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从历史得失看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
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
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
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
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
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
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
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
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
“我们若
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历史上的中国缺乏民主吗?钱穆先生是这样阐释的:“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
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
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见《左传》)。
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
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
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
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
”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必不可少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科举制度来说,从汉代的“乡举里选”、“选举孝廉”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就一直在朝着“民主”的方向前
进着。
“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而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
”为了避免“世族门第”制度,唐代开始,大兴科举,开辟了中国选举真正有才之士成为国家官员的创举。
宋代之后,考试越来越严格,考核越来越完善。
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另一个转机——翰林院。
这意味着,中国的科举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考试”,而是走向了人才储备、人才培植之路。
中第之人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他们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更多的政治之士,静待政府只用。
”尽管科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甚至在清朝时期成为了一项愚民政策,但这一切还是应当放到历史中去,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钱穆认为“这是人事腐败,并非制度本身有问题”。
钱穆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走向中央集权而社会阶层又是一天天走向平等的。
从某一方面讲,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从四分五裂到统一集中的过程。
中国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是必然的,并且应当得到正面评价。
“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提防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事”。
尽管中国经历了千年“封建帝国”,但是中国的社会各阶层确实在一天天走向平等
的,中国是这样一个事实:政府始终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平等。
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考试得到管职,得到“坐观”的机会。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逐步走向繁密化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过程,“让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而西方政治则是走向人事化的,他们依靠选举,法治由人来决定。
故中国的政治逐步走向了人才束缚之路,这直接导致了其没有起色的根源。
然而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国,人人都希望达到长治久安。
中国的历史上有太多的朝代都从刚开始的清明逐步走向了腐败,走向了覆灭。
但这其中的每一位皇帝,每一位官僚,他们都是在为了长治久安而努力,这一点是毋庸臵疑的。
关于中国的未来,钱穆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自由发展,这是最紧要的”。
他还强调,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应当学会用自己的旧经验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龙的国度的正道。
“西方人在政治经验上比谁都还短浅——能说这话的只有中国人”。
历史终究是客观事实,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历史总会有自己的定论。
错误的人不把历史当做参照,“政治也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我们回头历史再看一看,总还不是要不得”。
第二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这些天小阅了钱穆先生所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描绘了中国史上重要的制度,是钱穆先生在1950年代据其讲稿所整理的一系列国史制度知识。
在阅读书中五讲五代的例子中,先生的:“中国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
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
”这样的立场逐渐渗透给我。
也许我们在回顾和反思中国文化的时候,凭借自己对历史如同冰山一隅的见解,误解了很多传统文化。
看着本书的时候,在一段段历史、制度被分析中,我觉得钱穆先生在史上患得患失中,透露的是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中国文化,可以说整本书都是活史记。
全本书说了中国史上五个最重要的朝代:汉、唐、宋、明、清,从这五朝大体上便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进程。
钱穆先生所认为其分析中国历代制度中有七大原因,而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以及“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
推扩而言,我们该重视其国别性。
”这两大点。
前面我也已经说过,在观这部历史书里面我所学所想的是中国文化,这部制度纲要则从各个角度解析得十分透彻,字里行间展现的文化变迁更是有其独到之处。
这两点是在文章的阅读中最感同身受的。
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
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得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后人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东西。
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真确的用意。
同时,在这一国家,这一地区,该项制度获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国家与另一地区,则就不一定这样了。
正因制度是一种随时地而适应的,不能推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其不能行之百世而无弊。
谈论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制度,也当如先生所说:“正该重视中国历史之特殊性。
若我们忽视了这一点,像我们当前学术界风尚,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中国的一切都要不得,那只是意气,还说不上意见,又哪能真切认识到自己以往历代制度之真实意义与真实效用呢?”
文摘一:
说到汉代选举制度: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这一情形,直从汉代起。
我们可说中国历史上此下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当时的汉代的选举制度可谓严格和公正,在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就是,一个青年想要走上金字塔的尖端的路,基本就是当高级公务员(当时为“入仕”),他一定要进入大学学习(当时的太学),然后被分配到街道服务(做做小地方官吏)。
等到街道工作有了一定的业绩,被领导赏识(经由长官选举到中央);再经过高级公务员考试,才当上正规的“公务员”。
这样的路基本是当时所有人的入仕之路,也就是成才光宗耀祖之路,可以说当时官宦子弟入仕是少之又少。
所以这样的制度是崇尚文治的制度,这样的政府是崇尚文治的政府。
可以看得到,我们现在所追求的那一种公平公正在
202*多年前已经实现了,当时的汉代政府追求一种文治是为了在外是为了选举贤才,对于自己的封建统治又有多少巩固,可以说
是确切实际的优秀制度。
事实也证明如此,无论是汉代存在的时间跨度,还是汉代在当时世界上的辉煌成就,都是我们有理由肯定这样的考察制度。
再来看看这样的制度在现在的投影, 1977年的恢复高考和从前的科举制度几乎如出一格,30多年来没有变化。
而国外的大学研究生录取制度是不是和汉代的差不多?他们的高考频率不是一年一次,成绩保质期更是有数年,他们的教授推荐又占了多大比重有多么高的信誉度,202*多年前的汉代也能做到这样,足以看出制度之优劣。
在我眼里,中国特色也当有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意义,中国文化应当是一面镜子,可以正中国今直面貌,可以产生最贴合实际,进步文化的中国特色。
文摘二:
提到唐代兵役制度:汉代的兵农合一,是寓兵于农,亦即是全农皆兵,把国防武装寄托于农民的生产集团,生产集团同时即是武装集团。
唐代的兵农合一,则是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里寄托生产,不是在生产集团里寄托武装。
所以只能说是全兵皆农,而并非全农皆兵。
把武装集团同时变成生产集团,每个军人都要他种田,却并不是要每个种田人都当兵。
在汉代的时候,兵役为“全农皆兵”,也许意在想要利用中国农民这个人民群众最基本也是最强大的力量来保家卫国,把武装放在最底层,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其实武装农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想想中国202*多年的历史,所有政府大部分都是农民武装推翻的,政变军变都不太多,成功率也的确不高。
想到武装农民很多人心里不禁嘿嘿一笑,还是如今共产党好,从农民起家知道要安抚农民才是固国稳国之本,当然这都是后话。
唐代这一举措从北周苏绰创始,唐代人不过踵其成规。
从历史上来看,成效确实是比汉代要好不少。
中国向来都是人口大国,户口多,不一定需要全农皆兵,全农皆兵的结果肯定是训练不精,战斗力不强,还误了粮食大事,而有可能出现上述“农变”情况。
而全兵皆农遍不一样了,不仅军队可以把训练用在务农上,也可产出够军粮,剩下的农民会承担更少的责任,只要供政府文人用用,余下自给自足很够了。
在我看来,这样的举措于军可以在心理上大大增加军人对与农民的感情,就是促进军民感情,同时农民也乐得不用劳作太多,幸福指数也应该是直线上升。
可以说这个制度的想法在唐代是合情合理,不过后来也是因为制度管理之中的问题也失败了,这个也是后话线不予考虑。
再看看今天,感谢科技作出的贡献,大部分人民群众已经不愁吃不愁穿,裁军和高科技已经让我们祖国高枕无忧,现在的兵役制度虽然我不太了解,感觉是正规军和预备役结合,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义务保卫家园。
可以
说我们祖国在爱国教育上是做的不错的,同兵役制度在我们青年人身上也埋下了很深的爱国情怀,相信如果有国难,人人也都会多出自己一分力。
文摘三:
讲到清代统制政策:满洲人到中国,他们的一切政策,是拿满洲部族来控制中国人。
又再拉拢怀柔蒙藏来挟制汉人。
现在再讲他们对待汉人的办法。
他们到中国来,中国人当然要反抗,反抗的领导者,当然是知识分子。
于是他们开科取士,承袭了中国考试制度,表示开放政权,中国读书人依然得官做,许你们参加政治,并许做政府里最高的官。
但实际上则另有一套办法防制你。
如每一衙门满汉夹用,外省督、抚,则多用满人,少用汉人灯。
这样还不够,满洲人最高明的政策,是存心压迫中国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来分解中国社会之抵抗力。
他们一面在怀柔藩属,压迫中国。
一面在羁縻中国知识分子来减轻抵抗。
又一面
是压迫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
这样三方面用心,可谓是很周到的。
清代是外族人统治中国人,满洲人跑进中国,他是先打下了蒙古,才到中国的。
因此他对蒙古和西藏,却特别怀柔,尤其对蒙古人,更是刻意拉拢。
在中国史上这是第二例,第一例是元朝,很明显他就没清代这么高明,用外族文化统治大中国文化,30年就悲剧了。
清代打压会抵抗的知识分子,而讨好下层民众,让抵抗分子无势可壮。
这么看来,清代和当代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底层民众好,清代排除统治阶级不论,确实这样的政策还能起到缩小贫富差距之功效。
从“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来看,这样的统治政策实在是再适合不过外族来统治中国了,若是没有闭关锁国,若是清末中国也崇尚科技,泱泱大国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过这样的政策也造成了政治上的奴性、平庸、敷衍、腐败、没精
神,时间一长这样的特性也暴露无遗。
历史上也证明了这一点,政府腐败了也没有办法讨好底层民众,最后垮台也是必然。
可能这样的结局也是封建王朝202*多年历史的最好的句号了。
社会在进步,落后了世界一大截的社会形式也终将被取代??
纵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在钱穆先生对于历史制度的“柔情”解析中,的确打开了我对于很多历史的误解。
在患得患失之间我也会难得想想这么大的话题,考虑考虑国家今天的政策和制度,也许在学习法律的时候这样的情与法交替的考虑可以让自己的人性和感悟都有很大的提高吧,感谢钱穆先生,感谢《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三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笔记
昨晚睡不着就把《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剩下的几十页看完了,看完之后,正如没看之前某人说的,会改变自己以往对历史的看法。
这样一本书,看之前,本以为是一本如历史课本一样的书,没想到作者写的并不是那样晦涩难读。
钱穆先生用很亲和的语言,以和读者对话般的方式,由浅入深,向读者展示了汉、唐、宋、明、清历代的政治得失。
这让我想起了高中时代的历史课本,我们202*年是安徽课程改革第一年,历史课本也与以前的编排大有不同。
据说以前的课本是按照编年,记叙各个时代的革命、历史事件等等,而我们那一年却已经按照政治、经济、文化、国外选修等方式来学习历史。
其中政治部分则是按照年份,叙述君权相权和中央地方关系的演进来演绎历史。
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不由得联系到了我的高中历史学习的时光。
当然内容肯定是有很大不同的。
钱先生的书除了从君权相权和中央地方的关系方面阐述,还从经济、赋税、考试选拔等等方面来述说当时的政治制度。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并不都是专制的,前几朝代皇帝并不是一人专制,科举制度也是一种政权对外开放的方式。
所有的制度在刚刚建立的时候也并不是腐朽落后的,也只是历经几百年后,由于各个时段具体时间情势的变化,制度变得不再好了。
从我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变动也可以看出今人对待历史的一些变化。
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历史终归是历史,后人自有评说。
我们还是要努力让自己的浊流中自清,追求自由。
历史教人不武断。
第四篇: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书报告
最近几天我将老师推荐的这几本书都大概的翻阅了一下或者上网查了一下它的主要内容,最终我还是确定了读这本书:《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我选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这本书比较通俗易懂,读起来没那么费劲,且书中的内容我比较感兴趣,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时间把它读完了,真的不愧是老师推荐的书,这本书真的很有趣,很适合、很值得我们大学生读,它不像我以前看过的那些历史类的书一样,那么枯燥无味,从本书的开头到最后提出总论我都是很有兴趣的去观看的,看过后,也不像其他书籍那样忘得干干净净。
而是让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是钱穆先生将自己的专题演讲所作的演讲记录整合的一个合集,虽然钱穆先生本人说这本书发表的比较匆忙,没有很多时间仔细改进,只是就演讲稿略事增补,但是我觉得这本的结构仍然很完整,很成体系化和系统化,而且也正是因为它的短小精悍,才能够吸引眼球。
这本书分别以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为切入点进行探讨与分析并作了简要的概括与比照,从而使内容联系密切,层层深入,让读者得以由浅入深,以微观、宏观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钱穆先生做学问的严谨性,首先:钱穆先生将自己写本书的原因分析的很透彻,正如在序言中所说的一样,他写这本书主要原因是由于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
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而我们所受教育,也大体给我们如此印象。
但是政治乃文化体系的一要目,且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因此不能一笔抹杀历史。
再次钱穆先生将如何写这本书,如何研究制度也分析的很透彻,我读完后真的是很赞同。
制度是一项专门的学问,钱穆先生从七个方面对制度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告诉我们制度不能以独立的状态进行把握,因此,制度(请勿抄袭)应该与人事相配合,即随着特殊背景与人事的改变,制度也会随之改变。
当我们在品读一个历史时期的制度时,应该将其与当时的文化、政治、经济联系辨证地看待,要结合“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
从这两点我真的是对钱穆先生钦佩有加,他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写书都会十分谨慎,对每一个字仔细研究,对如何研究政治制度做一个详细分析,在做完所有功课后他才开始写书,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他能将这本书写的这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这本书对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历史上种种制度的来源,与人事的关系和利弊得失都分析得非常透彻。
下面我依次归纳一下这五个朝代的具体情况吧:
汉
汉代制度承袭于秦,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制度。
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皇权和相权分权。
从制度上说政府是由宰相领导,外朝九卿,直接向内廷听受指令。
“可见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事上的变化可以不顾制度。
汉武帝死前,为了能令皇权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增设了“大司马大将军“一职,作为皇权的代表,
与相权制衡。
而大司马大将军一职基本由外戚担任,这也是汉朝外戚政治特别突出的原因。
在选举制度上,为了克服贵族世袭官爵的弊端,汉朝在选人上有“举孝廉”制度,从平民阶层选拔人才。
但由于社会经济水平限制,举孝廉”制度完全成了“世家门第”世袭的阶梯。
世家门第掌控政府和土地兼并两个问题结合,使汉代崩溃无可避免了。
唐
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
后世的大多数制度都是由唐而来。
论中央政府的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上的三公九卿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
论选贤与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
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田赋、力役、土贡(租庸调)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
论到军队,结束了上半段的普及兵役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自由兵役制。
宋
宋代是彻底的平民化的政府。
宋代最大的问题不在制度本身,而是立国时就面临的巨大的国防问题。
正是由于国防而产生的巨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项制度都不能从容、合理地制定。
另外一方面,由于五代十国,军人乱政、篡政的教训,使宋代要扬文抑武。
虽被迫养了大量的兵,但宋人只想把这些兵队来抵御外患,但同时又提倡文治,重文轻武,好渐渐裁抑军人跋扈,不再重蹈唐末五代覆辙。
因此养兵而愈不得兵之用,以后就愈养愈多。
明
自明代起,宰相职位不负存在,成了有卿无公的多头政府。
六部、都察院合起来,并称七卿。
七卿之外,还加一个通政司,一个大理院,则称九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朝的主要问题是相权废除后,皇权没有做好准备,没有经验来全面担当起管理国家的职责。
由于没有皇权专制的历史经验,制度本身又存在巨大的缺陷,使明朝的皇权专制不甚成功。
皇帝不尽职,就出现皇权的代理人。
宦官篡政、乱政成了必然。
明代地方政治制度最大的变革是承袭元代的行省,将省级规划正式确立。
省、道、府、县,地方形成了四级体系,相比汉唐的两级体系,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但弊病丛生。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