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春季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春季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2s后取出,能观察到()
A.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B.均匀的变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2.厨房中发生的下列现象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盐结块蜡烛熔化
B.铁锅生锈煤气燃烧
C.汽油燃烧滴水成冰
D.菜被炒焦发黑牛奶变酸
3.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软,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区别瓶内是人体呼出的气体还是空气,最简便的方法是()
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把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
C.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
D.观察颜色
5.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给一杯自来水加热,没沸腾前水中就有大量气泡溢出
B.向气球中充入大量气体后发生爆炸
C.红墨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变为无色
D.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消失
6.分析人体从鼻孔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7.把碳酸钠粉末装入试管,正确的操作是()
A.用镊子
B.用玻璃棒
C.用药匙或纸槽送入
D.直接倒入
8.如图,一只小猫安详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

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A.透气
B.导电
C.绝热
D.透水
9.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下发明中不属于化学发明的是()
A.烧制陶瓷
B.黑火药
C.造纸术
D.指南针
10.有关蜡烛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
C.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放热并产生白烟
11.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12.以下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二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氮气不助燃、二氧化碳也不助燃
B.步骤三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C.步骤四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D.步骤二中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
13.在甲、乙两个烧杯(一杯装清水,另一杯装盐水)中各放入一个同样大小的萝卜条。

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甲、乙两个杯里的萝卜条的形态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盐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B.乙杯装的是浓盐水,泡在浓盐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C.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变得软缩
D.甲杯装的是清水,泡在清水里的萝卜条更加硬挺
1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15.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1)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3)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
17.进入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

请仔细观察下图,找出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任写两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回答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蔗糖和食盐:________;
(2)酒精和食醋:________;
(3)铁丝和铜丝: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刚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_______(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21.小明同学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他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瓶口处,移开玻璃片,将小木条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越高,火柴梗炭化的越快,故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2.【答案】A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可以采用排除法逐项筛选,B、D两项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C.前者汽油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后者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只有A项中两者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是物理变化。

3.【答案】B
【解析】将蜡烛放入水中,可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B项不正确。

4.【答案】C
【解析】根据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解答。

A.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B.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都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
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呼出的气体,故选项正确;
D.两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沸腾前水中就有很多气泡是水的汽化现象,就是水由液体变成气态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故是物理变化;
B.向气球中充入大量气体后发生爆炸,是由于压强太大,气球承受不住压力造成的,属于物理变化;
C.红墨水经活性炭吸附后变为无色是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把色素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黄色的氯化铁,有新物质产生,故是化学变化,则D正确。

6.【答案】C
【解析】A、根据吸入空气的成分比较可以知道,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故A结论正确;
B、通过生物学原理,我们知道,人体吸入的氧气不仅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还参与构成细胞,交换二氧化碳,并分解有机物,因而只有部分进入血液中,故B结论正确;
C、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氮气仍为78%,而氧气为16%,CO2为4%,两者的体积之和
仍小于原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因而当稀有气体的体积不变时,其体积分数仍然会增大,因而呼出气体中稀有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并非是体积增大,而是其占的比例增大,故C结论错误;D、比较呼出的气体中的数据可以知道:二氧化碳占呼出气体的4%,而呼出气体中的水汽最多占1%,小于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故D结论正确。

7.【答案】C
【解析】往试管中装固体药品时,粉末状的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所以答案应选C。

8.【答案】C
【解析】该题中利用高分子材料聚硅氧烷制成的隔热板,使这只小猫受到保护,能安详地坐在该板上。

这种材料是一种透明橡胶,具有隔绝强热功能,属于物理性质。

本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了高分子材料的具体应用。

正确分析题中信息是关键。

9.【答案】D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烧制陶瓷涉及到燃烧,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黑火药爆炸时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造纸术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指南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则不属于化学发明。

10.【答案】D
【解析】蜡烛燃烧后,若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会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的同时伴有熔化过程;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就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所以蜡烛能重新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是黄色火焰,故D错误。

11.【答案】C
【解析】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

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设计实验,故选择C。

12.【答案】B
【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中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A.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步骤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

呼出的气体的样品中,是为了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多于呼出气体的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三: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于吸入的空气的二氧化碳含量,故选
项说法正确。

C.水蒸气遇冷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步骤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是为了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呼出气体中均会熄灭,步骤二中不能将燃着的木条替换为带火星的木条,故选项说法错误。

13.【答案】D
【解析】在甲装置中萝卜变得硬挺说明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是清水;在乙装置中萝卜变得软缩说明失水,细胞液浓度小于溶液浓度,是浓盐水。

14.【答案】B
【解析】往容器口塞橡胶塞时,不应把容器放在桌面,然后再塞进塞子,这样容易把容器压碎,故B不正确。

所以答案应选B。

15.【答案】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B、D中均涉及到燃烧,会生成新物质属化学变化;故选C。

16.【答案】(1)少;(2)多(3)少
【解析】(1)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少(2)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多,故答案为:多(3)人体要通过呼吸排出一定量的水蒸气,故答案为:少
17.【答案】(1)在实验室里打闹;(2)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

【解析】仔细观察图中学生的实验情况,有以下错误:
在实验室内打闹;在实验室里吃喝食物(或尝药品的味道);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把烧杯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把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使用试管夹时,手指不能按在短柄上;用湿手接触电源插座等(任意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18.【答案】(1)味道(2)气味或酒精的可燃性(3)颜色
【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鉴别。

食盐有咸味,蔗糖有甜味,可利用味道这种物理性质来鉴别;酒精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味,可利用气味这种物理性质来鉴别;也可以利用酒精的可燃性这种化学性质来鉴别;铁丝是深灰色的,铜丝是红色的,可利用颜色这种物理性质来鉴别。

19.【答案】(1)光合(2)左移石灰水变浑浊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解析】(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可使瓶内的植物因接触不到阳光而无法进行
光合作用,以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2)由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广口瓶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左移。

瓶内产生了二氧化碳,使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20.【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水雾的不同
【解析】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

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

21.【答案】(1)氮气(2)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明确实验设计的内容。

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又不参与呼吸作用,因此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较多的氮气;小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