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林边停论文文体学角度解读论文:从文体学角度解读英语诗歌“雪夜林边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夜林边停论文文体学角度解读论文:从文体学角度解读英
语诗歌“雪夜林边停”
摘要:《雪夜林边停》(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美国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田园诗人罗伯特.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一首抒情小诗。本文根据文体学的有关理论,从这首诗的语音韵律,语域和修辞手法出发,试图剖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对语言的精雕细琢,从而使整首诗达到完整和谐的统一的完美效果,并使主题得以进一步的突出。
关键词:语音;韵律;语域;修辞
引言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美国诗人。1874年3月26日生于美国西部的旧金山。他11岁丧父,后随母亲迁居东北部的新英格兰。此后,他就与那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弗罗斯特16岁开始写诗,20岁时正式发表第一首诗歌。他勤奋笔耕,一生中共出了10多本诗集,其中主要的有《波士顿以北》(1914),《山间》(1916),《新罕布什尔》(1923),《西流的小溪》(1928),《见证树》(1942)以及《林间空地》(1962)等。弗罗斯特的诗分为抒情短诗和戏剧性较强的叙事诗。抒情诗主要描写了大自然和农民,尤其是新英格兰的景色和北方的农民。他的叙事诗一般都格调低沉,体现了诗人思想和性格中阴郁的一面。[1]弗罗斯特的世界观
是比较复杂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善与恶的混合体。[2]因此,他的诗一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对人类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写了其破坏力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弗罗斯特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寓深刻的思考和哲理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
《雪夜林边停》是罗伯特的一首抒情小诗,田园背景明显,韵律清爽,读来朗朗上口。同时,主题鲜明:既反映了作者想要随性而去,探究自然奥秘的欲望,又表达了人世间很多的不得不和难遂人愿的无奈。也有人把这种无奈理解成一种对人对事的责任,或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人的内心的自我的欲望与这种外在的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之间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一、《雪夜林边停》的韵律和语音
在某种意义上,诗的主要特征便是韵律。一提到诗歌,人们自然会想到韵律。在英语诗歌中,所谓的韵律就是一首诗中音节的节奏模式。韵律的基本单位是音步,一个音步通常包括一个重读音节和一个或两个非重读音节。《雪夜林边停》共有十六行,四小节。我们先从第一行看: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
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
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重音落在第二,四,六,八个音节上。根据音节的概念,我们知道每一节每一行都有四个音步,其余诗节的分析如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这首诗的基本韵律是抑扬格四音步。韵律格式为:aaba,ccdc,eefe,gggg,也就是每节诗的一二四行押韵,know-though-snow,queer-near-year, shake-mistake-flake.且第三行的的尾音是第二节的韵脚。这种连锁抱韵的运用,使诗节与诗节之间,声音与意义珠联璧合,而最后一节四行全部押韵,给人以整体完整和谐之美。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铿锵响脆。另外这首诗歌除了尾韵意外,还有许多行内韵,即在一行之内出现的韵律。比如在三四五六九行出现的韵律,就是头韵。因为这些诗节词首的发音相同。比如第三行的here-he 。第七八行出现的韵律为辅音韵,就是说这些词词尾的辅音发音相同。比如第七行的ask- mistake。这种行内韵的使用,也增添了诗歌节奏的美感,读来朗朗上口。
再从语音模式的其他方面分析。第一行的“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是由单音节四音部组成。但是“i”的话中之音却不容易判断。因为读者在朗读时,同一个音节重读和不重读,有时会引起表达意义的截然不同。如果把整句话理解为“i”的一种怀疑性猜测,那么“think”就表示一种不确定性,而“know”则表示确定。
如果“think”重读的话,整句诗强调“i”对这片树林的主人是谁的不确定,猜测的成分会更多些。要是“know”重读的话,则诗句强调i 很清楚这片林子的主人是谁。
整首诗渲染了一种催人入眠的气氛,而第三节通过对语音的选择和运用,将这种气氛渲染到了极致。从第九行“gives,shake”,到第十行的“ask”,辅音逐渐递减,再到第十一行/s/的出现,这一系列由强到弱的变化照应了一种困意蒙蒙的状态。
最后两行运用重复的手法,不仅使全诗在形式上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而且在内容上强调了履行责任的决心,突出了主题:人处于社会之中,必须遵从于社会,而非内心。[3]
二、《雪夜林边停》的语域
语域(register)是语言使用的场合或领域的总称。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m. a. k. halliday)将语域定义为,语言变体可以按照使用的情况划分为语域。语言使用的领域的种类很多,例如:新闻广播、演说语言、广告语言、课堂用语、办公用语、家常谈话、与幼童谈话、与外国人谈话、口头自述等。在不同的领域使用的语言会有不同的语体。
语域的三个社会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具有某种具体用途的语言变体,它与社会或区域(因说话者的不同而异)相对。使语言行为适应于某
一特定活动类型、正式程度等的一种倾向。语域是由多种情境特征——特别是指语篇语场、语篇方式和语篇基调——相联系的语言特征构成的。语域是语篇针对特定的交际场合,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而产生的一种功能变体,它是多种参数——语篇语场、方式和基调——的综合体现,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语篇方式变体。
这首诗歌的语域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偏离常规。诗人将一般认为是高雅艺术的诗写得清新自然流畅,仿佛诗人在娓娓道来一个雪夜林边赏景的经历。但是将本是高雅的问题写得如此简单,似乎也是一种偏离常规的做法。
整首诗没有生僻字,诗人也使用了最为简单和普通的词句,句子长度或者字数大都相等,句式也不复杂,语域较为随便,和一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相接近。以第一节为例,前三行用词轻松,口语化。例如对“think”的略微强调“ (i)
think i know”,第二行口语词“though”用在词尾,使诗句的语调更轻松。由此,整首诗的语言风格可以略见一斑。我们在前面提到过,这首诗歌的语言风格和形式如此简单似乎有些偏离常规。但是在看似简单的外表下,月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也许对于其内在深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领悟和理解。难怪有人评价“few poems have said so much in so little”(没有哪些诗歌能如这首诗一般,以如此少的笔墨,却揭示出了如此深奥的道理)。