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风娃娃》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掌握其中8个的写法。
2.能够正确、流畅、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风娃娃为人们做好事和坏事的愿望。
3.懂得只有尽力为人民做好事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风娃娃为人们做的好事和坏事。
教学难点:分辨风娃娃做的好事与坏事,并向风娃娃研究尽量为人们做好事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船工拉纤的录像。
(教师)
2.自学课文和生字词。
(学生)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总电教第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游戏引入。
课件出示:“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请猜一猜,这是什么?(风)
2.揭示主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是来自风家族的小
成员——“风娃娃”。
(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
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非常可爱!(老师边叙述边画
出风娃娃的形象。
)
3.引入:你们想和XXX成为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
招呼吧!(学生读题。
)大家想更多地了解风娃娃吗?那就让我
们一起来看看《风娃娃》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猜谜游戏、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与风娃娃更亲近,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文识字
1.第一遍阅读课文,你会要求自己和同学做什么?
2.学生交流,老师指导初步阅读课文的方法:
1) 一边阅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准确地读出生字。
2) 通读课文,多读几遍,使难读的句子变得简单易懂。
3.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4.检查阅读效果。
1) 课件展示:智慧果带着12个要求认识的生字跳进来了。
看,XXX让XXX带了很多智慧果,让我们一起品尝。
2) 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阅读生字,老师纠正发音:“助、使、示”是翘舌音;“栽、责”是平舌音。
3) 课件出示:12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写在树叶上,树叶随
风飘动。
老师:看,XXX还带来了许多树叶,树叶上写着许多词语,他想考考小朋友是否认识这些词语。
4) 小组内读词语,重点指导“使劲”、“秧苗”、“表示”、“责怪”等词语的正确发音。
5) 课件依次展示带有“使劲、表示、责怪”等词语的句子,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并巩固生字词的认读。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求助信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风娃娃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
二、探究内容
1.课件出示风娃娃的烦恼:为什么帮人们做事,人们有时
还要责怪他?请同学们看看课文,找找原因。
2.学生阅读课文,交流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原因:风娃娃虽然想帮忙,但有时候
没有听懂人们的要求或者做错了事情,导致人们不满意。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风娃娃的烦恼原因,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帮助风娃娃解决烦恼。
2.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烦恼的方法:听清要求、认真做事、及时沟通。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反思总结
1.学生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自我评价。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总结课堂亮点。
3.学生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互相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总结和展示成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欣赏他人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一封拟人化的风娃娃求助信,唤起孩子们的责任心和阅读欲望。
在课堂中,通过交流研究和想象说话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XXX长大了,XXX让他到田野里去帮助人们。
让我们跟
随XXX一起去看看。
在田野里,他吹动了大风车,让水飞快
奔跑,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
人们喜欢XXX,因
为他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满足。
风娃娃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和广场,询问人们对他的看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地方进行小调查,然后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第然段中,船工们感谢风娃娃,因为他帮助他们赶路。
学生可以观看船工拉纤的录像,体会他们的辛苦和感激之情。
如果你是船工,你会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在第五至七自然段中,文章描述了XXX的另一个面,他
也会带来风暴和破坏。
有些人因此责怪他,但有些人也会理解他。
学生可以想象自己是受伤的小树、伤心的孩子或来收衣服的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通过这样的交流研究和想象说话等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这样的研究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