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24《司马光》教案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司(sī)马光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基于此理念,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方法。
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文言文大意;展开想象,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善良、机智勇敢和热心助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2.收集简要的司马光人物资料。
3.准备好工具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
1.导言: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所学很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2.简介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
3.揭题: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史·司马光传》,去看看那年发生的关于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并相机教学生字“司”。
)
“司”半包围结构,“乙部”。
教师简介“乙部”,出示新华字典中的部首目录页,像“乛、、、乙”这些部首都属于“乙部”。
因此,“司”字的横
折钩就称为“乙部”。
4.介绍资料: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简要地介绍
一下?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老师补充介绍:司马光从小爱动脑筋、热爱学习,后来他成了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写下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姓司马,是复姓。
课文讲述的是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陌生,但是同时也对文言文充满好奇。
因此教师通过介绍文言文的重要性及学好文言文的好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此外,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司马光的资料,课上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主人公,还能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读通课文,感悟大意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吗?现在老师就告诉你们,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的诀窍就是——“读”。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圈出生字。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或同桌。
(2)边读边画出停顿。
3.第三遍读课文,要求: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注意和同桌比较停顿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先讨论一下。
学生按要求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司、跌、皆、弃、持。
开火车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
其他学生做小评委,听听他读得是否正确,发现读错的地方,请及时举手帮助纠正。
(3)再次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特别关注他的停顿。
交流如何停顿,集体指正。
5.师范读,学生大声齐读。
读完后,请学生谈谈对文言文的印象。
生交流。
师小结:文言文常常用几十个字表达出成百上千字的意思,所以,文言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
6.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同伴。
) 设计意图: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比,在遣词造句上的风格截然不同,能否正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生们首先会遇到的难题。
因此,在让学生初读时,采用了同桌合作交流的方法,降低断句难度和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大胆发挥。
之后,在交流评议的基础上,感受正确的断句读法,并根据初读感受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司、庭、跌、持。
(1)区分结构:
司、庭:半包围结构;跌、持:左右结构。
(2)组词。
2.指导书写“庭”。
(1)请学生说说“庭”的记忆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指导:广字头的撇要写得舒展,里面的建字底不要写成走之。
(3)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4)教师范写。
(5)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6)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3.指导书写“跌、持”。
(1)观察字的结构,左窄右宽,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跌:足字旁的提和“失”字的撇,注意穿插避让。
长撇要出头。
持:“寸”的竖钩的起笔位置在“土”的竖画的收笔位置的右边一点点。
提和横要避让。
(2)写字动漫演示书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孩子正确的书写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认字能力。
俗话说“字如其人”。
写字就像做人一样有谦让、有配合。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才能将字写得美观、匀称。
四、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司、庭、跌、持”。
2.读熟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养成书写习惯,并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配乐朗读,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配乐范读。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件非常风雅的事情,一卷在手,书声琅琅。
(教师做出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的样子)文言文的语言简练,朗读时特别注重节奏和韵味,请听配乐范读。
2.学生配乐读:(1)配乐自由读。
(2)配乐指名读。
(3)配乐齐读。
3.过渡: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懂,相信理解意思后大家一定能读得更有味道。
下面我们就要去攻克难关,理解课文的意思。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充满韵味。
这种表达上的特色,是学生需要体会感悟的。
因此,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简约美和韵律美。
二、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读自悟。
读一句,借助工具书和书上的注释,把关键字的意思放到句子里,揣摩句意。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待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再与同学研讨。
(2)小组合作学习。
各自汇报对每句话的理解,一句一句相互研讨,不懂的地方,留待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
2.全班交流。
(1)请一个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课文意思,其他小组点评,教师相机予以点拨。
要求:每句的意思说法不求完全一致,只要主要意思不变就可以。
(2)教师相机划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板书)
①群儿戏于庭:“于”就是在的意思。
古人的庭院有花有草,最适合孩子们玩了,想想看他们在玩什么。
(一个“戏”字大家就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棒!)
过渡:司马光和一群小伙伴在院子里玩耍,肯定是玩得非常……(生:开心、高兴)就让我们高高兴兴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齐读)
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登”是爬的意思,“足”是失足,“没”是沉没。
看着自己的小伙伴掉进这么大的水缸里,危在旦夕,真让人……(生:着急)谁能用焦急的口吻来读读,读出紧迫的感觉来?(抽读、范读、齐读) 故事的经过是: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板书)
①众皆弃去:“众”指的是谁?(除司马光外的其他孩子)“弃”是抛下的意思,“去”是逃去,离开。
想象一下,孩子们当时的表情、心理、动作。
②只有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请一名学生上台做做动作。
(指导双手用力)通过动作理解意思。
“之”代表瓮。
想想司马光持石击瓮时,心里会想什么。
边做动作边读好这句话。
故事的结果是:水迸,儿得活。
(板书)
①迸:涌出。
②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种心情读好这句话。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4)在同伴命悬一线的时候,在其他伙伴都害怕得逃离的时候,司马光却选择留下来,并想到用石头砸破水缸的办法,救出了同伴,你认为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沉着冷静、机智勇敢、善良友爱)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
因此,在突破本课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合作突破重点,解决不了的问题做记录让
其他小组帮助解决,这样的方法不但改变了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
三、讲讲故事,读读背背
1.《司马光》这篇古文我们学完了,下面我们要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讲故事的时候如果只讲意思,不免有些枯燥无趣,那么我们该怎样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生动呢?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提出建议:
(1)补充想象的内容。
(2)有画面,有声音,有动作,故事更生动。
(3)讲故事的时候,要有声有色。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请两名学生上台讲故事。
2.“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成诵有收获。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记住?现在,就请大家熟读成诵,把它放进自己的知识宝库里吧!(生想象画面背一背)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得当的方法让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这也将为以后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
四、学习生字,正确书写
1.出示生字:登、众、弃。
(1)观察结构:上下结构。
(2)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课件演示书写动漫,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比较三个字书写时的异同。
2.指导书写。
(1)登:注意登字头的书写,右边是两撇。
(2)众:第二个“人”的最后一笔是点。
(3)弃:第四笔点不能漏。
3.学生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4.反馈交流,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书写三个上下结构的字,它们虽然都是上下结构,但在书写
时也有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书写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在写字前,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思考如何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匀称,提高书写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去把《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得生动有趣。
2.课后再去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讲一讲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另外,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司马光,感受司马光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的品质。
板书设计
司马光
⎭
⎬⎫起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水迸,儿得活。
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教学反思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耳熟能详,故事的情节学生们并不陌生。
此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三年级学生的课文中,所以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在诵读感悟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表达特色;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言文大意;展开想象,感受司马光的善良和热心助人的品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古文大意,做到眼观其字,口读其声,耳听其言,脑思其义,把眼、口、耳、脑都调动起来。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也感受到古文语言的简练美和韵味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情境,感受人物的情感、精神,并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朗读的形式多样:引读、配乐读、想象读、表演读,最后熟读成诵。
3.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教师只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即采取“读、查、思、记”四步骤进行,使其条理化。
另外,采用了自读自悟结合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避免了以教师讲代替学生学的情况,使学生习得学习古文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