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创新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虬.枝(qioú)秀颀.(qí) 婆娑.(suō)恹.恹欲睡(yān)
B.涸.辙(gù)猗.郁(yī)蕈.菌(xùn)揠.苗助长(yà)
C.禀.赋(bǐn)矜.持(jīn)甬.道(yǒng)惴.惴不安(zhuì)
D.皲.裂(jūn)哽咽.(yè)谄.媚(chǎn)锲.而不舍(qiè)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杆,笔直的枝。

B.让那些看不起民众、溅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C.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

D.树木是绿的,但只需吹第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黄;天空是尉蓝的,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3.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今年二月,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
....,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B.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
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
....,故不能成就大业。

C.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把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
格的平等的人”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

D.来到学校住宿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

已经到了上晚自习
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
....地忙乎着。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5.(2010·南京)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4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6. (2010·株洲)名著阅读(4分)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丰击了。

赁了辆破车,他先练练腿。

第一天没拉着什2钱。

第二天的生意不惜;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他忍受着,不菅是怎样的疼碥。

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这是拉车越须经过的一关。

非过了这一关,他不能放胆的去跑。

①上文节选自老舍名著,文中的“他”(主人公)是。

②作者通过主人公拉车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

7.(2010·兰州)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8分)
(1)机动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数量。

下面是兰州市车管局
于2010年3月20日公布的一组数据,请根据表格内容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3分)
本报讯 多年来,交通拥堵一直是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月28日,记者从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工
作会议上了解到,2010年兰州将加快一批重大交通项目 建设,交通拥堵现象也有望得到改观。

2010年兰州将全面推进城市中心区、三滩地区以及安宁新城区、榆中东城区、西固石化城道路的改扩建与
新建。

同时,有计划地对老城区道路进行整治改造,加快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建设,抓好欣月湖路、烈士陵
园路、南城根、雁园路、T605#规划路、T603#路延伸工程,实施中山桥、七里河黄河大桥、中立桥的维修
加固工作。

加快通渭路、中心滩、深安、雁青黄河大桥的建设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人类进入汽车时代后,也许你可以在城市‘狂奔’,但你获得的感受根本无法和步行相比。


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2010·成都)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 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
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
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
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
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
越大。

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
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

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
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

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
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

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

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
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

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

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

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
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
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

可以说,碳中和就
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8.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3分)
答:
9.“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
(3分)
答:
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兰州机动车保有量与市政道路增长速度对比表 时间 机动车保有量(辆) 市政道路(公里) 1997年 114021 881 2010年 346651 1136
答:
11.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3分)
答:
(二)(2010·临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16分)
大地的语言(节选)
阿来
朋友来电话,招呼去河南。

一次次刚刚离开一座城市就进入另一座城市。

重复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体验:在不断兴奋的过程中渐渐感到怅然若失。

行车不到十分钟,就在我靠着车窗将要昏昏然睡去时,超乎我对想象的景观出现了。

在我眼前出现了宽广得似乎漫无边际的田野。

收获了一季小麦的大地上,玉米、无边无际的玉米在大地的宽广中拔节生长。

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烁,在细雨中吮吸。

这片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翻开一部中国史,中原大地兵连祸接,旱涝交替。

但我的眼前确实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大地,这片土地还有那么深厚的肥力滋养这么茁壮的庄稼,生长人类的食粮。

无边无际的绿色仍然充满生机,庄稼地之间,一排排的树木,标示出了道路、水渠,同时也遮掩了那些素朴的北方村庄。

我喜欢这样的景象。

这是让人心安的景象。

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在一条飞速延展的高速公路两边,我的视野里始终都是这让人心安的景象。

转上另外一条高速路,醒目的路牌标示着一些城市的名字。

这些道路经过乡野,但目的是连接那些巨大的城市,或者干脆就是城市插到乡村身上的吸管。

资本与技术的循环系统其实片刻不能缺少从古至今那些最基本的物质的支撑。

但在这样的原野上,至少在我的感觉中,那些城市显得遥远了。

视野里掠到身后,以及扑面而来的,依然是农耕的连绵田野。

我呵气成雾,在车窗上描画一个个汉字。

这些象形的汉字在几千年前,就从这块土地上像庄稼一样生长出来。

在我脑海中,它们不是今天在电脑字库里的模样,而是它们刚刚生长出来的时候的模样,刚刚被刻在甲骨之上的模样,刚刚被镌刻到青铜上的模样。

这是一个个生动而又亲切的形象。

土,最初的样子就是一棵苗破土而出,或者一棵树站立在地平线上。

田,不仅仅是生长植物的土壤,还有纵横的阡陌、灌渠、道路。

禾,一棵直立的植株上端以可爱的姿态斜倚着一个结了实的穗子。

车窗模糊了,我继续在心里描摹从这片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那些字。

麦、黍、瓜、麻、菽。

我看见了那些使这些字具有了生动形象的人。

从井中汲水的人。

操耒犁地的人。

以臼舂谷的人。

眼下的大地,麦收季节已经过去了,几百年前才来到中国大地上的玉米正在茁壮生长。

那些健壮的植株上,顶端的雄蕊披拂着红缨,已然开放,轻风吹来,就摇落了花粉,纷纷扬扬地落入下方那些腋生的雌性花上。

那些子房颤动着受孕,暗含着安安静静的喜悦,一天天膨胀,一天天饱满。

待秋风起时,就会从田野走进了农家小小的仓房。

我们到达了淮阳——穿过了大片属于淮阳的田野。

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古老的,经历了七灾八难仍然在默默奉献的田野。

还未被加工区、开发区、新城镇分割得七零八落的田野。

(选自《2009中国散文排行榜》有改动)
12.从文中描写的内容看,作者视野中的土地有着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给作者以怎样的内心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3.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表现力强。

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其一
....,分析其表达作用或效果。

(4分)
①这些大地在中国肯定是最早被耕种的土地,世界上肯定也少有这种先后被石头工具、青铜工具、铁制工具和今天燃烧着石油的机具都耕作过的土地。

②一望无际的玉米亭亭玉立,茎并着茎,根须在地下交错,叶与叶互相摩挲着絮絮私语,它们还化作一道道的绿浪、把风和自己的芬芳推到更远的地方。

——————————————————————————————————————————————————————————————————————————
14. 文章最后一段“让人心安的田野,庄稼茁壮生长的田野……”联系第4段所写内容看,这句话“让人心安”一词在内容表达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内容:
结构:
15.认真阅读选文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
(三)(2010·杭州)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

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

一人得之,万夫敛手。

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

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

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①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

”高祖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耶?”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

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

但见倾宫鹿台②,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

若是陛下所造。

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宅宇,才蔽风霜。

当此时,亦以为足。

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
(选自《唐语林》)注:①畋:打猎②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

鹿台:纣王所修的台。

这里指披香殿的台。

③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祖责其后服.(降服) B.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 D.诚非所宜.(应当)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遂笑而.释之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B.今因隋之.侈无案牍之.劳形
C.实谓惩其.奢淫既克,公问其.故
D.今于.隋宫之内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

(4分)
(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0.(2010·武汉市)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

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

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阴。

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

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你一些思考。

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创新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热衷.(zhōng)脱臼.(jiù)校役.(yì)拭擦.(cā)
B.呵.斥(hē)阔绰.(chuò)咂.嘴(zā)内疚.(jiù)
C.名伶.(líng)间.或(jiàn) 络.绳(luò)哆.嗦(duō)
D.秉.公(bǐng)戕.害(jiāng) 狡黠.(jié)附和.(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 绽出蘸了酒砚台不屑置辩
B. 邮戳颓唐噗噜彬彬有礼
C.烧煳没收瘫痪打拆了腿
D. 乖觉唠叨惋惜冥思苦想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件事不好办,我也不知道该派谁去?
B.“‘差半车麦秸’,老爷。

”“差半车麦秸”结结巴巴地说。

C.把这份迟到的书信插在娘冷寂的坟头,“娘,儿出息了,你听到了吗?你可以含笑九泉了!”我喃喃自语着。

D.北大方正的创始人王选把科技领域里的人才喻为三类: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他自认为是第二种人。

4.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
....还挺不容易!”
B.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
....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
....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为了筹建南极长驻站,他呕心沥血
....;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6.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了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④②③①B.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①②③D.⑤④②①③
7.概括下列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问题,不超过25字。

(3分)
据教育学家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知识主要是靠视觉和听觉。

就其比例来说,视觉占83%,听觉占11%,味觉占1%。

在记忆方面只听不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15%;边听边看的,三天后留下的印象是75%。

8综合性学习。

(9 分)
初三年段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初三年段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其他
人数比例25% 55% 12% 8%
( 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3 分)
( 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

(3 分)
书名:
理由:
( 3)请从这部名著中,撷取一个精彩的情节,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

(3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2010·义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0分)
将兴趣进行到底
葛玲玲廖奎斗
○12010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阵魔术热。

7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

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磨,“魔技”不断提高。

12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

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

终于,在兴趣的
引领下,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

○2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
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3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

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可是,在现实中,人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

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这也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

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

如果只看到兴趣的“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4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5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

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

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奥数,学舞蹈……把兴趣强加给孩子,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是“杀趣”。

比如,无论孩子对足球多么热爱,也不论孩子有没有足球天才,只要不是升学的必考科目,一律统统封杀,不允许孩子涉“足”。

这种做法很可能就把中国的“马拉多纳”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6有兴趣,才会有动力,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英国人塞缪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就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与其兴趣有关的领域里采取惊人的举措,取得巨大的成功!”我国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

”教育的要义就是要探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给孩子的兴趣发展提供广袤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让兴趣引领孩子前行,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

(选自《教育时报》2010年3月10日,有改动)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兴趣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入场券
...,而且是承载我们事业远行的飞船
..。

”句中加点的“入场券”、“飞船”在文中分别喻指什么?(3分)
(1)入场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说“持久的兴趣,才会产生持久的动力”。

请认真探究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
会。

(5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5分)
天使的失误
⑴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当场被撞死。

他的
导盲犬为了守卫主人,也惨死在车轮底下。

⑵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门前,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现在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
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⑶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⑷天使鄙夷地看了这个主人一眼,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
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谁上天堂。


⑸主人失望地问:“哦,那么什么比赛呢?”
⑹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

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

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已经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⑺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

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

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

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

⑻天使恍然大悟:原来,这条导盲犬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守护着他。

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轻轻松松赢得比赛。

⑼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这个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⑽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是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一样,仍然慢吞吞地走着,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⑾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主人。

⑿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

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

”天使愣住了。

⒀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

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会儿。

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

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


⒁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了地狱的方向。

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

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⒂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13.第4、11段中天使“鄙夷”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如何理解第⑽段中盲人和狗都是“慢吞吞地走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天使的速度比不上导盲犬的速度?根据第⒀段文意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全文,说说你认为天使的失误在哪里?我们人类也经常会有类似的失误发生吗?请举例说明。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0·南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15分)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

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

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

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

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

”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注]①丹青:指绘画。

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

③绐:欺骗。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