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心灵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当世俗的事务几乎已经遮蔽了我的双眼,当浮躁的空气在我四周弥漫,当神经已变得日趋麻木的时候,我有幸看到了这本书:《一盏一盏的灯》,眼前立刻为之一亮,心里充满了感动,也给了我许多的启迪。

这本书由吴非主编,分为“美丽的爱与微笑”“为了人”“先照亮自己”三辑,吴非在编者简介中写得很简单:吴非,即王栋生,生于1950年,教师,阅读者,写作者。

而不像有些书长篇大论地介绍自己的经历,职务,获得的各种荣誉等。

我想,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他或许看淡了人世间的名利荣辱,而回归了生命最初的简单纯粹,这样的人编出来的书,是值得期待的。

看完这本书,更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

在序言中,吴非写道:“在各种赞美教师的比喻中,我比较能接受的是‘灯’。

”“教师是一盏灯,一个学生会遇到很多个老师,你就是其中一盏灯:你点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如果你过于暗淡,他可能不得不徘徊。

所以,老师们,让我们都亮一点吧!”读了这段话,我深以为是,这是多么富有哲理而形象的比喻,多么有见地的话语,他的话不禁让我想到自己:我是一盏灯吗?我能为学生照亮一点道路吗?学生在我面前徘徊了吗?我该怎样去点亮自己,照亮学生呢?我想,我应该努力做一盏灯,尽自己的力量发出一些光,哪怕很微弱,也是有意义的。

用这光照亮自己,也为学生在心里点燃希望。

那么,我们应该做一盏什么样的灯呢?我陷入了思索。

带着思考,我迫不及待走进了书中。

序言已经让我受益匪浅,书中50多位老师的60篇文章更是让我刮目相看,优美的文笔读来令人如沐春风,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作者智慧与人性的光芒,他们对教育细节的把握是细微的,他们用敏感的神经感触着教育中的一点一滴,把它们化成一篇篇精美而又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文字,给迷茫的我点亮了一盏一盏的灯,感谢他们的灯光。

第一个故事已经牢牢地抓住了我,在《我想听你把话说完中》中,这位老师参加省级公开课竞赛,为了听一位腼腆的孩子把话说完,她拖堂一分钟,在这样高手如云的大赛上,是教师个人竞赛的名次重要,还是学生的自尊和信心重要?她用行动做出了坚定的抉择,坚持鼓励孩子,保护了一名小学生的自信。

读完让人心底不禁生出许多暖意。

也让人想到自己和身边的老师:有没有将学生的自信和尊严放在第一位?我们是不是过于追求分数和规范,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灵的引领,为什么每一个孩子带着梦想和憧憬来到学校,但最后许多学生却厌倦了课堂,厌倦了学校,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教育,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是对心灵的呵护和引导,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启蒙,教师的责任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充满斗志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坚定地前行,而不能舍本逐末,牺牲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但现实当中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值得每一位老师反思。

记得曾在光明网上看到一篇《中国应试工厂:毛坦厂中学》的报道,介绍了安徽毛坦厂中学——中国最神秘的“备考学校”之一。

里面提到这所公立学校的高三学生杨威,三年来,他每天早上冲去上6点20开始的第一节课,晚上10点50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才回到房间,周末也不例外。

整整一周中的空闲时间,仅有三个小时。

“如果把我过去三年做过的所有模拟试卷连在一起,都可以绕地球一周了。

”他在接受采访时苦笑道。

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也非常辛苦,教员室的墙上张贴着图表,按照每周考试的总成绩给每个班级排名次。

到了年底,学生成绩垫底的教师可能会被开除,难怪教师用来激励学生的方法可能会很粗暴。

学生们说,除了用尺子敲打指节之外,一些老师还让学生在模拟考试的“死亡比赛”中较量,输了就要被罚站一上午。

有次罚站的情形让众人议论纷纷:一个后进学生的母亲,被迫在儿子的教室外站了一个星期。

在我们身边,虽然还没到这种程度,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一位老师曾说过:“走进教室,看到的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独一无二的个人,而是一个个分数,他们的额头上都写着数字。

”这句话多么发人深省。

在中国考试制度的鞭策之下,人失去了许多人生中美好的东西,老师、学生、家长都在这种制度中身不由己,不能自拔,教育问题,又岂是靠老师就能解决得了的?
是最公平透明的一种制度了,想来一时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代替。

我又想到,正是由于这种制度,学生的心灵才更需要被点亮,他们需要更多的能量,更多的温暖,来帮助他们战胜困难,飞越难关。

那么,我们怎样找准教师的定位,用自己的一点光,为学生照亮漫漫人生的一段旅途呢?我试着梳理一下心中的想法。

做一盏灯,要有足够的能量发光。

有了足够的电能,才能发出光,这是能量守恒定律。

作为教师,要有先进的思想,专业的知识才有足够的能量发光。

教师应明白自己对学生的意义,教师的思想应是先进的,具有前瞻性,能关注学生的未来,和世界息息相通,而不能只是鼠目寸光地埋头沉浸在作业堆里;老师还应该有专业的素养,教师大多主教一门课程,如果对这门课的教学技能掌握得不够精深,不够专业,那就根本谈不上“传道授业解惑”。

在当今信息社会的新形势下,教师应不断努力充电,刻苦钻研,知识的掌握要做到“精”与“博”,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也才能照亮学生。

除了教学,教师还应努力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师对学生的意义,在于对学生做人做事的引导,引导他们成为真善美的人。

就像书中《这些,就是教育》中所讲到的故事,几十年后,学生已经记不起老师所教的内容了,但却依然记得老师的一次真诚的批评,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帮助,老师也是这样,学生上课的表现也记不得了,记忆清晰的也是那些“非主流”的人和事,甚至清楚地记得他们当时的表情、语气、动作。

因为他们良好的品行也想一盏灯照亮了老师。

先贤有言,当一名学生毕业后,把学校教给他的知识全忘掉,剩下的才是教育。

所以应能透过学生的表象,看到他们的丰富内心,循循善诱,巧妙地引导学生坚持美好,改正不足。

用幽默的语言,化解与学生的隔阂,用激励的话语,鼓舞学生的斗志。

这样的老师,才是有能量的,是一盏浑身散发着光明的灯。

做一盏灯,要能正确地指引方向。

夜晚降临,华灯初上,路灯坚守着它的岗位,给来来往往的过客带来光明,指引着他们到达目的地。

那么,作为老师,该怎么正确地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呢?我认为,指引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神圣的化身,代表着权威与规范,经常有人告诉我,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家不听父母的话,但对老师讲的东西却坚信不疑。

可见学生的向师性是很强烈的。

学生观察着老师的一言一行,模仿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哺育者,情操的陶冶者,稍有不慎就给学生树立了了一个坏榜样,带了一个坏头。

就像许多脾气暴躁的孩子,他们性格的形成,是源于生活中的暴力。

如我班的K同学,脾气较暴躁,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经常是对别人拳脚相加,狠语威胁。

后来我了解到,他的母亲曾经把一根扁担砸裂在他的背上,因为他的顶嘴。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动,也为自己平时没有太在意的一些举动惭愧不已。

让我深深地感到,要指引学生的方向,首先应真正做到以身作则。

一直记得近代中国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李叔同的一个故事:一次,李叔同上音乐课时,发现一个学生在偷看别的书,他没有立即点破。

等到下课后,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才用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地对这位同学说:“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说完,微微一鞠躬,表示拜托。

又一次,一个学生上音乐课时,趁先生不注意,把痰吐在地板上。

李叔同看到了,暂不作声。

下课了,他把这位学生叫住,单独对他说:“下次不要把痰吐在地板上。

”说过之后,又是微微一鞠躬。

还有一次,下音乐课时,最后出去的一位学生无心中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响声。

李叔同走出门来,满脸和气地把他叫回去,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温和地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上门。

”说完又一鞠躬,然后把学生送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上了……
李先生的弟子吴梦非后来回忆说,李老师对学生并不严厉,是非常和蔼的,但平时十分顽皮的学生“一见到他老人家,一入了他的教室,便自然而然地会严肃恭敬起来。

”李叔同之所以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就是因为他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自己的行为来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心服口服,自然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想,我将坚持这一点。

做一盏灯,要给学生带来温暖。

一盏灯,不仅能带来光明,也能带来温暖。

在茫茫大地上的一盏灯,会给夜行者以慰藉,带给他们温暖,疗慰他们孤独的内心。

作为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老师的行为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真诚的表扬,将带给学生无穷的能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感到内心的惶恐,可能会让学生破罐子破摔,心灵变得灰暗。

所以老师应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带给学生正能量,有没有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

我班C同学是一个调皮的男孩,整天嬉皮笑脸的,学习不认真,上课开小差,作业拖拉,不遵守纪律,学习很被动,成绩较差。

与同学交往也不太好,太斤斤计较,经常闹矛盾。

有一次我在指导学生写《成长脚印》的时候,翻到他的“阶段回顾”,上面写着“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我心中一动,原来他的调皮的外表下,是一颗受伤的心灵,他的玩世不恭,正是他无言的反抗吧?他的内心,缺少的是关爱与温暖。

在一次测验中,C同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我便特意买了几本硬面抄,赠送给了他和几个有进步的学生,我在给他的本子上写了一段话:“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为人坦率,老师欣赏你的这种品质,如果你能宽容一些,相信会赢得更多的友谊。

这次考试你进步很大,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

希望你继续保持,严格要求自己,加油!老师一直关注着你。

”他大概很少受到这种表扬鼓励吧,当我把本子送到他手中的时候,其他学生和他自己都露出了惊疑的神色。

很长时间以后,我看到他依然保存着那本硬面抄。

以后的几次考试,他都保持了较好的水平,和人交往也少了些固执,目光不再那么冷漠。

老师简短的一段话,却给学生带来了这样大的变化,这让我有了一丝成就感,同时也更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我需要更注重自己的言行,坚持用自己的能量,给学生带来温暖。

做一盏灯,要把光芒洒向每一个学生。

灯光照人,是不分贵贱的,灯光,照向每一个经过它的人,给每一个行人带来光明,照亮他们的一段路程。

教师要做一盏灯,就要把光芒洒向每一个学生,面对着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学生,要有宽广的胸怀,接受每一个孩子,在他眼里,每个学生应该都是平等的,独一无二的,身上有着美好的东西。

接受学生的优秀,也接受学生一时的无知,并且认识到正是有了这些缺点,才有了老师发挥作用的余地。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人都应该受到别人的尊重。

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要真正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

如果老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带着偏见看待学生,只会使被老师袒护的学生更加跋扈,使经常被打击的学生渐渐远离老师和同学,甚至形成对立,使他们的人格蒙上一层阴影。

教师平等公正地对待所有学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关键,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

对待学生的每个行为,教师应做出公正的评价,处理事情应该对事不对人,而不因学生而区别对待。

当然,在教育方法上,老师应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特点学生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的去帮助每个学生发展自己,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进步!
做一盏灯,要经常擦拭自己,保持明亮。

佛家有两首诗很有名,一首《偈神季》: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还有一首《偈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一首诗,是寺里的一个苦工所作,他凭这首诗,继承了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的衣钵,成为了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的这种超尘脱俗的境界非常人所能至,人在江湖,身处尘世,为七情六欲所囿、衣食住行所累,难免有时会沾染尘埃。

对于常人来说,沾染了尘埃,如能能勤于拂拭,保持洁净,已属难能可贵。

做一盏灯,勤于擦拭,才能保持明亮,做一名老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摒弃陈腐的教育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提升我们为师的价值,
一本薄薄的书,却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的心灵,让我觉悟到,做一名教师,首先要先做一个思想者,做一个大写的人,教师是否伟大,在于能不能照亮学生的心灵。

正如李燕玲老师所说的,“呵护心灵,为灵魂注入香味,这应成为老师最本质的追求。

”当然,不仅是老师,每个人都是灯,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光照亮老师,每个人也可以努力让自己的灯更亮一些。

就让我们一起为这个世界添上一点光吧,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