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别康桥》课文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志摩《再别康桥》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
(2)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理解《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
(3)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再别康桥》。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热爱和离别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追求理想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朗读。
2. 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3. 领悟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 诗歌中抽象的意象的理解。
2. 诗歌韵律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PPT,包括徐志摩的生平介绍、《再别康桥》原文、注释、译文以及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再别康桥》原文,提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PPT展示康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一个美丽的剑桥景象。
简介徐志摩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出《再别康桥》这首诗。
2. 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解决字词上的困难。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探讨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2)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4. 情感体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康桥上,感受徐志摩离别时的情感。
5. 课堂小结
6. 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再别康桥》。
(2)写一篇关于《再别康桥》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
1. 学生朗读和背诵《再别康桥》的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写读后感的能力和水平。
八、拓展活动
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邀请有关专家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和欣赏。
九、教学计划调整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十、教学资源开发
教师可以寻找更多关于徐志摩的诗歌和相关文献,以便在教学中提供更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徐志摩及其作品。
也可以寻找其他经典诗歌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目标
补充和说明: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明确、具体、可操作。
在本教案中,教学目标涵盖了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情感培养三个方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
补充和说明:教学重点应体现学科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
在本教案中,重点关注了诗歌的基本读写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难点
补充和说明:教学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需要教师特别关注
和引导。
在本教案中,抽象意象的理解和诗歌韵律的把握是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本教案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图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教学反思
补充和说明: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评估教学效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七、评价建议
补充和说明:评价建议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本教案中,评价建议涵盖了学生的朗读、理解和创作能力,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拓展活动
补充和说明:拓展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教案中,通过诗歌创作比赛和专家讲座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九、教学计划调整
补充和说明:教学计划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确保教学目标
的实现。
十、教学资源开发
补充和说明: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持,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开发也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