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
侯 莉
(吉林省长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松原,131500)
摘 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间作套种模式,其以大豆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在田间形成两条或以上带状的农作物带,以此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效益最大化,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对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S6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3)10-0097-0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又称为大豆和玉米间作,该模式对土、水、温、气、光等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综合产量,使有限的土地发挥更大的价值,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该技术具有高产出、可持续的特征,一方面,增加了粮食产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方面,能够确保玉米不减产,增加大豆的产量,缓解大豆的供需矛盾,提高种植收益,最终达到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年三熟种植模式。
1 吉林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状
“一季双收”种植模式是在传统间作和套种的基础上,经改良和创新而形成的新型种植模式。
吉林省在2022年进行了大面积的大豆-玉米套作示范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可知,2022年全国实行条带式复垦的面积达到1 872万 hm 2,比中央规定的试种面积多出356万 hm 2;从产量角度来看,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的平均亩产为538 kg ,大豆的平均亩产为124 kg ,基本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2.1 选用良种
大豆选用耐阴、抗倒伏、中早熟品种,如合丰55、合丰67、合丰74、合丰6、合丰17、合丰19;玉米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抗倒伏、中早熟的品种,如陕单68号、陕单95号;大豆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如合农11号、合农10号;玉米选用株型紧凑的高产品种,如陕单65、陕单53;大豆选用中熟、抗病、
抗倒伏的品种,如合丰4号。
选择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如华夏种2号、华夏种4号。
2.2 选择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的核心问题是扩间增光和缩株保藏。
大豆4~6行,玉米2~4行,大豆4~6行。
要想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一季多收大豆的目标,就必须使每1 hm 2玉米单株与清种单株相同,大豆单株达到清种单株70%以上。
结合本地生产实际及现有农机条件,科学地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
2.2.1 4∶2模式。
大豆与玉米复合种植,每4行
种植大豆,接着种植2行玉米。
每条种植带的宽度约为
290 cm 。
大豆的行距大约为40 cm ,株距大约为10 cm ,播种约9 200粒/667 m 2。
玉米的行距大约为40 cm ,株距大约为10 cm ,播种约4 600粒/667 m 2。
大豆带与玉米带
之间的间距约为65 cm 。
2.2.2 4∶3模式。
大豆与玉米复合种植,每4行种植大豆,接着种植3行玉米。
每条种植带的宽度约为
350 cm 。
大豆的行距大约为40 cm ,株距大约为10 cm ,播种约7 600粒/667 m 2。
玉米的行距大约为50 cm ,边行株距大约为12 cm ,中间行株距大约为15 cm ,播种
约4 400粒/667 m 2。
大豆带与玉米带之间的间距约为65 cm 。
2.2.3 4∶4模式。
大豆与玉米复合种植,每4行
种植大豆,接着种植4行玉米。
每条种植带的宽度约为
400 cm 。
大豆的行距大约为40 cm ,株距大约为8 cm ,播种约8 300粒/667 m 2。
玉米的行距可以选择等行距种
植,也可以选择大小行种植(小行距不低于40 cm )。
边
作者简介:侯莉(1980—),女,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097
行的株距大约为12 cm,中间行的株距大约为15 cm,播种约4 900粒/667 m2。
大豆带与玉米带之间的间距约为
65 cm。
2.3 整地播种
为了满足株行距、单位面积施肥量和播种精度等要求,推荐使用播种机进行玉米大豆密植分控多功能一体化播种[1]。
在播种作业中,需保持衔接行的行距均匀一致。
对于玉米,建议采用铁茬直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对于大豆,可以选择带有灭茬旋耕功能的播种机进行播种。
2.3.1 4∶2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以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为主,辅以大豆和玉米分步播种。
①在进行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时,可以选择“1+X+1”型(大豆居中,玉米两侧)或“2+2+2”型(玉米居中,大豆两侧)的一体化精量播种机,以提高播种的精度和作业效率。
②在进行大豆和玉米分步播种时,可以使用4行专用大豆播种机或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进行大豆的播种,将镇压轮改为空心镇压轮。
对于玉米,可以将播种机改装为2行,并将行距调整为40 cm。
同时,应选择适合的配套动力轮距,以避免在后续播种作物时碾压已经播种的苗带,影响苗期生长。
2.3.2 4∶3、4∶4和6∶3模式。
在玉米播种时,可以选择3或4行玉米播种机,将行距调整至50 cm,或根据农艺技术要求进行行距调整。
通过改变传动比,将边行的株距调整至12 cm,中间行的株距调整至15 cm。
在大豆播种时,优先选择4行或6行大豆播种机,或者使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通过改变传动比和更换排种盘,将穴距调整至10 cm。
2.4 统筹间距
按照玉米、大豆间作种植的间距,可确定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间作种植间距为40 cm,而玉米和大豆的行宽则为60 cm,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同一地块上,种植人员需按照不同作物的实际需求,确定带状复合种植的间距,以实现空间利用的最大化。
大豆和玉米间作种植时,应保持一定的间距,可以适当缩小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距离,而保留一定距离的空间,保证玉米和大豆之间有较多的阳光照射[2]。
通常情况下,玉米与大豆的间距不能超过2 m,而大豆与玉米之间则要保持2~3 m的间距。
2.5 科学田间管理
2.5.1 化学除草。
大豆在播种之后,在田间喷洒除草剂,可有效减少田间杂草的数量,提高大豆和玉米的产量。
在喷洒除草剂时,要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一般情况下,使用20%的二甲戊灵乳油200~300 mL/667 m2、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150 mL/667 m2、氟磺胺草醚乳油50~75 mL/667 m2等除草剂。
在喷洒除草剂时,要按照不同的作物和杂草种类,选择正确的除草剂,一般情况下,对大豆和玉米都适用。
如果是大豆和玉米两种作物同时种植,则应选用精异丙甲草胺等除草剂。
2.5.2 病虫害防治。
与玉米单作和大豆单作比较,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各项病害发病率都有所下降。
对于病虫害防治,种植人员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做好“统防统治”。
①对黑斑盲蝽进行预防和控制。
在大豆结荚初期,亩均可使用25%的噻虫嗪水粉5 g+5%的氟利昂15 g或22%的噻虫·高氯氟微胶囊悬浮剂(12.6%的噻虫嗪+9.4%的氟利昂)4~6 g,连续7~10 d喷洒一次,根据害虫情况,可进行1~2次的喷施。
清晨或黄昏时分,虫子的活动相对缓慢,控制效果良好。
②控制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大豆螟、食心虫、棉铃虫、玉米螟、桃蛀螟和黏虫等害虫,在发病初期,可采用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加灭螨,或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加灭螨,螨腈,氟铃脲,虫酰肼,并用高效氯氰菊酯、有机硅添加剂进行综合控制。
2.5.3 适期化控调节。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虽然玉米的边际效应得到了增强,但是由于单位面积群体的规模较大,因此存在倒伏和减产的风险,同时也会影响大豆的生长[3]。
如果大豆生长过于旺盛,建议每667 m2施用10%多效唑·甲哌鎓可湿性粉剂(多效唑2.5%+甲哌鎓7.5%)65~80 g,在大豆进入盛花期时进行水喷。
在大喇叭口期,使用250 g/L甲哌鎓水剂300~500倍液全株均匀喷洒玉米,适度控制植株高度,增强其抗倒伏能力,从而改善其群体结构。
在适宜的施药期内,控旺调节剂的喷施应当遵循严格的规定,不得出现重复使用、漏喷或随意增加药量的情况。
若在喷洒后的6 h内遭遇降雨,可在雨后视情况适度减少喷洒次数,并重新喷洒。
在大豆结荚鼓粒期,应当避免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其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 赵世臻.秦安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栽培技术[J].农机科
技推广,2022(5):41-43.
[2] 杨刚,张战胜,姬宇翔,等.宁夏引黄灌区大豆玉米带状
复合种植高效栽培技术[J].宁夏农林科技,2022,63(4):10-12,33.
[3] 袁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推广与实践[J].农业开发与
装备,2022(10):234-235.
098
农家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