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0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育学A 试卷
(课程代码6601)
一、名词解释(4题,每题4分,共16分)
1.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指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又称校本课程。
2.中小学校本研究
中小学校本研究是指以中小学教职工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而进行的研究。
3.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具体说,是教师根据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规划,通过专业发展的活动和途径,提高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水平,更新教育观念,从一个成长阶段不断进入更高成长阶段的过程。
4.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由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
二、填空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关于中小学教学工作的研究称为中小学教学研究(简称教研)。
2.陶冶教育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的方法。
3.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主要信息媒介。
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6.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7.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8.教育适应自然是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原则。
9.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
三、不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多选、不选、错选均无分)
★本部分不提供选项,只提供题面。
1.下列()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2.多次测验的结果一致性的程度称为()
【信度】
3.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有()
【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
4.教育的划分尺度有()
5.师生关系包括()
6.隐性课程包括()方面。
7.下列()谚语体现社会环境的人的发展作用。
【有三项均正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孟母三迁】
四、辨析题(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答:(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这是由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2.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3.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1.加速人的发展
2.发掘人的潜力
3.提升人的价值
4.健全人的个性
2.教师劳动本质特点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
答:教师的劳动是一种脑力劳动,这种劳动与生产劳动、其他职业的脑力劳动都有所不同。
其本质特点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劳动。
其具有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劳动空间的室内性、劳动成果的精神性等具体特点。
五、简答题(3题,每题7分,共21分)
1.教学的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①教育的生产性,②教育的科学性,③教育的世俗性,④教育的国际性,⑤教育的终身性,⑥教育的革命性。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
六、论述题(1题,共13分)
1.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
答:(一)教师的一般综合修养
1.广泛的文化基础知识
2.良好的人品
3.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
4.健康的身心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二)教师的学科专业修养
1.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该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相关的知识
3.学科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4.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三)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2.先进的教育理念
3.较高的教育专业能力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涵
①爱国守法②爱岗敬业③关爱学生④教书育人⑤为人师表⑥终身学习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① 足实践,面对现实②持续提升,崇尚先进③自我反思,自主发展
答案:一、单向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6.B
7.A
8.B
9.A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1.ABCD 12.ABC 13.ACDE 14.ABCD 15.ABCE 16.ABCE
17.BCDE
三、名词解释
18、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1分),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分),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1分)
19、这是教师最突出的角色(1分),他因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处在核心的地位(1分)。
其角色功能主要是以教材为宗旨,对学生进行授业、传道解惑和评定学业(2分)
20、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要素(2分)经验主要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间接时间(1分);经验因素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收的“因子”(1分)
21、是相当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2分)。
它认为课程应是一系列由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儿童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2分)
22、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2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
四、简述题
23、(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分)
(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2分)
(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分)
24、(1)家庭在教育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1分)
(2)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1分)
(3)家庭在教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1分)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具有特种作用(1分)
(5)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于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不可替
代的影响(2分)
25、(1)重视课程知识的理论化、综合化(1分)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1分)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1分)
(4)重视个别差异(1分)
(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1分)
(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1分)
26、(1)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特点、教师特点、教学大纲的规定,是否采用现代化设备(2分)
(2)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维持学生的注意与兴趣(1分)
(3)分析教师用什么方法解决妨碍、干扰教与学的智力问题和情趣问题(1分)(4)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否给学生带来满足感(1分)
(5)维持课堂纪律是实施教学方法的重要前提(1分)
27、(1)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1分)
(2)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2分)
(3)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1分)
(4)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分)
六、论述题
28、(一)师生关系的表现:(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1分);(2)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1分);(3)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1分);(4)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1分);(5)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1分)
(二)要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需要:(1)在师生相互态度上,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
行学习(2分);(2)师生感情关系上,需要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2分);(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上,师生之间呈现出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2分)
29、(一)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
(1)要保证学习活动的完整性与系统性(1分);(2)
要使学习活动既有多样性,又有综合性(1分);(3)一般心理活动与学科活动的统一(1
分);(4)学习活动的程序性与完整性的统一(1分)
(二)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1)要保证不同年龄的学生必需的休息和娱乐时间(1分);(2)合理分配主干活动与辅助活动的时间(1分);(3)合理设计各
文化基础学科的作业量(1分);(4)合理安排劳动量和体育运动量(1分)
(三)劳逸安排的节奏性。
(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交替进行(1分);(2)文理各科、动静科目的交替安排(1分);(3)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每节课
以30分钟为宜(1分)
2010年12月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育学A 试卷
(课程代码660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第1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
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
C.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
D.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2题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第3题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A.开展教学改革
B.参与学校管理
C.要求外出进修
D.雇用别人替自己代课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合作学习
D.非指导性学习
第5题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像直观
D.言语直观
第6题师德修养最高境界的主要标志是()
A.对教育规律的苦苦求索
B.对教学知识的艰辛积累
C.对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
D.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
第7题在中国,家长往往会这样问孩子:“今天,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美国,家长往往会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问了哪些问题?”这两种现象的区别在于()A.教育价值观不同
B.社会需求不同
C.道德价值不同
D.国情不同
第8题“我们敢说日常生活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是()的教育观点。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经验决定论
第9题良好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C.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纪律
第10题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第11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容易发生冲突的对象是()
A.家长
B.老师
C.同学
D.兄弟姐妹
第12题心理断乳期是指()
A.幼儿期
B.儿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第13题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第14题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也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马克思
D.柏拉图
第15题中小学“双基”教育是()
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
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育
C.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
D.基本能力、基本技术的教育
第16题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第17题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活动的()
A.主体
B.主导者
C.外因
D.参与者
第18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第19题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A.物质前提
B.主导因素
C.关键因素
D.无关因素
第20题阳阳因为想得到妈妈和老师的表扬而刻苦学习,她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求知欲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第21题教学策略主要有()
A.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B.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教学
D.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22题品德的心理结构是()
A.道德认知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E.道德评价
第23题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
A.教师的领导风格
B.班级的规模
C.班级的性质
D.对教师的期望
E.学生的智力水平
第24题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根本上靠()来保障。
A.教师
B.社会
C.法制
D.制度
E.政策
第25题班主任的基本素质包括()
A.心理素质
B.道德素质
C.知识素质
D.能力素质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第
第26题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_____________的教育思想。
第27题在学业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中,内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第28题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第29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_____________、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第30题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第31题简述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第32题假如你是班主任,应从哪些方面开展班级管理工
第33题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第34题简述教师的职业角色。
第35题简述教师的人格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
第36题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第37题以下是两位老师对同一名学生写的操行评语:
【评语一】该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迟到,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成绩较差,在清洁卫生活动中表现还算积极,与老师的期待有较大差距。
【评语二】你热心参加集体活动,能配合体育委员参加工作,对班长的工作也能大力协助和支持,很好地履行卫生委员的职责,受到好评。
在学习方面,主观上想努力,但力度不够,成绩尚不够理想,希望进一步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力争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在学业方面得到更大进步。
请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评价这两则评语,并谈谈写评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38题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
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比中成绩优越。
但随着对工作的熟悉和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
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
校长找其谈话,他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和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B )2.(B )3(D )4.(A )5.(B )
6(D )7.(C )8.(D )9.( B )10.( B )
11.(C )12.(A )13.(B )14.(A )15.(C )
16.(B )17.(D )18.(B )19 (A )20.(C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ACDE )
22.(ABDE )
23.(BCD )
24.(ABE )
25.(BCD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共15分)
26.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7.隐性课程: 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的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28.道尔顿制: 针对传统教法的弊端,根据每个儿童学习各科的难易度,适当分配课程时间,使学习者能够按照自定步调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29.发现法: 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30.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是指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民主型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32.课堂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一)了解学生需要
(二)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三)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四)建立教师常规
33.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方式主要有哪些?
(1)系统传授式
(2)专题讨论式
(3)学科渗透式
(4)学习诊断式
(5)经验交流式
34.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必不可少的手段;
(2)对文化的普及;
(3)具有交流、整合不同类型文化的作用;
35.素质教育主要有哪些特点?
整体性
基础性
内化性
综合性
36.家庭具有哪些教育功能?
(一)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二)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
(三)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和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
(四)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独特作用;
(五)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其中第37题12分,第38题13分共25分)
37.联系实际,论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课程设计和编制结构变化;
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
38.联系实际,论述教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又影响着教师的教,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
(二)在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的主体,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生才能够迅速地把知识学到手,并使自身获得发展;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调节只有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需要教和学之间的积极配合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对所教的内容较为熟悉,同时他需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培养和教育人,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以及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发挥都由教师决定。
可以说教师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方向和活动进程,决定着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是教学的客观必然
天津和平立达培训学校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华钜云翔大厦24层(儿童医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