请访问 。 意不得用于盈利性项目,具体事宜请访问。 3、本课件上大多数图片来自网络和其他图书,如有侵权,请速 本课件上大多数图片来自网络和其他图书,如有侵权, 告知,核实后立刻删除。 告知,核实后立刻删除。 4、本课件所有文字、图片、图形编辑以及视频采集与编辑等课 本课件所有文字、图片、 件制作工作由湖南大学王群老师完成。 件制作工作由湖南大学王群老师完成。 5、本课件须使用PPT2003及以上版本,并安装flashplayer8.0及 本课件须使用PPT2003及以上版本,并安装flashplayer8.0及 PPT2003及以上版本 flashplayer8.0 以上的版本及媒体播放机9.0及以上版本。 9.0及以上版本 以上的版本及媒体播放机9.0及以上版本。 6、课件系最初版本,错误及疏漏难以避免,敬请批评指正! 课件系最初版本,错误及疏漏难以避免,敬请批评指正! 联系人:王群;电子邮箱: 联系人:王群;电子邮箱:wangqun72@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也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在前序机械类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学习基础上,以塑料模具为典型对象,为完成在实际岗位中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真实应用为目的的综合性、应用性的复合型课程。
为学生后续职业生存合发展奠定职业基础,是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合严谨工作作风的整体能力的必须环节。
二、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塑模具的能力。
1.能力目标(1)模具工艺编制人员,具备分析塑料产品的工艺性,并能找出工艺难点,提出解决方法的能力;能编制常用的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2)模具设备维修人员,能选择合适的成型设备。
(3)模具设计人员,掌握塑料模具常用的几种分类和典型塑料模具结构,具备读图能力;能根据产品确定塑料模具的结构方案;能独立设计中等程度的注塑模具。
(4)模具钳工,能独立拆装简单的注射模具2.知识目标(1)了解塑料的物理性能、流动特性,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情况。
(2)掌握塑料的组成、分类以及常用塑料的特性。
(3)了解塑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
(4)掌握注塑成型设备对注射模具的要求(4)掌握常用注射模具的结构特点及相关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
(6)掌握注射模具拆装的基本常识。
掌握注射模具基本零件的英文专业词汇。
3.其他目标(1)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利用书籍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
(2)使用工具能力。
(3)与人协作能力——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到目标。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基于本课程在模具制造类专业知识、能力构筑中的位置及这门技术的特点,突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充分注意“教、学、做”三结合。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盒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材料与能源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题目名称塑料盒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年7月日摘要注射成形是把塑料原料放入料筒中经过加热熔化,使之成为高黏度的流体,用柱塞或螺杆作为加压工具,使熔体通过喷嘴以较高压力注入模具的型腔中,经过冷却、凝固阶段,而后从模具中脱出,成为塑料制品。
本次的课程设计是轴套的注塑模的设计,依据产品的数量和塑料的工艺性能确定了以1次分型面注塑模的方式进行设计。
模具的型腔采用一模1腔排列,浇注系统采用侧浇口成形,推出形式为推板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推出。
由于塑件的工艺性能要求注塑模中有冷却系统,因此在模具设计中也进行了设计。
本次的设计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还在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设计过程比较完整。
关键词:1次分型面注射模具;侧浇口;推板。
目录摘要 (I)绪论 (1)1 塑料制件的分析 (3)1.1 成型塑料件的工艺性分析 (3)1.2 成型塑件的材料分析 (5)2. 塑件成型的基本过程 (7)3 注塑设备的选择 (8)3.1估算塑件体积质量 (8)3.2 注塑机的选择 (8)4. 成型零件有关尺寸的计算 (10)4.1型腔凹模尺寸的计算 (11)4.2型芯凸模尺寸的计算 (12)5. 浇注系统的设计 (14)5.1 分型面的选取 (14)5.2浇口套的选用 (15)5.3冷料井的设计 (16)5.4分流道的设计 (16)5.5分流道的布置 (17)5.6浇口设计 (17)5.7浇口位置的选择 (18)5.8 模架的选取 (18)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0)6.1导柱的设计 (20)6.2 导套的设计 (21)7 脱模结构的设计 (23)8 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的设计 (25)8.1抽拔距的计算 (25)8.2斜导柱的尺寸与安装形式 (25)8.3 锁紧楔形式 (26)8.4 斜导柱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26)9 排气系统和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7)9.1排气系统 (27)9.2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7)10 绘制装配图 (29)11注射机的校核 (30)11.1 注射量的校核 (30)11.2 锁模力的校核 (30)11.3 模具合模高度的校核 (30)参考文献 (32)绪论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
塑料成型⼯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塑料成型⼯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第⼀ - - 三章1、塑料成型⽅法:注射成型有浇注系统成型热塑性塑料压缩成型⽆浇注系统成型热固性塑料压注成型有浇注系统挤出成型有浇注系统2、塑料模具分为:注射模具、压缩模具、传递模具、挤出模具、中空吹塑模具、热成型模具3、不同温度时聚合物呈现的三种状态:低温态温度较低时呈玻璃态(固体态),在外⼒的作⽤下,有⼀定的变形,但变形可逆,即外⼒消失后,其变形也随之消失。
⾼弹态是橡胶态的弹性体。
其变形能⼒显著增加,但变形仍可逆。
黏流态是粘性流体,常称为熔体。
加⼯不可逆,⼀经成型冷却,形状保留。
4、聚合物单体经过聚合反应⽣成的⾼分⼦聚合物5、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适量的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优点:密度⼩、质量轻;⽐强度、⽐刚度⾼;电⽓性能好;光学性能好;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及减振、隔⾳性能好;多种防护性能合成树脂的分⼦及结构分类: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6、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增量作⽤⼜有改性效果)、稳定剂、润滑剂、着⾊剂和固化剂等。
7、交联------聚合物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反应.8、降解——聚合物分⼦可能由于受到热和应⼒的作⽤或微量⽔分、酸、碱等杂质及空⽓中氧的作⽤⽽导致其相对分⼦质量降低的现象.9、塑化-------加⼊的塑料在料筒中进⾏加热由固体颗粒转化成粘流态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过程.10、流动性塑料熔体在⼀定的温度、压⼒作⽤下填充模具型腔的能⼒热塑性塑料检测:熔融流动指数测定法、螺旋线长度试验法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温度料温⾼,则流动性⼤。
压⼒注射压⼒增⼤,则熔体收剪切作⽤越⼤,流动性也越⼤。
模具结构浇注系统的形式,尺⼨,布置,冷却系统的设计,溶料的流动阻⼒等因素流动性较好的塑料有:聚⼄烯、聚丙烯、聚苯⼄烯、醋酸纤维等流动性⼀般的塑料有:ABS(不透明)、AS、有机玻璃、聚甲醛等截⾯形状分流道较⼩流动性较差的塑料有:聚碳酸酯、硬聚氯⼄烯等截⾯形状分流道较⼤ 11、热塑性塑料的种类有:通⽤塑料聚⼄烯(PE)线型结晶,是塑料⼯业中产量最⼤的品种,⽆毒、⽆味、呈乳⽩⾊。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是对手机壳进行设计,从零件的尺寸确定到模具设计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塑料模具设计过程。
本套模具浇口采用点浇口,因为塑件内侧具有凸出部分,本模具采用了斜撑销结构,实行了较为简单形式的塑件的成型和推出。
标签:手机壳;注塑模;模具设计1 概述近年来,随着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塑料模具在模具行业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
相信塑料模具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1]。
2 手机外壳的注塑模具设计2.1 产品功能分析图1为手机壳立体图,上方凹槽功能是为耳机孔及开锁屏键预留,下方凹槽是为外置扬声器和数据线接口开槽。
左侧开槽是为音量键预留位置,其背面圆形孔是为Logo标志而设计,而矩形圆槽则是为摄像头孔。
2.2 成型工艺分析采用一般精度等级5级,大批量生产。
该塑件壁厚约为1.5mm,考虑到壳体浅,且手机壳内部凸出的部分小于5%的凸起,塑料件的脱模设计为强制脱模。
2.3 塑料的选材及性能分析手机壳,常用手触摸,必须耐酸、对电绝缘,化学稳定性好,故选成形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2]。
3 模具设计方案确定3.1 分型面确定本模具在手机壳四周框处进行分型,分型面与开模方向垂直。
3.2 型腔数量确定及排列形式一般认为,每增加一个型腔,制品尺寸的精度会降低4%。
根据公式N-24,经计算初定本套模采用一模两腔。
4 模具设计4.1 注塑机选择4.1.1 注射量计算ABS平均密度为1.09,平均收缩率为0.55%。
通过UG分析功能的测量体,得塑件体积V塑=12.56cm3塑件质量:浇注系统质量:故总体积和总质量:4.1.2 注射机型号选定根据以上计算初步选XS-Z-60/50型卧式注射机。
4.1.3 型腔数量校核(1)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2.91>2,符合要求。
(2)由注射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量145.9>2,符合要求。
实验大纲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 12233012
课程中文名称: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 Plastic Materials Mould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必修
课程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64 课程总学分:4 实验课总学时:8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开课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二、实验课性质和任务
性质:非独立设课
任务: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塑料模具生产中的问题;
2、锻炼学生善于把理论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学风和能力;
3、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四、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
通过塑料模拆装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典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组成模具的零件及其作用,零部件相互之间的装配关系,熟悉模具的装配顺序和各装配工具的使用。
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塑料模具设计工作和处理现场问题奠定实践基础。
五、应配备的主要设备名称
塑料模具吹塑机挤出机注塑机粉碎机
六、教材及实验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编,第一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七、实验课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应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内容,做好实验数据记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为考察。
(2)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根据实验报告给出实验课成绩,实验课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
执笔人:张美丽审核人:审定:。
塑料成型工艺及摸具设计,王群,叶久新(第2版)第零章
绪论
塑料制品设计
绪论
塑料制品设计
绪论
塑料制品设计
绪论
塑料制品
绪论
塑料制品展示
绪论
模具与模子 模具就是“模子”,塑料或金属等材料借助这个“模子”,
就可以大批量地生产出我们身边常见的的产品。(模范师范)
绪论
模“范”
绪论
模子
绪论
塑模具
绪论
塑料模具
绪论
注射成型设备工艺和制品
6.辊轮均施压,使层间结合 紧密。
7.重复3~6步骤至达到所需 厚度。
绪论
IC封装: 原理:以热固性塑料为主材配合陶瓷粉末,以转注成型技术
封装过程: 切割
打线
封装
测试
封装的目的: ➢ 提供IC与外界隔絶的保护层 ➢ 提供IC外壳保护,避免与空气接触 ➢ 提供机械强度,以便后续处理 ➢ 提供散热通路,以免芯片过热 ➢ 提供讯号通路,连结芯片,电路板
(不同的产品其成型工艺也不同)
相机壳
汽车侧板
日常用品
家电用品
主机外壳
荧幕外壳
1.1 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注射成型制品
绪论
挤出成型制品及设备
绪论
挤出成型制品
绪论
吹塑成型制品及设备:
PET瓶
绪论
真空或压力成型:
绪论
压延成型:
绪论
旋转成型制品生产工艺:
绪论
旋转成型制品生产工艺:
绪论
薄膜产品及设备:
绪论
熔融纺丝(高温,粘流态,溶液)
绪论
薄膜和纤维热拉伸(低温、高弹态)(兰州拉面)
绪论
复合成型制品:
绪论
复合成型工艺过程示意图: 1.备模。 2.涂布脱模剂层。 3.涂布纯树脂层
9)塑模课设参考书与图册
参考书
1.《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编著,机工版,2008年
2. 《模具制造手册》编写组编著机工版
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孙玲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4.《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简明手册》王孝培编著,机工版,2004年
5.《塑料模具设计》朱光力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6.《塑料成型模具》申开智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7.《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著机工版
机械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用书
1.《冲模图册》. 李天佑主编. 北京:机工版,1988
2.《塑料模具图册》阎亚琳主编.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馆四楼有)
3.《注射模具设计技术及实例》于华主编. 北京:机工版,2005(馆四楼有)
4.《典型零件模具图册》陈晓华主编,北京:机工版,2001(馆四楼有)
5.《实用注塑模具结构图册》洪慎章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馆四楼有)
6.《塑料模具设计师手册》王鹏驹主编,北京:机工版,2000(馆四楼有)
7.《冷冲压模具图集》齐卫东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馆四楼有)
8.《冲压模具典型结构100例》杨占尧、杨安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馆有)
9.《冲压模具设计和加工计算速查手册》薛启翔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馆有)
10.《塑料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实例》杨占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馆有)
11.《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与范例》杨占尧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馆有)
12.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简明手册》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3.《塑料模具设计图册》陈剑鹤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红字书尽量借到。
第三章塑料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塑化效果 物料转变成熔体之后的均化程度. 塑化能力 注射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塑化的物料质量或 体积. 两者均与物料受热方式和注射机结构有关. 柱塞式注射机与螺杆式注射机受热方式不同, 塑化效果不同,塑化能力也不同.
17
柱塞式注射机理论塑化能力:
螺杆式注射机的理论塑化能力:
18
可见,柱塞式注射机的塑化能力同时与机筒 结构和物料体积有关,而螺杆式注射机的 塑化能力与物料体积无关,不必担心因物 料体积过大对熔体均化产生影响,因此螺 杆式注射机的塑化能力一般都比柱塞式注 射机的大。
立式注射机
5
3.1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艺
角式注射机
6
3.1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艺
角式注射机
7
3.1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艺
3.1.1 注射成型原理及注射机
1.注射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1)柱塞式注射机
8
3.1 注射成型原理及工艺
3.1.1 注射成型原理及注射机
1.注射机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1)柱塞式注射机动作模拟
25
B.保压补缩
此阶段是指从熔体充满模腔至柱塞或螺杆在机 筒中开始后退为止.
26
B.保压补缩
保压力和保压时间对于模腔压力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保压力不足或保压时间不充分,都会导致 模腔压力下降. 保压力、保压时间与模腔压力之间的关系,将 会对冷却定型时的制品密度、收缩及表面缺陷 等问题产生重要影响.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图2 PP料填充输出图像 Fig.2 Fill time picture of PP 22
注意注射压力对流动充模时喷嘴处的熔体 温度也有影响。喷嘴直径对喷嘴处的熔体 温升影响不大,故在生产中应尽量避免过 大的注射压力。(见下表)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一、前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塑料的基础知识、塑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塑料的基础知识1. 塑料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塑料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方法。
2.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介绍塑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塑料的成型特性介绍塑料的成型特性及其对成型工艺的影响。
三、塑料成型工艺1. 注射成型工艺介绍注射成型原理、工艺参数及设备。
2. 挤出成型工艺介绍挤出成型原理、工艺参数及设备。
3. 压制成型工艺介绍压制成型原理、工艺参数及设备。
四、模具设计基础1. 模具的分类与结构介绍模具的分类、基本结构及作用。
2. 模具材料的选择介绍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常用材料。
3. 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介绍模具设计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模具设计实例1.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实例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过程。
2. 挤出成型模具设计实例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过程。
3. 压制成型模具设计实例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压制成型模具的设计过程。
六、塑料成型设备1. 注射成型机介绍注射成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主要参数。
分析不同类型注射成型机的特点与应用。
2. 挤出成型机讲解挤出成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操作要点。
探讨不同类型挤出成型机的选用原则。
3. 压制成型机阐述压制成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探讨不同类型压制成型机的适用范围和性能。
七、塑料成型工艺参数调整1.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讲解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探讨如何调整这些参数以优化成型过程。
2. 挤出成型工艺参数分析挤出成型工艺参数(如温度、速度、牵引力等)对成型效果的影响。
塑料成型工艺及摸具设计,王群,叶久新(第2版)第四章03
H
0.54
L
(
F脱
BE
)
1 3
4.9 脱模机构设计
4 .推块脱模
4.9 脱模机构设计
4 .推块脱模
4.9 脱模机构设计
4 .推块脱模
4.9 脱模机构设计
5.利用成型零件的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5.利用成型零件的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5.利用成型零件的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4.9 脱模机构设计
1)推杆的固定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2)圆形横截面推杆的配合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5)推出机构的导向
4.9 脱模机构设计
(5)推出机构的导向
4.9 脱模机构设计
(5)推出机构的导向
4.9 脱模机构设计
(5)推出机构的导向
4.9 脱模机构设计
(5)推出机构的导向
设计时应考虑采用便于机械加工及钳修加工的结构
4.7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对于无需精密配合的部位可设计空刀槽,以节约加工工时
4.7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对于不配合的过孔尽量作得大一些
4.7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对于不影响成型的拐角部位进行倒角或倒圆,以便装配
4.7 注射模具成型零件设计
采用非圆形推杆时应考虑加工工艺性
4.9 脱模机构设计
3 脱模板脱模机构 (1)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3 脱模板脱模机构 (1)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3 脱模板脱模机构 (1)脱模板的结构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脱模板与型芯的配合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摸具设计,王群,叶久新(第2版)第四章04
4.10 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按照侧向分型机构可按如图4-219所示的情形进行分类
4.10 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下面按侧抽芯机构的动力来源将其分为手动、气动、 液压和机动四种类型。 1手动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1)模内手动分型抽芯结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2 点浇口式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 (1)利用推杆拉断点浇口凝料
4.9 脱模机构设计
(2)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凝料
4.9 脱模机构设计
(2)利用侧凹拉断点浇口凝料
4.9 脱模机构设计
(3)利用拉料杆拉断点浇口凝料
4.9 脱模机构设计
(3)利用拉料杆拉断点浇口凝料
4.9 脱模机构设计
4.9 脱模机构设计
3.气动或液压二次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4.9.5 双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4.9.5 双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4.9.5 双脱模机构
4.9 脱模机构设计
4.9.6 顺序脱模机构
(1)弹簧顺序脱模机构 1)定距拉板式顺序脱模机构注射模
4.9 脱模机构设计
4)使用电机驱动脱螺纹
4.9 脱模机构设计
5)使用液压马达驱动脱螺纹
4.10 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4.10.1侧向分型与侧抽芯机构分类
4.10 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需要侧向抽芯塑件特征
4.10 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需要侧向抽芯塑件特征
4.10 注射模具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塑件侧向抽芯机构的形式
4.9 脱模机构设计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答案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答案调湿处理:将聚酰胺类制品放入热水或热溶液中加快吸湿平衡的处理方法退火处理:将塑件在定温的加热液体介质或热空气循环烘箱中静置一段时间缓慢冷却至室温,从而消除塑件的内应力,提高塑件的力学性能。
什么是塑料?原义指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的的材料或可塑材料。
在“塑料工程”中塑料的定义为“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塑化成型,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塑料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其中还有很多添加剂如填充剂、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润滑剂和固化剂等塑料有哪几种物理力学状态?粘流态、高弹态、玻璃态何为分子定向?分子定向与什么有关?其产生什么影响?聚合物高分子及其链段或结晶聚合物的微晶粒子在应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有序排列,即称为分子定向。
分子定向与熔体流动速度梯度和熔体停止流动后在玻璃化温度以上停留时间等因素有关对于非结晶型聚合物,定向后的聚合物会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沿着取向方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与取向方向垂直的方向力学性能显著下降。
对于结晶性聚合物,在取向方向上,力学性能提高和密度提高,弹性和韧性改善。
但伸长率下降。
收缩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塑料品种(2)塑件特征(3)模具结构(4)成型工艺参数塑料的成型特性有哪些?流动性、收缩性和收缩率、比容和压缩率、结晶性、挥发物含量、相容性、热敏性、固化、熔体破裂、熔接痕、内应力、制品的后处理什么是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答:热塑性塑料主要由聚合树脂制成,其特点是受热后软化或熔融,此时可成型加工,冷却后固化,再加热仍可软化。
而热固性塑料大多数是以缩聚树脂为主并加入各种添加剂制成的,在开始受热时也可以软化或熔融,但是一旦固化成型就不会再软化。
热塑性塑料的分子结构呈链状或树枝状,这些分子互相缠绕但并连结在一起,受热后具有可塑性,即受热产生的是物理反应。
热固性塑料在加热开始时也具有链状或树枝状结构,但受热后这些链状或树枝状分子逐渐结合成网状结构(即为交联反应),成为既不熔化又不熔解的物质,即产生化学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叶久新王群版第一--三章1、塑料成型方法:注射成型有浇注系统成型热塑性塑料压缩成型无浇注系统成型热固性塑料压注成型有浇注系统挤出成型有浇注系统2、塑料模具分为:注射模具、压缩模具、传递模具、挤出模具、中空吹塑模具、热成型模具3、不同温度时聚合物呈现的三种状态:低温态温度较低时呈玻璃态(固体态),在外力的作用下,有一定的变形,但变形可逆,即外力消失后,其变形也随之消失。
高弹态是橡胶态的弹性体。
其变形能力显著增加,但变形仍可逆。
黏流态是粘性流体,常称为熔体。
加工不可逆,一经成型冷却,形状保留。
4、聚合物单体经过聚合反应生成的高份子聚合物5、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份,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而组成的混合物。
优点:密度小、质量轻;比强度、比刚度高;电气性能好;光学性能好;化学稳定性高;减摩、耐磨及减振、隔音性能好;多种防护性能合成树脂的份子及结构分类:热固性塑料热塑性塑料6、添加剂包括填充剂(增量作用又有改性效果)、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和固化剂等。
7、交联------聚合物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反应.8、降解——聚合物份子可能由于受到热和应力的作用或者微量水分、酸、碱等杂质及空气中氧的作用而导致其相对份子质量降低的现象.9、塑化-------加入的塑料在料筒中进行加热由固体颗粒转化成粘流态并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过程.10、流动性塑料熔体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填充模具型腔的能力热塑性塑料检测:熔融流动指数测定法、螺旋线长度试验法影响塑料流动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温度料温高,则流动性大。
压力注射压力增大,则熔体收剪切作用越大,流动性也越大。
模具结构浇注系统的形式,尺寸,布置,冷却系统的设计,溶料的流动阻力等因素流动性较好的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等流动性普通的塑料有: ABS (不透明)、 AS、有机玻璃、聚甲醛等截面形状分流道较小流动性较差的塑料有:聚碳酸酯、硬聚氯乙烯等截面形状分流道较大11、热塑性塑料的种类有:通用塑料聚乙烯(PE)线型结晶,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大的品种,无毒、无味、呈乳白色。
聚氯乙烯( PVC)线型无定型,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价格便宜、应用广泛。
聚苯乙烯(PS)仅次于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第三大品种。
应用于仪表外壳、指示灯罩聚丙烯(PP)线型结晶,排名第四用于:板(片)材、管材、法兰、接头、自行车零件工程塑料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耐腐蚀、抗冲击需调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光性塑料俗称有机玻璃。
聚碳酸酯(PC)线型非结晶,机电、医药、光学、齿轮等聚酰胺(PA)线型结晶,俗称尼龙。
齿轮、电气架日用品需调湿聚甲醛(POM)线型结晶氟塑料是含有氟元素的塑料的总称,主要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氯乙烯(PCT-CE)、聚氯乙烯(PVF)和聚偏乙烯(PVDF)12、塑件后处理:退火处理(减少内应力)和调湿处理(聚酰胺)13、注射成型的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时间。
温度:料筒的温度(前高后低)和喷嘴的温度。
压力:塑化压力、注射压力、保压压力、型腔压力塑化压力是指采用螺杆式注射时,螺杆顶部熔体在螺杆转动后退时所受到的压力。
塑化压力又称为背压。
背压大小可以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溢流阀来调整。
注射压力是指柱塞或者螺杆顶部对塑料熔体所施加的压力。
时间完成一次性注射模塑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成型时间。
成型时间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成型周期中个阶段的时间。
14、牵引速度挤出成型主要是生产连续型材,所以必须设置牵引装置。
牵引速度与挤出速度的比值称为牵引比,其比值必须等于或者大于 1.15、塑件的尺寸精度影响塑件精度(公差)的因素主要有:A、模具加工创造误差及磨损、变形,特别是成型零件的创造和装配误差以及使用中的磨损;B、不同种类塑件收缩率的波动;C、成型工艺条件的变化;D、塑件的形状、飞边厚度波动;E、脱模斜度和成型后塑件尺寸变化等。
16、塑件结构设计1.壁厚设计的基本原则————均匀壁厚。
即:充模冷却收缩均匀,形状性好,尺寸精度高,生产率高。
原因:塑件中的壁厚普通应尽可能一致,否则会因固化或者冷却速度不同而引起收缩不均匀,从而在塑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导致塑件产生翘曲、缩孔、甚至开裂等缺陷。
1.满足塑件在装配、运输、使用的强度要求2.成型过程中的塑料流动性3.有足够的脱模力,避免脱模时损坏2.塑件的脱模斜度(脱模斜度为30′---1°30′)便于脱模,防止脱模时顶伤、顶白、划伤高精度、大尺寸--小壁厚、复杂、收缩率大、增强塑件—大A、当塑件有特殊要求或者精度要求过高时,应选用较小的斜度B、较高、较大尺寸的塑件,应选用较小的斜度C、收缩率较大的塑件应取较大的脱模斜度。
D、塑件形状复杂的、不易脱模的,应取较大的脱模斜度。
E、塑件上的凸起或者加强筋单边应有4°--5°的斜度。
F、增强塑件宜取大值G、当塑件壁厚较大时,因成型时塑件收缩量大,故也应选择较大的脱模斜度。
H、脱模斜度的取向原则是:内孔以小端为基准,符合图样要求,斜度由扩慷慨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基准,符合图样要求,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
3.加强肋作用是在不增加厚壁的情况下,加强塑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塑件翘曲变形4.支撑面保证稳定性5.圆角减少应力集中,保证熔体的流动性好6.孔孔间距保证塑件的强度17、嵌件的用途塑件中镶入嵌件的目的:A、增强塑件的局部强度、硬度、耐磨性、导电性、延长塑件的寿命;B、增加塑件的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提高精度;设计原则:1.线线膨胀系数同塑料线膨胀系数相近,防止嵌件周围塑料开裂2.嵌件的边缘加工成圆角,避免应力集中;形状要对称,保证冷却收缩率3.嵌件的定位面要可靠的密封面, H8/h8 配合4.部份采取双向定向,既不转动又不轴向窜动18、齿轮设计 1.相同结构的齿轮使用相同的塑料 2.轴削边减少应力集中3.齿轮的内孔与轴采用过渡配合19、20、塑件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1.在设计塑件时,应考虑原材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收缩率等。
2.在设计塑件的同时应考虑其模具的总体结构,使模具型腔易于创造模具抽芯和推出机构简单。
(3.在保证塑件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电性能等的前提下,力求结构简单,壁厚均匀,使用方便。
4 对设计的塑件外观要求较高时,应先通过造型,然后逐步绘制图样21、22、塑件的标志符号塑件上公差原则最佳选择设计是凹坑凸形孔的公差采用单向正偏差,即下偏差为 0;轴的公差采用单向负偏差,即上偏差为 0;中心距及其他位置尺寸公差采用双向等值偏差。
23、第四章24、完整的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成型前的准备、注射成型过程、塑件的后处理三部份。
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对于提高塑件的密度、降低收缩和克服塑件表面缺陷)、冷却(时间最长)脱模六个步骤。
26、注射模塑工艺的“三要素”温度压力时间27、分型面选择的普通原则:A、(首要)符合塑件脱模要求,分型面选在塑件脱模方向最大的投影边缘部位B、分型线不影响塑件的外观C、确保塑件留在动模一侧,利于推出且推杆痕迹不显露于外观面D、确保塑件质量模E、满足塑件锁紧要求投影面积小的方向作为侧向分型面;分型线为曲面时,加斜面锁紧F、合理安排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位置G、便于模具加工创造H、考虑排气效果(分型面与塑料熔体的料流末端所在的型腔内壁表面相重合) 25、注射成型28、浇注系统指塑料熔体从注射喷嘴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
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井)组成。
浇注系统总体设计原则1)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和塑料熔体的流动特性3)浇注系统设计应有利于良好的排气5)便于修整浇口以保证塑件外观质量 2)采用尽量短的流程,以减少热量与压力损失 4)防止型芯变形和嵌件位移 6)浇注系统应结合型腔布局同时考虑7)流动距离比和流动面积比的校核。
29、主流道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起分流和转向的连接喷射机喷嘴与分流道的一段通道卧式立式注射机主流道垂直分型面主流道为锥形设计原则:1.主流道与喷嘴的对接处设计成半球形2.主流道的圆锥角2º-4º3.主流道大端呈圆角4.主流道浇口套与定位圈设计成整体式(浇口套与定模座板 H7/M6 与定位圈 H9/f9)5.主流道的长度短;防止压力损失,影响熔体的顺利充型6.浇口套内壁粗糙度值位Rao.8υm冷料穴(井)主流道与分流道末端存放两次注射间隔产生的冷料和料流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型腔而形成各种缺陷,使其保留在动模一侧,便于脱模的功能。
作用增加熔接强度30、分流道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通道起转向、分流作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梯形截面分流道,该分流道容易加工,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及流动阻力均不大。
分流道截面形状梯形(理想)、圆形、半圆形、正方形、 U 形型腔和分流道的罗列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设计原则:1.塑料流经分流到是压力和温度损失要小2.分流道固化时间稍后与制品的,有利于压力的传递及保压3.利于塑料均匀而快速的进入各个型腔4.分流道的长度要短,容积要小5.便于加工及刀具选择31、浇口分流道与型腔之间的一段细短通道,作用使从分道过来的塑料熔体快速进入并充满型腔,浇口部份熔体能迅速的凝固而封闭浇口防止型腔内熔体的倒流。
类型有:直接浇口、中心浇口(扇形、环形、爪形)、点浇口、潜伏式浇口、护耳形浇口等,其中点浇口是能够自行切断熔体。
浇口的特点,浇口可分为限制性非限制性1)直接浇口优点:浇口横截面积大,模具简单,易于成型,排气好,合用厚壁、高粘度成型深塑件缺点:只用于单腔,有内应力,易变形、气泡、开裂等现象2)中心浇口优点:进料点对称,充型均匀,能消除拼缝线且排气顺利扇形、环形、爪形、轮辐式3)点浇口的优点:开模时浇口可自动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浇口残留痕迹小,不影响塑件外观;易成型,合用于双分型面/三板式(才能将浇注系统的凝料拉出来)缺点:压力损失大;模具必须采用三板式结构,结构复杂,成型周期长。
对于投影面积大或者容易变形的塑件,应采用多点浇口,以减小翘曲变形。
4)侧浇口的优点:典型的矩形侧浇口,改变浇口的宽度 b 和厚度 t,可以调整成型时间。
侧浇口可以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选择浇口位置,浇口设在分型面加工容易,修整方便;除去浇口方凝料便,浇口痕迹小,因此,侧浇口广泛地应用于小型塑件,合用于两板式多型腔模具。
缺点:塑件容易形成熔接痕、缩孔、气泡等缺陷,注射压力损失较大(选用的注射力采取较大),壳形塑件容易排气不良。
5)潜伏式浇口的优点:潜具有点浇口的各种特点;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两板式一次开模;塑件和流道分别设置推出机构;开模分型或者推出时浇口即被自动切断易实现自动化,;浇口位置选择范围更广;缺点:分型或者推出时必须具有较大的力来切断浇口,拉出倾向凝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