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与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与应用分析
论文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英语口语教学
论文摘要:如今,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不断发展,国内外之间的交流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与全球化接轨,因此对于具有较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专业型人才需求量不断提高,除了要求通过四六级或者英语专业的专四专八考试,口语能力的要求也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所以,我国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为英语教学的关键。英语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也进行了不断探索,在理论上达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我们可以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更好的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一、研究目的
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其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然而,中国学生面对英语交际场合时,他们很少能够有效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多数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甚至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可是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仍存在着很大障碍。
二语习得理论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的理论。自其形成以来,二语习得理论及其研究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解释最全面、最受人关注的要数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Krashen)提出的二语习得“监察理论”。该理论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和第二语言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国内的英语教学领域也在近年来广泛地借鉴了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成果,为我国英语教学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很多学生在大学课程中的学习中,并不十分重视对于口语的训练,即使是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在口语交流交流方面都很欠缺,主要原因在于在我们国家的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没有一个适合提高英语口语能力的氛围和环境,即使是在一些院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诸如英语角这样的英语环境或者由外籍教师教授口语,但是学生的口语水平还是只下不上,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对于二语习得理论的研究来探讨,其对于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启示和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语是指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二语习得(SLA)就是习得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二语习得是指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学习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二语习得理论是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些理论虽然不能直接被用来解决外语课堂中的实际问题,但它们对外语教学是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的。
20 世纪80 年代初,克拉申受到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理论的启发,创立了
二语习得理论。该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Ellis,1985)。
(一)输入假说(Languag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监察理论”的核心内容。克拉申认为,学习者是通过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而逐步习得二语的,其必备条件是“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是“可理解的”,才能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积极作用。克拉申把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定义为“i”,把语言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的语言水平定义为“i+l”。即是说,学习者所接受的语言输入要突破其现有水平,但语言输入也不能过于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只能是比现有水平稍高(i+l),语言输入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理想的语言输入有四个条件:输入是可理解的;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因此,教师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学生接受尽可能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
(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习得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足够的。有研究表明即使学习者获得的是相同的语言输入,而最终达到的语言水平却参差不齐,其主要因素就是学习者的心理障碍,比如焦虑感,这是学习者语言信息输入时影响过滤程度的主要因素。克拉申把这个障碍称作“情感过滤”。克拉申指出,大量的语言输入不等于语言的吸入或内化(intake),要学好语言,还应考虑到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和情感变量。可理解性输入只有在情感过滤低时才见效,即情感过滤强时,语言的吸收量少;情感过滤弱时,语言的吸收量就多。
二语习得研究在我国开展20 余年,虽然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很多论文,也有专著和文集问世,但几乎没有召开过专题学术会议,这不利于研究成果的有效交流; 没有成立专门的学术团体来组织和协调国内的研究活动,国内的二语习得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
戴炜栋和束定芳老师(2001)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启发,系统探讨了影响外语学习的若干主要因素、对比分析、误差分析、中介语和交际策略等几个重要方面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王初明老师在若干有影响的二语习得理论模式启发下,根据我国外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尝试设计了一个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理论模式。我国学者还认识到,“第二语言”与“外语”学习无论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还是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情感因素、认识基础、掌握程度和学习目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混淆这两个不同概念就会混淆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完全不同的特点。关于正规的课堂教学对语言习得的作用,刘润清认为,正规授课间接提供的一种语言环境,对达到更高的语言水平是有利的,因为只有注意到语言形式才能开始加工和习得语言。
胡壮麟(1994)认为,就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学习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情况下,英语习得应持灵活态度,即可分为完全习得、指导性习得和自学性习得。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自学性习得,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于二语习得研究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二语习得研究虽然不能为教学提供直接可资借鉴的、便于操作的成果,但是能加深我们对学习活动及教学活动的理解; 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原则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