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2023贯彻落实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心得体会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发布有关问答,详解医药领域集中反腐的背景、目的、原则、重点、进展以及网传腐败案例等,释放出对医药行业的突出腐败问题进行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的鲜明信号。
医药领域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主阵地,与每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息息相关,最不应该也绝不容忍腐败横行。
必须看到,大部分医务人员秉承“大医精诚”精神,恪守医德医风医道,在抗击新冠疫情、守护群众生命健康、推动医学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取得丰硕成果,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尊重。
但同时,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关键少数”、关键岗位人员,利用权力寻租、大肆收受回扣、行贿受贿等案件,严重稀释了医药事业改革发展红利,蚕食了人民群众权益,既掣肘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又影响了行业形象,也危害了医药卫生领域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医药领域没有例外。
作为反腐败的一个重点领域,医药反腐其实一直在进行中,但这一次又有明显不同:一是集中整治工作持续时间长、
参与部门多。
当前,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纠治难度不断加大,需要医药购销全链条上涉及的各部门增强工作合力、开展联合治理。
此次整治就由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等9部门共同开展,为期长达1年。
二是坚持全链条、全领域、全覆盖系统治理。
此次整治涵盖了医药行业生产、流通、销售、使用、报销的全链条,以及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学(协)会、医疗卫生机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医保基金等全领域,实现医药领域全覆盖。
三是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关键环节。
此次整治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医药行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紧盯医药领域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坚决整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尤其是权力寻租、“带金销售”、利益输送等不法行为。
四是纪检监察机关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执纪执法。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强调要以监督的外部推力激发履行主体责任的内生动力。
随后,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密集发布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80多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多家医药企业的董事长被带走,至少20个省份的纪委监委就医药反腐问题发声……目前,反腐已在医药行业内形成广泛共识,集中整治的各项工作正在稳步开展,严的基调和氛围也已初步形成。
不过,反腐风暴之下,也有一些怪腔怪调,诸如“可能导致
对整个医护群体的污名化”“会激惹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可能会导致我们国家医疗系统全线崩溃”等。
其实,这些论调似曾相识。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掀起雷霆反腐,当时就有怪腔怪调,称“反腐反得太厉害了会影响经济”,有人甚至说适度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某种程度上说,眼下“反腐会致医疗系统崩溃”这样的谬论,和当年“反腐会影响经济”之类的歪理如出一辙,必须仔细甄别,坚决驳斥,绝不能让其动摇反腐决心。
重症就得下猛药。
且看近期爆出的腐败案,一个个怵目惊心:一台医疗器械,进口价1500万元,医院却花了3520万元,其间1600万元的回扣,被院长“吞”没;一医院院长落马后,砍掉回扣款和虚增的药物设备价格转嫁后,人均就医成本下降了1400多元;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典型案件后,某市开展专项警示教育和整改,数百名医务人员主动退赃……医药领域腐败之严重、面积之广,超乎想象,不打击不足以平民愤。
医者治病救人,祛除的是身体的病灶,对社会来说,医药腐败这个毒瘤同样要剜除。
既然医药领域存在“毒瘤”,那就必须“刮骨疗毒”,将那些多年来依附在医疗行业上的灰色利益链条铲下来,同时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
一言蔽之,无论是政治腐败、金融腐败、能源腐败还是医疗腐败,说到底都是腐败,都必须坚决铲除。
8月15日,国家卫健委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发布有关问答,既重申了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也集中回应了当前社会上对此次反腐的各种关注和担心。
“集中整治工作将根据总体安排,持续推进,加大对工作的指导调度,加大对典型问题处置及通报力度,确保整治工作成效”的表述,坚定了公众对此次治理的信任,让廉洁自律的医务工作者看到了信心,也给那些苦医疗领域腐败歪风久已的市场主体以发展希望。
7月初,国家卫健委会同9部门联合印发文件,10部门召开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也召开配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的视频会议进行部署,密集发出聚焦解决当前医药领域腐败的突出问题的动员令。
医疗反腐大幕拉开之时,也许还有不少人不以为意,或者心怀侥幸,认为受贿时间长、手段隐蔽且牵涉面广,恐怕难以被查出来;即便查出来,碍于院长和专家身份也许会网开一面。
但一个月来,各地将近180名医院书记院长落马,一些药企负责人被采取留置措施,药企代表连医院大门都不敢进,应该没人再怀疑这次医疗反腐的决心了。
正如国家卫健委在问答中所说,反腐已在医药行业内形成广泛共识。
就在公众对医疗领域反腐拍手称快之时,舆论场也有一些奇谈怪论,什么医疗领域可以适度腐败、医疗回扣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反腐会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反腐会导致人人自危、会影响民营药企的信心等等;更有借具体案件添油加醋「阜外医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徐波收受贿赂高达12亿”、“常州市著名乳腺外科专家朱某某被抓,家里共查出L5亿”等谣言满天飞;或为了蹭流量,或别有用心;既扰乱视听,也干扰反腐大局。
医疗反腐开局顺利,仍需鼓励;谣言荒唐不经,也要驳斥。
卫健委的问答对医疗反腐的推进、对各种错误认识和谣言的澄清,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自媒体们不要再做各种凭空猜测,腐败分子也不要做无谓的反抗;反腐推进没有休止符,乘胜追击是唯一的选择,清除腐败存量,不达目的不会收兵。
这些年来,反腐败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成功经验,足以应对各种复杂困难的局面。
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
无论是医院系统性腐败还是塌方式腐败,无论是院长手握权力的受贿者还是谋取利益的药企行贿者,也无论是科室主任小官大贪还是药代肆意妄为,凡是当前医药领域腐败的突出问题以及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全链条中的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都在集中治理之列。
当然,医疗反腐不只是要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还要通过采取自查自纠、集中整治、总结整改等措施,建立完善一系列长效机制,促进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患者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每当人民群众需要的时候,医务工作者总能义不容辞地肩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冲锋在与死亡赛跑的第一线。
纯洁是白衣天使的底色,白大褂不容玷污。
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同样对腐败深恶痛绝,因为腐败就是一种可怕的病毒,是医药行业发展最可怕的敌人。
医药领域反腐深入推进,多个医院领导应声落马。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医疗领域反腐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是动真格的,旨在让患者获得更实在的好处。
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这次严查医疗领域贪腐的行动,在本质上跟教育行业推行双减政策,以及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我们党和政府站稳人民立场的生动体现。
对此,我具体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此次行动对我国国计民生大有裨益。
首先,这次行动有利于医生自身的长远发展。
部分医生可能会更加积极的去寻找合理、合规、合法的创收方式,比如开展多点执业,积极做医学科普等等。
那些有能力通过发明创造、知识产权、专利权等创收的医生,他的科研积极性会更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这样的生态变化无疑对整个医疗系统都是有益的。
其次,患者将深受其惠。
这次反腐后,没有了利益驱动,医生也会更加关注患者的疗效,而不被其他东西所干扰。
一些高费用的安全无效药将会被清出,这无疑会极大地降低人民群众的就医成本。
最后,药企将重新回归创新驱动。
这次反腐也会使整个中国药品市场的结构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批只会给回扣的药企将彻底被清出。
由于强大反腐态势和事实利益方式的改变,治疗价值不高的伪创新药进院可能性将微乎其微,这一点就会倒逼药企去着力研发有突破性疗的,真正有效的产品,这一点也无疑是利国利民的。
第二,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医疗反腐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1、加强监管:政府应该加大对医药公司的检查力度,特别
是对那些存在违规行为的公司进行重点监管。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医药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医院应该建立公正合理的薪
酬体系,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减少员工因薪酬问题而参与到腐败行为中的可能性。
3、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医药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教育和管
理,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4、强化社会监督: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反腐斗争中来,
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督和曝光不良企业的行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今年7月以来,中国医药产业和医疗系统的反腐行动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
有主流媒体认为这是一场力度空前的行业反腐行动,其背后的原因是近年来医药腐败呈现蔓延扩散和隐秘之势。
已披露案例显示:医药腐败已经成为推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
7月28日,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喻红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要求,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
此前,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公安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
十个部门共同出手,力度可见一斑。
以笔者多年来的调研和观察,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已非一日之寒。
这和中国社会长期对医生、药师、药房和药企的高度信任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对于治病救人的医药产品总
是存在着敬意。
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了,求诊的患者对于特效药和快速完成医疗进程又有普遍性的需求。
因此,本世纪以来医药企业和医疗性设备企业、在城市健康工程中的话语权明显上升,力图引导医疗采购。
然而,如果有关医药和设备供应系统不加节制、规则模糊,就会出问题。
每年全国或地方两会上,都会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质疑这种力图引导医疗采购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所谓新发展业态;主流媒体也多次发出声音一一治理虚高的就医问诊费用,既是民生更是民心工程。
近日,笔者在和多位熟悉的医护人员交流中也获知,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根治。
药品变得昂贵的推手并不是第一线的医生,他们并没有定价权;但已经熟悉和普遍使用的规则是在一家医院看病就会在此照单付钱取药。
自然患者也会比较,如在网店上同类、同款的药品价格会有悬殊差距。
批量新医药和所谓新型大宗医疗设备的开价和销售,甚至出现了销售方和采购方互相勾结而损害使用方利益的极端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方,不仅仅是患者及其家庭,同时也包括就诊者单位和国家医保。
笔者在调研时也发现,有国家医保的就诊者往往会有心理上的优越感、对其问诊药品和医学检查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当药品和设备交易价格被逐渐推高,回扣必然跟风。
笔者第一次听说药品回扣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
当时,笔者随上海社科院的课题调研组到浦东调研国资医
药企业,就很清楚地记得他们说,一外资药企的医药代表,打破了稳定了多年的药品采购价格并给了回扣。
这家国企厂长愤愤不平地指出说:这就是医药采购中的腐败问题和对国企的不公平竞争。
后来,笔者一直关注医药代表的行业拓展和社会运作问题。
只是三十年过去,中国如今具有世界上规模人数最庞大的医药代表群体、最近公布的数字是二百六十万之众。
而美国和日本的医药代表,只有十一万和五万多;尽管美国还是医药代表机制的诞生地,也是每年新药推向市场额度最多的国家。
毫无疑问,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对医药代表这一群体会产生实质性的震撼作用。
笔者接触的多位医生,也明确表示出对医药代表群体的厌恶,但更重要的还是要重新塑造医药领域的行业生态。
有行家还告知说:除了药品和设备的价格高,多批次、不节制地增加患者医用耗材也已是腐败的一个典型方面。
可以说,医药领域的腐败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已经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共同推高了药价和医疗费用,群众反映强烈。
此番国家部署、地方迅速跟进的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很得民心的战略性举措。
截至8月6日,全国已公开通报被查的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已达到168位,由于统计局限,这一数字实际上或许更多。
种种迹象表明,此次医疗领域反腐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是动真格的。
其实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被查,并不让人感到突然。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不完全统计,今年4月前,已有46位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被查,另有数十家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因违规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被罚。
5月份,国家卫健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健全完善行风治理体系,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
这是按照国务院组成部门和相关职能调整情况,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部际联席工作机制成员单位进行调整后,首次对纠风工作进行部署。
不仅力度空前,此次医疗领域反腐风暴也直击重点和难点。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中国医疗系统腐败问题主要集中在药品配送、设备采购、耗材供应、工程建设等方面,医院多付出的成本就转嫁到患者和财政身上。
此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一个案例: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
械直线加速器,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中间的回扣,居然被医院院长吃掉1600万元。
医疗机构的关键人物成为本轮医疗反腐聚焦的重点。
除了针对重点,此次医疗领域腐败更立足于源头治理。
7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动员会,部署纪检监察机关配合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该动员会明确强调,要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如果说“三个全”彰显了源头治理的决心,那么在具体治理中,强调“加大执纪执法力度,紧盯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则体现了精准治理,既能通过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医药领域腐败案件,形成声势震慑,又能通过治理实践为医药领域反腐提供经验。
面对本轮医疗领域反腐风暴,网友直呼大快人心。
其实,国家一直在强力推进医药领域反腐,而这次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治理,打掉了一批“医蠹”,让患者获得更实在的好处;另一个是,“注重腐败预防体系建设,切实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显然,堵住漏洞,才能有效防止钻空子;约束权力,才能防止吃回扣。
同时,加大监督力度,实现更高效监督,医药领域腐败才能逐渐减少。
腐败从来不会遵循“令行禁止”的规则,制度是治本之策。
治理医药领域腐败已经初现效果,这不会是终点。
步步深入,层
层递进,实现标本兼治,才能正本清源,回归治病救人初心,让患者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