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新课标初中化学课堂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新课标初中化学学科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课程,既强调化学学科及
科学领域的核心素养,又反映未来社会公民必备的共通性素养。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注重情境化设计和生活实际案例的运用,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来认识、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问题。

一、课堂教学准备
(一)理解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化学学科教
学的重要依据,规定了初中阶段化学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等,是课程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课程的设计与规划要以课标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设计,渗透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高中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理解课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关注课标中的核心素养内涵;二是关注课程内容结构,根据内容结构结合五个主题及主题下的核心概念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三是
关注各主题中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结合教学提示中的教学策略、情境素材和学习活动建议设计教学活动;四是关注学业质量,根据学业质量对四个核心素养标准提出的要求,设计不同层次的评价内容,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此外,可以借助文献研究,从定量的角度深入研究课标对课程内容的不同要求,从而理解课标。

(二)分析教学实际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了把握教学的精准性,使课标在教学中因地制宜,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一是分析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二是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心理认知特点出发,通过经验分析、观察等多种分析学情的方法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上一堂课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方法基础,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内容。

(三)确定教学计划与实施策略
1. 确定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学习(教学)内容安排、学情分析、学期教学目标、学期教学重难点、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建议、学期学习评价等内容。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学科教师应人人参与,教研组(年级组)集体讨论,既要针对不同教师与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法、教学措施等方面体现差
异性,也要在教学内容、目标、进度等方面全年级统一。

学期教学计划(或学期课程纲要)应在开学时制定完成。

2. 实施策略
教师应以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等。

在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个性特点和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获得发展。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

研读分析九年级教材,了解教材体系,根据教材内容围绕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实践及科学态度责任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合理制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总体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设计
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内容结构,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认知逻辑的结构化、核心概念的结构化三个角度整合教学内容,形成知识建构体系。

(三)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师
的自身能力和风格,结合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合理选择基于情境和问题的启发式、探究式、项目式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课堂教学结构
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也应重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要不断尝试新鲜有效的教学模式。

在结合教学发展需求、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保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中勇于探索化学知识,形成理性化学习思维,鞭策学生获取发展,认清化学学习基本方向,推动教学时效性的完美增强。

根据不同课型(新课、习题课、复习课、实验课、概念课等)的具体要求,从确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运用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的侧重点,进行化学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

三、课堂教学实施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化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化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需要依托化学情境来实现。

因此创设良好的化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生成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要创设好的化学情境,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
的已有知识和心理特点出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能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

(二)明确活动,建构知识
化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化学课堂活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与技能,从而初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建构知识。

开展化学课堂活动应基于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用活动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借助实验探究作为活动的主要手段,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建构化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方式的选择要立足于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认知、建构知识。

(三)提供素材,应用知识
学科观念是素养的内核,那么在素材中应用知识就是素养的
外在表现。

教学中应结合课标中的情境素材建议和学习活动建议,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化学素材,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出发结合素材设置问题,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应用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实现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梯度进阶。

(四)巩固升华,布置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反馈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
方式。

化学作业是能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径。

作业的设计应严格控制总量和难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要求的作业,改变传统的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作业形式,应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升华。

教师要加强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处理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有效发挥作业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改进教学方法中的积极作用。

(五)作业批改,反馈指导
教师要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引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并及时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记录,建立学生的作业档案,指导学生收集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订正,定期查阅学生的作业档案,开展学生作业展评,及时全面反馈,对于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于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加强个别指导,促进全体学生提升学习水平。

充分发挥初中化学作业的效用,最大限度地改进化学教学。

四、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学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来制定。

教师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结合课标和教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新兴教
学手段,重难点把握得当,积极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行合作交流,教学时间分配合理得当。

(一)多元评价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积极倡导营造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结合评价内容,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民主、开放和主体多元的评价形式,同时评价结果应采用评语和等级计分的方式呈现,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评价对象中获得有效的评价反馈结果,利于课堂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2. 评价方式多元化
改变以书面测试为主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过程,关注从实际出发的评价,灵活运用活动表现、学习档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结合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对象和评价现场等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评价方式。

(二)综合评价
深化综合评价,对化学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多层次、多维度评价。

依据学生的发展现状,选择合适的评价载体,构建彰显化学特色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强化过程性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在课堂学习、实验探
究、课后作业、单元测验、阶段性学业质量检测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诊断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优化阶段性评价,严格依据课标中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优化设计阶段性评价内容,以纸笔测验为主,兼顾日常学业表现评价,科学分配不同评价类型在结果中的权重。

注重活动表现评价,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核心学习活动,依据评价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方式,再根据评价反馈结果跟进相应的教学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