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15:第2课 红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烛
教材分析
诗歌作为独立的审美单元具有外结构(外在表现形态)和内结构(内在思想情感),闻一多《红烛》诗的情感正是通过外在的行节排列、行数字数的差异、首尾引用的照应、局部的复沓吟咏,完成了诗歌由“冷静的缓冲到热烈的赞颂,困惑、明白、感伤、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明白后的安慰,最后归于理性冷静的颂扬”这样一个完满的情感过程,其情感结构体现出了闻一多诗学观念里的“建筑美”,直线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有着起承转合之态,情感变化更具有和谐对称的特点。

教学设想
《红烛》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教学重点是从语言文字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

闻一多出生于书香门第,1912年入清华学习,1922年赴美留学。

清华近十年的美式教育和留美三年的艺术研究,使他深受唯美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开始追求唯美的理念,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他的第一部诗集《红烛》除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外,还打上了唯美主义的印痕,《红烛》则是最能体现他艺术风格的诗作。

学习《红烛》重点是要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了解反讽手法以及《红烛》所体现出的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素养目标
1.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2.掌握诵读技巧。

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3.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

4,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课前准备
闻一多的“三美”诗论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他不但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还努力进行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精美诗篇。

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

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地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
均齐)”。

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

他大肆宣扬格律,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到格律的束缚。

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因为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绝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

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认为“格律可从两方面讲……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还认为“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绝对的调和音节,字句必定整齐”,对于字数整齐了但音节却不一定调和了这个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只有字数的整齐,没有顾到音尺的整齐。

”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

“音尺说”是闻一多最为得意的发现,以致他在论文的结尾认为“新诗不久定要走进一个新的建设时期了”。

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先贤们那里,诗与画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

在先生的诗作中,也经常出现红、黄、青、蓝、紫、金、黑、白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的物象,此外还注重色彩的对比,使诗画相通。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先生根据汉语特点提出来的。

“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

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

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

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

”先生还把它与律诗具有的建筑美相比,得出“(律诗)可差得多了”的结论。

因为“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的格式上层出不穷的……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

这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

教学过程
板书导入,背景讲解
一、板书课题:最好再画一支红烛,烛光荧荧,烛泪点点。

二、从《最后一次讲演》引出作者介绍,简介闻一多早期的诗歌创作和诗集《红烛》
1.闻一多(1899-1946)
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

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

1912年
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

“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

在学校中颇有诗名”。

“五四运动以后,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

……他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

”在清华九年中,闻一多在文学、绘画和戏剧演出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红烛》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

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

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

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

《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

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

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任务活动一诵读全诗,读懂诗意
(一)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参照下面划分的节奏,诵读全诗。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
流吧!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诵读指导(以1、2节为例)
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扬
这样/红.的/烛!“红的”拉长,且“红”重音
诗人/啊!激情,上扬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心”重音;“比比”拉长,上扬
可是./一般/颜色
..?“是”重音;“颜色”重读,上扬
红烛/啊!字韵饱满,充满激情
是谁
../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重音,上扬;“蜡”重音;“给你躯体”读出疑问
是谁
../点的/火.——点着/灵魂?“是谁”重音,上扬;“火”重音;“点着灵魂”充满疑惑
为何/更须/烧蜡
..,“为何”上扬;“烧蜡”重音;“成灰”重音,语调深沉../成灰
然后/才/放光
../出?“放光”重音;“出”拉长,上扬
一误./再误.;“一误”的“误”重音;“再误”的“误”重读,拉长,深沉
矛盾
..!“矛盾”重音;“冲突”重读,上扬
..!冲突
3.划分结构,理清思路
全诗共九节,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赞美烛之红,吐露诗人心曲。

第二部分(2~4节):先困惑于红烛之燃烧,再找到其燃烧的理由,希望它尽情燃烧,赞美了红烛的牺牲精神。

第三部分(5~8节):既感伤于烛泪,又希望为创造光明不停地流泪。

第四部分(第9节):赞美红烛精神。

任务活动二深入品读,感悟赏析
(一)品味意象之美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1.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

明确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之红是诗人赤诚的象征。

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

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的伤感,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

(二)赏析手法之美
2.《红烛》为什么要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引子?
明确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的是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

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

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到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

另外,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

3.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有何作用?
明确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欣赏情感之美
4.诗歌第2节说“一误再误”,第3节则说“不误,不误”,如何理解这种矛盾?
明确诗人运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

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与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诗人认为这很“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

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5.第4节“既制了,便烧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既制了,便烧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活着就是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

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诗人认为自己有职责
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奋起,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精神枷锁中把他们解放出来。

6.第6节“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这里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引发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

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是还有“残风”的存在,“残风”隐指反动势力。

红烛流泪是因为流得不稳而急得流泪,体现了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的美好愿望,因受到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

7.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其音乐的美是指音尺、平仄、韵脚等听觉方面的;绘画的美则是词藻;建筑的美则是“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虽然在外在形态上,《红烛》无法体现这一点,但内在的情感变化其实有章可循,并且和谐对称,正是建筑之美的内在体现。

试结合全诗对这一特点简要分析。

明确《红烛》虽不算长篇大诗,但也可看出诗人的艺术实践,首尾引用正是与其他部分相结合的匠心独运,并不是与其他部分截然分开的,全诗构成一种冷静——热烈——冷静的圈形情感结构。

首先,引用李商隐的诗句点出吟咏的对象和情感,是冷静的缓冲;接下来,经由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第1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第2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第3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第4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第5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6、7、8节)、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第9节)。

从引子到最后一节,《红烛》的情感经由平静的诉说到一系列起伏不定的变化,最终又归于平静的领悟,由此构成富于变化而又不杂乱的情感结构。

线条式的发展具有清新明了的线索可循,又避免了简单划一,从理性的平静到感性的热烈,最终回归理性的平静,直线的发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线圈结合式的情感结构水乳交融、妙不可言。

任务活动三整体赏析,品味主旨
1.抒情的脉络:
本诗共九节。

开头一切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

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

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2.高尚的情操
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

经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

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
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

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

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

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国。

3.抒情的方式
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了,这样红烛的形象就为一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

有的问而不答,不的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的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献身祖国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任务活动四欣赏诗句,理解诗意
1.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
明确“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

“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2.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明确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

此其一。

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

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3.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
明确“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

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4.哦!我知道了!(叹号如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用叹号:经过思考找到明确后的快感显得很强烈。

改用逗号,语气不强,感情色彩淡薄。

5.才着急得流泪!(叹号的作用)
明确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布置作业
阅读闻一多另外一首诗歌——《死水》节选部分,体会诗歌的建筑美。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参考答案:《死水》是闻一多先生在诗歌构建方面最成功的实验,是五四运动期间诗歌中最悲哀的一首诗。

而作品的每一句都是九个字,都很均齐,而且每节诗都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就好像一座四合院。

在视觉上,诗歌给人一种建筑的立体美感,而且每一节都是四句,行内有标点符号,很整齐,让人看上去就很舒服。

教学手记
教材改革依据时代发展进行,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教材选择的首要之义。

语文教材作为我国主流文化载体,它的变化和安排映射着我国的教育走向。

通过教育的改革发现,如今的语文教材是文学性、时代性与经典性并驾齐驱,新诗具有鲜明的教育价值和极强的示范性,它处处彰显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学习中国现代新诗不仅是学习它的文字、写作手法,其更深的意义在于,借助新诗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在前辈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他们的力量。

附群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孤雁(节选)
闻一多
(此诗是诗人1922年在赴美的旅途中所作)
归来罢,流落的孤禽!
与其尽在这水国的绝塞,
拼着寸磔的愁肠,
泣诉那无边的酸梦,
不如擢翅回身归去罢!
啊!但是这不由分说的狂飙
挟着我不息地前进;
我脚上又带着了一封书信,
我怎能抛却我的使命,
由着我的心性
回身擢翅归去来呢?
听雁(节选)
付秀红
在这肃杀季节,我常置身于北国的旷野,听离开家乡的大雁的鸣叫。

它们极为守时,深秋的风一吹,它们就踏上展示生命耐力的征程,把迁徙的梦变成现实。

它们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用号子般的叫声给同伴鼓舞,那高亢的鸣叫似呼朋引伴的呼喊,又极像行军歌那极有气势、不断唱和的声音,十里八里之外都听得到。

此时听雁,你会精神为之一振,力量陡增。

1.下列选项对杜甫的《孤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唤出“孤雁”,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

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B.颔联“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

“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

C.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犹”和“更”道出了诗人心中沉重的悲哀与伤痛。

D.尾联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表现了孤雁对野鸦团聚在一起的羡慕、向往之情。

解析根据孤雁形象,可以判断D项中“羡慕、向往”错,应主要是“哀愁”和“追寻”。

答案 D
2.三首诗歌中塑造的“雁”的形象有何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答案《孤雁》描写的是离群独飞、思念同伴的孤独凄苦、热烈执着的大雁形象。

诗歌通过孤雁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颠沛流离的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以及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和执着精神。

《孤雁(节选)》刻画的是一只对故乡充满思念、带有使命感和意志力的孤雁形象。

诗歌借孤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奋发意志力,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使命感的爱国精神。

《听雁(节选)》借雁阵的高亢鸣叫塑造了一群团结友爱、有耐力的大雁形象。

写出了对生活的启示,对周围的同学、相携的同伴们要互助合力,团结友爱;对目标或理想的追求要有耐力,坚持不懈。

3.你还能找到其他写“雁”的作品吗?请分析其中“雁”的形象特点。

答案(示例)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诗歌通过“一”字写出了雁的孤单,而“雁度南楼”又是写孤雁向南方飞去,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使孤身在外的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