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内容提要:
新理念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尚。

语文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并能作出正确解答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联系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枢纽。

语文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如抓课堂提问、抓总起句提问、抓主要线索提问、抓关键词提问、抓过渡句提问、抓总结句提问……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抓住那些牵一而动全身的关键总设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性精心设计课题总起句过渡句关键词主要线索总结句事半功倍
正文:
新理念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尚。

语文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钻研、思考并能作出正确解答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联系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枢纽。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抓课题提问。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的课堂教学,我喜欢从抓住课文题目来向学生提问,因为“问题”是教学的起点,是吸引学生到课堂的关键。

抓住课题提问,有利于学生打开思维,思维不游离文章主题,全面把握文章的主旨。

一次成功的教学,我认为不是老师让学生带着句号,带着答案走出教室,而是让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感叹号)与新的渴望,走出课堂。

我在执教《金色的鱼钩》一课时,让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学生问:“这鱼钩是什么做的?”“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金色的呢?”“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一口气提出了7个问题,这么多问题,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一一解答,根据课文内容,只要抓住支撑性问题即“为什么说这是金色的鱼钩?”就可以了,这个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上课时,我就抓住这个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找到文章的最后一段点名主题的部分。

再由最后一段“反弹琵琶”向课文的纵深挖掘。

学生时而读,时而说,时而划,时而写,课堂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探究的快乐。

再如学《爱如茉莉》这课时,一开始,我就问学生“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爱如茉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探究课文内容。

通过学习,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以“爱如茉莉”为题,茉莉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被作者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文章写茉莉花的洁白纯净、平淡无奇、默默奉献,实则映衬父母时刻互相牵挂对方;以花衬人,爱美如花,虚实相生,物我交融,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当女儿问妈妈“真爱像什么”时,妈妈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只是含糊地说出,“爱像茉莉”。

其实,真爱无言,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父母用行动诠释了爱的内涵,道出了爱的真谛。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作者留心观察生活,从平常生活中挖掘出了美的矿藏。

我们在品读和情感的濡染中,为一种美丽的情怀而激动,心谷弥漫着幽雅的茉莉花馨香。

平淡生活有诗意,于细微处见真情。

二、抓总起句提问。

总起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思想,一般出现在文章或一段话的首句。

《詹天佑》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亦是文章的灵魂。

所以,我在教《詹天佑》时,抓住这中心句提出问题:“为什么詹天佑被称为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的杰出体现在哪?”“他的爱国又体现在哪?”文章的字里行间,所选择的材料都是表现詹天佑的“杰出”及“爱国”的。

文章所选择的三个材料在表现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时各有侧重。

“杰出”就在于他不但有强烈的爱国心,而且有出众的才能。

杰出中也包含着强烈爱国心。

在修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创造性地开凿隧道、学以致用地设计“人”字形线路,都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

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更说明
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

所以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在文章中始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领会作者之所以这样选择材料的原因之后,才能体会到这第一句话的妙处。

《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条理清晰,文笔优美的文章。

课文按照景物几个方面的特点,描写了蚕乡小镇早晨的恬静,继而热闹,紧张的情景,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勃勃生机。

课文词语丰富,富有感情,描写的景色优美、生动,适合于通过朗读体会的气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上课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在上学路上看到什么景象?然后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

接着让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听课文朗读录音和自学课文让学生说出: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又是热闹的、更是紧张的。

这样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抓主要线索提问。

提问要沿着文章的思路,抓住主要人物、主要线索及主要特征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并能从一个问题引到另一个问题,使每个问题成为整个链条里的一环。

例如小语第八册《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写的是飞机由于安装了雷达,夜航时能畅通无阻,从而彻底解决了飞机夜航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雷达的发明又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文章的主要线索是:蝙蝠的启示→3次试验→揭开秘密→制成雷达。

课堂教学时,我沿着文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问题入手分析课文:开篇提问: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蝙蝠和雷达有什么联系呢?问而不答,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在师生共同学习中设计若干个小问题:这篇课文先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启示)科学家们是怎样弄清这个问题的?(3次实验)飞机在夜间为什么能安全飞行?(制成雷达)这些问题的总体设计,抓住了文章的主要线索,牵动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再如课文《可爱的草塘》有两条线索,一是草塘的可爱,这包括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二是作者感情的变化。

通过朗读去品味草塘的美。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课前布置学生查找北大荒的资料;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通过朗读第五自然段“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及第十八自然段“草塘中的小河”这两部分景色的描写体会北大荒的景色优美;我还设计了多媒体
课件,哪一句,哪些字都考虑全面,并穿插草塘美景录像;我想虽然这节课可能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变化,但能通过感悟、朗读来体会“景”与“情”的内在联系。

四、抓过渡句提问。

过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它的前半部分总结上一段的意思,后半部分总领下一段的意思。

如《赵州桥》一课出现一句典型的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我抓住这过渡句问学生“赵州桥的坚固从哪看出来?美观又从哪看出来?”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很快就明白
上一段就讲了赵州桥怎样的雄伟坚固,下一段具体写了赵州桥怎样的美观。

教学中,再通过反复朗读、概括段意等手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概括了上文,又统领了下文。

再如《秦兵马俑》这课中的第三段:“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是全文的过渡段,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我在教本课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两个问题:“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些地方?”“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从文章中那些句子看出?”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很快在文章找出相关内容。

这样,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释疑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教学时抓住这句过渡句让学生探究课文中内容。

从第三小节对胡夫金字塔的介绍中感受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这一部分课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到埃及金字塔的高时,我让学生联系我们上海金茂大厦的高度,通过比较,学生理解埃及金字塔的高大就比较容易了。

五、抓关键词提问。

新课改让我们越来越重视对文本的研读,力求能够高屋建瓴、以简驭繁地把握整篇课文,通过对文本精巧的处理,让学生逐渐形成对课文主线的把握能力,从而达到能自主研读的目标。

而学生这种能力能否养成,关键还在于教师能否简化头绪,紧扣重点,帮助学生设置少而精的研读问题,从根本上摆脱冗余的情节分析与繁琐的提问应答。

只要认真去研读,就会发现课文中往往某一个关键词便足以提契全文、沟通文脉。

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文眼”来提出我们的“主问题”,使可以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

在解读《了不起的女孩》一文的第一节,我让学生找关键词。

学生找出“身患绝症”和“表现非凡”。

我说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说是转折关系,因为一般身患绝症的人往往对生活失去信心,悲观失望,没有目标,不愿奋斗,也就不会有非凡的表现。

那么李欢身患什么绝症?这种绝症对他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影响?我要求找到相应的句子回答。

学生找到句子有:(1)李欢患的是“肌营养不良症”将会随着肌肉功能的丧失而死亡。

(2)有一次小李欢摔倒了,拼命扯着床毯却站不起来。

(3)由于肌肉萎缩,她写每个字都要使出吃奶的劲。

别的同学晚上七八点钟就能完成作业,她却常常做到十一点钟还上不了床。

(4)临行前三天,李欢用无力的小手紧握剪刀。

(5)老亨利无法相信这件精巧的礼物,竟然出自一位几乎瘫痪的儿童之手。

将这些句子从文中剥离出来,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李欢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而这也为解读“表现非凡”作了充分的铺垫。

《谈礼貌》一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

学生预习后产生很多问题,我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整合归为三个大的问题: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课文写什么,从课题就能看出(课文写了谈礼貌的事。

)课文怎么写谈礼貌即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题材说起:这篇课文跟我们上学期学的哪篇课文题材一样?(《滴水穿石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是怎么写的?(由安徽广德太极洞的奇观引出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后通过古今中外的正反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重申观点。

本文和《滴水穿石的启示》结构相同,写法相似,学生很容易弄懂:由古训引出观点,接着列举事例证明观点,最后重申观点。

在学习二、三、四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学后总结写法,二三段放手让学生学,学完三个自然段后,让学生阅读比较:为什么选取这三个事例?使学生了解选择事例要选取典型事例。

五、抓总结句提问。

《伟大的友谊》结尾:“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这段话既深化了主题,又抒发了作者对“伟大的友谊”的赞美。

在教本课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探究课文,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
生活上互相关心,更重要的是在事业上互相合作。

他们合作了四十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他们都为对方的成就而感到骄傲。

我们应提倡这样的友谊值得大家去提倡与学习。

没有提问的一堂课是毫无生气的一堂课,提问缺乏艺术性同样是失败的一堂课。

课堂提问要明确目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抓住那些牵一而动全身的关键总设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这一点,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柳暗花明;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现。

”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

现在我就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技巧性谈谈我的看法。

一、问题的提出具有针对性
洋洋洒洒的一篇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但主要抓住了重点,也就抓准了方向。

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教学上的重点是要落实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表达父子之间那种深厚的感情,但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题目:朱自清笔下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有几次?作者有几次相应的流泪?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学生很容易就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概括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父与子之间内敛而又深厚的感情,从而抓住了文章写作的最大特点;感情真挚,作者正是基于对父亲深厚的感情才写下了这篇文章的。

这就解决本文的重点,达到了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
观。

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

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2)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

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灵活性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

假如把问题换成“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
脑筋。

所谓的“活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

”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初读课文后就说“全懂了”,“没问题”,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呢?此时就需教师能提出出人意料的的问题。

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全文学完了,但教师提出了这样一问“老师认为文中有一处交代不清——我的父亲又怎会知道我被困小悬崖呢?”于是学生先对当时的情形作了想象。

接着教师又提出“文中没有交代这些你认为是作者的失误吗?”学生在思考后明确了这是文中结构上的详略取舍。

这样的提问与教师对文章详略得当的写法分析相比,其效果显而易见。

四、提出的问题要有连续性
一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往往不是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连续发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这样,前一个问题就是后一个问题的前提,后一个问题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继续,每一个问题都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的一层阶梯,从而形成链式思考,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

如教学《故乡》一课,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背景之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边读边拟发言要点15分钟后,课堂上开始闪现学生思考的结果:故乡的面貌变化了,故乡的人也变化了(闰土和杨二嫂)。

教师以此为基准进行调控,要求学生继续深入比较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并思考产生变化的原因。

分析完毕后追问:作者写这些变化的用意何在?这样就引出了全文的主题所在:作
者一方面批判革命的不彻底,一方面对光明未来满怀信心。

这节课的教学中,主问题就是“故乡产生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在教学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减少无效、无谓、无用的提问,节省出一定量的课堂教学时间;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地带动课文的理解品读;能形成学生长时间一系列的深层次的智能课堂学习活动。

于是,课堂气氛将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成分构成,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

五、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

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

”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化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

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古人云“学走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
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六、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针对个体。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有良好的收效。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的思考。

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问题,因势利导。

另外,提出问题后要注意停顿。

课堂提问一般情况下是由少数学生发言回答,如果提出问题后立刻就指定学生回答,甚至先叫人后再提问,那么学生思考就不带有普遍性。

这种做法只能使回答问题的学生认真思考,却不能顾及到全体学生。

因此,提问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
时间,停顿以后再指定学生回答。

这样无论是否发言,,每一个学生都有时间进行思考,思维也就得到了训练。

当然,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选择性。

设计问题不能为优等生而拔高,也不能为照顾后进生而过于简单,其难易程度应是多层次的,使问题对成绩不同的学生都有针对性,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能够回答的问题。

简单问题然后进生回答,稍难的让中等生解决,难度较大的让优秀生大显身手。

这样做,就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容易收到预期效果。

总之,精巧而有吸引力的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培养能力,而且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如何根据教材、教法的不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做好课堂提问,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研究,长期探讨的课题。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

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长进”也就不大。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艺术性,过于简单。

诸如“是不是”、“好不好”之类的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有损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问题过难,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有的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而适当引导,学生思维水平难以提高。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
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进行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

反之,则会使学生厌烦。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力求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恰是重点、难点;还要富于思考,即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使学生理解词句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及其作用;同时,所提问题还要紧随所学关键内容,紧扣主题,以点带面,对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充分概括。

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应服从总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

二、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教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让学生时刻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所提的某一个问题疑惑不解时,教师应适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