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一直以来就是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也被世人所传诵.脍炙人口的景色描写和作者淡淡的心境,极其符合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中对恬淡、宁静生活向往的情绪。
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师对此课文的处理慎之又慎,生怕一个不慎,被别人小瞧.也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每每讲到此文,大多按部就班,不敢越雷池半步。
多少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此文中学到的东西大致相同,特别是课文的结构极其的相似,就是环形结构,起点既是终点。
而主旨呢?也多是在时代背景之下那种淡淡的喜悦兼有淡淡的哀愁.
对此文,教师很少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提倡的是有效教学,是探讨式的教学。
所以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大胆摒弃了以往对文本处理的思路。
而是采用全新的理念。
首先,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我并不先去强调当时的时代背景,而是紧紧抓住课文的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让学生不要顾忌其他,只要能够理解“心里不宁静”是种什么感觉就是.因为文本本就是这样,非常的清楚,学生每个人都有过不宁静的感觉.如果再融进其他的东西来理解,就会把问题复杂化,抽象化,那样反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
也会使教师的讲解难以有个重点的话题一贯讲解的全过程。
当然,这样处理我也有自己的理由,就是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对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
原因一是:本文前后都提到了自己的妻子。
开头是“妻在屋里拍着润儿,哼着眠歌”,这句话暗示我们,此时的家庭生活根本没有作者什么事.一般来说,家庭生活,在晚饭后,才是其乐融融之时,是父母逗玩小孩之时,是夫妻闲聊之时。
可此时的朱自清呢,在妻子的眼里似乎是个多余的人.文章的结尾处,等朱自清回家后,妻子在已和孩子睡熟。
按照过去“礼教”或者“相夫教子”对女性的要求来讲,妻子是无论如何也要等丈夫回家的,可是,朱自清告诉我们,妻子并没有等他,人家早已经进入梦中,而且是睡熟。
有过这样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此刻,
夫妻之间肯定是闹了矛盾.
其次,稍稍了解朱自清生平的话,也就知道,朱自清的家庭生活并不十分愉悦,而且孩子过多,一个搞学问的人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可他的家庭并不能满足他这样最简单的要求,所以因孩子的吵闹,矛盾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我们没有必要从政治的角度去美化一个作家,生活的真实才是最美的的东西.而且,就只理解是因为家庭的矛盾导致作者外出散心,学生更容易把握、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我是这样考虑文章的主旨,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这样确定此文的教学思路:
一个人在心情极不越快的时候,往往想借助一些外界的东西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于是,我先提问学生在郁闷、不愉快的时候大多采用什么办法?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最终会落在:环境、情绪、发泄等方面。
这样有了学生的亲身体会,那么《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作者的思路就是:
颇不宁静:独处——--忘掉生活中的烦恼
改变环境——以达到改变自己的心境
改变心境——改变自己的情绪
(心境:江南美好的生活的回忆)
获得了短暂的放松,但是现实终究是现实,家还是要回的,再次回到先前的生活和苦闷之中。
优美的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对此,在欣赏完文章的结构后,我把重点放在了,4、5、6三个自然段.
我是这样设计的:第四自然段,内容:田田的叶子——荷花——荷波--荷香
描写的对象,描写的词语.层次清晰,对象突出。
分析描写的语言,以学生为主,主要是讨论鉴赏它的表达效果。
第五自然段,以修辞为主,鉴赏比喻的妙处,同时掌握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六自然段,以叠词的使用为主,主要补充叠词的表达效果。
最后简单分析,对诗歌应用的好处。
对于这种设计,我认为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而且省略了以往教学中大量的讲解内容,对于影响学生理解的时代背景,避而不谈,减轻了学生不必要的思考,而且使学生能很快从生活中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